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工夫红茶-中国功夫红茶珍品

发布时间 : 2019-11-12
祁门功夫红茶价格 祁门红茶红茶

祁门功夫红茶价格。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祁门工夫红茶-中国功夫红茶珍品”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祁门工夫红茶-中国功夫红茶珍品”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采制工艺:祁红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鲜叶按质分级验收。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其制作分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为了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祁门红茶独具的特色是: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在国际市场上誉为“祁门香”.如加入牛奶、食糖调饮,亦颇可口,茶汤呈粉红色,香味不减,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理疗效。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功夫红茶介绍(五)——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30多年来,川红的“宫殿”牌、“节日之夜”牌产品,以条索紧细圆直,毫锋披露,色泽乌润,内质香高味浓的优良品质,畅销国际市场,成为我国后起之秀的高品质工夫红茶之一。

四川省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川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北来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达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1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4℃,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茶园一般地势较高,伏旱影响不大,十分宜茶生长。川红工夫生产于川东南地区,即长江流域以南边缘地带,包括宜宾、江津、内江、涪陵四地区及重庆、自贡两市所属部分地区。这里茶树发芽早,比川西茶区早30—40天,采摘期长40—60天,全年采摘期长达210天以上。秋茶产量占全年的26—30%。

宜宾地区所产川红,出口早,每年4月即可进入国际市场,以早、新取胜。川红珍品—“早白尖”,更是以早、嫩、快、好的突出特点及优良的品质,博得国内外茶界的好评。1979年首批川红工夫一级每吨售价7320美元,高于国内的同类同级的工夫茶价格,并得到高度赞誉。

川东北茶区的万县、达县、南充及南部靠近长江沿岸各县,气温较高,气候与川东南茶区大体相似,适合发展红茶生产。50年代中期,先在宜宾、万县、达县等地区10余个县的部分国营茶场试制工夫红茶,逐步推广,年产仅为3000余担,后逐步调整产区布局,主要集中在宜宾、钨连、高县、琪县四个县生产工夫红茶,1980年工夫茶的毛茶产量已达4万余担,此后基本维持这一产量水平。

川红工夫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枯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川红问世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畅销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中国功夫红茶介绍(一)——滇红工夫


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是茶叶之路的起始点。然而,云南红茶生产仅有50年的历史。1938年底,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成立,派人分别在顺宁(今凤庆)和佛海(今勐海)两地试制红茶,首批约500担,通过香港富华公司转销伦敦,深受客户欢迎,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而一举成名。据说,英国女王将其置于玻璃器皿之中,作为观赏之物。后因战事连绵,滇红工夫被窒息于1之中。直至50年代后才开始发展。1987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00万亩,茶叶产量达78万担,其中滇红工夫茶约占20%。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是我国工夫红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骨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著于世。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在东经97o—106o,北纬21o9′—29o15′之间。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o27′附近。这条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o的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全省128个县有120个县产茶,23个重点茶产县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间。云南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o—18℃之间,昼夜温差平均超过10℃以上。从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个月的茶叶。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河谷渊深,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即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茶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

滇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茶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毫,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工夫茶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江、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滇红工夫茶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龙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中国功夫红茶介绍(七)——越红工夫


茶叶知识茶具知识茶源茶史茶文化茶艺茶道茶与健康茶人茶事茶叶知识茶叶加盟>茶叶学堂>茶叶知识茶类篇红茶种类工夫红茶-越红工夫越红工夫

越红工夫茶系浙江苏省出产的工夫红茶,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县。越红工夫以条索紧结挺直,重实匀齐,锋苗显,净度高的优美外形称著。

淅江省系我国珠茶及珍眉绿茶的主产省,年产逾200万担。早期平阳、泰顺等地生产的工夫红茶,称为“温红”。1955年平水珠茶产区绍兴、诸暨、余姚等县,由“绿”改“红”,后又扩大至长兴、德清、桐庐等县都生产工夫红茶,称为“越红”。杭县、富阳县部分地区生产的工夫茶,称为杭红,后因龙井、旗枪的发展,杭红很少生产。另杭红市湖埠还生产“龙井红茶”——“九曲红梅”。

温红产于温州所属六县,集中温州加工出口故名,以泰顺、平阳品质较好,但温红总的品质制工较差,为外销之低级红茶,分温芽、温片、温未等教品级。1953年改制绿茶,称为“温茶”,由于外形紧细挺直,芽峰显露,曾出口一级珍眉,传为佳话。“九曲红梅”产于西湖区周浦的湖埠、上堡、张余、冯家、社井、上阳、下阳、仁侨一带,尤以湖埠大坞山者为妙品。据调查,九曲红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外形条索细若发丝;抓起来互相勾挂吊环状,色泽乌润,滋味浓郁,香气芬馥,汤色鲜亮,叶底红艳成朵,系内销的高级工夫或茶。因其品质优异,沪、杭及苏南茶商争相购买,行销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

