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茶当礼物送人的三大理由

发布时间 : 2020-12-07
青茶的三大产地 三大乌龙茶 三大红茶

【www.cy316.com - 青茶的三大产地】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拿茶当礼物送人的三大理由”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拿茶当礼物送人的三大理由”相关知识!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在送礼时不再选择烟酒,而是选择茶叶。泡一壶铁观音,差不多7-8克,大伙7-8个人也都能喝到。喝一杯茶,心静了,健康了!好茶不贵,健康常驻!送烟送酒,不如送好茶,更是送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拿茶当礼物送人的三大理由:

一:茶为国饮,送茶即送文化

人送礼,讲究礼轻情意重,送茶其实不止是送茶叶,更是送文化,中国茶文化5000多年。上下五千年,茶饮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已根植于中国传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而中国传统节日,七夕鹊桥以茶为媒、中秋月圆以茶怀乡、重阳尊老以茶益寿、春节欢庆以茶待客等,茶饮不仅是亲朋团聚、传递祝福、表达感情的媒介,更演变为中国节日文化的特定符号。因此佳节送茶,送的更是文化与品位。

二:喝茶保健,送茶更送健康

我们送礼,更讲究意义,单纯为了节日送礼,我们显得过于肤浅,送礼,意义深重。茶是世界第一大保健饮品,古有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喝茶能止渴生津、消食去腻、排毒醒酒、利尿通便、祛痛风、防辐射、缓衰老等,古今医典、中外科研都肯定了其药用功效。特别是现代生活高压、人类亚健康状况日益明显,茶饮作为风靡全球的时尚养生品,“送茶更送健康”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三:茶饮文化深厚,更是传承文化

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我们需要传承人。遗失了我们的茶文化,相当于失去了我们中国的国魂,所以送茶更是传承文化。现在大家保健意识提升,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是礼仪之邦、重礼仪,中国人人热情好客,往来送茶盛行已久,茶叶的保健功效这几年也被市民看好。

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与大理三月街


茶马古道是自1990年以来的一个历史和文化热词,日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关注,茶马古道因此也成为云南、四川等许多西南地区的旅游热点。随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交通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马帮为主体的茶马古道运输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线路和汽车、火车、飞机等快捷的交通工具。伴随着茶马古道的消失,许多古道、驿站、堆店等茶马古道遗址在岁月的长河中也消失殆尽。

然而,从笔者近些年来就大理与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所进行的一些调查和历史发掘中感悟到,大理不仅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且大理三月街还是茶马古道形成至今在民俗民风上保留下来的一个较好的历史遗存。这与大理自清末民(国)初年以来日益彰显其居于茶马古道上的中心地位不无关系。

茶马古道上的茶马互市最初是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清末民初,滇南一带疟疾、鼠疫等瘴疠流行,加之滇南一带常有匪盗出没,使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地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1902年,沱茶在下关创制定型,奠定了下关在滇茶销藏中的核心地位,每年成千上万的马帮从思茅、临沧等地将毛茶原料驮运到下关,经下关的永昌祥、复春和、茂恒、成昌、元春茂等茶叶商号加工成沱茶、蛮庄茶(后来称“心形紧茶”)后再销往川、藏地区。

由于下关本身并不出产茶叶,下关加工所用的原料和产品销售全靠马帮驮运,因此每年农阴三月春茶上市时节,从南路茶区来的马帮驮运来春茶,北边过来的藏商马帮驮运来藏药、毛皮、山货等土产,他们都在这个时候来到大理进行物资交易,大理三月街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盛会。

大理三月街是大理地区沿袭千年的民间物资交流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区颇有影响,是大理地方民俗及节庆中最有代表性的盛会。《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三月街当时的盛况:“具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此为马市,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

光阴荏苒,岁月漫漫。一千多年来,三月街在物资流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为边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物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的物质文化十分丰富,赶三月街已成为展示和体验大理白族地区独有民族风貌的民俗活动和喜庆的节日,但大牲畜(骡马)和茶叶、药材、山货交易仍是三月街物资交易中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传统交易项目,三月街上的大牲畜交易市场、藏药市场、茶叶及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市场年年生意红火,购销两旺。如同一台演绎千年的传统剧目,古代的茶马互市,今天的西南边疆民族物资交易,构成了这台传统剧的“经典节目”。

