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名优绿茶品种介绍

发布时间 : 2021-12-09
云南八大名茶有哪些 云南的八大名茶有哪些 十大名优绿茶有哪些

云南八大名茶有哪些。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八大名优绿茶品种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绿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自治区、市。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目前晋江市面上绿茶专卖很少,不少喝绿茶的人对绿茶品种和产区也是一知半解。本期茶视界对几种知名绿茶进行简单介绍,以期增加读者对绿茶的了解。

一、西湖龙井:龙井一词,既是茶名,又是茶树种名,还是村名、井名和寺名,可谓五龙合一.龙井茶产地分布在杭州西湖西南龙井村四周的秀山峻峰,故名西湖龙井茶.

西湖山区的龙井茶,有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狮峰龙井产于龙井村、狮子峰、翁家山一带,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产于云栖、梅家坞一带,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质肥嫩,味不及前两种。

二、洞庭碧螺春: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则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碧螺春的品质特点为:条索纤细,卷曲似螺,满披白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鲜醇甘厚,叶底嫩绿明亮,故素有一嫩三鲜之称。一嫩是指芽叶幼嫩;三鲜是:香气鲜爽、味道鲜醇、汤色鲜明。

三、黄山毛峰:黄山毛峰属烘青绿茶,分特级及1-3级,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毛峰茶之极品,其外形细扁卷曲,状似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滋味醇厚回甘。黄山不仅茶叶好,泉水也好,用黄山泉水冲泡黄山茶,即使汤色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上也不会留下茶迹。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为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为黄山四大名家.

四、庐山云雾茶:庐山现有茶园5000余亩,分布在整个庐山的汉阳峰、五老峰、小天池、大天池、含蕃口、花径、天桥、修静庵、中安、捉马岭、海会寺、帅家、化城山、青山通远、八仙庵、马尾水、高垄、戚家、连花龙门沟、塞阳、碧云庵等地。其中尤以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因终日云雾不散,茶叶品质最好。

五、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是中国名茶中唯一由单片鲜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的特异名茶。这在中国茶叶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六安瓜片产于六安、金寨、霍山三县之毗邻山区和丘陵,品质上以金寨最优,齐头山所产的齐山名片更为六安瓜片中的极品。六安瓜片叶色宝石绿而泛微黄,白毫多,光泽鲜润,香高味醇,汤色清澈,叶质浓厚耐泡,以第二泡的香味最好。六安茶还常作为药用,具有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通窍散风之功效。

六、雁荡毛峰: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室洞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上,尤以龙湫背所产为佳。雁荡毛峰的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

七、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信阳毛尖的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口感很好,胜过了许多江南名茶。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名茶优质奖状。

八、太平猴魁:太平猴魁产地仅限于安徽黄山山脉的猴坑一带,产量不多,其他地区所产统称魁尖,制法与猴魁基本相同,外形与猴魁相似,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但品质风格却泾渭分明,不堪攀比。太平猴魁的外形是两叶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花线.汤色青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茶经网扩展阅读

八大茶故事经典知多少


古代八大茶经典故事,你知道多少?

 

1、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2、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3、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4、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5、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

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8、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中国四大名茶是什么?详情介绍


关于中国四大名茶,你们有相识几多呢?下面小编为各人先容一下吧。

中国四大名茶1、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于中国名茶,是绿茶中的一种。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又名徽茶。源于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采摘于晴朗谷雨,精良“黄山种”和“黄山大叶种”等茶树的初展肥壮嫩芽炒制而成。外形微卷仿佛雀舌,绿中泛黄,带有金黄色鱼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采摘于黄山,故名为黄山毛峰。

中国四大名茶2、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中国汗青名茶,是绿茶中的一种,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采摘于谷雨前后十天前后,取二、三叶,以壮实茶叶为主。唐朝就被誉为名茶“庐州六安茶”,明朝改称“六安瓜片”,是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是独一单片生叶无梗无芽的茶叶,使茶叶无青草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中国四大名茶3、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中国名茶之一,是绿茶中的一种,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具有1200多年汗青,清乾隆曾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形状扁平,光华翠绿,口感清香甘醇,冲泡时芽叶色绿,被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美称。

