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白茶,万里飘香——政和白茶的历史渊源探究

发布时间 : 2022-03-12
千年白茶 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千年普洱茶

千年白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千年白茶,万里飘香——政和白茶的历史渊源探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千年白茶,万里飘香——政和白茶的历史渊源探究”相关知识!

畅销国外:消暑清凉的上等饮料政和大白茶品种于197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以政和大白茶加工的政和白茶品质优异,是生产白茶的理想原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政和县茶农逐步掌握了一套丰富的栽培经验和管理以及精湛的制茶的技艺,所产政和白茶品质优异独特,驰名中外,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2002年中国(福建)茶博会名茶评比中,政和县白牡丹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牡丹城牌白茶荣获金奖,2003年中国(上海)茶博会名茶评比中,政和县闽辉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正禾牌白茶又荣获金奖。白茶性清凉、退热降火,有治病功效,海外侨胞视为珍品。银针茶生津解渴,祛湿退热,陈年银针具有降血压作用。政和白茶做为消暑清凉的上等饮料,成为福建省外贸白茶出口的主要商品,畅销港、澳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几年,随着白茶市场的拓展,政和县白茶已销往美国、日本、欧盟、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茶界泰斗陈椽教授在任福建茶叶示范厂技师兼政和制茶所主任时,莅政茶事,开展外销茶加工、改进加工技术、制茶技术测定等工作,对当时生产的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和白毫莲心都进行技术测定,写出政和白毛猴之采制及其分类商榷和政和白茶(包括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制法及其改进意见在《安微茶讯》上先后于1941年10月1卷10期和1941年11月1卷11期发表,为政和茶叶发展和茶叶加工工艺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皇帝赐名:关隶县改名为政和县cY316.COM

政和县地处福建武夷山脉的东北部,隶属南平市,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早在唐末宋初已产茶叶。《茶叶通史》(陈橼编著)称:唐末宋初福建茶区的形成,建州茶叶可能是从渐江的台州、到处州的庆元传入政和,经松溪再传到建瓯。与宋元时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贡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古时东平、高宅、长城、东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贡茶产地之一。民间相传、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年),是因为政和在宋朝时期盛产名贵的银针茶叶,微宗政和年间,银针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微宗皇上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关棣县隧改名为政和县。

政和茶叶至明朝已有了大量的发展。明永乐三年(1405年)政邑县令黄裳编纂的首部《政和县志》,收集有郭斯游白云精舍诗句:稚童烹茶敲石火,林僧剖竹引岩泉。白云精舍筑在今城关熊山麓,可见其时城关一带已产茶叶。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县车鸣时作县志序云:政延绵数百里,山川险谷,民罕十连之聚,然西南十分之九不尽宜于五谷,勤于事事,亦足自赡。上播茶粟,下植麻苧,其他木竹菇笋之饶,唯地所殷。可知茶叶已成为山区人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

嫁女歌谣:不慕官宦只询茶叶银针

清朝是政和县茶叶发展的昌盛时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政邑知县蒋周南有《咏茶》诗一首,述事甚详:丛丛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芽簇实柯;谁信芳根枯北苑?别饶灵草产东和。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注:政和别号东和)。这首诗使我们了解到清初政和县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可能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框框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这位县太爷不禁生出无限感叹!迄至清咸丰年间(1851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光绪五年(1879年),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声名鹊起。为政和茶叶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陈橼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述: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与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即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钟,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民间流传: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茶叶与银针之说。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和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绿色优势,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

光绪年间:大白茶起源于铁山镇

关于政和大白茶的起源,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五年,铁山村民魏春生茶园中有一棵大白茶,只开花不结实,后因土墙倒塌,茶树埋入土中,翌年竟生出数棵新茶苗,此后村民就用人工压条法繁育茶苗,使大白茶得以发展。又有一说是清咸丰年间,铁山村有一位看风水先生,在高岭头山上发现大白茶,遂移植回家种植,因枝条埋土较深,竞生出新茶苗,以后就用压条法繁育了大白茶。

茶树压条法可以说是铁山茶农最早创造,这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的年代,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建国后,安溪县茶农创造了更为先进的茶树短穗扦插法繁育茶苗。1959年,省农业厅在政和县建立了大面积大白茶良种繁殖场,采用短穗扦插法繁育政和大白茶苗2亿多株,种植区域已扩展到贵州、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省及我省的其它县市,一九七二年定为全国茶树良种。以上两种说法有力地证明政和大白茶确实是在光绪年间就已发现于政和县铁山镇铁山村。

