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虽养生,但3个禁忌要牢记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禁忌 普洱茶的禁忌 喝普洱茶禁忌

普洱茶禁忌。

普洱茶因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及越陈越香的特质,受到了很多茶友的喜爱。但是,普洱茶应该怎么喝才养生呢?或许茶友觉得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其实不然。普洱茶的喝法也是讲究技巧的哦!只有注意这几点,才能喝的更舒心~茶友们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喝普洱茶前的重点

1.把握茶温

其实很关键的影响因素是茶汤的品饮温度。品饮普洱茶,一般以60℃左右比较合适。茶汤太烫,人的味觉会受高温刺激而麻木;茶汤温度过低,茶汤冷却,香气及口感流失,则会影响品尝的准确性。

2.饮食清淡

茶友们也要注意哦!我们在喝普洱茶之前,建议不要吃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比如大蒜、生姜、辣椒、榴莲等,只有口里清淡,品茶的时候才能保持正常的味觉和嗅觉。

3.舌尖感受

不管是喝茶还是品茶,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舌头了~但是,舌头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味蕾。通常,舌尖对茶汤的甜味较为敏感;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面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而舌的中心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建议茶友在喝之前,先在舌尖舌面略作停留,即可感受茶汤化苦为甘,力度透齿,甘津在舌面生起,满口芳香,令人神清气爽~

二、喝普洱茶的禁忌

1.忌喝隔夜普洱茶(包括久泡的普洱茶,适宜随泡随喝),因为隔夜茶中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不管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都不宜饮用。

2.忌饭前、饭后大量饮普洱茶。通常在饭后半小时饮用最佳,如果饮食过少,也不建议大量饮用。

3.忌喝刚生产的普洱茶。这类新制的新茶,含有很多的茶多酚、茶单宁等内含物,对肠胃的刺激较强,建议以10年左右茶品作为口粮茶。

三、普洱茶的适宜人群

普洱茶是大众饮料,一般人群皆适合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中的氟可以防止龋齿等,而且普洱茶能调节神经系统,让儿童提高注意力,所以小朋友适合少量饮用。而青少年贪食、偏食会使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如缺锌可能导致个子矮小,缺锰会影响骨骼的生长而导致畸形。茶汤中富含对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矿物质。适量饮用普洱茶有益缓和肠道紧张度,加强小肠运动,提高胆汁、肠液的分泌。

普洱茶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到了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

cy316.COM编辑推荐

高手如何看普洱茶叶底?这4个细节请牢记!


冲泡过后留在壶中的普洱茶茶叶,我们称为普洱茶叶底。讲究的茶人对于普洱茶的叶底也不放过,而它的叶底也的确透露了一些端倪,举凡渥堆与否、年份、受潮与否、级数等都可以从叶底看出部分信息。

1、普洱茶是否经过堆渥

一般晒青压制普洱茶,叶底新鲜饱满有弹性,即使经过长久岁月的自然陈放,叶底已经从栗青色逐渐转变咸深栗色,这种特性依旧不会消失。

至于经过渥堆的普洱茶叶,叶底呈现深栗色,而且缺乏弹性。只要取两类茶并置观察,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

2、普洱茶变化的年份

仓储良好的晒青压制普洱茶,刚出厂时的普洱茶叶底呈现栗青色,两三年后转成栗黄色,十五年左右的茶呈现栗色。到了三十年以上,大约呈现栗红色,颜色继续转深的空间就有限了,不过转化的速度与仓储条件还是有关。

3、普洱茶是否受潮

此外如果普洱茶一但受潮,其叶底就会转成栗色,后续转深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色泽均匀。

茶叶离开茶树后,就开始进入萎凋的程序,随着水分从茶叶叶面流失,叶脉的水分会先下降,转为黄色、红色,而后渐次延伸到叶面。

这种现象,表现在晒青压制茶的叶底上,就造就了叶底色泽的局部不均匀。这种现象在采叶后直接杀青的绿茶上是不会见到的,烘青后的茶叶,叶底颜色偏绿,而且色泽比较一致。

4、普洱茶的级数也有关系

普洱茶叶底的枝条,也透露出一些信息,检视叶底中第一叶与第二叶之间的枝条,如果浑圆饱满,长度不要太长,那么品质应该是比较好的。

一般我们所谓的边境普洱茶,因为越南、泰国更接近赤道,气候比较炎热,茶叶生长的速度就比较快,内含物的密度就会减少,因此同样部位的枝条,一般而言比较长、比较细,而且经过蒸压后枝条会扁掉,形成凹槽。

普洱茶的几种正确喝法和禁忌需牢记普洱茶的减肥功效


普洱茶正确喝法

1:在饭前喝普洱熟茶

可以改善便秘状况,起到清肠排毒,甩肉减肥的效果。

普洱茶经过发酵就叫做熟茶,可以空腹饮用,不会引起不适。但是普洱茶中的生茶就和绿茶、乌龙茶一样,不能在空腹的时候饮用,因为会刺激肠胃。而熟茶中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多肽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可以有效改善长期便秘,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2:在饭后喝普洱生茶

加快食物的消化进程,让脂肪可以快速代谢燃烧。

喝普洱茶减肥,其中也讲究喝生茶,因为普洱茶的生茶有着丰富的茶多酚,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和分化,从而有效预防肥胖。那么在饮用普洱茶生茶的最佳时间是在吃饭后的1个小时,这个时候喝茶的话,可以加速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分解以及吸收,使毒素第一时间就排出体外,而且生茶还能去除油腻,对肠胃起到深层清理的作用。

3:全天候饮用普洱花茶

燃烧脂肪的同时,起到护肤美体的作用。

用普洱茶加上其他花茶,例如菊花、茉莉花、玫瑰花等,混合普洱茶一起泡水喝,不仅可以减肥,还非常潮流。添加了花茶的普洱茶功效不仅仅是减肥了,而且还能护肤、美容养颜、抗衰老!

