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100块和一次1000块的茶,差别在哪?

发布时间 : 2019-12-10
普洱茶一块 一块普洱茶

老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话流传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钱是一种机会成本,就像买茶一样,购买时看的是价钱,喝的时候又看品质,这不是互相矛盾嘛!

我们身边可能存在两种人,一种是用小钱买便宜买数量,一种是花高价买质量买品质。时间久了,花小钱的人买了很多东西,扔了很多东西,到最后花的钱却是比花高价买质量的人还多。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当然无论哪种方式,大家图的都是自己乐意,这也无可厚非。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花100块买一斤茶,而有些人却愿意花1000块买呢?

知道1000块的茶是怎么来的吗?

《茶经》中有记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

首先产地固定,像是信阳的毛尖、西湖的龙井、君山的银针、祁门的红茶等等;其次是时间固定,在特定时间内采摘下来鲜嫩的、品质上乘的茶叶,比如明前的毛尖和明后的毛尖,前后一天之差,价格天壤之别;人工,茶叶的采摘全部靠茶农手工操作;运输,茶多生于山上,为了保证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挤压损坏,多采用方便的山行工具(摩托等),甚至有些是人工运输;工艺,好的茶多数是有人工炒制而成,过程繁琐复杂而严格。其实好茶贵不是没有理由的,无论是品质、过程还是工艺,无一不专业,无一不严格。

茶友们多多少少会知道,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胖子多是“穷人”,而越瘦的人,生活水平越高,条件越好。其实茶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贵而优的茶,味道多淡,便宜的茶多是“重口味”。

便宜的茶,苦涩味和刺激性较重,总体上味道会浓;而贵的茶在工艺炒制上有严格的要求,会降低茶的苦涩感和刺激性,所以味道就会相对较淡。

从采摘上来讲:便宜的茶采摘时间相对较晚,所采摘的茶叶多生长在海拔低、生长环境一般的地方,而且这些茶树树龄较低,其中的物质含量也低。因此生产出来的茶叶苦涩味较重、香气淡、纯度更是不必多言。

从味道上来看: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成分,而这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口感。贵的茶中会含有丰富的茶氨酸(会使茶在甜度、鲜度顺滑度上更高)这些成分会慢慢析出,味道虽淡,但是持久耐泡。

“如果有一笔钱,最好的就是投资自己”。喝茶无不是在投资自己。

对于男士来说,茶叶的好坏是影响其购买的主要原因。越是成功的那是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越高,对茶叶的品质要求同样会提升。将常喝茶的男士很显涵养,给人一种深思的感觉。

对于女士而言,茶带给她们的更多的是气质。从泡茶到喝茶,长时间的接触,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女性的优雅至美。

但是前提是,这种茶适合自己。

PS:100和1000只是代指,不是固定数值。

cY316.com延伸阅读

勐海熟茶和临沧熟茶的差别在哪里?


众所周知,勐海熟茶是最成功,不管是从七十年代熟茶的研制,还是到今天的发展,无疑勐海做到其他产区做不到的地步。因为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异于其他地方,那么对整个云南来说,熟茶在这里发酵是最合适的。

于是,自熟茶诞生后,就开启了现代普洱茶的时代!而勐海茶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从勐海茶厂成立后,很多商家陆续在这个地方建厂,除了利于生茶的生产制作之外,很大原因就是更利于熟茶的发酵制作。

因为一个企业要发展得更好、更长久的话,熟茶是少不了的,它不仅填补了产品线的空缺,更利于茶叶走向消费者。

然而,勐海的熟茶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地区的熟茶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如今的熟茶发酵技术已经不会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

新型的消费习惯在改变,也就意味着口感需求的改变,那么勐海熟茶的“勐海味”已经满足不了多元化的需求。这时,其他地区的熟茶也在积极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比较成功的要属临沧熟茶和永德的熟茶。

尤其是临沧熟茶本质品味比较高,发酵出来的熟茶,可以完全区别于勐海熟茶。其表现在香甜方面最为明显,此外,用临沧料子发酵出来的熟茶,特点比较鲜明,各种香气都有。

也许有人会跳出来说,临沧的料子根本就不适合发酵熟茶,即便是发酵出来,口感滋味也比较单薄,没有厚重感。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首先不敢一口否认,因为临沧有些地方的料子确实并不是那么好,发酵出来的熟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没法和传统熟茶相比较的,但临沧熟茶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在发酵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变革,找到了适合于临沧的发酵技术。比如“小框发酵”就是一个很适应临沧茶发酵的技术。并且由它发酵的熟茶,已经可以根据具体山头的茶叶特点来定量、定位、定口感。