飘香四海:茶界泰斗盛赞政和白茶

政和茶叶经历了悠入的发展历程和骄人的辉煌,改革开放以后,政和县茶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高农业是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大做足茶文章,使茶叶产业出现了一派生面勃勃,日益繁荣的景象。

茶产业惠及千家万户,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茶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县10个乡镇,70%的农户均有种茶,茶农平均收入的40%来源于茶叶,在东平风头、金峰、铁山大红等13个产茶大村家家户户种茶,茶农收入的75%以上来源茶叶。产茶旺季,除了小孩上学,大家都在忙采茶、收购茶青、加工等茶事,街上很少看见闲人,呈现一派茶乡特有的繁忙景色。

同时茶叶产品卫生质量安全不断提高,是理想的时尚保健饮品。茶叶产品加工企业蓬勃兴起,据工商部门统计,全县茶叶加工企业150多家。在企业带动下,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极大地提高茶叶质量和茶农效益,有效提高政和县茶叶生产组织化水平,有力带动茶产业发展。不久前,我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莅临政和,品偿政和白牡丹茶叶时,对其优异的品质大加赞赏,挥毫写下政和白茶飘香四海苍劲有力的提词。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马古道:千年的历史变迁


亮炯·朗萨着《恢宏千年茶马古道》,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又是一部川康藏史地小百科。这本书既翔实的记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和作用,又介绍了康巴地区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藏族的历史文化。

“茶马古道”起于何时?史书上早有记载:秦汉时,蜀地和雅安地区的商者就与大渡河以西当时称为牦牛羌、牦牛夷等部族进行过骡马、牦牛等物交往;量少稀有还只为药用的茶叶,也是一项流通货物。从蜀地到达康定的新都桥、塔公草原和木雅藏族聚居区域等地方的道路,人们称这条最早的民间通商交往的路叫“牦牛道”或“马道”。从中原地经青海和四川甘孜州部分地区,经金沙江、过西藏那曲等地到达拉萨的藏汉文明古道是唐朝时唐蕃古道,从宋、元、明、清由朝廷多次大规模开通的川藏古道把茶叶更多地输进了藏区;清时,云南的普洱茶也输入藏区。宋朝时,因北方边疆战事不断,辽、金、西夏等游牧政权的侵扰,战事和运输需要大量的马匹,宋王朝便把“茶马互市”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西南。从内地通往康藏地区交通要道就是四川的黎州(汉源)、雅州(雅安),两地便成了“茶马互市”的重要市场。到了元朝,由于军马是自给,不需要茶马交易,官方对茶叶的控制,完全在于以税收充实财政。明朝时,北方战乱又起,朝廷迫切需要军马,以茶易马的旧制恢复,施行以茶马司的“茶引制度”,严禁私人贩运到民族地区,也严禁把茶种引过二郎山,违者会处以凌迟。到了清代,边茶是清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乾隆年间,以茶易马的政策完全终止。“引茶制”改为“引岸制”。岸,是指茶叶的固定采购地和销售范围,口岸和路线都是按官方指定的范围。由于清朝逐渐放宽了茶叶的控制政策,从而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藏汉茶土(土特产)交流为中心的贸易。到清朝中叶,因经营边茶而发家致富的不少,雅安、名山、荥经等县的茶商就发展到了七十多家,以边茶为中心的民族资本逐渐发展起来。康熙四十一年(1902年)清于打箭炉(康定)设官,监督茶叶等贸易,这时康定更加形成了藏汉贸易中心。清朝前中期位于藏汉交通要冲的康定,就必然成为汉藏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边茶业的发展走向极盛时期。那时的炉城(康定)在清史书中说是“全市基础建于商业,市民十之八九为商贾”。

从历代王朝对边茶的政策是要“以茶治边”,用茶叶控制少数民族。统治者在实行重征茶税和茶叶官卖的垄断茶叶贸易的一整套政策是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和经济目的。

从唐以来的“茶马互市”以及发展到后来的“茶土交流”都把内地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联系起来,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始于唐代的边茶业在客观上成为藏汉民族团结交往的重要纽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雅安、名山、荥经、天全、泸定等地到藏汉商贸重镇康定,从康定又分南北两线到青海玉树、昌都,经西藏芒康、察丫、江达等地,直至拉萨,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这就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运输茶叶最多,汉藏民族文化、经济往来最为重要的通道;这个大通道的起始,中段和中心段均在康巴大地腹心——甘孜州。而甘孜州又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殊的生态、文化格局,使川藏茶马古道纵贯、网布甘孜藏族自治州。

