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用日光萎凋做白茶是在跟老天打赌?

发布时间 : 2019-11-15
白茶萎凋技术 红茶萎凋的目的是什么 白茶为什么是红色的

白茶萎凋技术。

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制作工艺最为简单。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其中萎凋对茶叶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茶友表示近来对白茶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白茶的秘密,特别是萎凋工艺这一块,对于市面经常出现的“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这两种工艺概念,到底应该做何理解和区别?

什么是萎凋?

白茶是一种轻发酵茶,经过萎凋、干燥工序,采用不揉不炒的方法加工而成。

白茶加工不经炒揉,关键程序是萎凋。萎凋的目的,是“蒸发茶叶水分,以达萎凋干度要求,伴随着茶叶水分的蒸发和呼吸作用的进行,叶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变化,形成白茶外形内质特点,挥发青臭气,增进茶香。”

从工艺上来讲,目前白茶制作中的萎凋工艺主要是两种:依靠老天爷的天气变化的日光萎凋,以及更能稳定出品量的室内萎凋。

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秘密,先要弄清楚这两种工艺有何特点,分别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日光萎凋,要随时看“老天爷的脸色”

日光萎凋,是将鲜叶采摘后,一片一片均匀薄摊在竹匾上,放置日光下进行自然萎凋。时长一般约为2到3天。

日光萎凋听起来简单,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制作白茶工艺虽然简单但对鲜叶来源、阳光强弱和晾晒时间要求严格,须是晴好天气采摘的原料,芽叶的白毫要保留完整,摊放不可重叠,避免变黑、变红,同时阳光要充足,不可翻动,防止伤叶变红。”

竹筛摆放位置也有讲究,要注意风向,风如果太大,就要赶紧把茶转一个方向;阳光如果太强烈,就要迅速把茶叶从直射的位置调整为斜射;地表的湿度太高了,就要离地晾晒;含水率太高了,就要摊得再薄一点;含水率很低的时候,就得摊得厚一点……

优点:吸收自然和阳光的能量,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缺点:看天做茶,受天气影响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晒场面积有要求,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

室内自然萎凋,模拟日光萎凋中除了太阳之外的条件

室内自然萎凋,是传统的室内萎凋方式。方法和传统的日光萎凋大致相同,将茶叶一片一片摊晾在竹匾上,放在房间里,借助自然的通风和温度,让它慢慢失水。

但地点变成了室内,对室内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室内要求四面通风,窗户等设施齐备,无日光直射,场所卫生洁净,以及供观察温湿度变化的干湿温度计。一般室内萎凋总历时52-60小时左右。

这种方法更多的是人们利用室内的环境,尽量创造条件来完成日光萎凋当中,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条件。

“如温度偏低,湿度偏大,就要采取先关闭窗户,在室内引入热源,炭火、电炉等均可,以提高室温,降低湿度。”

在这个过程中当茶叶达到标准的发酵程度和含水率后,再用低温将茶叶进行干燥。这是出口企业的传统工艺,像当年福鼎最大的茶厂白琳茶厂,就是采用的室内自然萎凋。

优点:方法相对简单,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多用此方法。

缺点:若需要大批量生产,对场地面积就有一定要求;受天气影响大;萎凋时间较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室内加温萎凋,现代设备来助力

室内加温萎凋的方法,是在萎凋室内设有热风道(或冷热两用空调),排气扇,鼓风机等装置,通过温湿度的控制,让室温达到38度到40度之间,令茶叶快速失水。

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环境也已经在生产上得到普遍应用,鼓风机让房间里的湿度减少,空调让房间的温度升高。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原本需要三天完成萎凋的茶叶,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天就完成了。

这是出口企业的非传统工艺的加温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它相对的是传统的借助自然的东西在室内进行的萎凋。

优点:不受天气条件的约束,缩短加工周期,生产效率高,茶叶产量大。

缺点:在内质转化方面,往往因加温萎凋时间太短而达不到要求,还会出现叶和梗脉中失水不均衡的现象。

日光萎凋是和天“打赌”,无法量产,不可控

采用室内萎凋的茶叶,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生产量,都要远远大于日光萎凋。

因此,基本上所有用于出口的白茶,都是采用基于室内萎凋的大批量生产。相比之下,“靠天做茶”的日光萎凋,无法大量生产,受自然环境约束大,不可控的因素多,时间、人工的耗损也更大。

