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种植环境和地理气候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玫瑰和红茶 玫瑰和黑茶 玫瑰花茶的功效和作用

【www.cy316.com - 玫瑰和红茶】

玫瑰要求的生长环境

玫瑰的生长习性在历代本草及现代中药专著中均有记载。玫瑰为阳性植物,日照充分则花色浓,香味亦浓。生长季节日照少于8小时则徒长而不开花。对空气湿度要求不甚严格,气温低、湿度大时发生锈病和白粉病;开花季节要求空气有一定的湿度;高温干燥时产油率则会降低。玫瑰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微酸性土壤至微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冬季有雪覆盖的地区能忍耐一38℃-一40℃的低温,无雪覆盖的地区也能耐一25℃-一30℃的低温,但不耐早春的旱风。土壤尚未解冻而地面风大的地区,枝条往往被风吹干;若土壤已解冻,根部不断向茎输送水分和养

分,风不 能造成严重危害。干燥度大于4的地区需要有灌溉条 件才能正常发育。通过对甘肃永登、山东平阴、山东定陶、四川眉山、陕西渭南等栽培地的实地调查和对黑龙江伊春市、新疆和田地区、江苏铜山等地的通讯调查发现,玫瑰的生长环境与历代文献记载的一致。以笔者所见,玫瑰主要生长在山坡、沟沿、丘陵、台地、河滩等地。但由于我国面积大,经纬线长,各地气候条件、海拔、地形等不尽一致,各地的生长环境略有差别,同时这些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了各地的蕴藏量及产量。下面就玫瑰生长环境的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气候特征、主产品种、生长物候特征及种植历史、繁殖方式、栽培面积等有特色或者栽培历史悠久的几个主产区作简要介绍。

1.山东产区

山东是玫瑰的主产区之一。

(1)山东平阴。

平阴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

地理位置:有名的玫瑰镇地处泰山西部,济南市西南端,位于东经116°26′~117°,北纬36°16′~37°之间

地形土壤:北、东、南三面环山,属纯山区,为低山丘陵台地,起伏不大,坡度多较缓和。海拔高度46~280m;彭庄46m,翠屏山229m,葛庄南山280m,地势高差234m。土壤类型为褐土类。pH值7.2—7.8,土质较为疏松,部分地块耕作层下较为坚硬,耕性及透性良好。

气候特征:平阴县玫瑰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雨,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爽,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484.7小时,以5月份日照时数为最多,平均为269.44小时,12月份最少,为164.4小时。年平均气温 13.6℃,7月份最高27.4℃,1月份最冷,平均为零下 1.9℃。年平均积温4920℃。平均霜期161.9天,最 多为181天,最少为127天。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 霜终于4月中旬,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 且集中在盛夏季节,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雨量为 658.6mm,春季降雨量偏少,常年水量仅在84mm,是年降雨量的12.8%。春季降雨量少,玫瑰花的病虫害发生轻,有利于花的生长发育及提高花的质量。

栽培历史:平阴县玫瑰镇栽培玫瑰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近20000亩。

栽培品种:丰花玫瑰、紫枝玫瑰、平阴玫瑰(传统玫瑰)。丰花玫瑰第一次花期从4月底到6月上旬,之后嫩枝陆续开花到10月中旬,花重瓣,浅紫色,呈千叶型,结实能力强。9月上旬开始落叶,11月中下旬后叶基本全落光。紫枝玫瑰始花期4月下旬,5月上旬达到盛花期,6月中旬出现第二次开花盛期,之后陆续开花至10月中旬,结实能力强。9月上旬开始落叶,11月中下旬后叶基本全部落光。传统玫瑰花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较少结果实,9月上旬开始落叶,11月中下旬后叶基本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扦插、嫁接、分株。

(2)山东菏泽定黄店镇。

山东菏泽定陶黄店镇是另一有名的玫瑰产区。

地理位置: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淮河流域,系黄泛平原,为黄河冲积型平原,全境地势平坦。定陶位于纬34°57′一35°15′,东经150°20′一115°47′。

地形土壤:全境地势平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土层深厚,土质优良。土壤为沙质偏酸性土壤。

