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龙顶茶的泡法和功效

发布时间 : 2020-12-16
开化龙顶功效 开化龙顶茶功效 开化龙顶茶优点

开化龙顶功效。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开化龙顶茶的泡法和功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开化龙顶茶的泡法和功效”相关知识!

开化龙顶茶的泡法

1.在玻璃杯或瓷杯中放3克开化龙顶茶(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2.放50毫升热水(水温90度左右)。

3、摇香浸润开化龙顶茶茶叶。

4.把水杯加8分满后饮用。

5.每次品茶剩1/3茶汤时蓄水,确保每泡茶浓淡均匀,口感鲜美(以三泡为佳)。

开化龙顶茶的功效

1.抗菌、抑菌: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2.抑制癌细胞: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3.防龋齿: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4.兴奋: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5.利尿: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6.强心解痉: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7.抑制动脉硬化: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8.减肥: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开化龙顶茶的简介

开化龙顶茶产于浙江开化县齐溪乡白云山。该茶采于清明、谷雨间,选取长势旺盛健壮枝梢上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开化龙顶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初烘、理条、烘干等五道工序。开化龙顶茶为中国的名茶新秀。1985年在浙江省名茶评比中,荣获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名茶荣誉证书,同年被评为中国全国名茶之一。

小编推荐

顶茶传说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的人却并不多。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北苑“龙团茶”饼的兴废故事


时值仲春。今日已是二月十三,1000年前的此时,在北宋京城,皇帝家刚刚喝上了今年的第一碗新茶——《西湖志》记载的这桩事,叫“北苑试新”: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新茶,名“北苑”。

生产北苑茶的,就是现在的建瓯。据说,每年惊蛰雷雨时,建瓯那儿都要由地方官员主持,组织千名茶农“喊山”:台上高烧红烛祭茶神,台边击鼓放鞭炮,台下茶农放声喊:“茶发芽!茶发芽!”喊山之后采茶,然后将茶叶碾成粉末,做成茶饼,再由“漕司”派遣进贡。漕司又称转运使,是宋代官职。蔡襄就干过这个职位,而且做得全国闻名。欧阳修在《归田录》里写了蔡襄发明制作的“龙团茶”: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庆历中,蔡(襄)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宋宣和二年,宋徽宗曾经请亲王近臣喝茶,亲自注汤分茶,用的就是这种“龙团茶”。

那时二两金相当于近30两白银,大概能买3亩地了。好奢侈!

这种奢侈,结束在明太祖朱元璋手里。沈德符《万利野获篇》里记载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废止龙团茶饼,“惟芽茶以进”,茶叶不再碾成粉末,而是搓揉焙干为条索,茶饮也从明代开始,由煮茶改为泡茶。

三岩龙 茶马古道上的明珠


三岩龙是一片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世界,北有挺拔俊秀的久鲁祝神山,南有洁白如玉的麦地贡嘎雪山和奔腾不息的雅砻江。原始森林遍布全景,高山湖泊星罗棋布,有丰富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有亚洲成片的珍贵栎树,有世界体型最大的牦牛,还有令人陶醉的浓郁的民族风情。

三岩龙乡地处九龙西南,距县城67公里,方圆93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250米,平均气温11.1℃。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景色迷人。从县城往西行至34公里,便是呷尔、汤古、三岩龙三乡交界处山梗子。登上山顶举目远眺,蓝天白云、海阔天空、群山起伏、青山叠翠。山顶公路傍便有海子,再往西约三公里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雄伟壮观挺拔俊秀的久鲁祝群山,久鲁祝群山由七座五千米以上的山组成,最高处5256米。山脚处三山之间又是康屋湖海子。久鲁祝山北面与伍须海十二姊妹峰相望,仿佛展示着它那高大健壮的体魄。久鲁视群山冬天冰雪覆盖,白雪皑皑,形如银色的宝塔,蔚为壮观,夏天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神神秘秘。七座山的中央还有个海子如珍珠般镶嵌,形成独特而神奇的自然景观。传说海中有水怪出没,过往行人路过海边高声喧哗,惊动水怪,水怪便在海中翻腾,卷起巨浪,天气骤然变化冰雹随之砸来,游人躲闪不及便会伤其头部。从伍须海往南行20公里,便可一览久鲁祝群山风姿,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这里。又是一处人间仙境。关于久鲁祝山的传说很多,七座山峰像七位壮汉巍然屹立在海子周围,它又像身着浓装的七位仙女下凡珊珊来到湖边。传说又是七姊妹争奇斗艳之地,面向三岩龙方的姑娘长得美,因而有三岩龙出美女之说。