历史在前进,今天的甘孜州早已不是历史上茶马古道那种贫穷落后,靠人背马驮作为运力的景况。汽车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往来飞驰,把藏族需要的茶叶、日用品运往各地;从成都到西藏拉萨有飞机可以直达,结束了千年茶马古道的辛酸历史。

茶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着,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亲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叶从发明到利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除了可作为饮料被人们饮用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的作用。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南征北战。一次,兵至云南励海,士兵因水土不服,多害眼病,诸诸亮命令士兵采茶煮水喝,不久,把眼病治好了。直到现在,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

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


阿婆茶是中国水乡周庄的特色茶俗。在周庄流传着吃阿婆茶的习俗,农村更为盛行。婆婆、婶婶妇女们喜欢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谈这谈那,做着针线,拉着家常。嘴渴了,喝口茶。这就叫吃阿婆茶。如今,阿婆茶成为周庄一张文化名片。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先冲茶,送蜜饯,削水果,以表主人的一片心意。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张家长,李家短,倾吐心里话。她们喝阿婆茶,还忘不了自己手里的针线活,纳鞋底,绣花鞋,做五月端午节小孩穿的老虎鞋,尽在喝阿婆茶的过程中完成。当然,好婆、婶子也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吃茶讲究吃阿婆茶是比较讲究的,十分重视水质、茶点,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活水,水壶往往是祖上传下来的铜吊。炉子是用烂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叫风炉。据说可以省柴,烧起来又快。用干菜箕柴炖茶,火烧得烈烈的,很旺,铜吊里嗵嗵地热气直冒。一边吃、一边炖,这样那茶才酽、才香呢,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村里的每一位男子都有一手涂风炉的绝活。

茶点往往是村里的传统货:咸菜苋、酥豆、酱瓜、菊红糕每年春天,田里的油菜开始抽蕊吐蕾时,每家每户便要去摘菜苋、腌菜苋了,往往一腌就是几大缸。那菜苋名气可不小哩,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今天的瓶装菜苋已成了出口创汇产品。

砖茶历史渊源


砖茶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供给边疆民族饮用。《唐史》就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由于他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因此“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砖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砖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间,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

由于边疆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砖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因此,历年来我国生产的砖茶以边销为主。

自1992年开始,国家建立了国家储备制度,规定了边销茶原料储备品种及边销茶成品储备品种。规定边销茶原料储备由产区定点生产企业代储,边销茶成品储备由销区供销社主营公司代储,储备所需资金由代储单位向当地开户银行申请贷款解决。

为有计划地组织边销茶生产,国家建立边销茶生产基地,落实定点企业组织生产。以保证边销茶的数量和质量。根据市场行情,国家适时调整边销茶原材料和成品的价格,规定边销茶的指导价格。市场开放以来,国家虽然逐步放开对边销茶的特殊管理,但边销茶销售价格20多年来变化不大,加工、包装后基本上是保本销售。

从2004年以后,砖茶的经销逐渐放开,除了供销社以外,厂家也开始在当地进行直接销售。但是,国家和各地政府对于砖茶的“照顾”政策一直没有改变。比如内蒙古政府对于负责砖茶经营的内蒙古供销社每年在仓储、进货等方面给予融资政策方面的扶持,以此来保证全区的砖茶供应

昆明十里香历史渊源


十里香茶历史渊源

“据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唐代中叶十里香茶就有栽培。”这样关于栽培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的文字还是见于报、刊、论文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二十年间笔者查阅过大量的相关资料,未查阅到关于十里香茶在唐、宋、元代的原始史料。此处,笔者赞同并用以支持本文的是1997年第一次印刷的《昆明市志》。其第四分册(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卷)第51页中关于十里香茶的说法是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开始种茶。”明清两朝繁盛,曾为贡品茶基地。清同治年间为杜文秀的农民起义军放火焚烧,贡茶基地成了光山、农田。至今,十里铺仍有“成光山”、“茶园田”、“茶旺山”的地名称谓。

民国时,十里香茶小有复苏,但规模有限。据《官渡区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云南茶业实习所曾创办12.67 hm2 “模范茶园”;民国18年(1929年),改组为省立第一茶业试验场。位置就在今金马镇、龙泉办事处辖内,“模范茶园”主要是种植十里香茶,应就在十里铺一带,而由6户商人合资创办的“六合实业”专种植十里香茶,位置在金殿后山以南云山村一带。《昆明市志》(1997)还记有“1946年国军驻扎该地,将6万株茶树砍了5.5万株做烧柴。”解放时十里铺、虹桥、羊方凹行政村一带田边、地角、山上残存十里香茶树2--3百株,49年时“六合实业”留有十里香茶3亩在云山村,到50年代初时仅余200余株,十里香茶再度濒临灭绝。

