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茶树树龄知多少?

发布时间 : 2021-04-27
知福普洱茶 普洱茶古茶树 老茶树普洱茶

【www.cy316.com - 知福普洱茶】

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树龄的鉴别


普洱茶树龄的鉴别: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

0-30年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30年树龄以上的树,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古树茶、大树茶。其实,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是比较难区分的。

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普洱茶树龄分类,怎样区分普洱茶的树龄?


为什么要对普洱茶的树龄进行分类呢?

因为,树龄小的茶树,会生成许多和氮有关的物质,茶汤给人很鲜活、爽口的感觉,味道有点偏苦涩。不过,在甜度方面,不会很甜。

树龄大的茶树,能产生各种糖,例如单糖、多糖等等。茶汤变得更甜,更香醇。

不过,树龄大的古树不常见。

就算在云南,古树也不会密集地生长在同一个地方。

同为云南的古树,不是每一棵都一样。

在老班章生长的古树,和在勐海其他地方生长的古树不一样,老班章的名气比较大,茶叶的味道比较好。

另外,不是树龄大就一定口感好。有一些茶树,它的品种滋味一般,茶汤的质量不太好,或者,茶树的树干曾经受到破坏,茶树的品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茶树的划分

第一阶段,是树龄小于35年的茶树。这种茶树属于低龄茶树,能够生产大量的茶叶,茶树长得比较快。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比较小,它们每年都可以产出许多鲜叶。低龄的茶树,味道偏苦。

第二阶段,树龄超过35年,但是,低于60年的茶树。这种茶树比较茁壮,冲出来的茶汤拥有比较高的协调度。茶树的品质,属于中等,没有古树那么甘醇。

第三阶段,茶树已经种了60年,不过,还没到100年。这种茶树有大量的果胶质,味道偏甜。茶汤喝下去,感觉和古树茶有一些相似。苦涩方面,茶汤的苦涩味不算很强。

第四阶段,茶树的树龄在100年以上。这种属于古茶树。生态古茶树的苦涩微弱,比较不明显。果胶质使得茶汤的甜润程度提升了。茶汤的滋味比较甜,苦涩能够快速转化。古树茶的口感温和滋润,茶叶中树脂含量、果胶含量比较高,汤质较柔和。

树龄会影响果糖的含量。如果要判断哪一种茶叶的树龄比较大,可以测试茶汤的甜度。果糖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会降低果糖的甜度。两种茶汤放在一起,比较甜的那一种,树龄大一些。

不过,前提是两种茶叶都是产自相同的地区,茶叶的种类也一样。采摘的季节也一致。

不同普洱茶树树龄及口感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茶树树龄基础知识解读:多大树龄的茶才算古树茶?


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後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分,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分和水分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年)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於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像。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年)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於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像。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於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於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年以後,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於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茶山与茶树您知道多少?


台地茶与古树茶

普洱茶中的台地茶泛指最近几年或几十年由政府推广种植的茶树,多密植于较低矮平缓的茶园,茶树较矮,种植密度高,相对茶叶的产量也高。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台地茶中也有树龄较高的,此概念与按树龄来称呼的”老树茶“”古树茶“等说法相交叉。

关于古树茶的认定,在普洱茶圈仍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应该是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但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年八九十左右的称为“老树茶”。这些古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不一定都是野生,也可能是人工栽培的茶树。这些古茶树病虫害少,不需喷药防治,也不进行修剪、施肥等管理措施,因此产量低,不易采摘,但茶叶内含物丰富,所以当下很受茶友们喜爱。山头茶

山头茶是近年来才在普洱茶圈中出现的一个热门词汇。它和茶品牌不同,是以某个特定山头或村寨命名,所以也叫村寨茶,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等山头或村寨。起初,“山头茶”泛指资深普洱茶爱好者对某个山头或村寨出品的茶的独特口感、滋味的推崇,但渐渐也变成了一个炒作概念,和古树茶等说法相交叉。大树茶小树茶

在普洱茶知名的山头或村寨中,当地茶农一般根据茶树的大小,也就是树的高低和主干的粗细来分为大树和小树。通常大树树龄长,鲜叶价格高;小树低矮,树龄较短,鲜叶价格自然相对便宜。当地茶农没有人说什么古树茶,古树茶是茶友自己的说法。大树茶和小树茶都属于山头茶,但不属于台地茶。

揭开普洱茶树龄的秘密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年)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年)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树树龄对口感的影响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年)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年)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树龄影响口感,不容质疑!


那所谓的古树茶是怎么样的呢?什么才能称之为古树茶。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

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

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毛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毛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毛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毛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毛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喝茶话题:你有一百种方法证明普洱茶树龄吗?怎么证明普洱茶树龄


在喝普洱茶的过程中,不经意就会谈到普洱茶树龄这个参数。每个人对于普洱茶树龄这个参数都有不同的认知,那么你有一百种方法来证明你说出的普洱茶的具体树龄吗?虽然说一百种有点夸张,但你只要能有5种方法我就佩服你,注意,是具体的树龄,是需要证据的证明。不是嘴说说这样的。

就这么一个参数我想最先都会累死一批科学家实验家,一片茶园的所有茶树,并不是每棵树都一样的树龄的。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其次,就目前的普洱茶树龄的判断,准确性最不高效率最高的就是“目测”——用眼睛看。下图这几棵茶树你猜猜是多少年份的?