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秋凉春燥,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8度,年平均降雨量664.5毫米,日照2525.2小时,蒸发量1887.1毫米,无霜期209天。

栽培历史与栽培面积:定陶县黄店镇栽培玫瑰有3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2000亩左右。

栽培品种:黄店大花红玫瑰。黄店大花红玫瑰一般4月底5月初开始开花。5月10号左右达到盛花期,具有二次花期。果实橘红色扁球状。霜降后开始落叶,11月底叶基部落光。

繁殖方式:嫁接、分株。

2.甘肃产区

永登县苦水镇是甘肃省的玫瑰产区。

地理位置:永登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镇位于庄浪河下游,永登县东南部。位于东经102 °36′~103°45′,北纬36°12′一37°07′。

土壤地形: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000米,土壤为特殊的红黏土质。

气候特点:永登县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9℃,年均降水量为260~280mm,年日照2659小时,平均无霜期121天。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

栽培历史与种植面积:苦水玫瑰有着近200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2.6万亩。

栽培品种:苦水玫瑰,5月下旬始花,5月底、6月初盛花,6月下旬完花。不结果实;lO月中旬开始落叶,11月底叶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压条、分株为主;扦插较少。

3.新疆产区

地理位置:新疆玫瑰产区主要是和田地区,包括和田市、于田县、洛浦、和田县、皮山县、策勒县、民丰等。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地处东经79°50′20′′一79°56′40′′,北纬36°59′50′′一37°14′23′′。

地形土壤:和田地区南依昆仑山脉,北临塔里木盆地,北低南高,并由西向东缓倾。和田地区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上分布着平原绿洲,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山区、山地、北部平坦区界限分明,从地貌上粗略划分,一半为盆地,一半为山区山地。人类活动区域大部分在海拔1500米以下,海拔在1300~145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为固定风沙土和轻盐化棕漠土,质地轻松,易于耕作,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或为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绿洲平原区最适于玫瑰生长。

气候特点:和田地区深居内陆,远距海洋,四周高山环绕,因而不受海洋气流影响,大陆性强。所处纬度较低、寒潮受阻于天山,因而气温较高,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及年温差大,无霜期长,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气候带垂直分布也较明显。春长大风多,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年平均气温11.0—12.1℃,年降水量28.9~47.1毫米,年蒸发量2198~2790毫米。平原地区无霜期为182~226天,多数在200天以上,沙漠和山区初霜期比平原绿洲区早,终霜期晚。冬季降雪量少,平均降雪日数为6.3天,平均降雪量3.6毫米,最多21天,雪量23.2毫米,冬不严寒。

栽培历史与种植面积:玫瑰花栽培在和田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

栽培品种:沙漠小刺红玫瑰,花期长,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花,结果实,果实扁球形,砖红色;落叶在10月初开始,11月初基本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分株繁殖为主,嫁接为辅。

4.陕西产区

渭南市是陕西的玫瑰产区。地理位置:渭南市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东经108°50′一110°38′,北纬34°13′一35°52′。

地形土壤: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属于华北地台的陕甘宁盆缘区,地质呈现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海拔330~2645米。中部最低部分为渭河冲积平原。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

气候特点:属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晴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变化分明。年平均气温11.5—1 3.7℃。年均降水量570毫米。无霜期189~226天。

栽培历史与种植面积:栽培大马士革玫瑰有20多年的历史,现有种植面积约2000亩左右。

栽培品种:大马士革玫瑰,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开花,一直到7月上旬终花。重瓣,不结果实;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落叶,正常年份至12月下旬叶片脱落70%左右,其余叶片直至翌年萌芽时脱落完毕。栽培方式:分株、压条、嫁接。

5.江苏产区

江苏铜山县汉王镇,位于徐州西南苏皖交界的群山之中。汉王镇地处北纬34°14′,东经117°10′。地形土壤:境内大都为低山丘陵,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海拔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间。土壤为以石灰岩为主,土壤为褐土.pH值7.5~8.5。

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具有海洋与大陆过渡性气候特征,受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适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4℃,历史最高气温43.3℃。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一0.6℃,最低温度一22.6℃;年平均降水量为841.9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3个月份。全年行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属台风影响区。区内土层最大冻深29cm。开始结冰一般在10月上旬,融冰在翌年4月下旬。