举个例子,一批上好的茶青下来,如果没有遇上晴天和阳光,那么就没有办法做出高品质的生晒茶。即使天气不错,一旦无法遇上两三天的连晴,那么这些原本昂贵的茶青,就面临着令人唏嘘的命运了。

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也有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坚持做日光萎凋的茶人来说,这是一件颇有些赌运气的事情,全凭老天爷是否赏脸了,无论时间还是人工的耗损,都是非常大的,能做出一批标准的日光萎凋茶叶非常不容易。

而且,即使是用日光萎凋的工艺做茶,也不能保证做出来的每款茶质量都很好。

日光萎凋虽然简单,但是很考验技术和做茶人的经验,如果只是进行刻板的晾晒和制作,没有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一旦某个环节没做好,就容易伤害茶叶的品质。因此,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日光萎凋,做起来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阳光,赋予茶叶好的香气条件

我们在品饮时会发现,日光萎凋做出来的白茶,有着很好闻的味道,这种味道用文艺点的说法来讲,就是“阳光的味道”。

我国著名茶学家刘勤晋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普洱茶的晒青工艺,这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太阳光有72种光波,这72种光波,对茶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它波长比较短的紫光,它对茶叶里面芳香物质的形成,是高度的正相关。日晒,光氧化,造成它好的香气条件。”

这是从科学角度来做的解释。放在白茶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经过充足日晒的茶叶,阳光让茶叶内部进行更缓慢,更自然的转化,变成类似于阳光的味道。

室内萎凋,同样可以做出好喝的茶

无论是日光萎凋还是室内萎凋,无论在做茶时是用的其中哪种,工艺本身部分好坏,重要的是其中每个环节和细节的把控。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茶企业所用到的白茶萎凋工艺,都是室内加温萎凋。为的是加快生产速度,让茶叶从采摘到出品这件事,用一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了。

最早出现室内加温萎凋工艺的时候,主要是为了用于出口,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就很重要,同样一批茶,三天做好还是一天做好,这其中的差别可不是一点点。真正在出口的这几十年里,传统工艺其实讲的就是室内萎凋工艺。它只是分加温还是不加温。

但这并不意味着,室内萎凋制作出来的茶就一定不好喝。

从原料上来说,如果鲜叶的品质很好,再加上标准的工艺,那么整个制作过程的可控性就会更好,口感也会更标准。

之前我们也有提到,室内加温萎凋的茶叶,容易存在失水不平衡、内部转化不到位的情况,因此除了好的原料外,一位富有经验、技术过硬的制茶师傅也是至关重要。

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茶大师,不会墨守成规,而是会根据茶叶的具体情况,看茶做茶,将萎凋控制在合适的程度。这样不仅能减少过程中的不足,而且做出来的茶质量有保障,口感标准,性价比高。

因此室内加温萎凋的茶叶,与看天做茶的日光萎凋相比,除了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之外,还可以具有更稳定的品质。

编辑推荐

白茶要炒吗?日光萎凋、不炒不揉!


做白茶主要是靠太阳晒,七分晒三分焙,不炒不揉。借助阳光,风力来把控茶叶的走水,从而形成鲜美爽口,甘淋醇和的特有品质。

白茶的加工过程

1、采摘

春茶采摘时间,因地域、品种、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别。以福鼎白毫银针为例,春茶多在清明前后,芽叶萌发符合采摘标准时即可采摘。

白茶以春茶叶品质最佳,尤其头春一两轮,叶质柔软、芽心肥壮,茸毛洁白,茶身沉重,汤水浓厚、爽口。

采青,最好选择晴天,尤其以北风天最佳,阳光好、气温适当、湿度低,茶青容易干燥,可制作出芽白,梗绿的上等银针;南风天,就麻烦,湿度大,茶青干燥慢,芽会变绿、梗会变黑。雨天和大雾天,不适合采制白茶。

2、开青

茶青采回来后即薄摊在水筛上,称“开青”。根据筛面大小摊青,一般每筛250克茶青,要求摊得均匀,不可重叠,因为重叠的部分会变黑。生晒中,避免与阳光直射(多为45度,铁架子架起),不可翻动茶青避免伤叶变红。

3、萎凋

开青后,萎凋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茶青的变化,根据叶温、叶色变化,需要移至通风的室内凉置。因为叶温过热,氧化速度太快,毛茶叶梗、芽蒂会发红,引起茶汤粗涩;反过来,如果叶温偏低,叶体色泽暗淡发黑,茶汤浑浊有异味。