自然发酵出来的熟茶也会因山头的不同,而口感滋味各异。虽然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技术还在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临沧发酵不了熟茶的局限,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解决了地堆发酵的弊端。

所以,非得要说勐海熟茶和临沧熟茶的区别,除了在地域和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口感上差异非常明显。如果勐海熟茶是“勐海味”为主的话,那么临沧熟茶则是多元化的口感滋味。

普洱茶膏一次喝几克


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很多茶客生活中常喝的茶品。长期饮用普洱茶膏对身体好处很多,但喝茶是有讲究,过浓过量的饮茶易伤及脾胃,那么普洱茶膏一次喝几克合适?

普洱茶膏简介

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成为皇室养生的专享品进贡皇室。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茶膏的相关记载。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普洱茶膏的功效与作用显著,是很多人都追求的,但喝茶也是有度的,不可过浓过量饮用,那么普洱茶膏一次喝几克合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普洱茶膏喝多少克适宜

一般情况下,一个有饮普洱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普洱茶8-12克左右为宜。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5-8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而普洱茶膏则与普洱茶不同,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浓缩后的精华,因此再喝普洱茶膏时,每次喝1-2克就可以了。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量。孕妇、儿童、神经衰弱、心动过速者茶量应适当减少。

普洱茶膏怎么喝

一、煮饮法:

1、在电磁壶中注入蒸馏水(矿泉水)或者是山泉水500—600ml的水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感的浓淡调整盛水量。

2、水煮开后,放入1克茶膏。

3、继续煮沸到茶膏全部融化需要一分钟时间,全部融化之后,可以分汤饮用。

4、观赏汤色的温度最佳是45—55℃,超过60℃度就烫,低于30℃度则低沉。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如待其冷却至60度左右时品饮,则汤色通透、红亮,口感更佳。

二、冲泡法

1、打开茶膏密封包装袋,把茶膏倒入在杯子中。

2、注入沸水200—300毫升,轻轻摇御茗壶,使茶膏得以溶解。

3、再加入300—400毫升的沸水,放置一分钟,等待全部溶解,可以分汤饮用。

4、饮用的温度最佳为45—55℃,分汤的数量是4—5毫升,尝味的时间为3—4秒。

讲究喝茶有量,每日饮茶6~10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克左右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第一次买茶买什么茶?


很多人在初买茶叶的时候,都不知道买什么茶好,其实一般来讲,买茶中会碰到的问题一般分为三类:买哪里的茶?买哪种的茶?买什么价位的茶?

1、买哪个地区的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是茶区,那就从当地产的茶叶开始尝起,中国茶叶多姿多彩,也形成了丰富的茶文化。但传统意义上的茶归根结底是“风味食品”,地域特色浓厚。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不是茶区,那就看看当地人都习惯饮用什么茶类,比如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江浙一带喝绿茶、广东福建喝乌龙茶、藏民长期喝黑茶。

2、买什么价位的茶

市面上的茶叶下至几十块,上至几万,什么价位的都有,那么越贵的茶越好吗?有一句话在很多领域都适用: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两三分货。

茶叶可大致分为名优茶和大宗茶两类。名优茶使用季节和嫩度最合适的原料,经常有原产地保护和特定的品种,有时需要手工采摘和手工炒制,这种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叶价格是可想而知的。大宗茶在生产上比较粗放,对品质要求比较低,全程机械化以实现低价。

在大宗茶与名优茶之间,50元和500元的确意味着品质上的差距。而在名优茶之间,买500元的安吉白茶还是买5000元的金骏眉,其实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只有口味偏好,没有太大的品质高低之分。

3、买哪种品类的茶

中国茶大致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六大茶类又细分出无数种茶,每一种茶又都风味不同,那我们该怎么在这么多茶中找出自己爱喝的那一杯呢?答案是:从蹭喝开始。如果你的身边有爱喝茶的朋友,不妨跟他们要一点先品尝品尝。

第一次买茶要买什么茶?


