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茶人分享,茶叶品质形成差异的三大客观因素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叶香气形成因素 影响茶叶口感的因素 影响茶叶的因素有哪些

茶叶香气形成因素。

影响茶质的客观因素

气候对茶品的影响

云南5月到10月,高温多雨多日照,10月至来年5月,低温干燥日照少。

气候对茶质的影响,导致普遍春茶蜜香带甜、秋季谷花茶苦涩较重、雨季茶则水薄、苦,较不化。

地理环境对茶品影响

云南海拔北高南低、气温北低南高、日照北少南多、雨量北少南多,对茶质的久汤薄质轻。

对茶质的影响普遍产生汤质北苦南涩,东柔西刚。

保山、临沧、思茅北部汤质多数较苦、临沧南部茶汤较刚猛;江城与六大茶山区汤质较柔。

制作工序对茶品影响

鲜叶采摘:采摘时间与萎凋消水充足与否,以及毛茶干燥与否有关。萎凋:消水不足带苦不化,静置过久汤薄质轻。

杀青:温度过高口感带酸,温度不足青味重。

揉捻:揉捻不足汤质薄,过度揉捻汤色浊、苦涩重。

毛茶干燥:高温干燥微酸水薄,干燥不足汤红带苦不化。

蒸压:温度、时间过高过长,茶菁条索不明显。温度、时间不足,松散不成型。

成品干燥:高温干燥,高温香、水薄,干燥不足,霉变;日晒干燥茶菁红、汤红、水薄。

Cy316.com延伸阅读

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


[摘要说明]唐代三大类型的形成

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为唐代各种类型号的形成尊定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根据对活动目的、特点及思想的分析,唐代类型,可分为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以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三种。

1.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流派的形成。

以目前了解的关于“”一词的最早记载,见于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如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脑。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饮酒多自欺。悉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诗人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激情满怀,文思似泉涌井喷,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后,生动地抒发了饮茶过程中的身心感受。“三饮”便得道了,而这个道是世人极难得到的。连“采菊山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田园生活隐居,寄情于田园山水的超脱行为都甚为可笑,茶的三饮便得道,为何陶潜不知呢?谁人与我知音?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的。

从上述内容理解,古代修行类,是通过饮茶得道,而这个道可能是陶潜隐居修行之类的最终目的;或如僧侣苦心修行,破除红尘烦恼、参禅修行的道;或如赵州和尚偈语“吃茶去!”的道等。

另外一种“得道”的解释应该是得道成仙,据《抱朴子》载:“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可见“”一词产生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有不解之缘。

由此看来,该类型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人的一种感悟方法,是从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有一个从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沏茶、奉茶、品茶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累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的过程,观茶色、嗅闻茶香,品味茶汤,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和谐过程,使人返璞归真。饮一碗茶汤,到达涤去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饮罢,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静思的飞雨。至此,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达的境界,饮罢三碗便得。由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到达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同理,没有前而量积,是难以达到境界的。

最相近的例子,就是卢仝的茶诗:“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介绍了饮茶得道的环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茶浮光凝碗面。”描写了茶汤的品质特征:一碗仅是解渴,“喉吻润”,满足了生理需求;饮二碗茶后“破孤闷”,把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烦闷的心情消解了,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追求知识与精神财富的志向,志绝尘境;“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而尽皆散发,层层递进,使心灵轻盈;“五碗肌骨轻”,肉身凡胎的肌肉与骨骼也由于饮茶而净化,变得轻松、轻灵,已到量变累积至临界状态,为精神升华打好了基础;“六碗通仙灵”,人的肉体与心灵通过饮茶得到彻底净化,乘着清风达到仙人合一的灵境,到达了的境界。

修行类的代表性人物是皎然、卢仝、赵州和尚等。借助于饮茶使思想升华,超越人生,栖身物外,达到羽化成仙或到达参禅修行的美妙境界,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众多史料记载中均体现了这一关系。如卢仝饮六碗后,到达“通仙灵”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腑习习轻风生,蓬菜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如壶居士的《食忌》曰:“苦荼(在此读:茶cha)久食羽”;陶弘景在《杂录》中曰:“苦荼,轻身换骨”;《宋录》中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以及四川蒙山甘露祖师吴理真在上清峰植茶七株,后人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成地仙”之说。宋代范仲淹曰:“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靠风飞。”明代罗廪在《茶解》中曰:“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焉好不能得其当。”明代朱权的《茶谱》有“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

饮蒙山吴理真七株仙茶四两,即成地仙。卢仝的“六碗通仙灵”,皎然的“三饮”便得道、赵州各尚赐僧徒三次“吃茶去!”。虽然数量不等,算法不一,有如碗有大小,茶种类有异等,但揭示的修行类思想相同,即把饮茶活动作为修行悟道的一条捷径,借助于饮茶活动得到物我两忘的心灵感受,达到仙人般精神境界。

