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时放多少水?茶水比例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30
泡茶放多少茶叶 白茶泡茶比例 白茶的茶水比例

泡茶放多少茶叶。

泡茶有很多讲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冲泡出来,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利用,其中应注意茶、水的比例。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对喝茶的两个误解

虽然中国可以称得上“茶之国”,但在采访中专家们表示,人们对喝茶目前还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觉得越贵的茶越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价茶,除了满足人们对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说:“茶的价格由品质和级别决定”。

品质主要指茶的产地和树种,“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龙井好”。

级别主要和采摘时间、采摘部位有关,嫩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价格就相差不少,同样是龙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贵的。”

泡茶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第一种茶可满足人们“养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种茶则可以满足人们“养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礼仪、悟道等。

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说,茶对人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养心为主、养身为辅。“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压力大,更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泡一壶茶、品一壶茶。人在烦躁时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时也不妨先慢慢品一壶茶,再做决定也不迟。”

无论是养心还是养身这茶的味道好些总是好的,而这茶水比例便是关键一环,悠悠然的来一杯茶,摊着非常轻松的。

精选阅读

泡茶时茶叶与水的比例多少才合适


茶汤口感香气,有时与我们泡茶的方法有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冲泡手法、时间、器具选择以及茶叶与水的比例都是要控制好的。如果把握不好其中一个,对茶汤的口感滋味都有影响。那么,泡茶时茶叶与水的比例多少才合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

泡茶时茶叶与水的比例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的情况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

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

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叶2克,冲开水150毫升。

茶叶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所限长,喜欢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一般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较少。

用茶壶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壶沏茶,用水量不宜过大。若一次冲泡水量过多,则壶内热量增大,易使茶汤味变淡,甚而将茶叶烫熟,减少香味,同时还易破坏茶中的维生素C。若水量过少,会使水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比例失调,使茶叶苦涩不爽。更影响口腔内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觉。

一般用紫砂壶泡较名贵的茶叶,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壶内放置的茶叶也应适中,过多过少也影响茶味。在中型壶内放置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细嫩茶叶的用水量适当减少,粗茶叶的用水量再适当增大。)

泡茶时除了茶与水的比例,还要注意泡茶的水温。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此外,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也很重要。

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

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例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泡茶时不仅要注意茶叶与水的比例,对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也是有讲究的。当然这些还需要根据茶的特性而定,只有控制好各方面的要素,我们泡出来的茶汤才会更加的好喝。

泡茶时必须掌握的茶水比例


茶叶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东西,因为制茶人和天气关系,所制出的茶叶会有不同表现。比如有的茶因工艺或天气、采摘等原因,茶味偏重,这种情况就不宜浸泡过久,否则会浓苦。而有的茶做出来茶味偏薄,无力,这就需要稍微浸泡下才出味,所以浸泡时间没法用准确时间去控制。

看茶泡茶

不同茶叶有不同泡法,5克茶叶量有5克的泡法,10克茶叶量有10克的泡法。

在茶叶品质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主要在于茶具、投茶量、浸泡时间,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茶具

盖碗或壶外观好看没用,重要的是容量,多少容量跟接下去投茶量以及注水量、浸泡时间有直接关系。

比如岩茶的袋泡装是8g一泡,分别在容量100cc和130cc的盖碗里冲泡,前者注水量和后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一样的浸泡时间,泡出来的滋味也会不同,前者相对来说会浓郁一些。

温格纳(Wigner,G.W.)研究发现,在投茶量和冲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不同,茶汤里的水浸出物(内含物质)就不同。

简单从表现上来说,就是茶水比不同,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就会浓淡不一、汤感厚薄有异。

通过实验,取3g干茶,分别用50、100、150、200毫升的水冲泡,最后发现50ml、100ml用水,水浸出物分别约28%、31%,滋味都很浓;而20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4%,滋味淡了;只有15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3%,滋味最适宜。

