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大雒马山古邮亭

发布时间 : 2022-03-12
茶马古道的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情况

茶马古道的线路。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马古道上的大雒马山古邮亭”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滇西云龙县,古多盐井,有八井之说,因而驿道交通开设较早。大雒马山邮亭遗址,位于宝丰乡石城,距县城8公里。该邮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云南大理云龙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境内南部置巂唐县,属益州郡。宋称云龙赕,云龙一名自此始称。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元置云龙甸军民府,明改为云龙州,治所在旧州,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迁至雒马井(今宝丰)。

雒马之名,古书载峭壁仙踪,州署东,石壁形如旋螺,中有张果老(八仙之一,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驴蹄八迹,莓藓不侵,雒马之得名以此。故此,古代宝丰俗称雒马井。明代郡丞范言(浙江人)有《雒马道上》诗描写古道状貌:微行通一线,绝磴上千寻。雒马犹难渡,啼猿况独临。泥深春后雨,路障晚来淋。世道险如此,真伤远客心。古道崖壁上还有9处石刻遗迹。雒马井有大小雒马两山,大雒马山,在州治北五里,悬崖陡绝,曲磴参差。知州顾芳宗伐石甃道,建邮亭于其上。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知州陈希芳捐俸修治大路,易险为平,建石坊,额曰:雒马仙踪。

邮亭的设立,在顾芳宗撰的《大雒马山邮亭碑记》中这样记载:云龙虽僻在西南鄙,然而南连永缅,北通丽水,西亘潞江,东扼楚豫滇黔之冲,故夫英君哲相,与四方贤人君子,皆欲考政而问俗焉。而鸟道迂回,悬车束马,难以飞渡,一当春夏霪潦之交,洪波汩没,裹足不前,蛟螭窝其中,而猿狖号其上余自戊寅夏,叱驭至此,拔木甃石,次第兴举,又募五丁手,伐崖蟠石,建邮亭十数椽于大雒马山之巅。邮亭设立后,大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清康熙年间宝丰举人李俭有一首《邮亭》诗记其事:山山环绕烟岚翠,树树参差松韵清。纱殿陆离鼍鼓壮,石栏曲折马蹄轻。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云龙知州顾芳宗将邮亭更名为憩亭,又名茶亭寺,为安全起见,于亭的南北设置两道大门,昼启夜闭,以防不轨之人过境,并在大门上分别题有榆西岩郡和饮相如处的横匾;中悬憩亭。邮亭上边建有观音殿、财神殿,下侧有管理房。为了加强盐政管理,发展地方经济,充实课税,沟通与大理府的联系,再次拓宽雒马古道,从绝壁上凿出一条比原来更宽的大道供人马通行,使州署与各盐井交往畅通,食盐运销活跃,课税充盈。栈道凿宽后,又在驿道制高处建邮亭,并专设一处负责传递文书信札,兼卖茶水,供往来商旅在此小憩,欣赏山川壮丽风光,历代民众、官吏赞赏不绝。此道的拓宽,为云龙八井的驮盐马帮北上运往西藏以至印度的噶伦堡,南下运往腾越以及缅甸,铺筑了既安全又快捷的通道。

滇西的邮史应从唐南诏、大理国开始。明代改土归流后,邮运更为活跃。清初护送课饷、递送公文的业务大量增多。到辛亥革命后,县一级又开始设立邮政分局(代办所等级)。wWW.CY316.com

大雒马山邮亭是滇西最早与邮政相关的建筑物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研究古代云南邮史不可多得的物证。

茶文化精选阅读

沙溪——茶马古道上仅存的古集市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曾将云南沙溪列入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目录,意大利庞培古城、中国的万里长城也在名录中。沙溪究竟在哪里,为何具有如此大的价值?

翻开云南省地图册,在剑川县一页上,找到了沙溪,它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在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总面积287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

从昆明坐上高速客车用四个多小时到达大理下关市,赶上最后一班去往剑川县的车,用了三个多小时,在一个叫甸南的地方下车,在热情的白族司机的联系下,恰好搭乘上一趟去沙溪的中巴车,此时,已是漆黑一片,只有天空上星星在眨着眼。一个多小时,车到达了一个极安静的小镇,这里就是沙溪。夜色掩映中的这座千年古镇曾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又是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活动中心。要揭开它披着的神秘面纱,只有等到天亮时分了。

欧阳家的白族古院清晨,推开房门,一座典型的白族民居展现在眼前。此宅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院主人叫欧阳盛先,如今他与年老的母亲居住在此院。欧阳家住宅在整个古镇上最为豪华,这与主人的祖先经商致富有关。

在沙溪,当地人将行走在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头目称为马锅头,欧阳家昔日曾是古镇上显赫一时的马锅头。这座房子建于清末民初,红砂石砌筑成的高大门楼,两边是石雕雕刻的花鸟人物,左边雕的是耕,右边雕的是读,暗示着欧阳家是一个耕读世家。门两边还贴有一副对联:欧脉钟灵地、阳光丽普天。这是一副十分巧妙的对联,将首尾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欧阳天地。

