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我会买东西

发布时间 : 2019-12-13
幼儿园花茶 买茶叶 买白茶

幼儿园花茶。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纸币),并会运用。

2、比较10元以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3、初步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钱币、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智慧老人开了一个非常大的超市,想要进去呀必须闯过三关。

二、 基本过程:

1、 第一关:认一认(认识1元、2元、5元、10 元)

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呀?(钱)分别来认识1元、2元、5元、10元

小结:小朋友真棒!认识了智慧老人准备的人民币闯关成功。

2、 第二关:比一比(能比较钱币数量的多少)

出示课件,智慧老人准备了几样商品,价钱不一样,一起看看都是什么?价格多少?

出示两样东西提问:"哪个需要的钱多?"

依次比较,10元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小结:小朋友太厉害了,知道2元多1元少、5元多2元少、10元多5元少,闯关成功。

3、第三关:买一买(会用钱买东西)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钱币,能正确的用钱买东西就能闯过关。

小结:在这一关,小朋友都正确的用钱币买到东西,闯关成功。

4、玩一玩。

幼儿去超市买一样东西,要用老师准备的钱去买。(要求:所付的钱和物品的价钱要一样多)

三、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买东西。在生活中,有时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你就可以做妈妈的小助手,帮妈妈付钱,这样你的本领就会更大。.

活动评析:

李秋红老师是我园一位年轻的骨干教师,大班教研组长,歌舞弹唱样样强。她组织的计算活动《认识人民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活动设计新颖,有创意

通过超市购物,认一认、比一比、买一买,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并学会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二、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

现代媒体直观形象,逼真大方,幼儿喜欢易接受。

三、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活动的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本节活动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认识了人民币后,让幼儿学会在超市购物,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教师素质比较高

教师具有亲和力,教态自然大方有激情,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每一次闯关成功后,幼儿高兴的说:let is go,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活动。

花茶延伸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我会测量


班级:大一班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 、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白雪公主》故事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测量兴趣。

引入:春天到了,白雪公主想把小矮人的家打扮一新,但是她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地砖,探索正确测量的方法。

1、引导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家里铺上地砖,怎样清楚的告诉瓷砖厂的工人地砖的大小?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三、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床,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活动延伸: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应用题》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自编口述应用题的活动。

首先,我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了一个故事情境(农民伯伯的红萝卜),让幼儿接触应用题,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和怎么编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再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最后每个幼儿一份算式题卡,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算式编应用题。

我的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是,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能说出来。

目标:

① 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范例,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情,说2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② 学习根据图片和算式自编应用题。

③ 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喜欢数学。

准备:农民伯伯、红萝卜和小白兔;算式题卡若干;"问号"一个;ppt。

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T:我来问,你来答,

5可以分成1和几?(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几?(5可以分成2+3)

二、激趋引入:出题考考你

T: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我们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哦。仔细看仔细听。

1、故事情境1(T边讲边出示教具):

?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呀,本来有3颗红萝卜,后来又长出了2颗红萝卜,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小朋友有没有注意,老师刚刚是怎么提问的?(强调"一共")

?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T提问: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为什么选择加法呢? 幼:因为又长出了2颗,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3+2=5贴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现在菜园里有5个红萝卜,农民伯伯拔起了一颗红萝卜,把它送给了小兔子,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呢?

?老师刚刚又是怎么提问的?(强调"还剩下")

?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呀?

T提问: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选择减法呢?5-1=4

?为什么选择减法呢? 因为拔起了一颗,送给了小兔子,数量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5-1=4 贴在黑板上。

T总结:

像刚刚这两个小故事一样,讲一件事情,出现2个数字,最后一定会留一个问题的活动,我们就叫做编应用题,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吗?

