长沙名茶—高桥银峰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 : 2022-03-10
长沙绿茶 长沙黑茶 湖南长沙黑茶

长沙绿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长沙名茶—高桥银峰发展过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成立于1932年(民国21年),当时在长沙县高桥购买山地100余亩,设湖南省茶事试验场高桥分场,由易劲之任分场主任兼技师。1933年(民国22年)高桥分场建成房屋一栋,共用银元4000元(《湖南年鉴》民国22年,湖南省图书馆藏)。1935年(民国24年),章鼎岐接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1936年(民国25年)7月,湖南省茶事试验场更名为湖南省第三农事试验场,派疗兆龙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1937年(民国26年),由杨开智(毛泽东妻兄)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高桥茶场原址,由省人民政府农业厅接管,同年11月由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省公司管理,改名为高桥示范茶园。随后,长沙茶厂成立高桥初制厂。1951年12月,高桥示范茶园和高桥初制厂交省农林厅管理,合并成立湖南省农林厅高桥茶场,从事茶树栽培,茶叶示范推广和试验工作。1954年,扩大茶叶试验研究工作,并将安化茶场的试验工作及主要科技人员转移到该场,1955年4月,正式定名为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1961年改名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1975年10月,改建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1996年1月该所迁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部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基地。高桥原址改为该所的实验茶场。现有茶园面积800亩。

高桥银峰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经多年研究,于1959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特别创制成功的绿茶类名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最早新创制的名茶。

该所基地位于长沙县高桥玉皇峰下,周围山丘叠翠,河湖掩映,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任何污染源,历史上就是名茶之乡。高桥银峰因形如银装素裹的山峰及产地位于高桥而得名。高桥银峰创制成功后,经当时的商业部茶叶局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上海茶叶公司和湖南省棉麻茶烟局等单位鉴评,一致称赞高桥银峰品质良好,可列为名茶。

获得荣誉

高桥是产地名称,银峰是满披白毫的嫩芽,符合茶叶命名原则。并在中国名茶工艺上,首创“提毫”工艺及名称,将“清风”、“提毫”巧妙地用于制作工艺,影响深远。在1989年农业部西安中国名优茶评选会上,高桥银峰被评为中国名茶。高桥银峰创制以来,已成为接待贵宾的佳茗,饮者赞不绝口。并先后得到了毛泽东、宋庆龄、王震等多位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和鼓励,60-70年代,中央办公厅和主席办公厅多次来信加以勉励。1994年李鹏总理来湖南视察,品饮高桥银峰后赞誉有加,并指示秘书作为国务院办公用茶;2000年【朱】总理出访欧洲,以高桥银峰作为随访礼品。

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首次视察了湖南省茶叶研究所,1964年夏初在品尝高桥银峰后,赞不绝口,旋即赋

诗一首: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挎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短钉眼不花。

协力兔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郭老赞美“高桥银峰”可与著名绿茶“双井”“紫笋”媲美;饮后令人精神兴奋,明目醒脑,心旷神怡,春意盎然。“茶因诗贵,诗随茶传”,高桥银峰茶因郭沫若的题诗称赞而在中国茶叶界声名远播。著名国画家何香凝老人八十七岁时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创作梅花图一幅,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1981年,人民艺术家赵丹、富华又赠彩画一幅,上书“一壶湘波绿,满纸银峰香”。高桥银峰能树帜于中国名茶之林,这是与它具有外表的特色、内质的风味分不开的,所以陈椽教授在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把高桥银峰归为新中国成立后新创制的,饮用者共同喜爱的,与众不同的名茶,真乃是“自古长沙称铁色,而今高桥颂银峰。”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档案室至今完整保存了高桥银峰创制期间珍贵的研究材料和名人名家为高桥银峰题写的书画珍品。被国内外教科书和各类名茶书籍收集的著作主要有:1979年安徽农学院主编出版的中国农业高等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1983年湖南省茶叶学会主编出版的《湖南名茶》;1985年陈椽教授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91年陈宗懋院士主编的《中国茶经》;朱先明教授主编的《湖南茶叶大观》,1993年彭继光研究员主编出版的《湖南名茶》,2000年陈宗懋院士主编出版的《中国茶业大辞典》,日本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协会会长棚桥篁峰出版的日文版《中国茶文化》等。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马古道历史发展过程


