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铁观音和岩茶差很多也叫乌龙茶

发布时间 : 2023-12-15
茶为什么叫铁观音

乌龙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起源于福建南部。根据不同的制茶工艺,乌龙茶制成了多个不同种类的茶叶,其中最著名的两种就是铁观音和岩茶。尽管铁观音和岩茶都属于乌龙茶的茶类,但它们在形态、口感、产地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茶叶的区别,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乌龙茶的多样性。

铁观音和岩茶在外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别。铁观音的叶子形态较为扁平,呈现出暗绿色,而岩茶的叶子则较为卷曲,有时呈现出典型的球状。这种区别源于制茶工艺的不同,其中铁观音采用揉捻工艺,而岩茶则经过了滚揉和弯曲的手法。同时,岩茶的茶叶更加紧致和坚硬。由于外观差异的存在,铁观音在盛茶时通常需要使用茶漏,而岩茶可以直接倒入杯中。

铁观音和岩茶在口感上也有明显的差异。铁观音具有独特的香气,精致的滋味和蜜糖般的甜度,这归功于其生产过程中的焙火工艺。与此相反,岩茶的香气独特而浓郁,口感醇厚,有时伴有石灰岩的独特风味。具体口感的差异也与烘焙程度有关,铁观音通常具有轻微的烘焙味道,而岩茶常常经历较高程度的烘焙,因此具有更深厚和持久的口感。

铁观音和岩茶的产地也不同,这也是它们存在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铁观音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区,尤其以武夷岩茶最著名。而岩茶则可以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区,其中以武夷岩茶、凤凰岩茶和阿里山岩茶最为知名。这些产地的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差异较大,这直接影响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和茶叶的品质特点。

最后还需要提及的是,铁观音和岩茶在茶叶的保存和饮用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由于铁观音具有较高的烘焙程度和氧化程度较低,因此它通常更适合长时间存放,而且可以多次冲泡。相比之下,由于岩茶的独特风味和较高的烘焙程度,它更适合在短时间内饮用,尤其是在第一次冲泡时享用最好。

铁观音和岩茶作为乌龙茶的两个主要品种,虽然属于同一茶类,但在形态、口感、产地和饮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是中国茶文化丰富的体现,也为茶叶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享受这两种茶叶的美妙风味之时,我们也能更好地领略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编推荐

铁观音为什么叫铁观音


铁观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传说茶树与观音菩萨有关,故而茶名之中有“观音”二字。冠以“铁”字,又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茶树叶片在太阳下闪烁着“铁色”之光,另一种说法是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如铁”。

“铁观音”的来历两种说法

一、“魏说”

观音托梦;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 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 茶叶 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 铁观音。

二、“王说”

乾隆赐名;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 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 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 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 茶叶 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 铁观音 ”。

乌龙茶为什么叫“乌龙”


乌龙茶(oolongtea),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著名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乌龙茶这个名字的由来。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所以,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乌龙球”。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这源于当地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用于茶叶加工,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摇青”工艺。当时,自然科学不发达,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于是,将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

传说归传说,一种茶类的加工工艺是经过无数次摸索、实验、改进的结果。不过,这个故事倒是让人们一下子记住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也理解了铁观音、大红袍的香气是来自“摇青”这道关键的工序。

古时茶农觉得糊里糊涂的“摇青”工艺,现代科学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一般,茶农制茶时,将晒青(就是晾鲜叶)与摇青交替进行,多为三晾三摇,也有六晾六摇。摇青是使茶青叶缘相互碰撞,导致叶缘破碎,叶子中的茶多酚少量发生氧化,转化为茶红素,这就形成了“绿叶红镶边”这个乌龙茶最显着的特征。另外,摇青也是茶的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经过摇青,茶青叶中内含的物质成分,由5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从而产生了花香、果香等类型的香气。

读到这里,就该知道了铁观音、大红袍的香气从何而来了吧?其实,对于所有的茶类,偶尔了解点茶学知识,了解一些茶叶栽培、茶叶加工、茶叶评审知识,你就不会糊里糊涂地喝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