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砂茶具的发展

发布时间 : 2022-03-13
绿茶的发展 花茶的发展 紫砂茶具清洗

绿茶的发展。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明代紫砂茶具的发展”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代茶盏,仍用瓷烧制,但由于茶类改变,宋时盛行的茶开始消衰,饮茶方式改变,此时所用的茶盏已由黑釉盏(碗)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茶盏。明代的白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史称甜白。白瓷茶盏造型美观,比例匀称,料精式雅,在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

【特征】宣(指明宣德)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世(指明世宗)庙有坛盏,中有茶汤果酒,后有金大醮坛用等字样,亦佳。张谦德《茶经》曰:今烹点之法,与君谟不同,取色莫如宣(即宣德窑)、定(即定窑),取久热难冷,莫如官(即官窑)、哥(即哥窑)。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以后,一些有名的烧制茶具瓷窑,继续得到发展。

【历史】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cY316.cOM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另外,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这些器具,名称显得古雅奇特。属茶具的有:

商象,即古石鼎,用以煎茶烧水;归结,即竹扫帚,用以涤壶;分盈,即杓子,用以量水;递火,即火斗,用以搬火;降红,即铜火筋,用以簇火;执权,即茶秤,用以秤茶;团风,即竹扇,用以发火;漉尘,即茶洗,用以淋洗茶;静沸,即竹架,;注春,即瓦壶,用以注茶汤;运锋,即果刀,用以切果;甘钝,即木砧墩,用以搁具;啜香,即瓷瓦瓯,用以品茶;撩云,即竹茶匙,用以取果;纳敬,即竹茶,用以放盏;受污,即拭抹布,用以洁瓯。属总贮茶器的有:苦节君,即竹炉,用以生火烧水;建城,即箬制的笼,用以高阁贮茶;云屯,即瓷瓶,用以舀水烧水;乌府,即竹制的篮,用以盛炭;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贮水;器局,即竹编方箱,用以收放茶具;外有品司,即竹编提盒,用以收贮各品茶叶。其实,与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要简便得多,特别是茶具品种数量大为减少。高濂开列的23件茶具,很多与烧水、泡茶、饮茶无关,似有牵强凑数之感,这在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已说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试之法,简便异常,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城等目而已哉!

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对茶壶,明代最为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壶。文震亨《长物志》云: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张谦德《茶经》说: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官(窑)、哥(窑)、宣(宣德窑)、定(窑)为上,黄金、白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小编推荐

明代是中国茶具的定型时期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以后的事,据《野获编补遗》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由此“开千古茗饮之宗”,散茶于是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代的散茶种类繁多,虎丘、罗岕、天池、松萝、龙井、雁荡、武夷、大盘、日铸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茶类,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罗后冲饮,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陈师道记载了当时苏、吴一带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壶泡法;而当时杭州一带的烹茶法与苏吴略有不同,“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其实无论是壶泡还是撮泡,较之前代更加简便,而且还原了茶叶的自然天性。

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镇的白瓷。屠隆《考般木余事》中曾说“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张源在《茶录》中也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因为明代的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纯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盏来衬托青翠的茶叶,可谓尽茶之天趣也。

饮茶方式的一大转变带来了茶具的大变革,从此壶、盏搭配的茶具组合一直延续到现代。

茶壶在明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此之前有流、带把的容器皆称之为汤瓶,亦谓偏提,到了明代真正用来泡茶的茶壶才开始出现,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和落尘的不足,也大大简化了饮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极力推崇。

虽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于泡茶的壶与宋代用来点茶的汤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明代的茶壶,流与壶口基本齐平,使茶水可以保持与壶体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壶流也制成S形,不再如宋代强调的“峻而深”。明代茶壶尚小,以小为贵,因为“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真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似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于他茶,亦无不可。”

明代的茶具从材质上来讲,以瓷器和紫砂为主。明代景德镇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国的制瓷中心转移到景德镇,烧制的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进,而明代仿宋代定窑、汝窑、官窑、哥窑的瓷器也很成功,特别是永乐朝烧制的白瓷,胎白而致密,釉面光润,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韾,明如镜”的特点,时人称之为“填白”,以“填白”釉烧制的茶盏,造型稳重,比例匀停。