弄懂这四招,做个资深辨茶人


看干茶:整体。饼形圆润规整,条索肥壮均匀,嫩匀厚实,压制松紧适中,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粗细不一,色差明显的为下,并且有拼配之嫌。

看干茶:个体。个体要看干茶的干燥程度,如果有点回软,最好不要买。另外看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如果有太多的叶梗、黄片、渣沫、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

闻干茶:先闻干茶,干茶中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如绿茶应清新鲜爽、红茶应浓烈纯正、花茶应芬芳扑鼻、乌龙茶应馥郁清幽为好。如果茶香低而沉,带有焦、烟、酸、霉、陈或其它异味者为次品。

看杯盖:如果是用盖碗泡,洗茶的时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好茶在整个制作和仓储过程中都被认真对待。

闻杯盖:将杯送至鼻端,闻茶汤面发出的茶香。若用有盖的杯泡茶,则可闻盖香和面香;倘用闻香杯作过渡盛器(如台湾人冲泡乌龙茶),还可闻杯香和面香。首先要热嗅时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外加香气浓郁纯正,冷却后挂壁持久为上;热嗅有酸、涩、焦等异味,香气芜杂,不持久者为下。

嘬茶入口: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难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点共通的是: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借用茶友的口头禅“这茶让水变得好喝了”,这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这口茶汤如果真正愉悦了你,它必然不差!

回味:茶汤滋味是茶叶的甜、苦、涩、酸、辣、腥、鲜等多种呈味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如果它们的数量和比例适合,就会变得鲜醇可口,回味无穷。茶汤的滋味以微苦中带甘为最佳。好茶喝起来甘醇浓稠,有活性;喝后喉头甘润的感觉持续很久。

看汤色:冲泡茶叶后,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因此,不同茶类汤色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

看变化:如果冲泡手法正常,那么整个品饮过程中汤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品级了。全程汤色稳定,渐渐变淡的为上;几道之后滑坡厉害,非常不耐泡的为下。

柔韧性。茶在冲泡过程中,经吸水浸润而舒展,或似春笋,或如雀舌,或若兰花或像墨菊。与此同时,茶在吸水浸润过程中,还会因重力的作用,产生一种动感。信阳毛尖舒展时,片片怒放。如此美景,映掩在杯水之中,有茶不醉人自醉之感;太平猴魁舒展时,犹如一只机灵小猴,在水中上下翻动;君山银针舒展时,好似翠竹争阳,针针挺立。

颜色均匀。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斑驳相间,或深或浅,就要小心了。叶张中如果有灼伤红斑的,制作工艺不够好。

有光泽。将叶底控去水分后自然晾放几分钟,迅速失水表面干燥的一定不如始终保持油润的叶底。这和皮肤的锁水能力异曲同工。

白茶品质的形成


(一)白茶叶态的形成

白茶加工工序极为简单,萎凋时间长,环境条件多变,理化变化复杂,在缓慢的变化中形成白茶特有的外形和品质。白茶的白牡丹外形是由于鲜叶加工时不揉不炒而形成的抱心形芽叶连枝的自然形态。

在萎凋过程中,芽叶失水总趋势是前期快、后期慢,至烘焙前失水最慢。在萎凋中,叶尖、叶缘失水较叶肉细胞快,叶背失水较叶面快,引起面、背张力的不平衡。当失水到一定程度时,失水的作用促进叶缘垂卷,使叶底呈船底形。

(二)叶色的形成

在萎凋过程中,由于叶内水分散失,细胞液浓度提高,酶促作用加强,叶绿素在叶绿素酶作用下分解;中后期则在醌的作用下氧化降解,叶绿素a、叶绿素b比例改变,同时由于细胞液pH值改变,使叶绿素向脱镁叶绿素转化,叶色转为暗绿。在加温干燥中,使叶绿素进一步破坏,色泽加深。其他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后期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成有色物质,这种由绿、黄、红等多种色泽的协调,构成白茶的色泽。在正常条件下,呈现绿色为主,夹带轻微黄、红色,衬以白毫的灰绿色,并显银亮光泽,这是白茶的标准色。

(三)香气和滋味的形成

在白茶制造中,萎凋叶随水分的减少,酶活性增强,叶内有机物趋向水解。淀粉、蛋白质分别水解为单糖、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为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奠定了物质基础。在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中,糖在后期有较多的积累,从而增进了茶汤的滋味。蛋白质的分解,形成了具有鲜味的氨基酸,氨基酸在醌的氧化作用下形成醛,提供了白茶的香气成分。只有在多酚类化合物被抑制时,氨基酸才稍有累积,增进了茶汤的鲜爽。在萎凋中后期,多酚类化合物缓慢轻微的氧化缩合,大大减少了茶汤的苦涩味,使滋味醇和。微量的氧化缩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及其他红、黄色素,使茶汤呈杏黄色。萎凋后期,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和氨基酸与糖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芳香物质。并筛、堆放后,一定的温、湿度使青气和涩味进一步消失。在干燥过程中,烘焙及时抑制了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排除了多余的水分,固定了形成的品质。在热作用下,可溶性氧化物有所增加,而茶多酚类总量减少。白茶制造,从萎凋开始,多酚类及其他各种物质,在既不制止也不促进酶促氧化的条件下,在自动氧化和较弱的酶促氧化中,形成了香气清鲜、滋味醇爽、汤色杏黄或浅橙黄的特有品质。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常喝茶的您,是不是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茶叶开封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质或是走味。茶叶是在保存完好的情况才能长期饮用,不担心过期的问题,那影响茶叶品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具体来说影响茶叶原料的品质有四大因素,当然对于成品茶,在制作工艺上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本节单讲茶叶原料。

