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红和普通红茶的区别

发布时间 : 2019-11-12
普通红茶价格 普通红茶价格表

普通红茶价格。

最近很多茶友都在找茶经网小编了解关于“晒红和普通红茶的区别”的知识,于是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这些“晒红和普通红茶的区别”有关内容,感谢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晒红的成长之路

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又汲取了普洱茶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

晒红的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晒干。

与滇红的区别:滇红的发酵程度更高,晒红发酵程度稍微低点,这样能保持一定的原生风味,有更丰富的香气。

与滇红的区别:最后一道工序,传统红茶制作工艺大多以烘干为主,工艺提香,香气高,但是香气散得快,不宜存放。但是普洱晒红是太阳晒干,没有人为提香,香气藏在叶内,有助于存放。

苦涩不显,香甜滑

晒红最大的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与传统红茶相比,普洱晒红同时兼备了传统红茶和普洱茶的优点,其口感也别具特色与风味。

香气是根据发酵程度高低不同产生的纯粹自然的茶香,而非烘烤出来的香气。这样的香气更持久悠扬。

汤感浓是由独特地域特征与茶树共同造就的,茶汤中有效的营养物质类非常丰厚。

越陈越香,口感温润

云南知名茶人包忠华先生在《普洱日报》撰文指出,“普洱晒红与滇红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有保质期,一个可以长期存放。晒红就像晒青毛茶一样具备活性,利于长期保存,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口感越来越温润”。

晒红可以后期转化,就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

Cy316.com小编推荐

古树红茶和普通红茶的区别


古树红茶和普通红茶的加工工艺是一样的,都是全发酵茶,区别主要是茶叶采用鲜叶不同。只要是叶茶叶都可以制成红茶。

最近这两年,古树茶开始被大家所喜欢,古树红茶由于独特的韵味,深受红茶爱好者的钟情,随着古树红茶的流行,不是茶友在选购古树红茶上面就犯难了,古树红茶和普通红茶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它们俩呢?

从原料、树龄来区别

普通红茶是采用台地茶园为原料加工制成,树龄都是在几年到十几年左右。古树红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也为原料加工制成,树龄都是在200年以上原生态古树原料加工而成。

外形、口感来区别

普通红茶条索较紧呈卷缩状,稍细细一些。普通红茶有少许酸味,茶汤偏薄,回甘生津不明显,茶味偏淡。普通红茶一般9-10泡后茶汤变薄没味。古树红茶以条索紧条状为主,茶叶比较肥硕,茶毫比教明显。古树红茶茶味厚重,有蜜糖般甜味,香味浓郁,喉咙舒适度好,回甘生津特别明显。古树红茶最少冲泡至15泡后茶味才开始变淡。

鉴别买到的是不是真正古树红茶

古树红茶鲜叶模上去手感柔软,不刺皮肤,没有声音,茶叶背面茸毛比较稀少,比较长,茶叶泡出来汤色比较透亮有光泽,香味浓厚持久,很容易挂杯,有一股浓浓蜜香味,回甘生津特别明显。古树因为自身年龄比较大,扎根比较深吸收矿物质比较丰富,香气是从内向外散发。最后,将泡过茶叶拿出来看,茶叶张开后,用力拉茶梗是拉不断,茶梗还会拉丝,就像我们吃莲藕一样,越老的丝越长,古树红茶叶是这个原理。

特别提示:如果不能从外型上分辨,一定要品饮一番,靠口感香气来分辨。

如何区别普通红茶与染色红茶?


随着红茶的大众化,喜欢喝红茶的人越来越多。难免有不法商人将红茶染色充当好红茶卖出高昂的价格。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如何维护好我们的权益呢?

叶子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四个办法,需要用的大家的眼睛、鼻子、手、嘴巴。

辨茶第一法

眼观

随手抓取一把干茶放在白纸或白色瓷盘上,双手持盘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红茶干茶的外形是否均匀,色泽是否一致,有的还需要看是否带金毫。

条索紧结完整干净,无碎茶或碎茶少,色泽乌黑油润者为优;条索粗松,色泽杂乱,碎茶,粉末茶多。

甚至还带有茶籽、茶果、老枝、老叶、病虫叶、杂草、树枝、金属物、虫尸等夹杂物,此类茶视为次品茶或劣质茶。

此外,通过冲泡后看汤色和叶底也能进行辨别。优质红茶的汤色红艳,清澈明亮。

叶底完整展开、匀齐,质感软嫩;次品茶和劣质茶的汤色则为红浓稍暗、浑浊的色泽,有陈霉味的劣质茶则表现出叶底不展、色泽枯暗的特征。

辨茶第二法

鼻嗅

即利用人的嗅觉来辨别红茶是否带有烟焦、酸馊、陈味、霉味、日晒味及其他异味。

优质红茶的干茶有甘香,冲泡后会有甜醇的愉快香气,次品茶和劣质茶则不明显或夹杂异味。

事实上,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如果加工条件和加工技术控制不当,或者因红茶成品储藏不当,就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品质的气味。

然而,有些不愉快的气味含量较少,嗅干茶时不容易被发觉,此时就要通过冲泡来辨别,发现含有酸馊味、陈味、霉味的茶,其气味不是太浓重,可以尝试通过烘焙处理后来改善品质。

辨茶第三法

手抓

要验明优质红茶的“正身”,首先就是用手去感触红茶条索的轻重、松紧和粗细。优质红茶的条索相对紧结,以重实者为佳,粗送、轻飘者为劣。

用手触摸茶叶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了解红茶干茶的干燥程度。随手拈取一根茶条,干茶通常有刺手感,易折断,以手指用力揉搓即成粉末。

如果是受潮的茶叶,则没有这个特征。但是,在触碰茶叶的时候,不要大把抓,避免手上的汗水渗入茶叶中导致茶叶受潮。

辨茶第四法

口尝

当干茶的外形、干燥度、色泽、香气等都符合选购标准后,可以取若干茶放入口中咀嚼辨别,根据滋味进一步了解品质的优劣。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汤来进行品评。优质红茶的滋味主要以甜醇为主,小种红茶具有醇厚回甘的滋味,工夫红茶以鲜、浓、醇、爽为主。

这些特征在次品茶身上则不明显,而劣质茶的滋味为浓涩和苦涩,甚至有异味。

辨别红茶的四个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晒红和传统红茶的区别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基本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干燥”也叫“提香”,即利用高温迅速停止茶叶发酵,钝化酶的活性,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使外形固定。同时茶叶在这种迅速干燥的过程中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炭火烘焙完成。