明代散茶的冲泡又直接推动了紫砂壶艺的发展。宜兴位于江苏省境内,早在东汉就已生产青瓷,到了明代中晚期,因当地人发现了特殊的紫泥原料(当地人称之为“富贵土”)紫砂器制作由此发展起来。相传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僧发现的,他因经常与制作陶缸瓮的陶工相处,突发灵感而创作了紫砂壶。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载,紫砂器制作的真正开创者应是供春,供春是明正德年间的学仕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供春在一旁侍读,聪慧的他向金沙寺僧学习了紫砂制作技法,制成了早期的紫砂壶,供春遗留下来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却是宜兴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人。

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赵良、袁锡、时鹏,其后时大彬成为一代名手,其制壶“不务研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因时壶“大为时人宝惜”,当时就有人仿制时壶。时大彬后还出了不少名家,如李仲芳、徐友泉、陈用卿、陈仲美、沈君用等等,紫砂在明代得到极大的发展。

因紫砂土质细腻,含铁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壶来冲泡散茶,能把茶叶的真香发挥出来,无怪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因此紫砂壶一直是明代及以后茶壶的主流。

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茶具”的发展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着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中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中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中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中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唐代茶具的发展


1987年,埋藏于法门寺地下千余年的一套唐代皇室宫廷使用的金、银、玻璃、秘色瓷等烹、饮茶器重见天日。这是一套世界惟一的珍宝,也让我们看到了连陆羽也不曾看到的宫廷茶具,因为陆羽逝世于公元804年,而这套茶具据《资治通鉴》记载是公元873年末封藏的,即陆羽离世之后69年封藏的,这批茶器以它本身明确的錾文和出土《物账牌》,已成为我国茶文化考古上最齐全的一次茶器发现。

唐宋茶具是中唐时期专用喝茶的茶具。中国唐以前,南朝饮茶已形成风气,不过仅流行于西蜀和江南地区,而且当时在饮食器皿中尚未明确地分化出专用的茶具来。中唐时,饮茶之风在全国推广,从而出现了专用的茶具。出土文物中有的铭识也标明是茶具,如茶托、茶碗、茶瓶、茶碾、茶罗等,可知唐代茶具的品种已颇齐备。

唐代中期,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从中国的西南一带渐渐向长江、淮河流域北移,产茶区域的扩大,加上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唐代茶业经济的繁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陆羽《茶经》问世。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茶文化的专著,详细介绍了茶的产地、生态、采摘、制造、加工、煮饮等,是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唐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白瓷出现于北齐,唐代的白瓷可与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青”共繁荣的局面。当然,饮茶的兴盛也进一步推动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陆羽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在有唐一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秘色瓷”。

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唐、宋时的茶多制成茶饼,饮用前先碾末,再予烹点。烹点的方法有两种,所用的茶具亦小有区别。一种是《茶经》说的煎茶法,是在风炉上的茶中煮水,水沸之后,量出茶末从中心投下,随即用竹搅动,俟沫饽涨满面,便酌入碗中饮用;另一种是苏在《十六汤品》中所说的点茶法。此法将茶末下在碗中,并在茶瓶中煮水,水沸后,持瓶向碗中点注,同时用茶筅或茶匙在碗内环回击拂,只要茶已发立,粥面光鲜,稀稠得中,遂可就碗饮用。所以煎茶法不用茶瓶,点茶法不用茶,大体说来,唐代后期煎茶法已逐步为点茶法所取代,因而唐代遗物中成套的风炉和茶很少。

目前已知最早之例传为河北唐县出土的五代邢窑烧制的一套白瓷茶具。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复原模型瓷茶为圆底镬形,风炉为圆筒形,有三足。唐代茶瓶实例为西安太和三年(829)王明哲墓出土的一件,底部墨书“老家茶社瓶,七月一日买。壹。”此器腹部圆鼓,盘口,肩上出短流,施墨绿色釉。这种形制的容器在唐代遗物中不乏其例,却不能都定为茶瓶,因为其中有不少是酒注。

