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岩茶: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韵不过大红袍

发布时间 : 2019-11-11
大红袍乌龙茶 乌龙茶大红袍 大红袍是乌龙茶

大红袍乌龙茶。

水仙、肉桂、大红袍,三者被称为武夷三大岩茶凡是想要喝好岩茶喝懂岩茶的茶友们,兜兜转转总是绕不过这三种岩茶的。这三款茶是目前武夷岩茶单类茶叶里头产量最大、市场接受程度最广的茶,加上大红袍独特的拼配技术,水仙醇厚的滋味口感,肉桂馥郁多变的香气,被冠以武夷岩茶的“当家茶”实乃当之无愧。

大红袍

有“岩茶之王”之美誉,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很多人会问,到底什么是“岩韵”呢,通俗的来说就是“岩石味”。

大红袍为武夷岩茶中单列出来的一个种类,既然称为大红袍,它所达到的香气,滋味就应该在一般的武夷岩茶之上。岩韵明显、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余香。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其品质还必须稳定,在香气与滋味上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武夷岩茶之代表。

肉桂

肉桂原为武夷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肉桂成品茶特征: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软亮。

近年来肉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不仅仅具武夷茶的传统的滋味特征,更以其持久的香味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今武夷岩茶的“新贵”。在近几年来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中,肉桂茶多次容获金奖,倍受推崇。

水仙

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响,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水仙属于半乔木型的,叶片大而肥厚,是武夷山的传统名茶,内质香气浓郁清淳,如幽兰意蕴悠长。滋味甘清爽口,汤色浓艳,叶片肥嫩明净。

老枞水仙树龄30--50年以上,“老枞味”明显,岩韵烈,香气中等,汤色金黄,橙黄。滋味甘滑甜爽,极耐泡,水中可以闻到了老枞水仙特有的类似老茶树根的香味。

水仙、肉桂、大红袍三大岩茶各有各的特色,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韵不过大红袍,,三者各有各的姿态,大家可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

小编推荐

武夷岩茶双星珍宝:“香”肉桂、“醇”水仙


岩韵最早提出的时间实际上是清代,乾隆皇帝在《冬夜煎茶》的诗中提到,他讲气味清和兼骨鲠,那个骨鲠就是我们说的岩韵,韵是东方美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喝了岩茶以后言有尽意无穷,引起我们心灵颤动的意念,刻骨铭心的感觉。

1.武夷肉桂传说

在武夷山这个地方,儒家文化宋代以朱熹为代表,朱熹是以茶喻理,他总是说:看甜的东西吃完以后回味是酸的,茶喝起来是苦的,但苦中有甘甜,先苦后甜,这是儒家的文化。

武夷山的肉桂茶,民间说是得到神灵护佑,请雷而栽,拜水而和,春天第一声雷响的时候才能摘,长在九曲溪边,山谷幽壑间时而云遮雾绕,湿润清风轻抚盆景状的茶丛,“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恐怕只有这样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才能养育武夷岩茶,在特殊的山川地理环境特殊的内质使武夷山肉桂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妙感觉。

2.武夷肉桂因“奇香”香闻名

在武夷茶区,素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肉桂是“奇香异质”,似桂皮香。第一次喝到肉桂的时候,瞬时就会被那冲天而起的劲气所征服,那种苦中带有焦糖香的独特魅力一下就把喉咙抓住,然后从喉底翻上醇厚的回甘,留韵长久,缠绵不绝。肉桂,香气高锐的特性,同武夷水仙齐名,撑起武夷山当家花旦之名。武夷肉桂被发现至今才短短的一百年,从一株无名小树变成茶中奇葩,没有办法,名山出名茶,自古就是如此嘛。

肉桂成品的干茶,外观条索紧实卷曲,色泽乌褐或蛙皮青,油亮有细白点,优者常有一层极细白霜,茶汤,独具奶油、花果、桂皮香气;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武夷肉桂,源于肉桂叶片和香气同武夷山中的桂树类似,外观叶状如鸡卵,叶尖细长,叶肉肥厚,众脉明显,蜡质感强,散发出类似的浓郁清香。

3.武夷水仙来历--茶如其名

“水仙”是武夷山茶树品种的一个名称,武夷水仙就是以品种命名的。

“水仙”一名的得来,传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福建人发现了一株寺庙边的大茶树,因为受到该寺庙土壁的压制而分出几条扭曲变形的树干。这个人觉得树干虬曲的样子非常有趣,就把它挖了出来带回家里种植。他巧妙地利用了树的变形,培育出了清香的好茶。

因为闽南话里“水”就是美,所以从美丽的仙山采得的茶,便取名叫做“水仙”,这不由也会让人联想到早春时分盛开的水仙花。

4.武夷水仙“醇美”

武夷水仙为历史名茶,是闽北乌龙茶中的两个品种之一。水仙是武夷山茶树品种的一个名称,武夷水仙就是以品种命名的。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