栽培历史与栽培面积:汉王镇种植玫瑰花有2000多年历史,栽培面积约400多亩。

栽培品种: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考察,定名为中国红玫瑰,其生长特点:4月中旬开花,5月初达到盛花期,持续到5月中旬后完成花期。不结果实;9月底开始落叶,11月初叶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扦插、分株、压条。

6.北京产区

北京妙峰山涧沟村、上伟甸、禅房一带,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北部。处于北纬39°38′34′′至40°10′37′′,东经115°20′0′′至116°10′7′′。

地形土壤:妙峰山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在妙峰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台地、缓谷中,尤其是主峰东南的涧沟村聚集了大量玫瑰。

气候特点:妙峰山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年平均气温东部平原11.7℃。极端最高气温东部40.2℃,西部37.6℃。极端最低气温西部一22.9℃,东部一19.5℃。冬季漫长是境内气候的一大特征。春秋季节,境内风、霜频繁,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左右,江水河村一带无霜期仅100天。日照时数较多,年平均日照2470小时。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不稳定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多为970.1毫米(1977年),最少为377.4毫米(1997年),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

栽培历史与栽培面积:妙峰山栽培玫瑰有500多年历史,栽培面积约5000亩左右。

栽培品种:金顶玫瑰,5月底开始开花,6月上中旬达到盛花;不结果实;9月下旬开始落叶,10月下旬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扦插、分株。

精选阅读

大红袍的种植环境


茶区环境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 大红袍茶区环境(9张)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 大红袍母树碑记

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字(见《归田琐记》)。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这种茶最适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质独特,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还曾有“病之药”誉。

华顶云雾茶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巧


据记载,汉代这里已开始种茶,东汉未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相传隋炀帝杨广在江都生病,天台山和尚普携带天台山茶为他治病,从此茶叶开始传人北方。唐朝时,日本高僧最澄于公元804年到天台寺(今国清寺)学佛,归国时带回若干菜籽,试种在近工(滋贺县)贩木村国治山麓。现今的池上菜园,传为最澄大师种茶旧址。从此,中国茶叶及其栽培技术传人了日本。

天台山山高风大,夏凉冬寒,当地人形容“华顶山上无六月,冬来阵风便下雪”。全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最高约34℃,最低约—12℃,常年无霜期只有180天,四季浓雾笼罩,冬天霜雪连绵。茶树喜湿喜湿又怕风,为什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据专家们考察,这里的茶农积累了丰富的高山茶园栽培管理经验。

他们选择有利的地形,零星分散栽植。华顶峰旧有茶园13万多平方米。分散在2700多处,最大的只有150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几十株茶树。

又在菜园四周,种植高大密茂的柳杉、金钱松、短叶松、天目杜鹃和沙萝树、箭竹、箬竹等,形成了挡风蔽寒的屏障。还采取冬天在茶园铺施竹叶、嫩草等措施,既保地湿,又增肥力。为在特殊环境中种茶提供了范例。现在华顶林场,在垦复旧茶园的基础上,又在著名产地归云洞口新辟了梯坎茶园,采取条播密植,把茶园建成海绵地,大大减轻了冻害,茶树生长比旧有茶园好。

红茶树种植环境


一般情况下种植红茶树的环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热带或亚热带。

2、气温高的季节有足够的降水。

3、弱酸性土壤。

4、土壤的排水性良好。

宜昌红茶的生长环境

气候

属亚热带气候,茶区年均温度14~18℃。宜昌年均温度16.9℃,无霜期283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8天,有效活动积温5401℃。恩施年均温度16.3℃,无霜期280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7天,有效活动积温5171℃。常德在北纬29°附近,一般年降水量1200~1600mm,且多集中在茶树生长发育的3~9月。

土壤、地势

土壤以黄棕壤、红壤、黄壤、酸性紫色土的面积大,成土母岩多为片麻岩、沙岩、页岩、板岩、花岗岩分化而成。pH值多在4.5~6.5之间。无任何工业污染,富含人体必须的锌,硒等微量元素;极利茶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被誉为茶树生长的天然”绿色宝库”。