1973--1978年间政府关怀,十里香老茶树枯木逢春。由省农科院、省农大、外贸多位茶学专家对尚存的九十余株十里香老树进行分析鉴定,认定有些老树应是明清时栽种的。当时将相对集中在十里铺村内坡头、坝脚的31株老树围护起来,挂牌标示“十里香茶1—31号”,当时这三十多株树高都在3市尺以上。1980年4月云南省委领导批示,“十里香茶是佳品,昆明市应积极扶持发展”。当年春天就对这31株老树进行台刈复壮更新,并分号进行了短穗扦插、移栽,至1985年已建成母本园9.55亩。这期间官渡区各级政府、省农科院和省农大的专家组,市农业局、市外贸局等协同管理,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到1986年春,由昆明市茶桑果站接手管理时,十里铺有十里香茶(群体)母本园9.55亩、围护的老茶树1—31号,据省农大茶学教授张芳赐老师回忆,至九十年代初在十里铺、虹桥、羊方凹附近山上仍存有十里香老茶树数十株。另云山村存有少量十里香茶,省农科院内有数株。1980--1985年间有省内数家茶科所引种十里香茶,笔者所知今省茶科所和临沧茶科所尚存少量。1986--1993年笔者用老树上的枝条、母本园中修剪下的枝条、省农科院院内(当时由省农科院研究员、茶学专家李绪炳老师管养)数株十里香茶树的枝条经短穗扦插繁殖将母本园扩大到1991年的近25亩,母本园连接茶旺山集中成片茶园(六、七十年代栽植的云南大叶种和昭通苔茶)近200亩;配备了炒青绿茶机械设备,成片茶园长势良好,管理得当,年产绿茶8-9 吨,凭借十里香茶的名气,炒青绿茶价位高、供不应求,收入基本维持十里香茶的生存,以及31株老树的管护。1987年还采了十里香老树和母本园内的枝条到安宁县的草铺乡邵九村短穗扦插繁殖了约5亩,2004年1月笔者调查时存不足1亩,树势衰败不堪。

九十年代初,由于城镇建设、工业污染等各种原因,成片茶园面积开始缩小,十里香茶也被迫停止了发展,母本园转成生产园,对31株老树只能进行一些常规养护;以后茶园逐年被转为他用,至1998年成片茶园已荡然无存,十里香母本园仅存约2亩,围护在坡头的老树也被毁了多株;十里铺、虹桥、羊方凹一带山上90年代初开始建房、取土,原存有的十里香老茶树消亡殆尽。至2003年4月间,十里香母本园完全改为他用,围护的老树存20余株。长期以来笔者不懈的呼吁对十里香茶、十里香茶老树的保护,各相关部门给予了支持,政府拨过数次名茶保护费。到2005年3月25日围护的老树被非法移栽到他处以及移栽时毁损15—17株(因移栽者不能提供移栽的相关数据,笔者四月初调查时只能是数移栽好的株数,加上听参加移栽的小工说当时挖坏了两棵就扔了),至此十里香老树仅存坡头2丛,6月份较弱的一丛死去(因老树周边有实生的小树,也有二十多年树龄,盘根错节,难辩株数)。被非法移栽到他处的老树至今已有多半死亡。7月11日,仅存的一丛十里香老树被成功地移栽到省农大园林园艺学院农场内茶园中,分栽成6株,得到专业管护,至今长势良好。

万里茶路上的晋商“孤魂”


继汉唐丝路后,清代绵延200年、长达万里的茶叶之路,是中华民族又一彪炳史册的遗迹。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传播了中华文化,牵系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茶叶之路纵贯戈壁大漠,连结东亚西欧,输送了华夏特产,弘扬了神州赤子和谐友善、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茶叶之路是晋商外贸活动的大手笔,是在封建王朝时代难能可贵的民间远途商贸,是突破统治者禁锢的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是儒商义利兼顾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展示。晋商两个多世纪内,运往俄国的茶叶累计达25万吨以上,经济总价值至少合100万两黄金。这在中国运输史、茶叶史、东方文明史和国际贸易史上都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笔者于2001年和2007年对茶路进行了两番考察,在当年的茶山、道路、作坊和会馆,寻访到许多零散的晋商贩运买卖茶叶的史迹,同时也了解到一些散落在万里茶路上晋商的其他遗踪。在这条艰难而气势磅礴的茶路上,有成功者留下的辉煌足迹,也有失败者落魄落难后的泪痕。虽然时隔百年,不少情景已难以理清脉络,但却能发现其中鲜为人知的史实。

