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春茶山头——布朗山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春茶普洱茶 普洱茶春茶 普洱茶的山头

【www.cy316.com - 春茶普洱茶】

说到苦涩浓烈,茶友们首先就会想到布朗山,布朗山茶在云南各大茶区中,其茶叶口感苦涩浓烈程度是首屈一指的。也正是这份霸气,让布朗山茶声名远播。

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东与景洪市动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0.1公里,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全乡地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海拔在535米~2082米之间。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布朗族民族乡,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7%,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占勐海县土地总面积的l/5,辖7个村委会共53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6万人,其中布朗族1.1万人,其余为哈尼族、拉祜族、汉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人,是滇南最为地广人稀的边境民族乡。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一一古濮人的一支,他们擅于种茶,寨子迁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种茶。布朗族迁到布朗山的历史已有1000年。

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龙等寨子的古茶园。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赛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

至今,老曼峨赛子共有128户614人,现存古茶园3205亩,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该寨还有新茶园852亩。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原为一个村,迁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哈尼族也擅于栽培茶树,班章古茶园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最好的一片古茶园,现存5870亩,树龄200多年。

这片古茶园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1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最大的一株古茶树基围1.73米树高4.35米,树冠直径6.24米。老班章有新茶园720亩,新班章也有新茶园320亩。

曼新龙布朗族村寨,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为大森林所环抱。曼新龙的布朗族曾经居住在景洪曼西里,后沦为傣族土司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而逃离,迁徙到布朗山有200多年。曼新龙古茶园就位于寨子背后及附近的山坡上的森林中,是布朗族的祖先逃到曼新龙后所种植,现存150多亩。古茶树主干基部直径在0.2米-0.6米之间,树高3米~4米,属于普洱茶种,树龄200多年。

布朗山茶中古树茶较多见,故茶叶品质优良珍贵,这当然得益于茶农传承已久的对茶树的崇敬之情和栽种习俗。譬如老曼峨就有成片的古树茶园达3205亩,分布在寨子周围浓密的森林之中,茶树枝叶苍翠,焕发蓬勃生机。班章古茶园也有约3000亩,这里茶树与阔叶林混生,遮荫较好,枝叶茂密,芽尖茸毛多,所产茶叶以条索肥硕、质重气强、持久耐泡而备受茶人青睐。布朗山茶正因为一座座村寨的原生态好茶、古茶,汇聚形成品牌效应,让“布朗山”成为茶人心中一块无形的牌匾,从而蜚声遐迩,饮誉天下。

品一杯醇正的布朗山茶,轻呷慢咽之间,布朗山仿若在你的舌尖上跳舞,娴雅曼妙,然后生津涌溢,汪洋恣肆,抵达心田,令人魂牵梦萦,飘然欲仙。一般人品饮布朗山茶时,很难承受前几泡的苦涩浓烈的刺激,5-7泡后该茶的真正甘醇才能显现,只有承受住了前些泡的苦涩考验,才可以感悟到后些泡的苦尽甘来!

小编推荐

普洱茶山头的独特风格


所谓风格,就是别树一格,与众不同。搞艺术的人,如有相当高的天分,经相当大的努力,作出有创见性的作品,其作品别树一格,与众不同,我们说,此人作品出了个人风格。能出个人风格的艺人,我们大抵可称其为艺术家了。风格是天造地设的,任何模仿,都会东施效颦。

譬如,一些人造茶,用别的料拼合模仿老班章,造出又苦又涩的茶,更有甚者是味道怪怪的。导致很有人误认为老班章很苦,并苦得难受。严格说,老班章的古树正春茶是不能模仿的,是颇具风格的,而且风格非常明显。

云南地大,茶山分布广,各地的土壤和气候有异,不同的茶山得出不同风格的茶。大家较为熟悉的有,布朗茶山和易武茶山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茶。根据我们在云南多年的考察,茶山的料越纯,风格越明显。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熟悉的易武,其中麻黑和落水洞,虽然两个寨子的茶地是相连的。但麻黑和落水洞的茶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麻黑绵醇糯香;落水洞水柔,甜水。

市场上,很多把麻黑当落水洞卖,落水洞当麻黑卖,甚至混在一起卖。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以为既然茶地相连,茶就差不了多少,只要当时市场兴什么,就把那个茶叫什么去卖,就好卖了。茶是这样做出市场的,市场就更搞不清茶的风格了。不同的风格,给人不同的享受,风格越多,给的享受就越丰富。丰富,多彩是人生的追求。茶山的风格,是大自然伟大的创作,给予人类的恩赐,愿我们能珍惜它,保护它,享受它!