2009年种子发的树苗。现在是2016年,树龄是7年左右,不知道你猜(目测)对了吗?

好了,现在我们把难度再提升一点。

前置条件:通过普洱茶产品

判断:所使用的原料

结果:来自多少年份的普洱茶树上?

淌汗了没?我替你擦擦吧。作为一个茶商或者普通的茶叶消费者,除了通过ta说(听说)、目测、自喝判断,难道你还有其他办法判断吗?具体到精确的年份上,这目前连专家都不敢一口断定,真不知道那些能标出茶品具体树龄的茶企/茶商/茶农哪里来的自信?

再说了,就算是茶农,经常去自己的茶地,但是你说茶农会无聊到记录每片茶地每年新长出来的小树吗?具体在哪个位置的哪棵树有多少年份,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这种推理难度再上升一点。

前置条件:通过普洱茶产品

判断:所使用的原料

结果:来自多少片茶园多少棵多少年份的普洱茶树上?

喂,喂,醒醒别装死,走,我扶你去喝杯普洱茶装装逼。

好啊好啊,最近听说普洱茶搞数字化了,是不是数字化后的普洱茶要好喝点啊?

当然啊,概念普洱茶绝对秒杀各种本分老实的普洱茶啊,这年头,没概念的普洱茶谁喝啊!

普洱茶茶树品种介绍


普洱茶是云南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很多茶友的好评与喜欢,那你知普洱茶树种类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将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普洱茶树的类型及树种。

一、茶树类型介绍

1、野生型野生茶

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m以上。茶叶因种生而容易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无毛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cm,成叶长可达10~20cm。因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粗壮而明显。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

2、栽培型野生茶

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5~3m。因有人工管理,茶叶产生变异较少,在同一茶区中,约有二三种变异茶种。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支三级芽3~5cm,成叶长可达6~15cm。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然,民间所认为的栽培型野生茶,多为民国初年以后或是1950年代种植而野放的茶园茶。

3、茶园野放茶

云南许多晒青茶菁

普洱茶香,你知多少?


长年喝普洱茶的老茶友们都特别喜欢闻茶的香气,不同的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比较丰富,有单一型的也有复合型的,普洱茶的香气是其重要的品质特点之一。

那我们平日品茶时,都会闻见些什么类型的茶香呢?

一、普洱生茶

1.青草香

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2.清香

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清香是普洱生茶中较为常见的香气类型,其特征是闻起来有淡淡的香气,但又没有很明显的特点,因而人们习惯称之为清香。

3.毫香

普洱生茶中等级较高的香气类型,是由丰富的茶叶细嫩绒毛构成的特征。其特点是闻起来有较为明显的嫩感,通常和茶叶的其他香气类型混合呈现。

4.花香

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花香是普洱生茶中较为优秀的香气类型,其特点是闻起来有较为明显的花香特征,“花香型”的茶品如荷香、兰花香等。

5.果香

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是茶叶香气和“水气”相伴一起产生的特殊香气,“果香型”的如栗香、豆香、苹果香、梅子香等。

6.蜜香

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常见于有一定年份的普洱生茶中,茶叶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各类物质在不断变化的,茶叶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各类物质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新茶阶段的香气。其特点是闻起来带有明显的甜感,通常人们也会把接近于蜂蜜气息的香气认为是蜜香。

7.木香

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8.陈香

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也会产生类似老木头的陈香气。普洱生茶的香气类型,主要以清香、毫香、花香和蜜香较为常见。通常来说,普洱生茶的香气以纯正、细腻为好,有异杂味、粗糙味则次。

二、普洱熟茶

1.枣香

熟茶典型的香气,甜而带红枣的香气,属于适度发酵的熟茶,新发酵的熟茶香气较淡,很难闻到,经过3-5年的陈化,那些枝叶老、内含物质丰富的熟茶,就较易转化为枣香。

2.甜香

甜香又有两种甜,一种为带糖香味的甜香,如焦糖香或红糖香,焦糖香的熟茶多为重度发酵的。

另一种即无糖香的气息,纯粹的甜的气息,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降解后形成茶多糖,低聚糖及单糖所呈现的味道。

3.木香

熟茶中的木香主要来自茶梗的陈化,也有人称为樟香,茶梗多的熟茶后期多呈现木香,木香是由于茶梗中的木质素降解所产生的气味,陈木味,但清幽舒适。

4.药香

很常见的熟茶香,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有轻有重,但也是一种很独特的口感体验。部分老生茶中也会含有药香。

5.樟香

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一些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也会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