三、看图编题

T:你们都会了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小鸟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小鸟,这两只小鸟的姿势,好像是刚飞来的。

?现在我想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应用题,记住一定要留个问题给别人哦。(如果没人,教师先;如果有幼儿,请一个孩子,)

?老师来编编看。我的题目是:树枝上本来有三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2只小鸟,现在树枝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让幼儿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呢?老师在这里用了"一共",看来我们的加法应用题一般用"一共"来提问。

2、出示ppt第二张图片,夹子图。

图片上说的一件什么事?(请一个幼儿回答,教师编)

本来有3个夹子,后来破了1个夹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夹子呢?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老师在这里用了"还剩下",看来我们的减法应用题一般用"还剩下"来提问。

3、T: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来编应用题喽。请你们在三幅图里面选择一幅图,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你来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ppt 第三张,加法应用题三幅图。

请三个幼儿发言。

小朋友都很棒,刚刚我们编的应用题都是加法的,不知道减法的你们会不会呢?出示ppt第四张,减法应用题。

请幼儿发言。

四、算式编应用题

T: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看着图片编应用题了。现在呀,我们换个玩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请小朋友们看着算式编应用题。你来问,我们大家来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出示减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小朋友们一定要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应用题哦!看看谁的小脑袋转的最快。

五、我编你算,每人一份题卡

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嘛?现在啊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算式,听清老师的要求,就像刚刚一样,请你编一道这个算式的应用题,把你的应用题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让好朋友来回答并写上算式的答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会看时钟


教学目标:

1. 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 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3. 增强时间观念,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对认识时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

课件,大钟、幼儿每人一个小时钟,实物投影仪,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大灰狼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课件,认识时钟

引导语:如果我们要把圆变成时钟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小结:钟面上有1-12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这就是一小时。

二、操作学习,认识整点与半点

1.观察课件,认识整点

小结:原来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

A看时拨钟 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

C对应时间插卡 D时间时钟对对碰

3.观察课件,认识半点

小结:当分针都指向6的时候,时针指向两个相邻的数字中间,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点半。

4. 观看课件“我的幼儿园半日生活”

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三、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请小羊说出时间。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创作感悟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知道时间的珍贵,懂得爱惜时间,特别是对于马上就要跨入小学大门的大班幼儿,开展此类活动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本次活动中,教师注意结合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增进幼儿对时钟的进一步了解,取得较好的效果。

1.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阐明科学教学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幼儿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作为认识时钟的载体,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对学习、生活的很大帮助,真实体会到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从而激起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究新知。

2.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共同合作完成,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给幼儿有一个交流表达机会,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主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教师是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不仅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而且在幼儿原由的知识层面上作了提升,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观。

3.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不难看出,教师在活动中运用幽默、简洁的语言,留足时间反问,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分组练习则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了欢乐,让幼儿在玩中学的同时也巩固了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分钟有多长,在1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幼儿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在家及时提醒督促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因为代表烟台市特级教师向全市教师展示的教学活动,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级试讲。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会分


复习9的分合,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

1.教师出示4~5张圆圈条图片(见附图一所示)、记录单一张(如附图二所示),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把9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答案?(8种)如果把9个圆圈按顺序分成两份,至少分几次就可以知道它的全部答案呢?(启发幼儿说出4次就能知道它有 8个答案并说出理由)

教师:请愿意用短线的方法分一分、试一试,将纸条上的圆圈分成两份,并将结果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请一名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想法并记录。

3.师幼共同观察该名幼儿的记录。

教师:大家同意这4个答案吗?这4个答案可以让我们想到9组成两份还有哪些答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另一张记录单上将答案一一对应地记录下来。(见附录四所示教师:把9分成两份究竟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全体师幼根据记录单回答)

(二)学习由9的分合导出10的分合。

1.教师:9分成两份有8种不同的答案, 那么10分成两份会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

教师出示另一张9的分合记录单(见附图三所示),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教师:如果将这份9的分合作业单变成10的分合记录,需要哪些修改调整?

教师:首先要改变哪个数?(即将总数9变成10)

教师:总数改变后这份分合式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呢?(需要将每一排的答案进行修改,如1、8变为1、9或2、8。教师要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或演示,引导大家评议这样修改有没有道理)

3.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并完成第一组答案的修改。(1和8中有一个数字需要修改,即在1和8中的一个数字上画上一个否定标记,再在旁边的空格中写上比它大1的数,使两数合起来是10,如:2、8或1、9)

4.教师引导幼儿继续讨论。

教师:为什么不能将一组答案中的两个数字都添1?

