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物碱

发布时间 : 2019-11-13
茶叶生物化学 茶叶 茶叶与茶叶的区别

茶叶生物化学。

茶叶生物碱是茶树体内一类含氮杂环分子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在茶树体中,主要是嘌呤类生物碱,其次也有少量嘧啶类生物碱。茶叶中已发现的嘌呤碱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腺嘌呤、乌便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拟黄嘌呤等,嘧啶碱中有:胞核嘧啶、尿嘧啶、5-甲基胞核嘧啶、胸腺嘧啶等,其结构特点均以嘌呤环为基本骨架。

茶叶生物碱中,最重要的是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咖啡碱一般占干物量的2-4%,可可碱约含0.05%,茶叶碱约含0.002%。

①咖啡碱:学名为1,3,7-三甲基黄嘌呤,呈白色柔韧有绢丝光泽的针状结晶体,无臭、有苦味,露置干燥空气中有风化性,常集结成团;能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呈中性反应;能溶于乙醇、丙酮,易溶于氯仿,难溶于乙醚或苯。

咖啡碱为碱性极弱的生物碱,和酸形成的盐亦极不稳定,溶于水或醇时,又会立即分解,转化成游离的咖啡碱和酸。咖啡碱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在红茶中的咖啡碱能和茶黄素、茶红素等品质成分形成复合物,提高茶汤的鲜爽度。

②可可碱:学名为3,7-二甲基黄嘌呤,又称可可豆碱,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苦味,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及乙醇,几乎不溶于苯、乙醚、氯仿;具有两性反应。

③茶叶碱:学名为1,3-二甲基嘌呤。又称茶碱,系可可碱同分异构体。呈白色无臭的结晶性粉末,熔点269-274℃;略溶于冷水、乙醇或氯仿,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醚;具有二性化合物性质,酸性比可可碱强。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药理功能


茶叶中所含的生物碱,主要有咖啡碱(也叫做茶素)、茶叶碱;可可碱、腺嘌呤等,其中咖啡碱含量较多,其它含量都微。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因主要作用点的不同,分为大脑兴奋药物、脑干兴奋药物和脊髓兴奋药物三类。这三类药物并不绝然可分,但对它们的作用有主次和轻重之别。咖啡碱能兴奋衰竭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是苏醒药物,还能兴奋精神,对抗抑郁,又是抗抑郁药物。

咖啡碱对大脑皮质有选择的兴奋作用,能够消除瞌睡,振作精神,减少疲劳,提高对外界印象的感受能力,并强化思维活动。由于咖啡碱对大脑皮质的兴奋作用是加强兴奋过程,而不是减弱抑制过程,因此,浓茶可以解除酒醉,抵抗酒精、烟碱、吗啡等药物的嘛醉和毒害。

咖啡碱也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药物。它对心脏开始是兴奋延髓中的迷走神经,使心率加速,收缩力加强,可使皮肤血管、冠状血管及肾血管舒张。茶叶碱增强心脏的作用约三倍于咖啡碱,由于它对循环有利的直接作用,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同时,茶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的舒张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通常用作止喘药物,它对冠状动脉也有舒张的作用,因此也用于心绞痛的治疗。此外茶叶碱还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主要是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使尿中钠与氯离子的含量增多。

茶叶生物氧化过程意义


什么是发酵?

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现象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了解它的本质却是近200年来的事。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有机物被生物体氧化降解成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统称为生物氧化。

工业生产上定义的发酵——工业发酵:工业生产上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的工业生产均称为发酵,比如啤酒酿造、味精生产等。食品中的发酵: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茶叶的发酵—茶叶生物氧化过程意义

人们常说,中国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综合制法,分为六大茶类。但这里的发酵一词,在中国茶叶的惯用语境中,则与上述微生物发酵全然不同。在茶叶中,同一片绿叶是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而被加工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这一过程也被错误地称作发酵。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也许更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在茶叶的细胞里,儿茶素类存在于细胞液中,而氧化酶主要则存在于细胞壁中,而非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所以需要使细胞壁破损。这也自然解释了发酵茶需要揉捻的原因。根据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区分了全发酵、半发酵、轻发酵。在红茶中,多酚类氧化程度很高,则称之全发酵;乌龙茶中多酚类的氧化程度约一半左右,则被称为半发酵。

例如在红茶加工中,发酵目的是使叶子中所含儿茶素氧化。叶色由绿色转变成铜红色,生成红茶特有的颜色。茶叶液胞膜受损伤后,液泡内的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逐步被氧化,同时由于儿茶素氧化,使叶子中一部分物质进行化学作用,生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