第一次买茶要买什么茶?最关键的是要买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茶。一般要理清三个问题:一是买什么地方的茶;二是买哪种茶?三是买什么价位的茶?明确目标之后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入门茶了。初学茶的爱好者第一次买茶的关键是通过比对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茶。

一是买什么地方的茶?

学茶之人居住地本身就是茶产地的话,建议从当地产的茶入门。如果住所离茶产地很近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去茶乡买茶。现在交通方便,自己亲自去茶乡买茶,既可以充分感受茶叶生产和销售情况,也有很大的可能买到性价比高的茶。到茶乡买茶,对初学者来说要注重品牌,最好是产量和产值排名在当地前五的茶叶生产厂商,如果这家厂商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最好。

如果本地不是茶产地,则可以先从当地人喝的多的茶入门。一种茶能在当地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特别是长期以来当地人都喝的茶。某种茶能在当地长期流行,或者是某个茶产地长期往本地销售形成,或者当地的饮食习惯适合喝某一种茶,比如说蒙藏地区长期流行喝普洱等黑茶。

二是买什么品类的茶?

茶叶有六种基本茶类:绿、红、青、黄、白、黑。六种茶叶除了白茶的品种较少,其他的类都很多小品种。像乌龙茶,不同种类的都多达几十、上百种。而且同一基本茶类茶的不同品牌、不同小品种的茶喝起来口感完全不同。

比如说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同属乌龙茶,但两种茶的汤色和口感却有极大不同,甚至对不内行的人来说觉得这完全是两种茶!可是事实上它们都属于青茶,制法流程大致相同,只是茶树品种、工艺流程等各处细微的差别就导致口感的区别巨大。

如果朋友中有爱茶之人,可以喝一喝他泡的茶。如果自己也喜欢,可以从他推荐的茶入门。如果没有爱茶并且对茶有研究的朋友,可以到当地的各家茶店去试喝对比,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入门。

三是买什么价位的茶?

据说十八世纪英国平民平均收入的百分之十都用来买茶,而土耳其人均喝茶量还高于英国!中国在世界人均喝茶量上还排不到前十。虽然说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但是中国人目前还没有到把平均收入的百分之十用来买茶的程度。那么,初学者要买什么价位的茶?

爱茶的初学者没有必要从那种武夷山景区大红袍那样的小众且价格极高的茶入门。只要把当地流行且性价比高的的茶泡出优雅的味道,能把普通的好茶泡出自己觉得好喝、他人也觉得好喝的味道才是王道。

现在各类茶叶销售大的品种价格区间在一斤200-1000元之间。爱茶的初学者一个月200-500元的预算,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买到一斤性价比很高的茶。

“失传”许久的茶膏第一次现身


“失传”许久的茶膏第一次现身!普洱茶膏自清朝结束后,随之失传。我们现在除了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能看到那个被静静放置一角的普洱茶膏外,其他的则很少了解。我们只知道它大体的年代,却不知道它详细的“出生”过程。我们从史料中及逃出宫中的太监口中获得一点它的信息,但也是很零散的,只是片言只语。

在这中间也有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如果说宫廷普洱茶膏伴随清朝解体而失传的话,那么云南“大锅熬膏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不应中断,应继续在民间流传。但是,它也失传了。

我们只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下达的任务,要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但这几个企业仅生产了一部分后,就停产了。很多人认为停产的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我们不知道,这次给援藏干部熬制的茶膏是严格按照云南“大锅熬膏法”的规程,还是当时中茶公司的独创?

但不管怎么样,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2004年,媒体突然爆料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要将自己收藏的几十克普洱茶膏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并拿出一小块(约3克重)在广州拍卖。一个富商花了12000元拍得,并当众冲泡品尝。受邀的专家在品尝后给出了一个结论:此块茶膏为清朝宫廷流传下来的茶膏。

自此,新的一轮“普洱茶膏热”旋即出现。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此次的“普洱茶膏热”融进了更多的现代技术。

2005年,中国第一个专门研发与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在昆明落户,结束了普洱茶膏有产品名称而没有生产企业的历史。随后,又在2006年1月6日向云南省博物馆捐赠了普洱茶膏最顶级产品(也是非卖品)——普洱茶母,成为云南省博物馆2006年第一号收藏品。