闽赣交界分水关的孤魂碑

闽赣交界的分水关一带,百年前的茶路绝大部分已被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所覆盖,在人迹罕至的山谷中,断断续续还能见到一些青石或鹅卵石铺成的老路。稍稍观察一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石面依然光滑,有的明显下凹,这是数百年脚底板摩擦的痕迹。有些石路上,还保留着清晰的凹槽,这是当年运茶的独轮车(当地叫鸡公车)碾压百年的车辙。与当地的村民谈起,他们记得,祖辈曾说那时运茶的脚夫和鸡公车整天经过,有时彻夜能听到车轮声和喧哗声。

2001年春,在一条山路旁的小片稻田里,笔者见到过一块斜插田中的碑石,二尺来高,宽、厚均约七寸左右,锤凿粗糙,正面有“孤魂”两个大字,右上方刻“光绪六年”,仅此而已。据村民讲,这是外来的客商(大多是晋商)死在途中,大约身上带着点银两,附近的乡绅们就把他草草掩埋,简单立个碑,等他的家人来取回尸骨。

2007年春,笔者再去找那块碑石时,找不到了。当地向导却找到了另一通石碑,这是一通加工比较精致的真正的碑,高三尺多,宽近二尺,厚约四寸,石料较好。碑正中有“孤魂总祭”四字,右上方有“大清光绪六年春月立”等字,简述了掩埋荒郊野骨的行善积德之举和所用银两,左边下方有童松祥和童顺祥二人的姓名。联想起曾经见过的“孤魂”碑石,感到被掩埋的客商固然是远方的“孤魂”,但当年晋商在万里茶路上客死数千里之外,尸骨不能还乡的“野鬼”其实并非罕见。既有“总祭”,那就必然是不好计数了,只好捡到一处,为他们集体埋葬,共同祭奠一番。

在数百年的茶路上,特别是在闽北的荒山野岭之中,晋商大军中,因水土不服致病无医者、因中暑未能及时救治者、因被蛇咬中毒而丧命者、因劳累不堪而伏地不起者,究竟会有多少?晋商在万里茶路上付出过怎样惨痛的代价,此碑可谓一个真实的见证!

张家口的“孤魂庙”

在晋商发迹之地张家口,现在市区北部有一条千米长的大街叫“古宏庙街”,街西黄土场西北山脚下有座“古宏庙”。“古宏庙”是今天的名称,过去就叫“孤魂庙”。街以庙名,庙为“孤魂”而建。庙的附近是当年埋葬客死东口的山西人的“义地”。张家口市的史籍对此有如下记载:“来张家口淘金的山西人,成功者固然名扬四海,最终衣锦还乡。可因天灾人祸、经营失误诸原因造成血本无归而破产倒闭,最终穷困潦倒,流落街头,饿死冻死的山西人也为数不少。”

当地人说,管理这片“义地”的机构叫“晋义社”,这是晋商专门收尸的公益社团。他们一旦听说有死去的山西人无人收尸,就派上牛车带张席子去把死者卷起来,拉到“义地”掩埋,然后在坟堆上插块木板,尽其所知写明死者姓名、籍贯、去世时间等,以备其家人前来认尸。收集的尸骨多了,其中也有许多无人认领者,晋义社为不使这些“野鬼”四处游荡,就特地修了一座“孤魂庙”。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几个“鬼节”,举行集体祭奠。河北万全县今存一通石碑,碑文证实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晋义社还有这种丧葬和祭奠活动,祭品的糕点和肉食由张家口晋商各户提供。

张家口的“孤魂庙”,与武夷山的“孤魂碑”,都是清代晋商鲜为人知的遗踪。在数以万计的山西商人中,成大业者终究还是少数,业绩平平、维持温饱者大约还是多数,而更有一些走出黄土地后,在异地他乡成为“孤魂野鬼”,甚至成为被族人忘却的远行者。由此可见,晋商不平凡的辉煌历程中,又包含了多少凄凉的故事!

