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的创始人是谁,遵义红红茶商标是什么时候注册的?

发布时间 : 2019-11-12
遵义红茶 红茶奇红是什么茶 红茶花花语是什么

【www.cy316.com - 遵义红茶】

最近很多茶友都在找茶经网小编了解关于“遵义红的创始人是谁,遵义红红茶商标是什么时候注册的?”的知识,于是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这些“遵义红的创始人是谁,遵义红红茶商标是什么时候注册的?”有关内容,感谢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湄潭早有制作红茶的历史,1940年“湄红”在湄潭实验茶场试制成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湄红”出口创汇购买战略物资,为抗战胜利立下“战功”。随时代的变迁,“湄红”制作工艺失传。2007年,从小做功夫红茶的叶文盛在当地一些老茶人的帮助下,结合福建工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加工工艺,创新出适合加工湄潭红茶的生产工艺,制作优质红茶产品。2010年在湄潭县政府领导支持下,叶文盛注册“遵义红”红茶商标,在2011年的信阳茶博会上,“遵义红”一举跻身全国十大红茶,2014年,遵义红以作为我省重点打造品牌之一,遵义红开启了红天下之路。

叶文盛是福建武夷山人,2003年到湄潭做茶叶加工,发现当地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滞后,未能很好利用湄潭茶叶原料优势,农民种茶的经济收入低。

“湄潭的生态、自然环境、气候、温度、紫外线强度适宜,污染少,都是茶树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在湄潭做一款可与金骏眉媲美的红茶?”叶文盛说,在当地一些老茶人的帮助下,通过反复调查实践,最后根据系列茶树黔湄502、黔湄419、黔湄601等茶叶品种的特性,利用湄潭大量的夏秋茶叶,运用福建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与祁门红茶的加工工艺相结合,摸索、创新出适合湄潭茶叶加工红茶的生产工艺,制作出外形紧细、色泽褐黄,汤色橙红亮、带金圈,香气纯正、幽长、带果香,滋味纯正,叶底匀嫩的红茶产品。

如今,叶文盛的加工厂已成长为全省知名的龙头茶企,他已举家搬迁到了湄潭,还能够说一口地道的湄潭话。今年,该公司产“遵义红”牌春茶9万斤,产值超3000万元。“遵义红”红茶不仅丰富了湄潭茶产业结构、带动了湄潭旅游业的发展,还增加了当地30多万茶农收入。CY316.coM

编辑推荐

金骏眉创始人到底是谁


金骏眉创始人是梁骏德,梁骏德当时是元勋茶业的茶师,受命执行和制作了首泡金骏眉。

金骏眉的创制始末

说到金骏眉的来历,梁骏德说:“其实追溯起来,金骏眉是用正山小种的单芽制成的,它现在这么红火,离不开正山小种的重新振兴。此外,我们还应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姓阎的记者,1999年他第一次进到武夷山,觉得这里的山特别美,就回去向张先生和朋友介绍。于是他的朋友们也开车来桐木了。桐木的山吸引了他们,他

们认定这里产的茶肯定好!所以2000年以后,他们就到这里来买茶叶。不过,那时候这里还只有正山小种。当时,我还在别的茶厂做制茶师,结果和张先生、阎先生成了好朋友。在他们的启发和劝说之下,我们一起试验用单芽制作红茶。记得第一批茶从2005年6月21日采摘开始,做到6月22日凌晨两点结束。第二天烘干后,我们一起品尝,觉得口感确实不错。然后,我们还拿天平称100克数其中的芽头量,以此推算出一斤金骏眉大概由五万八千颗芽头组成。后来,金骏眉被他们带出了桐木关,带出了武夷山。就这样,金骏眉一下子名扬万里了。”