越红工夫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味纯正,汤色红亮较浅,叶底稍暗。越红毫色银白或灰白。浦江一带所产红茶,条索尚紧结壮实,香气较高,滋味亦较浓,镇海红茶细嫩。总的说来,越红条索虽美观,但叶张较溥,香味较次。

中国功夫红茶介绍(四)——宁红工夫


宁红工夫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省修水县,武宁、铜锣次之,毗修水的湖南平江县长寿街一带的红毛茶,亦由修水茶厂加工为宁红工夫,该茶以独特的风格,优良的品质而驰名中外。

修水种茶的历史悠久,修水的红茶生产则始于道光初年。据清朝叶瑞延《纯蒲随笔》记载,“红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以红茶做法。”《义宁州志》有“道光年间宁盛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花香、茶砖名种”,修水武宁古属义宁州,所产红茶称宁州红茶,简称宁红。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1892—1894年),最高年输出量为30万箱(每箱25公斤),产量逾1万吨,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仍保持9000吨的水平,值银千万元以上,占全省农业收入的一半。高山平地,田园阡陌,到处有茶,修水的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乡皆为茶叶产区,其中武乡之出口漫江所产之茶品质最好;白鹤坑,梁塘、赤江、万坑、台庄、靖林、溪口、上庄、布旱马坳、渣津、古市、白沙等地产量较多。当时茶市有白鹤坑、漫江、山口、东渡港及古市等处,茶处林立,修水占总产的80%左右。武宁县约占全区产量的14%,分布在县西南与修水接近的石门、罗溪、船滩、礼溪、横路等处。铜鼓县约占总产的6%,分布于县西北的棋坪、港口、大段、幽居等地,品质接近漫红茶,为宁红之上品。与修水、铜鼓接壤的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及浏阳大围山一带的高山茶,历史上亦送修水加工,浮梁(现属景德镇)红茶后亦划归宁红产区。

宁红最盛时期,输出量达30万箱,畅销欧州,成为中国名茶之一。光绪年间,罗坤化在漫江杜市开设“厚生隆”茶庄时,生产“太子茶”百箱(每箱25公斤),售给俄国茶商,每箱售价高达100两白银。俄商曾馈送“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匾额。查《罗氏家谱》(1935年重修本.卷二)载有“昔吾洲贫乏,由于实业之未兴,吾将大启茶市,以扩利源而富地方,于是叶耒2,助本家春生茗战,表表出众,闻于粤商,乐得公为佐理,不数年,集款小试,独立开庄,适俄国太子游历来华,在汉阅公茶,极意褒嘉给厚值,较常倍3,宁茶之有贡品,由于防而公之名大噪商界。自时厥后,局面大开展,货价压六帮[即湖南帮、山西帮、湖北帮、广东帮、江西帮、江南帮(江、浙、皖)——编者注],连年战捷,获利不胜亿计。”郭仪庭在漫江设“义奉祥”茶庄,所产之宁红贡品,在南阳劝业赛会政上陈列,奉旨,奖给最超等文凭;宣统二年,郭敏生“义泰祥”茶庄所产之宁红贡品,亦在南阳劝业赛会政上陈列,经商部总长核定奖给最优等文凭。至1912—1913年,输出海外红茶年达20余万籍,贸易额更在千万左右。1919年,漫江莫雪珉开设的“怡和福”茶行,生产“奇奇”号太子茶,在上海出口,每磅卖价24块银元,还援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赞奖。后因内战外辱,中俄贸易中断,日本掠夺,至1933年仅出口4000余箱,茶园荒芜,茶庄倒闭,茶市凋零,1949年修水县产茶仅7000担。近40年来,宁红逐渐恢复,又获新生,目前修水茶园面积10万余亩,拥有国营茶场14个,精制茶厂3个,乡镇茶厂280多个,产量5万担,年出口量4万担。1985年“宁红金毫”参加全国优质食品评比,博得“宁红金毫为礼品中之珍品”的称誉,获得国家银奖;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为金质奖,宁红1级工夫茶获铜质奖,并获省优部优产品奖共14块奖牌。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题词:“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

宁红产区位于赣之西北边隅,有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全境山多田少,地势高峻,树木苍青,雨量充沛,土质富含腐殖质,深厚肥沃,气候温和,每当春夏之间,云凝深谷、雾锁高岗,茶树生长根深叶茂,茶芽肥硕,叶肉厚软,内含化学成分丰富,造成宁红工夫优良的自然品质。