传统工艺的白茶依然是,看茶做茶、看天做茶,老师傅的经验很重要。据茶农介绍,北风天,20度左右的温度,比较有利于白茶萎凋,按传统工艺来说,需要72个小时才能实现。(晚上,茶青需要拖回室内,避免受晚上水汽影响,萎凋室要做到通风干燥)

只是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传统工艺的白茶制作,应该是有章可循。关键是,怎么通过科学的方式,把握住萎凋中,白茶内部的化学变化,形成白茶固有色、香、味。

有研究显示,白茶生产的基本原理是:白茶在进入日晒萎凋过程开始,芽头及叶体失水,同时伴随着茶叶内的氧化酶活性开始活跃,通过茶叶内部物质转化并互相推动作用,一般在上帘晒制第12小时和第30小时有明显活跃高峰,在第36小时氧化酶的活力下降,第48小时降至最低点。

而氧化酶的作用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氧化和转化,能减少茶叶苦涩度并催化形成游离的香气成分和葡萄糖,在日常传统工艺白茶生产中,可以见到,茶叶在萎凋帘上并筛发生在一天半及两天这两个时间点,并筛时,毛茶毫色发白、叶端翘起、叶子不贴筛、叶缘略向叶背垂卷,并筛后茶叶层增厚,温度自然提高,氧化酶活性得以提升,直到活力下降太快,及时停止萎凋,进行干燥。

4、干燥

经过72小时萎凋后,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笼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毫芽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度)烘致足干(含水率大概在5%左右)。

不同的师傅,手法有别,只是用炭火干燥,有人认为这也是一个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

5、精选

对按传统工艺加工生产出来的初制毛茶,进行外形整理,剔除红张、黄片、蜡叶及其他夹杂的各种杂质,提高净度,充分的干燥,进一步储存发展香气,认真按优次划分等级,统一规格,符合成品茶和商品质量的要求下,提高传统白茶品质。毛茶经筛、拣后按等级分别拼堆、复火、装箱。装箱需要“热装”,由于白茶叶张开展,容易吸收水分,因此要随烘随装,并可减少断碎。

白茶,保留着茶叶原初的生命形态和特有的营养成分,它不需要任何过多的加工,如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来改变其本来的性状;它一生下来就是茶,自始自终都是保持着它的天然模样。

日光与室内萎凋都没搞清楚,你居然说你喝懂白茶了?


白茶传统工艺分为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其中萎凋是白茶加工的“灵魂”,萎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白茶成茶的品质。

萎凋,一般是在一定温、湿度和通风等情况下,伴随叶片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叶片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茶叶挥发青气,增进茶香,发出甜醇的“萎凋香”,这对白茶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白茶的三种萎凋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成规模的茶叶生产上,一般将白茶萎凋的方式分为三种:室内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复式萎凋。利用户外日光的自然条件下使叶子萎凋的纯日光萎凋(日晒茶)十分依赖天气情况,耗费人工成本也较大,在成规模的茶叶生产上应用会稍微少一些。

1、室内自然萎凋

通俗地讲,室内自然萎凋即是指在适当的室内环境进行摊晾。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无日光直射,并要防止雨雾侵入;场所必须清洁卫生,且温、湿度要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鲜叶进厂后要严格区分开老、嫩叶片,并及时分别萎凋。在此过程中,把鲜叶摊放在水筛上(俗称“开青”或“开筛”)。待萎凋程度达到七八成时,萎凋叶的表现为:叶片不贴筛,芽毫色发白,叶色由浅绿转为灰绿色或深绿,叶态如船底状;嗅之无青气。此时需进行拼筛处理,拼筛后继续萎凋12~14h,待干度达九成时,就可下筛拣剔。

在萎凋条件上,一般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湿度67%~80%;夏秋茶室温要求30~32℃,相对湿度60%~75%。白茶萎凋历时可达52~60小时。

优点:此萎凋方法相对简单,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多采用这种方法。

缺点:该方法堆放叶片厚度较薄,含水量高时,不可堆放过厚,因此占用厂房面积大,设备较多。此外,它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不适于大生产,应用范围受限。最后,该方法需萎凋时间较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2、加温萎凋

春茶季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无法进行室内自然萎凋,而必须采用加温萎凋。加温萎凋可采用管道加温或萎凋槽加温萎凋。

