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普洱茶膏》第七章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膏制作 好的普洱茶膏 香君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制作。

《普洱茶膏》第七章: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二、普洱茶膏香气的生成“路径”。三、普洱茶膏陈化的环境要求。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膏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       

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动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不具备陈化的物质条件。虽然陈化与保质期同属于时间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陈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茶红素形成的“路径”: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

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蒙顿茶膏2006年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数据)。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

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是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cy316.Com精选阅读

三、普洱茶膏陈化的环境要求《普洱茶膏》第七章


《普洱茶膏》第七章: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二、普洱茶膏香气的生成“路径”。三、普洱茶膏陈化的环境要求。

普洱茶膏的陈化环境有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分。

所谓专业的陈化环境要求较高,成本较大,不适合个人消费者。它的要求有三点:

一是厌氧环境。既空气中氧离子含量不高,人工造成无氧或缺氧的环境,适合厌氧菌的生存与繁殖;

二是湿度与温度。湿度分为三级,即干燥、中湿、高湿。可交替转换,不能一味高湿,使茶膏因湿气太重产生软化;又不能一味干燥,会使茶膏酥松、散掉;温度的控制一般在35~55℃之间,并要与湿度呈一定的比值关系;比值关系不恰当,也会造成茶膏陈化效果不理想;

三是严格控制空气中的有害菌。避免二次染菌,造成茶膏的霉变。        

专业的陈化环境必须参照生物工程的发酵模式。这种模式快捷、卫生。效果极佳。

非专业环境指自然条件下的居家、办公室或库房。可将茶膏放置在容器内,或紫砂罐、陶瓷罐,也可是高档瓷器,尽量是密闭状态。

非专业环境存放茶膏需注意两点:

一是忌高温高湿。夏天应经常将茶膏放置在阴凉处风干,避免湿度过大,温度太高。最高的环境湿度不要超过80℃,最高的温度不要超过40℃。一般的居家与办公室都可做到,唯独库房的条件,在夏季需格外注意;

二是忌过分干燥。过分干燥的环境容易造成茶膏的酥松与自然解块。

非专业环境虽然不如专业环境陈化速度快,但它便于消费者自己掌控。如果消费者想在家里或办公室(包括店铺)模拟专业陈化环境,可选择医用厌氧袋或将存放茶膏的容器封闭,可形成小型厌氧环境。其效果也是不错的。

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功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期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约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纯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红茶素形成的“路径”: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

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市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

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使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普洱茶与健康:第七章,普洱茶安全性的研究(一)


“茶的发现和对世界的推广是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第五大最伟大的发明和贡献。”

普洱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积淀,饮普洱茶是崇尚和“回归自然”的表现,既体现了药食两用特色,又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既突出了自然药的特性,又拓展了普洱茶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思考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洽病、而且注重怎样改变亚健康状态,使身体更加健康,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目前,饮料市场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和精美的包装后面,隐藏了许多问题,许多饮料只有短短几年的寿命,追求健康的人们害怕这些碳酸饮料带来负面作用。而已有几千年茶饮历史的中国,在饮茶与健康方面至今未发现有什么不良表现。普洱茶作为一种药食同用之品,尤其是长期饮用的饮品,对其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近年来,国内普洱茶产销量在稳步增长,被冠以“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等美称,大批出口到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韩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普洱茶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出口茶类,国内市场需求量也以大城市为先导迅速增长。

普洱茶作为我国传统食品、饮品、药品,已有较久的安全使用历史,目前尚没有与普洱茶相关的流行病毒性调查及食用毒害事例报告。从某种意义上讲,食用普洱茶的正规主导产品是安全的。

一、食品的安全性

(一)食品的安全性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具有内在的必然要求。食品是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对其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能存在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食品保障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够。建设一个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目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食品产业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的全程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已迫在眉睫,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建立各级各部门责任追究和监督考核办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等措施,形成执法合力,构筑一张没有监管“盲区”的“监管责任网”。

一定的营养要求,不能存在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保障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够。建设一个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目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食品产业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的全程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已迫在眉睫,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建立各级各部门责任追究和监督考核办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等措施,形成执法合力,构筑一张没有监管“盲区”的“监管责任网”。

普洱茶膏带动第七类茶崛起


普洱茶膏带动第七类茶崛起!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汉代以前茶是作为药来使用的;汉代以后,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日后又逐渐通过文人、宗教被赋予了更多精神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茶道文化。传统的中国茶是指绿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许多无心插柳的美丽错误,更成就出不同的茶品……今天,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六大茶类;而随着科技、工艺的发展,第七类茶的轮廓也逐渐清晰,那就是再加工茶。

