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发布时间 : 2020-11-05
茶生长环境 苦丁茶生长环境 茶叶生长环境的特点

茶生长环境。

六堡茶,属黑茶类。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喝过六堡茶的人都会对它的“中国红”情有独钟,六堡茶业界认为,必须以“中国红”的文化韵味和民族特色为准则,使六堡茶走上复兴之路。

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苍梧县的六堡镇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毫米,无霜期331天。六堡镇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在境内从塘平到不倚,从四柳到高枧。从梧垌到合口这些村镇,峰峦耸立,海拔1000—1500米,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距村庄远达3—10公里。那里是个林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日照短,终年云雾缭绕。历史上,六堡茶产区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蚕村茶等,以恭州村茶及黑石村茶品质最佳。据记载:六堡村所产的茶,因其地处崇山峻岭,树木翳天,所植茶树得水分已足,且高山得雾独多,每天午后,太阳不能照射,则蒸发少,故其茶叶厚而大,昧浓而香,往往价格昂贵。其次为黑石村所产之茶。其山为黑石与坭所造成,溪涧之水长流,故茶树得水足,茶叶大而厚。除六堡外,苍梧县的五堡乡狮寨,相邻的贺县沙田,以及岑溪、横县等20多个县市均产六堡茶,邻近的广东罗定、肇庆等地也产六堡茶。六堡大部分为云班石沙岩。风化变成黄赤色沙土,含磷、铁质多,主产茶叶。

六堡茶茶树特点

六堡茶为灌木型中叶种,树势开展。分枝密,从芽色分有四种。即青苗茶占60%,紫芽茶占20%,大白叶茶占5%,米碎茶占15%。以青苗茶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

自然生长的茶树高200厘米,树幅80厘米,分枝密。节间3.6厘米。叶片半上斜着生;叶长8.3厘米,宽3.6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面平滑或微隆,光泽中。叶缘微波,嫩芽梢淡绿色。有少量紫芽。茸毛少,发芽密,持嫩性较强;发芽密度702个/平方米,1芽3叶长6.2厘米,重0.46克,在3月中旬萌芽,4月初开采,属早芽种,萌芽终止期在10月中旬锯齿粗、深而稀,叶身平展稍内卷,叶质中,叶端钝尖;侧脉6—9对。

花冠直径3.9厘米,属中花种。花萼5—7片,绿色,无茸毛;花瓣6—7片,白色稍带绿,子房多茸毛。始花期在10月下旬,盛花期在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开花结果能力强。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茶果直径1.5—3.4厘米,果皮棕褐色,果实为肾形或球形;果柄长0.6—1.3厘米,果皮厚1.5—2毫米,果实1—3室,每室1粒种子,种子圆形,少数长形,黑褐色。直径1—1.5厘米。

叶厚294.8微米;上表皮厚26.8微米,下表皮厚13.4微米;栅栏组织二层,厚107.2微米。第一层细胞排列较紧密,第二层较疏松;海绵组织厚147.7微水,细胞结构较疏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例为0.73:1,春茶鲜叶含水浸出物42.65%。茶多酚28.77%,氨基酸总量3.12%。咖啡碱3.77%,儿茶素143.99毫克/克。

六堡茶的品质特点

六堡茶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香气醇陈、有槟榔香味,叶底红褐,并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如果说对其它茶类人们追求的是“青春”的滋味,那么对六堡茶而言,它打动人的则是岁月的沧桑,那愈陈愈香的特质是其它茶类不具备的。CY316.CoM

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醇素高于其他茶类,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尿酸高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健身减肥。综上所述,六堡茶保健的主要功能是:1、提神醒脑,消除疲劳;2、除油腻、助消化、醒酒;3、利尿解毒,杀菌消炎防病;4、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5、防辐射;6、保健美,减肥胖,延年益寿。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六堡茶产地环境


六堡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属黑茶类,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清肠胃等功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六堡茶的产地环境如何!

六堡茶产地环境

梧州市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

梧州市位于东经111°51′14″—111°40′,北纬22°58′12″—24°10′14″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21.1℃温度,最冷月(1月)平均11.9℃温度,最热月(7月)平均28.9℃气温,年均降雨量1503.6毫米,全年平均日照为1915小时,日照百分率43.7。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沛的降水,广阔的山地资源,非常适合于六堡茶产业的生产发展。

六堡茶生产情况

2010年,梧州市茶园面积约5.1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37家,取得QS认证的企业有18家,取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备案)资格的企业有3家,并有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家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六堡茶已实现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2010年六堡茶产量近8000吨、产值8.5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及港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2015年,梧州市拥有茶园面积4666.7公顷,生产企业42家,年产量超1万吨,产值超10亿元。

2016年,六堡茶产量为1.12万元吨、产值超12.8亿元,有50家生产企业获食品生产许可(QS/SC)证。区域品牌价值达15.79亿元,居全国茶叶区域品牌排行榜第28位、黑茶类第3位、广西第一位。

2017年,六堡茶发展为年产值13亿多元、产量1万吨、茶园面积8万亩的产业集群。

六堡茶砖存放,六堡茶对存放环境的要求!


