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银猴有哪些工艺?有什么工艺特点?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白茶的工艺特点是什么 红茶属于什么工艺 红茶工艺

白茶的工艺特点是什么。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遂昌银猴有哪些工艺?有什么工艺特点?”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遂昌银猴有哪些工艺?有什么工艺特点?”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一、采摘

“清明”前后开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的银猴茶品种新梢为原料。要求做到“二不采”,即:雨天不采;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到不采。以晴天露水干后采为最佳。

二、摊青

采回的鲜叶,视气温和空气湿度及青叶含水量不同,需经摊放8至12小时,当叶面失去光泽、闻有芳香即可付制。

三、杀青

使用斜锅或龙井锅。杀青在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20℃左右,投摊放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锅温180—200度时下锅,下锅时有轻微爆声为适温。投叶量以每锅500克左右为宜。以抖炒为主,抖闷结合,炒至杀青叶折梗不断,杀透杀匀,(约4—6分钟)开始降温搓揉。

四、搓揉

杀青叶不出锅,当芽叶质软,折梗不断时,降低锅温至60℃左右,进入搓揉过程,手抓茶叶在锅壁上反复搓揉,不断翻炒、抖散,直至茶叶揉搓成形,犹似弓弯的猴状,色泽绿润,有刺手感时起锅摊凉。揉搓过程的锅温和用力程度,是银猴茶形、质形成的重要因素。锅温过高过低,用力轻重不适均不利银猴茶形、质的形成。

一般锅温掌握在60℃左右,揉搓初期,芽叶含水量高,锅温适当高些,揉搓后期含水量低,锅温切忌过高,否则不利做形。手势用力程度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双手五指并拢伸直,轻压往返搓揉,中间不断翻拌、抖散茶叶,至有触手感时即可出锅摊凉。

五、烘焙

在烘笼或烘干机中进行。分初烘和复烘两步进行。初烘时火温以100度左右为宜,通过30分钟左右的初烘,达到失水的目的。初烘叶约八、九成干。复烘稍低。要求炭火无烟、火力均匀,并适时勤翻,为避免茶末掉入炭火中而引起茶叶烟味,在翻拌时要将烘笼拿离炭火或用纱布垫在茶叶下面。

初烘半小时左右,至茶叶折梗能断、但手捻不碎时下烘。摊凉回潮1小时后,再复烘,至手捻茶叶能成粉末为适度。炒干在斜锅内进行,锅温70~80℃,投入500克左右的初烘叶,经过轻、慢的手势炒翻,炒至银毫显露,茶叶足干,起锅摊凉。炒干叶含水量5%左右。烘干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才可装箱(袋)贮藏或出售。贮藏时切忌阳光直射与异味,并保持干燥。

Cy316.com编辑推荐

遂昌银猴产自哪里?有什么品质特点?


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品质特点

芽叶肥壮,弓弯似猴,身披银毫,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匀整成朵,匀齐明亮,经饮耐泡。

遂昌银猴有什么功效、作用?


产品功效

1.遂昌银猴抗衰老

遂昌银猴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遂昌银猴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遂昌银猴抗菌

研究显示,遂昌银猴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遂昌银猴具备整肠的功能。

3.遂昌银猴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遂昌银猴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遂昌银猴瘦身减脂

遂昌银猴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5.遂昌银猴防龋齿、清口臭

遂昌银猴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遂昌银猴防癌

遂昌银猴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7.遂昌银猴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遂昌银猴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8.遂昌银猴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遂昌银猴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遂昌银猴减轻病况。

遂昌银猴属于什么茶?有什么发展历史?