于是,第七类茶代表的现代茶文化出现这样两个特征:一方面,人们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回归到茶饮的本质上来——喝滋味、喝健康、喝一种随性。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安全的焦点化,茶饮的安全性也成为茶客们消费过程中考虑的一大因素。

尽管茶界对第七类茶内涵和外延的定义还未形成共识,但再加工茶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而这支生力军中又有一个分支,那就是茶膏。

普洱茶膏的传奇“赋活”

茶膏并非今人始为,早在唐代就有关于它的记载,而这一曾经成为皇家御用和国礼的茶道珍品,却无奈命运多舛,在历史中几度销声匿迹,最近一次随着清王朝覆灭而失落。

近一百年后,因为一家企业,茶膏及其养生文化开始复兴,并迅速成为第七类茶中的重量级明星。而这家企业,也凭借其独创的“低温萃取制膏”工艺,颠覆了传统工艺,续写了茶膏历史,更一跃成为“现代普洱茶膏”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这家企业就是蒙顿,一家历时八年专注于普洱茶膏研发及推广的企业。

蒙顿的初始团队由一支具有生物医药背景的专家构成,他们曾经采用不同品类的茶试制茶膏,而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普洱茶上。由于普洱茶有着独特的活性基因及陈化价值,可以说是发酵食品的又一个巅峰,制茶成膏的价值更大,因此我们今天说“茶膏”,即是指“普洱茶膏”;而通过蒙顿的“低温萃取制膏”还能很好地延续普洱茶的陈化机理,所制普洱茶膏是当之无愧的“活茶膏”。

普洱茶膏的陈化


普洱茶膏的陈化!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膏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

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动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不具备陈化的物质条件。虽然陈化与保质期同属于时间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与健康:第七章,普洱茶安全性的研究(三)


西南农业大学刘勤晋等采用对昆明种小白鼠用茶汤灌胃法对云南产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产品和云南大叶烘青绿茶的急性毒性对比研究。结论:从急性毒性来看,饮用正规渠道的云南产普洱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科学地饮用普洱茶是饮茶健身的必然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合理的度量,饮普洱茶也如此,超过限量就不可能发挥好的作用。从毒理学的标准来看,普洱茶的我:

急性毒性要比烘青绿茶小,(三个普洱茶茶样推荐浓度是每人日饮茶量10g/d的100倍左右),四个茶样都属于实际无毒的范围,因此从急性毒性角度来看,普洱茶的饮用安全性是很高的。

(二)关于普洱茶遗传毒性的研究

有人研究发现绿茶可以降低某些重金属导致的微核率的增加,据此,西南农业大学的陈文品等以烘青绿茶作对照,用经典方法对云南有代表性的厂家生产的一年、五年和十年三个普洱茶产品进行了遗传毒性安全性(小白鼠骨髓微核试验、小白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评价研究。结果排除了普洱茶会引起染色体断裂损伤、基因碱基置换和移码等导致突变性的可能。试验还发现试样对其他因素引起的微核率的增加有拮抗作用。关于普洱茶遗传毒性的研究证明了云南普洱茶具有较高的饮用安全性,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的价值。

(三)关于其他微量有害物质的研究

1.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问题的研究

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问题,早已引起茶叶界的重视。我国政府已规定在茶园中禁止使用六六六、DDT、内吸磷以及硫、磷等残留期长的农药;对无毒害作用的农药,也作出了若干安全使用的规定。对商品茶叶的农药残留量,也制定了严格的定量检查标准。普洱茶的原料大多来自古茶树或大茶树,不施农药、杀虫剂等,因此,更天然、更健康,不会有农药残留。

2.茶叶中镉、铬、铅含量问题的研究

茶叶中镉、铬、铅等重金属的

普洱茶与健康:第七章,普洱茶安全性的研究(二)


(二)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具有显著特点:

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必须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必须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二、普洱茶安全性的研究

关于普洱茶安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普洱茶对人体会不会有害?普洱茶究竟有没有毒?普洱茶在渥堆时有微生物参与,会不会有有害微生物出现?