宁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圆直,锋苗挺拔,略显红筋,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叶底红匀。高级茶“宁红金毫”条紧细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乌润,香味鲜嫩醇爽,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

“宁红”除散条形茶外,还有一种束茶——龙须茶。

龙须茶用独特工艺加工而成。成茶身披经袍,叶条似须而得名。产于修水县漫江乡宁红村。该茶在清道初年,与“宁红”同时兴起。此茶选料讲究,做工精细,风格独特,品质优异。以往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优质“宁红”共箱里,每箱箱面上放5—24个龙须茶盖面,作为彩头和标记,十分美观,颇有艺术饮赏价值。

制作龙须茶的鲜叶原料,要求生长旺盛、持嫩性强、芽头硕壮的蕻子茶,多系一芽一叶至一式二叶,芽叶大小、长短要求一致。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醇、初干以后,进行“扎把”。其法是将半干半湿的茶条,一根一根地理直,基部比齐,以90至100条为一把;然后两把并拢合扎在一起,长条茶包在外面,短条茶夹在中间,用白线由基部到芽尖扎紧,呈饱含墨汁的大号毛笔形,然后进行烘焙,以篾筛作焙心,用50—60℃的文火徐徐烘干,时间长达28—36小时,待茶坯用手捏之有硬感,梗子手捻能成粉时,为烘干适度。最后烘干的茶坯拆去白线,基部用白丝紧扎三圈,再用五彩线环绕,将整个龙须扎成网状,基部剪齐,扎好花线后,线关用针穿入茶内,部分线头略露在外,十分美观。

龙须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异的色、香、味、形。每个产品干重7.8克,形如红缨枪之枪头,条索挺秀显毫,外披五彩花线;冲泡时,将花线头拿起抽掉,基本白线丝仍扎不解,整个龙须茶便在茶汤基部成束下沉,而芽叶向上散开,宛如一朵鲜艳的菊花,若沉若浮,故有“杯底菊花掌上枪”之称,其汤色,中间红艳明亮,边缘金黄,叶底嫩匀有光,香气鲜爽馥郁,滋味甘醇爽口,冲泡3—5次,色、味仍佳。多次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

中国功夫红茶介绍(六)——宜红工夫


宜红工夫产于鄂西山区宜县、恩施两地区。邻近的湘西石门、桑植、慈利等县亦有部分生产。年产10万担左右。宜红工夫以条索紧细有金毫,内质香味鲜醇,汤色红亮有“冷后浑”为其为主要特点。

湖北宜昌地区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茶圣陆羽青年时期曾去考察,后在《茶经》中把宜昌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山南以狭州(今年昌地区)上,襄州(今襄樊、谷城、光化、襄阳等地)次,荆州(今江陵、当阳)次。宋次文学家欧阳修在宜昌任县令时曾有“雪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诗句,赞同陆羽对宜昌茶的高度评价。所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犯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经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宜红由英国传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每年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主销英国、俄国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品质稳定,声誉极高。后经历史的磨难,宜红一落千丈,至1949年茶园荒芜,茶厂倒闭,满目疮痍,1951年湖北省茶叶公司成立,在鄂西、鄂南两大茶区扩大收购网点,鄂西红茶在五峰、鹤峰、长阳、宜昌、恩施、宜恩、利川及湖南石门设点,收购宜红,1951年宜都茶厂正式成立,负责宜红的精制加工,毗邻鹤峰的湖南石门、慈利、桑植、大庸四县属宜红生产经济区,同年在石门泥沙成立一红茶初制厂,属宜都茶厂分厂(1956年改属石门茶厂)。尔后又在五峰、宜昌相继建立了红茶精制厂,与国营茶场形成紧密的生产网络,恢复和发展宜红生产。目前,宜红已成为宜昌、恩施两地区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产量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鄂西山区乃神农架一带,山林茂密,河流纵横,年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无霜期220—3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都属微酸性黄红壤土,宜茶生长。

宜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生产,系我国商品质的工夫红茶之一。

中国功夫红茶介绍(二)——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1)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以政和县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产红毛茶,亦集中政和加工。政和县全县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8.5℃,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层深厚,微酸性,茶树生长繁茂。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经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历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2)坦洋工夫

坦泮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洲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胚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3年出,口3万余担。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茶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国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条形秀丽。

(3)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茶树根深叶茂,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线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白琳工夫:茶壶里的“中国功夫”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白琳工夫:茶壶里的“中国功夫”》内容,感谢阅读!