茶有促进食饵性体温发生的作用,而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普洱茶了,而普洱茶为什么可以减肥?经过

学习普洱茶牢记“九个不要”,避免入坑学习普洱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学习普洱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坑,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入坑。入过坑的笔者总结出以下“九个不要”,初学者千万牢记,避免入坑。

1、不要把普洱茶与你原来喝的其它茶类连在一起作比较,这是因为:

比香:普洱茶比不过乌龙、铁观音、花茶绿茶;

比工艺流程:普洱茶的工艺相对于其它茶类较简单;

比价格:普洱茶价一天一个样,大有赶超大多茶类之上之势。

2、了解普洱茶应该多看、多问、多喝、少掏钱,不要看到就买。

3、不要寄希望予收藏能增值,那样做只会使你走火入魔。

4、要一点点地积累到经验后,你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来就去追求陈年老茶品。

5、不要迷信大厂、大品牌,也不要随便轻视小厂小品牌货,大厂大品牌也会出垃圾,小厂小品牌里也会出好货。

6、不要被花哨华丽高档的包装忽悠了,注重茶品的内在品质才是真理。

7、远离野生、百年、古树、珍藏字眼的诱惑,不要轻信,这是商家的卖点,大多隐藏着虚假的成分。

8、不要迷信老茶。越陈越香醇是普洱茶的特点,但好原料、好的工艺、好的存储方式,才会使茶品达到这个目标。

9、不要把普洱茶当药。普洱茶是有保健的功能,但不是药,也不能喝得太过,要因人而宜地选择喝生、熟茶。

普洱茶并不神秘,它既简单而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对茶而言,就如同其定义的一样——普洱茶是用云南的大叶种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

说它复杂就是因为人为的炒作,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

普洱茶转化要经历七个阶段


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存放后,汤色由生普原来的黄绿或橙黄向熟普的红浓明亮逐渐过度,滋味出现醇和、滑爽的感觉。由于茶多酚氧化酯性儿茶素减少,可溶性糖增多。收敛性降低,苦涩味消除,甜味增加,呈现出特殊的陈香。

一般来说,普洱茶转化要经历以下七个阶段:

新茶期(1-3年)

茶汤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茶,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转化前期(3-10年)

茶汤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

转化中期(10-20年)

茶汤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

转化后期(20-40年)

茶汤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陈茶期(40-60年)

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老茶期(60-100年)

茶汤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古茶期(100年以上)

茶汤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什么样的普洱茶是好茶?100个人也许有100个答案,但是要满足3点


到底什么是好的普洱茶?100个人也许有100种好法!我们简单的说几个,比如有些茶友认为只要是宫廷级的茶就是好茶;纯手工,大师制的茶就是好茶;老茶当然是好茶了,滋味多醇;老班章,冰岛等都是好茶。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说好茶的时候,都是用一些很出名的代替。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好普洱茶呢?其实只要满足三个条件,那么就是好茶了。

一、优质原料

所谓的优质原料,并非“宫廷级”,也不是单纯的说“特级原料就好”,或是来自老班章、冰岛就好。而是满足地域+品种,比如冰岛+勐海大叶原生种,或者班章+勐海大叶羽毛茶。

二、正确工艺

不能引入非普洱茶传统工艺制作。例如:萎凋、渥黄、轻揉捻等。而“纯手工”“大师做”等人工制作的茶存在不稳定因素,所以不能作为衡量好茶的标准。特别是非普洱茶工艺会导致普洱茶前发酵,从而让其不能越陈越浓香。

三、科学仓储

如果说优质原料和正确工艺是好茶的基础条件,那么科学仓储则决定着普洱茶的未来趋势。因为普洱茶“越陈越浓越香”的核心价值,让普洱茶可以长期储存,所以有了“老茶就是好茶”的说法

但是并非所有老茶都是好茶。原则上来说,只有新茶时期优质的茶,经过科学仓储存储醇化,才能成为优质的老茶。所以,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了,那么才算是好茶。

当然了,喝茶还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与休闲方式,喜欢什么样的茶,其实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不过,不能因为喜好而忽略茶叶品质的好坏。

普洱储存条件:

普洱茶的对储存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储存不得当,好茶也会变坏茶。

1、关于温度和湿度:

普洱茶的存放,湿度不能过高,湿度过高会导致普洱霉变不能饮用,环境也不能太干燥,会影响其自然发酵,储存温度最好保持在20-30度之间,湿度最佳是75%,所以储存普洱不宜放在冰箱内,最好专门储存普洱的陶瓷罐,陶瓷管不仅精美,并且它独特的细微气孔最适合储存普洱。

2、通风

茶叶很容易吸附周边的味道,即要通风,但是也不能在风直吹的地方,这么说起来茶叶的储存还是很侨情的呢,普洱茶不能放到冰箱,周边不要放置一些气味比较大的东西,如香水、酒、化妆品、榴莲等等。

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虽高,却离不开普洱茶中成分的协调!


