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茶因独特而稀有

发布时间 : 2020-10-10
古树花茶 古树红茶 普洱茶古树

古树花茶。

1、树种独特

古树普洱茶,注定了茶青母体树种的惟一性。古树普洱茶的原料皆来自存活百年以上、非人工栽种、自然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大叶种茶树品种繁多,只要叶面积在40~60平方厘米范围之内,皆属“大叶种”范畴。

然而,云南大叶种茶树茶体内却有着比其它品种的同类茶树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对于逾百年的云南大叶种茶树而言,其茶叶体内的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含量则更为丰富,对茶叶品质、人体健康皆起着关键作用。

云南大叶种茶树之独特正是造就古树普洱茶颇具收藏价值的原因之一。

2、地域性强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即为桔”。世界上产茶的国家很多,中国亦有多省产茶,然而却只有在云南境內澜沧江流域所产之大叶种茶品方能称之为“普洱茶”;而其他地方所产之茶则不能成其为“普洱茶”。

而古树普洱茶则是普洱茶中极品,仅在云南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中有自然古树群落,故而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古树普洱茶地域性限制强,其他地区不可替代、无法复制,因而原料供应量稀少。且往往只有符合自然与传统,新茶口感浓郁且具有越陈越香特点的精品古树茶,才具有收藏价值,故其数量更为稀少,亦更具收藏价值。3、以陈为贵

在我国“六大茶类”中,普洱古树茶“以陈为贵”的独特之处,与其它茶品追求“以鲜为贵”的特点形成强烈反差。

评判古树茶质量的好坏和价值的高低,茶品的陈化程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这是茶叶学术界、商业界无争议的事实,也是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和追求的一种境界。上乘古树普洱茶“以陈为贵”“越陈越香”的独有价值使其成为可以喝的“古董”,因而比其他茶品更具收藏价值。

正因古树普洱茶树种独特、地域性强、具备“以陈为贵”之特点,因而产于云南新旧六大茶山之中、真实的、品质优异的古树普洱茶确具非凡投资收藏价值。

古树茶是指采摘存活百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科茶树上的叶子制作成的茶叶。在茶叶流通领域,通常指上百年至数千年的云南普洱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制作的茶叶为古树茶。古树茶树仅在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古镇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和勐海县的新六大茶山茶区有古树群落,故而产量十分稀少。

cY316.com延伸阅读

古树普洱茶因生态健康受茶人喜爱


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指的是,以云南古树乔木大叶种为原料的茶叶,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凭借医药保健功能,普洱茶受到越来越多茶人的喜爱。

宽泛来讲,只有云南大叶种乔木茶,经野生或人工种植后在野外自然生长100年以上,才能称作古树茶。云南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介绍,古茶树的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自身去完成,因此茶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相对比较高,古树茶叶属于环保型茶叶。此外,古树已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已经适应并能够抵抗各类病虫害,故无需使用农药,相较于其他茶而言,更自然,无污染。

古茶树的根部深入土壤,更利于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因此古树茶内含物质丰富,古树茶叶也因此更加耐泡,更具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生津。相较于其他茶而言,无需施肥,故更天然。古树茶仅分布于云南澜沧流域,主要在大理无量山、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等大山深处,目前发现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茶区产量十分稀少,采摘较难。因此,综合所有优点,古树茶要比台地茶更珍贵。

茶友是因为这些原因 而选择古树普洱茶


为什么选择普洱古树茶呢,此茶有什么优势吗?其实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以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因此这样的古树茶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无论是从收藏的角度还是品饮的角度都有它本身的优势所在。茶友为什么选择普洱古树茶,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古树茶是处在土质最肥沃的地段,无需使用化肥农药。可以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生态的茶叶饮品。2、古树茶树干大,吸收的养料充足,叶芽肥厚。且一年有的只采摘一次,偶尔采摘两次(春尖、谷花)。被认可的古树茶树龄都在一百年以上,云南大部分古树茶的树龄都在三百年左右。3、古树茶做成的晒青毛茶,由于本身内含物质丰富(茶多酚、茶黄素)等,且没有经过任何现在工艺的破坏。在以后的陈化中表现更突出,汤色油亮、气韵芳香、回甘生津、经久耐泡等。而台地茶树龄小,越放茶味越淡,嫩臭味重,最终台地茶会失去韵味没有陈香。4、古树茶的稳定性,古树茶从第三泡到第十五泡滋味仍然不减,毕竟他的母树体吸收养分较多。在品监一款生茶时,稳定的茶味、气韵决定了我们的第一印象。5、古树茶的神韵和灵气,由于海拔、所处环境不同,各个古树茶山所产茶表现出不同的灵气。有的高香、有的喉韵深、有的绵甜等。在生茶的陈化过程中,这些独有的东西依然伴随,在我们品饮老茶时,依然能够品味到这些神韵。在一些顶级的古树茶产区,生茶所表现出的原始森林气息和一丝丝灵气更让茶人陶醉。6、因为买茶的时候茶商都在给你介绍古树茶,而且周围的茶友都是告诉你买了某某古树茶。而你也成为了从众思维中的一员。以上几点就是广大茶友都趋之若鹜的要选择古树茶的原因。看完以后明白你是为啥选择古树茶了吧!

什么是古树茶?古树茶的品质如何?


从古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经过初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精制成型,或饼茶、或沱茶、或砖茶等形态不一的茶品,我们称之为:古树茶。

对于古茶树的界定范围,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对树龄的界定,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100年以上,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300年以上,实则是茶友们对古树茶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期望。

古茶树顾名思义,就是栽培年代久远有些树龄甚至已经无法考证的茶树,这样的茶树,我们定义,至少具备三个特征,

百年以上的茶树;

属有性繁殖乔木类植物;

具有有明显主干、主根的茶树;

我们认为,这样的古茶树上所采摘的鲜叶所制作的毛茶称作为古树茶。

古树茶的品质不需要树龄来证明

对于多年制茶的大拙茶人,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市场的对于多年制茶的大拙茶人,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需求的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茶,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茶品,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也开始重视了古树茶“越陈越香”的品质。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价值的理论基础,古树茶的在贮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陈化品质,从感官上能最直接的体现出来,茶汤入口后汤感的丰富程度,香气与茶汤融为一体后,留在口腔里的韵味,甚至是品茶后的体感,相较于浅薄且单一汤感的生态茶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近十年的过程里,古树茶的品质得到了最有力的论证,便是时间的检验。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茶,到现在的古树单株,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茶品,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也开始重视了古树茶“越陈越香”的品质。