“遂昌银猴”,也称银猴茶,是遂昌县近年新创制的名茶,由于外形条索粗壮弓弯似猴,满披银毫,故称银毫茶,属于绿茶。遂昌银猴为浙江省新创的优质名茶。因形弓弯似猴,身披银毫而得名,80年代初期创制,1985年荣获农业部优质奖杯,1986年在省名茶评比会上名列前茅。银猴茶产于浙江省遂昌县。

其炒制工艺分杀青,搓揉,干燥三道工序。银猴茶产于浙江省遂昌县,境内山峰重叠,云峰叠翠,乌溪江、瓯江蜿蜒其间,终年云雾缥缈,雨量充沛,优越的生态条件,适宜茶树生长。银猴茶采自于优良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鲜叶进厂后经过10个小时左右的摊放,当鲜叶丧失部分水分,透发出清香时方可炒制。炒制工艺主要分杀青、搓揉、干燥三道工序。

产品历史

遂昌是茶叶之乡,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遂昌大面积种植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到北宋和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遂昌茶场就是全国40个大茶场之一。遂昌历史上有名的“三井毛峰”“太虚妙露”自明初起,为历代宫廷的御用贡品,世界著名文学家、曾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在明万历年间写下了“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归”的美妙诗篇,至今仍广为传诵。遂昌山奇峰秀、佳木葱笼、朝云暮雾、乳泉喷涌、碧溪交错。好山好泉育名茶,遂昌的茶凝聚了山魂雾魄之精华,汇集了大自然超凡的灵气,又融进了历史文化的气息,使其具备了高贵的品质。

自1975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后,不断探索、创新、恢复、创制名优茶。八十年代初,“遂昌银猴”一炮打响,以后,相继创制了“春来早”“成屏银绿”“九龙迎春”“天堂仙茶”“珍眉”“竹绿”“九龙剑”等名优茶。

雁荡毛峰有哪些工艺?工艺上有什么特点?


雁荡毛峰加工特点有三:一是讲究鲜叶原料;二是加工精细;三是成茶贮存保藏得法。

采制工艺流程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烘坯→理条提毫→烘焙。

1.鲜叶采摘采摘要求细嫩匀净,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不采病虫叶、雨水叶、紫芽叶。鲜叶采回后须立即薄摊在竹匾或篾簸上,时间5~8小时,摊放同时拣除鱼叶、单片、损伤芽叶及杂质等。

2.杀青采用平锅杀青,下锅温度控制在180℃左右,投叶量0.6kg左右。单手和双手结合操作,先抖炒到芽叶有烫手感、水汽散发时马上转为闷杀,闷透后再立刻进行抖炒,并伴以扇风驱散水汽。操作过程中手势要轻,茶叶要捞得净、抖得匀,闷杀要一次完成。杀青程度以叶色转暗、叶质柔软、青草气散发完毕、清香显露为适宜。

3.揉捻杀青叶摊凉后放置在竹匾中进行揉捻,揉捻前要先将杀青叶整理整齐,以免揉弯条索。揉捻采用双手推揉的方法,用力要均匀,整个过程中要轻重轻相结合,中间进行1~2次解块,揉到茶叶97%以上成条,略有茶汁溢出即可。

4.烘坯把揉捻叶抖散后立即上烘笼烘焙,温度控制在100~150℃,时间8~10分钟,中间进行两次翻拌,烘至茶条互不粘结、手捏成团、抖之即散时为适度。

5.理条提毫经烘坯工序的茶叶摊凉回软后开始理条提毫,锅温80℃,茶叶下锅后先推炒,到手握茶叶虽不易成团,但仍有弹性时转入理条,这时锅温要降至60℃左右。理条方法为:手心向下,虎口张开,4指伸直并拢,拇指与4指同时弯曲,将茶叶一部分一部分地抓在手中,同时手腕和手指不停地抖动,使茶叶在手掌中转动,并使茶叶逐渐从手中出去。理条的过程中抓起茶叶置于手掌中进行搓条提毫,边理边搓,至茶叶有刺手感时再改为推炒,以减少断碎,保证品质。炒至六七成干,白毫显露时即可起锅摊凉、回软。

6.烘焙将摊凉叶均匀撒在烘笼上烘焙,温度控制在60~80℃,在烘焙过程中进行3~4次翻拌,烘至足干后拣除茶梗、簸去黄片、筛去茶末,冷却后装箱贮存。

龙岩斜背茶有什么工艺?工艺有哪些特点?