山中有海、海中有山、山海相连、山山相连。观山雄奇壮观,赏海美如珍珠。形态上它更像一位巨人伸开双臂由北向南怀抱着三龙这片绿水宝地。南边有连接凉山州木里县的茶马古道、麦地贡嘎雪山、雅砻江大峡谷。境内青山环绕、地势开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形,形成了一个村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如孔雀吃水、凤凰展翅、大象背仙、犀牛下山、仙女下凡,天鹅孵卵,罗汉打坐、巨人垒石、三雄争宝、龙凤相斗、仙人洞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南有麦地贡嘎雪山和雅砻江,是神奇的茶马古道线的必经之地,奇观异景千姿百态,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遐想。

据木里县志记载30至40年代探险家洛克就是沿着茶马古道从木里县水洛乡出发,再经九龙县到贡嘎山考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高山、半高山和矮山三个不同海拔气候带。高山是天然牧场,九龙牦牛的半数以上分布在这里;半高山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红豆杉、香樟、桦木、华山松、冷杉等珍稀植物群类,有成片的栎树,九龙县约半数的松茸出产在这里。还有虫草、贝母、杜仲、三七、天麻等名贵药材;有小熊猫、金丝猴、马鸡、鹿、麝、熊、虎、豹等珍稀动物;有金、银、铜、铁,铍、稀土等地下宝藏。矮山有肥沃的土地,气候温和,盛产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三岩龙山川秀美,林海茫茫,绿色明珠闪烁。风景这边独好,山山水水都有神话股的传说,沟沟谷谷都有美妙动听的故事,悠久的茶马古道,独有的亚洲成带栎树,是先天赐给的绝品。三岩龙拥有的这笔宝贵财富,在当今旅游开发热中,成为三岩龙发展的不竭后盾。

蒙顶山上的茶博馆


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场景展示区里背茶工的塑像,让人们领略到川藏茶马古道始发地的茶马古道场景。

四川雅安。在中国几千年的茶业发展中,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蒙顶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圣地,始终是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就是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一大人文景观,共占地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3000多平方米,分中心区、场景展示区、接待区、展览区、销售区等7大功能区。茶博馆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以及折射出的茶文化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了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祥地和发源地,以及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陈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与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相映生辉。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白色浮雕立柱记载了世界茶人、茶事、茶具、茶叶、茶俗和茶诗,用腐刻铜板记载从神农氏至今近5000年茶史大事记的地面踏步,把大厅末端的汉代植茶始祖吴理真和唐代茶圣陆羽雕塑连接起来,场景展示区里可以领略川藏茶马古道始发地的茶马古道场景悠悠千古情。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展览区着重介绍了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历史、茶文化艺术、国内外6种最具代表性的饮茶习俗、14种特色茶艺、茶文化作品、茶道三君子(好茶、好水、好茶具)、茶与健康等,同时介绍了四川及蒙顶山茶文化发展史、蒙顶山名茶和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资源。

福鼎白茶的泡法——品品香


福鼎白茶的泡法;;品品香 通常我们饮茶,宜兼饮,不宜偏饮,而福鼎白茶又宜常饮,不宜间断和太浓,福鼎白茶品鉴和饮用要做到随饮随泡,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透明玻璃杯、茶盅、、等。如果采用;茶;的饮用和办法,效果当然更好,福鼎白茶不炒不揉加工工艺决定了其耐泡特性,一杯福鼎白茶可六到八次。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福鼎白茶方法: 1.杯泡法:适合一人独饮,用杯泡法,用200ml透明玻璃杯,取3-5g用约90度开水,先洗茶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福鼎白茶,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自由掌握,具体参见以下的各福鼎白茶各品名建议福鼎白茶方法。