宜红茶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境内,以武陵山区分布最广,海拔高的有2000~3000m的高峰,而茶树分布主要在海拔300~1000m之间的低山和半高山区。

茉莉花茶的种植环境


茉莉花茶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下面就详细介绍茉莉花茶的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

茉莉花原产亚热带、适应高温、沃土的环境条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是:喜光怕阴、喜肥怕瘦、喜酸怕碱、喜气怕闷。因此,我们在选择园地时,尽量接近其生态环境,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偏酸、水源充足、排灌良好、交通方便的土地种植茉莉花。根据茉莉花进入采花季节后,每天必须采花运往加工厂进行销售,采花的天数每年在200天以上,所以种植的茉莉花的地应在离茉莉花厂10公里以内,便于运花销售。

二、品种选择

茉莉花属木犀种,茉莉属、常绿攀援灌木,据调查,目前我国茉莉品种约有60多个,其中栽培品种主要有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和多瓣茉莉3种。

1.单瓣茉莉:植株较矮小,高70-90厘米,茎枝细小,呈藤蔓型,故有藤本茉莉之称,花蕾略尖长,较小而轻,产量比双瓣茉莉低,比多瓣茉莉高,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弱。

2.双瓣茉莉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用于窨制花茶的主要品种,植株高1-1.5米,直立从生,分枝多,茎枝粗硬,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花朵比单瓣茉莉、多瓣茉莉大,花蕾洁白油润,蜡质明显。花香较浓烈,生长健壮,适应性强,鲜花产量(3年以上)每亩可达500千克以上。

3.多瓣茉莉:枝条有较明显的庞状突起,叶片浓绿、花紧结、较圆而小,顶部略呈凹口。多瓣茉莉花开放时间拖得太长,香气较淡,产量较低,一般不作为窨制花茶的鲜花。

我县栽培的茉莉花品种是原玉元公司的创始人林叙衡从广西横县引种的双瓣茉莉。2000年我县农业局科技小组曾进行过茉莉花引种观察试验,引种到的品种为双瓣茉莉和多瓣茉莉,未引种到单瓣茉莉。多瓣茉莉花朵开放时间长,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都未开放完,香气淡,产量较低,窨制花茶不理想。确定双瓣茉莉为我县的栽培品种。

三、茉莉育苗技术

茉莉花开花后一般不结实(罕见结实),生产上只能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等几种。茉莉再生能力强,采用扦插法,发根快,成苗率高与压条法、分株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材料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1.压条繁殖、压条繁殖是利用茉莉植株下部萌生的枝条或具有一定长度的枝梢,把其中段一压入土中,使其生出新根、剪离母枝后即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前提是必须有茉莉花的母树,而且每丛母树可压的枝条不多,无法满足大量的种苗供应,一般用盆栽和缺塘补苗。

2.分株繁殖:茉莉是丛生灌木,且根茎部位能产生许多不定根,二年生以上植株常有数条茎枝,可把这些带根的茎用来分株繁殖。此法的前提是必须有二年生以上的茉莉花母树。而且繁殖数量较压条和扦插低,不能满足大规模栽培的需要。

扦插繁殖苗床育苗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每亩可繁殖10万株左右苗木。由于集中扦插在苗圃里,便于管理,有充分选择苗木的余地,因而苗木的质量高,生长整齐,同时又适合大规模生产用苗的要求,所以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我县98-99年生产用苗主要是由玉元公司从广西横县调运,县内由玉元公司和个体户李红周进行就地育苗试验。98年3月份玉元公司从广西横县调运枝条进行育苗,培育苗13万株。99年玉元公司培育出19万株苗木,个体李红周培育出33万株苗木。2000年育苗户增到5户,育苗面积增加到100亩,育苗数增加到1000万株。2002年我县还有500万株苗木可供大田移栽。

扦插育苗的操作方法:

(1)选取插穗,繁殖用的插穗主要来源于每年大修剪时剪下来的枝条。要选择无病虫害,有一定粗度的壮年枝条,同一枝条以中下部为最好。

(2)苗圃的选择:要求土壤土质疏松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砂土或砂壤土。

(3)整地理墒:苗圃地育苗前深翻晒白,耙细整平,四周挖好排灌沟,按墒面宽120厘米,沟宽25厘米,深20厘米开沟理墒,墒面平整,土粒细碎,将苗床充分浇湿后,用芽前除草剂—都阿合剂150毫升/亩兑水喷洒苗床。冬季育苗在床上覆盖好地膜。