布朗山帕点普洱茶


布朗山乡有古茶资源近万亩,主要分布在新班章、老班章、老曼娥、帕点、曼糯、曼新龙、曼别、曼囡老寨和吉良村民小组等地。名亦鲜传众口的帕点,其实也算是古茶之乡。

帕点老寨是现布朗山古树茶最多,保持最完好的原生态古树茶园之一,是布朗山有待开发的一片宝地。因海拔高、水分充足,环境生态,生长出来的茶叶口感非同一般,果胶质丰富、营养成分高。滋味回甘持久,耐泡度强,醇厚滑顺,带有高贵的兰花香。好的普洱茶就是这样。不用收藏,即便是现饮,也是非常合适的。古树茶大都是源自原始生态林中,无需农药,整个生长过程也是非常健康生态的,所以担心农药问题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古树茶品饮感受

古树茶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会有一丝丝凉气,两颊不断生津,感觉像两条小溪,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两颊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两颊部位,茶汤有点似乎糖香,饱满度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仍可闻出点似乎冰糖香。香气飘逸,味厚,涩少,苦轻,苦味在舌尖瞬间即化。生津特别快,香味在普洱茶中很特殊的香,香味很正,略带蜜香、兰花香。当然了,每个山头的古树茶的口感、香气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大体上生津回甘,喉韵都很好。

最贵的普洱茶山头有哪些?


1、冰岛

冰岛是傣族村寨的名字,海拔32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

其山头的普洱茶是典型的云南大叶种古树新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一系列工艺后生产出来的成品,

2、老班章

曾有两人种叫法,分别是:班章老寨、班章,也是一个票子的名字,位于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其特点有:

(1)标准的大叶种茶,因此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

(2)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

(3)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4)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老班章是普洱中的霸王。

(5)薄荷塘

好像很少有茶友听说过薄荷塘这个神秘的山头,很少有茶友知道,是因为这地方的普洱茶产量太少,喝过薄荷塘普洱茶的茶友少之又少,而且官方对购买薄荷塘普洱茶数量有限制,这不是钱的问题,有钱还得有关系。

4、昔归

昔归普洱茶,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苦感入口即化,生津回甘迅猛,

但是又有冰岛的高香。在普洱茶名山头中,昔归算是后起之秀,但是,昔归茶却因为综合了老班章和冰岛两者的口感,在普洱茶界掀起了一股风浪。

(1)关于霸气,15秒内,充斥苦涩,然后回甘(这个评价仅仅限于春茶);

(2)水非常关键,忙麓山里的泉水,对比临沧市区桶装水,夸张点说,有30%的加分值;

(3)所谓菌子香,是关于昔归茶的传说,这种香型的描述,并不确切,但是大家可以试着体会;

(4)昔归春茶和秋茶,有70%的落差(形容差距),但我依然认为,忙麓茶,即便是秋茶,仍然很强大;

(5)纯度与浓强度,相当于2003年的老班章。如果让我出价,那么忙麓山春茶,是我愿意用目前老班章三倍价格购买的茶;

(6)昔归茶的后半段,与茶王树的后半段,有相似之处。

普洱茶山头名字拾趣


喜欢喝普洱的人,大抵都能够说出几个普洱山头的地名。如:如雷贯耳的老班章,即便不喝普洱的人大都也知道吧,更不用说欢喜普洱的人了。老班章,这名字咋来的,其实,也是有一番考究的。茶区山头的地名都有它独特的含义。老班章,据村里人说,是傣语音译过来的,“班”在傣语中是表示“鱼”。老班章,傣语的意思就是有鱼的地方。现在,老班章可是有茶而名声在外,不是有鱼哦。

还有冰岛,你不要想象那远在国外的贴近北极圈的“冰岛”。这个冰岛是我们临沧地区勐库普洱茶区的“冰岛”,实际上也是傣语音译过来的,傣话称这个地方为“丙倒”,说成汉语就成了“冰岛”了。

“班章为王,冰岛为后”这两个赫赫有名的普洱茶产地的名称是这样来的,那么,其他地区呢?趣在哪?

就我自己来看,现在普洱茶山头有趣的地名当属易武茶区了。

易武茶区属于古六大茶山之一,普洱茶兴起的源头,好多老字号都在易武诞生。如今,普洱茶生产与销售的重心转到勐海,但易武茶仍旧以卓越的品质,吸引茶人们趋之若鹜,到易武寻茶,现在也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就可证明易武茶有着她的母仪天下的威望,与冰岛一样,在老班章霸气侧漏的气节上,易武的温婉同样令人着迷。

这样,易武的很多山头就陆续出现在茶人的眼前,很多从前没有耳闻的山头地名带着原始森林的气息,成为一个个好茶的代名词。能拥有一泡什么什么地方的茶足够让人惊喜。

究竟哪些山头地名让茶人或者其他人听了就感觉到强烈的山野气韵扑面而来呢?

刮风寨,你能想象到这个寨子如何山高水长,如何山风凛冽,四季风鸣不止么?