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虽高,却离不开普洱茶中成分的协调!曾经有分析研究表明,普洱茶养生保健的机制就是选择内含物丰富的茶叶原料.通过科学的加工技术和合理的储藏,形成内含物中主要成分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且比例协调的普洱茶来消费才有意义。同时,普洱茶平和的特性使得消费者增加了饮用量,且不受饮用时间的限制。功能成分的协调性,使消费者饮用后在体内整体改善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体内微生物环境促进体内有益微生物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和要求。

茶叶滋味是各种呈味物质对人的味觉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普洱茶中茶汤中呈味物质主要是糖类、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产物,以及嘌呤碱、有机酸、茶皂素等。普洱茶中酚性物是涩味物质的主要成分,而茶黄素是带刺激性的涩味物质。嘌呤碱以及花青素、茶皂素等是普洱茶中呈苦味的物质。普洱茶中鲜味的来源是氨基酸。而甜味物质的要素是可溶性糖、部分氨基酸(低分子的氨基酸)是产生酸味物质(主要是有机酸和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黄素和咖啡碱的络合物是“浓强鲜”的根源.反映在品饮上的感觉就是活性。

茶叶中呈味物质的含量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对人的味觉器官产生作用,进而使人感知。人们在品饮中感受到茶叶色、香、味俱佳时,实际上就是主要呈味物质比例协调的结果。也只有品饮愉悦的普洱茶,品质良好的普洱茶,才能充分发挥其普洱茶的保健效果,云南普洱茶在养生方面的独特性,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主要的呈味物质茶多酚、茶多糖、寡糖、总糖、水浸出物含量分别大于10%、3%、4%、10%、30%;茶褐素小于12%时;普洱茶呈现良好的品质,具备这样品质特征的普洱茶,色香味也是最好的。品饮这样的普洱茶养生就有了物质保证。

人怕比较,但普洱茶不怕


一款茶好不好,适合不适合你?喝了才知道!茶,适口为珍。为什么?因为照片可以通过调整让汤色更澄明透亮,宝贝的描述可以写得天花乱坠,包装可以高大上,产地更不用说,随手拈来就是故事,可,这些都不是我们选择一款普洱茶的理由。

人有千面,同样的一道茶,带给每个人的味蕾感受也是如此。因为每个人神经末梢的敏锐度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嗅觉的敏感度也不一样,造就不同的答案。也因此,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为什么说人怕比较,普洱茶不怕呢?

因为人比人,气死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一旦被比较,就会觉得自己特别差劲。前段时间,被一朋友数落,说什么比不上别人,工资没别人高,样子没别人好看,突然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难受,因为人是唯一能接受别人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让人的情绪和生理都产生良好的影响,会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反之亦然,如果您家里有小孩的话,记得不要老提“别人家的孩子”,无意中,会伤害了自家孩子的心。

如果你要买茶,要判断这款茶有没有收藏价值?一定一定要比较。用两款或三款的同品类来比较,一般几个回合下来,答案就呼之欲出。

前几天,朋友拿了一泡2015百年老班章熟茶过来,说要品鉴一下,结果没喝。因为找不到比较的对象。今天,又特别拿了一泡06年的熟茶过来。说,这是2006年他们制作的第一款古树熟茶,现在市场价3000元。对我来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是老熟茶。闻一下茶菁,有一股木陈香。

不过,结果让人诧异的是,2015年这款熟茶竟然比它好喝。后者虽然有一定年份,一入口甜感十足,木香扑面,醇滑如丝。可我还是喜欢2015年的这款熟茶,这不仅是第1天当厨师和当了10年厨师的区别,也是原料品质的区别。

你想一下,一个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沉淀,制作工艺和环境愈发成熟、精湛。即便是同样的毛料,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更不用说,它们一个是老班章村的毛料,一个是布朗山的毛料,能比么?最让人头痛的问题是,朋友问:这个茶适合收藏么?通过比较,后期转化客观,但,宝宝不想给答案!你懂得。

普洱茶虽好但是不宜多喝


普洱茶虽好但是不宜多喝!普洱茶经常饮用,对人体的身体好处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普洱茶,一天之中过量的饮用是不对的,下面就去详细的看一下。

1、浓茶使乳汁大大减少,影响母乳对婴儿的喂养。

2、浓茶促使胃酸分泌过多。使胃分泌大量胃酸,形成胃、肠溃疡。

3、过量饮浓茶会出现“茶醉”现象,心悸、乏力烦躁、全身不适。

4、咖啡碱可抑制对钙的吸收,从尿中排出钙。导钙质流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

5、常饮浓茶可能会引起便秘。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肠胃黏膜具有较强的收敛性,浓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收敛性就更强,会减缓胃的收缩和肠道的蠕动,因而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引起大便干结甚至便秘。