制作工序

斜背茶的制作全程需3~4h,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干等九道工序。

1.斜背茶虽属炒青绿茶,却按乌龙茶的标准采摘。即待茶树新梢伸展至中小开面时,一般中等水肥条件者大概为4~6叶采摘,采摘方式是将整个茶梢摘下,不留叶片,这又有别于乌龙茶的留叶采摘。

2.杀青、初炒和复炒均是前后双锅并用。采用锅径60公分的平锅,前锅温度高,后锅温度低。前锅温度,杀青为140~160℃,初炒为90~100℃;后锅温度,杀青为110~130℃,初炒为70~90℃。复炒时前后锅温要求低于杀青而高于初炒。既节约燃料又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减少碎末、烟焦茶的产生。

3.多次过筛,分档复炒。经初炒、摊凉的茶叶要进行复炒,复炒中要增加茶叶与锅内壁的摩擦,着力车色,待茶叶达到八九成干时起锅、摊凉,并用筛捞出尚未足干的面张茶再复炒,然后再过筛,再复炒,直至全部茶叶足干。

特殊工艺促使茶多酚等内含成分发生非酶性为主的生化变化,有利斜背茶“三著黄绿”品质风格的形成。

工艺特点

主要工艺特点在于炒制时利用连装起来的双锅进行,一般初炒历时约三十分钟。复炒历时约三十分钟,再复炒约十五分钟。整下炒干阶段,包括摊凉时间在内,长达三、四个小时以上。由于这种低温慢炒和多次摊凉,促进了茶叶内含物质的非酶性氧化,使斜背茶具有滋味浓厚、回甘如鲜橄榄和耐泡等特点。

遂昌银猴属于什么茶


按照茶叶的发酵程度以及茶叶、茶汤的颜色,可以将茶叶分类成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与黑茶。

那么遂昌银猴属于什么茶呢?想要知道遂昌银猴是什么茶,我们需要从遂昌银猴的制作工艺以及遂昌银猴的条索、汤色等特征上进行分类。

一、从遂昌银猴的制作工艺上说

遂昌银猴茶叶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经过筛选、摊放、杀青、捻揉、整条、烘干等工序,没有经过任何的发酵程序。而杀青和不发酵正是制作绿茶的重要特征。

二、从遂昌银猴的特征上说

遂昌银猴茶叶色泽翠绿。

冲泡好的遂昌银猴茶汤汤色碧绿明亮。

冲泡后的遂昌银猴叶底嫩绿、柔软。

遂昌银猴属于绿茶

无论是从遂昌银猴的干茶、茶汤、叶底,还是从遂昌银猴茶叶的加工制作过程来说,遂昌银猴都属于地地道道的绿茶。

遂昌银猴保存方法


遂昌银猴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性物质,还具有很强的吸潮、吸味的特性。所以遂昌银猴在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吸潮发霉,或者吸收到异味而影响口感,那么遂昌银猴怎么保存才能最长时间的保持它的香气与口感滋味呢?

一、避免潮湿的环境

遂昌银猴叶的含水量在3%左右的时候,可以较好的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而当遂昌银猴叶的含水量超过7%的时候,就为霉菌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繁殖环境,会加快遂昌银猴的变质速度。

所以我们在存放遂昌银猴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存放的环境湿度,有条件的可以放置一个湿度计,以及一些家用干燥剂。

二、避免高温的环境

遂昌银猴叶的最佳保存温度是0℃~5℃,在这个基础上,温度每升高10℃,遂昌银猴叶的色泽褐变速度就会增加3~5倍,并且在高温的环境下,遂昌银猴叶中含有的茶氨酸、茶多糖、维生素以及各种芳香类物质会以更快的速度分解,导致遂昌银猴叶的香气、滋味、口感变得越来越差。这也就是为什么遂昌银猴陈茶没有新茶好喝的原因所在。