萎凋槽萎凋与红茶(工夫红茶)相同,但温度低些(30℃左右),摊叶厚度薄些(20~25cm),全程历时约12~16小时。萎凋后仍然上架继续摊晾萎凋。

管道加温萎凋(热风萎凋),由加温炉灶、排气设备、萎凋帘、萎凋鲜架等四部分组成。其萎凋室温控制在25~35℃,相对湿度60%~75%。萎凋分三个阶段,前期温度稍低,中后期温度稍高。

优点:加温萎凋的优点在于它不受天气条件的约束,并且摊晾厚度相对可稍厚,可处理叶片量大,能缩短白茶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因室温不均,芽叶萎凋程度不一致会出现花杂。因此加温萎凋一般只用于中、低档白茶的加工生产。加温的温度要靠人工调节,稳定性稍差一些;加温设备利用年限短,能源利用率低。

3、复式萎凋

所谓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选择早晨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每次晒25~30分钟,晒至叶片微热时移入萎凋室内萎凋,如此反复2~4次。

优点:春茶谷雨前后采用此法,对加速水分蒸发和提高茶汤醇度有一定作用。

缺点:夏季因气温高,阳光强烈,不宜采用复式萎凋。因需要更换场地,工作量相对较大,对实现高效和标准化生产是一种考验。

三种萎凋方式各有利弊,但目的都在于适应天气条件,解决雨天加工困难的问题,同时控制青叶生化反应以达到适当的程度,提高白茶生产的质与量。

福鼎白茶萎凋方法,福鼎白茶的关键步骤——萎凋


所谓,萎凋是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使茶青脱水、氧化、微发酵的工艺过程。其中又分为日光萎凋、复试萎凋、室内加温萎凋。福鼎白茶作为众多茶叶中制作最简单的茶叶,其中萎凋非常关键,具体如下!

萎凋方法

1、日光萎凋

将茶芽均匀地摊晾在水筛上,置于阳光下进行自然萎凋,这种方式受天气影响很大。萎凋时间较短,且萎凋速度较快。但是日光萎凋叶绿素破坏较多,成茶叶底较红亮。

2、加温萎凋

在春茶季节,因连续的阴雨天气,无法进行日光萎凋,但可以采用加温萎凋。即采用管道热风萎凋或者萎凋槽加温萎凋。这种萎凋工艺的成本较低,且制作周期短。相较其他两种,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只要控制好萎凋槽的出风和温度,在规定时间内便可做出白茶。但是加温萎凋的白茶氨基酸含量、黄酮类含量、咖啡碱含量等都有明显的下降。

3、复式萎凋

是将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多选择早上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能促进内含物转化的加工,此方法对加速水分蒸发和提高茶汤醇度有一定的作用。

制作方法

1、采摘

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总的来说,福鼎白茶是一种对于制作有着严格要求,并且制作非常接近传统的茶叶, 萎凋作为影响白茶品质的重要工序,是经过了前人多年总结的经验得出,所以凋萎不仅是茶叶品质的关键,还是技术的结晶!

福鼎白茶的萎凋工艺


萎凋是福鼎白茶加工中的第1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萎凋的目的除了蒸发鲜叶水分,达到一定干度要求之外,还伴随着鲜叶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等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白茶特有的外形内质特征。福鼎白茶的萎凋工艺如下:

萎凋的方式有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与热风加温萎凋3种。

A.室内自然萎凋

环境条件:室内自然萎凋的场所要求四面通风,无日光直射。春茶室温18~25℃,相对湿度70%~80%;夏秋茶室温30~32℃,相对湿度60%~75%。工艺流程:开青→萎凋架→静置萎凋→七成干→并筛→八成干→并筛。

萎凋时,鲜叶老嫩要分开,并及时进行。摊叶要轻快均匀,俗称“开青”或“开筛”,每个水筛摊叶量0.5~1.0kg(春茶每筛0.5~0.8kg,夏秋茶1.0kg),不重叠,不翻动。

萎凋叶萎凋至七成干时,即当青气减退,毫色发白,叶色转灰绿,叶尖翘起呈“翘尾”状,叶缘垂卷时,进行第1次并筛即2筛并1筛,

主要是防止贴筛,促进叶缘垂卷;