进入大门即进入第二道讲究的大门,与第一道大门有所不同的是,它以木结构为主。剑川的木工活在整个云南可谓名震遐迩。欧阳家的木雕门楼就是一个范例,两层木雕将渔樵耕读里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门的右手边是马圈门,是昔日供马帮们拴马的马厩,极有意思的是在它低矮的门上画有一幅群猴图。

按白族的传统风俗,其寓意为六畜兴旺,还有一种说法,猴子即是《西游记》中的弼马温孙悟空,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专管天下马匹的官吏,马帮们的马匹在其照看下,当然非常安全。进入二道门即真正进入欧阳家的院落,结构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结构,一座巨大的照壁矗立在院子中,上面书写着大大的福字,在它的瓦檐下、墙边均画满了壁画。

马锅头的传奇在沙溪村附近有一个名叫西门村的地方,听当地人介绍有一位昔日马帮的头目还健在。他今年已七十多岁了,名叫李德明,是沙溪历史上最后一位马锅头。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黑白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电影中那些身强力壮、云走四方的马帮们,骑着剽悍的高头大马行走在山涧中,他们回荡在幽谷中的歌声至今仍在耳旁回响。

马匹至今仍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乡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马帮们南来北往、承担着各种货物的运送,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马帮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民间组织,拥有管理马帮的头目马锅头,马锅头是以拥有马匹数量多少、负责与运送部门交涉、协调关系,处理日常事物与酬劳分配为己任的。他们在马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欧阳家昔日也是声名显赫的马锅头。

院子的地面铺就当地的红砂石,正房与左右对称的厢房走道的木廊架上均布满了木雕,华丽讲究的隔扇门上也刻有精美的木雕。白族是一个天性爱美的民族,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环境装扮得非常艺术。欧阳家的房瓦也极富特点,它是一种写有文字与画有图案的瓦片,当地名为琉璃瓦,只有极富有的家庭才有。正房的二层有一座精美的木雕神龛,上面雕满了龙、凤、狮子等图案,它是欧阳家供奉祖先的地方。

正房左右两个角落为带有天井的厨房,天井中有水井,厨房有后门通往后院。在二道门右手边,还有一座小型院落,其格局依然为三坊一照壁,昔日是欧阳家的北花园,这个院落也是专门提供给马帮休息歇脚的客栈,二层房间沿窗有一条类似柜子的床铺,它是提供给马帮存放东西用的,各路马帮晚上睡觉前,可以将所带贵重东西放在柜子下,人睡在柜子上,即可高枕无忧了。

如今已77岁的马锅头身体根本不像这把年纪的人,这多半与他昔日赶马的经历有关。这位生于1927年的老人,年仅十三岁就随他的兄弟们开始了马帮艰苦的行走生涯,赶了二十多年的马,奔走在运送盐巴与货物的茶马古道上,直到1948年才做了马锅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穷走一方,富赶马。但马帮的生活并不都是阳光与鲜花,一路上的劫匪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打劫并谋取马帮生命的。眼前这位安详的老人脸上,俨然刻着岁月所流下的艰辛。

四方街上幸存的古集市从欧阳家院落周边信步,就来到了沙溪的中心四方街。这里是一个集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古巷道、古树、古寨门于一身的、功能具全的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茶马古道指的是历史上主要穿行于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翻越青藏高原,以茶马互市为特点,以人背兽驮为方式的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内接祖国内地,外连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大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是古代中国与北方丝绸之路齐名的另一条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

沙溪地处大理与丽江之间,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贸易集散地,加上南诏大理国石窟的开凿,使沙溪成为一个集商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镇。在沙溪的附近有好几处天然盐井矿,盐在古代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沙溪逐渐成为以盐买卖为主,茶、马买卖为辅的茶马古道重镇。盐井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沙溪的繁荣与发达。

如今的四方街格局与从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300米,整个广场街面均用红砂石铺就,街中心有两棵古柏树,在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戏台,它坐东向西,对面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兴教寺,在集市中心矗立着这样一座融多种宗教流派于一身的寺庙,实属少见。

想象一下,昔日古道上繁忙的贸易在此进行,车马鱼贯、人头簇拥,寺庙里香火鼎盛,戏台上纵情高歌,好一派繁华景象。广场四周是昔日的店铺与马店。店铺多为前铺后马店,尽管这些店铺已多年铺门紧闭,有的甚至已东倒西斜、濒临倒塌地步,但它依旧完整地保存了昔日商业布局,这也是沙溪能够获得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古集市的殊荣的原因。

在兴教寺,还有瑞士专家给沙溪所做的保护规划,预示着沙溪今后发展的美好前景。

石钟山石窟群石钟山石窟群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有北有敦煌,南有石钟山之说,窟区共有16个,造像139个。这些石窟开凿时间为唐代晚期,距沙溪仅十多公里,由于地理的缘故,它的开凿与茶马古道古镇的繁荣有着密切关系,有两种说法:一是古镇的繁荣促进石窟的开凿,二是石窟的开凿推动古镇的发展。究竟哪种说法更科学,一直是学术理论界争论的事,更令人痴迷的是石窟群在雕刻上的艺术精湛。

