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怎么炒?经“十大手法”炒成!

发布时间 : 2019-11-18
龙井茶泡 龙井茶绿茶 茶叶龙井茶

龙井茶泡。

下面是茶经网绿茶栏目为大家提供的关于“龙井茶怎么炒?经“十大手法”炒成!”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更多绿茶相关的知识,希望丰富的“龙井茶怎么炒?经“十大手法”炒成!”内容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级龙井茶色泽翠绿或带糙米色,调匀鲜活而油润,汤色碧绿,清澈明亮;香馥如兰,香气鲜爽,清香持久;滋味甘醇鲜爽,醇和可口;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尖削挺秀,大小匀齐,芽毫隐藏,犹如兰瓣。这样高品质的龙井茶和其加工工艺是分不开的。那龙井茶是怎么炒成的呢?

龙井茶怎么炒?

采摘cy316.COm

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要求: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1、以早为贵:历来龙井茶采摘时间很有讲究,以早为贵。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2、细嫩著称:龙井茶的采摘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并以采摘嫩度的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叶形如雀舌的称"雀舌"。

3、采摘次数多:采摘次数多,也是龙井茶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已经成了习惯。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其次是晾,所谓晾就是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得在阴凉处堆放上大半天,大约相当于机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过堆晾,去掉茶叶里残余的大部分刚性。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经过摊放的鲜叶需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不同档次的原料,采用不同锅温、不同手势来炒制,才能恰到好处。

揉捻

揉也叫揉捻,是通过外力将茶叶的内部结构揉捻成人们希望的形状,但龙井茶的形状要求青叶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刚性,以便茶叶成型后还能看到部分青叶的原状,因此就将揉捻工艺弱化了。即将炒分解成炒-晾-炒-晾-炒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部分揉的要求。

炒制

炒制手式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号称“十大手法”。

龙井茶分13个等级,即特级1-3等级和1-10级。实际上现在9、10两级已不再生产。一般特、1、2、3级为高级龙井,4-6级为中级龙井,7级以下为低级龙井。级别越低,炒制时锅温越高,投叶量越多,炒制手势也越重。

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龙井茶初制专用电炒锅,温度调控,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十分有利,已普遍推广使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已研制出扁茶炒制机械,实现机械化炒制扁茶,实施机械化炒制,技术仍不过关,炒制出的龙井茶外形毛糙,只能作为中档、低档龙井茶或旗枪茶。

电炉炒制失去了传统茶的醇厚风味。上等和特等的龙井茶仍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炒制方法,不断变换,炒制而成。这是保证龙井茶形质俱美的重要条件。

Cy316.com编辑推荐

西湖龙井制作过程,需运用十大手法!


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其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滋味清爽浓醇,深受茶客的喜爱。接下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下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是如何的吧!

西湖龙井制作过程 

西湖龙井在制作工艺上属扁炒青绿茶。其中特级西湖龙井依旧使用传统手工炒制方法,由有经验的炒茶师傅炒制而成,其总加工工序为:鲜叶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炒二青、烘干。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

1、鲜叶采摘

首先是鲜叶的采摘,采摘是有标准可言的,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西湖龙井采摘以细嫩的为主,以早为贵,根据国家收购标准样分为特级和1~8级,采摘要用提手采,不带黄、梗、老叶,要求“嫩、匀、鲜、净”,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一般为极品。

2、萎凋

为了后面的炒制加工,采摘下来的鲜叶是还需要适当摊放的,这样才有助于减少部分水分,鲜叶就会失去一部分刚性,变得柔软,一方面更适合后面的炒制加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炒制时茶汁的流出,避免粘锅,使茶叶变黑。同时,摊放会引起缓慢的生化变化,让其滋味和香味变得更丰富。 

3、杀青

很多人都听过杀青这个词,而这个词就是跟茶叶的制作工艺有关的。那么杀青也称青锅,即通过高温让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使加工过程中的茶叶不会变红变黄。

4、揉捻

为了茶叶更好的冲泡,揉捻这一步是需要做的,至于这个步骤所起的作用,就是破坏茶鲜叶的细胞组织,让细胞中的内含物质溢出,利于冲泡。

5、炒二青

炒二青的这个过程是非常独特的,其也称辉锅,即进一步丧失鲜叶中水分和整形的过程。在一定温度下,以龙井传统手工炒制十大手法(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在水分逐步减少的过程中形成龙井的独特形态。

6、烘干

最后就来到了烘干这一步了,它做法并不会太复杂,即将整形好的茶叶烘制足干就好,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保存。

以上是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也是大部分绿茶所采用的制作工艺。而随着机制化在茶叶生产中的利用,手工炒制相较而言就比较费时费力了,所以如今大宗西湖龙井大部分都使用机制加工,引入了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整形机等机械,大大提高了炒制效率。西湖龙井也成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碧螺春和龙井茶的炒制手法不同


碧螺春和龙井茶的炒制手法不同,龙井茶有一个很著名的炒制手法,也是著名的十大炒制手法。

碧螺春的炒制手法: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

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炒青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龙井茶的炒制手法:

西湖龙井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抛"是为了让茶叶变松,把水分散发掉,有时也为了控制鲜叶的温度。"压"则是为了把鲜叶压得扁而平,扁平而挺直是龙井茶的外形特色所在,有时为了使龙井茶表面变得光滑,还要边压边推。

"抖"是为了把茶叶的形状抖出来,使叶和心包在一起,于是不仅香味被牢牢地包在每一片茶叶内,冲泡后一芽一叶的形状也完整而立体,非常漂亮。

"搭"的动作很轻巧,左手捞起满满的茶叶时,老师傅总喜欢右手在满手的茶叶上轻轻一按一抹,茶叶的色泽、温度和水分情况可基本看出,下一把怎么炒心里就有数了。

最关键还是要看茶做茶,不是每一个等级的茶都要用到这十种手势,也不是每一个手法只有一个动作,一切都要根据手里的茶叶质量来定手法。

每一捧鲜叶的水分含量、新鲜程度、大小都不同,经验老到的茶农会根据鲜叶的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手势。

同样是压,高档茶叶只要压扁就行,中档茶叶就要压得扁而紧,低档茶叶则要紧,手法和力度都不同。就像年纪大了,筋骨老了,能压紧就好。

综上,在碧螺春和龙井茶的炒制手法中,龙井茶的炒制手法比较好,比较特别。

龙井茶绿茶的加工工艺,需经这些工序炒制!


西湖龙井茶产自浙江省地区,西湖龙井茶颜色翠绿色,香味浓厚,甘冽可口,就像雀舌,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性,不仅如此,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他茶叶多,而且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效。那龙井茶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

龙井茶的加工工艺

一、采摘

西湖龙井采摘有三个特点:早、嫩、勤。以早为贵:历来龙井茶采摘时间很有讲究,以早为贵。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细嫩着称:龙井茶的采摘还以采摘细嫩而着称,并以采摘嫩度的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叶形如雀舌的称雀舌。采摘次数多:采摘次数多,也是龙井茶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已经成了习惯。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有爱茶人虞伯生在《游》中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说明高级西湖龙井向来就强调要早采。其中以清明前采制的西湖龙井品质为最佳,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称为雨前茶。其次西湖龙井的采摘也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一般一公斤极品明前西湖龙井,需要采摘至少八万个细嫩芽叶,故极为名贵。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全长约1.2厘米。

二、摊放

采回的鲜叶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1厘米左右。经2小时以上摊放后,使部分水份挥发,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使炒制的西湖龙井外形光洁,色泽翠绿。

西湖龙井在采摘后要竹筛上进行晾晒,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达到炒制的要求,同时使新茶在炒制时不至于结团。然后再对晾好的新叶进行大致分类,根据叶子的品质档次来决定下一步炒制的锅温、力道等条件。

所谓晾就是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得在阴凉处堆放上大半天,大约相当于机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过堆晾,去掉茶叶里残余的大部分刚性。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经过摊放的鲜叶需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不同档次的原料,采用不同锅温、不同手势来炒制,才能恰到好处。

三、杀青

杀青,又称青锅,即杀青和初步成型的过程。当锅温达80~100°C时,涂抹少许植物油脂于锅内,投入约100克经摊放过的叶子,开始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成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12~15分钟。

提高茶叶品质高级西湖龙井的炒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炒制时还要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艺的制茶师,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西湖龙井。而且因全用手工在热锅内操作,劳动强度甚大。

四、回潮

杀青后,放于阴凉处进行薄摊回潮。摊凉后筛去茶末、簸去碎片,历时约40~60分钟。、

五、辉锅

回潮后的茶叶倒入锅中,进一步整形炒干,完成定型。通常是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辉,叶量约250克,锅温60~70°C,历时20~25分钟,锅温分低、高、低三个过程,手式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其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

六、分筛

用筛子把茶叶分筛。簸去黄片,筛去茶末,使成品大小均匀。

七、挺长头

把筛出的大一点的茶叶再一次放入锅中,将其挺直,历时约5~10分钟。

八、归堆

将成品分包成0.5公斤一包或其它重量包装,分开保存。

九、收灰

炒制好的西湖龙井极易受潮变质,须将归堆后的成品茶,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石灰(未吸潮风化的石灰)的缸中加盖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西湖龙井的香气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经此处理后的西湖龙井,在室温干燥环境中保存一年仍能保持色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

经过以上工序炒制的西湖龙井,形状扁平光滑;色泽嫩黄似糙米色;汤色碧绿清莹;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

大茶怎么炒


大茶炒茶分为9个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茶叶的水分尽量干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炒制的具体步骤

1.将采摘来的茶叶清理一遍,把躲藏在里面的小虫子、碎屑清理干净

2.采摘茶叶时最好选择这种“一芯一叶”的,味道更好,更清香

3.洗干净锅,烧热后,就可以把茶叶倒进去。大锅受热面积大,茶叶不会堆成一堆,另外,柴火灶好控制火候。

4.然后小火,不停地用手翻炒。动作要稍微快些,不然茶叶会烧焦。

5.用手炒更灵活,而且不能戴一次性手套,所以,在炒茶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

6.控制火候,就这样不停地翻炒。注意不要烫伤手。

7.十多分钟之后,可以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揉搓 ,这样可以使叶子的更好地卷缩。