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当人们在绵延千里的滇、川、藏地区寻觅和关注昔日茶马古道遗迹的同时,不应忽略了大理还有三月街这样一个完好地保留着茶马古道历史痕迹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例证。同时,作为昔日茶马古道重镇上的大理人,更应为弘扬白族茶叶历史文化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漫谈茶马古道与大理三月街的渊源


茶马古道是自1990年以来的一个历史和文化热词,日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关注,茶马古道因此也成为云南、四川等许多西南地区的旅游热点。随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交通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马帮为主体的茶马古道运输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线路和汽车、火车、飞机等快捷的交通工具。伴随着茶马古道的消失,许多古道、驿站、堆店等茶马古道遗址在岁月的长河中也消失殆尽。

然而,从笔者近些年来就大理与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所进行的一些调查和历史发掘中感悟到,大理不仅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且大理三月街还是茶马古道形成至今在民俗民风上保留下来的一个较好的历史遗存。这与大理自清末民(国)初年以来日益彰显其居于茶马古道上的中心地位不无关系。

茶马古道上的茶马互市最初是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清末民初,滇南一带疟疾、鼠疫等瘴疠流行,加之滇南一带常有匪盗出没,使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地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1902年,沱茶在下关创制定型,奠定了下关在滇茶销藏中的核心地位,每年成千上万的马帮从思茅、临沧等地将毛茶原料驮运到下关,经下关的永昌祥、复春和、茂恒、成昌、元春茂等茶叶商号加工成沱茶、蛮庄茶(后来称心形紧茶)后再销往川、藏地区。

由于下关本身并不出产茶叶,下关加工所用的原料和产品销售全靠马帮驮运,因此每年农阴三月春茶上市时节,从南路茶区来的马帮驮运来春茶,北边过来的藏商马帮驮运来藏药、毛皮、山货等土产,他们都在这个时候来到大理进行物资交易,大理三月街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盛会。

大理三月街是大理地区沿袭千年的民间物资交流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区颇有影响,是大理地方民俗及节庆中最有代表性的盛会。《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三月街当时的盛况:具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此为马市,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

光阴荏苒,岁月漫漫。一千多年来,三月街在物资流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为边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物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的物质文化十分丰富,赶三月街已成为展示和体验大理白族地区独有民族风貌的民俗活动和喜庆的节日,但大牲畜(骡马)和茶叶、药材、山货交易仍是三月街物资交易中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传统交易项目,三月街上的大牲畜交易市场、藏药市场、茶叶及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市场年年生意红火,购销两旺。如同一台演绎千年的传统剧目,古代的茶马互市,今天的西南边疆民族物资交易,构成了这台传统剧的经典节目。

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当人们在绵延千里的滇、川、藏地区寻觅和关注昔日茶马古道遗迹的同时,不应忽略了大理还有三月街这样一个完好地保留着茶马古道历史痕迹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例证。同时,作为昔日茶马古道重镇上的大理人,更应为弘扬白族茶叶历史文化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大理茶马古道


大理茶马古道--唯一的世界濒危建筑重现辉煌一队队托着茶叶的马帮行进在古集镇中、一桩桩皮毛生意在火热交易11月28日,随着中瑞合作项目沙溪复兴工程一期的完工,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世界濒危建筑沙溪寺登古集镇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来自瑞士的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施密特教授在考察完项目实施情况后说:这是我见到的世界濒危建筑实施抢救修复最好的工程,我要感谢为此作出贡献的中瑞双方所有的工作者,是他们让茶马古道上的古集镇重放光芒。

沙溪寺登古集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东南部,是秦汉时期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镇。从这座古集镇向西可进入博南古道和永昌古道;向南经大理州、楚雄州进入五尺道;向北经丽江西昌进入四川。唐朝以来,沙溪寺登古集镇又成了沟通川、滇、藏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布匹和西藏地区的皮毛、麝香、贝母、虫草通过马队的托运在这里进行着交易。据居住在该古镇的68岁老人欧阳成玉介绍,沙溪寺登古集镇鼎盛于明清时期,解放初期,由于214国道公路的改道建设,沙溪寺登古集镇便开始衰落下来。2001年10月,沙溪寺登古集镇作为连接西藏、云南、四川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驿站,有完备的古戏台、供来往于青藏高原商贾马队歇息的客栈、寺庙区和防御性寨门,被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列为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列入遗产名录的当时,寺登古集镇的古建筑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整个遗址面临着整体衰败、无意破坏和改造等诸多因素的威胁。2002年8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签定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古集镇保护项目-沙溪复兴工程。整个工程包括六个项目:古集市恢复、周边村落保护与开发、生态卫生、沙溪可持续发展、脱贫与地方文化保护、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等。