6、喝多浓茶会伤胃,饮用浓茶后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胃功能欠佳者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7、浓茶促使胰岛素分泌,会出现低血糖。

8、使大脑过度兴奋状态,尤其是晚上会严重影响睡眠。

9、浓茶中氟量偏高,易引起龋齿,使牙齿长一层釉黑色。

10、促使心跳过快,血流加速,导致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

喝普洱茶的3大禁忌和5大好处


喝茶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特别是老一辈的人很喜欢品茶。也有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喝茶,安静优雅。喜欢喝茶男性占大部分,男性喝茶也是有好处的。但是睡眠不好的人就不要喝茶了会加重失眠的状况。茶中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对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

喜爱喝茶的人,喝茶的这些误区,你懂了吗

1.饮茶会使血压升高。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所以饮茶是不会使血压升高的。

2.浓茶“醒酒”。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浓茶是没有醒酒的作用的。

3.空腹喝茶不会伤肾。习惯早上起来就喝茶的人,空腹喝茶是很不健康的习惯。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会加速心率导致心慌,另外会很快排尿,加重肾的负担。空腹最好不要喝茶了,伤肾。

喝茶,5大你不知道的好处

1.喝茶有助延缓衰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

2.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长期从事电脑行业的人,经常饮绿茶可以防辐射。在工作时饮茶,可以减少电脑辐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还可以保护视力。

4.也可以选择喝绿茶,绿茶能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疾病,尤其对于老年人有很大的好处,可以防止血栓生成,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5.还可以增进食欲,消除口臭,清新口气。

想要在正常的饮食下,不发胖,就可以选择喝一点茶,除腻,在一定效果的除去脂肪。喝茶也是一门学问,可以静心养性,是一个很好的养性格的方式,主要是注意了喝茶的方式,正确喝茶,养成平静的,良好的心态。

探究普洱茶膏3


探究普洱茶膏3!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湿度的把握,也是普洱茶关键技术之一。通常的情况下,它采用“一干一湿”的交替方法。

“一干”的空气湿度是55%~65%,茶叶呈自然干燥的状态,其晒青毛茶含水量6%~8%左右,干燥后的紧压茶含水量10%~12%左右。

“一湿”的空气湿度是70%以上,茶叶在高湿度状态下,处于高水分形态,渥堆茶在摊晾之前,含水量在25%~30%最佳,紧压茶在压制前(尤其通过蒸气之后),含水量不能超过35%。

普洱茶加工过程对湿度的控制,是普洱茶独有的方式。这种“一干一湿”的交替过程,给普洱茶提供发酵的空间,“干”是为了固定形状,如晒青毛茶,紧压茶;“湿”是为了给发酵补充“能源”,因为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离不开水,尤其发酵的物质对水的需求就更多。一味地干燥会使微生物因“缺水”而失活,一味地高湿,又可造成茶叶腐败菌迅速蔓延。只有“一干一湿”交替进行,才能使普洱茶具有“呼吸”的特性,才能使发酵过程保持均匀、持续的特点。

正是因为普洱茶这种特殊的工艺,使普洱茶相比绿茶及其他茶类而言,“人工斧凿”的痕迹最小。绿茶界经常对普洱茶制作工艺嗤之以鼻,认为普洱茶加工简单而粗糙。岂不知,正是普洱茶看似表面的简单与粗糙,没有更多的技术手法,才得以将大叶种茶叶丰富的有机物质最大限度地“保护”下来。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不采用绿茶的高温手段,而是常温下的加工,就已说明了这个问题。难怪很多普洱茶的消费者,对存放若干年的普洱茶,竟能在品饮中准确推判出班章、易武、布朗山等不同区域的原料,证明这些普洱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原生态”最核心价值的体现。

同时,就茶叶的营养物质而言,普洱茶的内含营养物质是“大扩容”的概念,而绿茶类则是“衰减”的概念。在对很多茶叶化学检测中,我们不难发现,绿茶类的茶多酚、氨基酸、皂甙、果胶等营养物质是递减的过程,最终走向霉变;而普洱茶的这些物质有的是衰减,如茶多酚;有的则是提高,如果胶;更重要的是,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在衰减的过程中,竟产生了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衍生物质,其营养物质呈现“扩容”的趋势。

普洱茶的加工过程始终贯穿与“自然融合”的特性,是不断将自然的因子融入普洱茶的过程,这在它对自然微生物菌群的利用上,反映的十分明显。而绿茶的加工,则是极力避开自然界的“干扰”,其一锅到底、一气呵成的本身就阻断了自然界与茶叶的“二次接触”。因此,绿茶的“原生态”或许外形具备,但与普洱茶相比,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狭小了很多。

实际上,普洱茶独特的工艺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近几年,对普洱茶及普洱茶特殊工艺的关注,已经成为茶叶科技的“热点”。特别是生物工程领域众多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的介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炉”,极大地推动这一“热情”。很多科研单位已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借鉴到其他的发酵食品工艺改良上,并在品质的提高上有极大的收获。

有的生物学家以普洱茶为“载体”,在寻找和分离新的微生物菌种。因为他们相信,普洱茶在自然接种和发酵过程中,一定有我们未知的诸多微生物菌群的参与。有些菌种或许就是人类从未发现的“新菌种”,也许它会成为生物医药新的“药源”,成为人类抵御病毒的“新生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现代生物制药关注的一个“焦点”。