唐代是佛教在中原盛行的时期,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佛教更甚,而北面吐蕃佛教活动也十分频繁。作为南诏国首府的大理,处于这些地区的中间地带,佛教对这一地区影响很大。沙溪作为滇藏茶马古道必经之道,佛教自然而然顺着古道传到沙溪,现今那些石窟造像多反映的是佛教与南诏大理国国王生活的内容。最为着名的是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与那尊甘露观音,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沙溪附近的沙登青石窟也是非常精彩的,尽管从规模上没有石宝山大,但开凿时间与石宝山石窟时间相近,其艺术造型与风格可谓异曲同工。兴教寺坐落在沙溪四方街戏台正对面,它融合云南多种宗教流派于一身。兴教寺现存大殿与二殿,大殿四周外山墙留有的20幅明代壁画非常精彩,大殿门楣上《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的壁画尤为珍贵。

茶马古道上的动人山水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域西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许多朋友的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条道路,并多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看来,马帮们走茶马古道的故事,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现在,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大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传统意义上带着帐篷、锣锅和枪支,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浪迹天涯的马帮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剥蚀褪色的记忆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赶马人的脑海里。为了记录并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出马帮们的传奇生涯,我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老赶马人,我自己也曾跟着马帮循着茶马古道走过,这里只将与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生活相关的习俗作一点简要介绍。

商号与马帮:在中国古代,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骡马多者数百匹,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在云南和西藏之间,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互成大富。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因转手贸易需要,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少则二三十匹,多则二三百匹,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一般来说,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种是逗凑帮,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由其出面联系生意,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据估计,到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是一队马帮的核心,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联系事情,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在滇藏一线经营的大商号和马帮都有这么一种扶持赶马人的规矩:给商号马帮赶上3年马,就要分一匹骡子给马脚子,这匹骡子的开销费用归商号出,而这匹骡子挣得的钱全归赶马人。这样有了几匹骡马后,赶马人就会脱离马帮不干马脚子了,而是自己赶自己的马,做起锅头来。那些大掌柜、大马锅头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发达起来的,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知道这是用血汗换取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种关照赶马人的规矩。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找滇藏边沿的藏族作马脚子,这样就不存在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一个马脚子最多可照看12匹骡马,那要极能干的赶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马脚子就负责七八匹骡马。一个赶马人和他所照管的骡马及其货物就称为一把。这样几把几十把就结成了马帮。

马帮行头:跟当时那些地方军阀的乌合之众相比,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们各司其职,按步就班,兢兢业业,每次出门上路,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井然有序地行动。骡马行进的队伍有自己的领导,那就是头骡、二骡。她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马帮一般只用母骡作头骡二骡。马帮们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头骡二骡不仅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而且她们的装饰也非常特别,十分讲究。她们上路时都要戴花笼头,上有护脑镜、缨须,眉毛处有红布红绸做的红彩,鼻子上有鼻缨,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则用牦牛尾巴做成。头骡脖项上挂有很响亮的大铜铃,二骡则挂小一些的二钗。头骡二骡往往要一个毛色的。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线,便于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头骡上还插有马帮的狗牙帮旗,上面书写着该马帮的帮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马帮。头骡二骡一威风,整个马帮就有了气势,一路浩浩荡荡,连赶马人自己走着都有了精神。在整个马帮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它既要能紧跟上大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

一路上,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马掌马钉,是马帮的常用消费品。钉马掌是相当讲究的专业本事。铺鞍垫捆驮子也同样。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所谓软驮就是将货物装在麻袋或皮囊之类的软包装里,用绳索直接捆在骡马背上,这样既轻巧方便又灵活快捷。当然,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捆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单十字袢。铺鞍垫先是在骡马背上放一片马绨。它是西藏地方出产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毡子,四角镶花,底色有红的,绿的,上面有十字花纹,很好看。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里面塞上毡子毛,很软和。最上面一层放的是一块叫贡布的皮子,大多用带毛的牛皮或山驴皮做成。铺垫上这些,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这些铺垫晚上也是赶马人睡觉的垫褥。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而且坏了没办法修。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既轻便又软和,还很牢实。骡马一上路,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像人一样,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马帮的生活方式: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脚,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搭好宿夜的帐篷,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远处的山林里,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夜风啊夜风,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心神不安?

我看见密麻的松针,

在枝头不停地抖颤,

松针啊松针,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思绪万千?

我看见闪亮的星星,

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

星星啊星星,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难以入眠?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现在,我已将滇藏马帮们的生涯写成了一本小书。我想尽可能真实而有血有肉地再现出那一段历史和那一种生活,为那些可歌可泣的马锅头和赶马人,为那一条让人魂牵梦绕的路,为那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的生存方式。那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人们记取。

云南沙溪,茶马古道上仅存古集市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曾将云南沙溪列进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目录,意大利庞培古城、中国的万里长城也在名录中。沙溪究竟在哪里?