2.投茶量

泡袋装的茶,基本上岩茶是8g一小袋,红茶是5g一小袋,这种定量的就方便冲泡。

但如果是散装的茶,无法确定该投放多少茶叶量,可以先自己尝试放适量茶叶冲泡,觉得淡了或者浓了,那么下一次冲泡茶叶时,心里就会知道该放多少量。

3.浸泡时间

茶叶的浸泡时间是根据你投放的茶叶量所调节的,茶叶放多了,浸泡时间应该短些,茶叶少了,那么浸泡时间则可稍微久一些。

讲究的茶友会在茶盘边上备一台克称,若不嫌麻烦,最好还是买台克称的,每次喝多少就称多少克的茶,至少会比凭感觉投放茶叶精准。

整茶和碎茶的区别

一款茶,如果是散装的,刚打开包装开始喝,茶叶形状是完整的。

当喝得差不多没了快要见底,碎茶会比较多(正常情况,茶叶又干又脆,在抓取过程容易折断茶叶,从而碎茶就渐渐留在了底部)。

这时你泡包装底部的茶叶,跟先前完整的茶相比,一样的克数,底部包含碎茶的会略浓些——遇到这种情况,要是你觉得浓了,出汤就应该快一些。

泡茶三个影响因素

一、注水方式

直接注水入盖碗,是否沿着边缘注水还是直接注水,这个对茶叶影响不大,茶叶自身品质摆在那,一泡带有涩感的茶,再怎样变着花样注水,依然还是涩。一泡口感好的茶,如果说直接注水会让汤水口感变得不好,那这茶也不用喝第二次了。

二、水温高低

喝茶除了绿茶一般要用80-85℃,其他茶用沸水泡完全没问题。

用80-90℃的水冲泡茶,汤水确实会柔和许多,包括茶叶的缺点,苦涩感也会减弱。

一般来说,如果平时自己喝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温水泡茶,这样口感会更好。

而如果是评审一款茶叶,最好用沸水冲泡,这样就更能发现茶叶的优缺点——沸水冲下去会把苦涩感泡出来的茶是工艺欠缺,不是水温的问题。

三、水质问题

不同地区的自来水存在差距,水质好的地区自来水还好,而对于氯气味比较大的自来水,一般这种情况建议用桶装纯净水就行了。

好的水无疑会增加点茶汤甜度,甚至汤水的厚度,拿纯净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家天天喝到山泉水,所以只要你家的水不会给茶带来负面影响,不必过于追求所谓的“好水”。

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水温低:汤水柔和,茶味略淡;

沸开水:茶味、香气足,优缺点能明显感受到。

投茶量少:浸泡时间需久些,若时间不够,则会味淡、水薄。

投茶量多:浸泡时间需短些,若没控制好,则茶味浓,甚至带微苦。

泡茶时,到底该放多少茶叶?


想要喝到一杯好茶,除了优质的茶品之外,冲泡技巧也是关键,而作为冲泡前的第一步,投茶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茶类和不同泡茶方式所采用的茶水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具体的投茶量还需要具体判断。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如何掌握投茶量的问题。

投茶量会影响口感吗?

在泡茶时,若茶多水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若茶少水多,茶汤浓度会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

所以投茶量是会影响口感的。

理论上来说,不同茶类由于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不同饮茶习惯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什么是“标准投茶量”?

投茶量是泡茶的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先来说说标准投茶量吧。

由于所泡茶类、饮茶习惯等不确定因素,投茶量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标准。但一般而言,大多数茶标准的投茶量为1克干茶配50毫升水,即茶水比为1:50。

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可适当增减投茶量。习惯喝浓茶的茶友,可以稍微增加投茶量,反之亦然。优质茶叶,投茶量可稍减,反之亦然。投茶量多则冲泡时间缩短,少则加长。

用电子秤可以得到准确的投茶量,但通常来说,很少有人泡茶会用电子秤,那么接下来就教大家,在没有电子称的情况下,如何投茶可以接近“标准投茶量”。

如何便捷的确定投茶量?