采茶、制茶、醉茶,我和普洱茶的第一次


我这个人从前几乎不喝茶,更喜欢咖啡的感觉与香醇。清晨给自己煮一壶咖啡慢慢品味,吸允弥漫在空气中的咖啡芳香,沉迷于安稳平淡的生活。直到这次来到普洱茶的故乡,亲历了采茶,制茶,品茶,食茶后,才发现茶文化的神奇与魔力。真可谓百闻不如一见。

经过一晚的休整,从小熊猫庄园中醒来后顿觉神清气爽。吃过早饭和小伙伴们驱车来到普洱市银生茶庄园。大家先是戴上草帽,背好竹篓,茶妹子要先带着大家去半山坡上的茶园识茶,采茶,赏茶。

说到普洱茶,又名古树茶,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市,故名普洱茶。这次来普洱旅行绝对是一次了解普洱茶的好机会,自然心生期盼。抬眼四望,到处是一片青青翠翠,好不清爽。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晒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紧压茶根据形状又有茶饼、茶沱和茶砖。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这里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新采下的茶尖,这叫一芽两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普洱茶是清代云南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普洱市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一行人来到山坡,眼下是一条条整齐的茶树垄,一会儿我们就要深入其中亲手挑选符合一芽两叶的嫩茶采摘。

那天多云,虽然没有强烈的阳光,但是空气温湿,在茶园里走上一趟还是一身的汗水。但是因为是第一次采茶,大家还是兴奋的很。

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的挑选着茶尖。这可真是我第一次采茶,当然后面还经历了第一次制作茶饼,第一次吃茶餐。很多第一次哦。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做了一回茶农,收获颇丰,感觉很不错啊。

银生茶庄四周开满了粉色的三角梅,艳丽无比。特别喜欢南方这漫山遍野的花海,

眼前是一片片翠绿的茶园,清风中有扑鼻的香味在空中飘散,让我流连忘返。回去的路上我的心还醉心于茶园里,回眸望去,寂静中跃动着是一树绿绿的心情。

然后茶庄大家兵分两路,一队去做茶饼,一队品茶休息。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第一次觉得茶叶这么好喝,于是茶妹妹倒一杯我就喝一杯,最后竟喝的醉了。

待品过茶我就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制茶饼的工作:

晒青毛茶-称重-蒸茶-做饼-压制-干燥

茶叶称重:精准的重量,保证普洱茶饼成品的重量符合标准

蒸茶作用:使桶中的毛茶经过蒸汽迅速变软,以备下一步做型

做饼作用:在布袋中使变软后的毛茶做型,成圆饼状

压制作用:使茶叶在压制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型

干燥作用:压制成后的产品进行低温干燥,增进品质。

在准备压制的茶叶上面我们每个人写一张小纸条,因为是给自己做的茶于是我就写下了“Arthur@普洱”,以纪念这次难忘的普洱之行。

经过装料、熏蒸、揉茶、压制、干燥、晾晒、包装等七大程序之后,一个属于自己的漂亮的普洱茶饼就面世了。我亲自手绘制了包装图画,“追风景的人追到了云南普洱,就在2016年的4月21日!”怎么样还不错吧?我决定就把这最珍贵的普洱茶饼送给劳累了一生的老妈,妈妈爱喝茶,一定喜欢儿子的这个礼物。

因为这个茶饼和在银生茶庄的经历,从此我和普洱就有了剪不断的亲情。

辛苦了一上午大家都饿了。令人兴奋的是银生茶庄为我们准备了一场好看好吃又健康的丰盛茶宴!

一直以为茶是用来喝的,没想到茶也可以拿来当菜吃。十多道茶菜色、香、味俱全。以茶入馔绝对是一种美味的享受。服务生介绍说无论是鸡、猪、鱼,虾均可配以茶叶做菜,茶可以让猪肉去腻、鱼虾去腥,凭添一缕茶香,使食材更加味美。我最爱吃用陈年熟普煮成的米饭,色泽金黄清香美味,一口气吃了三碗。而吃到最后用干茶煮成茶鸡稀饭时,撑的我都坐不下了。呵呵!好难忘好特别的一顿茶餐体验。

普洱究竟是怎样的地方?请跟着我的《普洱秘境》慢慢看过来。

唐朝——普洱茶膏的第一次出现


唐朝——普洱茶膏的第一次出现!在我国历史中,唐朝是对茶叶来说比较重要的一个朝代,因此有着“茶兴于唐”的这种说法。

而对于唐朝的茶叶文化来说,还是离不开汉代的一些铺垫。中国的茶叶在汉代是作为药来使用。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将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期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今天就经常将胶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的饮品。中国的“茶人”概念也开始出现,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