(4)插条剪取及处理

将每年大修时剪下的枝条收集在阴蔽处,组织人力进行剪插条,操作方法是:选择有2-3个节,长度为10厘米左右的枝条,剪去叶片,上端离腋芽1厘米左右处剪平,下端离腋芽1厘米左右剪成45度的斜口,按80-100根一捆绑好,将剪好的插条在阴凉处保湿保存好。

在扦插前要对插条进行药剂处理,首先用施保克配成1000倍液浸泡3-5分钟,捞出凉干。然后再用50PPM的生根粉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后按12厘米×4厘米的株行距扦插在苗床上,扦插时插条顶端离土面3厘米左右。每亩可扦插15万根插条。

(5)扦插的苗床管理

扦插的苗床要保持土壤湿润,晴天注意勤除草,保持苗木无杂草盖苗现象。苗床的苗木小,根系少,要施水肥,最好用清粪水浇施。薄施勤施,每个月施肥一次。苗床发现病虫危害要及时进行防治,可用菌核净1000倍+杀虫丹1000倍每月喷洒一次。苗木长至6-8个月后,有2个以上分枝,两层根系,30厘米以上的高度方可出圃。

四、移栽

1.移栽时期

在元江县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最佳,元江种植茉莉花的主要是双季稻地和水果甘蔗地,土地空闲时间为春秋两季。另外,春季元江的气温逐渐回升,适合茉莉花的根系成活生长,同时当年种植当年即可采收。秋季的气温也非常适宜茉莉花根系生长。而夏季元江热坝区没有空闲地,气温太高,不适应茉莉根系生,移栽时叶片容易晒干影响成活。冬季元江的气温也低而且风大,容易吹干叶片,茉莉花生长缓慢而影响成活。98年我县11-12月份引种 510亩,苗木的新鲜度以及气温低原因成活率只达50%左右。而1999年春、秋两季引种1115亩,田间调查的成活率在90%以上。

2.栽培规格

为了方便整理,应起墒种植,墒宽以有利于施肥、培土、采收为原则,一般墒宽120厘米,墒高20厘米,墒沟宽25厘米。在墒面两边各挖一宽30厘米、深10厘米的种植沟,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亩栽4000株。

2000 年农业局科技小组进行了茉莉花栽培密度试验,双行条栽,亩栽3500株、4000株、4500株三个处理。2000年3月11日移栽,6月25日开始采花,6-10月为采花期。通过3个月的摘心、摘蕾,打顶后,分枝3-4个增加到32-42个。三个处理的产量分别是18.7千克、20.21千克、 16.9千克,折合亩为207千克、224千克、187千克,初试结果为亩栽4000株最佳。

3.移栽方法

选择株高30厘米以上,两个以上分枝、两层根系、叶色正常、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苗,剪去25厘米以上枝叶,剪去过长的根系,同时用0.1%的施保克+0.3%普钙液蘸根处理3-5分钟后定植,按株距25厘米定植在种植沟内,要栽正、栽直、根系顺直与土壤结合,无空洞现象,不能裸露根系,浇足定根水。墒面上可用蔗渣、稻草、甘蔗叶等进行覆盖。

五、茉莉花的修剪、短截

茉莉花生长发育快,当年种植当年就能孕蕾开花,第三、四年产量最高,定值6-7年后,植株开始衰退,产量逐渐下降,为保证茉莉花连年高产稳产,每年都要进行修剪、短截,发现衰老现象就要更新。

1.打顶、短截

幼龄茉莉(6个月),苗架小,分枝少,需要尽快培养丰产树形,所以要打顶,破坏顶端生长,促使其多押分枝,形成更多的花蕾,通过调查打顶比不打顶发芽、孕蕾早-7-10天,新枝多2-3倍。打顶时遇有花蕾也要进行,主要是针对新植的幼树。短截是在每年的2月上中旬在现蕾前将徒长枝剪短,保留3-4对叶片,使徒长枝的顶端优势减弱,促使早孕蕾。进入采花期以后,对每一束花采完以后都进行一次短截,短截应根据枝条生长的部位、密度酌情进行,原则上使每丛茉莉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照面,使主枝、分枝分布均匀,通风透气,每次短截枝条约占枝条总数的三分之二。

