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色一样都是红,熟普和红茶你分得清吗?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白茶和生普是一样吗 红茶和绿茶味道一样吗 红茶和绿茶的茶树一样吗

白茶和生普是一样吗。

我国有着六大茶类,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特征、文化和工艺。其中也有不少相似点,比如普洱熟茶和红茶,冲泡之后,汤色都是红的,很多茶友傻傻地分不清。其实,这两种茶的区别可大了,跟随我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工艺发酵各不同:后发酵和全发酵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加工而成的,需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晒青毛茶,再进行潮水、归堆、翻堆、干燥等工艺形成。而红茶则是全发酵茶,鲜叶采摘之后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即可。两个发酵程度都很重,因此茶性均温和,但在工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熟普和红茶的叶底对比

干茶外形有差异:褐红熟普和乌润红茶

普洱熟茶最常见的外形就是七子饼茶了,一眼就能认出来,当然也有散茶的熟普,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色泽棕褐或者褐红。

熟普和红茶的干茶对比

至于红茶,分为我们最常见的工夫红茶,还有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工夫红茶以条形为主,部分卷曲形,如祁红香螺等,其色泽大多乌润,金毫显露;红碎茶则更好辨认了,外形切碎呈细小颗粒状,色泽乌润,经常被加工成袋泡茶。小种红茶为武夷山的特产,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独特的松烟香为其身份的象征。

香气口感能区别:陈醇和醇甜

冲泡之后,熟普和红茶也大有不同,虽然汤色都是红红的,但香气和滋味有着很大的区别;熟普香气以陈香为主,入口之后,滋味醇厚,汤中带着陈香;红茶甜香为主,工夫红茶独特的番薯香让人难忘,入口滋味甜醇爽口。相比较之下,还是大有不同的。

熟普和红茶的茶汤对比

虽然汤色一样红,但其中乾坤却不一,通过小编的介绍,各位茶友对于熟普和红茶的区别可清楚了吗?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Cy316.com延伸阅读

汤色一样红?如何分清熟普和红茶?异同点?


我国有着六大茶类,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特征、文化和工艺。其中也有不少相似点,比如普洱熟茶和红茶,冲泡之后,汤色都是红的,很多茶友傻傻地分不清。其实,这两种茶的区别可大了!

熟普和红茶你能分得清吗?

一、工艺发酵各不同:后发酵VS全发酵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加工而成的,需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晒青毛茶,再进行潮水、归堆、翻堆、干燥等工艺形成。而红茶则是全发酵茶,鲜叶采摘之后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即可。两个发酵程度都很重,因此茶性均温和,但在工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1.熟普和红茶的叶底对比

二、干茶外形有差异:褐红熟普VS乌润红茶

普洱熟茶最常见的外形就是七子饼茶了,一眼就能认出来,当然也有散茶的熟普,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色泽棕褐或者褐红。

至于红茶,分为我们最常见的工夫红茶,还有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工夫红茶以条形为主,部分卷曲形,如祁红香螺等,其色泽大多乌润,金毫显露;红碎茶则更好辨认了,外形切碎呈细小颗粒状,色泽乌润,经常被加工成袋泡茶。小种红茶为武夷山的特产,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独特的松烟香为其身份的象征。

三、香气口感能区别:陈醇VS醇甜

冲泡之后,熟普和红茶也大有不同,虽然汤色都是红红的,但香气和滋味有着很大的区别;熟普香气以陈香为主,入口之后,滋味醇厚,汤中带着陈香;红茶甜香为主,工夫红茶独特的番薯香让人难忘,入口滋味甜醇爽口。相比较之下,还是大有不同的。

1.熟普和红茶的茶汤对比

虽然汤色一样红,但其中乾坤却不一,通过介绍,各位茶友对于熟普和红茶的区别可清楚了吗?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柑普这么多,你分得清吗?