1、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温度对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南方的7-8月份,气温有时会高达40℃以上,即茶叶已经干燥避光贮藏了,也会很快变质,使得绿茶不绿,红茶不鲜,花茶不香。因此,要维持和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应采用低温保温,最好能将温度控制在0℃-5℃之间。

2、氧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在自然环境的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若茶叶不经任何保护就直接存放在自然环境中,很快就会被氧化,使汤色变红,甚至变成褐色,茶叶也因此而失去鲜味。

3、光线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光能使茶叶内部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果把茶叶放在日光下晒一天,则茶叶的色泽、滋味都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从而失去其原有风味和鲜度。因此,茶叶一定要闭关贮存。

4、水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当茶叶的含水量超过6%时。其中各成分的变化就开始加快。因此,贮藏茶叶的环境必需干燥。

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之一)


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为唐代各种类型号的形成尊定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根据对活动目的、特点及思想的分析,唐代类型,可分为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以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三种。

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流派的形成。以目前了解的关于“”一词的最早记载,见于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如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脑。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饮酒多自欺。悉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诗人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激情满怀,文思似泉涌井喷,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后,生动地抒发了饮茶过程中的身心感受。“三饮”便得道了,而这个道是世人极难得到的。连“采菊山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田园生活隐居,寄情于田园山水的超脱行为都甚为可笑,茶的三饮便得道,为何陶潜不知呢?谁人与我知音?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的。  从上述内容理解,古代修行类,是通过饮茶得道,而这个道可能是陶潜隐居修行之类的最终目的;或如僧侣苦心修行,破除红尘烦恼、参禅修行的道;或如赵州和尚偈语“吃茶去!”的道等。 另外一种“得道”的解释应该是得道成仙,据《抱朴子》载:“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可见“”一词产生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有不解之缘。由此看来,该类型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人的一种感悟方法,是从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有一个从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沏茶、奉茶、品茶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累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的过程,观茶色、嗅闻茶香,品味茶汤,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和谐过程,使人返璞归真。饮一碗茶汤,到达涤去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饮罢,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静思的飞雨。至此,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达的境界,饮罢三碗便得。由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到达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同理,没有前而量积,是难以达到境界的。  最相近的例子,就是卢仝的茶诗:“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介绍了饮茶得道的环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茶浮光凝碗面。”描写了茶汤的品质特征:一碗仅是解渴,“喉吻润”,满足了生理需求;饮二碗茶后“破孤闷”,把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烦闷的心情消解了,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追求知识与精神财富的志向,志绝尘境;“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而尽皆散发,层层递进,使心灵轻盈;“五碗肌骨轻”,肉身凡胎的肌肉与骨骼也由于饮茶而净化,变得轻松、轻灵,已到量变累积至临界状态,为精神升华打好了基础;“六碗通仙灵”,人的肉体与心灵通过饮茶得到彻底净化,乘着清风达到仙人合一的灵境,到达了的境界。  修行类的代表性人物是皎然、卢仝、赵州和尚等。借助于饮茶使思想升华,超越人生,栖身物外,达到羽化成仙或到达参禅修行的美妙境界,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众多史料记载中均体现了这一关系。如卢仝饮六碗后,到达“通仙灵”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腑习习轻风生,蓬菜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如壶居士的《食忌》曰:“苦荼(在此读:茶cha)久食羽”;陶弘景在《杂录》中曰:“苦荼,轻身换骨”;《宋录》中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以及四川蒙山甘露祖师吴理真在上清峰植茶七株,后人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成地仙”之说。宋代范仲淹曰:“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靠风飞。”明代罗廪在《茶解》中曰:“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焉好不能得其当。”明代朱权的《茶谱》有“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  饮蒙山吴理真七株仙茶四两,即成地仙。卢仝的“六碗通仙灵”,皎然的“三饮”便得道、赵州各尚赐僧徒三次“吃茶去!”。虽然数量不等,算法不一,有如碗有大小,茶种类有异等,但揭示的修行类思想相同,即把饮茶活动作为修行悟道的一条捷径,借助于饮茶活动得到物我两忘的心灵感受,达到仙人般精神境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