薄荷塘,又是怎样的一个山头,是否有潭水旖旎,其实,薄荷塘是因为山民们来到此处,发现有薄荷生长,故名之曰“薄荷塘”。一听这名,有木有觉得薄荷的清香怡人,其实是茶的香使她成为茶人口里的珍茗。

落水洞,疑似到了《西游记》的“水帘洞”,肯定是有水了,穿山越岭,忽见一洞,有水瀑入帘,冒雨进洞,别有洞天!落水洞,究竟是因何得名,只觉名字好有意思,一听,就是来到了山中,山里有瀑布,有老林子,有飞檐走壁的奇景,有哗哗的流水声。

因为在寨子中心有个很大的山洞(云南喀斯特地貌现象),且山洞通过地底暗流直接与河流相连,加之当地地势原因,就算是雨量较大的雨季洞内的水也不会满溢出来,因而得名落水洞。

茶友们,是否与你的想象一致!还没等你回过神来,这段时间又出来几个热炒的山寨,铜箐河,一扇磨,听过了么?

铜箐河的茶很好喝,也是茶人跋山涉水,趟过一条叫同箐河的河流觅得的。

如果说一条铜箐河从山涧里流来,以次为名还不算稀奇话,一扇磨,到底是啥意思,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发挥你所有想象,一扇磨,是什么?一座石磨?一扇?一把扇子?够你猜给够啦。好神秘!一扇磨!

又一个茶中新贵!

“一扇磨”位于古曼撒茶区,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的易武顶级古茶区,了解的人并不多,名字好古怪!

查到“一扇磨是古地名”,其他皆无,怕要亲临一扇磨才知道他的由来了。

“论名气,一扇磨比不上当下大热的薄荷塘、铜箐河、刮风寨、麻黑和弯弓之属,但是论价格与茶品内质表现,一扇磨绝对是易武纯料中的高性价比之茶”。

这番评价可以猜测要去一趟一扇磨,真的不容易了。谁想走,一扇磨,探险!

易武茶区的山头寨子可谓多也!

一连串数来,麻黑、落水洞、曼秀、三丘田、田坝、高山、三合社、大漆树、刮风寨、杨家寨、三家寨、丁家寨、刮风寨、一扇磨、弯弓、白茶园、麻拐塘、薄荷塘、铜箐河、帕扎河、白沙河、冷水河、郑家梁子、黑水梁子……够你记得了。

至于勐海茶区、勐库茶区也亦有许多山头茶地名,但大都为茶人熟悉,就不一一而足。

茶未饮,先为名而往,也许,哪天还要冒出一个令茶人更想象无穷的地名,那就让我们一路追捧而去,毕竟,山高路远之处,险峻闭塞之处出好茶啊!

布朗山贺开普洱茶的评价


普洱茶因地处云南普洱而得此名,对普洱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有新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那你对这些茶山了解多少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布朗山贺开普洱茶,希望大家对布朗山贺开普洱茶得到更多的了解,仅供参考。

贺开古树茶在布朗山系中算仅次于老班章的名茶,在老班章没有出名以前,茶友提到布朗山的茶都以贺开古树毛料为最多,由于它不像老班章一样有特点,逐渐退居二线,但如果讲性价比,贺开古树也是值得推荐的。

贺开古茶山位于勐海县东南部,距离勐海县城约30公里,从曼囡寨进入茶山就看到古老的茶树一棵接着一棵,粗壮而健硕,茶树周围不见多余的杂草,查阅以往的图片资料进行对比,可以知道这几年来当地村民管理得很用心。贺开的古树主要分布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曼迈、邦盆老寨几个寨子里,从图片就可以看到,是茶树包围了寨子,寨子滋润了茶山。

拉祜族是这里的原著居民,他们不像僾尼族般开放热情,也是这一原因,他们居住在高高的山上,与森林为伴,安静的植下茶树,并一直默默守护着,代代相传。日出上山采茶,日落上床休息,这已经成为拉祜族的民族习惯,我们上山的时候正是日出不久,遇到了采茶的老人。贺开茶的特征是: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布朗山是一条很大的山脉,如果要算出寨子,多着了。在这里重点介绍贺开,班盆,老曼娥,老班章也算,就分开来讲吧~~布朗山的茶一个字,“够味”,茶味很足。但特点就似乎不明显了,有人说味正,有人说气足,这些论点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首先一点要保证是古树茶,如果是小树就不在讨论范围。

贺开古树处在一个中值,不像老曼娥的苦,没有老班章的霸,算是各取所长,如果细品下来,是一款非常好的茶,因为可接受度和性价比很高。老曼娥的苦不是普通茶友能接受的。贺开就容易多了,从这两年的经验表明,是值得推崇。在老班章不出名时,很多人叫布朗茶,大部分毛料来自于贺开山,只是它的特点没有老班章鲜明,逐渐退居二线。但如果是春茶的贺开古树,香气依旧,味也有布朗山系的特点,最主要是价格方面很公道。如果研究它的后期陈化,它的口感远远高于“班盆”茶。

布朗山古茶山:老班章,云端上的普洱茶王_老班章普洱茶特点


从西双版纳勐海县城出发。我们要寻访的普洱茶乡就是传说中的老班章村。可能,对普通人来说,老班章闻所未闻。但对于茶客来说,不知道勐海县无所谓,如果不知道老班章却是缺乏茶客素养。因为顶着“普洱第一寨”光环的老班章村,已经成为整个勐海的名片,甚至是整个普洱茶的代名。