中国四大名茶4、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四大红茶之首,产自安徽祁门县,茶树栽培在肥沃的红黄泥土中,由于天气暖和、雨水富裕、日照适度,生叶柔软含水溶性物质富厚,多采摘于8月。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奇丽,光华乌润,汤色红艳豁亮,口感甘鲜醇厚并带有蜜糖香味和兰花香,馥郁耐久。

以上就是中国四大名茶的相干先容。

茶源古道宁洱八大景观


宁洱是原普洱府驻地,早在唐代它就是普洱茶的产销地和集散中心,更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商贾云集,马帮不绝的重镇,普洱茶便由其地名而生。来到普洱挂职第一次的下乡调研便是到达这里。它距普洱市府所在地思茅区仅46公里(26分钟的车程)。

秋季的宁洱城外坝子金黄一片,普洱山像一道高耸的屏障护卫着秋收的原野。我行走在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从各个角度解读着这个在重重山峦簇拥的古道重镇。登高俯瞰普洱城像一本展开的大书,城北凤凰山,恰似凤凰展翅,势如衔书凌霄,再细看保存至今的《普洱府志》记载的府城图描绘的当时的古城,其形状像一个马驮子,意示着它同时是一座因普洱茶而兴的重镇。足见当时规划设计者之良苦用心。遗憾的是该城墙在经历了222年历史后因年久失修部分坍塌,到1951年被彻底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过境公路。

陪同我的当地同仁如数家珍的告诉我,古来宁洱曾有八大景观,据传每一景都曾有历届州府官员题诗为证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1、天碧晓霞

2、仙洞春云

3、龙潭秋月

4、回龙夕照

5、东岭兰萼

6、城畔菏风

7、西岭温泉

8、茶庵鸟道

虽说这八大景观有些已经消亡但到今天依然为当地百姓引以为骄傲,这初次的造访使宁洱之美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古道驿站那柯里

翌年初夏,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为拍摄我的专题片从北京来到普洱,我告诉他们再次来到云南我是带着一个命题:《茶马古道》而来。从历史上看它是一条承载着西南各族人民执着追求与奋斗不息人文精神之路。我的画也就从此落笔,随着生活的不断深入我的画风随之而变。就这样摄制组的镜头也随着我再一次走进了宁洱这个《茶马古道》的零起点。摄制组的一位朋友在到达那柯里后在她的微信中这样写道:从思茅到古道上的那柯里古驿站只有几十公里,逝去的马帮却要用一天的时间走完这段茶马古道,古老的普洱茶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它漫长的旅程。

在那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与此,山清水秀,自然生态良好,景色十分秀丽。摄制组的小伙子们都为这山景而兴奋,太好了这里到处都是美景。也许是雨季气候的变化之故今天的那柯里确实很有味道,行走在那柯里遗留的古道上,这段只有1.5到2米宽的路面,多数路段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台阶逐级而上,这段古道曾是古代直至建国初期未通公路时思普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按摄制组的要求我沿着这条古道沉思行走。

古树参天,古道沧桑,景色秀丽,韵味幽长,我仿佛进入了一种意境,猛然体悟到;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之路,马帮们每一次踏上征途就是一次生与死的博弈之旅。它的艰辛超乎寻常的身体极限,而沿途壮丽自然的景色却能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伟大。

从古道走进那柯里的驿站,遥想当年这里每天马帮铃声不断,人声马声交织,南来北往的马帮驻留休整。而今的那柯里在经受2007年6月3日大地震后,结合灾后重建县政府投入几百万元,修复了洗马台、风雨桥、古道流溪储水坝和一系列旅游设施,使这个古驿站依然遗存着悠久的历史的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百年老马店的楹联更道出了赶马人的艰辛及店主带给马帮的亲切与温暖。