三、避开阳光照射

遂昌银猴的制作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鲜叶中的叶绿素以及各种维生素含量,而阳光会加速遂昌银猴叶中叶绿素以及各种维生素的氧化,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并减少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

所以我们不能采用透明的塑料袋或者玻璃瓶等容器保存遂昌银猴,而应该选择锡罐、瓷罐等可以有效遮光的容器保存。

四、避开异味环境

遂昌银猴叶中含有的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等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收异味的能力,如果将遂昌银猴放置在充满异味的环境中,会影响到遂昌银猴的香气与滋味。

五、尽力的隔绝氧气

遂昌银猴叶中含有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物质都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遂昌银猴汤色变红、变褐,茶汤也会失去鲜爽滋味,茶叶接触到的氧气越久,这种劣变也就越严重。

所以说,最好的遂昌银猴保存方法就是将遂昌银猴叶密闭、冷藏在干燥、没有异味的地方。

白毛猴茶如何制作?有什么工艺特点?


白毛猴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民国初。原产地为政和县,它以外形条索粗壮卷曲,白毫显现,犹如毛猴静伏而得名。内质毫香鲜爽纯正,滋味醇和微甘,汤水清绿泛黄,叶底嫩绿、完整、匀净、无杂。

白毛猴制法介于绿、白茶之间,当地亦俗称“白绿”。采制工艺中成茶外形重“保毫”与“做形”,内质着重萎凋适度,使戌品茶香清味醇。

采摘:要事先在春茶前期,选择壮龄的政大茶园,于清明后采其肥壮的1芽2、3叶嫩梢(不采对夹叶),切忌损伤芽叶,尽量保持完整。

萎凋采回鲜芽叶在微弱阳光下进行复式萎凋或直接用室内萎凋,薄摊于竹席或水筛上,历时很长,需16~18小时,使芽叶中多酚类进行部分酶性氧化,除去苦涩味,萎凋至水分失重25%~30%之时,叶色转暗绿,梗皮皱缩,白毫显露,毫毛如银,叶质柔软如棉,梗折不脆断为适度,过度易红变,不足则叶多青绿,失去传统风格,影响质量。

杀青:杀青锅温掌握在140~150度,先扬炒后闷炒,炒至叶色转青,梗带青黄,手握芽叶柔软,散发青香,无青臭味为适度,即可起锅。

揉捻:杀青叶摊凉散热后进行轻揉,与一般揉捻稍异,是揉搓和茶团旋转相结合,操作轻巧,注意保毫,并结合解决做形,搓揉至条索卷曲,历时约5~8分钟,揉好的湿茶团,每团约50~500克。

初烘:每焙笼可焙小茶团10~15个,将小茶团排列在焙笼中,温度100~110度,焙至五六成干,以茶条不粘手时为适度。

复焙整形:复焙刚开始时,温度掌握在50~60度,边焙边做形,使全部茶条卷曲似小猴。复焙温度不宜过高,以防止芽毫脱落,但也不宜过低,太低水分蒸发太慢,色泽闷黄不鲜,复焙到八九成干时,火温降至40~50度,一直焙至足干。最后经拣剔梗片,即可装箱。

小布岩茶有什么品质特点?工艺有哪些?


小布岩茶以其鲜叶原料鲜嫩,芽叶肥壮,制工精巧,造形美观,内质优良,经久耐泡而闻名。特制高档次小布岩茶,外形弯曲如细眉,白毫显露,锋苗秀丽;内质嫩香持久,伴有兰花香;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净;滋味醇厚鲜爽,饮后回甘留芳。冲泡三四次滋味尚浓,香气犹存。

这种良好的品质,固然是精细的加工工艺所造成,但还与独特要求的鲜叶原料有关。小布岩茶的鲜叶,一般在3月上旬(惊蛰前后)开采,其主产品贡品级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总长度3~3.5厘米;一芽一叶,朵朵匀称;芽叶肥壮完整,大小一致。无紫色芽,无破损芽,也无对夹叶、病虫叶和瘦弱叶;不采雨天叶,只采晴天收雾叶。如此考究的鲜叶,茶叶品质哪能不美。