而“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正因为晒红使用区别于红茶的有氧轻发酵才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和风味。

因为晒红选择日光干燥就像晒青毛茶一样保存了茶叶活性,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后期转化,能长期保存,突破了普通红茶常规条件下只能保存两三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以像普洱茶一样长期存储的红茶,并且有后继陈化越陈越香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红茶,普洱晒红虽然新茶略带淡淡青涩气,但却有股晒青茶特有的太阳味,幽香内敛,犹如茶中君子。摆放一年之后则青涩气渐除,茶香愈显,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滑甘甜,生津丰润,韵味悠长。而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青气尽退,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汤色越存越好,口感越来越温润。

当年新制的晒红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看:晒红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晒红目前有二种类型的原料

1、放养茶

内含物质积淀不够,做出来口感不够饱满,和台地茶一样不耐泡。香气飘浮淡薄,苦不化,涩更显。现在很多茶农意识到台地茶的弊端也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也就是通过生态留养、乔木型放养,采用传统的采养模式,这样改造后的生态茶园所制的晒红从香、甜、滑,耐泡,存后变化丰富,品饮效果佳。从使用这种放养的生态茶做的晒红质量上要好于台地茶。如今放养茶成为晒红的主要原料。

2、古树茶

古树原料也适制晒红,但价位太高。但古树晒红内含物质丰富,有梗带马蹄,存放后茶汤饱满,甜度高,更具品饮性。由于古茶树属于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大相应的制作晒红的原料就少。一些名气不大,价位不高的古树茶区的古树茶是晒红的顶级原料来源制成晒红后却成为晒红圈里的贵族。

正因为晒红采用了更自然、态的茶叶作为原料才使得晒红的口感更加特别。也因为这样才使得追求健康的都市人更加喜爱云南晒红,才使得晒红成为了茶中新贵。

晒红和传统红茶的区别?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基本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干燥”也叫“提香”,即利用高温迅速停止茶叶发酵,钝化酶的活性,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使外形固定。同时茶叶在这种迅速干燥的过程中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炭火烘焙完成。

而“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正因为晒红使用区别于红茶的有氧轻发酵才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和风味。

因为晒红选择日光干燥就像晒青毛茶一样保存了茶叶活性,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后期转化,能长期保存,突破了普通红茶常规条件下只能保存两三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以像普洱茶一样长期存储的红茶,并且有后继陈化越陈越香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红茶,普洱晒红虽然新茶略带淡淡青涩气,但却有股晒青茶特有的太阳味,幽香内敛,犹如茶中君子。摆放一年之后则青涩气渐除,茶香愈显,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滑甘甜,生津丰润,韵味悠长。而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青气尽退,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汤色越存越好,口感越来越温润。

当年新制的晒红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看:晒红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晒红目前有二种类型的原料

1、放养茶

内含物质积淀不够,做出来口感不够饱满,和台地茶一样不耐泡。香气飘浮淡薄,苦不化,涩更显。现在很多茶农意识到台地茶的弊端也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也就是通过生态留养、乔木型放养,采用传统的采养模式,这样改造后的生态茶园所制的晒红从香、甜、滑,耐泡,存后变化丰富,品饮效果佳。从使用这种放养的生态茶做的晒红质量上要好于台地茶。如今放养茶成为晒红的主要原料。

2、古树茶

古树原料也适制晒红,但价位太高。但古树晒红内含物质丰富,有梗带马蹄,存放后茶汤饱满,甜度高,更具品饮性。由于古茶树属于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大相应的制作晒红的原料就少。一些名气不大,价位不高的古树茶区的古树茶是晒红的顶级原料来源制成晒红后却成为晒红圈里的贵族。

正因为晒红采用了更自然、态的茶叶作为原料才使得晒红的口感更加特别。也因为这样才使得追求健康的都市人更加喜爱云南晒红,才使得晒红成为了茶中新贵。

你包括哪种红茶?普通红茶


红茶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通的茶,很多人喜欢喝红茶,因为红茶不仅味道很好,而且有很多合适的饮用效果。你知道红茶主要是哪种吗?如果你不知道,让我们去了解它。

红茶的品种

1、小种红茶

小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也是其他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是从小红茶演变而来的。它分为正山族和外山族,都起源于武夷山地区。

郑山族(Zhengshan race):因发生在武夷山市兴村镇的铜木关地区,故又称“兴村族”或“铜木关族”。[3]

异国山族:主要产于福建政和、谭洋、古田、沙县等地,2013年也产于江西千山地区。

2.碎红茶

红碎茶根据其外观可分为叶茶、碎茶、切片茶和成品茶。产地分布广泛,覆盖云南、广东、海南和广西,主要用于出口。

3.速溶红茶

速溶红茶是茶的加工产品。纯天然茶原料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取浓缩茶的精华,然后干燥喷雾形成纳米颗粒固体,可快速溶解于水中。有时也被称为红茶,速溶红茶。

4、马边功夫

马边功夫是由四川马边金星茶厂创造的一种新的浓郁红茶。以海拔1200-1500米的四川小叶种为原料,结合当地功夫红茶技术精制而成。

红茶的类型

1、小种红茶

小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峥嵘族有着丰满丝滑的外表,浸泡在水中后汤呈鲜橙黄色,自然香气,花状水果香气,口感醇厚。熏制的种子尝起来像松烟和桂圆汤。加入牛奶后,茶的香气不会减少,形成液体颜色更加鲜艳的糖浆奶茶。

2.云南红色时间

云南宫鸿傅聪茶和云南宫鸿碎茶销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主要城市的国内销售。滇红的饮料大多是糖和牛奶混合而成的,加牛奶后的香气依然浓郁。

3.祁门时间

祁门工夫茶是中国传统工夫茶的瑰宝。它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它的年产量约为50,000担。祁门工夫茶以其美丽的外观、鲜艳的颜色和浓郁的绿色而闻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4.宁宫功夫茶

秀水在古代被称为宁州,生产的红茶被称为宁红功夫茶。早在唐代,秀水县就已经盛产茶叶。红茶的生产始于清代道光时期。到19世纪中叶,宁州功夫茶已经成为当时著名的红茶之一。宁红的主要产区是秀水县(占宁红总产量的80%)。

5、四川红色时间

四川贡聪,产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和高县,是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贡聪红茶。50多年来,四川红贵族、醒世金白露、徐福金芽、枣白健桂飞红等四川红功夫茶品牌享誉省内外。四川红工夫茶生产技术于2014年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6、福建红色时间