翻开云南省舆图册,在剑川县一页上,找到了沙溪,它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在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总面积287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躲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

从昆明坐上高速客车用四个多小时到达大理下关市,遇上最后一班往往剑川县的车,用了三个多小时,在一个叫甸南的地方下车,在热情的白族司机的联系下,恰好搭乘上一趟往沙溪的中巴车,此时,已是漆黑一片,只有天空上星星在眨着眼。一个多小时,车到达了一个极安静的小镇,这里就是沙溪。夜色掩映中的这座千年古镇曾经是滇躲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又是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活动中心。要揭开它披着的神秘面纱,只有等到天亮时分了。

早晨,推开房门,一座典型的白族民居展现在眼前。此宅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式。院主人叫欧阳盛先,如今他与年老的母亲居住在此院。欧阳家住宅在整个古镇上最为豪华,这与主人的祖先经商致富有关。

欧阳家的白族古院

在沙溪,当地人将行走在滇躲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头目称为马锅头,欧阳家昔日曾是古镇上显赫一时的马锅头。这座屋子建于清末民初,红砂石砌筑成的高大门楼,两边是石雕雕刻的花鸟人物,左边雕的是耕,右边雕的是读,暗示着欧阳家是一个耕读世家。门两边还贴有一副对联:“欧脉钟灵地、阳光丽普天”。这是一副十分巧妙的对联,将首尾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欧阳天地”。

按白族的传统风俗,其寓意为六畜兴旺,还有一种说法,猴子即是《西游记》中的弼马温孙悟空,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专管天下马匹的官吏,马帮们的马匹在其照看下,当然非常安全。进进二道门即真正进进欧阳家的院落,结构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结构,一座巨大的照壁耸立在院子中,上面书写着大大的福字,在它的瓦檐下、墙边均画满了壁画。

院子的地面展就当地的红砂石,正房与左右对称的厢房走道的木廊架上均布满了木雕,华丽讲究的隔扇门上也刻有精美的木雕。白族是一个天***美的民族,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环境装扮得非常艺术。欧阳家的房瓦也极富特点,它是一种写有文字与画有图案的瓦片,当地名为“琉璃瓦”,只有极富有的家庭才有。正房的二层有一座精美的木雕神龛,上面雕满了龙、凤、狮子等图案,它是欧阳家供奉祖先的地方。

进进大门即进进第二道讲究的大门,与第一道大门有所不同的是,它以木结构为主。剑川的木工活在整个云南可谓名震遐迩。欧阳家的木雕门楼就是一个范例,两层木雕将渔樵耕读里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门的右手边是马圈门,是昔日供马帮们拴马的马厩,极有意思的是在它低矮的门上画有一幅群猴图。

正房左右两个角落为带有天井的厨房,天井中有水井,厨房有后门通往后院。在二道门右手边,还有一座小型院落,其格式依然为三坊一照壁,昔日是欧阳家的北花园,这个院落也是专门提供给马帮休息歇脚的客栈,二层房间沿窗有一条类似柜子的床展,它是提供给马帮存放东西用的,各路马帮晚上睡觉前,可以将所带珍贵东西放在柜子下,人睡在柜子上,即可高枕无忧了。

马锅头的传奇

在沙溪村四周有一个名叫西门村的地方,听当地人先容有一位昔日马帮的头目还健在。他今年已七十多岁了,名叫李德明,是沙溪历史上最后一位马锅头。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黑白电影《山间铃盗贼帮来》,电影中那些身强力壮、云走四方的马帮们,骑着剽悍的高头大马行走在山涧中,他们回荡在深谷中的歌声至今仍在耳旁回响。

马匹至今还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乡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马帮们南来北往、承担着各种货物的运送,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马帮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民间组织,拥有治理马帮的头目--“马锅头”,马锅头是以拥有马匹数目多少、负责与运送部分交涉、协调关系,处理日常事物与酬劳分配为己任的。他们在马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欧阳家昔日也是申明显赫的“马锅头”。

如今已77岁的马锅头身体根本不像这把年纪的人,这多半与他昔日赶马的经历有关。这位生于1927年的老人,年仅十三岁就随他的兄弟们开始了马帮艰苦的行走生涯,赶了二十多年的马,奔走在运送盐巴与货物的茶马古道上,直到1948年才做了“马锅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穷走一方,富赶马”。但马帮的生活并不都是阳光与鲜花,一路上的劫匪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打劫并谋取马帮生命的。眼前这位安详的老人脸上,俨然刻着岁月所流下的艰辛。

四方街上幸存的古集市

从欧阳家院落周边信步,就来到了沙溪的中心--四方街。这里是一个集古寺庙、古戏台、古商展、古巷道、古树、古寨门于一身的、功能具全的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茶马古道指的是历史上主要穿行于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翻越青躲高原,以茶马通商为特点,以人背兽驮为方式的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躲区内接祖国内地,外连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大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是古代中国与北方“丝绸之路”齐名的另一条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

沙溪地处大理与丽江之间,是滇躲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贸易集散地,加上南诏大理国石窟的开凿,使沙溪成为一个集商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镇。在沙溪的四周有好几处自然盐井矿,盐在古代是重要的生活必须品,沙溪逐渐成为以盐买卖为主,茶、马买卖为辅的茶马古道重镇。盐井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沙溪的繁荣与发达。

如今的四方街格式与从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300米,整个广场街面均用红砂石展就,街中心有两棵古柏树,在广场中心耸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戏台,它坐东向西,对面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兴教寺,在集市中心耸立着这样一座融多种宗教流派于一身的寺庙,实属少见。