在家泡茶确定投茶量最便利的方式是看体积取茶。

因为有的茶细小、扁平,或者是紧压茶,看起来一点点实际上够重量了;有的茶粗壮、蓬松,看起来很多,却轻飘飘的,差不多放大半壶才够。

因此根据茶叶形态而使用“体积投茶法”,是比较便捷的方法。(以盖碗为例)

绿茶黄茶|盖满盖碗底部

通常来说,绿茶和黄茶是所有茶类中公认最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快,盖碗冲泡时,放差不多刚好覆盖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扁形的绿茶、竹叶青之类的,大约铺满盖碗底部薄薄一层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微蓬松的绿茶,占盖碗体积的1/5左右。

不过要记住以下两点:

一是不要盖上盖子,否则会把茶汤闷坏;

二是一般用80—85℃的水(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微调)来冲泡细嫩的绿茶和黄茶,太烫和太低的水都激发不出茶叶的香味,让茶汤变味。

红茶|盖满盖碗底部,比绿茶稍多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多放一点量。

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体积占盖碗的1/5。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即可。

乌龙茶|条形乌龙占1/5到1/3,球形乌龙盖过盖碗底部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外形来确定投茶量。

外形紧结弯曲、呈颗粒状的茶叶(如铁观音、黄金桂、冻顶乌龙等),一般投茶量为盖碗的容积的1/5。因为颗粒型的乌龙冲泡开后,会迅速张开,放多了容易漫出。

外形紧结呈条形的茶叶(如大红袍、凤凰单丛等),一般投茶量为壶的容积的1/3。一般以茶叶冲泡吸水膨胀后不超过壶口的茶叶量为宜。

白茶|散茶占3/4-1/2,白茶饼占1/5

因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较大。

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黑茶|占盖碗容量的1/5

黑茶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如果口味偏重的话,可以多放点茶叶,并且冲泡时间可稍微延长。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丰富的泡茶经验带来的并不是教条般的条条框框,而是更加随性自在的喝茶,自我总结出来的投茶量自然会更加适合自己的口味。

茶知识:泡茶掌握茶水比例


总觉得在家喝茶与在茶馆里喝滋味不同,探究原因,我以前总归结为家中和茶馆环境、氛围不同,因而导致心情不同,从而影响口腔里、舌尖上的滋味,但最近一位专业人士相告,其实这最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沏茶时不同的茶水比例所致。

泡茶有很多讲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冲泡出来,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利用,其中应注意茶、水的比例。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对喝茶的两个误解

虽然中国可以称得上“茶之国”,但在采访中专家们表示,人们对喝茶目前还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觉得越贵的茶越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价茶,除了满足人们对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说:“茶的价格由品质和级别决定”。

品质主要指茶的产地和树种,“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龙井好”。

级别主要和采摘时间、采摘部位有关,嫩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价格就相差不少,同样是龙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贵的。”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第一种茶可满足人们“养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种茶则可以满足人们“养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礼仪、悟道等。

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说,茶对人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养心为主、养身为辅。“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压力大,更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泡一壶茶、品一壶茶。人在烦躁时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时也不妨先慢慢品一壶茶,再做决定也不迟。”

泡茶必须掌握的最佳茶水比例


茶叶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东西,因为制茶人和天气关系,所制出的茶叶会有不同表现。比如有的茶因工艺或天气、采摘等原因,茶味偏重,这种情况就不宜浸泡过久,否则会浓苦。而有的茶做出来茶味偏薄,无力,这就需要稍微浸泡下才出味,所以浸泡时间没法用准确时间去控制。

“看茶泡茶”

不同茶叶有不同泡法,5克茶叶量有5克的泡法,10克茶叶量有10克的泡法。在茶叶品质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主要在于茶具、投茶量、浸泡时间,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茶具

盖碗或壶外观好看没用,重要的是容量,多少容量跟接下去投茶量以及注水量、浸泡时间有直接关系。比如岩茶的袋泡装是8g一泡,分别在容量100cc和130cc的盖碗里冲泡,前者注水量和后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一样的浸泡时间,泡出来的滋味也会不同,前者相对来说会浓郁一些。

温格纳(Wigner,G.W.)研究发现,在投茶量和冲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不同,茶汤里的水浸出物(内含物质)就不同。简单从表现上来说,就是茶水比不同,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就会浓淡不一、汤感厚薄有异。通过实验,取3g干茶,分别用50、100、150、200毫升的水冲泡,最后发现50ml、100ml用水,水浸出物分别约28%、31%,滋味都很浓;而20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4%,滋味淡了;只有15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3%,滋味最适宜。