除茶、茶瓶外,其他茶具在煎茶、点茶法中可以通用。因为茶宜“乘热连饮”(《茶经》),茶碗很烫,所以要在碗下加托。西安大历元年(766)曹惠琳墓已出白瓷盏托。1957年陕西西安和平门外出土了7件银质鎏金茶托,铸造的时间为大中十四年(860),刻铭中自名为“浑金涂茶拓子”。这些茶托上的托圈较低。晚唐时茶托上的托圈已增高,有的象是在托盘上加了一只小碗湖南长沙铜官窑、浙江宁波和湖北黄石的唐墓中均曾出土这类茶托。托上所承之茶碗,为圈足、玉璧足或圆饼状实足的各种弧壁或直壁之碗。长沙石渚窑出土的青釉圆口弧壁碗,有的自名为“茶”。陕西扶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玻璃托子和碗,《物财》中记为“璃茶、托子”,其茶碗撇口、直壁,与宋代所称子的形制相同。法门寺塔地宫中还出土了银茶碾和银茶罗,其茶罗为绝无仅有之例。茶碾和茶罗均为粉筛茶末的用具。此外,唐代也用茶臼研末。茶臼为瓷质,碗状,内壁无釉,刻剔出粗糙的网纹和鳞纹。在河北内丘唐代邢窑窑址中曾经出土。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茶具的发展历史


茶具的发展演变和饮茶的产生息息相关,经历了从无到有、共用到专用、粗糙到精致的过程,随着饮茶的盛行,茶具在不断完善、发展,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唐代以前

最早的茶具同食具、酒具共用。西汉时期王褒《僮约》中“烹荼尽具”就提到洗净茶具,“荼”指“茶”,“尽”作“净”解,这便是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器具的史料。

唐代

到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更为讲究饮茶的情趣。茶具不仅作为器具,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讲究茶具的质地、艺术性,借以提高茶的色、香、味。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各种煎饮茶器,当时贵族王朝主要用金银茶具,普通百姓则用陶瓷茶具,生活讲究的大户都备有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可见唐代煎茶、饮茶之风极为盛行。

煎茶来源于煮茶,是指将鲜叶碾磨成末,在水达到二沸时,放入茶末,水达三沸时茶便煎成。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保持最原始的味道。

宋代

饮茶之风“兴于唐,盛于宋”。宋朝相对于唐朝,茶具更为简洁,除“金银为上”外,陶瓷也有很大的发展,同时点茶之风日益盛行。宋代最有代表的史料记载是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用白描的手法画出了饮茶、备茶的12种茶具,并冠以特定名号,取名“十二先生”。

点茶法在宋代成为流行时尚。点茶就是将茶叶碾成茶末放进茶碗中,注入少些沸水用茶筅调成糨糊状,再注入沸水,同时再搅动,直至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饮用。点茶在宋代也用于当时极为盛行的斗茶。

元代

元代茶具未能有很好的发展,主要保留了宋代茶具的特色。但由于元代游牧民族的关系,散茶开始兴起,茶具也朝着豪放、厚重方向发展。

明代

到了明代,茶的加工、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茶具也产生很大变革。景德镇的白瓷、青花瓷异军突起,开始在国内流行,甚至名扬海外。当时的瓷窑主要生产色白、精巧茶具,同时“茶洗”出现,“茶洗”形状如碗,底部有小孔,作饮茶之前冲洗茶叶用。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瓷壶、紫砂壶,有“壶趣”一说。

清代

清代茶具种类基本与明代相似,主要以瓷器和紫砂为主,其中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最为出色。景德镇的彩瓷比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同时创制了珐琅彩、粉彩等新品种;宜兴的紫砂除基本使用外,还融合了绘画、诗文、书法、篆刻等新的艺术形式,使紫砂壶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四川的竹木茶具、福州的脱胎漆器等也相继出现。

现代

目前市场上仍以“景瓷宜陶”最为流行,但茶具的种类和样式更为多样,质量更为上乘。

关于茶具小编建议大家自己用的话实用就好,如果不做收藏很多买回来的都会放在家蒙尘。

古代茶具发展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紫砂茶具保养


紫砂茶具保养,很有学问。紫砂茶具保养的方法主要有:

1.新紫砂茶具新泡首先要决定此紫砂茶具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重香气的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话,都应专门备泡的紫砂茶具,同时也可使新紫砂茶具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紫砂茶具淹没,用小火煮紫砂茶具,将茶叶同时放人锅中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待些时候取出新紫砂茶具置于干燥又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2.新紫砂茶具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煮一番,除去新紫砂茶具的烟上味和洗除污垢即可使用。

3.旧紫砂茶具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冲完茶后,将茶演倒掉并用开水洗涤残汤,以保持清洁。

4.注意紫砂茶具内茶垢。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存在茶紫砂茶具内随紫砂茶具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垢。但如果维护不当,紫砂茶具内就易生异味。所以在泡茶前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存在紫砂茶具内养紫砂茶具,这种方法绝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紫砂茶具内易发酸搜异味,有害于紫砂茶具,饮后也有害于人体健康。