福建红功夫茶是郑和功夫茶、谭洋功夫茶和柏林功夫茶的统称,它们都是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质量风格不同,但各有消费者,盛兴历史悠久。

7、红色时间

岳红傅聪茶是产于浙江的工夫茶。它产于绍兴、诸暨圣贤等县。作品越红,越直,越坚固,越均匀,越优雅,越锋利,越干净。工夫茶越红,越紧,越薄,越直,越黑,越漂亮,越纯,越亮,越暗。越红、越白、越白或越白。

8.红色功夫湖

胡红功夫茶主要产于湖南省的安化、桃园、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石门、慈利、桑植、大勇等湘西县市出产的功夫茶被称为“洪翔”,属“弘毅功夫茶”范畴。红工夫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工夫茶之一,对中国工夫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9、适当的红色功夫

弘毅傅聪茶是一种饮料,其原料包括弘毅茶条等。红茶应紧实细腻,色泽黑色,香气甜美纯正,汤色红色,滋味鲜醇,底部叶红色明亮。高档茶的茶汤也会出现“冷后浑浊”的现象。

适当的红色功夫线紧而细,有金色的头发,深色湿润的颜色,高而长的内香,清新醇厚的味道,红色明亮的汤色,柔软的叶底,当茶汤稍冷时会出现“冷后浑浊”的现象。

10、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简称“九曲五龙”或“九曲红”,是西湖区另一种传统拳头产品,也是红茶的瑰宝。九曲红梅茶产于西湖区双浦镇的湖布、双岭、张羽、冯佳、灵山、射井、人桥、商鞅和夏阳,产品质量最好的产于湖布的大武山。

综上所述,红茶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不同的原料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

云南滇红和晒红的区别


晒红,顾名思义是经由晒制所得的红茶。它的工艺,与红茶工艺相似。

晒红的由来

据传晒红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当时的晒红标准不一)。结合了云南传统晒青工艺,衍变的一款新的工艺品种。40年代开始汲取了滇红工艺特点以及传统晒青工艺,使得所制出来的红茶具有后期陈化的可能。标准化后晒红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PS:晒红制作工艺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太阳暴晒而不进行任何的烘焙。

一般红茶毛茶的工艺为传统四大步骤:萎凋——揉捻——发酵(渥堆无氧发酵)——烘干;

而晒红毛茶的工艺则为: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轻氧发酵)——晒青。

两者区别在于后面两个步骤

晒红的外形和口感特点

刚做好的晒红成品,会有较淡青涩味,这是发酵过程所致,摆放陈化几个月之后,青涩味会消除。晒红的口感特点随着陈化的年限会发生转变,汤色也会加重。

新制的晒红口感幽香,茶汤橘黄。

以新茶为例的特点是

条索:乌润有光泽、显豪;

滋味:馥郁幽香、略带青涩;

汤色:橘黄。

PS:晒红的陈放的转化速度要高于普洱生茶。陈放多年的晒红,红汤红叶,陈香药香显,性温和,利尿,暖胃效果好。

制作要点

晒红对于茶青的要求并不会太高,鲜叶需要有一定成熟度,以一芽二叶为主即可,不必要高档的芽口、一芽一叶

1、自然萎凋

晒红萎凋程度要高于普洱生茶(晒青)。当叶片变黄,变红,则萎凋工序完成。以青草气去,花香显,鲜叶柔若无骨为优。

2、揉捻

破坏叶片组织,揉出茶汁,使茶叶成条。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发酵,以及后期的条形、色泽、香气等。(揉捻一般大约经过两到三个小时,视青叶的老嫩而定)

3、发酵

晒红偏重于有氧发酵,大部分红茶(滇红、内地等其他红茶)都采用渥堆无氧发酵。全发酵茶缺乏后期储存变化空间,不适合长期储存。

各地根据季节变化、气候条件、鲜叶特点灵活掌握发酵时间,以“变色生香”这一主要指标来判断是否发酵到位。通过“天下普洱茶国”在普洱全市的推广实践来看,以五到八个小时之内为宜。

4、晒干

跟普洱晒青毛茶工艺相似,但毛茶水分要低于晒青毛茶,但要晒得更干。

两者对比

1.传统滇红茶发酵程度更高,茶叶内含物质转化更为充分,后期转化空间较小;晒红发酵程度低,内含物质转化程度低,还具有较大的转化空间。

2.传统滇红茶经过高温烘焙之后,酶的活性被破坏,多酚物质的转化停止,其他活性物质遭到破坏,活性丧失或钝化,内含物质再次转化的可能性基本丧失。但这样做可以激发茶叶中良好的香气成分。蒸发水分,紧缩条索,这就造就红茶茶汤红亮,高而浓的香气,和口感的甜厚。

晒红,采用自然日光干燥,有别于高温烘焙的是,日光干燥,茶叶内活性酶以及其他活性物质活性得以保留,仍然具有转化可能性。它还具有持续性的成长能力。

晒红采用普洱茶工艺当中的阳光自然(阳光生晒),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成为一种能够长期存放,越陈越香的茶。

最后说一下,晒红选料不像绿茶、红茶那么强调等级与嫩度,也不用追求古树,老树,适合人工大面积种植茶树的茶园。其特有的“自然味道”(说白了就是带点阳光气息)也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而且因为原料要求并不高,其价格也是相当亲民的,适合大众消费市场。

总结起来,晒红和普通红茶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以及方式),干燥环节这两个步骤的区别。

浅谈晒红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红茶,一种全发酵的茶,基本上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个典型环节。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晒红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干燥”也叫“提香”,即利用高温迅速停止茶叶发酵,钝化酶的活性,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使外形固定。同时茶叶在这种迅速干燥的过程中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炭火烘焙完成。

而“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正因为晒红使用区别于红茶的有氧轻发酵才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和风味。

因为晒红选择日光干燥就像晒青毛茶一样保存了茶叶活性,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后期转化,能长期保存,突破了普通红茶常规条件下只能保存两三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以像普洱茶一样长期存储的红茶,并且有后继陈化越陈越香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红茶,普洱晒红虽然新茶略带淡淡青涩气,但却有股晒青茶特有的太阳味,幽香内敛,犹如茶中君子。摆放一年之后则青涩气渐除,茶香愈显,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滑甘甜,生津丰润,韵味悠长。而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青气尽退,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汤色越存越好,口感越来越温润。

当年新制的晒红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看:晒红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晒红目前有二种类型的原料