柑普茶的柑

进入秋冬季节,清饮普洱是不错的而选择,而柑普、陈皮普洱,都能在饮茶的同时带来嗅觉与味觉上的刺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柑普吧~

柑,也称作柑子、金实,属于芸香科柑桔属。柑和橘相似,易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皮比橘厚。

目前市面普遍认为的柑普茶,是用产自新会的新会柑作为原料制作的,品种学名为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具有国家地理标识性。

新会柑采摘后,进行清洗晾晒,用工具在柑橘顶部开出一个圆孔,将果肉全部掏出,然后将普洱茶塞入果皮中,重新放回切下的果皮盖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成品便是柑普茶。

除新会以外,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肇庆的皇帝柑,潮汕地区的潮州柑,以及周边的广西柑、珠海柑等,每年也会制成陈皮、柑普茶销往全国各地,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等立地环境的不同,总体品质与新会的有差距。

柑普的分类

柑普一般分为青皮普洱、大红皮普洱和二红皮普洱,这是根据制茶时采用的新会柑种类来区分的。

新会柑作为广东著名特产,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胎柑、柑仔(小青柑、迷你柑)、青柑、二红柑和大红柑。

小青柑、青柑、大红柑

(1)小青柑

小青柑出现在2014年,选用尚未成熟的柑橘与云南普洱茶为原料一起制作而成。采摘于初秋至立秋期间(约7~9月),此时果皮尚未成熟,带有青色外皮,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优点:个头小,上市早,携带方便,通常一颗就是一泡,新颖可爱。

缺点:果实成熟度太低,含糖量低,性质酸涩,成分及长期功效未被检验,老人小孩及孕妇禁用。

小青柑口感对于很多不适应普洱熟茶味道的朋友来说,更容易被接受。

(2)青柑

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时制作。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泡水时更耐泡,味辛气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优点:药用成分含量高,可疏肝理气,缓解疲劳。耐存储。

缺点:未成熟果实药性比较强,若长期饮用容易气虚,建议可与人参等补气的产品搭配调饮。

细品青柑普洱会发现,它的滋味略带水汽,生津无回甘,风格清新,青柑味重,甚至有时会遮掩住普洱茶的味道。

(3)大红柑

指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暖入心脾。

优点:果糖含量较高,口感较为鲜甜,果皮成熟后,刺激性降低,内含物质更加温和,能调理肠胃,消食美容,缓解血管压力。

大红柑皮香浓郁,能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茶味也比青柑甜;同时有一定润感,相对青柑有一些厚度。而且普洱跟陈皮结合得很好,喝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

头大!陈皮普洱、桔普、柑普、小青柑……你分得清吗?


喝茶,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和给人舒适感的事情,遇到了自己喝着舒服的茶,就好了。但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品或名词术语,常常又让普通茶友们晕头转向。

比如2016年风靡一时的小青柑,还有桔普、柑普、陈皮普洱。这些同中有异的普洱再加工茶名,你是否真的弄清楚了呢?

1. 陈皮,陈皮普洱茶

陈皮,又称橘皮,是用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果皮经过干燥后而成,橘皮入药以陈久者为良,故名陈皮、贵老。

陈皮根据产地有川陈皮、广陈皮等之分,广陈皮中以新会产地陈皮为正品,尤以新会陈皮为上品。这里产的大红柑,果皮制成陈皮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向来享有盛誉,行销世界各地。

在广东省地方标准中,“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称为新会陈皮。”

广义上来说,陈皮茶指的就是以陈皮和茶叶混合而成的茶制品,所以陈皮普洱简单来说,就是熟普与陈皮拌合而饮。

目前,陈皮普洱茶有几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陈皮切碎与熟普散茶混装的;一种是将二者混合一起压成茶饼或茶砖的。在广东民间,通常是陈皮跟茶叶分开储藏,要品饮的时候按一定的比例投放冲泡,陈年普洱配陈皮,堪称绝配。

陈皮普洱茶结合了陈皮独有的果味清香和云南普洱茶特有的甘醇爽甜,茶汤细腻滑爽、回味甘甜,同时也因其良好的保健功效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2. 柑,柑普茶

柑,也称作柑子、金实,属于芸香科柑桔属。柑和橘相似,易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皮比橘厚。

目前市面普遍认为的柑普茶,是用产自新会的新会柑作为原料制作的,也即上文说的广陈皮原料,学名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具有国家地理标识性。

新会柑采摘后,进行清洗晾晒,用工具在柑橘顶部开出一个圆孔,将果肉全部掏出,然后将普洱茶塞入果皮中,重新放回切下的果皮盖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成品便是柑普茶。