2.冬季修剪

除打顶、短截外,修剪也是茉莉花高产优质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修剪在每年的12月中旬以后或者第二年的1月下旬前进行。先大修剪,即在离地面20-25厘米处进行大平剪,形成一个整齐的树冠,以后每年修剪时,在上年的修剪面上提高3厘米左右,修剪时还要剪去枯枝、弱枝、病枝及垂地枝,修剪可以减少养分损耗,使主枝及新芽生长茁壮。修剪出的枝条可以进行扦插育苗,不能利用的部分要集中烧毁,修剪后结合中耕施肥管理。

3.夏季修剪

茉莉花夏季修剪是通过农技措施,为茉莉花创造一个通风透光的良好环境,同时根据茉莉花市场行情。人为地调节产花高峰期,避开花价低潮,提高种花效益。

茉莉花修剪的枝龄为种植一年以上的茉莉花树。在每年的6月上旬用大修枝剪,电动绿篱剪等工具将茉莉花从离地面50-60厘米处进行平剪,剪去上部所有枝叶,使茉莉花树形成一个整齐的树冠,将剪下的枝叶清除干净,再将病枝、枯枝、垂地、下部的细弱枝全部清除。修剪后及时中耕松土,每亩施用茉莉花专用肥4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及时防治病虫害。

今年我县茉莉花价格,全面放开进入市场以全国茉莉花市场接轨,在通过冬季修剪发挥早花优势,使今年的最高花价达到27元/千克,进入4月份花价下跌至3元/千克后及时加强科技培训,5月17日举办夏季修剪培训,但受价下跌的影响,部分花农信心受挫,放松重,病虫害发生重。澧江镇澧江10组的花农科技意识较高,商品意识强,在花价下跌后仍然按科技人员的指导管理茉莉花,在8、9、10月份花价回升时,高峰期每亩每天可采15千克,收入100多元。由于他们的花管理到位,病虫害轻,花蕾大,香气浓,成了茶商的抢手货,每天他们的花价都是市场上最高价。全组 270亩茉莉花,亩收入在3500元左右。10月29日兴亚花茶摆了30多桌宴席,宴请全组花农,对他们种的优质花进行奖励。

4.更新

茉莉花定植6-7年后,植株生长发育能力衰退,一些茉莉园或个别植株因管理不善、生长缓慢引起早衰,也应进行更新。具体做法是:用大修枝剪将离地面3-5厘米以上的部分全部剪除,或齐地面大平剪,随即施肥、培土,促使地上部分重新发枝。

六、肥水管理

茉莉花是一种以采收鲜花蕾为目的的经济作物,我县每年的采花期为9个月(约200多天),整个采花期需要有足够的肥料投入。

1.把料管理

根据广西农业科技1993年第一期《茉莉花高产栽培技术》介绍茉莉花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2.4:1:2.9,全年每亩用肥量折合纯氮28.4千克、磷11.6千克、钾33.7千克,全年进行三次根际施肥,春肥占总施肥量的50%,夏肥占15-20%,秋肥占30-35%,同时根据县土肥站99年对我县种植茉莉花的澧江镇土壤进行测土分析的结果为狗屎土土种,“具有干时一把刀,湿时一团糟”的特点,有机质严重缺乏,速效磷中等,速效钾中等。综合考虑,提出我县茉莉花施肥方案。(1)全年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尿素40千克、普钙1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2)茉莉花专用肥16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3)茉莉花全年实行三次根际施肥,即冬肥、夏肥、秋肥,冬肥占50%,结合冬季大修剪进行,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尿素20千克,普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或茉莉花专用肥8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夏肥占25%,结合夏季修剪进行,每亩施尿素10千克、普钙25 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或茉莉花专用费4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秋肥占25%,在每年8月初进行,每亩施尿素10千克、普钙25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0千克,或茉莉花专用肥4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0千克。2001年县土肥站在澧江镇西庄村民小组进行了茉莉花有机无机复合肥肥效实验,设三个处理,一次性施用茉莉花有机无机专用肥160千克为1个处理;亩施茉莉花有机无机专用肥160千克,全年分三次施肥(即50%、30%、20%)、每亩施尿素40千克、普钙1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00千克为1个处理;处理2(分三次施有机无机专用肥)效果最佳。同时在同组另一农户进行1亩的同田肥料对比试验,处理2(分三次施有机无机专用肥),长势比常规好,产量有所增产。建议推广应用有机无机专用肥三次施肥法。2002年70%以上的农户都应用这种施肥方法。