老班章地处勐海县东南,距离勐海县城约60公里,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班章村委会管辖,距离布朗山乡政府约35公里,始建于1476年,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全村现有农户125户,在籍人口521人。

老班章村一年只分旱、雨两季,雨量充沛。村里有4700多亩乔木茶地,皆藏在村子周边的原始森林中。村里原生态植被多样性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村子所在地海拔1700米至1900米,终年多云,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老班章普洱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为普洱茶中极品,因而老班章茶自近年普洱茶风潮兴起之后,便以“王者”“茶王”“班章王”之名在所有普洱茶爱好者心中占据了王者之位。

以前,老班章人被群山禁锢在这山谷中,只能保持原始的生活状态。普洱茶重新受宠,因为群山禁锢而保持原生态的老班章普洱茶,便成为了自然的馈赠,茶价一路狂飙,改变了老班章村。

才一见面,老班章就让我们不断“脑洞大开”,积累了一肚子问题。村委会的几位着红白条纹衣裳的哈尼族汉子正等候着,我们的所有问题,他们都能给我们答案。

一位魁梧的汉子自我介绍:“我叫二土,是老班章村委会主任!”做完自我介绍,他意识到我们奇怪的表情后,连忙解释:“我们哈尼族人,是父子连名的。我父亲名为二,所以我便以二为姓。而我的儿女,他们也分别以我的名为姓,分别叫土大和土妹。”看村里的建筑,完全是汉族地区农村别墅的风格,已经看不出哈尼族村庄的痕迹,但是看到二土的衣着还有他们的名字传承后,我明白了——原来哈尼印记无处不在,只不过从宏观叙事中隐退,退守到细节里。

我们想要去探访大名鼎鼎的老班章茶园,但二土却不紧不慢,先把我们带到他家的别墅中。在别墅门口摆起了茶台,请我们品尝地道的老班章。

在日常生活中,一杯杯浓香的茶水是哈尼人热情待客的表达方式,可谓情浓于水,每当亲朋好友来访时,家里的主人就会双手捧上一杯杯浓醇的茶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双手敬茶时把茶盅先敬给来访者中的年长者,后依次按年龄大小一一敬献,主人沏好茶后,客人一定要喝,哪怕一口也行,以表示对主人的感谢。

于是我们坐定,入乡随俗体会哈尼族茶道。一直听说过“班章王”霸道之名,却不知茶之霸道是何意。今天终于得以尝到真味。于是,在二土把茶盅递给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尽。

结果,我叫苦不迭。原来,霸道就是这种“有苦说不出”的味道?“味道如何?”二土继续给我斟茶,带着不怀好意的表情。我正准备说自己和班章王有缘无份时,舌尖上却传来丝丝甜味。

“入口苦,但回甘却极快,果然是茶中极品!”同行的摄影师抢先说出了我对老班章想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感觉。

饮完老班章后,土大把我们领到茶山上。土大到茶山后就开始用哈尼语喊话,因为茶山上此刻正有几位哈尼姑娘在采茶。他想确定她们的方位后,让我们看哈尼人如何采茶。土大的喊声传过去片刻,林间传来了清脆的女声。场景就如同电影中刘三姐对歌,茶山只闻人语响,却空山不见人。因为山里的采茶姑娘都隐藏在古茶树巨大的枝桠里。

终于,在土大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哈尼族采茶姑娘:她们穿着白红相间的哈尼民族服装,脚穿一双时尚的小皮鞋,踩在长着青苔的茶树枝上。一只手抓在枝桠上,一只手点向树桠上的嫩叶——老班章的茶山,又一次颠覆了我对茶的印象。在我记事以来,采茶应该是低头弯腰采撷的,而两位哈尼族姑娘采茶却如同表演杂技一般。

没来老班章之前,觉得它是个传说。价格贵得像传说!现在看到采茶后才知道,原来每一片老班章都这样得之不易!

听到我的“传说”论调,二土给我们讲了一个哈尼族与“诺博”的传说:

一位勇敢的哈尼族青年猎获了一只豹子,用大锅煮好后,邀请全寨的人去分享,全寨的男女老少,边吃边唱,通宵达旦,觉得口干舌燥,就去树下烧了一锅开水,一阵大风刮起,许多树叶纷纷落入锅里,开水变成了绿黄色。哈尼人尝了这种汤水后,顿觉清香爽口,苦后回甘,甚解口渴,从此哈尼人就对这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它称为“诺博”,即茶叶,由此哈尼人便开始种植茶叶和饮茶了。

诺博的传说在哈尼人历史上流传了千百年,诺博一直做着“安静的美男子”,融入哈尼族的生活,从不干涉他们的生活。但自从“诺博”变成“普洱”后,就如同蝴蝶一般煽动了翅膀,引起了席卷全国的普洱热潮。而老班章,这个平静了千百年的村庄,也一夜之间,变成了“普洱第一寨”。

变成普洱第一寨后,老班章成为了整个勐海甚至西双版纳最富裕的村庄。也似乎在转瞬之间,哈尼族式的民宅全变成了汉式的别墅。“诺博”蝴蝶效应时间虽短,但给老班章带来的影响却超过了以往上千年。

比教科书还全的普洱茶山头知识


普洱茶的口感和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根据普洱茶区的地理分布,来判断该茶区的普洱茶的特点?