大理位于茶马古道的中心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约两千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云南省,完全靠马帮一步一步行走,因不少路段十分艰险,单程一趟也需要三四个月,古道之难行可想而知。

大理地处滇西中部,自古以来都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也是滇西、滇南的茶地集散地,早在唐代的南诏国,西双版纳、思茅的茶叶就已运销大理。自清末民国初起,下关一跃成为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和生产加工地,云南主产茶区(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等地)的茶叶被子源源不断地运往下关加工销售。据谭方之《滇茶藏销》统计,滇茶入藏一年至少一万担:“滇茶为藏人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冬春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是以紧茶一物,不公为一种商品,可称滇藏间经济上之重要联系,抑且涉有政治联系意义。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所必需。自拉萨而阿墩子,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海,越丛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

茶马古道所说的马,最早作为运输工具在古道上显示了重要性,其后又成为一种与茶叶交的商品——茶马互市,具有了另一种价值。马在茶马古道中意义重大,为此茶马古道沿途长其以来形成了固定的骡马市场。最早记载骡马交易在南诏时期的三月街进行,骡马市场是三月街的一大特色。

大理的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650年至655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明代李元阳《云南通志》中写道:“三月十五日在点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徐霞客游记》则记载了集市的盛况:“具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此为马市,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大理马在很早以前就名扬四海了,南宋王朝的战马多来自大理。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宋高宗则称赞大理马:“马之良者,不必西北”,认为大理马可以和西北马相媲美。

此外,还有洱源的渔潭会,鹤庆松桂骡马大会和丽江骡马交易会,每年都定期举行,一直沿袭至今。

智慧当如茶


想了解《智慧当如茶》知识吗,丰富的《智慧当如茶》内容等你来看!

说到智慧这个词,我想很多人立刻会想到的人物是诸葛亮。卧龙先生治理国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知道为多少人带去了安宁祥和的生活。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越发生动而具体。在云南,普洱茶的故乡,对诸葛先生十分推崇。

每当采春茶的时节,当地人都会举办祭茶仪式,通过这种仪式表达对天地的感激,对未来的祈福,有些地区会祭拜山神,有的祭拜茶树,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祭拜的是诸葛先生。

诸葛先生南征之时,为当地带去了茶籽,教导当地人民通过种茶卖茶。所以茶在当地的兴盛,诸葛先生的确功不可没。

智慧当如茶,客观上茶与诸葛先生有莫大关系,从主观上,我们也要从饮茶中品味出更多人生的智慧。茶的苦中生甜,茶的端起放下,茶叶的翩然自在,茶香的自然而来,所有这些,都让人品咂不已,越品咂,有感觉回味无穷。

但凡喜欢茶的朋友,都向往一份宁静。佛家讲静能生慧,心静下来,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也就能静下来。静下来的自己可以看书,像诸葛先生在茅庐中看书一样。可以认真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好像诸葛先生认真打理天下一样。

智慧当如茶,茶中有太多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感知,去体会,去理解,茶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与茶结交,便是与智慧握手。

做事当如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做事当如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喜欢看新闻的朋友,会注意到每天世界上总会发生一些很让人无语的事,我们无法理解一些人的偏激思想,无法明白他们为什么总在做无聊的事,做糊涂的事。他们就好像是保管不善坏掉的茶叶一样,也如同大自然中茶树上烂掉的叶子一样。无视温暖阳光,无视新鲜空气,这样的茶叶是不会有任何价值的。

我们喝茶,喝的是一份健康,既是身体生理上的健康,也是心理思想上的健康。茶叶在阳光下长成,所以茶叶上永远有一份醉人的温度,这样的温度,我们应该在品茶时品得出来。茶叶在茶杯中翩跹起舞,茶汤中永远有一份迷人的从容色彩,我们在品茶的时候,同样要品出这一份从容。