上联是:关山难越谁为主

下联是:萍水相逢我作东

多么豪气质朴的语言啊!让人感从身受。

跨过风雨桥,一家店主正在用传统方式打制粑粑,一锤一杵那样的认真这真是一个难得的镜头,没有做作的摆弄完全真实的写生,言谈之中一幅《舂粑粑的乡民》落于纸端。

寻访古道偶遇马帮

云南的雨季与江南的黄梅天有很大的区别,一阵大雨之后太阳就有露出光芒,很快还会多云转阴,一天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或者说东边日出西边雨。

下午,一阵大雨之后摄制组为寻访古道重镇宁洱出发了,车行驶在通往普洱山的路上,刚刚放晴的天空随着山回路转后,一片黑云从对面山头压来,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一阵紧似一阵。车行至普洱山角下,一队马帮托着一篓篓青草向我们走来,我的眼前一亮,啊!天赐良机。这是我到云南第一次路遇马帮,赶紧叫司机停车,车停路边,下车便与马锅头聊起家常,摄制组的小伙子们也一个个扛着设备冲了过来,找好角度抓紧抢拍。

马帮就住在附近的山上,马锅头是保山人,来到这已经三个月了,糯扎渡电站建好后要沿山修建输电塔,山高林密没有公路只有靠人背马驮将输电设备运上山,我连忙递上一只烟来做自我介绍,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来到我们市拍摄茶马古道,秘书在旁插话说;这是我们市领导我示意让秘书别再说下去了,便说:老表,跟你商量一下,能否借用你的马帮忙拍摄一下马队行走的镜头。马锅头很给面子立刻按我们的要求配合拍摄了这一段镜头--雨中崎岖山路上行走的马帮。望着马帮渐去渐远的身影,听着马锅头吆喝着的声音消失在耳畔,一种对他们的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茶庵鸟道遐想

茶庵鸟道是普阳八景之一,为了拍摄古道上遗留的马蹄印迹我们追踪到这里,从史料上记载这是一条古时普洱府通往省城昆明、直至京城的第一个驿站,是当年清朝政府出资修建的官马大道中保存最好的一段。这里山高坡陡,峰危路险,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传说只有鸟儿才能飞过所以又被称为茶庵鸟道车停靠在茶庵茶厂边,趁着摄制组的小伙子们拍古道蹄迹,设定机位的空闲我便与茶场的厂长聊起茶厂的生产经营情况。

茶厂建于1962年,是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从1954年起经过八年筹备在茶马古道源头上海拔1888米的山林中开垦兴建的一座889亩的茶园。到2007年茶厂改制做为林业局的职工这个叫吕玉祥青年与茶场签订了50年承包合同,自己当起了厂长,多年来他精心守护着茶园,他同全场十几个工人一起从采摘到加工、销售到修剪茶枝,样样都要事必躬亲。我问他咱的茶要不要打农药?不用。我这劳动力少,顾不上打药,完全是自由生长的生态普洱茶。喝一杯用清澈的山泉水冲泡出来的新茶味浓清香、色泽明亮,叶底柔软。入口难忘。言谈之间,工人们将一筐筐揉捻好的茶叶晾晒在晒棚的木架上,走进晒茶棚茶香扑鼻而来,吕厂长告诉我:雨水茶的叶子薄香气不大,适合做红茶,这几年红茶市场行情不错我正准投入红茶的研制和生产。我夸赞吕厂长有思想敢担当。出门时他指着门外的两个花岗岩的建筑墩石说:从这两个墩石上看当年的庙宇应该很高大气派,将来若要恢复寺庙时这可是一对真物件。

脚下的古道用硕石和长条石沿着密林遮盖的山岗箐头铺砌而上,林木葱葱,鸟语虫吟,风光独特。随同的当地同仁随口为我吟念着清代普洱贡生舒熙盛的《茶庵鸟道》:

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

木叶清风猿穴外,腾花细雨马蹄前。

山坡晓度荒村月,石栈春含野墅岩。

只顾中原从此去,莺声催送祖生鞭。

诗句生动的描写了茶庵鸟道的雄奇险峻,和运茶马帮过茶庵鸟道的情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条茶马古道一直是官员往来、商旅行人及骡马运输茶盐的必经要道。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道213线建成通车,昔日的繁忙古道被人遗忘了,山民曾无不遗憾的在山歌中唱道:

林深苔滑茶庵坡,猴子打秋鸟唱歌。

自从汽车通普洱,官道长满茅草棵。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茶马古道才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与保护。2000年以来为开拓旅游,县政府从紧张的财政资金中先后投姿400多万元重新恢复古道原貌。如今修复的茶庵鸟道不仅周边植被保护良好,而且在宽约1.5-2米,长约5公里的一些光滑的石板路上还保留着马帮踩踏出深深的马蹄印窝。

坐在古道的条石上,感慨万端,看着千百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成群结对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消散了。而眼前留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的烙印仍依稀可见。马帮们的那种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拼搏奋斗精神,唤起了我对远古的遐想及千丝万缕的记忆进而在我的脑海里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它必将在民族发展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挥!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有哪些


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十大名茶排名、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那么中国的十大名茶有哪些呢?中国十大名茶是什么、中国十大名茶的产地 、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中国的十大名茶排名、名茶排名在2002年1月18日公布:中国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一、西湖龙井;二、洞庭碧螺春;三、黄山毛峰;四、庐山云雾;五、六安瓜片;六、君山银针;七、信阳毛尖;八、武夷岩茶;九、安溪铁观音;十、祁门红茶。中国十大名茶产于哪里?

中国的十大名茶

▪ 安溪铁观音 ( 青茶 ) ▪ 武夷岩茶 ( 青茶 ) ▪ 西湖龙井 ( 绿茶 ) ▪ 黄山毛峰 ( 绿茶 ) ▪ 都匀毛尖 ( 绿茶 )

▪信阳毛尖( 绿茶 ) ▪ 六安瓜片 ( 绿茶 ) ▪ 君山银针 ( 黄茶 ) ▪ 洞庭碧螺春 ( 绿茶 ) ▪ 祁门红茶 ( 红茶 )

中国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此外曾出现在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茶,北路银针,南路银针,冻顶乌龙茶,苏州茉莉花茶,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蒙顶甘露,太平猴魁,屯溪绿茶,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

中国十大名茶的产地

一、西湖龙井;二、洞庭碧螺春;三、黄山毛峰;四、庐山云雾;五、六安瓜片;六、君山银针;七、信阳毛尖;八、武夷岩茶;九、安溪铁观音;十、祁门红茶。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

名茶特点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

尽管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名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个特色而闻名。

名茶排名

最早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中国名茶评比结果: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

《解放日报》1999年1月16日刊登: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

美联社和《纽约日报》2001年3月26日同时公布: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香港文汇报》在2002年1月18日公布: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福建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典故


(一)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二)黄山毛峰的传说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三)铁观音的传说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四)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五)君山银针的传说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六)白毫银针的传说

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色白如银形如针,据说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这种茶就叫白毫银针(十大名茶之一)。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七)白牡丹的传说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八)茉莉花的传说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陈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说:这茶乃茶中绝品报恩茶。陈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来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

(九)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十)冻顶乌龙茶的传说

据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一位叫林凤池的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带到台湾种植而发展起来的。林凤池祖籍福建。一年,他听说福建要举行科举考试,心想去参加,可是家穷没路费。乡亲们纷纷捐款。临行时,乡亲们对他说: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乡亲们问好呀,说咱们台湾乡亲十分怀念他们。林凤池考中了举人,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顺便带了36棵乌龙茶苗回台湾,种在了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园,所采制之茶清香可口。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好茶。因这茶是台湾冻顶山采制的,就叫作冻顶茶。从此台湾乌龙茶也叫冻顶乌龙茶。

历史上有名的八大“茶痴”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便有这么八位。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史上最有名的八大茶痴。

1、陆羽

陆羽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陆羽也被世人尊为“茶圣”。

2、卢仝

卢仝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诗”被人千载传唱。后流传到日本,并深深影响了日本的茶道。此外卢仝还著有《茶谱》,世人尊称其为“茶仙”。

3、皮日休

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4、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5、张岱

明末人,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他曾联合乡人,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使得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6、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7、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8、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他有个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