除新会以外,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肇庆的皇帝柑,潮汕地区的潮州柑,以及周边的广西柑、珠海柑等,每年也会制成陈皮、柑普茶销往全国各地,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等立地环境的不同,总体品质与新会的有差距。

3. 桔,桔普茶

桔与柑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不同种。柑子果实较大,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耐储藏。桔子也称橘子,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果皮薄、海绵层薄,经晾干或者干燥后不具备药用价值,泡茶也没有陈香味。

市面上的桔普茶,一般是以阳山桔以及其他的桔子果皮为原料,然后与云南普洱熟茶相结合制成的茶品。

4. 柑普茶 ≠ 陈皮普洱茶

柑普茶原料中的柑,与广陈皮虽然原料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柑皮陈化为陈皮需要一段时间的陈放,所以严格来说,原料没有年份限制的柑普茶,并不等于陈皮普洱茶。

现在市面上很多打着陈皮普洱茶称号卖的其实是柑普茶,因为陈皮普洱茶相对成本更高,且具备良好的药用价值,真正的陈皮普洱自然价格也会更贵些;而柑普茶时间较短,还达不到陈皮普洱茶的功效,所以价格会低一些。

目前陈皮普洱还没有国家标准。有观点认为,新做的柑普茶,经过三年陈放之后,才可称陈皮普洱茶。

5. 桔普茶 ≠ 柑普茶

桔普与柑普的区别,首先体现在价格上。正宗新会柑的成本,是阳山桔等其他桔子的4-6倍,所以柑普的价格往往高出桔普好几倍甚至更多。

因为原料不同,所以外观、香气、口感等都不同。要分辨你购买的是不是正宗的柑普茶,首先可以看皮子表面的油包颗粒:柑皮表面油包颗粒大且分布均匀,有卷边现象;桔皮表面油包颗粒较细小且分布密集。厚度也有不同:新会柑的柑皮比较厚,约为2.2mm;而桔皮比较薄,约为1.1mm。柑普冲泡时口感甘甜且有回甘,桔普冲泡时则陈香味不明显。

6. 小青柑未必人人都适合

2016年火极一时的小青柑,原料采制新会柑柑青皮。

柑皮根据采收加工时间和质量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柑青皮是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青柑,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青皮的油酮类物质丰富,所以成品青皮含有丰富的挥发芳香油,泡水时更耐泡。

相对于成熟的红皮来说,青皮药性较为峻烈,行气力猛,中医常用于破气舒肝、散结消滞,与药性温和、常用于理气健脾的红皮有所不同。

又到寒风瑟瑟的秋冬季节,最宜喝点醇滑甘甜的熟普了,想必很多茶友的朋友圈里,都经常出现大家泡饮小青柑的图片吧。

但是喝茶讲究因人而异,这大火的小青柑,未必人人都适合,茶友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理性选择。因为,喝茶最重要是适合自己,要让自己喝着舒服。

“柑普”“桔普”,你分得清吗?柑普和桔普有什么区别?


近年快速流行起来的一种叫柑普的茶,柑果香与茶香融合,滋味独特。现在,网络上的柑普产品五花八门,有叫桔普茶、柑普茶、陈皮普洱。那么到底这些是不是同一个东西,相信很多卖家都是拎不清的。那敢问,如此混乱的购物环境,你们确定能够买到你需要的“柑普”吗?

首先,先分清楚柑、桔、橙子的区别再谈其它的:

柑、桔的概念实在太混乱了,柑普和桔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柑”和“桔”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第43(2)卷表明,现在对于柑与桔的争议很大,对于柑和桔的见解各不相同,其中有研究认为柑是桔与橙的杂交种,从柑和桔的表面上也可以看出不同点来。

柑子: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开白色小花,果实较大,果实球形稍扁,果肉多汁,味甜酸适度,有的微苦,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耐储藏。

常见的柑子有:潮州柑、新会柑、芦柑、金柑。

桔子:桔子也称橘子。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果皮薄,海绵层薄,味酸或甜,果皮与果肉容易分开,果瓣之间也容易分开,油室细小,经晾干或者干燥后不具备药用价值,泡茶也没有陈香味。

过年公司或者少数家庭都有盆栽砂糖桔,一般花卉市场都有。

常见的桔子有:砂糖桔、蜜橘、贡桔、冰糖橘、南丰橘

新会柑:其中,被称为广东三宝之首的新会陈皮,就是以新会柑的果皮为原料制成。

广东新会柑:常绿小乔木,学名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广陈柑农在漫长种植历史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

虽然什么柑都可以制作柑普,但由于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高,所以现在普遍认为新会柑制作出来的柑普最好,目前市场的柑普会根据柑皮的种类来区分。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

你别以为它们的区别是体现在时间上,用不同采收时期的柑皮制成的陈皮,其药用效果也是不同滴!