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却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辉。

旧时,昌都沟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人畜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

公元7世纪,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

宋代,关陕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

元朝,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

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

清朝将西藏的邮驿机构改称塘,对塘站的管理更加严格细致。

清末民初,茶商大增。

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1950年前的昌都成为藏东的商贸中心。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主要有三条:即青藏线(唐著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大致与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从今云南大理出发,北上至剑川,再北上到丽江,过铁桥城继续沿江北上,经锛子栏至聿赉城,前行到盐井,再沿澜沧江北上至马儿敢(今西藏芒康)。左贡,分两道前往西藏:一道经由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一道径直由八宿至波密,过林芝前往拉萨。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条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白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于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藏线接近。

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郭沫若为高桥银峰茶题诗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种茶、制茶、泡茶、品茶均被认为需要高度技艺,也就是所说的茶艺。在长沙县,一提起茶,绝大多数人想起的是金井镇的茶。其实,长沙县高桥镇有一种名为高桥银峰的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便名满江湖,郭沫若还曾为其作诗一首。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桥银峰的名气已大不如前。

历史

郭沫若饮后留下诗作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谭正初说,高桥历来产茶,早在1918年,就建立了茶场,1937年,杨开智(杨开慧之兄)还曾在这里任场长。省农林厅接管原湖南省农业改进所高桥茶场,在高桥茶场原址设高桥示范茶园,继续进行茶园垦复。而高桥银峰是1959年高桥茶叶试验站(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特别制作的名优绿茶。

高桥银峰自诞生以来,成为接待贵宾的佳茗。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主席办公厅多次来信加以勉励。1964年初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品尝高桥银峰后,写下一首《初饮高桥银峰》: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湖州紫笋和双井茶分别为唐代与北宋贡茶。)著名国画家何香凝在得知郭沫若为高桥银峰题诗之后,特地创作了一幅梅花图。

故事

买斤高桥银峰找了3个熟人

今年65岁的唐新凯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一名老教师。说起高桥银峰,他记忆特别深刻。直到1980年代,买高桥银峰还要凭票。他回忆,1985年,他要到北京去见一位重要的朋友。去北京前,他反复想着要带点什么礼物给这位朋友才显得既有人情味,又不俗气。最后,他决定带一斤高桥银峰。没有想到,市场上没得买,要买不仅要指标,还要找熟人。

他找到系里负责人,要了1斤指标,又找了两位熟人,才在去北京前一天晚上买到1斤高桥银峰。朋友收到这份礼物后,开玩笑说,这斤茶叶一是喝到浓浓的乡土味与朋友情,二是享受了高规格待遇,这种茶叶很难得啊。

现状

市场大潮中逐渐走向衰落

谭正初说,高桥银峰产地位于长沙县高桥镇玉皇峰下,生产地山丘叠翠,河湖掩映,云雾弥漫,景色秀丽。因茶条白毫似雪、堆叠如山而得名。多年来,高桥银峰赢得的荣誉车载斗量。1992年,中国开始确立走市场经济道路,这本是高桥银峰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桥银峰虽有所发展,但并没有借势迅速壮大,以至于其逐渐走向衰落,慢慢淡出大众视野。

高桥银峰何时能再次走进寻常百姓家?谭正初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品牌、技术等都不是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从体制上解决科研机构与市场接轨的难题,再加以政策方面的扶持,加大投入力度,雪芽如银现异香,巧妙美味舌甘永的高桥银峰就可以出现在千家万户的茶杯中。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紧压茶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紧压茶是为了长途运输和长时间保存方便,将茶压缩干燥,压成方砖状或块状,为了防止途中变质,一般紧压茶都是用红茶或黑茶制作。紧压茶一般都是销往蒙藏地区,这些地区牧民多肉食,日常需大量消耗茶,但居无定所,因此青睐容易携带的紧压茶。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紧压茶加工中的蒸压方法与我国古代蒸青饼茶的做法相似。