萎凋叶萎凋至八成干时进行第2次并筛即再2筛并1筛,堆厚10~15cm,主要是促进转色。2次并筛萎凋总历时35~45h,第2次并筛后继续萎凋12~14h,当梗脉水分减少,叶片微软,叶色转为灰绿,达九成五干时,即可下筛烘焙。

B.复式萎凋

所谓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复式萎凋全程进行2~4次,每次20~25min,历时1~2h日光处理。在春季早晚日光不强时轻晒,日照次数和每次日照时间长短应以温湿度的高低而定。

春茶初期室外温度25℃,相对湿度65%左右,每次晒25~30min,晒至叶片微热时移至室内萎凋;春茶中后期,室外温度30℃,相对湿度57%左右时,每次日照时间以10~15min,即移至室内自然萎凋至适度。

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64%~80%,萎凋总历时48h左右,并分别于32h和40h左右进行2次并筛,至萎凋适度。

C.热风加温萎凋

萎凋室内装设热风装置,萎凋间的室温应控制在29~35℃,湿度65%~75%,历时18~24h。温度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即开始加温1~6h,室温29~31℃;7~12h,室温32~35℃;13~18h,室温30~32℃;18~24h,室温29~30℃。

当萎凋叶含水量达16%~20%、叶片不贴筛、茶叶毫色发白、叶色由浅转为深绿、芽尖与叶梗显翘尾、叶缘略带垂卷、青气消失、茶香显露时,即可下机。由于加温萎凋时间偏短,内含物转化不完全,因此应进行一定时间的堆积后熟处理。

堆积厚度25~35cm,堆中温度控制在22~25℃左右,历时2~5h;当叶色由碧绿转为暗绿或灰绿、青气消失、茶香显露时,即可下机烘焙。

上述就是对福鼎白茶的萎凋工艺的介绍了,福鼎白茶的制作除了萎凋之外还有烘焙、毛茶、拣剔和复焙等流程。

白茶的关键工艺——萎凋


白茶新叶加工只经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具特有的外形色泽,叶态及相位,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由于长时间的萎凋引起内含生化成分的复杂变化,加之鲜叶原有的特点,从而形成满被白毫色泽银白光润,具有清鲜毫香和清甜滋味。

白茶的关键工艺——萎凋

所以要深刻的认识萎凋,就不得不清楚在萎凋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1.外观的形成

萎凋过程中,水分逐渐散失,叶背细胞的失水速度大于叶表细胞,引起叶表叶背张力的不平衡,从而形成白茶叶缘垂卷的良好外形。其中一个关键的工艺是后期的并筛,可以防止叶子贴筛而造成叶态的平板状态。

2.香味的形成

在萎凋的初期,儿茶素的氧化还原是平衡的。

在萎凋的中期,酶活性加强,儿茶素被氧化成邻醌的量增加,从而进一步氧化缩合产生有色物质,这一阶段是决定白茶香味和汤色的关键性阶段。

在萎凋的后期,酶的活性逐渐下降,多酚类的酶促氧化逐渐为非酶性的自动氧化所取代,可溶性多酚类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氨基酸与糖的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了白茶的香气。同时氨基酸的不断积累,也对增进白茶的香味具有一定的作用。

3.甜味的形成

萎凋过程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糖类,但是此时呼吸作用会消耗掉这些糖类。直到萎凋的末期,由于鲜叶过度的失水而抑制了呼吸作用,分解形成的单糖多于单糖的消耗量,糖量才有所增加。白茶萎凋末期单糖和双糖量的积累对白茶特有的甘甜味有一定的作用,故白茶的萎凋时间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萎凋到底有哪些方法?

了解了萎凋的原理,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使鲜叶在合适的温度、时间里进行水分的散失呢?我收集了一下常见的方式:阳光晒、室内晾、萎凋槽加温(萎凋槽下面低温加热)、管道加温(管道向萎凋室吹送均匀的热风)。

注意,以上说的是使鲜叶进行水分散失的方式,不是萎凋过程。萎凋过程就是根据实际的鲜叶品级、天气情况、温度、空气湿度、场地情况,选择以上某种方式或某几种方式,完成鲜叶复杂的转化过程。

比如初春时节,连续的晴天,每天气温最高20来度,空气湿度保持50%-60%,又恰好有微微的北风。遇上这样的好天气,恰巧又有足够的室外场地,那么恭喜你,可以进行日光萎凋了。经过持续的日光下的晾晒,当茶叶含水量下降至15%-20%就可以停止萎凋了。