“茶人”中最为出名的是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一次性把普洱茶说清楚(一)


喝了那么多的普洱茶,面对普洱茶的各种问题,很多茶友还是一知半解。这是一个能召唤神龙的普洱茶知识总结。

1:发酵篇

普洱属于发酵茶中的全发酵茶。是100%发酵的茶叶,熟茶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但茶渍较重,喝后最好刷牙。

2:品类篇

【按工艺区分】

生茶

普洱生茶是指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的统称。

熟茶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

【按外形区分】

散茶

普洱散茶是指,制作后不经过压制、造型的普洱茶。包括熟茶和生茶。

紧压茶

紧压茶是指经过造型、压制处理的普洱茶,包括饼茶、沱茶、砖茶等。

【按茶树树龄、树形区分】

乔木茶

乔木茶茶树是指树龄较高,树形高大,主干明显,分支多且枝干明显的茶树,多为野生茶树。

台地茶

台地茶茶树是指人工栽培的的茶树,这种茶树无明显的主干,且树木比较矮小。

3:冲泡篇

冲泡普洱茶的注意细节:

1)取茶:用专用的茶刀顺着茶饼的分层处轻轻撬开,取适量的茶。或者一次把茶饼分散开来,放入茶罐中保存。

2)置茶量:普洱茶的置茶量可根据饮茶人数及个人口味来决定。一般1~2人以3~5克茶叶为宜,若人多,可取8~10克,甚至15~20克不等。

3)冲泡的器具:冲泡普洱茶的茶具选择较多,一般情况下玻璃杯、盖碗、土陶瓷壶和紫砂壶等均可。想要充分观察茶叶的变化和质量,可选用玻璃壶和盖碗。到一定程度的资深茶友要享受普洱茶时则可因人而宜,相对来说,选用土陶瓷壶或紫砂壶较为理想。

4)冲泡用水:冲泡普洱茶,应该选用软水,如矿泉水或纯净水,水温则要求以100℃的沸水为佳。

此外,普洱茶常见的泡法还有闷泡法和煮茶法等,效果均不错,有条件的茶友可以一试。

一次性把普洱茶讲清楚


在中国,饮茶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习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饮茶所带来的保健功效,超过很多保健品,甚至不输给药!

茶的种类有很多,但它们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真可以说是一种茶、一种药!据昆明医学院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茶能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可护心脑血管。

普洱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其有降血压、养胃、降脂、解酒、减肥等功效,不论是自己喝还是赠送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懂茶吗?

普洱茶本来是生活的日常,是一件比较普通的事,但近些年随着茶文化的逐渐走热,在茶界充斥着一股“伪茶风”。

很多人喜欢把茶讲得高深莫测,讲得玄之又玄,甚至提出了无味之味的虚妄,还有一些“茶人”总喜欢把一些“专业”词运用到日常的饮茶中以做谈资,而这些词句往往是故弄玄虚。

无论价格多少,茶本身并不神奇,有人把茶从哲学的层面推入玄境,殊不知茶本身只不过是一片树叶,关于茶叶的所有传奇不过是一片树叶的故事。如何让茶回归原始纯粹,是每一个爱茶之人的夙愿。

云南古树普洱,让茶回归原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云南的西双版纳,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比起美景,云南的茶叶更让当地人骄傲。懂茶的人都知道,云南茶品的种类有很多,但首屈一指的就是普洱茶。

古树普洱茶制作工艺

采茶、萎调、杀青、揉捻、晒青……每年从3月到11月,我们就要把自己浸在深山茶林间,在浓郁的茶香中,挥洒着汗水和劳动,眼看着一片片嫩芽在自己的手中发酵、沉淀、荡去了青涩,留下古朴的色泽和醇厚的香味。

第一步,采茶

高大的古树茶,只能通过人工采摘,一般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按照采摘季节的不同,可以分为春茶和秋茶,俗称“春尖”和“谷花”。

第二步,杀青

短暂进行高温处理,去除茶叶中过高的水分,以软化茶叶,这个过程便是杀青。

第三步,揉捻

将成片的茶叶搓成条索状,为之后的步骤做准备。

第四步,晒干

普洱茶不能炒,需要太阳光自然晒干,这样才能保持原始香醇的口味。

第五步,压型

用纱布将固定种类的重量的普洱茶装好,蒸汽软化茶菁后,将其压制成饼、沱、砖、瓜等形状。

第六步,风干

将成型的茶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等待茶叶干燥定型。

第七步,包装

每一饼普洱茶,都是用棉纸纯手工包装,以便后期储存转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工序,如揉捻、压型是需要反复进行的,每一件茶饼都是经茶农们的精心制作,倾注大量心血才能完成。看到我们亲手制作出来的茶饼,遍布中国甚至走向世界,这是每一位家人最大的成就感!