特殊环境成就特殊口感

是不是桐木的金骏眉只要专家品尝一下,就能辨别出来了?真正的桐木金骏眉是以灰色为主,有部分比较黑,也有金黄色的条,但金色的条没有多少。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金骏眉,但跟桐木的比还是有欠缺,因为海拔和森林覆盖率都不一样,所以还是特殊环境成就了桐木金骏眉的品质。“在我们这里,茶树跟外面的很不一样,不是一片一片的阶梯,而是一丛一丛分布,而且都分布在山窝里,营养充足。”梁骏德说,市面上很少有像桐木这种环境生产的茶叶,这里可以说绝对没有农残。这里有12个自然村,海拔最高的“麻粟”有1400米,一半天气云雾缭绕,一半看得见太阳。茶叶生产环境特殊,口感就特殊。另外,桐木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没有成片的茶树,每丛茶树都是半野生的状态,鸟类多、天敌多,就不生虫。这里的茶树都是武夷山。

当地土生土长的奇种,叶子很苦,病虫害就很少。梁骏德介绍说:“金骏眉的采制期非常短,从每年的清明后到五月底,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我们只用春茶,茶期非常短。茶期短、采制量有限,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使得金骏眉的价格居高不下。”

了解祁门红茶创始人


祁门红茶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了解祁门红茶的同时,也一起来了解一下祁红的创始人吧!

一、创始人之一胡元龙

胡元龙(1836—1924),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人。他博读书史,兼进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

胡元龙轻视功名,注重工农业生产,18岁时辞弃把总官职,在贵溪村的李村坞筑5间土房,栽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垦山种茶。清光绪以前,祁门不产红茶,只产安茶、青茶等,当时销路不畅。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到光绪8年(1883),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云龙也因此成为祁红创始人之一。瓷土亦是祁门特产,同治4年(1865),胡元龙在祁东庄岭村,发现了“太和坑”瓷土矿,被定为御瓷专矿,祁门瓷土业因此得到大发展。

胡元龙为人急公好义,主持公道,济困扶危,威望很高。戊戌维新后,科举废止,但祁门山区风气闭塞,无人兴办学校。他乃大力倡导,邀聚南乡人士,于光绪30年(1904)在平里创立梅南学校,开祁门办新学之先河。次年,祁门县高等小学校,在其影响之下,亦筹创成立。贵溪村四境皆山,胡元龙认为要改善群众生活,必须发展农业生产,开荒种地。当时荒山皆为祠会占有,他打破封禁条规,集合村中百姓,宣传垦荒的益处,签具公约。并自己带头,垦山千余亩,种植茶叶、茶籽、毛竹、杉树,村人群起仿效,收入大增,生活改善。以后祁门各地也都援例开垦,造成自垦自产自得之风,促进了生产发展。

胡元龙曾对子孙说:“书可读,官不可做”,并撰厅联一对曰:“做一等人忠臣孝子,为两件事读书耕田”,可见其轻视功名、注重生产的思想,后人尊其为“祁红鼻祖”。

二、创始人之二余干臣

余干臣,名昌恺,是清朝徽州名茶“祁红”的创始人。黟县人余干臣是福州府的一个小官——九品的府税课司大使,1874年的时候他已经在任上干了七年。但在五口通商后的福州,这却是个重要的岗位。彼时福州堪称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口岸,余干臣至少做了两件与茶有关的大事。

1869年,福州茶帮集体抗议洋商压价采购,同时请求政府允许缓缴茶叶税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作为税务官员,余积极支持了这一行为。而当时的福州船政局,由于缺少资金,确定闽省每月征收茶税2万两专补。余知道船政局对中国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也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由此余和在福州的茶帮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当时唯有红茶畅销利厚,余不仅深知此道,而且和以红茶经营为主的公义堂等行帮会首结为朋友,并且因此经常前往福建红茶产地,对红茶生产有了明确的了解。

