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

发布时间 : 2021-05-06
福建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普洱茶发源地 青茶发源地

福建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对于茶文化的起源以及发源地还存在着分歧,这里就来探寻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Www.cy316.COm

三峡是茶树原产地。关于茶树原产地问题,学术界有过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少茶树原产地的说法。就亚洲范围(茶树只可能原产亚洲),有原产中国说、原产印度说、折衷说和二元说等;就我国国内讨论的情况,起源地点有云南说、贵州说、川西说、鄂西说、湖南说以及西南地区说。

综合各种关于茶树原产地的学说时发现,他们在为茶树原产地提供依据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考察那里有或是没有野生茶树。如折衷说认为:茶树原产地应包括缅甸东部、泰国北部、越南、中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的森林中,理由是这个区域常发现野生茶树,而这些野生茶树又多在金沙江、富良江、萨尔温江、依洛瓦底江、湄公河、雅鲁藏布江沿岸发现。国内的起源学说也都有自己的野生茶树作为有力证据。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着《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着名茶人大多数是着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着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人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事,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术,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容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佛教的影响较大。

cy316.cOm扩展阅读

我国饮茶文化


茶叶从药用、祭品、菜食,渐而转为日常饮用,成为寻常人家开门七件事之一,历经了颇为漫长的历史年代。

饮茶始于何时?《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时代开始发现茶可以作为药用;至殷周已开始作为饮料。这是茶界的一般说法。据沈从文先生对陶瓷的考证,又有饮茶始于晋一说。至汉,饮茶渐成风尚;唐宋以降,饮茶蔚成风气。这是普遍认同的说法。饮茶之兴盛,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汉武帝通西域,丝绸之路成了通道,西域的僧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他们带来了大量经传和佛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以茶代酒、坐禅饮茶渐成习俗;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唐诗宋词,文风大盛。

文人雅士集会、结社、讲学,以尚茶为怡情悦性之雅事。民间兴起茗战。“斗茶”之风的盛行,助推制茶技艺的提高和品饮艺术的形成发展。饮茶之风是逐渐推广开的,先是“上行下效”,推广民间皇亲贵族视茶为“养生之妙药”,民间纷纷予以效仿;而后是“下行上效”,影响上层民间斗茶比艺之风日盛,而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竞相效仿,并且玩出许多新花样而风靡朝野。细加琢磨,我发现这是饮茶很有趣的传播途径和推进方式。

宋代的饮茶,特别值得一说。宋代大约是最为煊赫一时的茶时代了。我的家乡建瓯是古老茶乡。植茶始于五代时期,到了宋代,制茶技艺达到巅峰。当时的龙团风饼成为茶的极品,专供御用,一般人是喝不到的。从宋徽宗《大观茶论》对龙凤团茶的赞语中,我贸然揣想,这位皇上是喝过此茶的。还有用于品茶斗茶的黑釉建盏(兔毫盏),出于建窑,旧时属于建州(今建瓯)。它胎重釉厚,深厚中蕴含着秀美。釉上的兔毫,状如万千雨丝,也像流星划过夜空,飘洒自如。一向疏于朝政、却精于艺术的宋徽宗对兔毫盏也颇有研究,他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由于制茶工艺的不同,饮茶有“唐煮宋点”之说。在唐代及唐之前,茶叶均以团茶研末为主,并调以盐、姜、葱、枣子、薄荷等佐料,风行煮饮的方法。而到了宋代,改为用开水冲调的点茶法。历史上有过用茶煮食,有茗粥、茗菜等茶食,那时茶叶没有进行加工,都是新鲜的原叶,叫“吃茶”。在我家乡口语中至今仍叫“吃茶”,不说“喝茶”。

细究起来,或许还是古风犹存呢。历史上饮茶方法有过几次革新,都是伴随着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和突破而发生的。举例不难,顺手拈来。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诏书,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这促使团茶等型茶生产逐渐萎缩,最终退出社会生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散茶形式的出现。浙江绍兴创制的“日铸茶”,使制茶方法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末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和内质为之一新而“名于天下”。饮茶方式化繁为简即由研末烹煮而改为直接冲泡了。这是饮茶史上的一大革新,影响极为深远。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延续千年而不衰,至今饮风乃盛。品茶,把茶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能品出愉悦,品出文化,这大概是饮茶所富有的美妙之处吧。

