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露芽起始于五虎山

发布时间 : 2021-12-09
五虎乌龙茶 五虎黑乌龙茶 五指山绿茶

五虎乌龙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方山露芽起始于五虎山”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方山露芽、鼓山半岩茶、武夷茶等,均被列为中国最早的名茶,也被传为中国贡茶。但方山露芽起源于何处,与福州五虎山又有何渊源?

据福州市农业局茶叶专家郑江闽介绍,古时福州坐船过渡到方山古渡(今闽侯南通)上岸翻过方山(今五虎山)去往福清方向,作为交通要道的方山寺成为当时大寺之一。早在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方山因山形端方如几得名,福州的五虎山即称为方山,被唐玄宗赐名甘果山。而方山露芽则是生长在方山寺旁边的一种茶(即方山水库旁)。

在史料考证方面,也有详实记载方山即五虎山。如唐代李群玉诗中提到方山露芽,为唐朝十大贡茶之一,唐代陆羽《茶经》中指出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方山乃闽侯五虎山,时产方山露芽,又称方山生芽。

此外,北宋《淳熙三山志》载:方山寺,陈天嘉元年置。山在州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远望,突兀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而清朝出版的《闽都别记》也记载着五虎山一名方山。虽此书没有记载此地产茶,但不少人据此认为闽侯的五虎山可能是方山露芽的老家。

到了元、明以后,福州往闽南方向改行福州城门尚干一线,方山驿渐渐人迹罕至,农田荒废,茶叶大量减少,原方山寺庙因战火被废。到了清末,方山露芽就渐渐消失。今方山水库旁仍有较多茶山,大都是上世纪60年代知青所种。

2005年11月,五虎山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辟有茶园休闲区。

小编推荐

五峰虎狮茶的起源


宜昌五峰采花乡的坤芳虎狮茶来历已久,但真正冠以坤芳二字还是以后的事情。五峰地杰人灵、山清水秀,最是适合茶叶生长。

据说唐代的茶圣陆羽就与五峰的虎狮茶有一份渊源。

茶圣陆羽,于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出生湖北天门,惟相貌丑陋,人生蹇楚。以《茶经》被后人奉为茶圣。陆羽一生酷爱饮茶,为寻求茶叶极品,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走访了中国所有的主要产茶区。五峰良土,自然也在茶圣行程当中。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流传这样一个古老传说:茶圣陆羽当年在探访华夏良茶时,有一天风餐露宿地来到宜昌峡州。眼见红日西沉,天色将晚,四处没有村镇,陆羽找到山野外的一处农家,叩开小屋,向主人恳求留宿一晚。陆羽虽相貌丑陋,但开门迎客的一位六旬老翁,却生性好客,毫不计较,且对陆羽非常热情,不仅留他暂住,还专门为他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包谷合渣饭。

由于整天奔走于羊肠小道,不断在崎岖坎坷的山道行走,饥肠辘辘的陆羽吃完饭后,还没来得及品尝主人特意为他煮的一碗土家族瓦罐茶,便倚在床边昏昏入梦。伴着身边小几上那碗瓦罐茶的浓浓清香,已在梦乡的陆羽,看到一只虎面狮身的怪兽飞奔到自己身前,正惊悚中,却见那只怪兽张口对陆羽说道:我是长乐(现名五峰)茶神,听说先生云游名川,四处寻访佳茗,烦劳先生不妨品茗指点。说罢,怪兽丢下一个布包呼啸而去。陆羽在梦中听到茶叶二字便即高兴,正要去翻看,不料失手打翻油灯,一声大喊,蓦然惊醒,才知是南柯一梦。醒来,却看见身边一碗瓦罐茶,汤汁清亮透澈,片片绿叶,袅袅清香。陆羽端着茶向主人请教,才知道这是当地狮虎山盛产的一种树叶。一尝之下,陆羽大感疲劳顿去。兴致所至,题诗一首:飘游峡州哪为家,行云流水走天涯。一包树叶梦中得,竟是长乐虎狮茶。