教师:是不是将这张作业单上的每一组答案修改好了,我们就完成了10的组合?10分成两份的答案是不是同9一样也只有8种呢?(引导幼儿发现9的分合 修改成10 的分合记录后,答案只有8种,还缺少一组答案)

教师:少了一组怎样解决呢?(在记录单的最上面或最下面一排写出缺少的一组答案)

(三)请幼儿把自己的记录单(9的分合式,见附图三所示)改变成10的分合式。

1.展示个别幼儿的修改结果,师幼共同认读10的分合式。

2.引导 幼儿初步感知一个数分成两份得出的答案数目总是比该数数目少一个。

3.展示2~9各数的分合式,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教师:谁能说说从2到10每个数分成两份都有几种不同的答案?你有什么发现呢?

4.教师小结:当我们把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其答案数目总是比这个数少1个。

幼儿园大班数学《我会看时钟》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尝试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感知身高和买票的关系。

2、初步了解生活中有关买票的规则。

活动准备:

ppt课件、黑板两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身高卡、代用卷、胶棒)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我们都生活在扬州,扬州有许多美丽的地方,看看这是哪儿?(播放课件:文昌阁,对了,这是文昌阁,它位于扬州市中心,是扬州标志性建筑。"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呀?(播放课件:五亭桥),五亭桥又叫莲花桥,是扬州瘦西湖里的一个景点。"师:"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地方?(播放课件:茱萸湾公园),你们都认识呀,去过没有?有的小朋友去过,有的小朋友没有去过,不要紧,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茱萸湾公园玩一玩。"二、买票1、了解120厘米标线。

师:"要去公园我们等坐交通工具,坐什么交通工具呢?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车?(播放课件:公共汽车),那公交车上这样的东西,你们见过吗?你觉得这是什么?(播放课件:扶手),那你们发现扶手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幼儿说)那扶手上这条银色的标线有什么用呢?(幼儿说)"师小结:"原来这条标线是来测量我们的身高的。"师:"那为什么要测身高呀?"师:"如果坐车时身高达到了这条标记就需要买票,如果不到这条标线就不需要买票了。"师:"那这条标线表示多少厘米呢?(幼儿说),到底是多少厘米呢?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课件:120厘米)。"师小结:"原来坐车时身高在120厘米以上就需要买票,身高在120厘米以下就不需要买票,也就可以免费坐车了。"2、比身高。

(1)、师:"昨天你们老师已经和你们共同制作了身高卡,拿出你们的身高卡,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在比一比?(幼儿相互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的身高是多少?"(幼儿说)师:"小朋友们都很棒,都知道自己的身高,那你觉得你需要买票吗?为什么?你呢?为什么?"(个别幼儿说)师小结:"原来他的身高在120厘米以上就需要买票,他的在120厘米以下就不需要买票了。"师:"这里有两块黑板,这块黑板是需要买票的,这块黑板是不需要买票的,看看你自己的身高卡,应该贴在那块黑板上,上来试一试。"(2)、检查作业。师:"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身高卡,先看这块黑板,这块黑板上是贴需要买票的,那他的身高一定在120厘米以上?他们贴的对吗?再看看这里的身高卡都是不需要买票的,也就是身高要在120厘米以下,贴的对吗?"发现。师:"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正好是120厘米,那你们觉得他需要买票吗?师:"老师告诉你们,身高只要达到120厘米就需要买票了。"3、介绍其他交通工具的买票规则。

师:"公共汽车是需要买票的,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买票呢?(播放课件:地铁),这是什么?地铁是轨道交通,它的标志是什么?(播放课件:120厘米以下免票),你们认识吗?免票是什么意思?和刚才公交车的要求一样吗?"师小结:身高在120厘米以上就需要买票,身高在120厘米以下就不需要买票,也就是免票了。"三、游戏:买票(1)、解读公园买票规则。