6.紫砂茶具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试,并应不断用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本身的自然光洋、浑朴润雅,耐人.寻味无穷。

7.清洗紫砂茶具的表面时,可以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可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他柔细的布擦试,然后放于干燥通风又无异味处阴干,久而久之,你自然会.与这把紫砂紫砂茶具发生深厚的感情。

如何挑选紫砂茶具


在纷繁多姿茶具艺术宝库中,紫砂茶具乃一枝独秀。它主要产于我国江苏宜兴、浙江长兴一带。其原料为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由于其化学成分配搭合理,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可塑性好,高温烧结不易变形、收缩,而成品壶具有一定吸水性和透气性,能经骤冷急热之剧变,冬天泡茶也绝无爆裂之虑,使用时抚摸不易炙手,故它很受爱茶人的青睐。

鉴赏紫砂茶具绝非一日之功,因为一件好的紫砂茶具除了它应具备完美的形象结构以外,还应有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板、盖、纽、趾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技巧表现在造型与刀法细腻;而优良的实用功能则表现在壶体容积和重量要适中,壶板、执握、圆周合缝精密、壶嘴出水流畅,色泽和图案高雅脱俗。即鉴定紫砂的所谓泥、形、工、款、功“五字诀”,前四个为紫砂之艺术标准,第五个为功能标准。因为紫砂是实用性很强的工艺品,它的艺全在于用。所以鉴赏紫砂重在观赏它的功能美。主要是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紧严,出水流畅。按目前大多饮茶爱好者习惯,以200-300毫升最佳,手拿手提均一手之劳,亦称“一手壶”。

如何挑选紫砂茶具,选壶是第一道关口。所选之壶应善于蕴味育香,长期使用光润古稚,就会给你生活带来精神和艺术上的享受和无穷乐趣。选壶要领有以下几点:

①造型别致,外观流畅,刀功精细,泥坯光滑。

②质地坚实,色泽华润,轻击声铿斜悦耳。

③壶内无异味、火烧味或人工着色之怪味。

④壶的结合部工艺精细,壶盖与壶身嵌合严实,鉴定方法是手压气孔与流口,再倾壶滴水不漏并壶盖不落。

⑤倾壶倒水能一次倒干,出水水束“集束”长而不断为上。

茶具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简单朴素。韩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说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是土缶,以后才发明使用黑陶等。可见茶叶最初的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大都是和其他食品共用的,一器多用.以木制或陶制的碗,兼作为饮茶的器具。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夹炭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了,是新石器时代很早的陶器之一。

茶的烹用方法,也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是采集鲜叶,在锅中烹煮成羹汤而食,这时候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春秋时代,茶叶作为蔬菜,与煮饭莱相同,没有什么特别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形成有闲阶级,饮酒喝茶有了发展,对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专用于茶的贮茶、煮茶和饮茶的器具。茶具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当是主要茶具为煮茶的锅、饮茶用的碗和贮茶用的罐等。随着时代的演变,茶叶消费日广,因消费的茶类不同,习俗不同,消费对象不同.不论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用料等,都不断发生变化。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时期,由于以压制饼茶为主,这时除上述所举煮、饮和贮藏用的茶具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浇汤用的器具。

秦汉时期,泡饮方法是将饼茶捣成碎末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饮茶已有简单的专用器皿。从秦汉到唐代,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传播的扩大,人们对茶叶功用认识的提高,促使陶器业飞跃发展,瓷器也已出现,茶具越来越考究,越来越精巧。

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了。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把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以区别它们的用途。宋代又合二而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现在也大都统称为茶具。

唐朝中叶,北方消费茶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窑的兴起,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产瓷茶器的主要地点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为著名。此外,四川、福建等处均有若名的瓷窑,如四川大邑生产的茶碗,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陆羽说:煮茶与烹茶同,但用锅较大,又说:每炉烧水升,酌五碗,至少三碗,至多五碗。若人数多,要十碗,就分两炉。说明茶具应与饮茶人数相适应。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连同附件统计、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且共有29件,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现分述如下:

(1)风炉:铜或铁铸成,也有泥烧成的。形状像古鼎,下有三脚。炉壁厚3分,上口有9分厚的边,边的6分宽的部分在炉壁内方,以便用泥墁于膛壁。炉下方的三只脚,共有21个古字:一脚是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脚是体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脚是圣唐灭胡明年铸。在3只脚间各开窗洞、底下的一个洞用以通风漏灰。3个窗口上并排有6个古字,一是伊公,一是羹陆,一是氏茶,意为伊公羹,陆氏茶。内设带(原字左有土旁)埠(原字右下为木),有3格,一格有长尾野鸣的图形,这是火禽,画有离卦,一格有彪,是风兽,画巽卦;另一格有鱼,是水虫,画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助火,火能把水烧沸,所以要有这三卦。另有花木、山水等图案作为装饰。据说此炉由陆羽设计。

(2)灰承:接受灰烬的用具,由有三只脚的铁盘构成。

(3)炭挝:六棱的铁棒,一头尖,稍下较粗,长1足。细的一头系上一小展(原字左有金旁)。作为装饰。

(4)火夹:别名筋,就是火钳。铁或熟铜制,长1.3尺。

(5)竹夹:小青竹制成,长1.2尺,一头的1寸处有节,其余部分剖开,用其夹茶在火上烤时,白竹出汗,利用它的香气以增加茶的香味。

(6)纸囊:即纸袋。用质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纸,做成双层纸袋。贮放烤好的茶,使不致失去香气。

(7)碾:由碾轮和碾槽构成。最好用桔木,其次是梨、桑、梧桐、柘木。碾槽形状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倾倒。内可放进碾轮,圆盘状,直径3小,中心部厚1寸,边缘厚0.5寸。盘中心有轴,中方外圆,长9寸,宽1.7寸。

(8)拂末:扫茶末用,利用鸟羽。

(9)、(10)罗、合罗,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纱或绢作底。筛下的末用合盖贮放。合,竹节制成,或薄杉木板弯曲成圆形,漆好。全高3个,盖1寸,底2寸,直径4寸。

(11)漉水囊: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便于清除茶中杂物,铁则因锈而腥涩,影响水味,不宜采用。居住山村的人,有用竹、木制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携带,用生铜较好。袋子用青篾丝织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绢缝制,还加上翠钿作装饰,直径5寸,构长1.5寸。又用绿油布袋贮放全部滤水工具。

(12)釜:锅,生铁制成,以坏了的农具炼铸。炼铸时内抹土外抹砂。里面因抹土而光滑,锅内面易于磨洗,外面因砂而粗糙,易吸热。锅的耳制成方形,使平正;锅边较宽,使能伸展得开,锅脐要长,并在中心,使火力集中于锅中间,则水在锅正中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可醇正。洪州用瓷锅,莱州用石锅,瓷锅、石锅都雅致好看,但不坚固,不能持久。用银锅非常清洁,但又过于奢侈华丽。从耐久着眼还是快制好。

(13)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持锅。

(14)瓢:胡芦一分为二而成瓢,或用木制成,叫牺杓。晋杜毓写《茶赋》,其中有一句:酌之以瓠,瓠,就是瓢。它的形状:口阔,瓢身薄,柄短。晋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一道士对他说,我名丹丘子,改天你的瓯牺里有多的茶,给我些。瓯是小瓦盆,牺就是木杓,常用梨木制成。

(15)木夹:以桃、柳、蒲葵、柿心木成竹制成,长1尺,两头用银包裹。(16)鹾簋:鹾即盐。盛器,瓷制,圆形,直径4寸,像盒子或瓶形,小口坛形,装盐用。

(17)揭:取盐用具。竹制,长4.1寸,阔9分。

(18)则:量器,利用贝壳,或用铜、铁、竹制的匙、箸之类。大致开水一升,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但喜味淡的可减少,喜浓的可增加。

(19)碗:越州产的瓷品质最好,鼎州、婺州产的较差,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

(20)水方:用青杠、槐、楸、梓等木制,漆内方及外缝,可盛水1斗。

(21)熟盂:盛开水用,瓷或砂制,容积2升。

(22)涤方:用楸木制,形似水方,容积8升,洗涤茶具。

(23)滓方:似水方,容积5升,用以收集茶渣。

(24)畚:白蒲草编成,可放碗10个。

(25)笤:竹子编成,圆形,高1.2尺,直径7寸。或先做成笤形的木模型,用藤子编织,有六出的圆眼、盖和底如箱子的口,削光滑。

(26)具列:木或竹制成床或架,或竹木制成小柜,有的可开关,上漆,长3尺,阔2尺,高6寸。用以贮放陈列所有的器具。

(27)都篮:装所有器具的竹篮,竹篾编成。内方编方眼,三角形交错。外用双篾,宽篾作经线,细的单篾编织,交替压作经线的双篾,编成方眼,要玲珑好看。篮高1.5尺,长2.4尺,宽2尺;篮底宽1尺,高2寸。