明清时期我国茶文化有了新突破


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寻茶记:世界古茶树发源地,永德忙肺古茶山_忙肺普洱茶特点和口感


对于一个爱茶茶人,好茶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尤其是普洱茶的爱好者,云南的名山名寨似乎成了普洱茶爱好者朝圣的地方。这几年,普洱茶爱好者跑山头的多了起来,但我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寻茶之路大多是带有商业炒作的目的。到名寨茶山走一圈,拍几张名寨的照片和茶树来个合照,回来后就成为资深茶人了。

然后告诉他的顾客,他的茶如何在哪个茶园采摘的,是某某名寨的茶,更有甚者,给点钱茶农,在古茶园挂一块“某某品牌古茶园基地”,一下子,古茶园就成为他家了。

呵呵!真正茶人的寻茶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绝对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风景优美的旅行,更不是到名山名寨旅游一趟那么潇洒。每一个真正茶人都体会到寻茶的艰难。记得有一个茶人跟我说过:越好喝的茶,路就越难走。好茶都是藏在一般人难以到达的地方。想想也是,二十年前,我们能去班章吗;二十年前,我们能进冰岛吗;班章冰岛之后呢,这才是一个茶人要走的寻茶之路。

接触忙肺茶是在几年前。之前一直是以做勐海茶为主,对临沧茶了解不多。几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在昆明朋友处喝了一杯忙肺茶,入口就被这个茶吸引了。无论是香还是韵,还是回甘、回甜,都很独特。

我试图把它和其它名寨料比较,却怎么也找不出和它相同口感的。其香似冰岛,其甜似易武,其韵似昔归,却又有所不同。这也难怪,每一种茶都有它自身的个性,像人一样。

忙肺茶就像一个深山清纯的少女,如果要我总结这个茶的特点,我觉得这个茶最大的特点就是“纯”。香是纯的,甜是纯的,甘是纯的,韵是纯的,就连浅黄色的茶汤也是清纯的。自那以后,我对此茶念念不忘。

直至去年,有缘得到一批忙肺茶料,试做了一批成品,顾客反映甚好。但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没去过这个山头就做了这山头的茶,不是我的风格。为了对茶友负责,为了那一杯忘不了的忙肺茶,我决定亲自上忙肺茶山一趟。

从广州到忙肺一千多公里,一个来回下来就超过三千公里了,但对于一个茶人来说,几千里的路算不了什么,我们的寻茶之路从来就未曾停止过。每年都要走三四个茶山茶寨,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但是这次忙肺之旅的艰苦却超出我的想象。

从广州到昆明;从昆明到云县;从云县到永德;从永德到忙肺,一路下来,磕磕绊绊,幸亏有云南朋友的帮助。

云县是我走云南比较喜欢的小城市之一,小城很美,特别是夜景,城市很干净悠闲,是一个待过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我已经是五进云县了。

从云县到永德,一路还算顺利。永德是去忙肺的必经之路,是一个边陲小镇,也是我去过的最穷的一个小镇。小镇依山而建,一层一层像阶梯一样。为了天黑前赶到忙肺,我们不敢在永德停留,马不停蹄直奔忙肺村。

忙肺村位于永德县勐板乡,是世界古茶树发源地之一,海拔约1500米。忙肺大叶群种,是勐库三大群种之一,整个忙肺茶区古茶比较少见,茶树群体大多是百年左右。我一直想弄明白形成忙肺茶特点的因素是什么,通过这次考察基本有了初步的答案。

一是土壤问题。

这里的土壤都以黄沙土为主酸碱适中,土松且深,深适合茶树根系生长,加上这里的茶树大多是沿坡而栽,没有积水。

二是气候问题。

忙肺古茶园大都在忙肺大山的东边,降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且有数千亩深林,植被丰富,生态环境很好。

三是生态保护较好。

忙肺村是典型的山区,山高路险,当地茶农都有环境保护意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保持了原生态的品质。好山好水出好茶,这就是忙肺茶受茶客欢迎的原因。这两年认识忙肺茶的茶客越来越多,忙肺茶以其口感饱满协调,香气高扬,汤色明亮,喉韵持久,深得茶友欢迎。

这次忙肺之行,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云南不缺好茶,缺的是我们这些寻茶者。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忙肺茶将被越来越多的茶友所接受。临沧茶区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茶饮的广泛盛行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展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进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须。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华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文人参与,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神仙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尽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进步,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茶叶专著的出现