武夷水仙成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或红点,即”三红七青”。

茶人独自品茶,实际上是茶人的心在与茶对话,心驰宏宇,神交自然,尽得茶道之神髓。如果两人对饮:邀一知交好友相对品茗,心有灵犀,倾心相谈,此乃人生乐事。大家一起饮茶,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尽在满室清幽,不经意中总在回味人生百味。

最香不过台湾文山包种茶


因为从小喝花茶的缘故,我总是特别偏爱香气悠扬的茶。台湾的包种茶以悠扬高香而闻名于世,这让我着迷不已,常常辗转于大街小巷的茶店去找寻那份特殊的茶香。可是真正品味到纯正的包种茶还得归功于我的一位茶友。

周末与朋友约在一处极典雅的茶馆里,刚进门,我便循着茶香径直找到了闻名海内外、被喻为茶中珍品的文山包种茶。闻香而来的不只我一个。茶桌已经被茶客围得严严实实。泡茶的是一位年长的女士, “这位泡茶的是台湾茶道老师王阿勉。壶中的茶是她特别从台湾带来的文山包种茶。”朋友介绍道。茶客中也有一位台湾人。姓廖,因为篆刻手艺精湛,人称“廖一刀”。

阿勉老师用竹雕大师翁明川先生制作的茶匙轻轻地从茶罐中取出茶叶。仔细审视。干茶条索紧结、较齐整,叶尖自然弯曲,茶身外观翠绿带丽色。沸腾的特选优质矿泉水高冲入壶,快速出汤醒茶,此时幽幽的香已缓缓飘起。第二道静待约1分钟出汤,清香悠扬、芳香扑鼻,汤色是有些泛绿的黄,如初春时小草的嫩芽色一般惹人怜爱。入口后有鲜花般的新鲜感。第三道浸泡时间约1分30秒,增加的浸泡时间使茶的性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香气如怒放的鲜花般完全释放。金黄碧绿、色泽鲜亮的汤色甚是可爱,汤水入口不苦不涩,醇郁浓厚,汤味醇和刺激性强,落喉甘润圆滑带活性。“这茶是2009年坪林冬季比赛得奖茶,所以内含物很丰富。一般泡至七水而滋味不减。”泡到第六道的时候阿勉老师说。七道后,泡开的叶底色泽鲜绿枝叶连理完整无损。“这茶有典型的文山包种茶特征:第一香气清扬,带有明显的花香;第二滋味活泼甘醇;第三茶汤呈亮丽的绿黄色。好好地体味,记住这个味,以后再遇到包种茶就能分辨个好坏了。”茶人廖先生对台湾包种茶了如指掌,才品一口便对此茶赞誉有加。

“文山包种茶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名茶。素有‘北包种,南乌龙’的说法。包种别意‘包中’,常取‘包中’谐音,有‘保准考中’的意思,最适合送给逢考试、求职的亲朋好友,是个很喜庆的茶。”阿勉老师介绍着包种茶的典故。

“这泡茶算是传统的文山包种茶了,因为文山地理位置特殊,山场特征明显,所产的茶属传统的文山包种茶,但是产量很小,无法在市面上普及。”廖老师边说边捡出叶底给我们看, “所以我们要学会区分传统和移栽后的文山包种茶。最直接的分辨就在叶底上,传统的文山包种茶叶缘的锯齿小而紧凑,移栽后的叶片锯齿大而稀疏。”

“廖老师,学会分辨传统的文山包种茶。那又如何鉴品传统文山包种茶之上品呢?”看着廖老师兴致勃勃的样子,朋友也迫不及待地问。“这个当然需要标准来衡量,传授给你没问题,下次可得请我喝你藏箱底的宝贝岩茶。”“一定,一定。”朋友连连允诺。“判断文山包种茶的好坏可依香味、外观、茶色这三个标准。香味又可分香气和滋味两项。香气优雅清香、飘而不腻、入口穿鼻具三者为上乘,滋味新鲜无异味,入口生津落喉干润韵无穷。外观又分形状与色泽。形状条索整齐,叶尖卷曲自然,幼枝嫩叶连理,粉末黑点未生,色泽鲜艳墨绿带丽色,调和清静不掺杂,嫩叶金边色隐存,银毫白点蛙皮生。茶色蜜绿鲜艳浮丽色,澄清明丽水底色,琥珀黄金为上品,橙黄黄碧绿亦清。符合这些条件的,才是上等的文山包种茶。”廖老师边说边拿手边的包种茶比划着。

文山包种茶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讲究香气品质的茶类。文山包种茶的加工,不论从加工层次抑或手法来论,都像呵护情窦初开的少女,极尽温柔体贴,小心冀翼,很少茶类像文山包种茶的制造需要这样轻手轻脚,一路小心呵护到底。问其香。品其味,就像少年时偶遇心仪的女孩,那种令人飞扬奔放、激越愉快的感觉顷刻便从心底升腾而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