工艺

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初干理条、摊凉、提毫和烘干等八道工序。其独特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初干理条”和“提毫”。

初干理条,锅温100~60℃,在锅中用双手捞起茶坯不断抖炒,待茶条粘性降低,手捏能成团,抛之即散,达六成干时进行搓条、整形,约20分左右。茶叶出锅稍经摊凉后,降低锅温至70~50℃,将茶叶握在手中,运用双手手心的感应力,使茶条相互摩擦,把茶条外表的胶状薄膜擦破,显出白毫,称为“提毫”。此道工序是显毫的重要手段,手势灵巧,用力均匀,至白毫显露起锅。再经烘干、筛末,即可包装封藏。

功效

小布岩茶是用绿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儿茶素等营养成分,因产地土壤肥厚呈酸性,所以小布岩茶含有的有机成分比其他茶叶要多。虽然属于绿茶也有一些有机茶的作用和功效,小布岩茶有绿茶的功效和作用,茶叶内含有的茶多酚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细菌的发展,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抗癌症抗癌症,抗衰老,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压,减肥,提神,醒酒,利尿,治疗痢疾,帮助消化。清热解渴,解酒防辐射的功效。

评价

江西省宁都县小布几代茶人,经过多年试制,终于成功创制出别具一格的小布岩茶,是小布茶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1982年评定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1986年荣获部级优质名茶称号;1989年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此后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各种金银嘉奖。2001年起经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为中国绿色有机茶。

宝顶绿茶有哪些功效?有什么工艺特点?


抗衰老

绿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绿茶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抗菌

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绿茶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瘦身减脂

绿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防龋齿清口臭

绿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防癌

绿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防紫外线作用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消化作用

研究报告显示,宝顶绿茶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绿茶减轻病况。

工艺特点

宝顶绿茶加工分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工序。杀青与干燥是在远红外电热炒锅中进行。锅温十分均匀,控制十分严格,炒制手法十分精细。所制成品,外形条索紧结,细嫩显毫,色泽油润墨绿。

评价

所制成品,外形条索紧结,细嫩显毫,色泽油润墨绿;内质香气清高纯正,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黄亮。它以独特的品质特征连续四年在川东涪陵地区名茶评比中夺魁;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名茶,荣获四川省农牧厅颁发的优质名茶奖状。

蒙顶甘露有哪些工艺?工艺有哪些特点?


炒茶

史料最早记载是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四川总志》、《雅安府志》记有“上清峰产甘露”。明代《茶笺》在记述当时名茶工艺时有“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即相当于现代的杀青时的抖、扬作用),否则黄色、香味俱减,炒起出铛,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入铛文火炒于入焙”。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杀青锅温为140~160℃,投叶量0.4公斤左右,炒到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匀称,茶香显露,含水量减至60%左右时出锅。为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给“做形”工序创造条件,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

“做形”工序是决定外形品质特征的重要环节,其操作法是将三揉叶投入锅中,用双手将锅中茶叶抓起,五指分开,两手心相对,将茶握住团揉4~5转,撒入锅中,如此反复数次,待茶叶含水量减至15~20%时,略升锅温,双手加速团揉,直到满显白毫,再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匀拼大堆后,入库收藏。蒙顶山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采制

该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外形紧凑多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蒙山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仙茶、贡茶,古往今来均为我国名茶珍品,蒙山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主要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传统名茶,及特级绿茶,各级烘青、炒青,各种茉莉花茶,沱茶,南路边茶等。1980年还创制了名茶“蒙山春露”,1985年又恢复了传统芽黄、白兔、元枝、雨前春等产品。

绿茶的工艺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一、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1.炒青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

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2.烘青

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要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

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马边云雾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汀溪兰香、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如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整,有锋毫,形似“雀舌”,色泽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3.晒青

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4.蒸青

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二、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三、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