万里茶路上的晋商踪迹


清代绵延200年、长达万里的茶叶之路,在中国运输史、茶叶史、东方文明史和国际贸易史上都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这条茶路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史迹——

继汉唐丝路后,清代绵延200年、长达万里的茶叶之路,是中华民族又一彪炳史册的遗迹。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传播了中华文化,牵系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茶叶之路纵贯戈壁大漠,连结东亚西欧,输送了华夏特产,弘扬了神州赤子和谐友善、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茶叶之路是晋商外贸活动的大手笔,是在封建王朝时代难能可贵的民间远途商贸,是突破统治者禁锢的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是儒商义利兼顾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展示。晋商两个多世纪内,运往俄国的茶叶累计达25万吨以上,经济总价值至少合100万两黄金。这在中国运输史、茶叶史、东方文明史和国际贸易史上都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笔者于2001年和2007年对茶路进行了两番考察,在当年的茶山、道路、作坊和会馆,寻访到许多零散的晋商贩运买卖茶叶的史迹,同时也了解到一些散落在万里茶路上晋商的其他遗踪。在这条艰难而气势磅礴的茶路上,有成功者留下的辉煌足迹,也有失败者落魄落难后的泪痕。虽然时隔百年,不少情景已难以理清脉络,但却能发现其中鲜为人知的史实。

闽赣交界分水关的孤魂碑

闽赣交界的分水关一带,百年前的茶路绝大部分已被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所覆盖,在人迹罕至的山谷中,断断续续还能见到一些青石或鹅卵石铺成的老路。稍稍观察一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石面依然光滑,有的明显下凹,这是数百年脚底板摩擦的痕迹。有些石路上,还保留着清晰的凹槽,这是当年运茶的独轮车(当地叫鸡公车)碾压百年的车辙。与当地的村民谈起,他们记得,祖辈曾说那时运茶的脚夫和鸡公车整天经过,有时彻夜能听到车轮声和喧哗声。

2001年春,在一条山路旁的小片稻田里,笔者见到过一块斜插田中的碑石,二尺来高,宽、厚均约七寸左右,锤凿粗糙,正面有“孤魂”两个大字,右上方刻“光绪六年”,仅此而已。据村民讲,这是外来的客商(大多是晋商)死在途中,大约身上带着点银两,附近的乡绅们就把他草草掩埋,简单立个碑,等他的家人来取回尸骨。

2007年春,笔者再去找那块碑石时,找不到了。当地向导却找到了另一通石碑,这是一通加工比较精致的真正的碑,高三尺多,宽近二尺,厚约四寸,石料较好。碑正中有“孤魂总祭”四字,右上方有“大清光绪六年春月立”等字,简述了掩埋荒郊野骨的行善积德之举和所用银两,左边下方有童松祥和童顺祥二人的姓名。联想起曾经见过的“孤魂”碑石,感到被掩埋的客商固然是远方的“孤魂”,但当年晋商在万里茶路上客死数千里之外,尸骨不能还乡的“野鬼”其实并非罕见。既有“总祭”,那就必然是不好计数了,只好捡到一处,为他们集体埋葬,共同祭奠一番。

在数百年的茶路上,特别是在闽北的荒山野岭之中,晋商大军中,因水土不服致病无医者、因中暑未能及时救治者、因被蛇咬中毒而丧命者、因劳累不堪而伏地不起者,究竟会有多少?晋商在万里茶路上付出过怎样惨痛的代价,此碑可谓一个真实的见证!

张家口的“孤魂庙”

在晋商发迹之地张家口,现在市区北部有一条千米长的大街叫“古宏庙街”,街西黄土场西北山脚下有座“古宏庙”。“古宏庙”是今天的名称,过去就叫“孤魂庙”。街以庙名,庙为“孤魂”而建。庙的附近是当年埋葬客死东口的山西人的“义地”。张家口市的史籍对此有如下记载:“来张家口淘金的山西人,成功者固然名扬四海,最终衣锦还乡。可因天灾人祸、经营失误诸原因造成血本无归而破产倒闭,最终穷困潦倒,流落街头,饿死冻死的山西人也为数不少。”

当地人说,管理这片“义地”的机构叫“晋义社”,这是晋商专门收尸的公益社团。他们一旦听说有死去的山西人无人收尸,就派上牛车带张席子去把死者卷起来,拉到“义地”掩埋,然后在坟堆上插块木板,尽其所知写明死者姓名、籍贯、去世时间等,以备其家人前来认尸。收集的尸骨多了,其中也有许多无人认领者,晋义社为不使这些“野鬼”四处游荡,就特地修了一座“孤魂庙”。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几个“鬼节”,举行集体祭奠。河北万全县今存一通石碑,碑文证实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晋义社还有这种丧葬和祭奠活动,祭品的糕点和肉食由张家口晋商各户提供。

张家口的“孤魂庙”,与武夷山的“孤魂碑”,都是清代晋商鲜为人知的遗踪。在数以万计的山西商人中,成大业者终究还是少数,业绩平平、维持温饱者大约还是多数,而更有一些走出黄土地后,在异地他乡成为“孤魂野鬼”,甚至成为被族人忘却的远行者。由此可见,晋商不平凡的辉煌历程中,又包含了多少凄凉的故事!