马年初冬,国贴茶叶专家林作炎与吴克喜.郑世雁等一行到五峰采花乡考证时得知,采花乡确有虎狮山一座,延绵数十里,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溪水奔流、林茶相间,于是将此地新研制的系列名优茶,遂命茶名为虎狮茶。

五峰虎狮茶的起源传说


宜昌五峰采花乡的坤芳虎狮茶来历已久,但真正冠以坤芳二字还是以后的事情。五峰地杰人灵、山清水秀,最是适合茶叶生长。

据说唐代的茶圣陆羽就与五峰的虎狮茶有一份渊源。

茶圣陆羽,于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出生湖北天门,惟相貌丑陋,人生蹇楚。以《茶经》被后人奉为茶圣。陆羽一生酷爱饮茶,为寻求茶叶极品,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走访了中国所有的主要产茶区。五峰良土,自然也在茶圣行程当中。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流传这样一个古老传说:茶圣陆羽当年在探访华夏良茶时,有一天风餐露宿地来到宜昌峡州。眼见红日西沉,天色将晚,四处没有村镇,陆羽找到山野外的一处农家,叩开小屋,向主人恳求留宿一晚。陆羽虽相貌丑陋,但开门迎客的一位六旬老翁,却生性好客,毫不计较,且对陆羽非常热情,不仅留他暂住,还专门为他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包谷合渣饭。

由于整天奔走于羊肠小道,不断在崎岖坎坷的山道行走,饥肠辘辘的陆羽吃完饭后,还没来得及品尝主人特意为他煮的一碗土家族瓦罐茶,便倚在床边昏昏入梦。伴着身边小几上那碗瓦罐茶的浓浓清香,已在梦乡的陆羽,看到一只虎面狮身的怪兽飞奔到自己身前,正惊悚中,却见那只怪兽张口对陆羽说道:我是长乐(现名五峰)茶神,听说先生云游名川,四处寻访佳茗,烦劳先生不妨品茗指点。说罢,怪兽丢下一个布包呼啸而去。陆羽在梦中听到茶叶二字便即高兴,正要去翻看,不料失手打翻油灯,一声大喊,蓦然惊醒,才知是南柯一梦。醒来,却看见身边一碗瓦罐茶,汤汁清亮透澈,片片绿叶,袅袅清香。陆羽端着茶向主人请教,才知道这是当地狮虎山盛产的一种树叶。一尝之下,陆羽大感疲劳顿去。兴致所至,题诗一首:飘游峡州哪为家,行云流水走天涯。一包树叶梦中得,竟是长乐虎狮茶。

马年初冬,国贴茶叶专家林作炎与吴克喜。郑世雁等一行到五峰采花乡考证时得知,采花乡确有虎狮山一座,延绵数十里,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溪水奔流、林茶相间,于是将此地新研制的系列名优茶,遂命茶名为虎狮茶。

龙游方山及历史


今我阅览宋代茶名,福建福州亦有同名者,殊不知,龙游方山茶乃浙江之名茶,在明清设为贡茶也。

龙游六葱湖至社阳乡方山这片连绵起伏山地,是全国罕见富硒区域,同时盛产名茶--方山茶。龙游县植茶历史悠久。民间有诗云:"方山古刹白云巍,紫出萌芽发石坛。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北宋衢州长史蔡宗颜有记:"龙游方山阳草坡出早茶,味绝胜。"明代方山茶即为浙江名茶,万历壬子年(1612)编的《龙游县志》卷四中,有"茶,方山最隹,额贡四觔"的记载,可见明代方山茶就是贡品。

清明过后,谷雨将临。龙南山区漫山遍野的茶山郁郁葱葱,身着彩衣的采茶女点缀在万绿丛中,她们背负竹篓,舞动着纤纤玉指,将片片嫩芽摘下,放入篓中,这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四百多年前伟大的戏曲家、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对此有诗赞美:"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