2、投茶量

泡袋装的茶,基本上岩茶是8g一小袋,红茶是5g一小袋,这种定量的就方便冲泡。但如果是散装的茶,无法确定该投放多少茶叶量,可以先自己尝试放适量茶叶冲泡,觉得淡了或者浓了,那么下一次冲泡茶叶时,心里就会知道该放多少量。

3、浸泡时间

茶叶的浸泡时间是根据你投放的茶叶量所调节的,茶叶放多了,浸泡时间应该短些,茶叶少了,那么浸泡时间则可稍微久一些。讲究的茶友会在茶盘边上备一台克称,若不嫌麻烦,最好还是买台克称的,每次喝多少就称多少克的茶,至少会比凭感觉投放茶叶精准。

整茶和碎茶的区别

一款茶,如果是散装的,刚打开包装开始喝,茶叶形状是完整的。当喝得差不多没了快要见底,碎茶会比较多(正常情况,茶叶又干又脆,在抓取过程容易折断茶叶,从而碎茶就渐渐留在了底部)。这时你泡包装底部的茶叶,跟先前完整的茶相比,一样的克数,底部包含碎茶的会略浓些——遇到这种情况,要是你觉得浓了,出汤就应该快一些。

泡茶三个影响因素

1、注水方式

直接注水入盖碗,是否沿着边缘注水还是直接注水,这个对茶叶影响不大,茶叶自身品质摆在那,一泡带有涩感的茶,再怎样变着花样注水,依然还是涩。一泡口感好的茶,如果说直接注水会让汤水口感变得不好,那这茶也不用喝第二次了。

2、水温高低

喝茶除了绿茶一般要用80-85℃,其他茶用沸水泡完全没问题。用80-90℃的水冲泡茶,汤水确实会柔和许多,包括茶叶的缺点,苦涩感也会减弱。一般来说,如果平时自己喝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温水泡茶,这样口感会更好。而如果是评审一款茶叶,最好用沸水冲泡,这样就更能发现茶叶的优缺点——沸水冲下去会把苦涩感泡出来的茶是工艺欠缺,不是水温的问题。

3、水质问题

不同地区的自来水存在差距,水质好的地区自来水还好,而对于氯气味比较大的自来水,一般这种情况建议用桶装纯净水就行了。好的水无疑会增加点茶汤甜度,甚至汤水的厚度,拿纯净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家天天喝到山泉水,所以只要你家的水不会给茶带来负面影响,不必过于追求所谓的“好水”。

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水温低:汤水柔和,茶味略淡。

沸开水:茶味、香气足,优缺点能明显感受到。

投茶量少:浸泡时间需久些,若时间不够,则会味淡、水薄。

投茶量多:浸泡时间需短些,若没控制好,则茶味浓,甚至带微苦。

茶和水的比例多少适宜


茶水比不同,茶汤香气的高 低和滋味浓淡各异。据研究,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 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 绝对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茶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 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相反,茶水比过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试验表明,不同茶类、不同泡法, 由于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不同饮茶习惯,对香、味逍度要求各异,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认为,冲泡红、绿茶及花茶,茶水比可掌握在1∶50—60为宜。若用玻 璃杯或瓷杯冲泡,每杯约置3克茶叶,注入150—200毫升沸水。品饮铁观音等乌龙茶时,要求香、味逍度高,用若琛瓯细细品尝,茶水比可大些,1∶18—20为宜。即用壶泡时,茶叶 体积约占壶容量的2/3左右。紧压茶,如金尖、康砖、茯砖和方苞茶等,因茶原料较粗老,用煮渍法才能充分提取出茶叶香、味成分;而原料较细嫩的饼茶则可采用冲泡法。用煮渍法 时,茶水比可用1∶80,冲泡法则茶水比略大,约1∶50。品饮普洱茶,如果冲泡法时,茶水比一般用1∶30—40,即5—10克茶叶加150—200毫升水。 泡茶所用的茶水比大小还依消费者的嗜好而异,经常饮茶者喜爱饮较浓的茶,茶水比可大些 。

相反,初次饮茶者则喜淡茶,水比要小。此外,饮茶时间不同,对茶汤浓度的要求也有 区别,饭后或酒后适饮浓茶,茶水比可大;睡前饮茶宜淡,茶水比应小。

泡茶,必须掌握的最佳茶水比例


茶叶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东西,因为制茶人和天气关系,所制出的茶叶会有不同表现。