旧有天津八大家,只余茶庄正兴德


初到天津的那个清晨,出租车领着我缓缓穿过天津的街区,暖暖的阳光掉在了这个有点萧瑟的城市,掉在了那些断瓦残墙之上,突然给了我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下车后,漫步来到东马路,见到了偏于一隅的正兴德茶庄。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正兴德原是天津有名的“百年老店”,它以“绿竹”形象傲世至今已两百多年,在它面前,似乎有一种淡淡的茶香从过去飘了过来,让人一再凝思那些遥远的岁月。

天津八大家之一

说到正兴德的发家史,我们不能不提到天津的“八大家”。

从咸丰初年开始,韩、高、石、刘、穆,黄、杨、张八大家族成为天津公认的“八大家”,在各大家族姓氏之前,人们习惯地冠以堂名字号或居住地点,即:“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益照临张家”。“正兴德”就是“八大家”中最有名的穆家创立的,在穆家的所有产业中,迄今为止惟一没有衰落的也只剩正兴德茶庄一个字号。

穆家先祖穆重和,原籍浙江钱塘县,早在明朝永乐年间,随燕王朱棣北上,驻兵津乡一小村落,后在此落户,称穆家庄。把穆家庄迁津城关的始祖名为穆兴永,原是走街串巷,贩卖米面的小贩,常与天津县城西北角小伙巷街常姓小面铺有业务联系,常家见他为人忠实勤劳,便留他在铺子里当伙计。相处日久,常家老夫妇便把独生女儿嫁给了穆兴永。

穆兴永虽然目不识丁,但是苦心钻研粮行业务,终于掌握了一套生意经,渐渐壮大起来,在天津粮行里很有名气。穆兴永所生的四个儿子文杰、文俊、文英、文伟均在米面铺里干活,所有采购、运输、加工等工作,都由四兄弟亲自办理,从不假手他人。他们懂得捉住粮食歉收的时机大量进货,囤货居奇,获利颇丰。此后,穆家的生意便从“盛兴号”米铺、扩展到“正兴号”钱铺、“长兴染坊”、“正兴德”茶叶店、“大兴号”洋货铺,还在小伙巷、针市街、竹竿巷、估衣街等处购置了铺面、房产40多处。尽管业绩斐然,但穆家的产业最终还是因为外国资本的进入而备受冲击,直至衰落,惟一例外的就是“正兴德”茶庄。

独创“绿竹”商标

“正兴德”茶庄原名正兴茶铺,咸丰七年(1857年)茶铺重修扩建,并更名为“正兴德”茶庄。最初,正兴德只在天津就地购买两湖所产的素茶和安徽六安大叶,然后在门市出售。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资金的不断积累,他们改派人到河南周口寨购买六安茶和大香片,然后运回天津出售。

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提高,正兴德制定了“大量生产、新法制造、直接采购、直接推销”的办法,不仅先后在北京、保定、沧县、泊镇设立了分店,还进一步在周口寨开设了薰制厂,自行薰制花茶出售。其后,又在福州设厂,并逐步发展到杭州、黄山、六安等著名茶叶产地,就地收购,就地加工,然后运到天津及所属分店、代销点出售。为了防止假冒,正兴德还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了“绿竹”商标,图案上除绿竹外,还绘制有行云和流水,以象征不屈不挠并祝愿所产茶叶万古常青。

在销售上,正兴德以“货高秤足、薄利广销、包装坚固、装璜美观”来吸引顾客。根据销售对象不同,正兴德把茶叶分为高利、一般和薄利多销三大类。对于只有绅商富户才能喝得起的红茶、龙井、普洱、乌龙等高档茶叶,他们采取高利策略,利润在一倍左右;对于富裕人家饮用,每斤售价在4.8元以上的茶叶,利润为50%;对于斤价在3.2元以下的茶叶,计利为30%;1元以下的,计利为20%;对于大众喜欢购买,价格在0.9元以下的茶叶,利润只有10%。