变故发生在1874年。这一年五月,日本侵略了台湾,清廷派沈葆桢前往驱逐谈判,余干臣被安排一起前往。但恰在此时,余收到安徽老家来信母亲去世。余是个对母亲极孝顺的人,而且按清廷规定余干臣必须丁忧回乡守孝三年。但爱国的余干臣认为,当此之际,忠孝不能两全,当为国运昌盛而尽责。遂隐忍悲痛、义不容辞地随军去了台湾。至这年底日本退出台湾,余才返回福建,却不料遭遇了嫉妒的同仁的举报陷害。因为按清朝规定,父母亡而隐瞒不报丁忧的官员,必革职。就这样,这个有着正义感的小官员,由此黯然踏上了回乡之路。

归乡的路是漫长的。1875年早春,余干臣一行走到了至德县(今东至县)的尧渡街,这是进入故乡安徽皖南的第一个县城。

尧渡街,相传是尧帝南渡之处,不远处还有相传是舜帝躬耕的历山。尧渡河两岸,奇峰叠嶂,古树竹海,茶园清幽。幼读诗书的余干臣到此看到如此优美的环境,兀然想起了北宋梅尧臣在此任县令时写作的《南有嘉茗赋》,激起了他钩沉已久的茶叶情怀。他当即在商贾熙攘的尧渡街上置下门面,收徒设店,收购鲜叶,开创性地做起了他所知晓的红茶。

当第一批红茶制出时,那股从未品尝过的奇异的甘醇和甜香,从内心震撼了这个见多识广的税官。不久,他悄悄派得力的学徒送了一批红茶到福州熟悉的茶行买办处,果然不出所料,他的茶叶同样震撼了那些行家,他得到了高出许多的回报。

然而他没有忘记他是一个因丁忧之过回乡的游子,家中的老父也还在期盼着儿子。梅尧臣“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的诗句正是余的心境写照。1876年,对尧渡街茶庄稍做安顿之后他又出发了,从尧渡街经葛公、洪方沿着古徽道往回走。陪同他回乡并兼任向导的还有尧渡街茶庄的学徒洪方仁和刘春。此时的余干臣记起了福建茶商用赚取的利润不断再投入发展茶叶生产的做法,他不再是一个保守的传统徽商,他也希望他所掌握的红茶技艺也能造福于更多的桑梓故里。当他走到毗邻的祁门县闪里之时,看到当地优越的生产条件和众多的农人在忙于茶事之时,他又禁不住停下了脚步。按照在至德尧渡街的经验,他同样做出了香高味醇、乌润紧秀的红茶,这让他倍感振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离闪里不远的历口镇又设了一个分茶庄,迅速加大了产量和红茶的推广。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原来在福州茶行买办的朋友,为了抢先独占这个新颖的红茶品种,悄然把出口口岸从福州北移到了上海,这样不仅短期内可以避免同行的抢购竞争,而且比起福州来,使得从祁门的出口运输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来得更加便捷。

如同一个播火者,余干臣让这美好的祁红新茶品在这一带星火燎然,成为“群芳最”。他的回乡之路成为一条探索发现之路,为后人留下了一条幽香甜醇、绝世无双的红丝带。

而据说,创造了如此美好祁红的余干臣,除了保持对茶的热爱之外,却心如止水,长久不能排遣对母亲过世的歉疚,晚年选择了在九华山出家遁世。

祁门红茶创始人余干臣


余干臣,名昌恺,是清朝徽州名茶“祁红”的创始人。黟县人余干臣是福州府的一个小官——九品的府税课司大使,1874年的时候他已经在任上干了七年。但在五口通商后的福州,这却是个重要的岗位。彼时福州堪称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口岸,余干臣至少做了两件与茶有关的大事。

1869年,福州茶帮集体抗议洋商压价采购,同时请求政府允许缓缴茶叶税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作为税务官员,余积极支持了这一行为。而当时的福州船政局,由于缺少资金,确定闽省每月征收茶税2万两专补。余知道船政局对中国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也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由此余和在福州的茶帮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当时唯有红茶畅销利厚,余不仅深知此道,而且和以红茶经营为主的公义堂等行帮会首结为朋友,并且因此经常前往福建红茶产地,对红茶生产有了明确的了解。对福建红茶尤其是坦洋功夫红茶的制作工艺、销售渠道进一步的了解,为他日后创制祁门红茶奠定了基础。