(28)巾:类似布的粗绸,长2尺,应有两块交替使用,清洁茶具。

(29)扎:茱萸木夹棕榈纤维,捆紧,成大笔形,作刷子用。

可见到了唐朝煮茶、饮茶的用具非常繁杂,一般老百姓不大能办到。

唐时,生活讲究的家庭都备有24件精致茶具,为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同时还有收藏器具的精巧小橱子,可以携带,以便与人斗茶。当时皇宫贵族家庭多用金属茶具,而民间却以用陶瓷茶碗为主。那时瓷制茶碗主要的有青釉、白釉两种。我国古代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们把茶具列为品茶必要的艺术条件,也是客来敬茶的重要工具。

唐李匡义《资暇集》:崔宁(蜀相,李豫大历末即公元775年入朝作者注)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选定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这是茶杯有底环的开始。

南宋时代多饮团饼茶,饮用时需要将团饼碾研,过筛,而后烹煮。南宋《茶具图赞》记载的十二先生。即备茶和饮茶时用的十二种茶具。它们是:韦鸿臚(烘茶炉),木待制(木茶桶),金法曹(碾茶槽),石转运(石磨),胡员外(茶葫芦),罗枢密(茶罗),宗从事(棕帚).漆雕秘阁(茶碗),陶宝文(陶杯),汤提点(茶壶),竺副师(竹筅),司职方(茶巾)。用紫砂作茶具始见于北宋欧阳做《和梅公仪尝建茶》诗:喜见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紫砂茶具中以茶壶最为名贵,宋代诗人苏轼谪居宜兴时,提梁式的紫砂茶壶,被命名为东坡壶,沿用至今。1968年南京吴经墓中发现紫砂提梁壶是明嘉靖(公元1543年)殉葬物,已是希罕古董。

宋时皇帝御前赐茶,皆不用盏,而用大汤瓷,其色正白。但其制样,似铜叶汤瓷耳,铜色黄褐色。《东坡后集》从驾景灵宫诗曰:病贪赐茗浮铜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盏是一种小型茶碗,口敞小底,有黑釉、酱袖、青白釉及白釉等多种。宋朝烧制茶具著名的产地有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各产不同风格的瓷器。官窑在杭州,哥窑在浙江龙泉;汝窑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古属汝州);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古属定州,故有定窑之名;钩窑在河南禹县神后镇.禹县古名钧州而得名。

宋代饮用末茶,多采用盅或盏,盅托就更为普遍,而制作比唐朝精细多姿。宋代以后,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已开始不加调味饮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茶杓和茶瓶等;饮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盏。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瓷外,也有用金银的,人们当以金银为优。到了元代、明代除边疆人民饮茶用煮饮外,散、末茶的饮用增多,不用煎煮而用撮泡,即开水冲泡,茶具种类简化,而质量却有提高。

茶具以瓷器为上,黄金为次。清代以后,除边疆少数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为主的局面。茶具的演变《癸辛杂识》称: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衡器上记数之识点叫星,用金银时代,即以星为数作者注)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务,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越南仲丞相帅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

《清波杂志》曰:凡茶宜锡,窃意若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贴以纸则茶味易损宋末开始,发明蒸青散茶制法。饮用散茶时,不碾成碎末,全叶冲泡,不用盐调味,重视茶叶固有香味。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公元1049~1053年)间写的《茶录》是当时的代表作,在下篇器论中,详述了茶焙、茶笼、砧椎、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的性质用法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峰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瓶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宋代以后,饮茶偏重于品,茶具有了较多的变化。许次纾《茶疏》道: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

明代时,品茶瓷色尚白,器形贵小,当时许多的瓷窑多生产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茶洗,形状如碗和孟,底部有孔,是饮茶之前用来冲洗茶叶的。16世纪中国瓷器出现在法国市场,致使法国人惊叹不已,大加赞扬。明代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

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

近年来,在浙江上虞出土了批东汉(公元25--220年)瓷器,出土器物中有碗、壶、杯、茶盏、托具等。经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浙江考古单位鉴定,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器。这对研究古代青瓷茶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