众所周知,公元七八零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

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


茶文化研究者侯军在五台山国际茶会上发言指出:“中国品茗艺术是不能表演的,它从来就不是一种表演艺术。

许多茶艺研究者不赞成茶艺表演,但并不全盘否定茶艺表演。

品茗需要安安静静地‘自悟’,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天生就会品茗的,所以要教会人们如何品茗、如何品味茶中的意境,特别是现在做任何生意都要讲究包装,讲究推销,茶作为一种商品也不例外。因此就需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所以茶艺表演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需要普及茶文化,我们需要本来遍布城乡而近百年来却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的那些茶风、茶俗、茶艺、茶礼,重新‘展示’给人们看,以便大家了解进而喜欢茶文化。”这种意见不但是有道理的,而且也具有辩证性。

如果只是一个人自斟自饮,自然不存在表演问题。但只要为他人泡茶而又讲究一定品位,就存在一定的示范性和观赏性,就已经具有表演性质。因此,不但是那些表演型的茶艺可以表演,就是生活型的茶艺也是可以表演。只要我们承认茶艺是一种艺术,它就可以表演。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茶艺表演客观存在。

佤族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澜沧和孟连,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全区1990年有人口13.7万人。佤族人喜欢嚼槟榔、抽草烟、喝浓茶。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

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初饮者,感到苦涩难咽,过几分钟,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喝一杯浓茶,便可长时期解渴。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都要煮浓茶喝。澜沧文东佤族在订婚进行到第三天,抢姑娘杀鸡看卦的"地亚"时,未婚夫和媒人,要请上一个"招拉姆"帮忙的人,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烟和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家,同时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求婚。送订婚礼"都帕"时,礼品中也必须送有茶叶。送结婚礼"结拉"时,礼品中也要有一斤茶叶。举行婚礼"汝戛包"时,请来吃酒祝贺的人要送礼物,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碗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礼物只能是单数。

澜沧文东芒堆佤族特别重视茶礼"结拉",他们有喝茶种茶的传统,在田边地头和寨子的水源头都有古老茶园,芒堆人的格言说:"野茶是奶,家茶是母,"他们认为没有"结拉"茶礼就不能结婚。佤族丧葬实行土葬,老人死后,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边,晚上在"魔巴"带领下,众人围火塘跳"布朗隆归"舞,亲友带一瓶酒、一包茶作为丧礼。在佤族文化的各种歌谣中,常常用拟人和比喻、隐喻手法来抒发人的喜怒衰乐和悲欢离合情杯。其中,茶叶、甘蔗、槟榔、芭蕉、葫芦、田地房屋、山川竹树等都是歌谣比兴的对象,茶叶就是常用的比喻、隐喻物种。

茶文化中茶艺的分类


茶艺的分类由于标准不同,茶艺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有从冲泡方式和茶具来区分的,如功夫茶、盖碗茶和玻璃杯泡法。有按茶叶种类来区分,如龙井茶艺、碧螺春茶艺、花茶茶艺、宁红茶艺等。有按地区名称来区分的,如武夷茶艺、安溪茶艺、潮汕茶艺等。

还有一些加工整理的民族茶艺和仿古创新的主题茶艺,其名称类别就更是五花八门了。

但是有些名称和分类却是没有严格的科学含义,并不能准确反映该茶艺的主要特色,经常会与其他茶艺混同。比如绿茶类的龙井、碧螺春和黄山毛峰等名茶,都是用玻璃杯(或者用盖碗)冲泡,其程序大体相同,如果都用茶叶名称来命名,则中国有数百种绿茶,就有数百种茶艺名称,但其冲泡流程却是大同小异的。同样,所谓武夷茶艺、安溪茶艺和潮汕茶艺等,尽管各自都有其特点,但都是采用功夫茶冲泡方法,应该是与功夫茶同类。

如果都按地区名称来命名,那么有多少生产乌龙茶的地方,就有多少种茶艺,令人无法进行科学地统计。如果我们承认茶艺就是茶叶的冲泡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的话,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