想象一下,昔日古道上繁忙的贸易在此进行,车马鱼贯、人头簇拥,寺庙里香火壮盛,戏台上纵情高歌,好一派繁华景象。广场四周是昔日的店展与马店。店展多为前展后马店,尽管这些店展已多年展门紧闭,有的甚至已东倒西斜、濒临倒塌地步,但它依旧完整地保存了昔日贸易布局,这也是沙溪能够获得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古集市的殊荣的原因。

在兴教寺,还有瑞士专家给沙溪所做的保护规划,预示着沙溪今后发展的美好前景。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北线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本文所写的石头村,正是位于南线从普洱到大理这一条中的一个小村庄。

龙年开春,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凤庆县鲁史镇至塘房村这一段。

塘房距鲁史镇约6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跟着猎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刚开始还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感觉气喘嘘嘘,大腿酸痛,干脆拿着相机在路上拍起照片来。此时,一个村民赶着马,身上扛着百十斤重的小型农用机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飞。我与他攀谈古道的历史,小伙告诉我,这段路是茶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弯”,到塘房村还早着哪。随后,他唱着“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赶马调很快消失在古道的尽头。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竞购凤庆青毛茶。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从此,凤庆茶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沿着古道一路向上行进,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投射到山头上,让山林遍染了一层金黄色,清冽的山风吹过,卷起一层层的落叶,抬头仰望天空,干枯的树枝屹立在蓝白相间的天际,直指苍穹,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那密密的枝杈里,孕育着来年生机勃勃的绿色和百折不死的生命之魂。脚下的道路崎岖坎坷,这真的就是那条千年的古道么,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过往商贾,游人如穿梭般的从它身上走过,它也曾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谁又能说清楚,在它身上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呢,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它如今就像一位耄耋的老人,静静的躺在这里,在它的梦里,是否还依稀记得那往日的繁荣以及行人如织的那些年代?如今,只有偶尔路过的徒步探险者和匆匆而过的狩猎人还能让它偶然醒来,可是,又有谁能静静聆听它的故事呢,那划过枝头的风声,是否就是它的低声哀怨。

到达塘房村,我们的目光被石头房屋豁然点亮,瓦是石板,墙是石墙,地是石地,石头做成的房子里,住着终年和石头相伴的人。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不粘连,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随意的翻阅。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没有污染,无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备的,木材是自然生长的,粘接的材料无需运输。墙是石头砌的,支离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块块砌起,不用半点沙灰水泥粘合。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罅漏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

大块小块的石板,充当了遮风挡雨的屋瓦,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被派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下头。并且,每间屋子里都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个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

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头条搭的凳子,地面用薄石条铺成。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弥漫。

主人家在办喜事,几个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们一问,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点不相信,因为石板遇火加热会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带着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厨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几个烧得火苗通红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厨房里,炭火上有一块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块一摸一样的石板压在烤肉上,打开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夹着猪肉在烤。这种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鲜的猪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艺很简单,石板烤出的肉外观看焦黄焦黄的,让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块来,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烟熏火燎的味道,也许,这应该是人们爱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有,这家家必备的石水缸,样式并不统一,有的能装十多担水,有的只能装两三担水;形状上,正方形、长方形居多,当然也有正六边形等。水是从屋后的树林里用水井槽引来的,水井槽用龙竹或整棵的圆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着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装得满满的,做饭、洗菜时就舀水缸里的水用。村里的老人说,石水缸装的水清凉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凉和痛快深入五脏六腑。

走在村里石头铺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为经年累月的缘故,高高低低的石头路也不觉得崎岖。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1693年农历八月十四,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村歇脚。据传,一老者还用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有幸在另一户人家品尝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质地细腻而均匀,似乎不容易找。在温火上预热十多分钟后,石板都有些烫手了。主人从竹筒里取出几小撮早已准备好的晒青茶。这可是开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据说是专门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诱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欢快地翻滚着,烤茶最讲究火候,几个来回叶色渐渐由棕黄色变成棕褐色,整个院子也已经是茶香漫溢了。将烤好的茶叶收入备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据说这样茶才更香。

老人们说,塘房是一个被茶香侵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像排队一样的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走过澜沧江过金马翻越黑山门,就到糖房。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或许正是受凤庆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熏陶的缘故,在塘房村,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当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这里生产的茶味道好,香气浓,那香气,据说,在村庄山顶的黑山门都可以闻到。塘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能不香么?何况,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没有烘焙茶叶,村子也被茶山的阵阵清香氤氲着。何况,村里的人家都爱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汤的香气不时腾挪着。几十年数百年,这里的房砖屋瓦,这里的柴门木窗也该都贮满了茶香。

特别是清明时节,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捡茶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手指灵活,动作麻利。面对竹蔑盘里堆着的待分捡的茶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变得轻柔灵巧起来。茶对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铸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个性,他们不骄不躁,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许多年来,塘房的这种个性,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一样:“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

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

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滇红人”的辛勤努力,“滇红”得以发扬光大。1996年,为了做强做大“滇红”,云南省凤庆茶厂整体改制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承担起传承“滇红”的历史重任。滇红集团出品的“滇红特级工夫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1986年其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此,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茶。