过度的追求和价格炒作,带来往往是现实的迷茫

品质被过度追求时,市场往往也变得急功近利,当知名山头,寨子的古树茶被炒作成了天价,便宜到几块钱的古树茶跟风似的出现时,古树茶就变得极其鱼龙混杂了,当不明真相的茶友们,只为了喝到纯正的冰岛,喝到纯正的老班章的时候,无形中也让自己陷入到了迷失中。

虽然这些年上茶山已经变得非常方便,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对古树茶认知的根本问题,常年待在茶山上的茶农可以很快的辨识出哪棵茶树的树龄较大,哪棵茶树被人为破坏过,而走马观花似的茶友们很难做到见一叶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适口为珍,是以品质为基础的

大拙茶人始终认为,只要是优质的古茶树,它的品质是无法欺骗口腔的,古树茶的品质优越性是生态茶树无法做到的,当然,古茶树的品质,也有高低之分,这也是为什么像老班章、冰岛、易武、倚邦等这些山头和寨子的知名度很高,而在勐海、临沧茶区一些寨子的古茶树知名度并不大,我们做茶的这些年,时常发现很多优质古茶树被埋没在人们的视野中,大拙茶人认为古树茶除了极致的追求,也应该有日常的品饮,好的品质当然有它的品饮价值。让古树茶变成茶友们日常能喝到的茶品,正是大拙所提倡的,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古树茶品质的基本条件是生态环境

古茶树的资源是有限的,分布也是极其分散的,甚至一些古茶树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后已经不具备品饮价值,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对于古树茶的认知,我们需要一些共鸣,能被认可和接受的古树茶,至少茶树的生态环境是完整的,茶树是自然的生长且没有人为过度破坏的,把鲜叶放在嘴里嚼的滋味是丰富的,这是具备好喝的基本条件。

普洱古树茶


一般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都采自古树茶,古茶树就是树龄较大的野生型乔木科古树茶,古树茶一般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可称得上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就像易武刮风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深处原始森林中,而且此地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清晨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梦境般色彩斑斓,奇幻悠悠;古树茶:均无人为管理,纯属天生天养之物,比如: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那卡古茶区的800年古茶树,由勐海县茶科所06年鉴定,树高11米左右,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即为11米,此时它能吸收得到的矿物质养分是非常丰富饱满的,所以此种茶树不但喝起来口感饱满,变化丰富,具备较高的养生功效及作用,还能具有独特的地域性风貌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山头特点,如:易武密香,细腻,犹如少女般的阴柔之美;景迈山独特的王者之香:密兰香韵,老班章的茶性刚劲有力,独具英雄之气概等等,每个茶山均有各自独特特点,不但带给您极大的养生功效及作用,还具备较高的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

古树茶之辨(二)古树小树之辨


古树茶缘何广受市场与茶友的追捧?

除去稀缺性、炒作这些与茶之本质无关的因素,普洱古树茶确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与管理方式无疑是优于茶园茶的。因生态原因和历史原因,古茶树必然是种生苗种植,非密植管理,不使用农药、化肥,同时古茶树与茶园中的其它动植物构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如此生长环境之下可以确保对于食品而言最为基本也最为关键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由于古树茶价格的非理性涨幅,云南某些茶区的茶农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增加产量,在古茶园中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并认为除草剂不是“农药”故而安全。甚至一些宣称从事古树茶经营的业者亦宣称支持此种做法,实在令人扼腕。)

古茶树的先天优势是可以通过品饮很直观的被我们认识的。基本上,同一产区、同一树种,树龄越低口感越涩,舌尖刺激感越重,喉韵越短甚至没有,而古树茶则会有更加协调的口感、更为丰富的内质与更低的口腔刺激性,古树茶的喉韵随其树龄可下探甚至直至喉底。古树茶体感和气感上的愉悦感更是小树茶所不可比拟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一切对比的前提是同一产区、同一树种,同种工艺制作的茶品,以相同的冲泡手法冲泡的茶汤对比得出。从鲜叶到茶汤中间有许多变量可以影响茶品最终呈现的结果,只有尽量排除其它变量方可讨论单一变量对品质的影响。在实际的品饮中,确实可以发现一些优质的生态小树茶更胜劣质的古树茶这类“田忌赛马”式的结果。

而当我们考量如何提升小树茶品质之时,则要进行逆向思考。在茶区、茶种不变,茶树的生长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唯一可以改善茶品品质的,就只有从工艺制程上着手了。

由于古树茶茶菁叶片较小树茶肥厚,当使用相同的工艺(杀青温度、揉捻力度)加诸于不同原料(古树茶、小树茶)时,就会产生差异。古树茶肥厚的叶片使得其在同样的杀青温度和揉捻力度下可以保留更多的活性物质,造成其后续仓储转化的速度较小树茶更快。同理,如果根据不同树龄茶菁的情况调整工艺细节,比如适当降低小树茶杀青温度和揉捻力度,那么两者之间的差异会有所缩小。现在的问题是相同的工艺,不同的茶菁内质,导致茶品的口感以及陈化速度上的差异。一般我们会通过喉韵深浅作为判断茶树树龄的依据之一,但前提依旧是“相同的制程工艺”。若小树茶经过一定的发酵,喉韵依旧可以下探,喉韵的深浅应是结合树龄和工艺综合加成的结果。当以其作为树龄判断依据时,前提是加工工艺的相对趋同。

由此可见,云南普洱茶制茶工艺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且未产生根据茶菁的差异对制茶工艺进行调节的精细加工工艺。相信这也是普洱茶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杆古树


近期,有茶友在分享品饮高杆古树的感受,溢美之词,出现频率颇高,今天我们来简单的讲解一下有关普洱茶的高杆古树。

高杆古树,顾名思义,树干很高,把它和一般古树放一起,就像是“鹤立鸡群”的“一枝独秀”。我们把未经过矮化的,树干笔直,高度超过5米的古树茶,叫高杆古树。主要分布在易武的铜箐河,弯弓,落水洞,麻黑,薄荷糖等地区,高杆古树被称为普洱茶古树中的长劲鹿。

成因

高杆古树的成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众所周知,许多普洱茶树是长在森林之中,为了争取阳光,树需要不断的向上生长,这是高杆古树形成的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为,清末,古茶园茶树被大面积矮化以达到增收的效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砍头”——将茶树的上部分砍掉,留下一人或者两人高的茶树。被“砍头”矮化后的古树,我们称为「砍头茶」,而有一些古树逃过此「劫」。

高杆古树未被人为矮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有些茶树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年代久远,被人遗忘。

2、有些茶树生长在森林深处,不便采摘和运输,因此茶农直接放弃。

3、部分古树深藏在原始森林中,未被人发现。

高杆古树受欢迎的原因?