有的生物工程专家,力图通过普洱茶独有的发酵工艺,在比照现有的“发酵模型”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发酵模型”。因为他们知道,很多物体的发酵除了我们熟知的微生物菌群发生作用外,还有一些我们可能忽略的菌群,它们可能因为数量极少,但“能量”却极大,是发酵过程至关重要的“因子”。它们或拮抗、或转化、或共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发酵模型”。一旦这种新的“发酵模型”产生与确立,对现代生物工程的技术进步有重大意义。

(三)第三奇——奇在陈化,品质再造的过程

普洱茶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普洱茶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存茶群体”。这个群体是由制茶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构成。这其中,经销商与消费者是“存茶群体”的主体,占90%以上的比例。

“存茶”最早始于云南,因为云南自古就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之说,其后,在中国近代与现代,“存茶”的主体转移到香港,并向台湾扩展。自20世纪80年代,广东又成为“存茶”的主流区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进入21世纪初,以广东为核心,“存茶群体”又呈几何状翻倍增长,并快速形成“南下北上”的格局。

所谓“南下”是指“存茶”的群体已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北上”是指从广州经长沙、武汉、合肥、南京、郑州、济南、石家庄、天津、北京,直至东三省,“存茶”大军一路拓展,新加盟者人数更是无法统计。

普洱茶的“存茶”现象是中国茶叶界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很多人认为普洱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普洱茶商业炒作的成功,这种成功实际是商业中的一种假象,也就是泡沫现象。一旦这个泡沫破碎,不仅会形成普洱茶整体的崩盘,而且会使“存茶”大军“哀鸿遍野”,并“烟消云散”。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台湾和香港为例,20世纪90年代,普洱茶在这两个区域都经历了“暴涨暴跌”,但风暴过后,“存茶”大军非但没有减少,却又增加了不少。2007年中国大陆的普洱茶行情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其暴涨暴跌之后,普洱茶市场受到“重创”,但并没有使“存茶”大军分崩离析。广东很多地区目前为普洱茶“重灾区”,我们现在只感受到市场的萧条,并没见到“存茶”大军的坍塌。相反,倒是有两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是20世纪出产的一些普洱茶精品,价格非但没落,仍然呈缓步上升的趋势;另一个则是一部分手持现金的人,非常仔细观察普洱茶价格的回落,在寻找最佳的时机,一次次地“抄底”,成为“存茶”大军中新的成员。换句话说,普洱茶的暴跌并没有终止“存茶”的脚步,只是使它放缓而已。

为什么普洱茶会出现独有的“存茶”现象呢?答案非常简单——即普洱茶存在着“越陈越香”的特质。

“越陈越香”是什么?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体架构中的一个链条,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也是普洱茶第三大价值——即陈化的价值。换句话说,“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机理的另一种语言表述。“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最后的一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或再造的关键。

但是,也恰恰是这个“越陈越香”,在现今却成为普洱茶最有争议的“焦点”。

一部分质疑者认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普洱茶存放时间长了,就没有味道了。虽然社会上出现过一些“老普洱茶”,但品尝后没有茶味了,还算是茶吗?因此普洱茶没有长期存放价值。之所以普洱茶界一些人说普洱茶可长期存放,且品质越来越好,那是骗人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大量存茶。这种说法实质上已经使消费者把普洱茶当成一种投资工具,改变了茶叶本身价值。

质疑者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否定主要是源于其对这一词语字面上的误解,他们认为,既然是“越陈越香”,其香气应比照绿茶甚至乌龙茶。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普洱茶不仅没有绿茶的“清香”,更不具备乌龙茶的“奇香”。而且,就芳香类物质而言,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而是“越陈越弱”,很多“老普洱茶”甚至香气极弱。足以证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本身就是子虚乌有。

而普洱茶界则认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它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普洱茶经陈化之后,确实存在樟香、兰花香、枣香等芳香类物质,这些香型唯普洱茶所独有,与绿茶与乌龙茶的香气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绿茶与乌龙茶的品饮标准去简单的套用与比照;二是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对普洱茶陈化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其“越香”不单单指香气而言,而是泛指品质的概念。

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有说服力呢?

我们在品饮绿茶中经常是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去鉴别,如干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的汤色、叶底的条索表现形态及茶汤的滋味和香气等。这种审评主要是靠眼看、嘴尝加上经验的方法,它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对茶叶评审中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方法。但是,人们的眼、嘴、鼻毕竟不是化学分析仪器,很难发现和区分茶叶内几百种内含物质的存在及含量的大小,势必造成鉴别过程中误差的出现,有时这种误差还会很大。因为人们的感官,除了受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的影响外,还存在人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受到饮茶习惯、嗜好、心情、健康状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没有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并提供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其判断的结果只能属于主观臆断范畴。因此,无论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或其他茶类,相对茶叶的滋味与香气而言,至今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更没有这方面的质量标准及产品检测标准。很多研究成果仍处在探索与求证阶段。这就是为什么质疑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人,至今也没有提供任何一项“陈年普洱茶”关于芳香类物质或其他化学成分的检测报告的原因,并依据这样的报告及相关的数据,得出“没有味道”及“没有品饮价值”的结论。