1、放养茶

内含物质积淀不够,做出来口感不够饱满,和台地茶一样不耐泡。香气飘浮淡薄,苦不化,涩更显。现在很多茶农意识到台地茶的弊端也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也就是通过生态留养、乔木型放养,采用传统的采养模式,这样改造后的生态茶园所制的晒红从香、甜、滑,耐泡,存后变化丰富,品饮效果佳。从使用这种放养的生态茶做的晒红质量上要好于台地茶。如今放养茶成为晒红的主要原料。

2、古树茶

古树原料也适制晒红,但价位太高。但古树晒红内含物质丰富,有梗带马蹄,存放后茶汤饱满,甜度高,更具品饮性。由于古茶树属于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大相应的制作晒红的原料就少。一些名气不大,价位不高的古树茶区的古树茶是晒红的顶级原料来源制成晒红后却成为晒红圈里的贵族。

正因为晒红采用了更自然、态的茶叶作为原料才使得晒红的口感更加特别。也因为这样才使得追求健康的都市人更加喜爱云南晒红,才使得晒红成为了茶中新贵。

晒红和滇红有什么区别?


滇红,顾名思义就是云南红茶,那么晒红是什么?晒红采用类似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介于传统的滇红茶和普洱茶之间的茶叶。

晒红和滇红的工艺区别

滇红即云南红茶,是发酵度达到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料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以达到保持干燥、停止发酵以及提香的过程。

“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

对比可见,晒红的干燥过程是晒干的,需要的时间就比烘干的红茶要长。相对来说,烘干经历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却需要高温。

晒红和滇红的口感及存储时间区别

口感上滇红茶主要以高香、甜为佳,且汤色为红亮,叶底黄褐鲜活、蜜甜顺口。第一泡便能感到蜂蜜水般的甜感同柔滑爽口,而实际上没有添加过任何糖。随着存储时间的增加其香气会越来越淡,滇红茶一般的最佳饮用时间为1-2年左右。

而晒红不同,晒红香、甜、滑,耐泡,耐储存。因为茶叶发酵程度使然,香气自然沉稳。存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甜味更显,汤色油亮金黄,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泛橙,品饮效果非常不错。

晒红可以做成饼茶且具有越存越香的潜质,至少3-5年是越存越好喝的。晒红成为近两年红茶新宠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晒红茶在存储得当的情况下越陈越香;口感具有低苦涩,香甜滑的特点且耐冲泡;晒制而成,未经提香,好喝不上火;茶性温和,不伤胃;有资料说,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

野生古树红茶与普通红茶要如何鉴别


红茶也是有很多种品类,不同的红茶也有着不同的工艺与滋味,那么问题来了,就云南红茶来说,要如何鉴别野生古树红茶和普通的红茶呢?红茶有没有新茶之说,那新茶好不好呢?带着这些问题接着往下看,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何鉴别野生古树红茶和普通滇红?

如果只是鉴别野生古树红茶和普通滇红茶就非常简单,从颜色上就可以判断,野生古树红茶的颜色是黑的,滇红茶的颜色是黄褐色的。最难的是鉴别野生古树红茶和晒红,这就有一点技术含量,它们两者的颜色都一样有点发黑。那野生古树红茶和晒红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呢?

第一从条形上看,野生古树红茶条形比较细、比较短小,晒红比较粗、比较长。

第二野生古树红茶当中多多少少会有些杂质,就是有一点像壳子一样的东西,晒红肯定没有。

第三开汤,野生古树红茶喝起来非常柔,花香味非常浓郁。晒红因为茶叶里面的胶质含量不如野生古树红茶,喝起来的柔顺度和野生古树红茶就有明显的区别,远不如野生古树红茶。香型也不一样,晒红的香青味很重,野生古树红茶的花香味儿很浓郁。

我们通常通过这三个方法来判断野生古树红茶和晒红的不同点,或者说判断它是否是野生古树红茶。

红茶有新茶的说法吗?新茶好不好?

红茶是有新茶这种说法的。中国有四大红茶: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茶,福建的金骏眉和正山小种。滇红茶的生产工艺就是向祁门红茶学习而来的。

我们以滇红茶来说,它一般可以存储三年,36个月。新的红茶和存储过一年或者两年的红茶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滇红茶是不需要密封包装的,不像正山小种、金骏眉需要密封包装。滇红存一两年以后,香气会损失一点,但不明显。但它的润度会增加很多,因为滇红茶不以火香味儿出名,而是以茶本身自带的蜜香,或者是焦糖香出名的。它烘烤茶的温度不是很高、时间也不长,并且它不需要烘烤很多次,内在的活性物质还有所保留,因此它的后期还会有一定的转化。

新茶好不好?

新茶有一点点的缺陷,第一火香味儿重,第二才生产出来的新茶会有一点微微的发酸,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放三个月到半年,这个酸味会自然而然的褪去,同时火味也会消散很多,这时候喝就比较好喝,也不太会上火。

当然了,滇红茶的香没有正山小种和金骏眉那么香,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香主要是火工香为主。但是云南滇红的耐泡性,要比其它的红茶好的多,这是因为云南滇红茶叶里面的内含物质或者是有效物质含量比较高,高于其它红茶,所以云南滇红茶茶味儿的饱满度也高于其它茶。有许多茶友非常喜爱云南滇红,因为喝起来够劲,茶味饱满,香气自然,没有刻意用火工提高香气,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茶叶自然的香味。 

文章整理于老徐谈茶

“古树晒红”与“传统红茶”的优势区别


红茶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茶品因高香甜润、鲜浓醇和的品质特征,几百年来受到全球饮茶者的推崇和喜爱。不同于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的高香甜润,滇红(云南红茶),滋味浓强鲜爽、厚重耐泡、独具特色,曾两度被作为“国礼”赠给酷爱红茶的英国王室中人,受到王室的热爱及推崇。近年来,滇红不断创新,以“古树晒红”为首的高品质滇红,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红茶爱好者的追捧喜爱。

传统滇红的时代还是以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主,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滇红工艺不断创新。自2013年以来,滇红开始了原料、初制(即从鲜叶到毛茶的制茶阶段)、后发酵的革命。到现在伴随着古树红、野生红、晒红等的出现,滇红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们知道,传统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以达到保质干燥的过程。

高温能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以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也就是所谓的提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碳火烘焙完成。

而创新滇红中“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

古树晒红与市面上的红茶在制作工艺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干燥方式:大多数红茶在发酵后采用高温烘干的方式干燥,并起到提香的作用。

而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当然古树晒红除了日晒工艺,原料也更为讲究,茶品精选云南百年以上古树鲜叶制作,成品稀少珍贵,品质更高端精良。