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我们在澜沧江与北回归线交汇处,将普洱茶产区按“刚、柔、苦、涩”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西北茶区(刚)、东南茶区(柔)、东北茶区(苦)、东南茶区(涩)。声明一下:这里讲的“刚柔苦涩”是四大板块的主体特点,也有小茶区有自己的特点(回复m查看各大山头的特点),而且苦涩只是特点并非缺点,能苦尽甘来涩化生津就是好茶。

古树茶群落分布区域特点:东、北部地区较少,西、南部地区较多(请对照上图研究),沿澜沧江两岸平行分布,回归线以北受自然条件影响,茶树品种变异明显,其中大理州以北地区为大叶种向小叶种过渡区域。

以东经100度附近茶叶原料为最佳。澜沧江进入大理州后一个急转穿越了100度经线,在这一线轴上从北到南贯穿了凤庆、大雪山、勐库、双江澜沧、景迈、巴达、布朗山等著名茶区,生长在这些地区的茶被称为“100度茶”。

西北茶区的特点:刚

西北茶区包括:冰岛、昔归、勐库、懂过、大雪山、南迫、糯伍、坝卡、大户赛、小户赛、坝糯、坝歪、地界、邦骂、亥公、坡脚、忙肺、茫麓山、邦东、娜罕、丙山、邦改、忙波、那赛、忙蚌、章外、邦协、邦木、邦丙。

一、西北茶区生态非常好,古茶树资源最多,高纬度高海拔(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气温较低,雨量较少。

二、生长在这一区域的茶享受着澜沧江的滋养,内含物质丰富,香高味浓,气息刚劲,条形肥壮,水浸出物含量高,经久耐泡,一般冲泡次数均在20泡以上,这也是云南普洱茶的重要品质标志。

三、西北茶区被认为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亦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区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生茶树群分布并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野生茶树(勐库大雪山世界古茶谷一号)和人工栽培大茶树(凤庆香竹箐)。

东南茶区特点:柔

东南茶区包括:易武、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困鹿山、麻黑、丁家寨、落水洞、刮风寨、弯弓、曼松

一、东南茶区受金沙江、澜沧江和元江包围,大部分地区山势平缓、气候宜人,茶树生长环境良好,因而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均匀、香气馥郁、入口爽滑,没有太强烈的刺激感,具有“柔”的特点;

二、在东南分布着大片的古茶树群落,历史上的古六大茶山(即:莜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就在该区域;

三、古六大茶山是云南现存茶叶典籍记载最多的地方,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其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已成为了普洱茶辉煌历史的一道风景线。

东北茶区的特点:苦

东北茶区包含:千家寨、茫芽、景东、镇沅、小景谷、早荞地、苦竹山、老乌山、无量、景谷大白茶、小古德、白莺山

一、东北茶区的茶树散布、稀少,尤其是古茶园离公路较远,交通不便。

二、高纬度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茶树多为中芽种和迟芽种,由于白天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合成物质较多,夜晚温度低,茶树呼吸产物消耗较少,营养物质得以积累,昼夜温差大,较大的提高了茶叶的生物产量。

三、茶树生长受紫外线影响,茶多酚、生物碱合成较多,茶叶具有“苦”的特征,利于普洱茶后期降解合成。

西南茶区的特点:涩

西南茶区包含:班章、那卡、景迈、布朗、南糯山、邦盆、贺开、巴达、老曼峨、曼糯、景洪勐宋、勐海勐宋、忙景、帕沙、上允、邦崴

一、澜沧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势平缓、纬度低,受热带及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多在85%以上;

二、湿润潮湿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酚性物质的合成高于其他内含物质,由于生物碱的含量相对不足,因而由茶多酚带来的涩味相对突出,所以有“涩”的特征;

三、海拔低、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热带雨林特征显著,因而茶树发芽早、叶绒丰富、叶距较长、持嫩性好;

四、土壤为黄红壤,大部分地区有机质含量均在3%以上,为一等优质茶园土壤;

五、该地区的种茶历史悠久,因而古茶园分布较广,且三高一低的大叶种特征在此区域最为明显(即:茶多酚含量高、生物碱含量高、水浸出物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

六、勐海的地下水聚积在白沙岩层中,不仅矿物质含量较高,而且有益菌群丰富,用这里的水发酵的熟茶,具有独特的“勐海味”。

普洱茶山头︳聊一下思茅地区的茶


普洱茶四大茶区

通常的说法,普洱茶原料有四大茶区:保山、临沧、思茅和版纳,后来因为保山的茶加工晒青普遍偏涩,不是上好的选择,逐渐沦为非主流,之说余下的三大茶区了,今天聊一下三大茶区中的思茅地区的茶。