汉水古堤与雁门关

在湖北,襄樊是仅次于汉口的茶路商埠,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现在的襄樊第二中学,就建在原“山陕会馆”的遗址上。会馆南傍汉水,建筑十分精美。距会馆不远有座“米(芾)公祠”,庭院内保存许多碑碣,笔者意外地发现了清道光十年(1830年)和二十九年(1849年)的两通石碑,两碑分别记载了堤坝年久失修,汉水泛滥成灾,为此集资进行局部重修和为巩固城防修筑樊城炮岸之事。碑阴铭刻着数百个捐资的商号名称和个人姓名,两通碑上赫然居于首位的都是“山陕会馆”,其捐银远远超过武昌、江西、汉阳、福建、江苏、湖南各会馆和广东公号,总额竟是徽州会馆的三倍多!

笔者后来又走访了代县的雁门关。在关上仅存的9通石碑中,见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宣统元年(1909年)和宣统二年(1910年)的“重修雁门关道路布施碑”,宣统年间的重修资金是由一位名为善全的禅师募化的。在这些石碑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张家口266家晋商商号的名称,此外还有山西代州、岱岳、祁县等和今属内蒙古的包头、多伦诺尔等及河北万全县、江西河口镇等数十家晋商商号名称。碑上的商号名称绝大部分是陌生的,但也能找出不少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祁县乔家等商号或票号。

从米公祠和雁门关上的碑记能够看出,昔日茶路上的晋商,也曾把很大一笔资金用于所在地的堤坝修缮、城防建筑和所经道路的维修等公益事业,从鼎盛期的清道光年间直至衰落期的宣统年间,不论是官方索要,还是僧人上门,一概热心捐助,始终不渝。

鄂豫两省的关帝庙

笔者从湖北到河南,沿茶路所见山陕会馆和关帝庙的遗址,数量之多,颇感意外。在湖北,汉口曾有全国最大的山陕会馆(西关帝庙),溯汉水而上,有仙桃市岳口镇山陕会馆(春秋阁)、荆州关帝庙等五六座会馆;到河南,有唐河县源潭镇山陕会馆(唐河第二高中)、社旗山陕会馆(关帝庙)等近十座会馆。这些山陕会馆有的在省城、府治、州治和县城,还有的竟在村镇;有的既称会馆亦称关帝庙,有的只称关帝庙;有的保存较好,有的已仅剩残迹,而有的已难觅踪影。

在所见的山陕会馆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无疑是社旗县的关帝庙。社旗县原名为赊起店,百年前曾是晋商由江汉水路转往中原陆路的“水旱码头”。那时由襄樊逆流而上的茶船,经唐河能上驶至社旗县城附近的赵河,在这里卸货上岸,改用大车运载。山陕会馆的老顾问告诉笔者,清代赊店曾有几万人口,好几十家货栈和客店,一年四季商旅络绎不绝,号称“天下第一店”。笔者还发现全国再无以“赊”命名的城镇,与当地人谈起,都认为古时商旅常年往返,与这里的店家非常熟悉,彼此诚信相处,客商遇有急难,往往向店主“赊起”盘缠,有时数月归还,有时隔年送来,于是就被客商称为“赊起店”或“赊店”了。后来,赵河的水越来越少,竟连小腿也淹不住了,再加平汉铁路修通,赊店的交通作用失去了,辉煌的岁月成了难以再现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赊起店”改名为“社旗”。

襄城县的晋商宅院

河南襄城县,位于南阳至许昌的必经之地,曾是清代晋商茶路之要津。在县志办刘天义先生的建议下,笔者去县城河西小学附近看了看晋商留下的宅院。其实院落已于前几年被拆毁了,现在只留一座五大间的三层古式砖楼。从楼的建筑格式来看,令人想到太谷曹家“三多堂”的主楼,气势或许稍有逊色,但在当地就显得相当“威风”。一位古稀老人告诉笔者,祖上说这是一位在襄城经商的山西人修的,修起时间不长就“民国”了。老富商其实也没住多少年,回山西时病死在黄河边。儿子吃喝嫖赌,挥金如土,没多久就把宅院卖了,最后沿街乞讨,不知死到何处。