紧压茶生产历史悠久,大约于11世纪前后,四川的茶商即将绿毛茶蒸压成饼,运销西北等地。到十九世纪末期,湖南的黑砖茶、湖北的青砖茶相继问世。紧压茶独具的品质特性是,除了它具有较强的消食却腻,适应各地少数民族特殊的烹饮方法之外,是它具有较强的防潮性能,便于运输和贮藏。由于过去产茶区大多交通不便,运输茶叶是靠肩挑、马驮,在长途运输中极易吸收水分,而紧压茶类经过压制后,比较紧密结实,增强了防潮性能,便于运输和贮藏。而有些紧制茶在较长时间的贮存中,由于水分和湿度的作用,还能增进茶味的醇厚。

所以直到如今,以各种茶类加工制作的压缩茶,不仅在国内是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需要量多,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售量。

茶叶未来发展,名茶PK民茶


中国俗语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让人深刻理解到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名茶在万紫千红之中脱颖而出,享誉世界;民茶在百姓家片地开花,家喻户晓。

最为出色的无疑便是中国的十大名茶,无论是色、香、味、形,或者是文化底蕴都是名列前茅。因其太出名而贵出新高点,反而离民众太远了。茶叶未来的发展,到底是名气重要还是亲民重要?

名气与亲民,二者不能兼得

古往今来,门当户对就应该对号入座,富贵不下走,平民不高攀,名与民难以兼得,尤其是前些年礼品茶盛行之时,各大名茶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最为夸张的无疑要数绿茶皇后西湖龙井和武夷茶王大红袍了,一盒不到200g的礼盒装,价格上千元也不稀奇。

对普通百姓来说,尤其是农村百姓,一大包十几块的茶叶可以喝上一个月,何其还要往贵里跳炕?二者对比过于悬殊,便拉开了名茶和普通百姓的距离。

名茶的未来,更需接地气

名茶向来走的是高大上路线,精美大气的礼盒包装、珍贵且稀少的原料以及敬而远之的价格,都强行隔离了百姓。

时尚、简约时代潮流

茶叶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饮品,名气只是其附加值。名气大而将其与百姓分隔开,可谓是本末倒置。名茶的未来还是在于亲民,还需更接地气,尤其是礼品茶市场受挫的今日更是如此。

不仅是名茶,整个茶行业的未来发展不能只靠名气,过多的附加值只会令人敬而远之。那么,当人们都敬而远之的时候,谁来消费茶叶呢?

浙江名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浙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全省除四个县外,都出产茶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本省出产的茶叶,以产区不同,分为杭湖茶、平水茶、温州茶、遂淳茶四大类。尤其是杭州龙井茶和平水珠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种,畅销国内外,声誉更著。

茶叶含有茶素(咖啡硷)、单宁、芳香油、植物性蛋白质、果素、叶绿素等成份,泡饮后有提神、解渴、利尿、消食、去痰、醒酒和防治坏血病等功能。茶树的种籽还可榨油,树材质地细密、坚固,可供雕刻。

我国发现茶树,已有四千六百多年历史。浙江的茶树,是从云南一带,经过四川,沿着长江传过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在唐、宋以前,茶叶的产区和品种,以现在的长兴县一带所产的“紫笋茶”为最佳;其次是越州(今绍兴平水茶区)一带,以会稽(今绍兴)的“日铸茶”和余姚的“瀑布茶”最有名;雁荡山龙湫背出产的“雁山茶”,号称“雁山五珍”之一,也是珍品。现在杭州龙井茶的主要产区――梅家坞,据传六百年前还是个荒山野坞,后来从天目山逃难来的姓梅农民夫妻两人加以开垦,才逐渐发展成为村落。这里山势较高,茶树接受紫外线特别强烈,沙土含矿物质较多,茶农“炒茶”,火候掌握得适当,因此,龙井茶具有色绿、香郁、味淳、形美的特点,而闻名于全国。