2.水分管理

茉莉花苗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茉莉花对水分的要求,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之间,水分过多会导致烂根、叶黄,严重黑根死亡。干旱则叶子萎焉、花干缩,因此要注意干旱灌水,雨天开挖排水沟防止积水。一旦花树出现叶片微卷应及时淋水或灌跑马水。

3.土壤管理

中耕除草就是为茉莉花树创造一个透气、保水、疏松、无杂草的环境,中耕除草全年要进行6-7次以上,离苗木基部远处适当深耕,近处要浅耕,一般入土7厘米左右。干旱季节中耕后,墒面上铺一层甘蔗渣、甘蔗叶、稻草等,具有防草、抗旱的效果。

七、病虫害防治

茉莉花病害主要有白绢病、枝枯病,虫害主要有茉莉花蕾螟(花心虫)、烟粉虱、卷叶螟、蓟马、红蜘蛛等。

1.白绢病

白绢病(败花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首先近地面的基部枝干和下部根系蔓延扩展,形成白色绢丝状的膜层,逐渐形成白色、黄色的油籽颗粒,即菌核,这是识别白绢病的主要症状。苗木发病后,患病处的茎、根的皮层腐烂,植株营养受阻;叶片枯死脱落,最后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严格检疫,杜绝菌源,做好园地排水工作,在开花期用1000倍的施保克喷药防治,发病严重的病株要挖出烧毁,对原土用菌核净消毒后补栽。

2.枝枯病

在春秋季节发病多,尤其是秋季发病最盛,对秋后产量影响大,此病首先在当年新枝基部产生褐色小斑纹,此时枝条上部保持正常生长状态。随着病斑的扩展,当危及到某一侧枝的营养输送时,上部枝叶开始枯萎,继而变成枯褐色病枝。当病斑扩大到枝条基部整个皮层时,发病部位以上的所有枝叶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修剪枯枝,防止蔓延传染,用百菌清1000倍在采完花后喷药防治。

3.茉莉花主要虫害

为害茉莉花的虫主要有茉莉花蕾螟(花心虫)、烟粉虱、卷叶螟、蓟马、红蜘蛛等。

防治方法:①冬季修剪、清园、消灭越冬源,结合采花摘除受害花蕾、受害枝梢。②在每茬花采完后,结合打顶短截将病虫枝清除集中烧毁。③药物防治用天泰、高效大功臣、一遍净、克螨特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八、茉莉花的采收与贮运

种植茉莉花的目的是采摘质量好,数量多的鲜花,进行花茶加工,因此,除了加强管理外,最后一个关键措施就在于及时、合理地对鲜花进行采收与贮运。

1.鲜花采收的标准:花蕾成熟,能在当天晚上开放吐香(含包待放),具体要求是:花蕾朵朵成熟、饱满丰润、色泽洁白、单朵短蒂、无病虫伤花、无生花、无开花、无茎叶等杂物。

2.采摘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尖夹住花柄,手掌心斜上方,食指稍微用力,花蕾即可采下。

3.贮运方法:采花时用竹篓或布袋盛花,避免阳光直射,将所采的鲜花集中后,应用竹篓或尼龙网袋装好及时运往收购地点。

茶树的生长环境与茶树种植条件


茶树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作为茶叶大国,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吗?茶树都喜欢什么环境,茶树的种植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茶树的生长环境与茶树种植条件。

酸性土壤

1、土壤:喜酸怕碱

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好的微酸性土壤为最佳。虽然都可以在土壤中生长,但是酸碱度在4.5-5.5之间最佳。