六堡茶属于黑茶,因产自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和普洱茶一样拥有千年历史。作为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大众茶,众多喝茶人士家中均存有各样年份的茶叶,而六堡茶怎么存放才能保持它的陈年茶香呢?

常喝六堡茶的茶友肯定知道,经过时间的沉淀,六堡茶是年份越久越好喝,也越值钱。但有些茶友表示,自家存放一段时间的六堡茶,味道反而多了一股“霉味”。这是因为六堡茶对存放的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环境、湿度、温度、氧气、光线等原因都会影响到六堡茶的好坏,其中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将有利于六堡茶的陈化,而气味混杂、光照猛烈等环境因素则会影响六堡茶的品质。

六堡茶对存放环境的要求

1、干燥

如果在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的环境中长期存放,六堡茶很容易发霉变质。所以家庭存茶要保持干燥,湿度控制在40%-70%之间最好。

2、阴凉、避光

存茶环境温度最好不超过35℃。另外,防止六堡茶叶变酸甚至变质,应避免长期光照,存茶房间可用稍厚窗帘遮挡光线

3、通风

存茶的房间不能完全封闭,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段开窗通风。存茶的容器选择有透气效果的纸箱、陶罐等,更利于茶叶本身的转化。

4、无异味和污染源

还有就是存放的地点一定不能有杂味,否则会影响茶香,例如厨房,可放在客厅、书房等无异味的地方。

南方茶友如果遇到回南天、梅雨季,不要开窗,可以在存茶室内不同角落放置适量木炭或者竹炭除湿。等到天气晴朗干爽的时候,再适当开窗通风。特别潮湿的时候,如果使用纸箱,可以用棉纸将纸箱外围包裹起来,以隔绝湿气。北方干燥的季节可以在室内放几盆水加湿,但是要注意常换水,或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

六堡茶一般可采取纸箱和罐子存放,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存茶,千万不要抱着一放下就一了百了的心态,最少每三个月必须检查一次茶品有没有异状,或者发霉长虫,并且给茶品翻翻身透透气。科学的六堡茶存储需要注意的要素有:温度、湿度、清洁、受潮、异味、光线直射,存储时解决掉这些问题,才能使六堡茶正常转化,从而达到“越陈越香”的目的。

安化黑茶的生长环境和文化价值


1.先天优越的气候环境

  安化地处北纬28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云雾期长,空气湿度大,空气中富含有丰富负离子和氧离子,有助于提升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度,同时茶叶生长周期长,也有助于茶内积蓄更多内含物质,增加茶叶的肥厚度和营养价值。非凡的先天自然条件,早就了安化黑茶独特的历史地位:“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也成就了安化黑茶的生长状态:“安化野茶,山崖水畔,田间地头,不种自生”。

2.独特唯一的土壤条件

  源自六亿年前地球上的冰球事件,造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冰碛岩,这种珍稀的岩层全球85%分布在安化境内,岩层内富含人体所需锌硒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培育出了富硒野生大叶茶树种,造就了安化茶叶,叶大、肥厚、汁多、味苦,内含物质丰富营养价值高的特征。

3.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

  安化黑茶的工艺是现代工艺和古法的融合,一切浑然天成,制茶工艺独步天下,既是千年古法工艺继承和发扬,又是先辈智慧的传承和传播,同时运用现代工艺的突破,让安化黑茶更能快速的符合市场的消费需求。

4.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尊贵时代地位

  “安化黑茶”已经列入国家地理保护标注,同时世界茶王千两茶的工艺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对安化黑茶历史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这一神奇工艺的肯定。

5.深厚的历史载体,融古代文化于一体

  现代人在关注茶叶口感的同时,开始逐渐注重茶叶文化修为,安化黑茶的文化中明确将中国古代儒佛道的思想与茶叶文化关联一起,柔和文化的产品更具历史发展性,柔和了优秀思想的黑茶更能带领人们进入到一个修身修心的境界。

6.千百年验证的神奇功效

  安化黑茶是千年茶马古道上的神秘之饮,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命之饮。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需要黑茶用于日常的消脂去腻、降三高、调理肠胃的保健功能,黑茶九大功效成为越来越多人认可的和追逐的方面,安化黑茶将成为养生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日常保健首选的健康饮品。

7.高度收藏价值、极高生活品味

  安化黑茶做为具有收藏价值的产品,在收藏业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黑茶不仅能成为一种收藏、投资、保值的佳品,亦能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休闲养生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修心的重要方式。黑茶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一种时尚健康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传奇六堡茶”背后的“六堡茶传奇”