其实,普洱茶所指的“越陈越香”已超出了茶叶滋味与香气的范畴,更多的是针对品质的概念而言。如普洱茶发酵后出现的大量衍生物质,这些衍生物质很多是对人体产生具有保健功能的“因子”,像陈年普洱茶及渥堆的普洱茶中就检测出他汀类药用成分(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降血脂产生一定的功效。而他汀类物质不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根本无法靠眼看和嘴尝就能发现的。所以,如果还是套用绿茶或是其他茶类的感官评审去鉴定普洱茶的品质时,只能对普洱茶品质产生“扭曲”的评价,其误解也是自然的。

1.普洱茶为什么需要陈化的过程?

①普洱茶工艺的要求——即后续发酵(也称后发酵)

我们知道,普洱茶在经过了特殊工艺加工后,直至包装的完成,实际并没有完成最终的产品的塑造。尚需一个陈化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普洱茶与白酒、葡萄酒有极为相似的一面。这些酒类在经过了蒸馏之后,立刻进入窖藏阶段,其陈化的时间有的达到10年、20年之久才能上市,有的则时间更长。普洱茶的陈化,其时间要求比酒类更为严格,历史上出现的“爷爷制茶、孙子卖茶”习俗,证明普洱茶的陈化时间远远超过酒类。

普洱茶之所以需要陈化,是因为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相对普洱茶生茶而言,其前期所有工序都是为发酵做准备的,而真正的发酵,是在陈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也有人将陈化阶段称为自然发酵(或后发酵)阶段;相对普洱茶熟茶,虽然也经历了人工渥堆发酵,但在出堆后,仍需一段陈化时间,其品质才能进入佳境,只是陈化时间相对生茶缩短了很多而已。

说得更直白一点,普洱茶是“变”的艺术。这与绿茶的“变”,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以普洱茶内含的叶绿素为例,普洱茶(生茶)生产的最初,其叶绿素的含量与绿茶一样都很高,但陈化过程中,茶叶中原有的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又将叶绿素水解生成植醇和脱植基叶绿素,并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催化作用下,氧化形成不稳定的邻-苯醌类化合物,然后再进一步通过非酶催化的氧化反应,聚合成为黑色素(melanin)。

这时,绿茶“变”了,是伴随大量有害物质的滋生,最终导致霉变——实际上是“变质”。普洱茶也“变”了。而普洱茶的“变”却是物质的转化,是酶促反应的结果,形成大量的衍生物质,出现难得的褐变现象。这是因为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能使空气中的氧气透过已经破坏了的茶叶组织(普洱茶晒青过程中的多次揉捻以及后来的紧压成形,都对茶叶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使多酚氧化酶能够顺利接触到茶叶的酚基低物而产生酶促反应,其涉及到的主要底物是黄酮类物质,如根皮苷、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基于表儿茶素骨架结构的一系列花青素配基低聚物(二聚体至七聚体)。

这种状况也使普洱茶内含的茶多酚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发酵前,茶多酚含量很高,发酵后茶多酚指标则迅速衰减。这种发酵没有因茶多酚的衰减而使普洱茶走向霉变,而是将其大量的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类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并导致大量具备营养价值的衍生物的出现。

这里需要附带说明一点,即社会上对茶多酚始终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才是好茶。其实,茶多酚摄入人体后,尤其是进入人的肠道后,对人体内的微生物区系和代谢活体产生的影响,到目前都没有定性的结论。目前国际上,包括我们国家在内,只将茶多酚列为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而不是食品营养强化剂,更没有被列入药典的原料药。茶多酚更多的价值除了它具备天然抗氧化功能外,更多的则是它在发酵后产生的衍生物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对红茶的青睐与台湾、香港对普洱茶的追捧,并不在于红茶和普洱茶内含的茶多酚指标有多高,而在于茶多酚降解的衍生物质所具备的营养价值。

②普洱茶的陈化是品质再造的过程

普洱茶的陈化是缓慢的发酵过程。我们之所以说普洱茶的陈化是品质再造,是因为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品质提高,而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以普洱茶陈化过程含氮化合物变化为例,普洱茶在最初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用忌高温的手段,使茶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普洱茶特殊品种——月光白,是目前已知内含氨基酸总量最高的茶品),但普洱茶的发酵,又使这些氨基酸成为微生物的氮源,发酵过程又使部分氨基酸,如茶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急剧降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微生物对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又合成了茶叶中原来含量较低的一部分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其含量比陈化前都有明显提高,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格局。而且,这些氨基酸又都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

再以GABA(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为例,GABA也是茶叶的氨基酸之一,是在谷氨酸脱羧酶作用下脱羧后形成的。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参与脑的生理活动,具有安神、催眠等作用。对维持大脑健康有一定效果。GABA几乎存在于所有茶类的鲜叶中,但含量较低,在绿茶、乌龙茶以及未发酵的普洱茶,其含量仅为20~35毫克/100克(干茶),不能产生任何安神和催眠等功能性作用。但唯独普洱茶,在经过厌氧发酵后,尤其是20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和陈化期达到3年以上的熟茶,其GABA含量却高达135毫克/100克(干茶)。

GABA含量的提高有什么意义呢?