相对其它红茶,古树晒红的优势:

1、古树晒红茶香气更浓郁

很多提香红茶在品饮时可以立马闻到浓郁的香气,但喝下过后香气在口腔内保留的香气程度并不高,香气不持久。正宗的古树晒红茶,有阳光的晒香味,越存放越好喝,香气喝下去之后再从喉部涌出,停留在嘴里的香气持久且清悠,就算喝一段时间的白开水,嘴里都弥留香气(花香、蜜香、原野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2、古树晒红茶茶汤厚度更佳

普通的红茶汤质偏薄,茶味整体偏淡,而对于古树晒红茶来说,茶味会更加浓醇厚重一些,除了有明显的花果香外,还有蜜糖般的甜味,茶汤入口浓强鲜爽,具有古树茶特有的山野气韵。一般对比喝过之后,对古树晒红茶的口感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3、古树晒红茶比普通红茶更加耐泡

古树晒红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比普通的红茶更加耐泡,一般普通红茶冲至5-6泡便没了味道,而古树晒红茶连续冲泡10多泡口感依旧甜醇,因为古树通常是数百年以上树龄,根系非常深,吸收大地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冲泡的时候释放内含物质更持久,所以耐泡。

4、茶性更温和、口感接受度更高

相较主流红茶,晒红的茶性更温和。高温烘焙后茶的火气太盛,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就尤为明显,晒红经由日光干燥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缺陷,也形成了温润的口感,适合更多人的体质。

5、具有一定活性,成品在一定时间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

有别于高温烘焙,日光干燥保留了茶叶里的部分活性物质,凭借百年树龄丰富的内涵优势,古树晒红具有持续性的成长能力,而且相较于烘焙型红茶随时间递减的品饮口感,古树晒红可以更长期的保存,一定时间范围内,和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品饮特点。

“古树晒红”,因口感优越,可饮可藏的特性,一度成为高端饮茶者的偏嗜品,是近年来茶友推崇的对选料、工艺都更高要求的高品质红茶!

晒红(普洱晒红):“云南传统红茶”在当代的崛起与传播


晒红,本是长期在民间流传,不入主流法眼的“云南传统红茶”。其是云南传统制茶工艺的一种嬗变,跟上世纪30年代传入云南的现代红茶制作技术——滇红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因其跟红茶工艺更为接近,而被归为红茶。

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

表面上看,包括滇红在内的现代红茶工艺主要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而晒红的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晒干,除了晒干以外跟滇红没有什么区别,这会让许多人误以为,晒红是滇红的一种衍生工艺,是1939年云南制作出凤庆滇红后,现代红茶工艺跟云南传统晒青工艺结合的产物。但是深究云南制茶历史,尤其是产于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一带的“太和甜茶”,我们会发现在现代制茶工艺传入云南之前,云南主流的制茶工艺为晒青毛茶及其紧压技术,但还存在许多旁枝末叶,比如竹筒茶、烤茶(如彝族的罐罐烤茶)、苦聪人的冷水泡茶等等。就拿熟茶来说,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是源自1973年到1975年的泼水渥堆试验,但随着考据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与茶人指出,勐海一带至少在民国年间就存在洒水工艺,做出来的茶带有红汤红叶。

由此可见,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前,云南很可能存在类似于红茶的工艺,我们将之命名为“云南传统红茶”,并根据其工艺的最大特性——是一种晒干的红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越陈越香,将之称为“晒红”。我们知道,红茶诞生于三四百年前的武夷山桐木关一带,现在风靡全国的“金骏眉”,就出自最古老的一种红茶——“正山小种”。如果说,红茶始祖“正山小种”是由绿茶与白茶工艺演变而来,比如萎凋就是白茶工艺,烘干是绿茶工艺,那么晒红的工艺,就是由云南传统晒青和白茶工艺演变而来。

说晒青好理解,因为晒红最后一道工序是阳光晒干,明显就来自晒青。但说到白茶工艺,许多人会说这不是云南的传统工艺,是外面传过来的。福建白茶工艺大规模传入云南是普洱茶在当代复兴以后的事,其跟云南茶叶深度结合的产物就是“月光白”——一种介于白茶与普洱茶之间的茶类。但许多人忘记了,白茶是最原始的制茶工艺,其诞生在绿茶之前。在农业文明不够发达,或者说人类对茶叶的利用与加工不够深入之时,在茶叶的早期原产地,比如云南、四川一带,我们的先民很可能将茶树上的叶子采回来,放在阳光下萎凋晒干(跟拿蔬菜晒干做腌菜类似),或者置于阴凉处萎凋,以备食用、药用与饮用,这种鲜叶的阳光自然萎凋,无疑就是白茶工艺。福建的白茶工艺,不过是将这种原始制茶方法加以升华与提炼,使之跻身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中而已。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云南传统制茶,除了晒青、紧压茶、烤茶、竹筒茶,白茶也是云南的一种传统制茶方法。从工艺方面的起源与流变来考究,晒红的起源真相也就明朗了,萎凋其实来自白茶,晒干来自晒青工艺,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后期陈化技术。至于发酵,白茶属于轻发酵的茶,而如今的晒红发酵要重得多,很可能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发酵工艺。

一言以蔽之,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其工艺最开始是晒青与白茶工艺的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在普洱茶于当代复兴之后,又汲取了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

探秘云南最古老的红茶——“太和甜茶”

按照主流的说法,现代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正山小种红茶,被称为红茶鼻祖,原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工夫红茶。

武夷山的茶农从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后来不及干燥变红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渥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制法。

如果说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起源的活见证,那么“太和甜茶”无疑就是“云南传统红茶”起源的活见证,堪称最古老的“云南传统红茶”。如今提出的晒红茶类体系,就是通过对“太和甜茶”进行多年挖掘与整理而来的。

据太和甜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段苹、李琨介绍,云南镇沅县振太镇,过去被称为太和。其跟南诏与大理国有着不解的渊源,洱海边的太和城曾经为南诏国的都城,而点苍山更是闻名遐迩,而振太镇也称为太和,其境内也有一座“苍山”,叫宝仓山。根据老人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振太段姓、陶姓等家族原来居住在大理,为大理国皇亲国戚,大理国被蒙古攻灭后就逃到振太避难,成为大理国遗民,将居住地称为太和,寄寓不忘故国旧土之意。