普洱茶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及饮用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普洱茶热”也随之兴起。随着普洱茶消费市场不断升温,国内外许多厂商开始生产普洱茶,越南、泰国等国也推出以当地品种做原料的普洱茶参与市场竞争,普洱茶市场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有关协定要求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有关准则,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必须进行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因此,对普洱茶进行有效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保证普洱茶质量卫生标准、质量与国际接轨、保障出口安全的重要措施。西南夜业大学叶研究所长刘勤晋教授在云南省首目普洱茶国际研讨会报告中说,普洱茶有“减肥茶”、“美容茶”等美称,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茶类。为了提高普洱茶的安全品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参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对我国云南省生产的不同贮存年份的的少普洱茶产品和一个云南大叶种烘青绿茶进行了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实验。实验证明,普洱茶饮用安全性较高,正规厂家生产的普洱茶是比较安全的,从而为普洱茶卫生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并为普洱茶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该实验还对普洱茶产品进行了遗传毒性安全性的研究,专家从遗传毒性的角度证明普洱茶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但由于普洱茶生产中有一个系列微生物参与的渥堆工序,增加了成品中生化成分的复杂性和鉴定的难度,这些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产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普洱茶的长期贮存与其安全饮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普洱茶的贮存与安全性的关系亦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洱茶生产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产物,保证普洱茶质量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有效地冲破国际上一些国家借口卫生质量问题而有意设置的技术壁垒,刘勤晋与同事一起,对代表性厂家生产的贮存一年、五年和十年的三个普洱茶产品进行了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证明正规厂家生产的普洱茶是较安全的。

(一)关于普洱茶毒性的实验研究

2004年6月,我们在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理重点实验室完成了“普洱茶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评价。本研究对普洱茶进行小鼠灌胃最小致死量试验,其MCD为5.3g/40m/kg体重,为临床用量0.167g/kg体重的31.94倍,相当于一个50kg体重的人,每天饮普洱茶267.03kg才有毒性。

普洱茶膏的陈化过程


普洱茶膏的陈化过程!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陈化周期


普洱茶膏的陈化周期!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就算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相关机构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远。

我个人很喜欢蒙顿的茶膏,鸿运当头和玉龙胜雪,易武春晓。因为蒙顿独有的低温萃取工艺可以保留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至使茶膏后陈化的“动能”源源不绝。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活性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陈化普洱茶膏的环境讲究


陈化普洱茶膏的环境讲究!普洱茶膏的陈化环境有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分。

所谓专业的陈化环境要求较高,成本较大,不适合个人消费者。它的要求有三点:

一是厌氧环境。既空气中氧离子含量不高,人工造成无氧或缺氧的环境,适合厌氧菌的生存与繁殖;

二是湿度与温度。湿度分为三级,即干燥、中湿、高湿。可交替转换,不能一味高湿,使茶膏因湿气太重产生软化;又不能一味干燥,会使茶膏酥松、散掉;温度的控制一般在35~55℃之间,并要与湿度呈一定的比值关系;比值关系不恰当,也会造成茶膏陈化效果不理想;

三是严格控制空气中的有害菌。避免二次染菌,造成茶膏的霉变。

专业的陈化环境必须参照生物工程的发酵模式。这种模式快捷、卫生。效果极佳。

非专业环境指自然条件下的居家、办公室或库房。可将茶膏放置在容器内,或紫砂罐、陶瓷罐,也可是高档瓷器,尽量是密闭状态。

非专业环境存放茶膏需注意两点:

一是忌高温高湿。夏天应经常将茶膏放置在阴凉处风干,避免湿度过大,温度太高。最高的环境湿度不要超过80℃,最高的温度不要超过40℃。一般的居家与办公室都可做到,唯独库房的条件,在夏季需格外注意;

二是忌过分干燥。过分干燥的环境容易造成茶膏的酥松与自然解块。

非专业环境虽然不如专业环境陈化速度快,但它便于消费者自己掌控。如果消费者想在家里或办公室(包括店铺)模拟专业陈化环境,可选择医用厌氧袋或将存放茶膏的容器封闭,可形成小型厌氧环境。其效果也是不错的。

普洱茶膏的鉴别《普洱茶膏》第十章


普洱茶膏的鉴别是普洱茶膏行业悄悄兴起的一门学问。它的兴起与普洱茶膏企业的增多,品种的扩大有关,更与消费者的关注有关。

近几年,我们由最初不知道普洱茶膏为何物,到现在初步了解它的历史和品饮价值,一切似乎都来的太快,加上媒体经常报道一些所谓清代、民国年间“老茶膏”的出现,更是令我们瞠目结舌,目不暇接。也许,我们会自己发问:怎么短短的时间,会出现这么多的“老茶膏”?