光绪元年(即公元1875年)春,余干臣在安徽至德(今东至县)尧渡街下船。这是进入故乡的第一个县城,相传是尧帝当年南渡之处。此地商贾云集,熙熙攘攘,是皖南山区通往江西、浙江之重要港口。尧渡河两岸奇峰叠嶂,茶园清幽,北宋梅尧臣曾在此任县令,写有《南有嘉茗赋》。触景生情,余干臣想起在福州的饮茶论道,想起征台水师以红茶代酒“渴饮倭奴血”的豪迈,更想起他背负“不孝”之名难回到老家黟县……愤懑与不甘激荡着余干臣,他随即在尧渡街置下门面,仿福安坦洋功夫红茶的制作工艺,试制红茶。 

余干臣采鲜嫩茶叶的一芽二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然后用文火烘焙至干,再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等几十道工序。所制茶叶外形紧细匀整,色泽乌润,当第一批红茶入杯冲泡时,余干臣被那一股从未有过的奇异醇香深深地震撼了,那是一种特有的似花似果似蜜的香气,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

 余干臣当即让人将红茶捎往福州,期翼着能在那儿打开一条黄金之路。

福州茶帮朋友也被此茶红亮的汤色、沉韵的醇香所震撼。为了抢先独占这个新颖的红茶品种,竟悄然把出口口岸从福州北移上海,这样既可以避免同行竞价抢购,也使得运输更加便捷。

身处尧渡街的余干臣,坚信“好山好水出好茶”,第二年,他来到祁门的历口、闪里开设分庄。由于祁门的茶叶多系楮叶种,叶质肥厚,土壤富含有机物,尤其适合制作红茶。余干臣为这种红茶取名“祁门红茶”,由此演绎出中国红茶最辉煌的篇章。

“难得群芳最,最是祁门红”。余干臣所创制的祁门红茶,穿过蜿蜒曲折的徽商故道,越过重洋,传到英伦三岛,成为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由此演绎出风靡欧洲的英式“下午茶”,被誉为“红茶皇后”、“茶中英豪”。自此,祁门红茶蜚声中外,香飘百年。

贵州遵义红红茶有什么特点,口感滋味如何?


“遵义红”是湄潭2008年以来充分开发黔湄系列国家级无性系良种,恢复于19世纪40年代在湄潭成功试制的“黔红”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形成的名优工夫红茶产品,受到了张天福、陈宗懋等茶届泰斗和消费者的青睐,并首次参加名优茶评比即获广州茶博会和上海茶博会金奖。市场前景看好。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遵义。如果将红茶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遵义湄潭。

湄潭是中国古老的茶区之一,是遵义市重点茶叶生产基地,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

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厂,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直接推动了湄潭茶业的发展。

浙大迁来之后,带来了先进的茶叶栽培技术和炒茶工艺,才有了绿茶、红茶、眉尖茶等,尤其是浙大农学院将杭州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引入湄潭,试制出优质龙井茶,还培育出新品种“湄红”,化学系主任王jin曾在《试新茶》一诗里写下了“许分清品胜龙井”的诗句。可以说,浙大西迁,不仅仅是改变了某个人的一生,更大的范围内来看,还改变了贵州茶叶的发展。