高杆古树大都生长在生态环境极佳的密林之中,保障了茶叶原材料的天然。再者高杆古树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生长,内含物质丰富,制成成茶后,口感醇厚,香气丰富。

高杆古树茶特征

干茶:条索紧秀,粗壮硕长,茶毫丰富,呈墨绿色,油润光亮。

茶汤金黄清透,汤质细腻饱满,香气馥郁,高扬,苦涩感低,山野韵足,甜柔润滑,回甘生津含蓄持久,茶气足,喉韵含蓄幽深。耐泡度高。

叶底鲜嫩,肥硕,柔韧性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高杆古树的产量非常少,能喝到真正的高杆古树好茶是福气。并非所有的高杆古树茶就是好茶,成茶的品质是由原料和工艺决定的,而树的生长地域决定了原料品质的好坏,部分高杆古树生长的地域过于蛮荒,口感未必好,也并不适合饮用。

普洱古树茶之奥秘:山地古树之美


云南省现在是全世界拥有百年以上老茶树资源最丰富地区。不过,即使是好的山地古茶树,要做出好茶,还是需要识茶人的掌控。

看守千年古茶树的拉祜族茶农

从喝茶到找茶:南糯茶山行

2010年,老班章的春茶被炒到每公斤1200元,每4公斤鲜叶可以做1斤毛茶,差点让众人以为又要回到的疯狂时期。老班章属于澜沧江畔的深山老林地区,大片古茶园属于中国茶叶的种源基地,班章是一个山地里的小村庄,与明代开始种植茶树的冰岛村一样,荒废已久,最初被现在的茶界发现的时候,要在雪山脚下徒步走上半天时间的山路才能到,即使是现在,也需要开上拖拉机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很长时间。

那里的居民都是拉祜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常年生活简朴贫困,基本不使用化肥,保证了当地山林中的这些老茶树的生长环境,进入2000年之后,当古树茶被云南省一些茶叶专家发现价值并投入到流通市场之后,这些区域迅速被控制在一些茶叶商人手里,作为稀缺资源而价格猛升。

诸葛春光与马克

在过去所存储的老茶越来越稀少的情况之下,古树茶正成为爱茶者和喝茶者新的噱头,谁都能以喝到一棵真正古树茶叶制成的普洱为自豪。茶界传说,更厉害的喝茶者能喝出大致的树龄,喝出茶树是否打过农药,喝出茶树的山头。也因为古树茶的热,云南协会组织了《致正之韵》品鉴会,专门饮用近年的普洱古树茶。

本来对古树茶毫无概念,第一次喝到,只觉得香气刚猛,茶汤黄亮,不由得心生疑惑,哪里有那么多玄机?是不是又是一轮的营销方式?见过太多半神秘、半吹嘘自己茶叶的云南商人,对各种宣传方法都不太在意了。

近年来诸葛春光因做古树茶而出名

近年来做古树茶很出名的诸葛春光先生被介绍给我,原来这次品鉴会的各种茶都是他所制作的。他是北京人,满头白发,可是人年纪却不大。他是真正的爱茶人,上世纪80年代末就离开北京,到处寻找好的茶叶。在各个茶叶产地之间,最终选择了普洱,开始另辟蹊径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区域做过茶园,可是后来发现,还是传统的云南六大古茶山的品质更好,最终他选择了西双版纳做自己的茶叶基地。

他告诉我,古树茶的资源并不像想象的稀缺,像冰岛、老班章都只是因为品质独特,加上现在这些乡村出产被某些资金所彻底垄断,当然能抬高其价格。他邀请我来西双版纳时去当地一些茶山看看。喝了一肚子的古树茶,只觉得茶叶很刚性,香气也很凶猛,都比一般的茶厉害,茶汤黄亮得异常,尤其是其中一种,有明亮的琥珀光。我并没有爱上这种茶,只是随意答应了诸葛春光的邀请。他另有一个别号叫"茶翁"。

没有想到,一个月后就真的有机会去西双版纳出差,被茶翁带上了南糯古茶山。这是传说中的六大古茶山之一,因为距离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很近,所以现在去一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困难,这也是其在名声上被后起的勐库等地盖住的原因。人们总是喜欢传奇的。可是,走进去,迅速发现,这里的古茶山真不是浪得虚名。参天大树中,各个寨子的发了财的茶农把自己家的新楼房选址在山坡上,茶翁说,都是这两年靠古树茶发家的结果。

南糯山是六大古茶山,也许就是因为发现得早。这里的茶田分成了多种形态,有开垦出来的茶园,有古树被农家照料生长的,也有完全野放状态的,也就是完全不施化肥,靠茶树自己自生自灭的,产量是前者最高,质量却是后者最好。问茶翁,做成茶之后如何分辨?他一笑:"不用成茶就能分辨,施不施化肥,一尝就知道了。"

怎么可能一尝就知道?茶翁笑着不说话,沿路采摘各个茶园的叶子给我尝,山脚下是现代化的茶园,农民管理得很好,他甚至都不屑于去采摘这种茶叶让我尝。南糯山不是一座高山,可是却分成了多个寨子,茶田分成各个寨子管理,寨子成立了合作社,各个田都有招牌。茶翁也不看招牌,他告诉我,谁家茶不施化肥,谁家茶树有上千年的历史的招牌,都不能光是靠看,"茶一定是靠嘴巴尝出来的"。

他摘了一片古树上的茶叶,那片茶园在斜坡之上,上面写着某大型集团的名字,号称全是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茶树,茶树很粗。可是他说粗细不是评判树龄的唯一标准,摘下了顶尖的叶子,这是标准的云南大叶种茶,叶片肥厚,上面的白毫在透过大树林的阳光下很显眼,一尝,舌尖就觉得芳香,微带苦涩。茶翁也尝,评价说,施过肥料,而且不少。我们向山间小路进发,沿途他爬上爬下,不时摘一片叶子给我,有的平淡无味,有的却清香异常,可是他一直觉得不是他心目中的好茶叶标准。"基本都施过化肥,前两年古树茶热,寨子为了增加产量,就开始拼命催肥,最可惜的是一大片300多年的茶田的主人,现在也算是南糯山的茶王一类的人物,我尝过他们的鲜叶,施肥太多,茶质明显下降。"正说着,这位拉祜族的山民出现,得意洋洋地和茶翁招呼,并且动员今年茶翁收他的茶叶,说他今年没打化肥,茶翁客气地笑着说:"你得到时候拿来让我尝。"