青皮挥发油含量高,味苦涩,制成陈皮后药性较为峻烈,行气力猛,用于破气舒肝、散结消滞。而红皮则多糖类物质含量高,味微甜,制成陈皮后药性温和不峻烈,用于理气、健脾化痰。而二红皮则介于其间。

而在制作柑普时,则沿用了柑皮的分类将柑普分为青皮普洱、二红皮普洱、大红皮普洱。

柑青皮: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青柑。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内表紧密光洁,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青皮的油酮类物质丰富,所以成品青皮含有丰富的挥发芳香油,泡水时更耐泡。

二红皮:指果皮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生理仍未充分成熟时(通常指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也叫二红皮、黄皮。这个时段的柑果叫二红柑。外表色泽褐黄色至棕黄褐,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较明显。质较硬,皮较厚,味辛带苦略甜。苦涩中略带有清甜之味。

大红皮:指果皮已基本着色,生理已基本成熟时(通常指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也称为红皮。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为大红柑。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内表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

柑普的制作工艺

看似只有反复的几个简单步骤:摘果、洗果、干燥、切帽、取肉、晾晒、入茶、干燥。但成品柑普的成效还得看最后干燥的“火候”。

根据最后干燥工艺的不同来划分,分生晒、高温烘焙、低温烘焙、半生晒,不同的干燥工艺对应着的直接就是柑普的价格高低,下面,小编为你分辨一下孰优孰劣。

1、生晒

指纯生晒,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利用日光晒至完全干燥,要完全晒干的话需要十几天到三十几天不等,在漫长的时间中物质之间得到了自然的转换。

日光中的红外波段(中波红外为主)效果是当代的人工干燥手段无法替代的,这样的独特性赋予了柑普茶皮色啡红柔润,香气沉实,回甘清雅,口感甜润生津的特点。

纯生晒柑普茶前三年口感融合度不够,茶味和果香味不交融,需要在陈放三年后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口感融合度。

除此之外,纯生晒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靠天吃饭,天气说变脸就变脸,如果遭遇天气突如其来的变化就容易出现柑普霉变、潮湿等现象。

所以现在企业一般不会采用纯生晒的工艺,除了天气不好掌控外,还有就是时间慢、产量低。

2、高温烘焙

温度70-80度,用烘干设备烘至足干。

高温烘焙时间短,成本低,且不受天气影响,烘焙出的柑普适即时饮用。但高温烘焙因为温度过高,就会使柑皮的焦油含量高,褐黄有油润感,且柑普里的各种物质不能得到良好的转化,制作出的成品柑普较次。

现在市场上研究柑普的行家普遍认为高温烘焙出来的柑普不具备陈化价值,即使存放再久,也不能转变成陈皮普洱。

但因高温烘焙时间短,便宜,产量也就高,利润也高,一些商家为贪图利益就会选用此方法来制作。不要担心,这里小编为大家支一招,高温烘焙出来的柑普果皮相对较脆且表面呈现油润感。

3、低温烘焙

不高于45度,用烘干设备烘至足干。

低温烘焙相对高温时间较长,但保持了一定的后期转化空间,价格成本也就略高一点。但比生晒时间又短,不过不用承担生晒柑普的各种天气变化出现霉变的风险,因为它能人为掌控。

低温烘焙具备提香、彻底干透、保持活性的优点,且比高温烘焙出来的柑普口感要好很多,是现在着重追求品质的厂家常采用的烘焙工艺。

4、半生晒

即半生晒低温烘焙,指生晒和低温烘焙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天气情况可以先晒再烘,也可以先烘再晒,其活性依旧保持。