六堡茶以六堡镇地域名称命名,但凡到过六堡镇的人都知道,这里确实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正是当地特有的优越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质优味醇、历史悠久的六堡茶。于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便以特殊的槟榔味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现在更是以其“红、浓、陈、醇”的独特品质闻名海内外。然而,六堡茶与古代“三皇五帝”中的舜帝颇有渊源,这段传说鲜为人知。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饮,发乎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也就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传当时是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黎明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直到五帝中的舜帝时代,农耕文明还是没有达到神州大地全部普及的程度,其中就包括有着蛮荒之地的“苍梧之野”(现在的梧州),于是也就有了舜帝南巡这一传说。

《史记》记载:舜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由于古代南方不但农业落后,而且多瘴气,民众容易患病。舜帝南巡之时,利用神农发现的能解百毒的茶来治疗民众的疾病,增强其体质,同时带领百姓发展农业生产,成效卓著。因此,老百姓对舜帝极其拥护,顶礼膜拜。与此同时,茶作为有神奇作用的灵丹妙药,在古代苍梧以药用、食用和饮用的方式代代相传,造福百姓。

苍梧(梧州)人以饮茶健身、防病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街市茶楼遍地开花,每天的茶楼座无虚席,尤其是近年来,更上一层楼,梧州街不大,大大小小茶楼不下几十间,梧州人的生活离不开饮早茶,茶楼布满大街小巷,自古就“茶楼多过米铺”的说法。一般的茶楼设有早茶、下午茶、夜茶,什么时候都基本人满为患。上茶楼“饮茶”是茶文化圈里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梧州人“饮茶”并不光是字面意义上的“喝茶”。而茶桌上也有许多有趣的礼仪,例如别人向你敬茶时,自己必须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并连一起轻点自己正前方的桌面以示谢意。这种谢意方式,也是源于道家的谢意风俗。

正因为六堡人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梧州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梧州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我们梧州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六堡茶怎么保存?六堡茶的保存方法


六堡茶是黑茶中的一种,采取的是发酵蒸压法制作,这种茶叶在保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六堡茶不能密封保存。现在很多茶叶在购买的时候,店铺都会进行密封包装,要注意,短期的密封包装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自己家长期储存的话,不能放在密封包装里。外包装的时候,只要用一层纸质包装就行,放在木质或者竹质的茶罐中。

其次,六堡茶要定期去“仓味”,仓味是储存不当产生的。

为了避免这种味道,需要定期打开茶叶的外包装,在自然风的吹动下去掉这种味道。

去仓味的时间以每年十月、十一月的时候最佳,当时吹的是北风,冬季干燥,北风又会助长这种干燥,所以最适合去仓味。

去仓味也有讲究,千万不能放在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六堡茶是陈化茶,最怕阳光。六堡茶不能烘焙,就算是低温烘焙都不行。

最后,对于陈年的六堡茶,比如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六堡茶,这种六堡茶在保存的时候需要注意,要长期保存的话,需要保留外面的纸质包装,还要用竹壳套在外面。

等到想要品尝的时候再取出来。如果不是陈年的茶叶,已经有了仓味,可以将外面的包装都打开,清理干净以后再保存。

在饮用的时候,如果觉得茶汤的味道有苦涩的感觉,那也可能是长期保存茶叶过于干燥,茶叶发紧,这种情况下只要将茶叶自然舒展开,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让茶叶回润就可以了。

六堡散茶和六堡篓


六堡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那么,大家熟悉的六堡茶有哪些种类呢?本文为你介绍六堡茶的种类。

六堡茶中有六堡散茶和六堡篓茶之分。

一、六堡散茶,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故称为苍梧六堡

六堡茶的历史:六堡茶生产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现在产分布在浔江,郁江,贺江,柳江和红水河两岸,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廿至卅个县。

六堡散茶品质特点: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

六堡散茶的原料及制作:采摘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而制成。六堡散茶有散茶和篓装紧压茶两种,六堡散茶可直接饮用,民间常把已贮存数年的陈六堡茶,用于治疗痢疾、除瘴、解毒。

二、六堡茶之六堡篓茶

六堡篓茶乃是用竹篓包装的六堡紧压茶叶,篓高57厘米,口径53厘米,每篓装37至55公斤。

制作方法:将毛茶经过蒸揉,装篓,踏实,然后放置阴干处,晾贮几个月使茶紧结成块,通过后酦酵纔可形成六堡茶的独特醇、陈香味。

六堡茶通常为篓装,根据重量其规格为30-50千克不等。六堡茶最后一道工序是晾置陈化。复蒸包装的茶篓茶的温度较高,须放置通风凉爽的地方,降低篓温,一般5-7天后进仓堆放,经半年时间的陈放,汤色变得红艳,产生陈香味,使六堡茶具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

总的来说,六堡茶,轻发酵,浓厚庄重,滴滴有滋味,显槟榔香,是收藏极品。

六堡茶怎么泡 六堡茶的冲泡方法


六堡茶属于黑茶类,产自我国广西梧州,是黑茶中的精品。六堡茶茶香醇厚受到很多茶人的喜爱。那么,六堡茶怎么泡呢?六堡茶的冲泡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六堡茶的冲泡方法。看看六堡茶的冲泡步骤有哪些?