比如天气条件不错,但是自家茶厂没有足够的场地,那就可以选择日光晒+室内晾组合的复式萎凋,选择在早上、傍晚阳光微弱时,进行2-4次历时1-2小时的微晒,然后再进行室内晾干。含水量达标后,可以停止萎凋。

再比如在政和地区,传统的方式,就是通风室内自然晾至七八成干,然后在烈日下晒至足干,阳光直接完成了萎凋+烘焙的工作。

再比如,刚开始制茶时,天气很好,已经进行一天的日光晾晒,但是茶叶干度还未达到六成干,第二天开始下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在萎凋房内进行的管道加温萎凋,或者是萎凋槽萎凋。

如果春季一直阴雨绵绵,那么对不起,只能选择萎凋槽萎凋和管道加温萎凋了。

另外毕竟是生产,要综合考虑成本,如果有非常高档的青,纯日晒或者室内自然萎凋+日晒的复式萎凋是会有风险的,为了保险起见,很可能选择使用萎凋槽,来保证成品率。

所有萎凋过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晒字形容的,难就难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萎凋方式,最大程度的表现出茶青的本质优点。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实际操作经验的,这也是为什么成茶品质差距大的原因。

无论什么样的萎凋方式,都要保证空气的流通、合理的萎凋时间、适应的温度和空气湿度。但更多的人偏爱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的复式萎凋形式,因为这样的萎凋时间更充分,滋味醇厚,同时又接受了阳光的滋润。成茶少青味,水淡、水甜,有明显的花果香,甚至会有米汤香味、奶香味。

日光与室内萎凋都还没清楚,居然就说你懂如何喝白茶了?


白茶传统工艺分为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其中萎凋是白茶加工的“灵魂”,萎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白茶成茶的品质。

萎凋,一般是在一定温、湿度和通风等情况下,伴随叶片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叶片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茶叶挥发青气,增进茶香,发出甜醇的“萎凋香”,这对白茶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白茶的三种萎凋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成规模的茶叶生产上,一般将白茶萎凋的方式分为三种:室内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复式萎凋。利用户外日光的自然条件下使叶子萎凋的纯日光萎凋(日晒茶)十分依赖天气情况,耗费人工成本也较大,在成规模的茶叶生产上应用会稍微少一些。

1.室内自然萎凋

通俗地讲,室内自然萎凋即是指在适当的室内环境进行摊晾。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无日光直射,并要防止雨雾侵入;场所必须清洁卫生,且温、湿度要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鲜叶进厂后要严格区分开老、嫩叶片,并及时分别萎凋。在此过程中,把鲜叶摊放在水筛上(俗称“开青”或“开筛”)。待萎凋程度达到七八成时,萎凋叶的表现为:叶片不贴筛,芽毫色发白,叶色由浅绿转为灰绿色或深绿,叶态如船底状;嗅之无青气。此时需进行拼筛处理,拼筛后继续萎凋12~14h,待干度达九成时,就可下筛拣剔。

在萎凋条件上,一般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湿度67%~80%;夏秋茶室温要求30~32℃,相对湿度60%~75%。白茶萎凋历时可达52~60小时。

优点:此萎凋方法相对简单,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多采用这种方法。

缺点:该方法堆放叶片厚度较薄,含水量高时,不可堆放过厚,因此占用厂房面积大,设备较多。此外,它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不适于大生产,应用范围受限。最后,该方法需萎凋时间较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2.加温萎凋

春茶季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无法进行室内自然萎凋,而必须采用加温萎凋。加温萎凋可采用管道加温或萎凋槽加温萎凋。

萎凋槽萎凋与红茶(工夫红茶)相同,但温度低些(30℃左右),摊叶厚度薄些(20~25cm),全程历时约12~16小时。萎凋后仍然上架继续摊晾萎凋。

管道加温萎凋(热风萎凋),由加温炉灶、排气设备、萎凋帘、萎凋鲜架等四部分组成。其萎凋室温控制在25~35℃,相对湿度60%~75%。萎凋分三个阶段,前期温度稍低,中后期温度稍高。

优点:加温萎凋的优点在于它不受天气条件的约束,并且摊晾厚度相对可稍厚,可处理叶片量大,能缩短白茶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因室温不均,芽叶萎凋程度不一致会出现花杂。因此加温萎凋一般只用于中、低档白茶的加工生产。加温的温度要靠人工调节,稳定性稍差一些;加温设备利用年限短,能源利用率低。