4月18日讯:300多年前,福鼎茶人以当地白茶菜茶试制红茶成功,白琳工夫自此薪火相传,几经沉浮却延绵不绝,近年来更是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强势。

曲折“回家”路

白琳工夫茶是我国的历史名茶,产于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迄今约有150年的历史,与坦洋工夫、政和工夫并称“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1997年,“白琳工夫”被四川省一食品企业抢注,福鼎茶人失去了使用“白琳工夫茶”的资格,也就从那年开始,我市加快原产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方位保福鼎茶叶公共品牌。2007年11月,经国家商标局裁定,市茶业协会取得“福鼎白琳工夫”商标注册证。至此,这块流失在外十年、福鼎先人留下的瑰宝终于荣归故里,走上复兴之路。

随着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市茶业协会针对本地茶农不能使用“白琳工夫”商标这一状况,加快原产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方位保福鼎茶叶公共品牌,对四川省一食品企业恶意抢注“白琳工夫”商标提出异议,要求国家商标局给予撤消。2007年4月至10月,国家商标局多次来到福鼎,对白琳工夫的历史渊源、生产工艺和独有特性等方面进行实地勘察、论证,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市工商局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对“白琳工夫”证明商标的重新申报审查工作进行全面的行政指导,要求国家商标局重新裁定“福鼎白琳工夫”证明商标。经过艰苦的努力,当年11月份经国家商标局审核,“福鼎白琳工夫”获得批准,最终取得《证明商标注册证》。

传承牵手现代

传统白琳工夫以其历史名茶的美名闻名海内外,白琳工夫茶人也以复兴历史名茶为己任。如何将传统的白琳工夫与现代茶业发展相结合,以促进白琳工夫发展攀升,是白琳工夫所要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推广共应用,才能将传统白琳功夫更好的发展。”白琳工夫茶专家蔡清平说,从2012年开始,我市开展了以“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厂加工清洁化改造建设、现代茶业加工项目建设”等为内容的现代茶业项目建设,现代茶业发展思路与传统白琳工夫牵手,使得茶香远飘,茶韵更浓。

茶园道路、排蓄水系统、前埂后沟等建设,是生态茶园基本建设的要求。白琳工夫对生长环境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传统的白琳工夫生长需要更好的地型,好的先决条件才能产出优质茶,这是它在现代茶园中的传统坚持。在传统坚持之上,通过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建设,使茶园的山水园林路分布更趋合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利用龙头企业在基地茶园建设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带动其他企业和周边农户建设高效安全的生态茶园,实现白琳工夫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传统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也使得白琳工夫更适应现代要求,受到更多人的喜爱。白琳工夫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福鼎市在保持优秀传统生产工艺的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白琳工夫加工工艺,促进茶叶生产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的清洁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如承担现代茶业加工项目的福建省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采购全自动有机茶包装机组、电脑微控萎凋设备等设备,初步完成茶叶加工机械设备的升级换代,实现茶叶加工的标准化、规模化、连续化生产,使茶叶加工能力明显提升,茶叶加工质量明显提高,茶叶质量卫生水平明显改善,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通过现代茶业项目实施,使白琳工夫产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茶叶的产量、质量及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得以显现,促进了白琳工夫向优势特色、安全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强,使白琳工夫在同类茶品中优势更加明显,形成一批国家、省级著名茶叶品牌商标,茶叶品牌逐步形成市场优势。

科技嫁接名茶

科技创新是我市茶产业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茶业科技工作,鼓励企业调整茶叶生产的产品结构,加快工夫茶饮料、茶食品、茶用品、茶药品、茶化工产品等新产品开发研究,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满足市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院(所)校的合作,对白琳工夫茶的加工技术和保健作用展开深入的研究,争取取得新的突破。

各乡镇通过茶叶技术推广站,推广工夫茶新产品,指导茶农种植、生产、加工。同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形式,并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强强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加快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成果在茶产业中的贡献率。

经过几代茶人的共同努力,传统的白琳工夫在全国及本省举办的各类名优茶评比中屡获殊荣,仅2008年以来,“福鼎白琳工夫”产品获得国内、外茶叶评比各类奖项十二个。如“品品香”牌金闽红荣获北京国际茶文化节“北京银行杯”全国斗茶评选大赛金奖,以1千克竞拍卖出10.5万元高价。品品香、绿雪芽、誉达、广福、太姥绿叶、银龙、裕荣香、天丰源牌白琳工夫获得省著名商标。

关于本文《白琳工夫:茶壶里的“中国功夫”》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云南滇红,中国功夫红茶的新花!