我们从云南的茶山地理及云茶发展史来看,振太位于的是著名的“景景镇”茶区。就普洱市而言,景东、景谷与镇沅三县连在一起,拥有面积达数万亩的古茶区,而穿境而过的无量山与哀牢山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核心区之一,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王树就位于这里;这里为南诏国的银生节度府故地,云南茶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茶出银生”的发祥地。

茶文化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路径,只有社会经济的繁荣才能带动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盛世兴茶”。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与最早利用茶叶的地方,但就种茶、制茶技艺与茶文化而言远远落后于四川与江南,以致于唐代的《蛮书》将云南茶说成“散收,无采造法”,云南茶事太落后,也不值得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收录。“茶出银生”,说的是云南茶叶文明的草创时期,而随着明清两朝中原文化大规模进入云南,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通过大规模改土归流政策,汉人得以深入蛮荒之地,提高当地的种茶、制茶水平,并进行大规模的茶叶商品贸易,终于在雍正、乾隆年间催生了名震京师的“普洱茶时代”——“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普洱茶在明清的崛起,表明云南茶叶通过与中原的先进文化大融合,进入了云南茶文化的成熟期。

透视云南茶文化千年传播路径,其无疑长期是一路向南的,即从北部先进的洱海、昆明乃至中原地区向南传播。“孔明兴茶”的民间传说,其实反映的是诸葛亮大规模深入治理南中,中原文化深入云南腹地,巴蜀先进的茶文化第一次跟云南原始茶文化接轨的事实。到了清朝,普洱府的普洱茶兴起来以后,其作为一种成熟的茶文化,又向北进行传播,明代成化年间传到勐库,西双版纳的茶籽在冰岛落户,可谓其先声。而“景景镇”地区就充当了,茶文化“先是一路向南,然后再向北反哺”的中转角色。

在唐宋时期,云南文化的重心在洱海地区,而南诏与大理国文化南进的基地之一,就在于银生府的“景景镇”地区,通过“景景镇”传向南边更为荒蛮的宁洱、思茅与版纳,乃至老挝、缅甸与泰国。到了元朝,云南在地方政权割据了数百年之后被纳入了天朝的统治体系,而明代继承了元朝开创的土司制度,而且通过军屯、民屯等大规模移民手段,大量的江南人口迁移到云南,使得云南在明代汉族人口首次超过了少数民族。景东的陶氏傣族土司(土知府),是明朝统治滇西南最倚重的力量,其也是汉化最深的土司之一。如今,景东、镇沅、景谷的古茶产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景东陶府管辖。

正是在明代,景景镇地区在陶府的统治下完成了南诏文化、中原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大融合,并向南渗透,深入影响思普地区(以宁洱、思茅、版纳为核心地区),还通过景东土司与勐缅土司(今临沧市临翔区一带)联姻,而渡过澜沧江影响相对落后的临沧地区。在某种程度上,从“茶出银生”开始,“景景镇”地区在上千年时间充当了茶文化传播的枢纽之地。

到了清末、民国,云南茶文化大规模北上,景谷茶区、双江茶区与凤庆等新兴茶区被开辟出来,与传统的古六大茶山遥相呼应。而近现代的景谷茶区,严格来说,应该是“景景镇”茶区,因为景谷、镇沅、景东许多原料都拉到小景谷进行集中交易,被茶商收购,加工成紧茶边销西藏,或者加工成沱茶,销往昆明与重庆。

通过考察云南茶叶文明的传播历史与路线,我们可以看到“太和甜茶”的出现,绝非偶然。振太镇位于景景镇的核心地区,乃交通枢纽,是普洱市著名的侨乡与茶马古镇,从宁洱出发,穿过景谷,然后来到振太,再北上景东、南涧,再经巍山、大理到西藏;振太到景东从南涧经弥渡、祥云到昆明;振太到小景谷、景谷、普洱府;从振太到澜沧江上的嘎里渡口过江到昔归,达临沧;还有一条从振太、恩乐翻越哀牢山达新平、玉溪、昆明,一条条辐射四方的茶马古道就经过这里,这里成为澜沧江东岸,无量山以西广大地区的交通枢纽。南诏文化、傣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汇集,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苦聪支系)等种茶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茶马古道驮来发达的商旅文化,各种不同的制茶工艺在这里并存并相互影响,从而催生了景景镇地区独特的藤条茶文化——“云茶传统采养模式”以及“云南传统红茶”的活见证——太和甜茶。

据段苹、李琨介绍,其先祖从大理来到振太避难之后,向当地原住民——彝族等少数民族学习种茶技艺,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太和甜茶”这种地方独特工艺。其无疑反映的是,多种文化的大融合,互相影响,最终诞生了“太和甜茶”这朵云南制茶史上的奇葩。

李琨介绍说:“大理国破后,其后裔南迁与原住民彝族、傣族、拉祜族结盟,使元军突破澜沧江而未能翻越无量山,攻入太和镇。在长期抗争过程中,为赢得信任取得支持巩固联盟,主动与原住民交往通婚,进行了广泛的民族大融合;太和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无量山的海拔1700——2600米,山里湿度大、气温低、海拔高,粮食种植生产落后,屯兵补给不便,经常采摘野菜野果度日。许多屯兵、逃难的外来人来此定居,时间长了怕寒怕冷、气胀、便秘、全身乏力等严重影响健康。但原住民却生活得很好,渐渐发现他们不但家家种茶、户户制茶,而且做菜用茶、娱乐用茶、祭祖用茶、敬神用茶,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一切都要用茶。茶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茶也同牲口、田地、山林、房屋一样成为是财富的象征。这些从大理和中原迁来的移民也渐渐学会种茶,同时,还改进了制茶工艺。

原住民的茶确实有效,驱严寒、促消化、提精神、解疲劳。但此茶太苦涩、味太酽,不习惯饮用,妇女儿童就更不适饮用。经交流学习借鉴,制出了弃苦涩、香甜爽,耐储存适宜更多人饮用的茶。

采用当地茶鲜通过长时间摊晾、搓揉、装捂(发酵)、日晒干,通过缸存、箱存、袋存。不久太和一带这种茶得到推广,家家制、人人用,大家对如何制出香甜滑的茶形成一套工艺,其中陶氏、李氏、段氏、罗氏、刀氏等几大家族生产的品质更佳。因此茶产于太和,出于太和,盛于太和而被称为太和甜茶。只可惜后来这种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制茶的工艺也频临失传。”

用晒红做大“云南传统红茶”产业

“太和甜茶”研制出来以后,因为能降苦涩,具有香甜滑之口感特色,而深受市场欢迎,也就以镇沅太和一带为中心沿着澜沧江中下游两岸的产茶区广为传播,云南许多茶山的茶农通过学习会做类似“太和甜茶”的茶,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云南传统红茶”这一特殊的品类。