亏损十万拼掉对手

正兴德的成功,为经营者带来大把的利润,也招来了大批的竞争对手。加之当时天津工商业繁荣,人口增加,茶叶需求量扩大,经营茶庄的人愈发增多,著名的有卞家经营的元兴茶庄、孟家开设的泉祥茶庄等。

为了战胜同行,正兴德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每年用于电台和报纸的广告费都在一万银元以上,年终还要向有关单位赠送日历几万份。此外,正兴德还与同业开展过“拼价”竞争。如天津乾祥厚茶庄,为军阀王占元开设,资金雄厚。为了和正兴德比高低,它开业之时买了一些正兴德的茶叶作样品,然后照样配制。正兴德发现后,暗自将茶叶质量提高了一些,但价格不变。后者知道后再仿照,正兴德就再提高。如此反复过后,乾祥厚的经营者一怒之下,把每斤成本为1.2元一斤的茶叶,降低到0.92元一斤出售。但正兴德也毫不示弱,相应降价奉陪。因为正兴德是直接从产地进货,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加之又善于进行广告宣传,一年后,正兴德虽付出了当年亏损十万银元的代价,但对手乾祥厚却也因此而销声匿迹,关门了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兴德凭借过硬的茶叶品质生存了下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1926年,正兴德挤进天津最繁华的地段,在当时的法租界梨栈大街(今和平路、长春道口)开设了第一支店,为四楼四底。1935年,又在天津市东北角开设了第二支店,为四层高楼,门面和柜店均用大理石装璜,柜面包以铜皮,内部为现代化设施。正兴德在天津的三个茶庄都批零兼营,每日营业额达五千银元,年销茶叶300余万斤,全年盈利20余万元。到了30年代末,正兴德已积累资本百余万银元,产品远及华北、东北、西北一带。设立有函售部,函售业务远及新疆和哈尔滨,营业额达数万元。设立有代销点,代销店最多时有800多家,一直伸延到东北、西北腹地的中小城市,正兴德因而成为驰名三北(华北、东北、西北)的大茶庄。

1955年1月,茶庄公私合营。“文革”期间,更名为“工农兵茶庄”。1980年,“正兴德”恢复老字号,重新注册“绿竹”商标。同时恢复自采、窨花、拼配的经营方式,挖掘整理传统工艺,聘请老店名师,开发系列名茶。1994年4月,因拓宽北马路工程,正兴德茶庄被拆除,迁至东马路少年宫旁,并在官银号菜市街北口设有经销点。

漫步天津街头,许多新的城建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一片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时,有多少人会想念那些已经消失的旧迹?当一片商业的喧嚣淹没了正兴德两百多年前行的脚印,又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些难忘的茶事呢?

初到天津的那个清晨,出租车领着我缓缓穿过天津的街区,暖暖的阳光掉在了这个有点萧瑟的城市,掉在了那些断瓦残墙之上,突然给了我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下车后,漫步来到东马路,见到了偏于一隅的正兴德茶庄。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正兴德原是天津有名的“百年老店”,它以“绿竹”形象傲世至今已两百多年,在它面前,似乎有一种淡淡的茶香从过去飘了过来,让人一再凝思那些遥远的岁月。

中国十大名茶的由来传说


(一)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二)黄山毛峰的传说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三)铁观音的传说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四)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五)君山银针的传说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六)白毫银针的传说

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色白如银形如针,据说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这种茶就叫白毫银针(十大名茶之一)。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七)白牡丹的传说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八)茉莉花的传说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陈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说:这茶乃茶中绝品报恩茶。陈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来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

(九)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十)冻顶乌龙茶的传说

据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一位叫林凤池的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带到台湾种植而发展起来的。林凤池祖籍福建。一年,他听说福建要举行科举考试,心想去参加,可是家穷没路费。乡亲们纷纷捐款。临行时,乡亲们对他说: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乡亲们问好呀,说咱们台湾乡亲十分怀念他们。林凤池考中了举人,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顺便带了36棵乌龙茶苗回台湾,种在了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园,所采制之茶清香可口。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好茶。因这茶是台湾冻顶山采制的,就叫作冻顶茶。从此台湾乌龙茶也叫冻顶乌龙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