坚持传统手工工艺,坚持只做古树纯料普洱,保证每一件茶饼都是精心制作。

历史中唐代是茶膏的第一次出现


历史中唐代是茶膏的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纯料与拼配又一次交锋


在普洱茶的江湖中,纯料与拼配两大门派之间的争斗从来都未曾停歇。很多朋友认为普洱茶中的“纯料茶”一定会比“拼配茶”品质更优、味道更好,有这样观点,自然也就会有朋友认为“拼配茶”要比“纯料茶”更有味道。

其实“纯料”和“拼配”究竟谁好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如果都是在古树茶选料的前提下,纯料与拼配是各有各的特点的。即便是在交锋下,纯料依然夺目,拼配依旧耀眼。那么,纯料与拼配各有什么特点,又各有什么优势呢?

通常我们将选用某一地域、某一山头或某一茶种为原料制作的古树茶称为纯料。一般来说,纯料茶更能体现出这个山头的本真味道,让大家对这个山头的滋味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纯料茶也存在口感相对比较单一的缺陷。

纯料茶只能展现出某一个山头的一种味道。比如你喝一款易武麻黑,由于麻黑是易武香扬水柔的代表,所以本身麻黑的滋味是比较柔甜的。但若是你想要在柔中带一点劲道,比如布朗山的苦韵,那么,纯料的麻黑是远远做不到的,因为麻黑本身的滋味就是柔甜,无论怎么制作、怎么冲泡都不会有布朗山的韵味。

而拼配,指的是根据制茶师对每个山头茶品的了解,选用不同山头的原料经过调配制作出来的茶品。拼配能起到一个扬长避短的效果,能使茶品的滋味更为丰富多彩,就像刚刚说的如果您喜欢易武茶的柔甜又想有一点布朗山的苦韵在里面,那么,拼配便可以做到。

但拼配不是随随便便拿两款茶出来混在一起制作,那叫混搭。要想拼出一款好茶,是需要我们有足够多的山头原料和丰富的制茶经验积累的。

只有足够多的原料,我们在拼配的时候才有可选性,才能根据不同的茶性不断的尝试,进而调配出高品质的拼配茶。同时,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也是我们拼配茶品强有力的支撑。经验丰富的制茶团队对不同片区、不同山头的茶品特性以及拼配的时候应该如何调配比例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在拼配的时候减少试错的尝试,节省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也能尽快找到想要进行拼配茶品的配方。

纯料有纯料的好,拼配有拼配的美。建议大家在选择茶品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而不要一味的认为纯料好或者拼配好,又或者是我只喝纯料茶、我只喝拼配茶之类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拼配与纯料也一样。如果我们过度偏爱某一种茶,其实也是走入了一种误区。

特此声明:

五代十国——普洱茶膏第一次被制作!


五代十国——普洱茶膏第一次被制作!茶膏不是兴于唐的吗?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中不是就已经出现茶膏的制作工艺了吗?

相信在很多茶友眼中,以上问题确实是显得很矛盾,对此,小编做此解释:唐朝对于普洱茶膏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只是对于普洱茶膏一词的发现,并不属于制作期,相信看过《唐朝——普洱茶膏的第一次出现》一文的茶友们就应该了解。

五代十国——普洱茶膏第一次被制作!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陶谷所著《茗苑录》中记载有贡品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茶膏开始有名称,并出现了多个品种。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据此记载,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已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少,仅8枚,尤显珍贵。“茶膏”这一名称在史策中开始正式出现。

在《十国春秋》记载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凡八枚)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由于茶膏自其产生开始就非常稀有,直接造成了史书所载均语焉不详,零星所见的有关片言只语,被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由于当时生产力所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产品,无法进行确认。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十次100块和一次1000块的茶,差别在哪?》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