浙江名茶,历代都要向皇帝进贡。如“紫笋茶”,唐代时要“岁贡一万串”(每串一斤重),“会昌(841-846年)中,至一万八千四百斤”。由于“贡茶”数字巨大,唐代宗大历五年(771年),湖州府便“建草舍三十间”,“置贡茶院”,这可以说是本省第一个茶叶制造所。到了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贡茶院又于武康新建“东廊三十间,……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生产规模更大了。与此同时,皇宫里还规定,第一批“贡茶”必须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因此,每到制茶季节,仅湖州一府,就要调集“役工三万人”,进山采制茶叶。同时,还要广征钱粮,以制造“龙袱、旗袋、篓杠、包索”和盛置泉水用的银瓶。茶农和“役工”们在重重压榨下,苦不堪言。特别是到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茶农的生活更加凄惨。像梅家坞,解放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茶园,为三户地主和五户富农所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茶农,只有一些土质贫瘠的零星茶园。茶农梅阿祥被地主逼得走投无路,竟含泪悬梁自尽。

1933年,本省茶园面积曾达到五十六万七千亩,茶叶总产量为四十九万一千担。但在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之下,茶园不断荒芜,至1949年解放时,全省只剩茶园三十一万八千亩,年产量只有十三万二千担。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茶农们积极改进茶园的栽培管理,采取了茶园防冻、四季施肥、扩种绿肥,以及早耕、深耕、深削等一系列措施,并且推行多次采摘、四季采茶的新办法,使本省茶叶生产获得巨大发展。1953年,全省茶叶产量就上升到三十八万七千多担;1958年,茶园面积扩大到八十二万多亩,茶叶产量达六十四万二千担,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现在,全省茶园面积将近一百万亩,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农生活也就愈来愈美好。

浙江省著名茶场及历史发展介绍


浙江省茶场

十里坪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龙游县湖镇。建于1952年。有土地2000公顷,其中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干菜250吨。下设农业大队和工厂。生产茶类有红茶、炒青、烘青和花茶。

十里丰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衢州十里丰。建于1955年。有茶园330余公顷,年产干茶500吨。下设茶叶生产专业队、茶叶加工厂、砖瓦厂、水泥厂等附属企业。产品有炒青绿茶、茉莉花茶、红条茶以及“塔山银毫”、“浙江龙井”、“毛峰”等名优茶,其中“塔山银毫”和三级茉莉花茶为部优产品。_九峰山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金华汤溪镇九峰。建于1980年。有茶园150余公顷,年产干茶42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烘青、珠茶为主。

上虞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上虞章镇。建于1958年。有茶园80公顷,年产干茶200吨。主要茶类为珠茶。

长兴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长兴和平镇。建于1978年。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干茶250吨。下设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炒青、烘青为主。

龙井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杭州两湖区龙井村。建于1950年。有茶园约70公顷。分布于龙井、狮峰、梅家坞、五云山、虎跑等5个产制区,年产茶50吨。以生产龙井为主。1958年并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石门农垦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金华婺城区定业新村。建于1955年。前身是浙江省金华专署石门农林牧试验场,198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80公顷,年产干茶800吨。下设公司和精制茶厂。以生产茉莉花茶和红茶为主。

龙游凤凰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龙游十里坪。建于1955年。有茶园30余公顷,年产茶100吨。建有初、精制茶厂,以生产炒青和龙井为主。

平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杭长乐镇。建于1960年。前身是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公社农场,199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275吨,以生产眉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东白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东阳东白山。建于1955年。初期称东白山茶叶试验场,197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30公顷,年产干茶120吨。下设初、精制茶厂,主要生产平炒青、长炒青、茉莉花茶和“东白春芽”。

兰溪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兰溪马达镇。建于1980年。前身为兰溪县上华农垦场。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干茶300吨。以生产烘青和茉莉花茶为主。