其实,所谓的“老茶膏”——除故宫博物院留存下来的清代普洱茶膏而外,其他的均为大锅熬制的现代“仿品”。我们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远。

即使我们对现代制作的普洱茶膏进行检测,也会发现诸多良莠不齐的现象。也要求我们掌握普洱茶膏最基本的鉴别方法。       

一、企业生产资质、许可手续规范的鉴别

消费者在购买与饮用某企业产品之前,首先要审核企业的生产资质。因为普洱茶膏属于茶叶深加工产品,与生产茶叶要求不同,有更高的生产环境与生产设备的要求。具体如下:

①企业的工商执照,看经营范围是否有加工与销售“固态速溶茶”的内容。

②企业生产卫生许可证,看许可的范围是否有“固态速溶茶”的项目。

③企业生产许可证(即我们通常说的QS)。并依据QS的批准文号,到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定的“中国QS查询网”查询,

只有具备这三证内容相一致,且都有“固态速溶茶”项目的,才可确定生产普洱茶膏的资质。

我们之所以强调“固态速溶茶”项目的审核,是因为国家目前将普洱茶膏纳入“固态速溶茶”的审核类别。很多企业以生产茶叶的QS证替代,是不规范的商业行为。相对普洱茶膏生产而言,只具备茶叶生产的QS证,而没有“固态速溶茶”的QS证,等同于无证生产。只是消费者对此不甚了解,误认为茶叶与茶膏是一类商品,让个别企业钻了空子。

同时,消费者也应注意,很多企业因不具备生产条件,更不具备QS生产许可证时,可委托具备相关条件和手续的企业(指必须有“固态速溶茶”生产许可手续的企业,即QS证)委托加工。但在产品说明书上,其生产加工一栏必须注明该企业名称和生产地址及联系电话。

国家之所以这样要求,是想搭建一个食品安全生产规范的框架。相对普洱茶膏生产而言,我们无法相信一个连QS生产许可证都不具备的企业,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何况,QS生产许可证对企业审核的主要项目是针对食品安全而言,还没有过多涉及品级的问题。

因此,我们说,消费者对普洱茶膏“三证”的审核与确认,是第一位的鉴别,也是最基本的鉴别。毕竟,普洱茶膏是入口的饮品,只有具备这种资质的企业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第一位的要求。

二、产品标签规范的鉴别

现代食品标签逐步与国际规范接轨,也是企业诚信与规范的操作,在产品标签上的体现。在这方面,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与标准,包括连续修订过去一些不规范的要求,使现行的一些标准愈来愈详尽与规范。

就产品标签而言,它是消费者在购买与品饮之前第一位的产品信息展示。具体包括:产品名称、原料、卫生注册编号、生产许可证(QS证)编号、产品标准号、净含量、食签备字、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经销企业名称或监制企业名称、联系电话等。

其中,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卫生注册编号与生产许可证(QS证)外,要格外关注“食签备字”与保质期的问题。

“食签备字”是企业产品的标签通过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审核同意后所授予的备案号码。有“食签备字”证明企业的产品标签不是企业随意行为,更不是企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它同样代表一种规范,是国家对企业产品检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还有保质期的问题。在2007年之前,旧的“食品标签标准”规定,凡是保质期超过两年的产品,可不标注保质期的时间。但这项规定引发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给很多不法企业以可乘之机。2007年,国家将这一标准废掉,颁布新的标准,就保质期一项,明确规定必须标注,哪怕是保质期可达100年的也要如实标明。这即是一项规范的举措,也限制了不法企业在保质期上模棱两可的注明,类似于“越陈越香”的注明都是新标准不允许的,不可能通过“食签备字”的审核与备案。       

三、感官审评的鉴别

1.观察膏体

在茶膏冲泡前,我们应当首先仔细观察茶膏的外观。就目前茶膏生产而言,不管是以什么方式生产的茶膏,如大锅熬制、中药制膏、低温萃取等,其茶膏的外观色泽都呈黑色或褐黑色。这里关注的焦点是茶膏含水量的问题。如果膏体发软,说明含水量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染菌。将这种茶膏在空气中裸放,如遇潮湿天气,一星期的时间就会生成“白毛菌”(空气中的腐败菌侵入并滋生的结果)。产品安全性大大降低。好的茶膏外观是干爽的,既硬又脆。最高品级的茶膏是外观出现白霜(注:白霜与白毛是两个概念,表现形态不同)。这种挂霜的茶膏有如雪覆青石,是茶叶中富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有极强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它的膏体也是干爽的,不软不粘。因此,茶膏的含水量或者是干爽度是我们观察膏体好坏的第一位关注要点。