核桃是塘房村的摇钱树,塘房村民倚山而居,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大都是核桃树。道路旁、地角边,或者半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核桃树,一棵棵,一片片,星罗棋布。我们去的时候错过了核桃树葱绿的季节,此时的核桃树光秃秃的,或多或少让人看起来有些萧条。村里人告诉我,谷雨过后,玉米苗刚刚冒出尖儿,核桃油绿的叶子就会像一双双绿色的小手,在春风中向人们飘然招手,一串串绿绒绒的花朵,倒挂在绿叶丛中,那是春天的田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八月十五核桃香”。当地村民已习惯的认为,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核桃仁渐渐饱满,可以放开嘴去品尝。在这个时候,你漫步山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像挂满了一串绿色小灯笼。有的树枝的因核桃结得太多了,把树枝压得趴到地面来;有的挂满核桃的枝条,甚至伸进小院里。核桃青果最好吃,从树上采摘下来,用专制的核桃刀,把白胖胖的核桃仁拔出来,轻轻剥掉仁外边一层白生生的薄皮,油而甜,味道极美。

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塘房核桃糖,塘房产大麦,当地人用玉米面、大麦芽等熬成糖稀,粘稠状,呈黄黑色。玉米是塘房村的特产,它的甘甜很能讨好塘房高海拔的土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稀是对白糖严重匮乏的一种补偿,在塘房却意外与核桃结亲,成为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风景和味道。

走出塘房村,寻一处墙边的石凳歇歇脚,摘一束在石缝中长出的野花闻闻香,看屋前公鸡昂首阔步踱过石头的街道。夕阳西下,身边和脚下的石块静静地闪烁着岁月的印痕。我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明明暗暗的沧桑,那是一种无言的石头历史,更是一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永远值得我们用步伐去丈量。

云南“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前天在此间宣布:云南剑川县“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入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老贸易通道,由于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并以马帮运输而得名。沙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它延伸入南亚的集市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60余枚寸许见方的小印,轰动了考古学界!无人认识的神秘符号,难以揣测的用途,使得这些被称做"巴蜀印章"的文物,成为了川藏茶马古道上最为难解的一道谜。

在荥经县文物展览馆,记者见到了这些令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印。它们均寸许大小,以铜质制成,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山形。整个印仅几克重,印背有用于穿线的钮,其小巧的形状非常容易携带。而印面有别于其他的印章,没有文字,仅以阳文手法刻着神秘图案和符号,至今无人能够辨识,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巴蜀图语",有人推测可能和金文一样,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以解读。

四川东部一些地方均出土过这种神秘的"巴蜀印章",三星堆里也曾发现过。但以数量而言,荥经县出土多达60余枚之多,其印面无一雷同,殊为罕见。在古代,荥经曾是西南边陲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曾从这里经过,贸易异常发达。有专家推测,这种神秘印章可能是作为合法经营的凭证,或者通关证明,或者私人证明,但亦无法证实。

据荥经县宣传部门介绍,"巴蜀印章"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考古学者的兴趣,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古印风采,但其谜底至今无人破解。

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个古集市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的古集市。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东南部。2001年10月11日,沙溪寺登街与古长城一起荣登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公布的值得关注的一百零一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2005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沙溪寺登四方街是秦汉时期南丝绸之路三条干线交界点上的重要集市。唐朝以来,这里又成了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它以藏族地区的毛皮、麝香、鹿茸、藏红花、贝母、虫草和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和布匹为流通对象,以马帮商队作载体,进行着汉、藏、白、彝、纳西、摩梭等各民族间的物质、文化、宗教、艺术交流。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区域既完整保留了茶马古道上传统的古集市风貌,显示了独特的白族文化氛围,又体现了汉藏,东、南、西亚,中原等多种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2002年8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备忘录,双方投入一千两百万元人民币,共同实施沙溪寺登街一期沙溪复兴工程。瑞士方面通过瑞士发展合作署、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罗伯特威尔逊保护遗产挑战基金、美国运通公司、瑞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国际渠道争取到资金援助,并按照国际通用的古建筑修旧如旧原则,高标准实施古建筑抢救修复。

在中央和云南省、大理州政府的支持下,剑川县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寺登街区自来水工程、生态停车场、供排水、街区强弱电管线入地、路灯、道路街场铺装、南北古街巷的铺装、生态卫生厕所等项目建设。此工程于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八号竣工。

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每年颁发一次,该奖项旨在肯定非官方个人与组织在这一区域内修复和保护建筑遗产方面所作出的成功努力。二OO五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共收到来自十一个国家的三十四个项目申请,沙溪复兴一期工程在技术保护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都展示了很高的成就,从众多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认为,寺登街集市和古戏台的修复,标志着在保护多民族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项工程将历史研究、系统的方法、外界技术支持、本土传统知识,特别是民间工艺融为一体,展示了一种综合性的遗产保护途径,该工程为大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据悉,沙溪复兴工程的二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它将对兴教寺古建筑群及壁画、老马店古建筑群等建筑遗产进行修缮,同时建设博物馆、生态卫生系统、寺登街花园宾馆等项目,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实现沙溪的可持续发展。