过去,普洱茶始终有一个未解之谜,就是为什么陈年普洱茶饮后不影响人的睡眠,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认为,是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后发酵阶段,影响人睡眠的主要原凶——咖啡因逐渐散失所致。但在对普洱茶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这一结论是不成立的。很多普洱茶内含的咖啡因不仅存在,且指标远远高于绿茶与乌龙茶。以笔者供职的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普洱茶膏为例,其在“农业部茶叶检测中心”的检验中,咖啡因含量竟高达8.46%,为目前已知的各种茶叶中咖啡因含量最高。但品饮后,却不影响人的正常睡眠。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GABA(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上。因为GABA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就是对咖啡碱的受体产生竞争性的颉颃作用。换句话说,是GABA将咖啡因影响人的睡眠这部分“作用”给抵消了。

从这个例子上,我们不难看出,将普洱茶的陈化过程定性为品质再造,是因为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活”的产物。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酵过程的渐进,又体现出“变”的特性。这种“变”,不是数量的增减,而是“质”的改变。这其中,体现最明显的是茶的颜色的变化。

普洱茶含有大量的(达干物比重30%)儿茶素,它是一种易于被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在完整的叶片中,我们可从细胞的液泡中分离得到这种多酚氧化物。但当液泡破裂时,儿茶素迅速氧化,产生两种主要的色素基团,即茶红素和茶黄素。多酚氧化酶主要作用于儿茶素,产生茶黄素,而过氧化物酶主要产生茶红素。陈化后的普洱茶,其品质受茶黄素和茶红素比率影响极为明显,茶红素比值越大,普洱茶品质越好。

以普洱茶自然发酵的生茶为例,其冲泡后的茶汤颜色(以第七泡汤色为基准),由最初的黄色(1~5年)—橘黄(5~10年)—玫瑰红(10~15年)—褐色(15~20年)—葡萄酒红(20~25年)—宝石红(25~30年),其汤色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链条。

当然,普洱茶陈化过程所产生的品质“飞跃”,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如皂甙与单糖的增加,他汀类药用成分的出现,儿茶素与咖啡碱缔结作用的产生,茶红素络合物的出现等等。都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产物。这里由于文字的限制,不能一一表述。

③普洱茶陈化过程中香气的有续变化

普洱茶的香气,是学术界涉及最少、学术成果最少,也是最难分析的一个领域。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三个原因促成:

一是茶叶的香气类型或香气的高低,决定于香气前体物质。香气前体物质是指茶叶中含有的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类、氨基酸类、糖类等物质。云南普洱茶产区众多,其内含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自然形成一山一茶、一茶一味。虽然普洱茶界一直将普洱茶的香气分为四种,即樟香、兰香、荷香、枣香。但这种划分的依据基本是源于感官审评,缺少化学分析手段的认证,或者说“证据”不足。就云南普洱茶产区和种类而言,也绝非四种香气类型能够概括。到底是多少,目前还是个谜,有待学术界深入的研讨。

二是普洱茶缺少高温提香的过程和工艺。几乎所有的茶叶都内含多种香气物质,但很多香气物质必须在高温状态下才能生成(如吡嗪类物质的生成就是在100℃以上)。因此,绿茶的高温提香基本都在110℃以上。而普洱茶则不同,它的所有过程几乎都是在常温下完成,其最高温度也不超过60℃,大量的香气物质因缺乏高温的条件没能生成。这就造成普洱茶的香气相比绿茶而言,高香类的物质不如绿茶。

三是绿茶在经过高温提香后,其香气可基本固定,并保留一段时间。但普洱茶的香气则不同,普洱茶在自然发酵中,伴随大量酚类物质的降解、络合和转化,其原有的香气也产生改变。普洱茶存在的樟香、兰香、荷香、枣香等香气,在普洱茶陈化过程中只能是“间断存在”,不可能持久。换句话说,你今天喝的普洱茶可能是樟香,但将这饼茶存放20年后再品尝,可能又转变成枣香。因此,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其香气不同,不同陈化条件或陈化方式的普洱茶,其香气也各不相同。

但有两点,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一是普洱茶的香气类型主要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组成。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它的含量和茶树品种的关系密切,云南大叶种含量最高。它在茶树体内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葡葡萄苷酶水解而呈游离态。未发酵的普洱茶其内含的芳樟醇呈兰花香气,是普洱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

二是普洱茶的后续发酵,即陈化的过程,对普洱茶香气的产生与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不同年份普洱茶芳香类物质检测中,发现了多种甲氧基苯类物质,这是因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乙-甲氧基-4-乙基苯等由微生物转移甲氧基阳形成的,是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而形成的物质。同时,普洱茶的香气也随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产生有续变化。以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为例,其发酵度在20%~30%,普洱茶的香气多以樟香、荷香、兰香等为主;发酵度在40%~50%,其香气偏重于栗香或木香等;当发酵度处在60%~70%时,则会体现较明显的枣香或浓郁的果糖香;在发酵度达到80%~90%时,会出现淡淡的中药香,香气快速减弱;当发酵度达到100%时,只剩下淡薄的焦糖香。所谓普洱茶最高境界——“无味之味”,并不是一点香气和味道都不存在。焦糖香的出现,证明普洱茶的发酵走到了尽头,再向后延伸,不是发酵的持续,而是碳化和变质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有时间概念的,并非没有终点。同样,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也有时间范畴,不会“持续到永远”。

