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特点,具有”活、甘、清、香”的特点!

发布时间 : 2020-09-19
武夷岩茶特点味道 武夷岩茶味道特点 武夷岩茶的口感特点

武夷岩茶特点味道。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武夷山市(原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武夷岩茶历代深受人们赏识,这和武夷岩茶的品质特点是分不开的!

武夷岩茶独具“岩韵”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形成岩茶独有风格及特征多样化的因素主要有三:

(1)独特的生态环境。

(2)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

(3)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

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正因为武夷岩茶具有”活、甘、清、香”,妙不可言的“岩韵”,所以蜚声四海,誉满九州,令古往今来的茶人爱的如醉如痴。

武夷岩茶的茶汤特点

岩茶的茶汤,总的来说是甘、醇、鲜、滑。但细细品赏之下,则又有许多具体特点:

甘: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汤都有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类似中草药的特殊味道。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类黑茶,显的更清薄。如与同为乌龙类的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稠,茶味更浓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特征,有"南香北水"的说法。

鲜: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曾经品过绿茶新贵安吉白茶,这种鲜感特别明显。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

滑: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和肚子。当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顺,但是因为岩茶茶汤较为浓稠,所以,滑或化就显的特别难能可贵。

此外,在加工工艺上,武夷岩茶的制作区别于台湾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这也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点!cy316.COM

扩展阅读

岩茶的制作工艺程序,岩茶的“活、甘、清、香”是这样来的!


武夷岩茶是制作工艺工序最多、技艺要求最高的名茶。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茶工编了五句民谣:“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传统手工岩茶的味道,着实独特出众。而机械化生产才是推动岩茶发展的动力,才能让大家喝到武夷岩茶,享受众乐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岩茶的制作工序!

岩茶的制作工序

采摘:开采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采摘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采摘过嫩,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采摘优质品种、名丛如肉桂等,有特殊要求: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4时之中。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中变化显著的是水分的丧失,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在日光下萎凋,用特制“水筛”干放在倾斜的以小竿组成的晒青架上,并用开筛的手法,根据日光(斜射)强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和各品种对萎凋的不同要求掌握。在萎凋过程中并筛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翻后适当缩小摊叶面积,防止水分过多散发。萎凋原则是“宁轻勿过”,才能有利于恢复一部分弹性,俗称“还阳”。除日光外还可采用加温萎凋等方法。

做青:岩茶制作过程中的特有精巧工序,是形成其“三红七绿”即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从“散水”、“退青”到“青水”、恢复弹性,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反复相互交替的过程,既需摇动发热促进变化,又要静放散热抑制变化。做青的方法是以品种、萎凋程度和当时温湿度变化以及后续工序的要求而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青变即变,气候变即变,需要变则变,以此来塑造岩茶的特有风格和质量要求。

炒青与揉捻:岩茶炒青主要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起锅后趁热迅速于特制的十字状阶梯形的揉捻上揉捻,然后复炒。复炒时间极为短促,是补炒青不足。再加热,促进香韵和味韵的形成,复炒后趁热适当复揉,茶索更为美观。

烘焙:复揉叶经解散后,于焙笼中摊放在特制的有孔平面焙筛上,明火高温水焙,各焙窑温度从高逐渐到低,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完成水焙工序。下焙后过筛,置于筛中薄摊后,放在晾青架上晾索,在透晾并茶转色后,付初拣。剔除梗、片,再经巡茶者拣出成形不够好的茶条。拣完加焙炖火,在炖火后团包。团包后,还要最后复火,俗称坑火,以去纸中水分。这样对提高耐泡程度、醇和度、熟化香气及增进汤色能起很明显的作用。炖火结束后,趁热装箱,对岩茶内含物质能起热处理的催化作用,以达到香气、滋味的提高。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为岩茶所独有,而为任何其它茶所不及。

制成的岩茶绿叶红镶边,形态艳丽;深橙黄亮,汤色如玛瑙,岩韵醇厚,花香怡人,清鲜甘爽回味悠悠,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

活、甘、清、香的水仙茶,长什么样子?


“水仙”是武夷山茶树品种的一个名称,武夷水仙就是以品种命名的。水仙茶具有武夷岩茶讲究“活、甘、清、香”的特点。

“水仙”一名的得来,传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福建人发现了一株寺庙边的大茶树,因为受到该寺庙土壁的压制而分出几条扭曲变形的树干。这个人觉得树干虬曲的样子非常有趣,就把它挖了出来带回家里种植。他巧妙地利用了树的变形,培育出了清香的好茶。

因为闽南话里“水”就是美,所以从美丽的仙山采得的茶,便取名叫做“水仙”,这不由也会让人联想到早春时分盛开的水仙花。

武夷水仙为历史名茶,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美誉。而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有四大类: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今天,我们介绍的武夷水仙武夷水仙,是闽北乌龙茶中的两个当家品种之一。

武夷水仙,是武夷岩茶的当家茶种之一,素有“得山川清淑之气”之称。武夷水仙,可不是用我们常见植物水仙花制作的呀,也并没有水仙花的花香。

本期推荐的就是这款茶,入门级武夷水仙茶。它有着你对水仙想象的一切。香幽水厚,正应了那一句“醇不过水仙”,岩韵悠长,浅啜一口,齿颊留香,滋味醇厚。

武夷茶,在历史上与诸多文人墨客有着深厚的渊源。

范仲淹说“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苏东坡形容武夷茶“胸中似记古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武夷茶,不仅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偏爱,也受到当代茶客的迷恋。氤氲之中,浓郁的花香随着水汽弥散开来,热热的一口入喉,便进入了“岩骨花香”的感官世界。

许多爱茶之人在刚刚接触岩茶时,都直奔大红袍而去。无论是神秘传说,还是遗世独立的母树,都让大红袍声名远播。

慢慢接触武夷茶的世界,味蕾一点点变得更敏感,这时候发现水仙更合胃口。水仙茶,那股独特的幽幽水韵,那对味蕾的浸润式的占有,都叫人念念不忘。

淡而悠长,细而持久,像是茶中仙子,等你回过味来她已缥缈而去,只留下神韵让你回味不已。

一泡好的岩茶,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成果。

水仙,是一种越老越有气韵和内质的茶树品种。水仙茶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加之树龄的增长,会慢慢赋予它棕叶味、青苔味、木质味,即“枞味”。这种“枞味”,亦是在所有岩茶品种中最为独特的。

岩茶制作耗时耗力,制作要经过不眠不休的多个小时,此后经过炭焙,以提升香气。待火气退去后,才告完工。

好茶自己会说话。

武夷岩茶讲究“活、甘、清、香”,水仙茶的特点是口感绵软,滋味醇厚,这醇厚感就来自茶树半乔木型茶树品种自身的优势。

要是没有喝懂“醇”是一种什么感受,那么一喝这款水仙就能深刻体会。

这款入门级水仙分享给老茶客和爱喝茶的朋友,他们都会竖大拇指,独特的魅力让人回味。

那么应该学一学武夷水仙的冲泡。

武夷水仙宜用盖碗冲泡,冲泡岩茶水温一定要高,最好就是现开现泡。

滤茶时,盖碗与公道杯不要离得太远,为了减少茶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好的保持茶香。

出汤时需轻缓,茶汤也一定要沥干净。

闷茶时间可以根据每人的口感而决定,毕竟茶无上品,适口为珍。找到自己最喜爱的感觉才是最好的。

一粒粒干茶,如墨玉一般,浑厚沉稳。但当滚热的水注入茶壶中,那些封存的浓郁花香被再度唤醒,喷薄而出。

如此一泡水仙茶,你怎能不被它征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