为了突出地区的特色,有时可以在前面冠以地名,如武夷功夫茶艺、安溪功夫茶艺、潮汕功夫茶艺和台湾功夫茶艺等。

宫廷茶文化和民间茶馆文化


有人说,茶产在南方,北方谈不上茶文化,说北京人只会喝茶末,茶里泡的是茶末。北京解放以前,老百姓确实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卖出好茶后剩下的茶末,但并不能由此说北京没有茶文化,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档次还很高。

首先,北京地区出了一个茶的亚圣,仅次于陆羽的圣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卢仝是涿州人,离北京仅百里左右。范阳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家族,从汉代就出文化人。卢仝为什么被称亚圣呢?这是因为他写过一首诗,原名叫《走笔谢孟谏议送寄新茶》,诗中有一段形容饮茶过程,所以人们又通俗地叫它《七碗诗》。他写道“一碗喉吻润”,头一碗茶只不过润润嗓子;“两碗破孤闷”,把心里闷气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肠”,李白说:“斗酒诗百篇”,而卢仝说饮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着“四碗发轻汗”,“人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茶以后,把污浊之气发泄出来了;然后“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最后说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为此时“两腋习习清风生”,我喝七碗的时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马上转折――我不知道老天爷,你是不是看见了,那些茶农在山里种茶是多么辛苦!天下的苍生是多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当分给他们一点茶呢。他写了一种雨露均分的思想,这首诗把茶的精神写出来了,从生理反应,一直到思想反应,最后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亚茶圣。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荟萃的地方,任何一种文化,到北京以后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种提炼。其实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层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后转到栊翠庵,妙玉请大家喝茶,这妙玉看不起刘姥姥,就弄个犀牛角杯给她,而用玉杯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茶,那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她要扔了,还是汝窑的。贾宝玉有点同情心,说,你给我吧,我出去卖了,卖点钱。还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集了一大瓮。实际上曹雪芹所写的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见北京文人的茶文化是非常讲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说,元代的人喝茶是为了助消化,因为少数民族爱喝牛奶和羊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颐和园旁边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诗中曾说,我若几天没有喝到饼茶,心里就像堵了一样,可见他对茶的爱是非常深的。

当然最兴盛的时期,我认为是明清的宫廷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这时到了一个最高点,当然它仅仅是一个侧面了。因为从宫廷茶文化和朝廷的礼仪上来讲,唐、宋、辽、金、元反映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外国使臣来了,我们要赐茶,外国使臣走的时候,也要送茶叶。这都是一种正式的礼节。但到了明、清两代不仅如此,它还和文明教化结合了起来。

思茅、昆明茶文化基地


思茅茶叶商贸与良种名茶茶文化基地

思茅位于澜沧江东岸,无量山中末端,号称茶都,是茶叶商贸的历史名城,与普洱齐名,同是历史名茶普洱茶集散中心。清朝的七色贡茶,由思茅厅采办。它又是现代云南名优茶生产交易中心。

诸葛亮南定南中后,鼓励发展生产,利用当地资源,教民种茶,对云南茶叶的商业性生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因而才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在宋代普洱茶就已名扬中华。流经思茅的河流史称洗马河,相传为诸葛亮洗马除尘、消除鞍马之劳的地方。今洗马河公园有孔明洗马的大型群雕;普洱有孔明点将台,南边勐腊有孔明山,与版纳同尊孔明为茶祖。

思茅森林覆盖大地,满目青山,生态环境绝佳。茶叶量多质优。思茅气候宜人,四季盖棉被,冬季仅着毛线衫,与勐海、澜沧被誉为三个真正的春城。

20世纪80年代,思茅建立了茶树良种场,在云南率先在思茅地区规模推广省茶科所培育的国家良种,用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名优茶,行销全国。良种面积之广、名茶品种之多,领先云南。春节上市的早春名优绿茶,让江浙茶商放弃年三十的团圆,在思茅守岁等货,为的是让上海人先饮为快。

傣族、哈尼族、拉枯族民族茶艺团巡访东南亚,备受欢迎,使人叫绝。近年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普洱茶叶节,国际学术活动频繁,茶的诗书画,也已兴起。茶文化活动有声有色。茶文化背景、氛围、成就,均在云南走先。

昆明茶文化研究、科普教育与茶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基地

昆明是举世著名春城,居高原中北部,临滇池东岸筑城。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通向全国和世界的交通枢纽。昆明历史悠久,行政设治从唐开始,唐为益宁县,元为昆明县,1928年置市,为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为旅游胜地。