这首诗写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题为《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当时汤显祖在遂昌为县令,无论是从任上回老家江西临川,还是返回任上,这溪口是必经之地。劳希召,溪口乡绅,汤显祖每过溪口都热情款待,两人有很深的情谊。一年四季春为首,但谷雨则是春之末,春茶生产既是旺季也是末期,茶农们抓住这最后的农时,努力劳作。茶烟,指的是夕阳下各家各户茶农为焙炒茶青升起的袅袅炊烟。而采茶的少妇少女们劳作了一天下了茶山,在溪边小作歇息,用欢声笑语驱散疲乏和劳累。如花立溪口,是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忽忽登楼去,长安五度春,云何凉水店,尚有热心人。"诗人万历十一年(1583)三十三岁中进士。因不肯趋附权贵,故仅能在南京任太常博士。后改官南京詹事府主簿,又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官场险恶,仕途坎坷,于是有了"忽忽登楼去,长安五度春"经历。由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联想到自己官场处境,炎凉的世态,不由诗人不感慨。然而民间老百姓却永远是善良的,"云何冷水店,尚有热心人。"冷水,地名,距溪口十多里地,是诗人行程中歇脚之处。店主招待客人总是那么热情,冷水店,热心人,在诗中是巧妙的对偶,实际上是对龙南山区淳朴的民风和好客的主人的赞誉。

以上是汤显祖对龙南山区茶事的描绘,流落的是对山区百姓诚挚的情感。那么,对盛产龙南山区的方山茶,他品尝后有什么评价呢?万历二十五年(1597),诗人回家探亲,在龙南山区途中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花明长荡女,杯开冷水春。一倍登临处,青山如故人。"(《丁酉三月平昌率尔口号》)长荡,与冷水一样都是地名,但今已不可考。杯开,打开杯子,冷水春,应是当时方山茶中的一个品牌,或产于冷水。打开杯盖,茗香扑鼻而入,沁人肺腑。汤显祖爱品茶,会品茶,他的书斋取名玉茗堂,他的著作也取名为《玉茗堂集》,甚至在剧本《牡丹亭》中也写进民间采茶情节。他所品味的方山茶,其外形略扁,形似雀舌,叶底成朵匀齐,略带兰花香,色泽嫩绿光润,茶液清澈明亮,味醇持久,别具风味。漫山遍野的茶树丛中,伴着悠扬的山歌,采茶女摘采的是幸福和希望。这正是诗人理想中的图景。诗人手捧香茗,由衷地发出了"青山如故人"感慨。

古代的斗始于唐代


斗茶始于唐代,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建州茶乡,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一场斗茶的胜败,犹如现今一场球赛的胜败,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因此,唐称“茗战”,宋称"斗茶”。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偏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也是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斗茶,多为两人,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术语叫“相差几水”。

饮茶史——饮茶的起始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献和考古的支持。

关于饮茶的起始,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争议。大致说来,有上古说、先秦说、两汉说、三国说、两晋说多种。

首先是,唐代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其成书在汉代以后。饮茶始于上古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材料证据。

有关先秦的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直接可靠的材料来证明。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认为饮茶始见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因为西汉时王褒《僮约》有烹荼尽具,东汉末的华佗《食论》有苦荼久服,益意思,所以郝懿行此言不虚。

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荼荈当为茶饮料。据此,有人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三国时代吴国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居长江下游,东吴之茶当传自长江上游的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唐代裴汶《茶述》和杨华《膳夫经手录》都认为饮茶始于晋,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云,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认为饮茶始于魏晋。佚名的《南窗纪谈》说,饮茶或云始于梁天监中,事见《洛阳伽蓝记》。如果是说中国的饮茶习俗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则是正确的,但若说饮茶始于魏晋南北朝就过于保守了。

应该说,中国人饮茶不晚于西汉。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既然用来待客,不会是药而是茶。《僮约》订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

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以确定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饮茶最初发生在四川,最根本的原因是四川地区巴蜀民族的文化,浓厚的神仙思想以及与这种思想相呼应的发达的制药技术造就了茶叶饮料。