走到一片林地小路,他眼前一亮,爬上小坡,摘了一棵不太高的古树上的茶叶,让我含在嘴里尝尝。这棵树扭成一团,比起前面那些树龄300年左右的茶树看上去还小,可是他从根系一看,就觉得肯定是有300年左右的树龄。这片茶叶入嘴,一股清冽的茶气就在嘴里蔓延开来,最奇怪的是,10分钟后,整个嗓子都是清甜的。他得意地告诉我:"这才是真正没有施过化肥的古树,而且正逢茶树这两年生长恢复了旺盛期,所以质量十分好--原来判断施化肥与否并不困难,舌尖和舌底绝对不能有微麻的涩感。否则就是施过肥的,不过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尝很多种,让自己的整个感官灵敏起来。"

南糯山深处,有棵茶王,根据中国农科院专家的研究,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凤庆等地3000多年的深山古茶树没有发现之前,这棵树是闻名的古茶王。拉祜族的女主人在旁边设了棚子专门看守,可是喝了一口,未见得很甜美,甚至不如刚刚尝试的鲜叶的回甘。茶翁偷偷告诉我,老茶王现在已经衰老,出产的茶叶要看年份,有时候好,可是多数时候已经不太好了。原来茶树树龄并不是越老越好,可是具体多少年的好,现在农业专家也没有准确说法。

这时候才开始佩服茶翁的尝茶能力。他告诉我,他也是喝了多年,并且和茶农们一起种茶做茶才弄明白其中的奥妙,现在他自己并不承包或者垄断茶园,因为"资源丰富,你只要自己能把握质量关,就能保证收到好茶".在南糯山的山腰他自己的山居坐着的时候,周围都是古茶树,高低起伏,而这座完全用木头搭建的房子很高大,墙上糊满了一个画家醉酒后给他画的各种人物图,心里顿时安静。突然对茶翁的话明白过来:好茶资源霸占为己有是件荒诞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光有好茶不够,得做好茶,明白好茶。

品鉴古树普洱

在昆明的品茶会上,我没有喝出古树茶的好滋味,此次古茶山之行,才明白,古树茶所制作的普洱,实在有其好处:茶树树龄长,滋味自然丰厚,如果是照顾好的不施化肥的古树,则在丰厚滋味外嗓子中会带有回甘。这些资源就是云南省独一无二的宝藏,据说云南古茶树资源至少有几十万棵之多。这也是老班章的古树春茶虽然昂贵,可是也并没有带动普遍的价格的缘故。界正在恢复理性。

云南茶界的高级工程师何仕华曾经在云南普洱地区的外贸部门工作过多年,一直是中国大宗出口的商品,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大量山地种植茶叶,结果现在云南省所有的从生长环境分为了"山地茶"和"台地茶"。

最早的台地茶生产是为了供应大宗出口,管理很严格,当时云南省的茶叶出口产量占据了全国1/10;可是当外贸体系开放之后,台地茶的管理出现了滑坡,对化肥、农药的控制不再像以往那样要求严格,只能靠农民各施其法。这时候,山地不容易栽种的老树,或者古树的质量就受到了重视。他因为做外贸,所以特别在意茶叶的质量,曾经去过许多地方寻找好茶,并且发现过中国从野生到驯化的茶树过渡阶段的最早标本,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

古茶树现在云南省澜沧江中段,这里是云南茶的发源地区,有许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茶叶,凤庆的香竹篁古茶树,被中国农业博物馆认定为有3700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邦崴古茶树则是经过驯化的活化石,能证实人类在研究茶树起源、演变和驯化传播方面的功绩。

除了这些发现,他还去了很多人迹罕见的古茶山,例如攸乐古茶山。这里的酸性红沙土壤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当地的基诺族、拉祜族虽然信鬼神,可是对茶叶的了解却很丰富。这里茶树并不高大,和我在南糯山看见的很相像,不知道什么时候种下来的,当地村民除了制茶,还凉拌茶叶,加水、茴香、姜捣碎,然后用盐和辣椒搅拌食用,非常生津开胃。

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上面有很多白毫,被称呼为茶中的味精。1997年当地农民在雪山上发现了上万亩,近10万株的原始野生古茶树,它的规模给发现者很多不解之谜:若是原始生成,不会这么成规模,如果是自然创造,那么和现在的联系也难以清晰化。

这些资源,长期以来白白浪费。何仕华解释,古树茶产量很少,非常不好看,做成茶叶又黑又粗,显得很劣质。加上采摘经济利益上不去,所以1997年在他将古树茶工业化之前,古树茶在很多乡村之是当地寨子里的乡民的日常饮用茶,用陶土罐子去烤制,会非常好喝。"滋味很舒服,香气比起一般的台地种植的茶叶高很多倍。"道理其实很简单,与野生植物滋味醇厚是同样道理。何仕华说:"我看这些茶叶是作为低档原料使用的,觉得特别可惜,想把它们分离出来。"

在刚开始生产古树茶的时候,资源丰富到了可以随便使用。何仕华回忆,1997年的古树茶每公斤毛茶收购价格也就12元左右,而且,几大茶山的原料随便使用,无论是版纳还是勐海地区,做出来的茶叶甜熟,不苦涩,就是口感烈,许多喝惯了茶园茶的老茶客都会被震一下。现在古树茶毛茶收购价节节攀升,2002年已经到了100元左右,2007年,景迈的古树茶是500多元/公斤,一直到今天班章、冰岛茶的天价。

与茶翁一样,何仕华也不赞成古树茶的稀少理论,他认为,云南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林太多,那里气候微寒,病虫害少,加上当地栽培历史久,清代以前这些茶树都不修剪,所以许多山头都有自己的资源。他也不认为古树茶应该卖这么高的价格。"云南古茶树资源丰富,各个山头都有各自的好处,因为十里不同天,生产环境区别很大,比如我就不太喜欢班章,我喜欢老曼娥村的古树,那里的茶叶不苦涩,回甘足足十几分钟长。"

也就是因为各个山头的茶叶风格不同,许多茶叶作坊,特别是爱茶人的作坊就蓄意把山头的茶叶分开来做。茶翁告诉我,大型工厂没有这种条件,因为他们要保证产量,可是小工厂就可以,哪座山头的茶叶就按照哪座山头来做,单独加工,这样独特性很强,他自己就是这样。

去帮助他加工茶叶的工厂参观,那些压饼的工人们对他都很尊敬,因为知道他要求严格,甚至挑剔,也就不蒙他,不管一批茶产量多少都很认真加工。

可是,在他所制作的茶饼上并不打上哪座山头的名称,而是根据茶性起名字,喝到一款被他起名为"心跃"的茶,喝起来有苹果的味道,入口特别顺滑。他笑着说,是不是身心愉悦?又有一款叫"空山新雨"的茶,又新鲜又爽利,他解释说,这款茶的滋味持续很久,而且有股清新感,所以起了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叫山头名字?是因为各个山头出产太复杂,而且山头茶叶不能持续保持质量。比如这两年好,可是采摘过度后,再几年就不好了,很多古茶树几年采摘之后就进入休眠期,香味会大减。所以我给他们按照茶叶的口感香气起了新名字。"