如今,到了茶乡湄潭,处处是可消除视力疲劳的绿色。其绿,依据地方不同,各有特色。在核桃坝,那4000多亩茶树仿佛在春天吃饱了喝足了,全身着绿,绿得像一幅幅铺在大地上的油画,画中,采茶女不时送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登上县城背后的打鼓坡茶山,放眼四周,群山被一道绿色丝帕从头到脚一圈一圈裹了起来,那丝帕恰似工笔画,不管山有多高坡有多陡,那一垄垄茶树总是那么工整匀称,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些农民画家真是巧夺天工。来到永兴茶海,还会看到另一番景色,绿色的茶垄一望无垠,随着丘陵地形的起伏跌宕,绿色变成了大海的波涛,采茶人变成了波涛中的点点帆影。

在湄潭,茶叶是一项春天的产业、阳光的产业,而遵义红正是这阳光产业中最绚烂的一束。

红茶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茶类,从英国皇宫兴起的下午茶,直到现在都市里到处可见的红茶馆,红茶被赋予了高雅、时尚、恬淡的韵味。1662年,当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用几箱来自中国的红茶作为嫁妆。在婚礼的宴会上,宾客们惊奇地得知,凯瑟琳频频举起的高脚杯中盛的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饮料,它的名字叫做红茶。

“遵义红”红茶是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新开发产品,公司根据湄潭黔湄系列茶树品种的特性,将“湄红”加工工艺与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并用以“红色遵义”独特的地域特性作为商品名称的一款高品质红茶。遵义红茶在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以优良的茶叶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属性等强劲优势荣获“评审委员会特别奖”。

红茶是世界产量最大的茶类,占70%以上。要说它的特点,红茶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茶类,可以煮着喝,可以放奶、柠檬,也可以融入西方人的文化。另外,红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它有暖胃,抗感冒,抑菌的功效,同时茶汤色亮丽,呈琥珀色或橙色,视觉效果佳;红茶还很柔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很浪漫和温馨。红茶与铁观音的区别,就是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储藏时间比较久。有一种说法是红茶越陈越香,其实是相对陈比较好。红茶制好后通过氧化,储藏期还会发酵,使茶汤更具滑感。而遵义红在秉承了传统红茶优良品质的同时,以湄潭原生态茶种为基础,采用先进的制茶工艺让大自然的精华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003年,在湄潭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盛兴茶业在湄江之滨湄江镇,建立了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3500平方米,拥有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7000亩以上,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专营公司,是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优秀茶叶企业,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率先在安徽峨峤茶叶市场建设“湄潭翠芽批发部”,同时在贵州贵阳“贵阳盛兴茶叶销售公司”和在广东东莞设立“遵义红总代理”等多个专卖店、直销点和批发站东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城市,东莞作为一个对外窗口,是全国茶友爱好者的文化之地,因此获得湄潭县政府大力支持与肯定。

通过不懈的努力,遵义红茶在品牌提升、文化运营、体系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公司精研茶叶、追求品质、注重创新:早在60年代初期,遵义红茶就已远播到世界各地,享誉中外。公司传承祖辈传统制作工艺,糅各中精髓,研其制法,在公司团队的不断努力与研发下,“遵义红红茶”延续自身独有的茗韵,集合了祁门红茶的香韵与政和工夫的灵秀,开创了遵义红茶产品的祖先,并在国内权威茶行业获得广泛好评;同时,公司还研发了独具特色的绿茶产品,在保持了原产茶品清新口感基础上,吸纳了绿茶醇香精髓,突破了当地茶叶传播局限,为贵州茶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遵义红茶的崛起,不仅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更是对中国奋战胜利的缅怀,其深蕴多重文化内涵,从而保持湄潭盛兴茶叶强劲的品牌凝聚力和创新力,实现品牌扩张,得以向国际化现代企业迈进。

遵义红茶的功效作用


遵义红茶主要选用优良的小乔木型茶树品种,汤色红亮透明;香气馥郁,甜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厚,口感非常的好,同时功效也很多,具体如下!