3.复式萎凋

所谓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选择早晨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每次晒25~30分钟,晒至叶片微热时移入萎凋室内萎凋,如此反复2~4次。

优点:春茶谷雨前后采用此法,对加速水分蒸发和提高茶汤醇度有一定作用。

缺点:夏季因气温高,阳光强烈,不宜采用复式萎凋。因需要更换场地,工作量相对较大,对实现高效和标准化生产是一种考验。

三种萎凋方式各有利弊,但目的都在于适应天气条件,解决雨天加工困难的问题,同时控制青叶生化反应以达到适当的程度,提高白茶生产的质与量。

白茶萎凋到底需要几个小时?


白茶萎凋是茶叶离开茶树,上柄凉晒至八九成干的过程,而后下柄堆积轻发酵,那么萎凋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可以说各师各法,众说不一。

有人说:“我做传统工艺萎凋,至少三天三夜”,说实在,真要三天三夜,再好品质的茶,也没剩下多少茶气了。萎凋在白茶工艺生产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颜色是不是统一,条形是否完整,是不是有水味,青味重不重,会不会苦,会不会涩等。

萎凋主要分室外萎凋,室内萎凋,室内外混合萎凋。

室外萎凋即自然阳光,工具则使用最常用的竹柄,圆筛等,由于竹制品难免长霉,虫蛀,也有采用不锈钢网,铝镁网,玻纤网等。

室内萎凋主要有槽制法,加温干燥法,空凋除湿法等。工具基本同室外。

室内外混合萎凋指白天(或晴天)推到室外,晚上(或雨天)在室内萎凋。

一款茶好不好,也要看天气,看用什么工具,萎凋时间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关系,能不能把茶做好,需要大量失败经验,以及不断的实践。

比如,以清明前上好的北风天为例,清晨五点采至八点,第二天转南风下雨,要不要及时上柄凉晒?一般直接都会晒了,而天气好,湿度低,到下午两三点基本上就能达到八九成干,而这,正是所谓的一天下,茶气挥发最少,颜色也漂亮,只要堆积到位,不失为上品的佳品,这就是自然阳光的媚力!

而如果没有设备,天黑时只达到五六成干,虽然收到室内时看着蛮好看的,但随着夜晚的空气湿度升高,非红即黑,这也就是很多农家把好好的茶晒的黑不溜鳅,并带有水味。

再如果到第三天还没达到八九成干时,茶因走水不畅,水味出现,茶气已然挥待尽,如是上好原料的荒野茶,也没剩下多少茶气,喝时只感到茶汤滋味很丰富,如同行尸走肉没了魂,因此说三天三夜相对比较扯淡!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室内萎凋能达到40~48小时比较合适,这样萎凋出的基本不苦不涩,茶气相对保持良好。而有些槽制法或加温干燥法在16~20小时左右干燥,因这些设备无法做到干燥统一,有些茶已早早干燥,完全做死,再堆积或存放都无明显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茶存放几年后仍有青味。还有就是如空凋房萎凋,将温度和湿度凋的很低,令茶快速干燥,会产生一种青腥气,同样也是把部分茶干燥至死,使堆积,干燥无法散去。

总之,萎凋有五到五十小时足予!只要不把茶做死,剩下的可以由堆积来完成。

白茶的关键工艺之萎凋


众所周知,白茶是一种制作非常简单的茶叶,白茶讲究天然纯粹,是人们尝试用最少的干预对待的茶品,许多茶界学者都称白茶是用太阳的能量制作的茶品,但是在白茶的制作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步骤,大家知道吗?具体如下!

白茶的关键工艺萎凋

白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1、萎凋的作用

萎凋一般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情况下进行的,伴随着叶片水分的蒸发和呼吸作用,叶片发生缓慢的水解氧化,促进茶叶挥发青草气,散发出甜醇的萎凋香。在萎凋过程中,糖类物质进一步降解成有机酸,酯型儿茶素转化为非酯型儿茶素。果胶水解,果胶酸含量增加。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形成白茶鲜爽甘甜的滋味。