茶翁做茶有个基本特征:追求爽滑和适口,不强调某一方面,他说自己实在是喝了这么多年茶,能够把各个特征表现得均衡的才是好茶,有些茶叶特别香,但是苦涩,他不觉得好;有些特别醇,可是刺激,他也不觉得好。"茶性还是平和的,所以我追求均衡。"这种做茶的方法在界不多见,尤其是在别人都在制造产量稀少的神话的时候。

老茶与古树茶的差别

在古树茶之前,普洱流行的是老茶的神话,总有人说老茶如何好,如何神奇,最夸张的年代,许多人将发霉的普洱的霉味也视为神奇的味道。

昆明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树文很喜欢普洱陈茶。他告诉我,陈茶是指多年的茶,陈化好的茶,又好闻又好喝,有兰香、荷香和人参香,这些香味来源其实一点不神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从清香到沉香是一个自然变化过程,茶汤的颜色也会呈现褐红色,感觉很好。

他解释说,普洱最早就是外销茶,价格并不昂贵,当时别的茶叶需要小心保护,需要密封袋,遮光设施,包括低温装置,可是普洱就很简单,什么都不需要,这种暴露在外的运输往往刺激了普洱的陈化,比如是放在船舱里被湿润空气所浸润的普洱,陈化中不断发酵。香港一批酒楼的普洱尤其好,绿黄色变成红黄色,自然而然生出了藿香、樟香等天然香。"他们储存条件好,一般在山地上的仓库里,不发霉又通透。广州储存的就差很多,因为广州通风条件不好,结果汤色深,不好喝。"这也是香港、台湾等地老普洱值钱的原因,他喝过最古老的是宋聘号的,大概有80年历史,从台湾回流,陈香中带有当归的味道,又有点蜜香。

可是,这种优质的老茶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号称储存了60年、70年的老茶很多,可是专家们一喝就知道是假的。"很多是熟茶,可是熟茶的发明很晚,怎么会是真的。"

因为古树茶的稀少,所以茶翁一开始并不愿意加入到这个局中。"古树茶一般都纯正,而纯正的东西最有力量,比如有种巴马的古树茶,特别持久,刚做新鲜茶,味道就绵里藏针,能比得上存了几年的茶叶,还有那卡山的茶叶,味道也特别悠远,我觉得比一般陈茶好很多。"

他说自己是个喜欢简单的人。"我做的茶叶,都不搞虚头的东西,保留茶本身的香味。"帮助他做茶的英国人马克也告诉我,他走过中国很多地方,结果发现,云南的古树茶是一种很简单,却很有杀伤力的茶叶,"因为本身质地好,所以那种花果香、蜜香,还有甘甜味道都能清晰分辨出来,这反而符合好茶的标准".马克生长在英国,强调的是茶叶本身的性格,他爱茶,可是受到英国式口感的训练,不太相信中国茶人编的故事。"那些告诉我喝茶可以参禅之类的话我都不相信。"他告诉我,喝过无数的坏茶叶,包括吹得神话一般的普洱老茶,现在他的感觉是:与其玩玄虚,不如简单地做茶,只要原料能保证,做茶工艺能保证,好茶自然就能保证。"重复出现的东西最有力量。"

茶翁爱做古树新茶的另一个原因是:储存时间不长的古树茶,就能有储存时间很长的普通的效果。汤色会呈现琥珀色,回甘会更醇。"但是永远不会呈现出人工发酵的那种深红色。"这句话实际上很重要,说明古树茶基本上是按照自然方式发酵制造而成,属于生茶,可是由于其原料好、软滑的口感,打破了生茶刚性的传说,完全使人不觉得这是一种不柔美的茶叶。

什么是古树茶?古树茶的树龄是多大?


古树茶一般是指,古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经过初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精制成型,或饼、或沱、或砖等形态不一的茶品。

但对古茶树的界定范围,很多茶友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比如对树龄的界定,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100年以上,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300年以上;比如对原料的界定,有的认为古树茶必须为纯料,一旦拼配则不可称之为古树茶。众说纷纭的情景下,既是茶友们对古树茶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期望。

对于有着多年制茶经验的大拙茶人来说,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再到现在的古树单株,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许多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大厂也开始重视起古树茶“越陈越香”的品质。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价值的理论基础。虽然目前还无法用严谨科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论证,但古树茶的在贮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陈化品质,能通过茶友的感官最直接的体现出来。

茶汤入口后汤感的丰富程度,香气与茶汤融为一体后,留在口腔里的韵味,甚至是品茶后的体感,相较于浅薄且单一汤感的生态茶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古树茶的品质得到了最有力的论证,这便是时间的检验。

当好的品质被过度追求的时候,市场往往变得有些急功近利。知名山头寨子的古树茶被炒作成了天价,而便宜到几块钱的古树茶品又跟风似的出现在茶友们周围,古树茶市场看起来已经鱼龙混杂了。而当不明真相的茶友们,一味追求纯正的冰岛,纯正的老班章的时候,无形中也让自己陷入到了迷失的境地。

古树茶之缘起


众人炒作古树普洱茶,只为其利益,却不知其缘起与核心价值。随着业界对于普洱茶认知的加深,古树茶受关注度与价格一路增长,近年来更是由于游资热钱的涌入导致古树茶价格暴涨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当下喜好普洱茶的茶友,是否知道古树茶曾被官方认为无法饮用而彻底排除?沉寂多年后古树茶又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发展至今火热?

讨论古树茶,首先一定要厘清何谓古树茶?普洱茶树按种植管理方式分类,可划分为台地茶、生态茶、古树茶和野生茶。台地茶是密度种植、高度人工干预的茶园茶。生态茶是植株密度低,生态化管理树龄偏小的茶园茶。野生茶自然生长完全没有人工干预。而古树茶在2005年之前被称为栽培型野生茶,因其人为栽种但不加管理,树龄超过百年以上。后来因为古树茶的品质逐渐被认可,大量的人工管理,再称其为“野生茶”显然是不恰当的,故改名栽培型古树茶,简称古树茶。若是按照树龄划分,则树龄百年以上的茶树即为古树茶(大树茶),树龄百年以下的则称为小树茶。

云南茶业历史上,古树茶曾广泛应用于普洱茶生产制作。古茶园中必然有自然落种育成的小树,旧时茶农采摘鲜叶并未刻意区分大小树,因此号字茶(1957年以前的私人茶号茶品)原料为大小树混采。而后,云南所有私人茶号并入国营茶厂,号字茶时代结束,印级茶时代开始。此时“红印”等印级茶原料亦是大小树混采。