喝遵义红茶的好处

1、消除疲劳

遵义红茶中所含的咖啡因通过刺激大脑皮质而兴奋神经中枢,因此具有醒脑提神的作用。对血管和心脏具有兴奋作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乳酸的排泄,具有消除疲劳的功效。

2、预防感冒

遵义红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杀灭食物中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力等作用。除预防感冒之外,在因感冒而喉咙痛的时候,用红茶漱口,也有良好效果。

3、防血栓形成

遵义红茶中所含的多酚类抗氧化物,具有明显的抗凝和促纤溶作用,可防止血桂的形成。

4、消炎杀菌

遵义红茶中的儿茶素可以与细菌结合,使其蛋白质凝固、沉淀、从而抑制和消灭病原菌。因此,细菌性痢疾和食物中毒患者喂红茶对病情有利;在民间,如果是患褥疮和足癣,也常用红茶涂抹。

5、利尿

遵义红茶含有咖啡因和芳香类物质,两者综合作用,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扩张肾微血管,提高肾小球过滤率;同时可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有利于体内乳酸、尿酸、盐分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泄。

6、御寒

遵义红茶性温味甘,有生热暖腹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所以冬天宜喝红茶。且红茶所含茶多酚比较少,对脾胃刺激性且对脾胃虚弱的人有和胃的作用。

7、调节血糖

遵义红茶中所含茶红素、茶黄素等具有促进人体产生胰岛素的作用,可以辅助调节血糖稳定,有效防治心肌梗死。

8、抗衰老

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饮用后可以有效缓解自由基对皮肤和心血管的损害,对抗衰老。

喝红茶的适宜人群

1、容易乏惫的人

遵义红茶含有大量的咖啡碱成分,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系统、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增进思维等作用,对于容易乏惫的人群,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效果。

2、尿路不畅的人

遵义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成分,能够增强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促使尿量的增加,对于尿路不畅的人群,有利尿的作用。

3、胃部不适的人

遵义红茶是全发酵茶,茶性温和,红茶中含有的物质成分,能在胃部形成一种保护粘膜,有养胃护胃的功效,胃部不适、胃溃疡的人群,经常饮用,有一定治疗的效果。

4、心脏病患者

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每天饮用遵义红茶,血管的舒张度会增加,红茶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得,遵义红茶属于红茶,采用传统红茶的制作工艺,经过摊凉、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红茶所有的功效,适宜饮用好处非常的多!

正山小种创始人是谁?《中国茶经》记载是江公!


正山小种作为世界红茶鼻祖,于公元1568年在武夷山桐木关诞生。红茶在450年的历史传承中,颇具传奇色彩,也经历了颇多坎坷。正山小种发展过程中,也曾有过低迷的时期,但最终在几代茶人的坚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当代茶圣”吴觉农、“茶界泰斗”张天福、骆少君院长的关心支持、积极建言,对正山小种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正山小种是如何诞生的呢?正山小种的创始人是谁呢?

正山小种诞生

武夷山桐木村庙湾,是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江氏家族自宋末由河南固始入闽,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其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业世家”之称。

公元1568年,正值采茶季节,一队官兵途径桐木关,晚上睡在了采摘的茶青上。待官兵离开,茶青已发红。江公急中生智,将已经发酵的茶叶反复揉搓,并用桐木盛产的松木焙制。茶叶吸收松烟后,色泽变得乌黑油润,蕴散出独特的松烟香。

因当地一直习惯于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江公无奈,只得将茶挑到几十里外的星村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以数倍的价钱订购此茶。

顺应市场的需求,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诞生了。关于红茶起源的这一说法见《中国茶经》。

伟大的发明创造往往始于偶然,正山小种的产生不仅是偶然间的发现,更是出于江公的爱茶惜茶之心。

“正山小种”发展重要的推动者

19世纪末开始,正山小种红茶就受到冲击,20世纪更是每况愈下,民国时期跌落低谷,新中国成立后,正山小种的命运也几经波折。

这一过程中,我国茶界几代人为正山小种的复兴不懈努力,他们的精神仍影响着在每一位正山传人。为了正山小种的复兴,吴觉农、张天福等老一代茶界宗师倾注心血,苦苦奋斗;江氏三代人不忘初心,不遗余力;骆少君等现代茶叶专家学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各级政府、有识之士纷纷助力,致力复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正山小种的发展与成就。

能够在先辈们奋斗过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是每一位正山传人的骄傲与荣幸。致敬先人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这一精神流传下去,将正山小种继续发扬光大,让中国红茶再次站上世界的舞台!