活着与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能在饮茶中品出一份健康的,便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端起茶杯,是拿得起,是在社会上敢于承担责任的去做有意义的事。我们品茶过后将茶杯放下,是放得下,是要在做事过程中懂得保持心态的健康平静,是不乱阵脚,是每一步都要走的踏踏实实,要踏出回响,真正活出一种荡气回肠。

必须承认没有谁是完美的,首先承认这一点,然后才能有意识的完善自己。比如饮茶就是一种完善方式。茶中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补充我们对身体所需,也补充我们思想所需,茶汤的颜色无论是红的青的,都很纯粹,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中纯粹做事,堂堂正正做事,这样生活才能得以充实,处处盈香。

关于本文《做事当如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大理——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约两千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云南省,完全靠马帮一步一步行走,因不少路段十分艰险,单程一趟也需要三四个月,古道之难行可想而知。

大理地处滇西中部,自古以来都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也是滇西、滇南的茶地集散地,早在唐代的南诏国,西双版纳、思茅的茶叶就已运销大理。自清末民国初起,下关一跃成为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和生产加工地,云南主产茶区(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等地)的茶叶被子源源不断地运往下关加工销售。据谭方之《滇茶藏销》统计,滇茶入藏一年至少一万担:滇茶为藏人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冬春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是以紧茶一物,不公为一种商品,可称滇藏间经济上之重要联系,抑且涉有政治联系意义。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所必需。自拉萨而阿墩子,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海,越丛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

茶马古道所说的马,最早作为运输工具在古道上显示了重要性,其后又成为一种与茶叶交的商品茶马互市,具有了另一种价值。马在茶马古道中意义重大,为此茶马古道沿途长其以来形成了固定的骡马市场。最早记载骡马交易在南诏时期的三月街进行,骡马市场是三月街的一大特色。

大理的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650年至655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明代李元阳《云南通志》中写道:三月十五日在点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徐霞客游记》则记载了集市的盛况:具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此为马市,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大理马在很早以前就名扬四海了,南宋王朝的战马多来自大理。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宋高宗则称赞大理马:马之良者,不必西北,认为大理马可以和西北马相媲美。

此外,还有洱源的渔潭会,鹤庆松桂骡马大会和丽江骡马交易会,每年都定期举行,一直沿袭至今。

中国茶道的三大“包容”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拼音:chádào英语:teaceremony)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中国茶道是包容的,它的包容包括3个层面:茶性的包容、茶道的包容、茶人的包容。茶性是包容的。

茶既可以清饮,也可以调饮,可以加奶、加果汁、加糖、加香料、加酒……调制出风味不同的各种饮料,所以茶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地位的男女老少所珍爱,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茶道是包容的。

在中国茶道的基本理论中,融汇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茶与儒通,通在中庸之道,通在格物致知,克明峻德,通在齐家治国平天下;茶与道通,通在天人合一,通在道法自然,通在达生、贵生、尊生、养生;茶与佛通,通在茶禅一味,通在无住生心,通在活在当下,通在“平常心是道”,通在“日日是好日”。

正因为中国茶道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所以才能发展成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学贯三教、雅俗共赏的隽永文化。

茶人是包容的。

早在唐代,中国茶道的创始人茶圣陆羽便为后代茶人树立了榜样。他的师友中既有智积禅师、诗僧皎然、高僧道标,又有道姑李冶、道士张志和,更有崔国辅、颜真卿、皇甫冉、戴叔伦、李齐物、李复等一代名儒和达官显贵。

历代茶人中既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以及康熙、乾隆这样的封建帝王,又有白居易、张藉、张又新、苏东坡、黄坚庭、陆游、范仲淹、欧阳修、朱熹、金农、郑板桥这样的文人雅士,更多的是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当代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人心的冷漠,人性的偏执,物欲的膨胀,道德的沦丧,使得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矛盾与对立,使得社会危机四伏,因此倡导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包”者,包含容纳之意。“容”者,接纳、原谅、宽容、忍耐之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大自然的包容;“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政治家的包容。“天下茶人是一家”,这是茶人的包容。包容之心可使人超越地位的尊卑,超越圣凡的对立,超越信仰的不同,超越文化的隔阂,超越民族、穷富、年龄、性别,让所有的人都怀着一颗平常心、欢喜心,共享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甘露——一盏清茶。

有了包容之心,这个世界就变得祥和。有了包容之心,我们便会生活在友情的阳光下,生活在爱的怀抱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