茶马古道上的桥梁趣谈


茶马古道上有许多工艺独特、建造秀美宏伟的石拱桥、风雨桥(又称廊桥)、铁索桥(又称吊桥)。不少桥梁历经数百年的岁月,今日尚存,泽富后人。

平凡的人民亦有伟大的创造。建筑在山远水长之中的桥梁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的最好的例证,它们饱含着地理地质、水系水文、建筑雕塑、碑刻书法、民俗心理、环境美学、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内容。一座桥梁就是一座多门学科完美结合的实物载体,一座桥梁就是一座劳动创造奇迹的丰碑。

在流失的岁月里,我们的先民创造的美轮美奂的桥梁,有的被洪水冲圮,有的因种种原因改建或撤除。大部分桥梁,已无踪影,仅在百姓中留下了一个名字。但是,这些建筑在崇山峻岭间的各类桥梁,无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仍有许多完美无暇地融合于山水之间。

龙坝三桥:古桥建筑的艺术瑰宝

墨江的龙坝乡的八道河上有一座造型十分优美的古桥——双星桥。除双星桥之外,龙坝还有三座建筑于解放前的古桥,即建在石头寨脚一条小河上的永安桥,建在距竜巴大寨一千米左右一条小河上的竜巴石拱桥(此桥于1999年秋被洪水冲毁),建在南大河和竜巴小河交汇处的南大古石拱桥。

龙坝地处墨江县的东部,山河纵横,交通闭塞,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蛮荒之地。但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先人们却建造了四座石拱桥,不能不说是滇南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龙坝是滇南哈尼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建筑于建国前的石拱桥是当地哈尼族先民与居住在周围的其他民族共同建造的,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文化瑰宝。

“花桥”水云间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乡和孟弄乡交界处,有一座建造在那卡河上游的花桥。在这远离城镇和交通要道的大山深处,当时的哈尼、彝、拉祜、傣等少数民族建成这样的桥梁,实在是一种奇迹。站在离那卡河约500米处的蚂蚁堆街的梁子上,只见那卡河从高耸云天的滑竹箐梁子轰然而下,一泄千里,河的右边是当地有名的九头山,左边是滑竹箐梁子南下的一个小山脉,两山之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河流就在梯田间流过,在九头山脚折西而去。现在的花桥就建造在那卡河折西西去上游150米的地方。现在的花桥是一座石拱桥,是建国以后重建的,可以承载10吨以上的汽车通过。

站在花桥上,云高水长,空旷阔远。

桥之上,云去云来;桥之下,长水不息。

花桥的美丽景观。

风风雨雨涟漪桥

在以普洱为中心通向昆明和中原的“茶马古道”北路上,有一座以水波命名的桥梁——涟漪桥。它是“茶马古道”进入思普境内最宏伟、美观的桥、房、亭结合的桥梁。被人们称为千里迤南古道第一桥。

涟漪桥座落在具有双子星城美誉的墨江县城南郊联珠河和清溪河交汇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墨江这个昔日“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日渐繁荣。涟漪桥已经成了县城的一部分了。

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涟漪桥始建于康熙初年,道光二年(1822年)被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同治元年(1867年)墨江大水,又被冲毁。为方便过往马帮、商贾,他郎厅署游击将军孙世恒等邑绅捐资于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桥身系土砖木混合结构,木梁,木板铺桥面,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魁阁楼瓦屋面为四面分水。桥身长27米,宽4米。桥中心魁阁为5.5×5.8米,高16米。河中桥墩以条石顺水方向砌成梭形,使流水顺畅,岸坡稳固。桥墩长22.8米,宽8.4米,每孔净跨8米。修桥投资共用了白银2384两。涟漪桥的特别之处是桥中心的魁阁楼是一座方形二层楼亭,并于两边的两座小魁阁楼浑然一体,青瓦粉墙,四角飞檐,错落有序,美观大方,看起来结构严谨,古朴优雅,玲珑标致。桥上的过道左右,木板相连,置有椅凳,供游人或过客歇脚休息。

古道的马帮已经远去,涟漪桥至今犹存。踏上修茸一新的涟漪桥,脚下流水波光粼粼,涟漪成调。凭栏远眺,叮咚水声,使人遐想幽思。“茶马古道”着载遥远的历史,带着普洱茶香,仍在走进你我的生活。

茶马古道上唯一用水波命名的涟漪桥。

水癸河桥

从墨江县城出发,往东,穿过了紧连县城竹木森森的玉皇阁旧址后,一条山路就向大山里延伸,翻过大山,就可以看见座落在水癸河边的水癸寨了,一蓬蓬竹子和标直的棵棵棕榈树,婀娜多姿,幢幢青瓦灰墙的房子静静的卧在竹子和棕榈树丛中,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的流过阡陌田畴,从水癸寨脚流向东南。就在水癸寨脚的水癸河上,完好地保留着一座小巧古朴的石拱桥,这桥是千里“茶马古道”出思普地区的最后一座桥了,过了桥,越过背阴山就进入了云南省玉溪市的元江县。

在水癸河桥的南桥头北一侧,高高低低的立着八九块石碑,每块碑上都记载着建桥或修缮此桥的经过。最远的一块石碑,立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最近的一块则立于1992年。除几块碑文能够清晰地辩认字句外,大部分石碑的内容已在风霜雨蚀中被风化,不能一一解读了。碑载,水癸河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同治十年(1871年)水涨冲圮,他郎守备李应元率士民张树宇、蒋春秀、杨恒兴等捐资重修,桥长4.3米,宽2.7米,高4米。1988年、1992年墨江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拔款修复加固,使这一古桥至今亦然发挥着作用。