建国以后,农业生产趋向于单位面积上追求最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成为第一诉求。古树茶采摘不易,单位面积产能低,且其外观不若小树茶细嫩讨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种植茶园茶比采收古树茶要更有效率。因此新种植茶园茶逐渐取代了古树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位置。

云南的野生型野生茶中,确有部分品种(如大理种)具有微毒性,若无饮用野生茶习惯,或饮用不得法,会有造成食物中毒的风险。在当时也确有发生误饮野生茶(野茶)造成中毒的案例。彼时在云南制茶业界具有区分古树茶与野茶能力,了解古树茶可以饮用的专业人士,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缘故,上世纪六0年代之后,基本都不能或不敢发声。野生茶之过被混同强加于古树茶头上,因此古树茶竟从“不用”进一步沦落至“不可用”之地步,被省茶叶公司禁止收购。在当时体制下,除了少数民族少量自制自饮,古树茶彻底退出了普洱茶的制作。

如此对待古树茶显然是不公正的。云南少数民族向有饮用古树茶的习惯,而业界此前也曾一直将古树茶作为制作普洱茶的原料,真正的茶人并未将古树茶遗忘。1985年,时任思茅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的何仕华先生认为古树茶可以饮用。他为了证明此观点,特将古树茶茶样送交杭州质检所,经由骆少君女士检验确认,古树茶安全无毒,自此古树茶方得正名。此举为古树茶再度回到普洱茶生产制作扫清了障碍。何仕华、骆少君对于古树茶之重光可谓功不可没,现如今每个古树普洱茶的爱好者都应感谢两位前辈之功德。屡屡与二位前辈交谈过往,及现今市场崩乱,总有几许感慨!

虽然古树茶得以正名,但在当时以外形、嫩度作为茶叶收购评审首要标准的时代,古树茶外形粗大不讨喜,收购价格低,生产效益差,不构成市场也无人重视。但茶人们未曾遗忘古树茶在历史上的辉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已有茶人开始复原旧时茶品的制作风貌。因此1999年后,便有了“99易昌”和“绿大树”的出现,这些茶品原料为大小树混采,茶品制作开始恢复到印级茶甚至号字茶的方式。

一开始了解这些茶品的人尚在少数,我个人于2001年10月品饮“99易昌”、2000年首批“绿大树”等古树茶品,发现古树茶较同期的台地小树茶茶品转化速度快、口感厚实、韵底深沉。遂于网络上(台湾“茶巅话茶”)开始公开推荐古树茶将成为未来普洱茶市场的主流。因此从2001到2003年,古树茶的市场行情一路看涨。至2003年,古树茶价格得以与台地茶平齐并进而超越。古树茶真正回到了它的辉煌期。

普洱茶需要独立于绿茶等茶类的独特辨识度。内质,而不是外形,应成为选取普洱茶的第一要键。我个人最早提出古树茶优势理念,倡导拉动古树茶市场,并开始定制古树茶茶品,正是基于古树茶的优秀内质。优质普洱茶新茶好喝,正确存放后越久越醇厚之特性,也需要优质古树茶原料方可体现。

我个人虽有志于推广古树茶,但其后古树茶的疯狂暴涨则远异于我的本意,更不认可追捧村寨纯料。普洱茶因其“越陈越醇厚”的特性被投资者作为期货热炒,而古树茶又成为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绩优股”。在近年来一波波的非理性行情中,围绕着古树茶产生了无数的悲喜闹剧。但实际上,我们对于普洱茶和古树茶的真正认识,才刚刚开始。——摘自石昆牧老师专栏

冰岛古树茶历史


冰岛这个地名在云南茶界可谓是无人不晓,它的知名度绝对不亚于班章山。冰岛在勐库镇的最北部,离勐库镇33公里,与临沧市南美乡接壤,乘车从勐库镇出发沿南勐河而上,不用一个小时便可到达冰岛寨。冰岛寨在半山上,全寨房屋坐北朝南视线开阔,冰岛不下雪也无冰,四季如春,葱葱绿绿,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个适宜人群居住的好地方。冰岛寨1904年以前是个纯粹的傣族寨,傣语读为“扁岛"。1960年以前的双江史书、文册也是将冰岛记为“扁岛"或“丙岛",而现在用冰岛代替“扁岛"作为老寨子的地名确有汉文翻译不准确的因素,弄得既不表音又不表意,不中不洋,没有去过冰岛村的人听那地名还以为那是一个江中很冷的小岛,还有人一提起冰岛即联想到欧洲的小国家冰岛国。真不知后来的各种书籍地图是如何将傣语村名“扁岛"译成冰岛的。但当你走进冰岛寨时,寨子里的傣族村民仍将自己居住的寨子叫做“扁岛"或“丙岛”。

说双江勐库的大叶茶,无论如何都要说到冰岛,查1949年以后双江、临沧的史书史料及云南的各种茶书在介绍双江勐库种茶的事的,都是说双江勐库种茶始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茶种是勐勐(双江)傣族土司派冰岛人去西双版纳引来的(另一种说法是从缅甸滚弄山引来的)。于是,时至今日不少只看书不作实地考察的人便下结论说双江种茶的历史仅有520多年。

关于勐库冰岛茶种从西双版纳引来之说,笔者多次进双江深入调查得知,此说法源自勐勐傣族土司的家谱记载,这本土司家谱是用老傣文记载,过去双江有懂老傣文的学者看过,此记载应该是真实的,冰岛的傣族人的确去西双版纳引过茶种。

清代以前,双江这片土地居住过布朗、佤、拉祜、彝、傈僳等民族,在这些民族中,只有傣族有文字,所以双江300年以前的历史文献现存的只有傣文版本,要查找双江清代以前种茶的记录只有勐勐傣族土司家谱中有那么几句话的记载。双江1904年才改土归流,在此之前,1479年至1903年勐库一直是勐勐傣族土司管辖,1903年以前勐库及双江全境种茶的情况找不到汉文记录,因为找不到汉文记载,1904年改土归流以后凡是写双江种茶历史的人都依据勐勐傣族土司的家谱来定论。可那些写双江茶叶历史的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起始点,那就是勐勐(双江)的傣族从勐卯进入双江的时间是元朝末年(1358年),在勐勐傣族土司没有统辖双江之前,双江布朗族种茶的情况没有人为他们留过文字。

双江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勐卯的傣族没有迁入之前有布朗族居住,这是研究云南民族史的学者都知道的事。