斗茶始于唐代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在宋代,苏东坡就已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此俗直至民国年间依然在惠城中盛行。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此不同。斗,惠州话有争斗的意思,也有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当时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私塾老师曾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具备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间,老板家人也住在里头。当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西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多选在清明节期间,因此时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还有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舍。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凑热闹,特别是当时在场欲购茶的顾客,更是一睹为快。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着书立说,加以理论化。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斗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有时用同样的水煎茶,最能检验茶质优劣。这种斗茶,必须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茶文化始于雅安


公元前53年,蜀农吴理真在蒙顶山首开人工植茶先河,由此而发展到全国和世界,吴理真因此被称为茶祖,世界茶文化也由此发源。

茶马古道同丝绸之路一样,是我国西部自古以来对外交往的商贸通道。它肇始于唐代茶马互市,但千百年来,其功能延伸已远远超出单纯贸易范围。历史上,茶马古道前端起始有两条路线:一条在云南,一条在四川。四川茶马古道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由南北两条支线通向西藏地区。雅安边茶从唐代开始传入西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藏族人民喜爱的饮用品。雅安与藏区接壤,两地间容易发生沟通和交流,从最初的简单以物易物,到后来便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以茶易马和茶土交流,使得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古代商道。

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雅安的茶叶就经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运到大渡河以西,这条当年的牦牛道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道。而雅安,既是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也是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宋代时,官府曾在雅安设立茶马司,清代更将雅安指定为专为藏区生产茶叶的基地之一。

如今,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新店镇的长春村仍然保留着一座古建筑,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兴盛场面。它就是始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的茶马司。据了解,遣官以主之,专司茶马互市事宜,茶马司是宋以来专管茶政机构所在地。当时名山茶马司属成都府路统领,办理筹集边茶上缴成都府路,同时承担了名山县和百丈县名山茶筹措和以茶换马事务。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50公斤)之多。占官方统筹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六组老街边,至今还保留了清代官方储藏边茶的仓库。据了解,该仓库正是当时储存边茶的仓库。现在该建筑只存梁柱,但从整体结构来看,仍可见当时的气势之恢宏,规模之大。在新建成的雅安市博物馆中,专门陈列了茶马古道主题。这是民国时天增公茶号遗址上原址拆下的砖瓦复原而成的。事实上,雅安不仅有全国独有的茶号遗址,而且不止一处。

雅安茶马古道还有着特有的背夫文化。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以川藏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和青藏茶马古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这些交通网络中,唯独只有雅安是以人力运送方式为主的一条古道。冰崖雪岭插云霄,骑马西来共说劳,多少贫民辛苦状,为从肩上数茶包。白发老人十岁童,淫淋雨汗满云中,若叫富贵说休养,也应开门怕晓风。这是清朝诗人所写的《过相岭见负茶有感》,字字珠玑,记录着大相岭的古道背夫艰辛的历史。

茶禅一味的起始


我们常说“禅茶一味”,茶和佛教之间渊源是天然不可分割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历史的印证。虽然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开始东传到了中国,但是那时它还尚未形成规模,“中国化”的程度也不高,流布的范围和影响都非常有限,加上当时饮茶之俗也没有形成风气,因此,当时两者接触的机会也并不太多。

到了魏晋时期,当佛教在玄学的影响下开始“中国化”的同时,饮茶之风也开始形成气候,于是茶与佛教从此便开始结下不解之缘。今天,我们要说的《茶经》人物,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的一位高僧——“武康小山寺释法瑶”。

关于他与茶的事迹,陆羽引用《释道该说〈续名僧传〉》说:“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原注:悬车,喻日入之候,指垂老时也。《淮南子》曰:‘日至悲泉,爰息其马’,亦此意。)饭所饮茶。

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南朝宋的僧人释法瑶俗姓杨(严格地说“姓杨氏”的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杨”是氏而不是姓。姓遗留自母系社会,氏是封地的名称),山西人。在宋文帝元嘉中期(大约公元439年)渡过长江,来到现今浙江德清的小山寺,当时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常常以茶代饭,后来受到皇帝礼遇,受邀前往京城,当时是79岁。

读了这么久《茶经·七之事》里的故事,不难发现其中错漏之处实在不少,关于法瑶这一节也不例外。先说“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这句,不管你怎么给它断句,这句话总是读不通。