“云南传统红茶”虽然诞生至今已有百年以上,但一直在民间默默流传,不入云南茶界主流的法眼。我们考察云南茶叶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可以划分为清末民国、计划经济年代、八九十年代、2003年至今的普洱茶复兴期,在每一个阶段都盛行某种主流价值观,而将一些跟正统理念不符的制茶方法归为做假,或者是投机取巧之举,在许多掌握话语权的正统人士眼里,往往将之归为旁门左道,更遑论为之彰显价值与大力推介。这一百多年来,也就是正统的普洱茶、红茶与绿茶三驾马车挂帅的时期,而“云南传统红茶”作为一种介于红茶与普洱茶之间的茶,挑战了六大基本茶类经典体系,被许多专业人士归为市场急功近利的产物,是茶农与商家追求短期利益的怪胎。

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年代,云南茶叶以红茶挂帅,普洱茶与绿茶作为补充,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一切按计划指令安排生产。当时,红茶采用的是滇红标准,而晒青与普洱茶的制作也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当一切纳入计划之时,计划外的就是投机倒把,这就给包括“云南传统红茶”在内的一些非主流制茶方法带来了灭顶之灾,其面临着湮没不传的危险。李琨、段苹夫妇在90年代末期决定复兴家乡的“太和甜茶”之时,竟然发现当地已经有几十年没做“太和甜茶”了(即便有做的也是秘密制作,不向外传),没有人能详细完整地描述这一传统工艺,大都只能提供一点蛛丝马迹的线索。他们通过为期数年的田野调查、查找文献、比较甄别、反复试制,到了2003年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复制出的茶也得到了家人的肯定,老人们都说又尝到久违的味道,并于2004年系统的发掘整理出“太和甜茶”制作工艺。

此后,李琨、段苹对之进行大力推广,在民间的反响越来越大,于2010年的镇沅县庆活动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就此深入考察,组织上报,2013年太和甜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普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太和甜茶”也由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太和甜茶”虽然是云南最古老的红茶,也是“云南传统红茶”的一个代表与活见证,但其地域性太强,顾名思义,给人印象就是流传于镇沅县太和一带的一种传统红茶制作工艺,要将“云南传统红茶”这种产业做大,必须跳出“太和甜茶”,做更大的文章,这时“普洱晒红”就登场唱主角了。这就是“云南传统红茶”在当代的崛起之路:从“太和甜茶”到“普洱晒红”。

晒红是以“太和甜茶”为蓝本构建的一套茶类体系。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力推广的“总导演”,就是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忠华。

包忠华意识到“云南传统红茶”潜在的巨大价值,缘起于2013年10月的一晚。两人刚刚认识,到了李琨茶店喝茶时无意中喝到一款李琨2004年生产的晒红,吸引了善于捕获信息、商机的包忠华的关注。作为时任普洱市茶业局文化品牌科科长的他,一直致力于普洱市茶产业的整合推广,敏锐地认识到“太和甜茶”是一种区别于滇红与普洱茶的“云南传统红茶”,其兼具滇红与普洱茶的优点,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可以将之提升到新型茶类的角度,进行深入开发与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普洱市茶产业的一个新亮点。2014年,其接受记者杜鹃采访,发表了《普洱晒红:一个茶界的新概念》,这是“普洱晒红”这一全新的品类在茶界的首次正式与系统性的亮相,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

2015年1月,包忠华出任肩负引领普洱市茶产业升级使命的天下普洱茶国公司董事长,其为晒红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天下普洱茶国”将晒红定为公司最核心的产品之一,建立高规格的晒红生产线,开发系列产品,并在普洱市范围内输出晒红制作标准,引导合作的初制所与茶农合作社做晒红,并通过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大力推介,构建专业营销渠道进行销售。

版纳有普洱,临沧有滇红,普洱市虽然是生产普洱茶、绿茶、红茶与乌龙茶的宝地,但缺乏普洱与临沧那样名震天下的茶名片,包忠华深入考察了普洱市的茶资源,提出了“普洱晒红”的全新概念,即以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晒工艺而成“普洱晒红”原料,再加工成型为普洱晒红产品。将以“普洱晒红,天下共品”的名义塑造“晒红”这张全新名片,带动普洱市晒红产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红茶最后一道工序是高温烘干的,而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这样一来晒红就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红茶24个月保质期的限制,是一种能够长期存放,越陈越香的茶。事实上,普洱市民间长期在生产“晒干的红茶”,只是缺乏理论体系的总结、生产标准的制订与大规模宣传推广而已。今后,在“天下普洱茶国”的引导下,晒红将上升到茶行业的全新品类之高度。众所周知一个深接地气的品类之出现,会开辟行业的全新蓝海,将为深陷同质化竞争的行业从业者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大家共同将晒红做成大产业,让天下人都来共品晒红。

“天下普洱茶国”将牵头为晒红制订企业与行业标准,申请地理标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云南最古老的晒红——“太和甜茶”传承人李琨,已被聘为公司晒红研发与生产总顾问。2015年,将举办权威的晒红学术研讨会与新闻发布会,并在国内至少十余个城市举办推介活动,参加几个有影响力的境外推介活动。

概念大嬗变时代与晒红的机会

现在主流的六大基本茶类体系,是陈椽教授积数十年教学和科研经验,于1979年撰写的《茶叶分类理论与实践》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

理论体系与实际现象,无疑是瓶子与酒的关系,我们的前辈们通过长期不懈的总结,终于貌似将全天下的所有茶叶,通过科学的分类依据装进了六大基本茶类这个瓶子里。但问题是,一切理论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事物随时处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也就是思想家斯宾塞说过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当中国茶叶的实际情况从1979年以后,尤其是1984年放开市场以后,已经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制茶实践,一些茶叶的制程借鉴了两种甚至多种基本茶类的制作方法,也就突破了基本茶类的边界进行融合而诞生了“离经叛道”之茶品,比如今年受到市场热捧的“老白茶”,凭借“一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是宝”之强大宣传攻势,去跟普洱茶这种后发酵茶争抢老茶市场,这跟经典的白茶定义完全是两回事。当旧瓶装不了新酒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对新生事物持包容态度,而不是一棍子将其打死。

除了“旧瓶装不了新酒”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茶类,比如“云南传统红茶”,其介于红茶与普洱茶之间,很难纳入六大茶类体系,这就是旧瓶也装不了某些老酒之现象。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我们深处茶叶消费大升级的时代,市场概念在不断嬗变之中,而学术理论体系构建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时我们就要大胆抛弃陈说,积极进行创新,引领时代消费潮流。晒红作为一种创新型茶类,在这个概念大嬗变时代将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大家可能会奇怪,晒红作为“云南传统红茶”,怎么又变成创新型茶类了?如果我们将“云南传统红茶”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茶类就好理解了,其诞生之初,工艺主要源自晒青与白茶,后来又借鉴了滇红的某些工艺,在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特性被挖掘出来以后,又借鉴了普洱茶已经成熟的陈放技术。李琨、段苹夫妇在恢复“太和甜茶”工艺的时候,也没有完全囿于先人的窠臼,而是对之进行了改良,使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换言之,以太和甜茶”为蓝本的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其既是传统茶类,也是创新型茶类。

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给予了晒红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何以故?