半生晒低温烘焙既保证了口感,又使柑普中的各种物质得到了良好的转化,也降低了因天气变化带来质变的风险,但消耗时间较长,此方法制出的柑普质量仅次于生晒柑普,一般茶叶爱好者会认为此方法制作的柑普口感较好。

完了,按照上述逻辑,岂不是应该还有一个半生晒高温烘焙吗?这里需要给你们强调一下,不管是先晒还是先烘,只要经过高温烘焙这一步骤,其活性已失去,就更没必要去耗费人力物力再去生晒了。所以如果看见有“半生晒高温烘焙”的字眼,就该注意下。

补充说明: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而广陈皮则以广东新会县所产为上品,我们也可称之为“新会陈皮”。

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称为新会陈皮。

但是,在广东民间通常是陈皮跟茶叶分开储藏,要品饮的时候按一定的比例投放冲泡,陈年普洱配陈皮是绝配。

你分得清陈皮普洱、桔普、柑普、小青柑……吗?


喝茶,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和给人舒适感的事情,遇到了自己喝着舒服的茶,就好了。但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品或名词术语,常常又让普通茶友们晕头转向。比如2016年风靡一时的小青柑,还有桔普、柑普、陈皮普洱。这些同中有异的普洱再加工茶名,你是否真的弄清楚了呢?

1.陈皮,陈皮普洱茶

陈皮,又称橘皮,是用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果皮经过干燥后而成,橘皮入药以陈久者为良,故名陈皮、贵老。

陈皮根据产地有川陈皮、广陈皮等之分,广陈皮中以新会产地陈皮为正品,尤以新会陈皮为上品。这里产的大红柑,果皮制成陈皮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向来享有盛誉,行销世界各地。

在广东省地方标准中,“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称为新会陈皮。”

广义上来说,陈皮茶指的就是以陈皮和茶叶混合而成的茶制品,所以陈皮普洱简单来说,就是熟普与陈皮拌合而饮。

目前,陈皮普洱茶有几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陈皮切碎与熟普散茶混装的;一种是将二者混合一起压成茶饼或茶砖的。在广东民间,通常是陈皮跟茶叶分开储藏,要品饮的时候按一定的比例投放冲泡,陈年普洱配陈皮,堪称绝配。

陈皮普洱茶结合了陈皮独有的果味清香和云南普洱茶特有的甘醇爽甜,茶汤细腻滑爽、回味甘甜,同时也因其良好的保健功效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2.柑,柑普茶

柑,也称作柑子、金实,属于芸香科柑桔属。柑和橘相似,易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皮比橘厚。

目前市面普遍认为的柑普茶,是用产自新会的新会柑作为原料制作的,也即上文说的广陈皮原料,学名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具有国家地理标识性。

新会柑采摘后,进行清洗晾晒,用工具在柑橘顶部开出一个圆孔,将果肉全部掏出,然后将普洱茶塞入果皮中,重新放回切下的果皮盖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成品便是柑普茶。

除新会以外,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肇庆的皇帝柑,潮汕地区的潮州柑,以及周边的广西柑、珠海柑等,每年也会制成陈皮、柑普茶销往全国各地,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等立地环境的不同,总体品质与新会的有差距。

3.桔,桔普茶

桔与柑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不同种。柑子果实较大,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耐储藏。桔子也称橘子,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果皮薄、海绵层薄,经晾干或者干燥后不具备药用价值,泡茶也没有陈香味。

市面上的桔普茶,一般是以阳山桔以及其他的桔子果皮为原料,然后与云南普洱熟茶相结合制成的茶品。

4.柑普茶≠陈皮普洱茶

柑普茶原料中的柑,与广陈皮虽然原料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柑皮陈化为陈皮需要一段时间的陈放,所以严格来说,原料没有年份限制的柑普茶,并不等于陈皮普洱茶。

现在市面上很多打着陈皮普洱茶称号卖的其实是柑普茶,因为陈皮普洱茶相对成本更高,且具备良好的药用价值,真正的陈皮普洱自然价格也会更贵些;而柑普茶时间较短,还达不到陈皮普洱茶的功效,所以价格会低一些。