2、萎凋的方式

(1)、室内自然萎凋

指在室内环境中进行摊晾。环境要求是干净清洁,四面通风,无日光直射,防止雨雾的侵入。先对鲜叶进行分类,区分开老嫩叶片。鲜叶摊放于水筛上,萎凋七八成后,叶片由浅绿转为灰绿,青气散去,拼筛后继续萎凋,达到九成时,下筛剔选。自然萎凋有温度和湿度要求,一般春茶室温爱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67%-80%;夏秋茶室温在30-32摄氏度,相对湿度60%-75%。萎凋历时52-60小时。

(2)、加温萎凋

指通过管道加温或在萎凋槽加温进行萎凋。春茶季节,遇到阴雨天气,无法自然萎凋,需要加温萎凋。加温萎凋能够使生产摆脱天气条件的约束,缩短白茶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3)、复式萎凋

指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在清晨或傍晚日光微弱时将鲜叶在阳光下晾晒,待叶片微热时移入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如此反复2-4次。这种方法利于水分蒸发,增加茶汤的醇厚感。

白茶的加工工艺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最古老的白茶干燥工艺,是直接利用太阳光照射进行干燥。萎凋后的白茶芽叶,利用阳光干燥一定的时间,使茶叶内多余的水分气化。白茶的干燥,至今还保留这种原始方法。但这种干燥方法掌握不好的话,会使白茶含水率太高,存储时易产生霉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总的来说,白茶的工艺分采摘、萎凋、干燥和保存四个工序,萎凋是白茶工艺的灵魂所在,直接决定着白茶成茶的品质,但是这并不是说其他的步骤不重要喔!

萎凋,白茶的神奇“凋零”工艺


“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煮泉小品》

白茶,色清、汤纯、味幽、韵雅。

白茶这些别于其他茶的优点主要在于它制作工艺——萎凋,也就是说,萎凋的工序决定着成品白茶的口感、香气和滋味。

什么是萎凋?

简单来说,就是鲜叶在采摘之后需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晾晒脱水的过程。

这一过程会使得鲜叶叶质变得萎软,呼吸作用加速,产生热量,叶细胞膜透性提高,酶的活性增强。

而且需要在72小时内脱水率达到25%甚至以下。其中的关键便是在于茶叶的失水速度。

其实白茶总的来说就两个工艺,萎凋和干燥,很多人误以为白茶制作是最简单的,实际上,工序越少,犯错的几率越大,一旦在制作工序中出现错误,后续是无法弥补和掩盖失误的。

《中国茶学词典》里对于茶叶在萎凋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这么解释的:“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增加;淀粉、双糖减少,单糖增加;原果酸减少,水溶性果胶增加;茶多酚有少量与蛋白质相结合,有少量被氧化,水溶性茶多酚有所减少;叶绿素受到破坏;维生素C在抗坏血酸酶的作用下氧化分解而减少;有机酸中的水溶性草酸、琥珀酸、柠檬酸及无机酸中的磷酸增加,叶细胞汁酸度提高;芳香物质有所增加,特别是具有花果香气的橙花醇、沉香醇氧化物、反—2—乙烯酸、苯乙醛增量较多、羰基化合物大量增加,使萎凋叶具有香气。”

白茶的萎凋有3种:日光萎凋、加温萎凋和复式萎凋。

日光萎凋:将茶芽均匀地摊晾在水筛上,置于阳光下进行自然萎凋,受天气影响很大。

福鼎制作银针采用的方式多数都是日光萎凋。

加温萎凋:春茶季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无法进行日光萎凋,而必须采用加温萎凋。

白牡丹与寿眉多数是采用室内加温萎凋。

所谓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多选择早晨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

新工艺白茶多采用复式萎凋的方法,也符合它萎凋时间短、程度轻的特点。

相较于最后一种而言,室内萎凋和日光萎凋难度较大,因为受自然界各种因素(温湿度、昼夜温差、风、光、萎凋的时间等)的影响和制约,而且无论什么因素,萎凋的时间不能低于36~48小时,在此期间,制茶师傅是不能睡觉的。

而且,萎凋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茶叶内含物质转化过度,叶色偏于黑色,香气和滋味的鲜活度降低;如果萎凋时间不足,内含物质转化量不足,叶色呈现青绿色,香气和滋味中也会有青气出现。

白茶是6大茶类中不炒不揉的茶类,保留了更多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为其后续的氧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白茶新国标将白茶定义为可永久性存储茶叶的原因吧!

本文关于《为什么说用日光萎凋做白茶是在跟老天打赌?》的内容也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还想了解更多白茶有关内容,可以点击栏目:白茶萎凋技术查看,欢迎大家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