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古称濮人。濮人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族人,云南的云县白莺山、凤庆香竹箐,勐海布朗山、勐腊革登山、勐库公弄、勐库小户赛(13世纪前小户赛是布朗族居住)等地留下的特大型人工栽培的古茶树都与布朗族有关,这些地方留下的罕见的大茶树足以证明布朗族二千年前至八百年前已在从事人工种茶,凡布朗族居住过的古村寨都能找到特大的古茶树,这是今天还能看到的活历史、活档案。

从双江历史来看,拉祜族也比从勐卯来的傣族先定居于双江,从勐库坝糯、懂过、小户赛、南迫这些拉祜族居住过的古寨留下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来看,在勐卯傣族还没进入双江之前,拉祜族已在进行人工种茶,因拉祜族没有文字,拉祜族在傣族迁入之前已在勐库种茶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

冰岛(扁岛)100年前是个纯粹的傣族寨,1903年以前一直由勐勐傣族土司管辖。1485年冰岛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引入茶种,而1485年当时的勐勐土司是罕廷发,罕廷发是耿马傣族土司的侄子,来勐勐(双江)任职之前,少年时代曾去木邦的景栋(今缅甸景栋)缅寺学习佛教多年。1480年成年后才回到勐勐当新一任的勐勐土司,景栋离西双版纳的打洛仅几十公里,罕廷发从景栋回勐勐必须要经过勐海,勐海的布朗山、巴达山、南糯山等当时已在大规模种茶(这一段历史我已在我的另一本书《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中作过阐述),罕廷发经过勐海时对这一情况是知道的。罕廷发上任后派冰岛(扁岛)的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引茶种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罕廷发经过西双版纳时看到西双版纳(车里宣慰司)正在大力发展茶叶,村村寨寨都在种茶,这对他是有启发的,他上任后,也要让他管辖的地方的子民们也种茶。

明代和清代傣族土司、贵族、上层人物间是有联系、有来往的,经常进行联姻、互赠土地、联合抗敌等,罕廷发与西双版纳的傣族土司关系一定很好,他才会派冰岛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取茶种。还有一个方面可以断定,当时(1485年)勐库的布朗族、拉祜族已在种茶,布朗族寨、拉祜族寨已有茶树,罕廷发知道勐库那片土地适合种茶。罕廷发1480年才到勐勐任职,1485年派人去西双版纳引茶种时,罕廷发还没有完全掌控住勐勐全境(今双江全境),他还没有完全掌控住山区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等(罕廷发后来是通过传布小乘佛教在山区各寨子建佛寺,用宗教手段将山区各个民族统一起来的),从维护稳定,避免民族纠纷来讲,罕廷发不可能也不愿去向布朗族、拉祜族索要茶种,西双版纳离勐勐并不远,今天的澜沧县县城勐朗坝当时还归西双版纳管辖,勐勐与西双版纳算近邻,西双版纳的傣族与勐勐的傣族都信仰小乘佛教,且语言相通,罕廷发派人去西双版纳取茶种比向公弄的布朗族、坝糯的拉祜族索要茶种更妥当、更合情、更容易、更方便。罕廷发刚刚上任当勐勐土司,大局稳定是最重要的事,从搞好与被统治民族关系的需要来看,罕廷发也不会去向山区的布朗族、拉祜族索要茶种。

另一方面从当时的现状分析,罕廷发1480年到勐勐任土司时,勐勐山区的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已在种茶、已有茶树,已有茶喝。勐卯的傣族迁入勐勐(双江)还不到100年,傣族多住坝区,采不到茶籽,没有茶树,当时没有茶喝的就只有傣族人,傣族人也要喝茶,罕廷发和土司府的人也要喝茶,罕廷发派人去西双版纳引茶种是很有必要的。从小处讲,冰岛(扁岛)有了茶树后,全勐勐的傣族就有茶喝,勐勐傣族土司就有了自己的贵族茶园,有了自己可以随意支配、送礼的茶叶、茶籽,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勐勐土司送给顺宁府的茶籽就全部来自冰岛(扁岛);从大局讲,罕廷发要当好地方官,就要发展地方经济为一方百姓造福,茶叶在明、清两代如同货币,什么物品都可以换来,冰岛引茶籽、种茶可以推动全勐勐大规模发展茶叶,提高各族民众的生活水平。

从双江(勐勐)1485年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傣族土司罕廷发派冰岛(扁岛)的傣族村民去西双版纳(车里)引茶种应该确有其事,符合勐勐当时的历史现状,但说勐库及整个双江地区种茶是从1485年冰岛人去外地引来茶种开始就有些不符合历史状况,因为在勐库的公弄、小户赛、南迫、坝糯、懂过这些布朗园就等于是勐勐傣族土司的私家茶园、便、最合适、最有面子。族、拉祜族居住过的古村寨现今还能看到许多树龄超过600年的人工栽培大型茶树。至于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勐勐土司与顺宁土司联姻,勐勐土司送数百斤茶籽给顺宁府也应该确有其事,勐勐土司用扁岛(冰岛)的茶籽做女儿的陪嫁礼是很容易、很体面的事,冰岛是傣族村寨,冰岛的茶园就等于是勐勐傣族土司的私家茶园、贵族茶园,用冰岛茶籽送礼无疑是最方便、最合适、最有面子。

冰岛是勐库地区海拔最高的傣族寨,也是勐库地区唯一一个高山上的傣族寨。冰岛的土壤气候与勐库其他山区的村寨一样非常适宜种茶,冰岛茶口感好,这也是茶界公认的,但冰岛茶与公弄、小户赛、坝糯、懂过等村寨的茶相比各有风格,孰高孰低,难下定论。

冰岛茶几百年来在双江(勐勐)独享尊荣、声名远播,这与双江过去一直是傣族土司统治有关,冰岛傣族村民种的茶园相当于勐勐土司的私产,也相当于勐勐土司的贵族茶园,勐勐土司的对外活动,对外交往会首选冰岛茶,勐勐傣族土司几百年的特权、地位为冰岛茶身价独高、声名远播提供了条件,名气大、身价高并不等于就是资格老,就是年代最长最久。最早在勐库定居、最早在勐库种茶的是布朗族而不是傣族,从民族迁徙的时间、从村寨的历史、从勐库各村寨现存的古茶树的大小树龄分析来比较,公弄、小户赛、南迫、坝糯、懂过等布朗族、拉祜族村寨种茶的时间要早于冰岛(扁岛)1485年开始种茶的时间。

名震天下布朗山:以风味独特的古树茶独领云茶风骚


作为普洱茶消费大省,广东地区的茶客已经能从市面上购买并享用今年的秋茶,远在云南普洱茶产区,秋天稻谷成熟,此时的茶被称之为谷花茶,其采摘制作也接近尾声,我们走进西双版纳普洱茶产区,了解普洱茶生产制作过程。近期,我们推出“云南问茶”系列报道,为您展示云南西双版纳茶山的风物。