笔者由此想到:在张家口的“古宏庙”里,其实也会有一些走向堕落的晋商或他们的儿孙,一旦发了财,或仗着父辈的资产,就沉迷酒色,狂嫖滥赌,特别是染上毒瘾,不能自拔,终至自毁身家,踏上不归之途。

晋商的诚信、拼搏、节俭,是他们成功的要诀,是后人应该代代传承的;而晋商中许多人的失败教训,尤其是致富后的骄奢淫逸、穷奢极欲,如介休北贾的侯奎、北辛武的冀惟聪(“灵哥”)和榆次聂店的王金寿(“赶不上”)等,醉生梦死,暴殄天物,家毁人亡,更值得后人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茶马古道的千年历史变迁


亮炯.朗萨著《恢宏千年茶马古道》,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又是一部川康藏史地小百科。这本书既翔实的记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和作用,又介绍了康巴地区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藏族的历史文化。

茶马古道起于何时?史书上早有记载:秦汉时,蜀地和雅安地区的商者就与大渡河以西当时称为牦牛羌、牦牛夷等部族进行过骡马、牦牛等物交往;量少稀有还只为药用的茶叶,也是一项流通货物。从蜀地到达康定的新都桥、塔公草原和木雅藏族聚居区域等地方的道路,人们称这条最早的民间通商交往的路叫牦牛道或马道。从中原地经青海和四川甘孜州部分地区,经金沙江、过西藏那曲等地到达拉萨的藏汉政治文明古道是唐朝时唐蕃古道,从宋、元、明、清由朝廷多次大规模开通的川藏古道把茶叶更多地输进了藏区;清时,云南的普洱茶也输入藏区。宋朝时,因北方边疆战事不断,辽、金、西夏等游牧政权的侵扰,战事和运输需要大量的马匹,宋王朝便把茶马互市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西南。从内地通往康藏地区交通要道就是四川的黎州(汉源)、雅州(雅安),两地便成了茶马互市的重要市场。到了元朝,由于军马是自给,不需要茶马交易,官方对茶叶的控制,完全在于以税收充实财政。明朝时,北方战乱又起,朝廷迫切需要军马,以茶易马的旧制恢复,施行以茶马司的茶引制度,严禁私人贩运到民族地区,也严禁把茶种引过二郎山,违者会处以凌迟死刑。到了清代,边茶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乾隆年间,以茶易马的政策完全终止。引茶制改为引岸制。岸,是指茶叶的固定采购地和销售范围,口岸和路线都是按官方指定的范围。由于清朝逐渐放宽了茶叶的控制政策,从而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藏汉茶土(土特产)交流为中心的贸易。到清朝中叶,因经营边茶而发家致富的不少,雅安、名山、荥经等县的茶商就发展到了七十多家,以边茶为中心的民族资本逐渐发展起来。康熙四十一年(1902年)清政府于打箭炉(康定)设官,监督茶叶等贸易,这时康定更加形成了藏汉贸易中心。清朝前中期位于藏汉交通要冲的康定,就必然成为汉藏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边茶业的发展走向极盛时期。那时的炉城(康定)在清史书中说是全市基础建于商业,市民十之八九为商贾。

从历代王朝对边茶的政策是要以茶治边,用茶叶控制少数民族。统治者在实行重征茶税和茶叶官卖的垄断茶叶贸易的一整套政策是达到以茶治边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

从唐以来的茶马互市以及发展到后来的茶土交流都把内地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联系起来,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始于唐代的边茶业在客观上成为藏汉民族团结交往的重要纽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雅安、名山、荥经、天全、泸定等地到藏汉商贸重镇康定,从康定又分南北两线到青海玉树、昌都,经西藏芒康、察丫、江达等地,直至拉萨,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这就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运输茶叶最多,汉藏民族文化、经济往来最为重要的通道;这个大通道的起始,中段和中心段均在康巴大地腹心--甘孜州。而甘孜州又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殊的生态、文化格局,使川藏茶马古道纵贯、网布甘孜藏族自治州。

历史在前进,今天的甘孜州早已不是历史上茶马古道那种贫穷落后,靠人背马驮作为运力的景况。汽车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往来飞驰,把藏族需要的茶叶、日用品运往各地;从成都到西藏拉萨有飞机可以直达,结束了千年茶马古道的辛酸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