我国工夫红茶新葩——云南滇红!滇红工夫,产于云南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为我国工夫红茶新葩,滇红工夫约占云南茶叶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由于不同的采收期,云南红葱的品质因季节而异。春茶是最好的,有肥绳,沉重的骨头,良好的透明度和嫩,甚至叶子。夏茶在雨季。芽和叶生长快,节间长。虽然花蕾外露,但透明度较低,叶的底部稍硬且杂。秋茶处于干燥凉爽的季节,茶树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受到削弱,导致比春茶和夏茶更轻的身体骨骼、更低的透明度和更少的嫩度。

红色云南的功夫茶产区位于被称为“生物优生学区”的地方,茶树高,芽叶粗壮,白发浓密。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高。

云南红色功夫茶(Yunnan Red Gongfu)形状有一个紧结,又肥又华丽,颜色又暗又潮湿,这在黄金中尤为明显。汤色彩鲜艳,香气清新、阴郁、悠长。味道浓郁,清新爽朗,充满刺激,叶子均匀地红,嫩而明亮。

云南红是荣昊工夫茶的品质特征之一。米色有黄色、菊花黄色和金黄色。凤庆、运昌等地,毫色是菊花黄色;临沧、勐海等地出产,米色大多为金色。春茶颜色较浅,多为黄色,夏茶多为菊花黄色,秋茶则多为金黄色。

云南红色功夫芳香扑鼻。滇西郧县、凤庆、长宁的香气很好,尤其是郧县的一些茶区,有花香。滇南产的茶味道浓郁,刺激性强,但余味不如滇西的工夫茶。

祁门红茶茶中珍品


祁门工夫红茶又名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珍品,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祁红产于我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

一带,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十分宜于优质茶树生长。诞生之初,祁红就被销往欧洲,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祁红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以高香形秀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

而今祁门县政府大力投入生态茶业富民工程,重点扶持有机茶、无公害茶,祁门的红茶精制企业和品牌迅速增长,生产总量超过2600吨,已经接近祁红鼎盛时期的产量。

起源

祁红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引起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茶,英国商人称之“祁门”。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之最”。

工夫红茶之“功夫”


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是一个意思吗?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工夫红茶与功夫红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却完全不同。

“工夫”与“功夫”的差别:

“工夫”表示三层意思:①表示占用的时间;②表示空闲时间;③表示时候。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

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工夫”表示时间,“功夫”不表示时间,指人的本领。

红茶的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红茶不仅色艳味醇,而且茶性温和。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细纤秀,内质香高色艳味醇,根据不同地区有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川红工夫、苏红工夫、宁红工夫、湘红工夫、越红工夫、宜红工夫、福宁工夫、滇红工夫、桂红工夫、黔红工夫等。

工夫红茶属全发酵条形红茶,地域广泛。

工夫红茶原料要求鲜叶细嫩、匀净、新鲜。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进厂后,严格地按鲜叶分级标准进行检验分级,分别加工付制。

萎凋:工夫红茶萎凋着重讲究目的、方法及程度标准。

揉捻:形成工夫红茶紧结细长外形的重要环节。

发酵:在正常的萎凋、揉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关键。

干燥: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停止发酵,固定、紧缩茶条,防止霉变,便于贮运。

品饮在于领略它的清香和醇味,所以多用功夫茶泡法。冲泡后先闻其香、再观其色,然后品饮。

用“功夫”泡好工夫红茶,在冲泡方式上有很多讲究。

一、要求放入适量的茶叶。茶叶用量主要根据工夫红茶的类别、茶具容量的大小和饮用者的习惯而定。市面上工夫红茶小泡袋装5克茶,如加入150毫升水,即茶水比为1:30.掌握适当的茶水比例能够品饮到一杯好茶。

二、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水温与茶叶中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比。在相同的浸泡时间里,水温越高,溶解度越大,茶汤就越浓。反之则茶汤越淡。有些人在泡工夫红茶时,先将沸水倒入茶海,过几秒再用来泡茶,降低温度的方式可以降低茶的苦涩味。

三、泡茶浸泡时间。泡茶浸泡时间尤为关键,要以秒为单位。初喝红茶爱喝清淡点,可缩短浸泡时间。喜欢喝浓茶的人,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总之,工夫红茶的品饮是以大众口感为标准,用以上四大因子:茶量、水量、水温和浸泡时间来调整喝茶的口感,可以发挥每一泡茶的最佳品质。

功夫冲泡祁门红茶


功夫冲泡祁门红茶!祁门红茶采用清饮最能品味其隽永香气,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具体步骤:

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6、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7、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8、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9、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10、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