众所周知,云南大叶种茶内含物质多,以苦涩厚重著称,如果采用传统普洱茶(生茶)的制作方法,除了部分高级原料制成的茶以外,新茶不怎么好喝,要摆放几年才能达到上佳的品饮效果。绿茶贵新,普洱茶贵陈,这是云南大叶种茶找到的跟其他茶类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比较优势。但这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越陈越香、越陈越值钱”观念的盛行,导致了市场上的许多茶叶没有得到及时消费,而是囤积起来牟取暴利,这一方面导致了炒作,市场暴涨暴跌,另一方面也给普洱茶行业留下了天量的库存,使得行业出现渠道肠梗阻与茶叶消耗太慢之弊病。2014年普洱茶价冲高回落,市场陷入深度调整之中,行业亟需告别炒作,寻找真正的消费者,开启庞大的大众消费需求。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仅靠传统普洱茶(生茶)很难走得更远,这时红茶、绿茶与熟茶就派上了大用场,成为厂商寄希望开拓大众消费市场的利器。

绿茶、红茶与熟茶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的工艺都是以“现喝好喝”为旨归的,能在收藏市场之外激活庞大的即饮市场。而晒红作为一种“摆放几个月之后就非常好喝,陈放几年更好喝”的茶,既可以开发即饮市场,又可以布局收藏市场,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而且,晒红一方面选料不像绿茶、红茶那么强调等级与嫩度,适合云南采摘粗放的茶园,另一方面其选料不像高端普洱茶那样强调古树纯料,生态茶园与原料价格不太高的二三线古茶山是其原料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其就能跟绿茶、红茶与普洱茶进行错位竞争,发扬比较优势,而且其原料成本合理,适用于云南大面积的生态茶园,可以开发系列大众化产品,开发大众消费市场。

在某种程度上,晒红跟熟茶极为相似,熟茶走过的路径,晒红可以借鉴。

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熟茶,是传统普洱茶为满足现代市场的需要而诞生的创新工艺,通过泼水增温增湿的手段加快普洱茶陈化速度,以达到尽快品饮的目的。如同晒红一样,熟茶不但可以现喝,开发即饮市场,而且发酵程度较轻的熟茶还拥有后期转化空间,可以长期存储,在一定期限内变得越陈越香,可以开发中期茶与老茶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熟茶采用普通的台地料发酵,被视为价廉物美的大众茶品。从2009年开始,一些茶商尝试用古树原料发酵熟茶,通过为期数年的努力,古树熟茶成为市场最新的热点,高端熟茶引领普洱茶消费新风尚。

晒红可以学习熟茶走过的路径,先从大众市场入手,以生态晒红为主打,古树晒红为补充,等到拥有坚实的消费者基础后,再大力推古树晒红,打造晒红的高端市场。

“普洱晒红”命名者与理论体系构建及传播人包忠华先生

晒红助推普洱市茶产业发展

“普洱茶新茶品饮价值不高,除非用好原料,或者摆放几年降苦涩以后,口感才好。晒红针对普洱茶的这一特点,或者弱点,进行差异化研发与营销推广,可算云南最具特色的普洱茶的一个颇具特点的补充与完善,能丰富云茶品类体系,为云南茶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份额。”包忠华认为晒红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第一、加工方法简单原始,易于掌握,便于大规模推广。

第二、适用于各种粗放式原料,增加鲜叶采摘量,节约采摘人工。

第三、节省燃料,改烘干为晒干,不用砍树,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相对于传统普洱茶,苦涩不显,消费者更易接受。

第五、方法得当,可长期储存。

第六、目前世界茶叶消费红茶占65%左右,用晒红开拓国际市场优势大。

晒红能省工省燃料,有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它不太选择原料,对精细度要求不高,粗放型茶园的鲜叶都可以拿来加工,减轻了普洱晒青毛茶的销售压力。

古树茶是一种稀缺资源,深受市场追捧,而云南台地茶的面积要远远大于古树茶园。这些低效益的茶园怎样增加效益?从2010年开始,普洱市大力推进生态茶园与有机茶园建设,将台地茶园升级为经济效益高的生态茶园与有机茶园。通过为期数年建设结出硕果,普洱市茶产业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在于绿色生态、有机。普洱市的数十万亩生态茶园,不可能都去拼高端市场,大部分还是需要通过大众市场走量。普洱晒红是一种针对大众市场开发的茶,因其适口性好,消费者接受度高,而深受市场喜爱,而且其原料主要来自生态茶园,普洱市可以通过大力扶持普洱晒红产业,为生态茶园找到全新的卖点,用特色产业的模式充分挖掘普洱市茶产业的生态价值。

当前市场不景气,许多茶叶积压在茶农与原料商手里,这严重挫伤了茶农种茶采茶的积极性,许多茶园因此被抛荒,茶农的收入也严重下降。“在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之时,往往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同质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很难走,晒红作为普洱市茶产业的一张全新名片,能起到提振茶叶经济的作用,通过营造市场全新热点,帮助茶农与小微茶企找市场,提高茶农收入,也能让许多没有实力的初制所与企业熬过难关。”包忠华说。

目前,“天下普洱茶国”正在发挥国资委旗下龙头企业的作用,在普洱全市范围内率先竖起了“普洱晒红,天下共品”的大旗,提出了晒红系列产品线规划,计划每年生产几百吨乃至上千吨晒红,推出普洱晒红、太阳红、景迈晒红、老乌山晒红、无量晒红、凤凰晒红、黄龙山晒红等;整合普洱市部分有机茶园,“天下普洱茶国”输出标准,合作企业按标准进行有计划生产,“天下普洱茶国”负责营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走国际化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