8.一个小时左右炒至这个颜色时,就要加快翻炒的速度。

9.出锅时,用报纸垫着盛在容器里。摊凉。第二天就可以泡着喝了。

制茶的过程之一杀青

杀青是绿茶鲜叶制的第一道关键工序。通过杀青来破坏鲜叶中酶的活化,防止芽叶变红,形成绿茶“绿叶绿汤”的品质特征,并随着叶内水分的散失,增进茶香,使叶质变软,为揉捻创造条件。

西湖龙井茶的炒制工艺


主要是鲜叶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等9道工序。

一、鲜叶摊放

“摊放”是炒制西湖龙井茶不可轻视的一道重要工序。茶鲜叶会在摊放过程中内质发生一系列有利于西湖龙井茶品质形成的理化反应。如减少青草气、水分蒸发、叶子柔软利于做形、减少苦涩使茶汤甘醇鲜美。

二、青锅

西湖龙井茶的“青锅”目的是杀死酶的活性,散失水分,初步整形做色,为接下来的“辉锅”打基础。多年在杭州西湖区产茶地行走了解,每次“青锅”时投叶量一般越是特级茶越投放量少,级别低些的茶投放量相应增加,一般是100克~150克,稍低档的茶一般是150克~200克。锅温也是随茶叶等级降低而锅温增高。炒制“青锅”过程时,手法灵活运用,开始是轻“搭”,然后逐渐加重用力与锅温配合。开始的轻,避免茶叶过早的被做“熟”而色泽暗和闷。

三、回潮

青锅炒好后的茶叶称为“二青叶”。青锅过后,一般是多锅集中在一起,在龙井村会见到用清洁布盖好“回潮”,而在龙坞镇却少见到这样做法,这也是师傅们自己根据不同山头、树种、季节的鲜叶经验积累而灵活使用。目的在使芽、叶、茎各部分水分重新均匀分布,以便做形,减少断碎,保持芽锋,有利于成品茶色泽和干度一致。

四、二青叶分筛

此工序阶段一般很多师傅会因为制作时间考虑而节省掉。尽管茶采摘要求精细,但难免由于茶叶生长的不一致性、芽叶大小不够均整,再加上“青锅”阶段会有茶叶断碎,因此二青叶分筛能更好的使茶叶分档,多是分为两档或大中小三档。再利用软簸箕除去片、末,更利于接下来的“辉锅”成形美观。有了二青叶的分筛,也更加利于师傅灵活做茶,大的“辉锅”时做小一些,小的“辉锅”时做得大一点,这样外形更整齐,更好的品质。

五、辉锅

西湖龙井茶的炒“辉锅”,是整个茶的炒制技术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茶友们在源头见到西湖龙井茶炒制时杀青锅时多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而“辉锅”阶段目前基本还全是手工的原因。此“辉锅”阶段,炒制师傅们会灵活运用“十大炒制手法”,进一步做形、固色、干燥,使成品茶达到平、扁、光、直、滑、色泽好、含水率达到6%左右的品质要求。

六、干茶分筛

“分筛”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茶的茶叶质量。而目前大多茶商、炒制卖茶师傅也把它省略了,节省时间、减少损耗、快速销售变现。炒好的干茶经过摊晾,用等级不同孔径的茶筛分出3~4档不同茶。龙井村、龙坞镇各村等了解所见多分三档,最长一档次的叫长头、筛头;二档称中筛;三档的称为三筛。西湖龙井茶特级和高级茶一般较短小匀净,因此分筛后筛头少,中筛多,底筛也少。干茶经分筛后,还要根据不同档次情况分别再“辉锅”复炒,称为“挺长头”。

七、挺长头

由于很多茶商、炒制师傅把“干茶分筛”工序省略了,自然茶友们也很少听到这个词语或见不到此炒制工序了。目的是进一步整形、达到干燥程度及统一色泽。特、高级别茶中要挺筛头,中、下级别的茶一般中筛茶也要挺,三筛(底筛)基本没有见到挺的。挺长头过的茶,经过摊晾,然后再复筛,这样逐步使茶整齐,只筛分出很小部分特别大的和底筛的片末,如此,剩下的中筛成品茶的品相就更统一完整美观了。

八、归堆

把各级各筛号茶按同级筛号的归在一起,并分别标示清楚,如加工日期、等级、茶数量等信息。一般多是连续几日炒制后,将同一等级的茶归堆后的干茶拌均匀,即“匀堆”后才是炒制完成的成品茶,即“商品茶”。虽然此时已经是“商品茶”了,并不是说就能立即销售、上市、品饮了。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且常被忽略的工序。

九、收灰

把成品茶(“商品茶”)放在专用的贮存缸或铁桶内,用茶叶与生石灰之比为5:1的比例,把生石灰用棉纸、牛皮纸两层包住,外面再套上棉布袋,放于茶缸或茶铁桶中间,此为“收灰”工序。收灰的目的是保持龙井茶的干燥,去了火气,同时经过此阶段后,茶品质滋味会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