思茅地区的茶,也就是现在普洱市的茶,现在改为普洱市后,经常容易发生误解,所以还是按习惯来称呼。

思茅地区的茶,我大致是分成几块来给大家粗浅介绍。第一是澜沧景迈的茶;第二是无量山、哀牢山地区的茶;第三是景谷以及江城的茶;第四是冷门的茶,西盟瓦山的茶。

事实上,现在思茅地区的茶,可以说产量很大,总体产量已经号称第一很多年了,在版纳、临沧、思茅三大茶区里,算是量最大的。我认为,思茅地区的gov-ern-ment对茶叶的重视是第一位的,每年都听说不同的政策,也举办各种跟茶有关的活动。

在思茅,绿茶是老大

思茅茶,总体来说,做绿茶,尤其是高档绿茶,在云南第一位应该没有任何争议,如果说版纳普洱茶第一,思茅绿茶第一,临沧红茶第一,我想这个没什么可争议的。当然,现在后两者,老是盯着版纳普洱茶第一的宝座。其实,思茅绿茶的销量之大,销售额之高,并非普洱茶所能比。所以,普洱茶在思茅,除了澜沧之外,在我去的其他地区,我个人感觉都是绿茶第一,普洱茶并不受重视。

现在,好的原料仍然是拿来做绿茶。基本上,200多元一公斤的出厂价的绿茶很多。而这些茶,都是我们说的茶园茶,台地茶作为原料,这些茶基本都选择芽尖茶、全芽、银毫什么的,口感非常不错,上次在聊烘青茶时发过的绿茶图片,就是思茅最好的绿茶之一。这些茶,在云南也属于高档绿茶了,基本上拿货200多一公斤,零售大约在400元一市斤。产量非常少,一个普通的小茶厂,一般每天就是15-20公斤,全芽,现在这些茶的购买客户很多是在昆明做生意的浙江人,很奇怪吧,因为他们说,价格太低,比他们当地的绿茶耐泡,口感差不多,他们整件的买了运回老家,一件才十公斤而已,当然这些都是出厂时候的毛茶价格,有些商家自己做些袋子包装后,价格就不同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想到思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绿茶,而不是普洱茶。

因此,思茅的茶,在做普洱方面,是有缺陷的,不是思茅茶不好,很多时候,都优先拿去做绿茶了,所谓的景谷大白茶,秧塔大白茶,作为绿茶都很好。而好事者拿来压成饼,做成晒青,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表现,味道偏淡,不能发挥出烘青后那个香味,只有漂亮的外观了。所以,在内部交流的时候,给大家说最粗的印象,就是思茅茶,第一反应必须是味淡。

思茅景迈的茶

在这个前提下,回到我们的主题,第一,澜沧景迈的茶,我们之前讲过,澜沧的茶,景迈、忙景、邦威,这几个地方的茶,差不多算是思茅茶的王牌了,苦弱涩强,香气突出。只是邦威的茶,连带今年在内,我已经考察了三年,但还是未成功。每年都是把美好的希望放到下一年。

思茅无量山的茶

第二是无量山、哀牢山地区的茶。无量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区域,没有明确的特点,隔上几十里路,茶的特点完全不同,所以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茶,由于无量山和哀牢山相近,有些是介于两者之间,所以我们在这里放在了一起。

景东,镇沅,这两个地方,出一些在省内很有名气的茶,当然,这里的茶树,树龄有的很长,千家寨28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就在镇沅,有的树龄就比较短,挑选无量山大树茶,树龄约在150年左右,这里的茶树不是成林的,是独立的、稀疏的,东一棵西一棵,和其他树木伴生,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个跟帕沙以及易武地区的茶完全两样。在森林覆盖比较密集的茶,成片的茶树林,以及单独稀疏的茶树,在口感以及外观形状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个就需要各位单独去体会了。事实上,我曾评论过,无量山茶区是最被低估的茶区。不是之一,是最。原因在于,包括我自己,都懒得去跑,因为茶区不集中,消耗时间很多,收茶成本太高,做工上不是很规范。我这里说的无量山,注意,不包括南涧地区,那里的茶,跟这里的形状完全不同。这里大概指,思茅地区的无量山。这里的茶,香气是独特的,茶性是温和的,耐泡程度相当不错,苦底不重的。而南涧的茶,苦底重,涩也重。

有朋友又说,苦不重的茶,就没有力度。我说错,苦不等于力度。正如很多朋友说永德忙肺的茶,柔!晕,忙肺的茶,力度很强的,请仔细体会。

思茅江城的茶

然后回到第三点,江城县的茶了,据某些熟悉内情的人说,80%以上的易武茶是用江城茶做成的。这个我没有研究,只是在易武街上见到过,外形上个人感觉还是区别蛮大的,虽然条索相似,口感偏淡,但外观比易武茶好看多了,白白的,香气尖锐,条索很相似的,都是梗长。价格低多了。我想不出任何口感像易武茶的理由,不懂,但易武街上的任何一家做茶的人,都会攻击其他家,都说是其他家的茶都是拉江城的茶过来的。对于我来说,好像就跟白猫和黑猫一样的清楚明白,完全搞不懂,真的是把消费者当傻瓜吗?我想,易武做茶很多年,至今没有出一个大的品牌,可能跟经营者的理念有关系吧。同样,景谷的茶也有充作易武茶的,不同的是,江城茶拉到了易武去卖,景谷茶,是在景谷做成了易武正山的包装,这个是个人所见所闻,不承担具体指证的责任。