2.汤色

茶膏冲泡后,其汤色应是红润、通透、明亮。忌讳偏暗和混浊,尤其不能出现“肉眼可见到的杂质”。因为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的产品,重要的一条是具备小分子的概念。茶膏的汤色愈是红亮、通透,其小分子的物质愈多,反之,汤色偏暗,有杂质,说明茶膏所含的大分子物质没被降解,其品饮的价值也就愈低。当然,为了防备不法商人通过添加色素增加茶膏汤色的红亮度,也可将冲泡出的茶膏汤汁放入冰箱冷藏,待其温度降低后,或完全凉至零上5℃时取出,观察汤色。这种方法是借用化学过程中的还原反应检测,它可使茶叶中的果胶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在温度变化状态下,出现还原反应。正常品质好的茶膏会出现汤色偏暗现象,是小分子的聚合。而品质差的茶膏,或想通过添加色素增加茶汤红亮度的茶膏会在这一简单的检测中现出原形,不仅汤色会出现重度偏暗,而且还会有大量悬浮物与沉淀物,即“肉眼可见到的杂质”的出现。因为,色素类的添加剂也属于大分子,在温度骤降的状态下一下就会暴露出来。同样,一些不法商人为提高茶膏汤色,添加高锰酸钾与敌敌畏,企图增加茶膏汤色的红亮度和通透度,并使茶汤增加了一种醇厚感(制作假酒的人就是往酒里添加敌敌畏,使酒液出现挂杯现象,增加所谓的醇厚度)。通过这个方法,也一并能发现。

实际上,国家在规定“固态速溶茶”标准中,就明确规定,茶汤如遇“肉眼可见到的杂质”就可视为不合格的产品。因此,这一条也同样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3.口感

这与茶膏的不同加工方式有关。大锅熬制与中药熬膏由于高温的过程,使茶叶的香气部分大量逸散,其口感是微涩、淡薄,无味。低温萃取的茶膏最初的口感是润滑、厚重,无异味,有淡淡的沉香味,但两年以后,其茶膏的香气与口感呈上升状态。其原理前面提到,这里不再重复。因此,就大锅熬制与中药熬膏而言,为弥补香气的不足和滋味的淡薄,可以通过添加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来补充的。关键是必须如实标注,否则,我们不知道添加了什么?添加了多少量?同样涉及食品安全的疑虑。

四、权威部门的定期检测的鉴别

食品企业对产品不定期的检测是必须的,这里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把关,而且按产品出厂要求也是批批检测。在这里,消费者不仅要关注这些,更要关注权威部门对产品的定期检测。这是企业质量控制不可逾越的门槛。国家要求,企业一年之中必须接受国家的两次强检。好的企业则是每季度再增加一次强检。这样就使强检在一年中增加到了六次。

我们建议消费者关注企业定期检测,也是确保入口饮品的安全性。毕竟,就企业的食品安全而言,我们以前有过沉痛的教训。

因此,消费者让企业出示权威部门定期检测报告,也是对企业产品质量是否值得信赖的检验手段之一。

关注定期检测报告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国家指定检测检验部门。目前,我们国家对食品企业的定期检测是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检督与检验部门,而非一些名气大的检验检测单位。它们的检测也非常重要,但只能做参考,不具法律效力。绝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检验数据就可逃过当地质量检督与检验部门的强检要求。       

普洱茶膏的整个陈化过程


普洱茶膏的整个陈化过程!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陈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茶红素形成的“路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

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蒙顿茶膏2006年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数据)。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是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二、普洱茶膏香气的生成“路径”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蒙顿茶膏的轶事:2005年,当蒙顿茶膏第一批产品面世时,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阻力。很多人在品饮了茶膏之后,第一个感觉是无味。很多经销商多次建议通过添加香精类物质,改变这一在他们看来无法说服消费者品饮习惯的问题,没有香气或者说香气不足,能算是好茶吗?这是蒙顿茶膏当初经常听到的声音。于是,要求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添加香精类的建议便成为那时市场反馈的主流。

但蒙顿企业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可随后的一年时间,提这类问题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发现,一年前他们购买的蒙顿茶膏,由原来的无味开始逐渐转化出一些香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香气竟呈上升趋势,且没有杂气。口感不仅醇厚,汤色也向红亮转化。这个过程不是厂家宣传的结果,而是茶膏存在他们自己身边,自己体会的一种变化。以致到了2009年,很多人最喜欢品饮的竟是2005年、2006年出厂的产品。这是为什么?