2、光照:喜光怕晒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也影响着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增多,茶多酚会减少。有利于降低绿茶的苦涩味道,提高鲜爽度。但是光照中的紫外线可以提高茶汤的水色和香气,高山受辐射的的紫外线较多,因此高山地带的茶叶会比平地的茶叶味香。

3、温度:喜温怕寒

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一般在20-25度的气温中最适宜它的生长,但是不同的茶叶对温度的适应也是不同的,小叶种的茶叶就比较抗旱和抗寒。同时,适宜的的温度也决定了茶树的生长强壮。

茶山与梯田茶园

4、水分:喜湿怕涝

茶树喜欢湿润的土地,一般土壤的含水量在80%为最佳,年降雨量大概在1500mm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但是,雨量过大,会导致茶树的根烂掉。所以在雨雾缭绕的高山,或是江河湖泊地域,会多盛产完整的优质茶叶。

知道茶树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明白种植茶树需要哪些条件后,茶农就可以更好的种植茶树和管理茶园了。

碧螺春的种植和采摘学问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碧螺春的相关知识(相关文章)

1碧螺春简介。

2碧螺春的历史传说由来(来历)。

4碧螺春的制作工序,制作流程。

5碧螺春的品质等级。

6碧螺春的贮藏方法。

7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江北茶区地理环境成就好茶茶叶品质独特


江北茶区是中国最北的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主要生产绿茶。和其他茶区相比,这里的气候条件相对寒冷、季节气候变化明显。正因如此,能够在这样的地方成功种植茶树,并制造出品质一流的茶叶才更显得弥足珍贵。江北茶区成功引种制茶是茶叶史上的创举和里程碑,是茶文化普及的一个有力的证明。江北名茶的种类相对于其他茶区来说要少一些,但是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这里出产的名茶有着别的茶区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比如六安瓜片和信阳毛尖以及名茶新秀崂山茶、日照茶等。

温差大,茶树品质好

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年降水量较少,约为700-1000毫米,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只有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

江北茶区中不少地区种茶的不利条件是冬季既旱又冻,致使茶树遭受旱、冻两害,生长发育受阻,因此,江北茶区在发展茶叶生产时要特别注意采取相关防护措施。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壤,这类土壤常出现黏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土壤碱度略偏高。与其他茶区相比,气温低,积温少,茶树新梢生长期短,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5℃以下,≥10℃的积温在4500-5200℃,多年平均极端低温在-10℃,个别地区可达-15℃,因此,茶树冻害严重。江北茶区的不少地方,因昼夜温度差异大,茶树品质好,适制绿茶,香高味浓。

茶树抗寒性能高

江北茶区的植被系绿阔叶树,夹杂针叶树种。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抗寒性较强。这类茶树树冠较小,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树高通常只有1.5-3米,主干与分支不明显,分支密集,且分支多出自靠近地面的根茎处,茶树叶片小,其根系分布较浅,侧根发达,这也是中国栽培最多的茶树品种。

虽然江北茶区受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茶叶产量比不上其他产区,但是质量却不亚于其他茶区。出产的主要名茶有:巴山雀舌、香山贡茶、紫阳富硒茶、远安鹿苑、神禹台茶、广安松针、安康银峰、巴山碧螺、固城银毫、定军茗眉、汉水银梭、秦巴毛尖、商南泉茗、午子仙毫、峡州碧峰、隆中白毫、神农奇峰、叙府龙芽、九顶雪眉、五山玉皇剑、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天柱剑毫、同城小兰花、仙人掌茶、东方毛尖、信阳毛尖、光州雪芽、金寨翠眉、岳西翠兰、金刚碧绿、雪青茶、御园春茶、浮来青绿茶、碧波绿茶、浏园绿茶、海阳绿茶等。

相关文章

花茶的种植 茶叶的生存环境 绿茶生长的环境 茶生长环境 苦丁茶生长环境 白茶种植 英德红茶地理位置 金花茶的种植 上等茶叶生长环境 绿茶种植 茶叶生长环境 毛尖茶的生长环境 安吉白茶的种植技术 菊花茶的种植 龙井茶树的种植 茶叶怎么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