祁门红茶创始人于干臣


于干臣,又名常凯,是清代著名的徽茶“祁宏”的创始人。 于干臣,彝县人,福州政府的一名小官员,九品县政府税务部门的大使。1874年,他已经在位七年了。 然而,在福州五港贸易之后,这是一个重要的位置。 当时福州是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港,余甘晨至少举办了两次与茶叶相关的大型活动。 1869年,福州茶港抗议外国商人降价,并要求政府允许延期征收茶叶税。政府支持抗议。作为一名税务官员,俞敏洪积极支持这一行动。 当时,由于缺乏资金,福州航运局决定每月征收22,000元的茶叶税。 我知道航务管理对中国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完成我的任务。 结果,我和福州的茶帮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那个时候,红茶是唯一卖得好的。俞敏洪不仅很了解这一点,而且还和以红茶业务为主的司法厅等黑帮头目成为了朋友。因此,他经常去福建红茶产区,对红茶生产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福建红茶,尤其是谭洋功夫红茶的生产工艺和销售渠道有了更好的了解,为他将来创作祁门红茶奠定了基础。 光绪一年春天(公元1875年),于干臣在安徽志德(今东至县)的杜尧街下船 这是第一个进入我家乡的县城,据说那时候这里是帝尧向南穿越的地方。 这个地方商人云集,熙熙攘攘,是从皖南山区到江西、浙江的重要港口。 姚渡河两岸的山峰上,茶园静悄悄的,北宋梅姚晨曾担任县长,写了《南方有家明赋》 当我接触到这一幕时,我想到了在福州喝茶的谈话,台湾海军用红茶代替葡萄酒的大胆举动和“对日本奴隶血的渴望”,以及以“不孝”的名义回到家乡易县的困难...愤怒和不情愿激起了我,我立即在杜尧街上树立了一个门面,模仿福文汀的外国功夫红茶的制作过程,试制红茶。 于干臣以一芽两片鲜嫩茶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文火烘烤至干,然后经过羊毛筛选、摇筛、筛选、关门、提筛、切割、风选、采摘、补火等几十道工序。 制得的茶形状致密、细腻、均匀,色泽黑润。当第一批红茶在杯中冲泡时,余甘晨被前所未见的奇怪醇香深深震撼。这是一种独特的香味,像花、水果和蜂蜜。汤又红又亮,味道甜美、新鲜、醇厚。 于干臣立即把红茶送到福州,希望在那里开一条金路。 福州茶帮的朋友们也被这种茶红色明亮的汤色和醇香所震惊。 为了抢占这一新型红茶品种的垄断地位,出口港从福州悄然北移至上海,这不仅可以避免同行之间的竞争,也使交通更加便利。 住在杜尧街的于干臣坚信“山好水好茶”。第二年,他来到祁门的里口和舍里设立了分公司。 由于祁门茶大多是构树,叶厚,土壤有机质丰富,特别适合制作红茶。 余甘晨将这种红茶命名为“祁门红茶”,由此演绎出中国红茶最辉煌的篇章 “难得的方群是最多的,最多的是祁门鸿” 余甘臣创造的祁门红茶,走过徽商曲折的老路,穿越海洋,传播到不列颠群岛,成为英国女王和皇室最喜爱的饮品。由此推断出流行于欧洲的英国“下午茶”,并被誉为“红茶皇后”和“茶中英雄” 从那以后,祁门红茶在国内外都很有名,而且已经有一百年的香气了。