6.菌香

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7.糯米香

一些小沱茶、碎银子中常会有糯米香。

8.果胶香

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9.陈香

普洱茶的终结境界,时间的味道,和木香有区别,经过陈化的老熟茶中常有。熟茶香气并非单一呈现,多为混合体,只是针对特定的熟茶某种香气更凸显。比如像茶姐家的金沙,煮茶时会呈现菌香、糯米香,后期焖煮后还带有胶质感,又是满满的果胶香,水泡时又显现枣香。

普洱茶的香气多种多样,也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

(1)香气的前体物质

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因素。

(2)加工工艺

不同茶叶的加工方法决定了茶叶香气的不同;加工方法中制程的差异(温度、受热时间、萎凋时间、干燥方式、干燥温度)也影响了香气的不同;加工中也会形成一些新香气。

新茶,多少会带有青草气,一般“陈香”低淡,多带“水味”,这是正常的情况,是渥堆发酵后普洱熟茶香气的正常表现。高嫩度的茶品,常出现令人愉悦的“奶酪香”。(“奶酪香”是茶叶香气、“鲜爽”味及“水气”相伴一起产生的特殊香气)陈茶往往有陈香,陈香是老普洱茶的魅力所在,后期陈化出愈发浓重的陈香或者其它香气,例如蜜香、木香、参香等,如果嗅到有霉味、仓味、异味,说明其存储环境及方式有误,霉味可不是陈韵。

3.仓储方式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吸附异味的特点,茶叶内的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像一些存放于干燥、通风、湿度小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发酵陈放,属于自然的陈化过程,保存了普洱茶的本质真性,干仓存储的茶叶香气会比较好,干仓茶叶喜欢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通风不畅、湿气较重的地方,如地窖、防空洞、土房等环境,由于空气中相对湿度的提高,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这样的环境容易造成茶叶中细菌的滋生,会破坏茶叶纤维,改变茶叶原有的本质,违反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规律。湿仓茶多有一股明显的仓味、潮味。

再比如像普洱生茶与熟茶不能混合存放,应严格分开。生茶与熟茶的香气类型不同,都有因储藏时间变化的特点。如果混合存放,香气物质将被交叉吸附,相互隐盖或改变,难以获得纯正自然的香气,使茶品四不像,茶香及茶味失真。

4.冲泡方式

像新生茶中,香气浓淡与水温成正比,高冲才有利于香气的突出。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从鲜叶、制程、仓储中的种种不同。茶香各异,各有各的滋味,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普洱茶茶树种类解析


以茶种分类:阿萨姆种(普洱茶种)、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

“阿萨姆”是拉丁名“assamica"的中文直译,并不代表该种的原产地在印度阿萨姆。1981年张宏达教授将var.assamica的中文名改为“普洱茶”,被中国学界接受,但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该种仍延用“阿萨姆”这个中文名,在学术交流中,则以拉丁文名通用。

植物学家对阿萨姆种(普洱茶种)的形态描述为:“生长在热带、南亚热带的乔木、小乔木树型、叶大质软,花小瓣薄,子房多毛,花柱3裂的茶树”。它的主要自然分布区域,在我国的西南部、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包含了大叶品种与中、小叶品种。

依官方定义所规定或普洱茶界约定俗成认定的“普洱茶”成品中,以原料茶种划分:

有阿萨姆种(普洱茶种)和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之分。

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野生型:是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

栽培型:是野生型茶树在人工栽培驯化的过程,不断累积基因变化,经过很长时间以后,遗传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茶树类型。

过渡型:基因变化处于野生型和向栽培型过渡的程中,遗传特征兼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的特点。

以茶树种植管理方式分类:野生茶、茶园茶(野放茶、台地茶)

野生茶:是生长在野外无人工管理,完全自然生长和发展的。

茶园茶:人工种植、有人工管理的。

台地茶:原意是指那些外观整齐、高度相仿的茶园茶。“台地”一词,源于地理学,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无需更多解释,“台地茶”原是用来描述茶园外观的,而形成这种“台地”样外观的必然条件,是人工管理修整。

以市场自然分类:古树茶、野放茶、台地茶(狭义)

古树茶:禁采范围之外,茶树龄在百年以上古茶园或古茶树。无论是否人工种植,都是长期无人工管理。

野放茶:它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茶树龄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间。人工种植,无人工管理。

台地茶:通常指狭义台地茶,绝大多数为1985年以后推广种植,茶树龄在二十年左右。多为人工培育无性繁殖灌木型,密植,高度人工管理。

以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

依照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首先会依茶树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两大类。

1985年之前,中国国营厂所生产普洱茶成品的主要原料是有性繁殖的群体种。群体种,是阿萨姆种人工种植有性系品种的总称。1985年后渐被淘汰。1985年后推广种植的良种茶,均为无性系品种。

其它一些分类

云南大叶种:不是茶种,也不是茶树品种。将此说法用于界定普洱茶原料,很容易将一直作为普洱茶原料的阿萨姆种中、小叶茶排除在外。

老树茶与大树茶:与古树茶一样,是市场上逐渐形成的对于树龄的表述。它们与古树茶之间的区分与古树茶、野放茶的区分相仿。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茶树树龄知多少?》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 } }; addLoadEvent(tou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