目前陈皮普洱还没有国家标准。有观点认为,新做的柑普茶,经过三年陈放之后,才可称陈皮普洱茶。

5.桔普茶≠柑普茶

桔普与柑普的区别,首先体现在价格上。正宗新会柑的成本,是阳山桔等其他桔子的4-6倍,所以柑普的价格往往高出桔普好几倍甚至更多。

因为原料不同,所以外观、香气、口感等都不同。要分辨你购买的是不是正宗的柑普茶,首先可以看皮子表面的油包颗粒:柑皮表面油包颗粒大且分布均匀,有卷边现象;桔皮表面油包颗粒较细小且分布密集。厚度也有不同:新会柑的柑皮比较厚,约为2.2mm;而桔皮比较薄,约为1.1mm。柑普冲泡时口感甘甜且有回甘,桔普冲泡时则陈香味不明显。

6.小青柑未必人人都适合

2016年火极一时的小青柑,原料采制新会柑柑青皮。

柑皮根据采收加工时间和质量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柑青皮是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青柑,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青皮的油酮类物质丰富,所以成品青皮含有丰富的挥发芳香油,泡水时更耐泡。

相对于成熟的红皮来说,青皮药性较为峻烈,行气力猛,中医常用于破气舒肝、散结消滞,与药性温和、常用于理气健脾的红皮有所不同.

又到寒风瑟瑟的秋冬季节,最宜喝点醇滑甘甜的熟普了,想必很多茶友的朋友圈里,都经常出现大家泡饮小青柑的图片吧。但是喝茶讲究因人而异,这大火的小青柑,未必人人都适合,茶友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理性选择。因为,喝茶最重要是适合自己,要让自己喝着舒服。

你能分得清铁观音和大红袍吗?


铁观音和大红袍是我国的传统历史名茶,这两类茶的品质都是非常好的,各自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但由于二者都是乌龙茶(青茶)的一种,自然会弄混这二者的关系了,那么铁观音和大红袍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先不着急说铁观音和大红袍两者的区别,我们先来具体认识下传统铁观音的概念,如此有助于你后面的认知。那么传统铁观音颗粒呈半条索状,较为弯曲紧结,梗皮红褐亮;色泽乌黑发亮,红点明显;香气浓郁,音韵明显,带兰花香;口味醇厚,回甘持久;汤色呈橙黄色,有的偏深;叶底色泽偏深,主要呈墨绿色,叶面往往为绿叶红边,色泽均匀度要求较低。传统铁观音摇青重,炒青温度适中,容易形成“绿叶镶红边”;包揉力道适中,形成半条索状外形;发酵较重,形成口味浓郁。

通过以上对传统铁观音品质特征的了解,那么大家知道这传统铁观音和大红袍有什么区别呢?

1、树种不同

首先,我们要清楚铁观音和大红袍的区别之一是树种不同。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那么岩茶传统的品种是水仙、肉桂、名枞等。而铁观音传统的品种是铁观音、毛蟹、梅占等。现在市面上有不乏是用闽南铁观音的树种来炮制岩茶的,但其中的口味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肯定不好喝!

2、制作工艺的区别

其次,铁观音和大红袍的区别之二是制作工艺上的不同。那么两者的制作工艺区别,主要在于发酵和揉捻。现在大部分的铁观音为轻发酵,程度约10%-20%左右,远不及岩茶的30%-60%。而在揉捻方面,铁观音是采用包揉法,将茶叶揉成团球状,而岩茶是采用推揉法,将茶叶揉成条索状。

3、焙火的区别

另外,铁观音和大红袍的区别之三是焙火上的不同。那么炭焙铁观音茶叶是在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茶基础上,木炭再次进行约5-7小时的炭焙时间(故而得名),火候必须掌握恰到好处,温度不太高,50-60度是最好的,因为传统的炭火烧铁观音茶必须有人照顾炉注意防止对茶叶本身的质量过多的影响。而大红袍作为岩茶的代表,起焙火工艺更是独到。但现在采用传统手工焙火的茶较少,大部分还是用电焙,有个说法,现在市面上99%的好茶都是用电焙的!

总结了以上两者三方面的不同区别之后,大家对于铁观音和大红袍这两种茶叶应该有点清晰了吧。铁观音和大红袍是乌龙茶中最常见的茶,其风味各有不同,也有不同的拥护群体,其实要对比二者哪个好,还真比较不出来,纯粹看个人喜欢吧!