师:"下了车,我们就到公园了(播放课件:茱萸湾公园),进入公园,我们首先要干什么?(播放课件:排队买票),那到公园买票又有什么标准呢?(幼儿说)(播放课件:120厘米标线)。"师:"120厘米标线是什么意思?(幼儿说),我们来看看它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和你们说的一样吗?(播放课件:120厘米以下半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半票?(幼儿说),那我们来看看全票是多少钱?(播放课件:票价:10元),再想一想,全票是10元,那半票是多少钱?(幼儿说),对不对?"师小结:"原来半票的意思就是取原来门票价钱的一半,知道了吗?那茱萸湾公园120厘米以上的游客需要买什么票?多少钱?120厘米以下的有游客需要买什么票?又多少钱呢?原来公园买票的标准和公交车买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2)、幼儿操作买票。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买票,在后面的桌上有许多5元、10元的代用卷,等一会儿请你们拿着自己的身高卡,把这个代用卷贴在身高卡的下面,你要想清楚,你要贴全票还是贴半票?听清楚了吗?好,上来拿下你的身高卡去买门票。(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提醒要求)。"检查作业。师:"我们来看看买全票的和买半票的对不对?先看看买半票的需要多少钱?对不对?全对了,等一会儿我们可以进去玩了。再来看看买全票的,对不对?你们发现了吗,有两种不一样的方法,为什么会有两种不一样方法?(幼儿说)"。师(播放课件):"原来买半票需要5元钱,买全票需要10元钱,也可以用两个5元钱去买全票。"师:"我们买好了票,现在可以进茱萸湾公园玩了,我们出发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会看月历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月历,知道一个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2、学会按数字表倒数。

重点学习看月历。

难点知道一个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活动准备

教具 大的月历、笔、事前了解幼儿对月历的前期经验,A4纸。

学具 我的数学,附加题材料,加减法作业单,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看看当月的月历中有几个星期一,有几个星期二,几个星期三,几个星期四,几个星期五,几个星期六,几个星期天,星期几是最少的。

和幼儿讨论月历中的排列规律。

这个月几号有什么活动,请幼儿帮忙找出来,并用记号记录。

个别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操作材料。

第三、四组:附加题材料。

第五、六组:加减法作业单。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记录时间活动作业单,强化幼儿正确的记时方法。

将A4纸裁成纸片,粘成长长的一条,由25开始倒数,引导幼儿观察一天天过去,数字就会越来越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格子


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格子的基本特征,促进幼儿方位感知能力的发展。

2、提高幼儿小组活动的协调能力。

准备:大格子图、圆形磁铁若干、地面格子图4副(红、蓝、黄、绿)

小格子图人手1份(正反两面)、小花片人手一盒(6片、同色)

过程:

一、感知格子的主要特征

1、老师在黑板上画横线、竖线

边画边问幼儿:"这是第几条横(竖)线"?

我画成了什么呀?--格子

2、格子上有什么?这个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有几个空格?

3、小结:格子上有横线、竖线,还有交叉点和空格。

4、一个圆片飞来了,它放在哪儿了?

引导幼儿理解并说清:在第二条横线和第三条竖线上。

5、(用椅子当桌、泡沫垫当凳)请幼儿拿小花片在自己的格子图上放放玩玩,并说说小花片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二、玩格子游戏

1、捉迷藏

①教师说位置(圆片藏在第二条横线和第四条竖线上),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②请一幼儿上来说位置,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2、追圆片

黑板上的圆片移动位置,幼儿在自己的格子图上相应地变换摆放位置。

2片花片 4片花片 6片花片

3、改圆片

①现在的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幼儿看图示摆放小花片

③教师将格子图旋转后,请幼儿移动圆片成相应的位置。(幼儿格子图不移动)

4、站格子(室外)

①地上也有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交代:我们小朋友来当小花片玩站格子的游戏。

5个人为一组(红、蓝、黄、绿4队)看图示站位置比比哪一队站得又对又快!

③中途引导思考:怎样才能站得又对又快?

三、结束小结

刚才我们在格子上玩了有趣的游戏,现在我们回去找找教室里有没有象格子一样的东西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我会买东西》一文由茶经网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花茶相关的专题,如:幼儿园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