千古绝唱一孙冉翁大观楼长联曾有生动描述,“东襄神骏,西翥灵仪,南翔缟素,北走蜿蜒”,风景秀丽,名胜颇多,古刹古寺,古迹文物,多如繁星。“云茶苑”茶艺团在亚运会期间在京表演茶艺,轰动京华,肇造中华茶文化璀璨丰姿。外出访问,开人眼界,开新中国茶艺外演之先河。

云南茶叶,别具优势。茶类齐全,品质优异,已走向全国和全球,现为全国第三产茶大省,云南茶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文化内涵包容广泛,有本源性、多样性、民族性、人与自然和谐性与国际性等鲜明特征。

普洱茶茶文化的发展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普洱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普洱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茶经》的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因此名扬天下,并为朝廷所知而召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仕途,竟不就职。晚年他由浙江而至江西上饶隐居.《茶经》是一部论茶专著,它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回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进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由陆羽开始的茶的这种划时代的变化,正是当时茶风盛行,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

宋代茶业的发展

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片茶、散茶的为主。

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属于紧压茶类,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最高峰。

由于宫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饼茶的***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一般的普通饮用者来说,则多有不适合的地方。

由于一般的劳动者的饮茶,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不可能往购饮价值昂贵的团饼,而且也无暇往精心烹制。他们总是希看价值低廉且煮饮方便。于是,在过往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时,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在当时又称为“草茶”,或“散茶”。

明清茶文化

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躲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以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现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进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张大复则在次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众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一种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普洱茶文化推广的健康


普洱茶文化推广的健康:不要神化普洱茶,饮茶都有利益健康,只是云南大叶种的茶多酚等内含物质含量比中小叶种更高些。人们追捧古树茶,一方面是古树茶可能积淀的一些物质会更丰富;同时古树茶农药、化肥使用比较少;加之数量有限,云南省古树茶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不到云南茶叶总量的4%,在普洱茶中的量也就10%左右。不要在宣传时神话古树茶,而把台地茶妖魔化。

对于普洱茶产业的宣传要做到不夸大,不贬低。过来十多年,我们宣传普洱茶文化走了很多误区,普洱茶被“贵族化”,都去讲什么皇帝、贵族、名流等如何收藏、品饮,让老百姓觉得普洱茶昂贵,是奢侈品,消费端缺乏群众基础,让这么好的普洱茶没有成为百姓的杯中口福,没有更好的获得这份健康享受,使得普洱茶形成“大品牌小市场”的局面。媒体或是茶界写手要用真实的文字去还原普洱茶及历史文化的真实。比如这几年名山茶的价格被炒作得太高,与其价值极不相符,名山茶价格太高了假冒的茶叶就必然多,必然会产生“劣币逐良币”的结果。云南茶区生产的茶叶都是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的,很多茶园升级发展生态、有机茶园,这是未来云南茶叶发展总趋势。

凝结时间精华的普洱茶文化


在普洱茶的世界里,“砖、饼、团、沱、膏”是五种基本的形态,其中茶膏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速溶茶之一。茶膏凝结着华夏人民的智慧,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今天,普洱茶膏没有随着岁月泯灭在时间的尘埃里,而是凝结着时代的精华,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普洱茶文化。

茶膏是国人为改进饮茶方式而作的改进,也是对普洱茶品质的提升。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不管这是不是茶膏最原始出现的证明,但的确是陆羽发现了茶有膏、茶出膏的现象。到了宋代的时候,制茶者们对茶叶出膏比较重视,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将膏从茶中分离,这种“小榨取水,大榨出膏“的方式成为了当时公认的制膏方式。后来云南土司在制作普洱茶膏时,采用了与之不同的”大铁锅熬制法”,这种方法仍然被今天的许多茶企采用。普洱茶膏的正式命名是在清朝的时候,在宋人制茶膏的方法上采取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手艺,使得普洱茶膏的品质胜于以往,因而得名。

普洱茶膏有着独一无二的功效,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而普洱茶膏的功效在今人的研究下被证明同样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癌症、抗衰老、抗辐射的功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还能止血消炎,有着健康养生的独特功效。

如今,普洱茶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慢慢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工业文明盛行的今天,普洱茶膏将茶与农耕文化结合,形成了天衣无缝的时代特色。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探寻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探寻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福建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