思茅西盟的茶

然后回到一个古怪的地方,西盟,我印象无比深刻的地方,佤族的聚居地,全国唯一一个佤族自治县。我自诩为钢铁厚胃,但在这里喝了一泡茶,第三水后就顶不住了,反胃,吐!这里是野生茶的,产量很低,茶性剧烈,不适合人类饮用,但有很多非人类喜欢喝烈茶的人,总想试试那种野味,要说野,这里是我所知道的第一野味。

困鹿山的茶

思茅茶中,名气最大的除了景迈茶,还有就是困鹿山的茶。

困鹿山位于宁洱县境内,距县城31公里,属无量山南段余脉,应归于无量山的茶。

之所以将困鹿山茶单独列出,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1.价格最贵:困鹿山古树茶应该是思茅茶中唯一一个价格上万的茶。

2.贡茶身份: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鲜为人知。

3.茶叶自然博物馆:经专家考证,在最高海拔2271米、总面积10122亩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地域内,散落着千年以上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和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古茶树,树龄久远,种类齐全,可谓茶叶自然博物馆,是云南省距离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树最密集、种类最丰富、周围植被最好的古茶园。

25个普洱茶山头的基本特性和口感


热爱普洱的人,一般都相信时间的力量。新茶的苦涩浓强令人充满希望,未来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希望才能转变为真正的美好。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帆过尽,斜晖脉脉”的恬淡。

冰岛特征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双呷部位,茶汤糖香,浓度(饱满度)非常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易武特征

其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南糯特征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老曼娥特征

条索黑亮稍粗长,芽头肥大,茶味重,苦涩强,茶质好,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饮后口中滑润感好、回甘强且久。

布朗特征

香气比较充实,茶汁滑度高,汤色明亮,缺点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较慢,有涩味留存,但这些可以通过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选择,出汤时间等来控制。

倚邦特征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勐库特征

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江城特征

条索黑亮较粗长、泡条,苦涩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汤尚饱满。若与易武茶比,条索颜色比易武茶略深,芽头稍多,汤质没易武醇厚。

勐宋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无量山特征

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景迈山特征

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

攸乐山特征

条索黑亮,比易武要紧结,苦涩比易武要重,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有山野气韵。

邦崴特征

条索较粗长,色较黑亮,汤色金黄叶底黄绿,苦涩较显,苦能化甘,回甘较久,涩退稍慢,汤质饱满,生津,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

巴达章朗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强,干茶与杯底香强烈且持久,苦涩较显,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滑顺,茶香纯正明显,茶气强烈。茶气茶香回甘已接近老班章。

关双特征

条索稍粗长,色黑亮,汤色金黄明亮,苦能化甘,回甘较久,涩稍久,汤质饱满,醇厚,叶底黄绿,山野气韵较好,杯底香较持久。

那卡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曼糯特征

条索紧结较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茶香纯正,苦显涩长,汤中有甜,回甘稍慢但较好,汤尚饱满。

贺开特征

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保塘特征

条索紧结、较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山野气强,干茶、杯底香强且持久,苦较突显,涩较长久,回甘稍慢,回甘一般。

哀牢山特征

条索黑亮较细,汤色金黄,尚亮,苦显于涩,苦能化甘,稍长,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

勐库大雪山特征

头春新芽,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而优雅,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此茶采摘极难,纯正的千年野生型古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产量极低,弥足珍贵,是为普洱之无上珍品。

昔归忙麓山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黄绿明亮,苦较突显,且苦显于涩。苦在舌两侧及舌根,苦退得比涩快,苦退后回甘较好,茶汤苦中带甜。杯底有古树茶特有之杯底香。但强烈程度一般,汤质滑润感和茶气较好。

忙麓山忙麓团茶特征

忙麓茶主要区别在于入口淳和滋润、回甘持久,杯底留香持久,三四泡后更觉爽口,其香不减,其甘不减,苦涩皆无,特别适宜不会喝高浓度生茶者品赏。就算是只喝茶,不品茶,忙麓茶喝到一定时候,其“霸强”性逐渐显露,去喝其他茶便觉“不堪入口”,总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

帕沙特征

第一泡至三泡汤色为青绿色,香气高扬,水路比较细,喉咙没有干燥感,反而很清爽,舌面回甘生津很好,能感觉到一点苦味,涩味也很轻,化得比较快。第四至八泡汤色还是青绿色,香气高扬,汤水柔软,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有苦味,基本感觉不到涩味。至十五泡汤色青绿,香气还是很好,汤柔水甜、生津不减,有层次变化,略苦无涩。十五至二十泡色较淡,香气减弱,汤柔水甜,舌尖还有生津,略苦无涩。