由于普洱茶的香气是一个繁杂庞大的体系,我们目前对这一体系还知之甚少,更缺少大量的化学分析作为依据,还有待普洱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才能解决。

2.普洱茶陈化过程对环境的要求

①地理位置的要求——即大环境必备的两个特点

我们在对普洱茶研究中发现,市场上流通的20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几乎都来自广东、香港、台湾。而普洱茶另一个主要消费区西藏却鲜有“老茶”出现。即使在普洱茶的产区——云南,相当一部分的“老茶”也基本依赖广东、香港、台湾的“回流”。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种说法是跟饮茶方式有关。西藏自古至今是煮茶习惯,并加盐、姜、奶等,具有调味茶的性质。普洱茶在西藏地区虽然属于生活必需品,但更多的功能与盐相似,是奶茶必须加入的佐料。没有单一普洱茶冲泡和品饮的习惯,也无须有意识地存储普洱茶。

另一种说法是云南虽然是普洱茶的生产区,但主要消费区却在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因为云南本地人已经有很长时间不饮用普洱茶,起码自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后至本世纪初,云南本地人基本上是以喝绿茶为主,只是进入21世纪初,伴随普洱茶“热”,普洱茶才逐渐进入饮茶人的视野。因此也没有存储普洱茶的习惯;也有人认为云南的商业氛围及商业头脑不及精明的广东商人,忽略了普洱茶升值空间,因此也很少存茶。

普洱茶的身份证,藏在这3个暗号中


经常喝普洱茶,以为对它很熟悉,但竟然有80%的人不知道普洱茶是有身份证的,而它的身份证正藏在以下这3个暗号中!

暗号1:内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这种情况,打开普洱茶饼包装后,有一张纸片哗啦哗啦地掉出来。

这张纸片难倒了很多老茶客,他们都不知道这张纸片的作用是什么。

这张纸片有名字的,名为“内票”,常见于普洱茶饼中。

内票不仅是普洱茶的身份证明,而且是茶饼的简历。

普洱茶饼中的内票详细地记录了茶叶原料、制作工艺、饮用功效,可让茶友们详细地了解普洱茶。

除此之外,内票还会说明茶叶的冲泡方法,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说明书。

暗号2:内飞

茶饼包装里除了会有内票之外,还会有内飞。

很多老茶客看到内飞这个名字时都会一脸茫然,感到被难倒了:内飞是什么?茶饼内部有东西在飞吗?

其实,内飞是一张小纸片,记有普洱茶的生产厂家。内飞在与普洱茶一起蒸压后,会粘结在茶饼表面。

大家别看它小小的,其实它是普洱茶的“身份证”。

因为内飞紧贴在普洱茶饼上,所以人们无法轻易将其取下来,也无法对普洱茶饼假冒伪造。

所以说,内飞是普洱茶证明身份的暗号,起到识别真伪的作用。

暗号3:唛号

跟内票、内飞这两个躲在茶叶包装后的暗号不同,唛号直接出现在普洱茶饼的包装上。

大家观察普洱茶叶包装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包装纸上印着一串数字,这就是唛号。

这串数字并非没有意义,它可用来表达普洱茶饼的名称。

除了是普洱茶饼的数字名称,唛号还是普洱茶饼的“身份证”,但是它的含义比内飞更复杂、更详细。

很多老茶客都被它难倒了,不知道这个暗号背后的意思。

唛号分为散茶和饼茶这两种。

散茶唛号有5个数字,前1-2个数字是茶叶配方的成功研制年份,第3-4个数字是拼配原料中主要毛茶原料的等级(或者散茶的等级),第5个数是茶叶生产厂家的编号。

饼茶唛号有4个数字,前1-2个数字是茶叶配方的成功研制年份,第3个数是拼配原料中主要毛茶原料的等级,第4个数是生产厂家的编号。

一串数字中,暗含无数信息。如果你会看唛号,那么你就能够迅速地从这几位数字中知道茶叶配方的研制年份、原料等级以及生产厂家。

普洱茶:普洱茶禁忌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茶禁忌

1、不宜空腹喝浓普洱茶,宜因人择时而饮。

2、普洱茶随泡随饮,不宜茶水浸泡过久再饮,忌饮隔夜普洱茶。

3、刚做好的普洱茶不宜多喝。

4、保持茶具清洁很重要,饮普洱茶莫忘勤洗杯。

5、普洱茶宜兼饮,不宜偏饮。

6、普洱茶宜长饮,不宜间断。

7、普洱茶宜温饮,不宜烫饮、冷饮。

8、普洱茶宜淡饮,不宜浓饮。

9、忌饭前后大量饮普洱茶。

10、睡前饮普洱茶要适量。

11、忌饮劣质茶或变质茶。

12、忌饮冲泡次数过多的普洱茶。

13、慎用烹煮法。

14、饮普洱茶分体质。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虽养生,但3个禁忌要牢记》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