结合上下文考察,估计是在引用的过程中漏了两句,大致的意思应该是,法瑶过江后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就叫沈台真),这个人就请他去武康的小山寺。接下来的“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也很叫人怀疑,永明已经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了,如果法瑶南渡时所谓的“年垂悬车”有60岁的话,那么到了“永明中”就该有110岁了,这和“年七十九”相差得可不小啊。因此,这个“永明中”应该是刘宋孝武帝的“大明中”才比较准确,大概是公元461年左右,还是按“年垂悬车”是60岁左右去算法,“大明中”,法瑶该是88岁,这和“年七十九”相差得已经不大了。这样看来,倒可以反过来,推算出“年垂悬车”大概就是50岁左右了(或者说是40岁~60岁之间)!

在进一步搜寻材料的过程中,笔者零零散散地又找到几处关于法瑶的一些介绍。说法瑶是有名的涅槃师(涅槃师是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的佛教学者),主张渐悟。景平年中(公元423年),他曾游学兖豫,遍通众经,尝听东阿慧静讲涅槃学,复述所讲,为慧静所称许。后应请住吴兴武康小山寺,著有《涅槃》、《法华》、《大品》、《胜鬘》等义疏。宋孝武帝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礼请他到建康与主张顿悟(与渐悟相对)的道猷(道生的弟子)一同住在新安寺,以示顿悟、渐悟二说各有胜义。在《宋书·王僧达传》中也提到了法瑶。说孝武帝在一年内升迁了王僧达5次,他都不满意,他在做吴郡太守的时候,还命令主簿顾旷带人从法瑶那里抢了“数百万”的钱财。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永明中”为“大明中”之误不是没有根据的。不过还是要解释一下,《宋书》上记载的法瑶加了个姓,叫“竺法瑶”,仿佛跟我们上面说的“释法瑶”不是一个人。事实上,两个名字说的都是一个人,首先,从常理上看,在同一时代,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两个高僧不太可能会是重名的。另外,关于中国僧人的姓氏,是到了东晋时期的释道安后,才统一以“释”为姓,在此之前,由于传道的僧人多为外国人。因此,僧人来自哪国,汉人就以他的国家做他的姓,来自天竺(古印度,今克什米尔一带)的就姓竺,来自安息(即今伊朗和阿富汗一带)的就姓安,来自月支(古阿富汗)的就姓支,来自康居(今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一带)的就姓康。受到中国文化中子随父姓的影响,这些外国人在中国收下的徒弟也都跟着他们姓。法瑶那个时代恰恰是“释”姓开始大规模取代其他姓氏的时期,两种姓氏并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引文出现了几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并不妨碍我们去认识高僧茶人法瑶。还是拿《释道该说〈续名僧传〉》来说,《茶经》上引用的那段话中,“饭所饮茶”一句其实跟上下文并没有什么转承或者联接的关系,怎么看都叫人觉得那是多余的一笔(当然,也不能排除《茶经》在引用原文的过程中又遗漏了一部分)。

但是,恰恰是这“多余”的一笔,开启了“茶禅一味”的大门,让我们发现了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僧侣茶人。既然没有那一笔,话仍然能说得通,甚至说得更顺畅,那么加上了这看上去前后不搭界一句话,无疑就将整段的中心移到了这块“多余”的地方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直觉性的思维,要理解和说明一个道理,就通过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去把握,而不在生活之外作理智分析。那么,牵强一点说,加上“多余”的一笔,是不是也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说明法瑶能活到79岁,能成为“渐悟”的得道高僧在79岁仍然思路清晰,能从众多僧侣中脱颖而出被皇帝邀请京城去搞佛法活动都跟饮茶有关呢?

我们都知道,寺庙对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改进和规模扩大曾起到过极大的作用。作为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僧侣茶人,法瑶理所应当受到我们的追怀。鲁迅说他从来不怕以最坏的想法去想中国人,我们则往往不愿意以一丁点的不好去想佛门中的僧侣们,对于得道的高僧更是高山仰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