比如有的茶因工艺或天气、采摘等原因,茶味偏重,这种情况就不宜浸泡过久,否则会浓苦。

而有的茶做出来茶味偏薄,无力,这就需要稍微浸泡下才出味,所以浸泡时间没法用准确时间去控制。

“看茶泡茶”

不同茶叶有不同泡法,5克茶叶量有5克的泡法,10克茶叶量有10克的泡法。

在茶叶品质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主要在于茶具、投茶量、浸泡时间,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茶具

盖碗或壶外观好看没用,重要的是容量,多少容量跟接下去投茶量以及注水量、浸泡时间有直接关系。

比如岩茶的袋泡装是8g一泡,分别在容量100cc和130cc的盖碗里冲泡,前者注水量和后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一样的浸泡时间,泡出来的滋味也会不同,前者相对来说会浓郁一些。

温格纳(Wigner,G.W.)研究发现,在投茶量和冲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不同,茶汤里的水浸出物(内含物质)就不同。

简单从表现上来说,就是茶水比不同,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就会浓淡不一、汤感厚薄有异。

通过实验,取3g干茶,分别用50、100、150、200毫升的水冲泡,最后发现50ml、100ml用水,水浸出物分别约28%、31%,滋味都很浓;而20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4%,滋味淡了;只有15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3%,滋味最适宜。

投茶量

泡袋装的茶,基本上岩茶是8g一小袋,红茶是5g一小袋,这种定量的就方便冲泡。

但如果是散装的茶,无法确定该投放多少茶叶量,可以先自己尝试放适量茶叶冲泡,觉得淡了或者浓了,那么下一次冲泡茶叶时,心里就会知道该放多少量。

浸泡时间

茶叶的浸泡时间是根据你投放的茶叶量所调节的,茶叶放多了,浸泡时间应该短些,茶叶少了,那么浸泡时间则可稍微久一些。

讲究的茶友会在茶盘边上备一台克称,若不嫌麻烦,最好还是买台克称的,每次喝多少就称多少克的茶,至少会比凭感觉投放茶叶精准。

整茶和碎茶的区别

一款茶,如果是散装的,刚打开包装开始喝,茶叶形状是完整的。

当喝得差不多没了快要见底,碎茶会比较多(正常情况,茶叶又干又脆,在抓取过程容易折断茶叶,从而碎茶就渐渐留在了底部)。

这时你泡包装底部的茶叶,跟先前完整的茶相比,一样的克数,底部包含碎茶的会略浓些——遇到这种情况,要是你觉得浓了,出汤就应该快一些。

泡茶三个影响因素

一、注水方式

直接注水入盖碗,是否沿着边缘注水还是直接注水,这个对茶叶影响不大,茶叶自身品质摆在那,一泡带有涩感的茶,再怎样变着花样注水,依然还是涩。一泡口感好的茶,如果说直接注水会让汤水口感变得不好,那这茶也不用喝第二次了。

二、水温高低

喝茶除了绿茶一般要用80-85℃,其他茶用沸水泡完全没问题。

用80-90℃的水冲泡茶,汤水确实会柔和许多,包括茶叶的缺点,苦涩感也会减弱。

一般来说,如果平时自己喝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温水泡茶,这样口感会更好。

而如果是评审一款茶叶,最好用沸水冲泡,这样就更能发现茶叶的优缺点——沸水冲下去会把苦涩感泡出来的茶是工艺欠缺,不是水温的问题。

三、水质问题

不同地区的自来水存在差距,水质好的地区自来水还好,而对于氯气味比较大的自来水,一般这种情况建议用桶装纯净水就行了。

好的水无疑会增加点茶汤甜度,甚至汤水的厚度,拿纯净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家天天喝到山泉水,所以只要你家的水不会给茶带来负面影响,不必过于追求所谓的“好水”。

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水温低:汤水柔和,茶味略淡;

沸开水:茶味、香气足,优缺点能明显感受到。

投茶量少:浸泡时间需久些,若时间不够,则会味淡、水薄。

投茶量多:浸泡时间需短些,若没控制好,则茶味浓,甚至带微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