忠爱桥:滇南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位于墨江县境内阿墨江上的忠爱桥,自古以来就是滇南边疆各民族通往内地的咽喉要冲,是闻名天下的“茶马古道”北路上的重要关卡,常年重兵把守。忠爱桥,因建造艰巨,历史悠久,磅礴宏伟,被人们誉为“滇南第一桥。”

普洱市旧称思普地区,其域包括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以及临沧市的一部分,虽然地处边陲,远离祖国传统的中原文化,但万水千山、高山峡谷终挡不住文化的交流和人员的往来,早在唐代就渐渐形成了以今宁洱、思茅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茶马古道”。以当时的思普为起点,通过磨黑过把边江吊桥到通关,从通关过忠爱桥上墨江后入玉溪市元江县到昆明的“茶马古道”北路自唐代以来渐渐形成。而忠爱桥(当时尚没有桥,称之为阿墨江瞻鲁平渡口)两岸因山高谷险、江水湍急而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据点。此古道的大部分路线走向就是后来昆洛公路所经过的地方。

唐宋以后,因内地和藏区对盛产于思普地区的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大量的商贾驮着内地的产品到思普等地交易后购买普洱茶,古道上终日人流不断,马铃不绝,仅以简易的木筏等摆渡,远远满足不了过往行人的要求。这样,在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阿墨江瞻鲁平渡口附近修建了瞻鲁平铁索桥,在铁链上铺上木板为桥面。南来北往的商贾爬山越岭,来到江边总是想歇歇脚,认为江上仅有铺上木板的桥面是远远不够的。当时,他郎城(墨江旧称)里的文人绅士们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正在积极的筛选“他郎八景”,他们选来选去,选中了这阿墨江上的忠爱桥,如此一来多方筹资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把铁索桥改建成风雨桥。改建后的风雨桥桥面长125米、宽3.2米,桥两则有伸臂木梁,下有八字形园木撑架,桥上有瓦顶,楹柱、廊阁,桥墩两面有两间飞角翘檐的瓦房,这是牌坊,牌坊上各悬着“滇南第一桥”和“长虹天际”的金字扁。人们把瞻鲁平铁索桥改名为忠爱桥,意为此桥来之不易,过往行人要忠心爱护此桥的意思。

有江,有桥,桥上有房,两端有牌坊,牌坊上有金字扁,看上去风雅多了。此及一景,忠爱桥就成为“他郎八景”之第七景“墨江锦澜”了。

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提出要在思普地区修筑昆洛公路,曾于1930年、1936年、1941年、1944年、1948年五次筹建。1936年,当时的国民党墨江县政府按户籍摊派民工,要求民工自带行李、工具、炊具及口粮修筑公路。施工期间,当时的政府只派监工,对民工衣食住行一慨不管。管工者还常常毒打民工,民工无力继续坚持下去,致使公路挖挖停停,而工程仅捡容易的地方挖,一旦碰到艰难的工程就搁置下来,所挖公路累计不足10公里,草草了事。

1951年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政务院(现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的昆洛公路测设要点,对路基宽度、平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山路面宽等公路主要指标作了明确规定。昆洛公路由政务院交通部西南公路工程测设组组织施工。1951年9月,昆洛公路建设从玉溪县(今玉溪市)大栗园破土动工,1953年昆洛路全线修通。为了修建能够通行汽车的桥梁而撤除了历时121年之久的忠爱桥铁索桥,另建钢索吊桥,桥两头各置一对石狮子,乃沿用旧称忠爱桥,但赋予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新意。

各族兄弟姊妹在满怀信心、热火朝天地修建昆洛的1952年,中央慰问团来到当时的普洱区专员公署(1952年1月始称,辖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所在地普洱(今宁洱县),代表中央在普洱县公路工程局举行授旗仪式。授予的两面锦旗上分别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亲笔题词,随后,题词分别拓印镌刻在忠爱桥两头的狮蹲石上。

十年后的1964年,因车辆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吨位的车辆增多,忠爱桥钢索吊桥已远远不能满足车辆通行,另修建大跨径的石拱桥,桥全长79.53米,单跨径58米。石拱桥建成后,再次拓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题词,选用元江县因远镇的“因远石”镌刻两位领袖的手书,镶嵌在桥两头岗房(守卫大桥站岗用房)墙上。北面的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石碑,碑长1.13米,宽0.77米,厚0.08米;题词为“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毛泽东”。南面的是朱德总司令的题词石碑,碑长1.17米,宽0.78米,厚0.08米;题词为“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战胜天险。打通昆洛交通,实现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朱德”。

忠爱桥作为内地与滇南边疆连接交通上的咽喉要冲,自古以来都都受到各方的关注。

在忠爱桥不远的山中,至今依然能够寻访到当年精心铺设的石板古道,静静的躺卧在荒岭草丛之间。

忠爱桥头,毛泽东主席为昆洛公路题词的碑刻。

忠爱桥头,朱德总司令为昆洛公路题词的碑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