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到底算烘青?还是炒青?

发布时间 : 2019-11-18
碧螺春绿茶还是红茶 绿茶炒青

碧螺春绿茶还是红茶。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碧螺春到底算烘青?还是炒青?”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碧螺春到底算烘青?还是炒青?”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到底算烘青?还是炒青?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碧螺春属于炒青茶,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

炒青绿茶的品质特点

(1)长炒青特征:条形紧直浑圆,有锋苗、色绿润、香清高、味浓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炒青比烘青条紧而身骨重,汤味较浓。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供出口,分珍眉、秀眉、贡熙等。

(2)圆炒青特征:圆炒青颗粒细圆紧实,色泽绿润,香味醇和。精制后的珠茶颗粒更圆紧光滑似珍珠,乌绿起霜,香味也提高,叶底有盘花芽叶。

(3)特种炒青特征:按形状可分为扁片形、卷曲形、针形、圆珠形、直条形等。如西湖龙井是特种炒青绿茶,叶片扁平光滑挺直,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

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

一,香气:浓郁,沉闷且有烘烤过的味道;

二,汤色:与最后一次干燥有关。1,干燥温度过高,汤色清亮泛绿;2,温度稍低,汤色微黄,但清澈度降低。

三,叶底:色泽统一,泛翠绿鲜嫩。烘青工艺是为提香所为,适宜鲜饮,不宜长期存放。

烘青绿茶有青香味,且干色泽一般表现为绿色,白毫较显,一般用拿上手会看见白毫四散,飘在空中。因为干燥到位。但条索略粗松,因为制茶过程中如果揉捻过重、过长,则会出现黑条,干茶有明显的火烘味,香气较锐,冲泡后一般的茶汤会表现为黄绿色,或嫩绿色,翠绿色。滋味鲜爽,回甘,但不耐泡,叶底香气一般不持久,因为高温烘培后,部分香气物质如芳香类会挥发,所以香气不持久,叶底表现为嫩绿,或绿亮。不会显褐色。

烘青绿茶经精制后称花茶级坯,分1~6级和片茶。审评要点:1~2级坯,细紧有苗锋,不带梗;3~4级坯尚紧结,稍有茶嫩梗;5~6级坯,较空松,有茶梗,色泽枯暗。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其汤色碧绿清澈,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cY316.com延伸阅读

太平猴魁是烘青还是炒青?烘青绿茶中的极品!


 炒青绿茶,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绿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烘青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而后烘干的绿茶成为烘青,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但是条索完整、常显峰苗、白毫显露,色泽多为绿润,冲泡后香气清鲜。那么作为“绿茶之王”的太平猴魁是烘青绿茶还是炒青绿茶呢?

太平猴魁是烘青绿茶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1900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属于烘青绿茶,而且是烘青绿茶中的极品茶!

太平猴魁制作工艺

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杀青

用直径70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投叶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历时2-3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毛烘

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杀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足烘

投叶量250克左右,火温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经过5一6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复焙

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草、箬是宝"之说。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加工好的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到底是东山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碧螺春好?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

早在《苏州府志》就有记载:“茶出吴县西山,以谷雨前为贵。”

地理因素:

西山的历史要比东山悠久得多,只不过当时地理原因,西山作为一座岛屿,没有陆地连接,出入陆地只能渡船到东山,然后再去城里。

所以淳朴的西山人民销售茶叶都是直接贩给了东山的商贩,然后外地的人们认识和购买碧螺春就以东山为主。

等到太湖大桥造起来,加上吴中政府的大力推广,促进了西山岛的旅游业,也加大了西山的土特产外销,才慢慢的让众人知道了西山其实也有茶,东山有的任何东西,西山都有。

是什么成就了东山,地理位置第一位。

西山的碧螺春也比东山出的早,很多东山商贩都会到西山岛去收购,然后贩到东山,对着游客说:“这是阿尼东山产。”

每年卖土特产都会有出现这种情况:

到底是东山得杨梅好,还是西山的杨梅好?

到底是东山的枇杷好,还是西山的枇杷好?

到底是东山的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的碧螺春好?

当地人是这样答复的:

同种规格的东西买回去对比下不就知道了嘛!东山人民很清楚,西山人民也很清楚,没有必要像华山论剑一样大战几百回合决雌雄。洞庭湖畔从未偏袒任何一方的子民,并不是东山的水质好,只能说东山比西山被发现得早,就好比成名早吧。如果《姑苏晚报》真的说东山的贵,西山的便宜,请来西山吧,现在的西山地理优势远超东山,且价格便宜啊,没有二道贩子啊,而且相信淳朴的西山人们并不会亏待你们,给你们的产品也一定是保质保量的。

碧螺春和炒青的区别,怎么区分碧螺春,炒青绿茶?


众所周知,碧螺春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于绿茶,炒青一般出产时间在清明节之后一周到十天左右,炒青是碧螺春的一个品种,所以碧螺春和炒青之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具体如下!

碧螺春和炒青的区别

1、上市时间不同

碧螺春是较早的,其上市时间在每年3月20号到4月10号;而炒青上市时间在4月15号之后。

2、价格不同

碧螺春是较高的,其价格每年上市初期都在2000元以上,正常碧螺春的价格也在500~2000元之间;而炒青的价格则是在300~400元。

3、口味不同

碧螺春的口味比较香,味道比较淡;而炒青的味道偏重,对于老茶客来说炒青可能更有味。

4、外观不同

碧螺春是一芽一叶或二芽一叶,都以嫩芽为主;而炒青则叶片较大。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总的来说,碧螺春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因为比较出名,所以说到碧螺春大家都比较清楚,但是说到炒青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了解两者时间的区别,更好的区分它们!

碧螺春属于炒青绿茶吗?碧螺春是炒青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碧螺春具备很多的功效,那对于碧螺春,大家了解多少呢?具体如下!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并且是炒青绿茶中的特种炒青。炒青绿茶是将碧螺春经过金属传热来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再经过揉捻、初烘和烘干几个步骤制成,一般会通过在最后一道工序采取烘干的方法来使茶叶保持完整性。

碧螺春产地位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外形匀整、条索纤细,色泽光润翠绿,白毫隐翠,冲泡后汤色嫩绿透亮,品尝茶汤口感甘甜,回味悠远,叶底幼嫩明亮。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综上所述,绿茶的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最终以炒干的干燥方式制成的绿茶称为炒青绿茶,炒青绿茶是我国绿茶中的大宗商品,包括很多的种类,其中就包括碧螺春!

碧螺春 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炒青绿茶的主要品种,有眉茶、珠茶、西湖龙井、老竹大方、碧螺春、蒙顶甘露、都匀毛尖、信阳毛尖、午子仙毫等。所以在碧螺春和炒青绿茶中,碧螺春属于炒青茶中的一种。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年历史。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碧螺春以江苏省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出产的茶叶为最佳。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泡在开水中,杯中犹如雪片飞舞,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

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因绿茶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

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

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贸易上审评眉茶品质,常采用法定的茶叶实物标准样为对照依据,一般采用比准高、“低”、“相当”的三个档次定级定价。

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午子仙毫等等。

在此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川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

金奖惠明: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总之,碧螺春是炒青绿茶中的一种,而炒青绿茶实际上是一种加工工艺的统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