贵州遵义红红茶怎么样?(产地、工艺、滋味介绍)


在中国茶叶的版图上,谈及西南茶区的红茶品类,大多数茶友较为熟悉的红茶多是滇红茶、川红茶两地出产的红茶,而对贵州红茶较少了解。说起贵州茶叶,大家第一感觉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绿茶——都匀毛尖。但是近年来,以产绿茶为主的贵州,却兴起了一支红茶——遵义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西南茶区新晋红茶——遵义红。自遵义红问世不久,便一举跻身我国十大红茶之列,影响力不菲。

一、“遵义红”初创

遵义红”是湄潭2008年以来充分开发黔湄系列国家级无性系良种,恢复于19世纪40年代在湄潭成功试制的“黔红”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形成的名优工夫红茶产品。

二、遵义红产地在哪里,产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遵义红,产于高山净土——产自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地带的遵义,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的高原优质生态圈,遍山披绿、峰峦叠翠、云雾缭绕,为茶叶提供充足的沃土。湄潭是中国古老的茶区之一,是遵义市重点茶叶生产基地,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遵义红”红茶是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新开发产品,公司根据湄潭黔湄系列茶树品种的特性,将“湄红”加工工艺与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并用以“红色遵义”独特的地域特性作为商品名称的一款高品质红茶。遵义红茶在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以优良的茶叶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属性等强劲优势荣获“评审委员会特别奖”。

三、遵义红是怎么做成的?

一杯好的遵义红,从鲜叶到成茶,需要经历1-2天的历练。茶叶需要从采茶、萎凋、揉捻、解块、发酵、造型、干燥到挑选等8个复杂的过程。

四、遵义红怎么样,品质特征有哪些?

遵义红茶,就品质特征来讲,香气纯正、口感润滑、味道甘醇,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红茶饮品。茶汤,红艳明亮显金圈,甜香高,香气高纯持久,鲜爽醇厚。茶香,醇香浓郁、甘甜回味,粘稠幽香,韵味悠长。叶底,叶底嫩匀红亮、红中透黄等特点。

施光凌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始人


施光凌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始人!施光凌(1827.9.9—1893.4.4),字鹏飞,号照川,咸丰(1850年)武举人,例授武信郎,著名的丰泰隆茶行的创始人,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始人之一。

施光凌武艺高强,双手能举390斤的石锁一对(石锁现还保存)。1860年,福安一带山寇纷起,清政府请其团练筹防,他身先士卒,遂平息寇乱,保境安民。施光凌虽问鼎武科,文韬武略,却无意仕途,有多次机会,皆为其放弃,如平息寇乱后,朱邑候欲向清廷推荐,为其婉拒。

施光凌一生操守谨严,人敬而惮之,由其始建的丰泰隆茶行建筑群雄伟壮观,经二百余年沧桑,风姿犹在。抗日战争时期,闽东第一学府——福宁中学移往坦洋,就落址丰泰隆宅院,使其一度成为闽东的教育中心。施光凌乐善好施,如建祖祠,兴义塾造桥铺路等,其它如亲族有婚嫁丧葬乏资者必赐之,青黄不接告贷者必应之,因怜乞人,盖瓦屋数间以庇其孳。其善举不可一一枚举。

施光凌悉心敬业,丰泰隆茶行加工的红茶形肥壮匀整,味醇厚香浓,色红亮清晰。其鼎盛时期,年制茶达3000多担,冠以坦洋工夫畅销世界各地。据载,由于施公之影响,英国人购茶以坦洋工夫为最多。据族谱记载,施光凌“勤种植、谋服贾、会英商,购买中华茶以坦洋出为最,为公之力也”。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外国列强在武力侵略中国的同时,把一船船的鸦片运进中国,掠走了成千上万的白银,造成大半个中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以施光凌为代表的茶行老板,却用一船船的红茶换回了大量的白银,给家乡带来了繁荣富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