如果不是产品放置在他们身边,他们也许真的会怀疑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做了什么手脚?这种香气从无到有,令很多人在兴奋之余,发出另一种疑问:这种香气是怎么来的?当然,这种疑问不是针对厂家的怀疑,而是感到不可思议。

其实,这仍然是普洱茶膏陈化的机理所致。我们知道,茶叶的鲜叶最初是不含香气的。只有在后续的加工中,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茶叶的香气也不同。

说白了,茶叶的香气来源,取决于不同工艺的结果。简单归类,可分成两大类:一是高温提香的过程。绿茶与乌龙茶基本都是沿袭这条思路。只是过程与手法略有差异而已,但是高温是必备的主要条件。如有的铁观音,为了达到高香或奇香的效果,在烘焙一段时间后,出锅前,瞬间将温度提升到105℃,用高温将茶叶内含的芳香类物质激活,然后出锅封装。

二是酶降解产香的过程。也是常温状态下,通过生物酶降解产生芳香类物质的过程。这是一条与高温提香截然相反的“路径”,即: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

这种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脂又产芳香类物质的“路径”,是忌高温的过程,突出体现普洱茶独有的陈化机理。也是普洱茶膏的产香过程。这就是普洱茶膏为什么由最初的“无味”到后来逐渐有“香气”的原因。

因此,蒙顿茶膏投放市场的产品,基本上是以“无味”的为主。很多人或许对这一点仍有疑问,既然蒙顿企业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不将茶膏先陈化一下,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呢,那样不是会减少很多麻烦,甚至质疑吗?

这是蒙顿企业的故意行为。有三点原因:一是让经销商或者消费者自己体验香气变化的过程。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发现胜于企业宣传;二是不同的存放环境,其香气的形成与香气的类别也是不同的。虽然这种差异可能会很小,但细心的人和对香气敏感的人一品便知。这个过程与普洱茶陈化过程一样,也是品质再造的过程,与存茶人参与的“劳动”是密不可分的。蒙顿茶膏欢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参与。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存放环境陈化出的普洱茶膏,会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不同,打造出不同香气与口感的普洱茶膏。蒙顿企业始终相信,普洱茶膏未来的极品出现,一定不是蒙顿企业一家所为,而是集合了社会群体智慧的结晶;三是更重要的一条,是蒙顿企业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放心,蒙顿茶膏是不含任何添加剂,包括色素类、香精类的产品。如果添加一些色素类与香精类的物质,茶膏的最初不会是“无味”,而且汤色也会非常漂亮,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保留“恒定”的特点。蒙顿企业更愿让他们的茶膏在消费者手里,明显感到其陈化的过程,品质曲线是逐渐向上递增的趋势。其原因除了低温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添加剂的结果。

三、普洱茶膏陈化的环境要求

普洱茶膏的陈化环境有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分。所谓专业的陈化环境要求较高,成本较大,不适合个人消费者。它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厌氧环境。既空气中氧离子含量不高,人工造成无氧或缺氧的环境,适合厌氧菌的生存与繁殖;二是湿度与温度。湿度分为三级,即干燥、中湿、高湿。可交替转换,不能一味高湿,使茶膏因湿气太重产生软化;又不能一味干燥,会使茶膏酥松、散掉;温度的控制一般在35~55℃之间,并要与湿度呈一定的比值关系;比值关系不恰当,也会造成茶膏陈化效果不理想;三是严格控制空气中的有害菌。避免二次染菌,造成茶膏的霉变。

专业的陈化环境必须参照生物工程的发酵模式。这种模式快捷、卫生。效果极佳。非专业环境指自然条件下的居家、办公室或库房。可将茶膏放置在容器内,或紫砂罐、陶瓷罐,也可是高档瓷器,尽量是密闭状态。

非专业环境存放茶膏需注意两点:一是忌高温高湿。夏天应经常将茶膏放置在阴凉处风干,避免湿度过大,温度太高。最高的环境湿度不要超过80℃,最高的温度不要超过40℃。一般的居家与办公室都可做到,唯独库房的条件,在夏季需格外注意;二是忌过分干燥。过分干燥的环境容易造成茶膏的酥松与自然解块。

非专业环境虽然不如专业环境陈化速度快,但它便于消费者自己掌控。如果消费者想在家里或办公室(包括店铺)模拟专业陈化环境,可选择医用厌氧袋或将存放茶膏的容器封闭,可形成小型厌氧环境。其效果也是不错的。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普洱茶膏》第七章》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膏制作”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