余姚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姚余姚镇。建于1952年。有茶园50余公顷,年产茶叶210吨,每公顷平均单产250千克,是目前全国茶叶产量最高的单位之一。茶场下设初制茶厂、精制茶厂和茶叶机械厂,以生产珠茶和煎茶(均为外销)为主。

奉化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奉化西坞镇。建于1965年。前身为国营新建农场,196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茶400吨。下设3个厂,以生产外销珠茶和蒸青煎茶为主。

杭州茶叶试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杭彭公乡石濑村。前身是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茶叶试验场。建于1952年。1972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40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和蒸青煎茶为主。

绍兴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绍兴皋埠镇攒宫。建于1964年。前身为绍兴县攒宫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公顷,年产干茶300吨。下辖公司和工厂,以生产珠茶和煎茶为主。

茶山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浙江宁海力洋镇。建于1958年。有土地约2000公顷,其中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与林业区、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珠茶为主,兼产部分名优茶。

南充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象山茅洋乡。建于1967年。有茶园约70公顷,年生产茶叶100吨。设有茶厂,以生产烘青和花茶为主。

南湖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浙江安吉高禹乡。建于1952年。前身是安吉农场,1963年改为现名。有土地330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约67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主要茶类有妙青、煎茶、红茶和烘青等。

蒋堂农垦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金华蒋堂。建于1954年。有土地130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227公顷,年产干茶230余吨。下设茶叶基地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煎茶和花茶、长炒青为主。

湖州农垦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湖州南埠龙泉坞。建于1975年。前身是吴兴农场分场,1977年始种茶,改为现名,1989年浙江省农业厅和湖州市农业局确定该场承担浙北地区茶树良种繁育任务。有茶园约5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分场、名茶加工厂和茶叶初制厂,以生产杭炒青和“温山御茶”为主。

嵊州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嵊州三界镇。建于1937年。前身是浙江省茶叶改良场,1960年更名为嵊县茶牧场,199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公顷,年产茶275吨。下设分场、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珠茶为主。

新昌县茶叶良种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新昌大市聚镇西山村。建于1979年。前身是新昌县红旗茶叶良种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0公顷,年产茶20吨。下设分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浙江龙井”和珠茶为主。

福泉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宁波鄞县东钱湖镇。建于1958年。前身是畜牧场,1975年改为现名。1979年被农业部定点为中国北方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有茶园约240公顷,年产茶500吨。下设茶厂,以生产外销珠茶为主,兼产“东海龙舌”、“云雾春”等名茶。建有茶树良种母本园20余公顷,收集无性系茶树良种30多个,每年出圃良种茶苗数十万株。

“重走茶叶之路”驼队告别长沙县


网资讯:“重走茶叶之路”驼队从内蒙古二连浩特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在19日来到了驮茶起点——长沙县。这一天,长沙县星沙松雅湖国际友谊林树立起了“中俄万里茶道——长沙市零起点标志牌”,并举行驮茶出征仪式,在怡清源有机茶园进行百里茶廊巡游后,于22号离开长沙,驮着茶叶正式北上跨越亚欧。市县领导黎石秋、王国良出席活动。

12月20日上午9时许,“重走茶叶之路”长沙出征仪式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民族艺术团的歌舞——《茶叶之路》表演中正式拉开序幕。在为驼工们敬酒壮行后,驼队正式踏上巡游长沙县百里茶廊。21日,百峰骆驼来到长沙县春华镇巡游百里茶廊,第一站走进头驼队引领者湖南省怡清源茶业长春茶业公司,并在翠绿的怡清源有机茶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而后告别长沙,驮着茶叶正式北上跨越亚欧。

“自古以来,长沙县就是著名的江南茶乡,是万里茶道的重要一站。”湖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怡清源董事长简伯华介绍,“长沙县百里茶廊已经跻身为国家级示范区,是本次活动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理坐标。重走茶叶之路将掀起湖南茶文化、茶产业的一个推广高潮,对长沙百里茶廊的建设以及湖南省打造千亿茶产业的目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