老班章特征

老班章生态好、树龄长,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老班章的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饮过老班章之后整个口腔和咽喉会感到甜而滑润,而且时间会很长,如果没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这种甘润感会持续几个小时。老班章长于山野,树龄久远,故而老班章的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微汗,当然这种发热感因各人的身体感悟不同会有差别。在正常投茶量的情况下可以冲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叶底也有老树茶特有香气,不会出树叶味。老班章叶底应该比较整齐,若非解饼时撬碎则应该叶、芽完整,而且叶、芽粗壮,三五年内的叶底黄绿色。

布朗山贺开茶区的普洱茶评价


贺开古树山的茶在布朗山系中算仅次于老班章的名茶,在老班章没有出名以前,茶友提到布朗山的茶都以贺开古树毛料为最多,由于它不像老班章一样有特点,逐渐退居二线,但如果讲性价比,贺开古树也是值得推荐。

布朗山是一条很大的山脉,如果要算出寨子,很多。在这里重点给大家讲讲贺开,班盆,老曼娥,老班章吧!

布朗山的茶一个字,“够味”,茶味很足。但特点就似乎不明显了,有人说味正,有人说气足,这些论点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首先一点要保证是古树茶,如果是小树就不在讨论范围。贺开古树处在一个中值,不像老曼娥的苦,没有老班章的霸,算是各取所长,如果细品下来,是一款非常好的茶,因为可接受度和性价比很高。老曼娥的苦不是普通茶友能接受的。贺开就容易多了,从这两年的经验表明,是值得推崇。

在老班章不出名时,很多人叫布朗茶,大部分毛料来自于贺开山,只是它的特点没有老班章鲜明,逐渐退居二线。但如果是春茶的贺开古树,香气依旧,味也有布朗山系的特点,最主要是价格方面很公道。如果研究它的后期陈化,它的口感远远高于“班盆”茶。

布朗山的茶及布朗古寨


布朗山的古茶

布朗山是中国最古老的三座茶山之一,这里生长着古老的老班章正山古树茶。“老班章”所产的茶叶,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初饮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有刚中有柔、强中有媚的风情。有茶人称赞老班章茶是普洱茶中的王子,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

云南“六大古茶山”最早指澜沧江北岸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江北六大古茶山。到了清朝,随着勐海茶区的逐渐兴旺,茶叶产制中心转移到以勐海为核心的江南古六大茶山,即南糯山、勐宋、巴达、布朗山、南峤和景迈等六大茶山。六大茶山最高年产茶达4000吨。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东与景洪市勐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0.1公里,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全乡地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极其适合茶叶的生长.

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族迁到布朗山的历史已有1000年。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至今,老曼峨寨子共有128户614人,现存古茶园3205亩,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该寨还有新茶园852亩。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原为一个村,迁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哈尼族也擅于栽培茶树,班章古茶园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最好的一片古茶园,现存5870亩,树龄200多年。这片古茶园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l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较好。

最大的一株古茶树基围1.73米,树高4.35米,树冠直径6.24米。老班章有新茶园720亩,新班章也有新茶园320亩。曼新龙布朗族村寨,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为大森林所环抱。曼新龙的布朗族曾经居住在景洪曼西里,后沦为傣族土司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而逃离,迁徙到布朗山有200多年。曼新龙古茶园就位于寨子背后及附近的山坡上、森林中,是布朗族的祖先逃到曼新龙后所种植,现存150多亩。古茶树主干基部直径在0.2米~0.6米之间,树高3米,属于普洱茶种,树龄200多年。

董玥:西双版纳普洱茶名山之布朗山


布朗被成为普洱第一山,如果你还不认识布朗山,老班章总该知道吧?老班章就在布朗山上,但布朗山上不止有老班章。

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目前古茶园保存的最完好的茶区之一,布朗山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濮人是最早栽培茶树的少数民族,布朗族种茶制茶的历史算是众多少数民族中最悠久的,布朗山是普洱茶文化的源头之一。

2000多年前,濮人首先定居于此,称“濮满山”。古时曼桑、曼新属车里宣慰使司地,期于属勐混土司,因以族称,名布朗山。

在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即2004年以前,布朗山是勐海茶厂的一个原料基地,当时勐海茶厂在这里建立初制所,一年可收鲜叶三百多吨,制得毛茶七八十吨,今天的很多勐海茶厂老茶中都拼配有布朗原料。

布朗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佛寺是布朗族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们接受传统教育、举行仪式的场所。布朗族男子七八岁到十一二岁均需到佛寺当和尚,在佛爷指导下学习傣文和简单的佛经,系统学习教规教义,所以在布朗山上的一些村寨里,能看到许多和佛教相关的文化遗迹,比较典型的是老曼娥。

除了布朗族,布朗山上还世代居住着佤族和德昂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是濮人的后裔,世代与茶相依为命。

布朗山上名声比较大的产茶村寨有: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章家三队,还有附近的贺开、勐宋、那卡、班盆、帕沙、广别等。更多

《普洱茶春茶山头——布朗山》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春茶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