2. 盖碗法:适合二人对饮,取3g福鼎白茶投入盖碗,用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然后象茶的福鼎白茶泡法,第一泡30-45秒,以后每次递减,这样能品到福鼎白茶的清新口感。

3.壶泡法:适合三五人雅聚,用大肚壶最佳或大容量飘逸杯,取5-6g福鼎白茶投入其中,用约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45秒后即可品饮,特点:毫香醇厚。

4.大壶法:适合家庭、群体共饮和长时间饮用,取10-15g福鼎白茶投入大瓶瓷壶中,用90-100度开水直接,喝完蓄水,福鼎白有耐泡,长时间搁置,口感依然淡雅醇香的特点,可从早喝到晚,非常适合家庭夏天消暑用茶和用茶。

5.煮饮法:适合用以的用途,用清水投入10g陈3年以上陈年老福鼎白茶,煮至3分钟至浓汁滤出茶水,待凉70度添加大块冰糖或蜂蜜乘热饮用,常用于治疗嗓子发炎 退烧 治疗水土不服,口感醇厚奇特。亦有夏天冰镇后饮用别有一番风味。 福鼎白茶时间跟福鼎白茶品种、用量、用具有关,福鼎白茶因采摘标准不同而分为白芽茶(太姥银针、白毫银针)和白叶茶(白牡丹、新工艺福鼎白茶、贡眉寿眉);其中白毫银针因其优异的品质而进十大名茶之列、太姥银针被评为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之列。 福鼎白茶正作为福鼎白茶的代表,正在统领福鼎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福鼎白茶性寒凉功同犀角,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福鼎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老年人饮福鼎白茶用于每天用量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的。 肾虚体弱者、心率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明清以来的撮泡法饮介绍


中国饮茶到了明代,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穷极工巧的龙团凤饼茶被条形散茶所替代,从碾磨成末冲点而饮,变革为沸水直接冲泡散茶而饮,开创了撮泡法。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减轻茶农的劳役,下诏令:“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

这里所说的芽茶,实际上就是唐宋时代已经有的草茶、散茶。明太祖下诏贡茶也按散茶制作,这在茶叶采制和品饮方法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明代撮泡法的推行,得力于明太祖朱元璋对贡茶制度的改革。明代泡茶法虽比唐人煮茶、宋人点茶要简化便捷不少,但要泡好茶仍有许多讲究。

许次纾《茶疏》所述的撮泡法

火候:泡茶之水要以猛火急煮。煮水应选坚木炭,切忌用木性未尽尚有余烟的,“烟气入汤,汤必无用”。

选具:泡茶的壶杯以瓷器或紫砂为宜。茶壶主张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大约及半升,是为适可。独自斟酌,愈小愈加”。

涤荡:泡茶所用汤铫壶杯要干燥清洁。“每日晨起,必以沸汤荡涤,用极熟黄麻巾向内拭干,以竹编架,覆而庋之燥处,烹时随意取用。修事既毕,汤铫拭去余沥,仍覆原处。”放置茶具的桌案也必须干净无异味,“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

烹点:泡茶时的次序应为:先称量茶叶,待水烧滚后,即投于壶中,随手注水

入壶。先注少量水,以温润茶叶,然后再注满。第二次注水要“重投”,即高冲,以加大水的冲击力。

啜饮:细嫩绿茶一般冲泡3次。“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中国茶的啜饮方式,从总体上说经历了煎煮、冲点和撮泡3个阶段。

日本茶人冈仓天心以艺术分类的术语,分别将此称为“茶的古典派”、“茶的浪漫派”和“茶的自然派”,倒也十分贴切。

蒙顶茶相关传说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蒙顶茶的人却并不多。

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蜀茶的珍品出自蒙山,故有蒙山味独珍之谓。白居易爱蜀茶,最爱的亦是蒙山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琴与茶是白居易晚年穷通行止长相伴的心爱之物。弹琴他最爱听《渌水》一曲,饮茶则把蒙山茶当作老朋友般喜爱。孟郊乞讨的蒙茗玉花,也就是蒙山茶。宋文彦博在《赞蒙顶茶》中说: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誉蒙顶茶如云之脂膏,赛过醍醐。宋吴中复《谢人惠茶诗》有吾闻蒙山之岭多秀山,恶草不生生淑茗之句。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说: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寻访蒙顶禅茶