立冬之后,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然而立冬当日的云南西双版纳布朗山,依然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秋日之景:阳光不吝惜热量洒落,大朵的黄色菊花和火焰花沿路绽放……从灰蒙蒙的佛山抵达西双版纳,最直观的感受是天清气爽,眼睛和眼镜仿佛被擦得清亮。

上午9时我们自告庄出发来到这里,为我们布朗山之行驱车引路的是佛山茶人高剑灵,他祖籍福建安溪,从事普洱茶生产和销售工作。一开始,茶对于他只是生意,2013年,他第一次踏上布朗山顶便有了归属感,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普洱茶由生意转为事业,如今,一年多达8个月的时间他在云南的茶山基地里,喝茶、看星、“看太阳从山坡那边滚下去。”

1、迄今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

资料显示,布朗山布朗族乡距勐海县城86公里,位于勐海中缅边境,境内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海拔在535至2082米之间,下辖7个村委会共53个自然村,颇负盛名的包括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等,以风味独特的古茶树而名震天下。

取道东面的山道向上行进,中午12:30,我们首先抵达贺开古茶园,一览“西保4号古茶树”,该树被木桩环绕保护,显示其超过600年的“老资质”,吸引游人不时与之合影。茶树直径一人无法环抱,青苔遍布茶身,树叶上多有虫眼,贺开古茶山位于勐海县东南部,怒江山脉南延余脉部,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是西双版纳州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

2、每家每户都有茶园

继续东行,中午1:30途经布朗山——“班盆”寨子,位于西双版纳勐混乡,海拔1760米。据悉,班盆古树茶园海拔、气候、土壤、生态环境和茶树树龄与老班章近似,西面与班章相连,是一个拉祜族村寨。茶农岩坎龙正在加工尾水秋茶,外面坐着两位正在拣剔黄片、老茶梗的农家女,车间的摊晾槽里放着刚刚采下来的茶青,二楼的晒棚里,晒着刚刚揉捻好的茶青。据他介绍,这个月份,茶树发芽率少了,所以大树小树会混采,一公斤可以卖450元。

约5:30,我们行至以霸气出名的老班章村寨,因村中的喜事将近,少年在村道上插彩旗。据介绍,老班章村现有100余户,沾亲带故。

老班章40号伊娘阿谷是一座漂亮的新房子,行走其中,现代化家居用品一应俱全,宽敞的厨房里,93岁的老人依然守着炭火炉煮一大锅汤,笑着对来访的客人讲述本乡本土的语言。哈尼族新妇杨晴为访客冲泡两日前新制好的秋茶。她说,这间大房子去年建好的,超过1000平方米,从基建到装修花费三百万元。在老班章,每家每户都有茶园,丈夫是现在炒茶的主力,今年春茶4500元一公斤、秋茶3500元一公斤。去年,一家收入160多万元。她说:“前几天做的茶已经卖出去了,谷花茶采摘制作至11月20号左右,12月份修枝剪叶,此后到明年3月份都让树进行休养生息,我们都请茶工来采摘。古树茶都是祖宗们留下的财富,年份较轻的绝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辈种的,爸爸妈妈们也有种一些。”

3、炒茶好的标志是出茶香

颠簸了一天的山路之后,我们最终抵达了布朗山班等老寨,这是布朗山人口数量排名第二的寨子,约800人。晚饭过后,我们跟着本地师傅,到勐海禅韵茶业布朗山观山基地毛茶初制所炒茶,从热锅、炒茶到理条,鲜叶在火力作用下失去水分,香气层层变化,一开始还有青草味,慢慢地,茶香渐起……

炒茶师傅岩伍应生于1985年,制茶12年。他介绍,村里头有一百多户人家,共800多人,都是布朗族,其他村庄包括哈尼族,拉祜族。语言不同,文化习俗不同。本乡本土人,不爱外出打工,都喜欢留在家乡,以制茶售茶为生。虽然村与村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收入差距大,但他家拥有30多亩茶地,一年收三四万元过生活不成问题。岩伍应认为,炒茶,炒好的标志是出茶香,无青味。炒制时,起锅火温高时翻动动作加快,主要以“抛”为主,随着青味的散失,锅温降低,动作可以放缓,主要以“闷”为主,如果锅温高时翻炒动作缓慢,那么会出闷味和糊味。

岩干香师傅制茶8年,他亲手演示如何炒茶、揉捻、理条等工序,少言寡语,稍有羞涩感,他说自己就喝自己做的茶。他说:“我们采取手工揉捻,揉捻程度较轻,这是刚刚揉好的茶青,有点粘手吧。”揉好的茶青,薄薄一层,均匀的撒在竹制水筛上,放置室外日晒。

刚开始炒茶时还是夕阳西下时分,晚霞绚烂,随后日光暗淡,钩月升起,深蓝色的夜幕中,星星闪烁。制茶结束后我们在星夜的户外摆开一张簸箕,点一支蜡烛,烧一壶热水,在茶香中感受山气的沉降。

山居一夜,大大的落地窗邀山翠入室,下半夜下起倾盆大雨,晨起无阳,山间烟笼雾绕,寒炉煮茶,临窗望远,闲话暖阳,竟不知浮生半日。

昔归古树茶


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这是昔归普洱茶最主要的特点。那么昔归古树茶涩吗?

昔归茶内质丰富,茶汤浓度高,香气高锐融于汤水之中,茶气强劲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可谓临沧普洱“柔中带刚”的典型,难怪又有“临沧班章”之称。

昔归位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茶以独有的香气让喜欢普洱茶友爱不释手,优点是泡出来生津持续不断。昔归茶内质丰富,香气高锐,茶气强烈,滋味厚重,强烈的回甘与生津,且口鼻留香持久,柔和甜美,清澈的冰糖韵

昔归入口能感觉到稍涩,然后在3泡左右快速化掉,回甘强烈。苦和涩并不是昔归芒麓古树茶的特性,昔归芒麓古树茶的特性是霸气(茶气足)、耐泡,高香!昔归芒麓古茶滋味厚重,微苦,苦的口感特像点豆腐常用的石膏水,这种苦与众不同.茶叶形状像柳叶,细长而尖,叶片薄,(冲泡后的叶底,叶老的会稍大一些,但很薄,绝对谈不上是肥状)因果胶质丰富易揉捻成条(紧细稍长,如只是细,但不是稍长的得小心)昔归芒麓茶因茶质丰富厚实,冲泡时应加快出汤速度,避免茶汤过浓冽!

昔归茶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特点: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古树茶因独特而稀有》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古树茶因独特而稀有》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古树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