六堡茶的冲泡步骤一:选择茶具

选择茶具是六堡茶怎么泡的第一步,无论什么茶叶,选择茶具都是泡茶的第一步。只有选择好合适的茶叶,才能使泡茶更有韵味,使得茶汤更加的香醇浓厚。冲泡六堡茶最好选用紫砂壶,因为紫砂壶不但可以避免六堡茶的浓度过高,而且紫砂壶的材质也是最好的,是用来冲泡六堡茶的最好茶具。

六堡茶的冲泡步骤二:茶叶处理

六堡茶属于黑茶,黑茶都是经过全发酵的饼茶和砖茶,如果是六堡茶砖茶最好拨开后置放约2周后再冲泡,这样茶香更佳。且冲泡六堡茶放置在茶壶中六堡茶叶大约只要是壶身五分之一即可,这样的茶叶量是最合适的,不至于太多充满整个茶壶,也不至于太少,使得茶叶汤味不足。

六堡茶的冲泡步骤三:泡茶的水温

六堡茶怎么泡?要泡出出味的六堡茶就必须控制好泡茶的水温。黑茶都是经过全发酵,经过高温烘干制成饼茶或者砖茶进行保存。所以茶叶比较不容易泡出味道,因此在冲泡六堡茶时一定要用滚烫的沸水来冲泡,这样茶叶的味道才比较泡得出味。

六堡茶的冲泡步骤四:泡茶的方式

六堡茶怎么泡?泡六堡茶时泡茶的方式也是极其重要的。

1、第一泡是洗茶,先用沸水冲泡3到5秒后,倒掉。

2、第二泡再用沸水泡7到10秒后,立即倒出茶杯品尝,以免过浓。

3、六堡茶有耐泡的特性,冲泡20次依然会有茶香的,但是第10泡左右以后可每增加一泡即增加5秒钟。

以上就是小编向大家介绍的六堡茶的冲泡方法。看了此篇文章,相信你知道六堡茶怎么泡了吧。

六堡茶存放经验,六堡茶保存的要点!


熟悉六堡茶的茶友肯定知道,经过时间的沉淀,六堡茶是越陈越佳的。如同看着一位小孩慢慢的成长,最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人才一样,陈年六堡茶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味觉上享受,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那六堡茶怎么存放才好呢?

六堡茶存放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选定一个存放器皿。一般茶叶都喜欢拿锡罐来存放,但六堡茶还是不太合适用锡罐来存放,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有氧气和适合的温度湿度。玻璃罐也不合适,一是玻璃器皿透气性不好,不利于陈化;二是玻璃器皿透光,会使茶叶更易受到阳光照射,使原来的香味改变为强烈的杂味,同时也会使干茶加速变质。其实六堡茶的存放器皿也不挑剔,可以使用瓷器、陶器、竹篾编织物、竹木类器皿、葫芦等等,无杂味透气性好的这几样器皿来存放。

在存放地点的选择上,一般都会提及“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而对于六堡茶而言,这个“阴凉通风之处也有讲究。”一般在放入器皿之前,六堡茶可以先用纸包好。纸张的选择最好是以透气无异味的为佳。如生宣纸、棉纸、毛纸等。这样器皿和纸张就能营造出一个“湿度缓冲区”,减少潮湿天气对茶叶的影响。如果是新茶,所含水分较多,在无雨的秋冬季则应该适当晾开透气,使其干燥。而在多雨潮湿季节则尽量少动,避免茶叶受潮。

六堡茶保存的要点

1、我们说六堡茶“越陈越香”,没有保质期,其实也是有条件的,不但对茶质本身和制作的要求很高,对于保存的条件也有一定讲究。

2、只要严格按照六堡茶的储藏条件来保存,六堡茶是可以保质很长时间的,不能按照常规的食品的保质期来要求它。

3、六堡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即可,但新茶或陈期在30年以内的茶品,其储存环境应该保持通风干爽。

4、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品质达到至优的六堡茶,也最好不要一味的无限期的存放,这会使茶叶中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六堡茶应有的特殊风味,甚至会产生茶叶碳化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存放六堡茶的时候,应视情况而定,一般发酵较轻的新茶存放2-3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六堡茶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茶宝”,茶宝并不可怕,带有虫宝的陈年六堡茶对身体有好处。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六堡茶的生长环境》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茶生长环境”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