爱喝茶之人不可谓不多,但喝茶之人,却未必懂茶。9月底,初秋时节。我这样一个爱喝茶的外行,一不小心撞进了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也初次领会到禅茶合一的韵味所在。

禅茶合一出自蒙顶山的永兴寺。寺院始建于唐,盛于宋。另一说法是三国时期就开始修建。唐时取意蒙山之龙脉名龙泉院,清改名为永兴寺。寺院坐落在蒙顶西侧山腰,海拔千米,依山面水,甚显幽古。千年来,这座古刹一直以僧众自行出产禅茶为名。

去的那天,我们正好赶上采摘和制作禅茶的时机。上午的阳光,轻柔地洒在经年被雨水冲刷的红墙上,为古朴的院落抹上一丝明媚的亮色。院里正在举行采茶前的开坛仪式。清一色的女僧尼,先是虔诚诵佛。完毕后,再挎上竹篓。排着队,依次步入寺院后面的茶园,到她们自己种植的茶园采摘茶叶。

阳光氤氲下,清晨的雾气在茶叶上形成了细小的水珠,叶子顶端的嫩尖呈现出透明的绿色。从未采过茶的我,也跟着僧尼们来到茶园,学习采茶。

一开始,我采摘的茶叶不是太大,就是断了。而她们摘下的叶子都似雀舌般娇小嫩绿,且完整无损。见我手笨,一僧尼莞尔一笑,告诉我:茶要采一芽一叶,才叫嫩。采茶时,手指要掐住芽根向上提,就不会发生断叶。

她还告诉我三采:采阳坡茶于午前,阴坡茶于午后,以保汁水充足;超过时令决不再采。当然,也有三不采:化妆者不采茶,骄阳下不采茶,下雨天不采茶。采茶的讲究,真是出乎意料的细致。

采回鲜叶后,要马上起火、刷锅,着手加工。永兴寺禅茶的加工工序,完全沿用古法,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大步骤。一僧尼在火塘边控制火候,多一根柴,少一根柴,都会影响炒制的温度。待铁锅热度达到摄氏60度时,灶台边的僧尼就将鲜叶倒入锅中,然后用手掌来不断翻炒。翻炒时,嫩绿的鲜叶渐渐卷曲起来。接下来要出锅揉捻,在僧尼厚实的手掌中,叶片被轻轻揉成细小的卷条。这样做,是为了将茶中的细胞揉破,让香味溢出来。

经三炒三揉后,茶叶被平摊在一块白布上,下面是放着木炭的大竹篓。经过烘烤,茶叶慢慢脱水,散发出不同层次的香味。据说,温度高,茶叶会有炒豆香;温度适中,茶叶散发的是熟板栗香;温度低,则大多飘散出清香。

通常,4斤鲜叶经过炒制、脱水后,只能产出1斤左右的茶叶。僧尼们神色庄严地将刚刚新制的甘露茶供奉到佛座前,再用山泉水冲泡开来,香气氤氲,绕人不去。从开坛、采摘、制作到供奉,这便是一套完整的禅茶合一仪式。

在此之前,我一直没明白茶与禅的奥妙,一直以为,茶,不过一类饮品;禅,不过佛家嘴里的玄机。所谓的禅茶一味,不过是佛家枯燥日子里,僧人们冥思苦想出的一味调味剂。

但当我坐在永兴寺里,品尝一杯蒙顶甘露,看那秋色中一地金黄的银杏,有一种宁静沁入心底。我渐渐悟到,茶在饮,禅在参。无论在制茶过程中经历了多少的捏掐和煎熬,茶叶走到生命的最后一步,散放的是芬芳和惬意,如此,还有什么不美好呢?

人生中,那些不快乐的人和事,也终究会烟消云散。这,不就是禅的意境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