你分得清铁观音与冻顶乌龙吗?


很多茶友觉得铁观音(此文提及的铁观音为清香型)和冻顶乌龙不好区分,两者对比之下,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分辨的小技巧。

相同点

1、同属乌龙茶系,半发酵茶。

2、外观相似,半球状或螺状。

3、冲泡后叶片外观:青蒂、绿腹、红镶边。

不同点

1、茶树品种不同。

2、发酵程度不同:铁观音8~18%,冻顶乌龙20~70%。

3、工艺不同:铁观音制作工艺中无“回软”工序,而冻顶乌龙有。

区分技巧

1、观色泽: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低及低温保存,色泽砂绿;冻顶乌龙一般发酵程度高,且经过焙火,颜色稍偏黄褐色。

2、看外观:冻顶乌龙多成半球状,且颗粒较大,茶叶中多带茶梗;铁观音呈一般螺状,颗粒较冻顶乌龙小,茶梗较少。

3、嗅气味:未冲泡前,冻顶乌龙茶香气要比铁观音浓郁一些。

4、冲泡闻香:等量冲泡,铁观音的香气很浓郁,冻顶乌龙要淡一点,有桂花或水果的香气。

5、冲泡察色:等量冲泡,由于冻顶乌龙发酵程度高一些,一般说来汤色重一些。

6、观察叶梗:等量冲泡,一般说来铁观音的茶梗要少于冻顶乌龙,冻顶乌龙多为手采,茶梗在所难免。

7、品尝茶汤:等量冲泡,冻顶乌龙的桂花香或熟果香较浓,且回甘明显。

8、经泡程度:等量冲泡,一般说来冻顶乌龙发酵程度高,更经冲泡,至少可以冲泡六次,而铁观音要差一些的。

9、观察叶底:冻顶乌龙多次冲泡后,芽叶依然完整,用手撕扯,仍具强度;铁观音多次冲泡后,叶片会碎掉,韧性要差一些的。

功夫茶与工夫茶,你分得清吗?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 ...”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 ...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而“功夫茶”指的是什么呢?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都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数种,如火炉、羽扇、橄榄炭,以传统炭烧的方式来煮沸水,有时还会搭配专门的钢筷来翻动炭火。

潮汕“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有机会的话,你还可以去试试朱泥壶的手拉坯制法。

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嘛,“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技艺。

如潮汕“功夫茶”里的“纳茶”这一说——把茶叶放入壶之前,得将茶叶的粗细分别开来,最粗的放壶底,细嫩的放中间,再把粗大的茶叶放在最上面,据说这样泡出的茶叶才甘苦适中且不会茶壶。

完整的功夫茶具

泡功夫茶最出名的地方就是福建,潮汕,台湾,这三处的地方的乌龙,制法滋味冲泡技巧各有不同,但是技巧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都叫功夫茶,泡功夫茶如果基本功夫不齐备的话,那么茶味就出不来。神韵、意境就有点空中楼阁了。盖碗茶具,茶海(也叫“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壶,茶盘,茶巾。这里说的是泡乌龙茶-铁观音用的茶具,当然有一些比如擂茶等的功夫茶就不一样了。

功夫茶的主要茶具

1、盖碗的陶瓷茶具: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2、茶海(也叫"公道杯"):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

3、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铁观音)特有的茶具。

4、茶壶:紫砂或朱泥的

5、茶盘:宽,平,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

6、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

7、炉及水壶: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

8、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9、储茶的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

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才算得上是功夫茶,传统的潮州功夫茶一般只要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不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不就是教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美好品德,对身边的每一位人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吗?

图解|最易弄混的“非茶之茶”,你分得清吗?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茶友“真真假假”问了小懂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我们平时所喝的茶叶,为什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茶?用树叶或者其他材料泡水,不也是茶吗?这要作何解释。”

为什么只有它们被称作“茶叶”

首先,小懂对于茶友提出这样的问题表示非常的理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小懂也经常碰到类似的问题,相信大家也经历过诸如这样的场景: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热情地招待你喝茶,端上来的却是不知名的茶,杯子里泡的“茶”和我们平时所喝的六大茶类对不上号。但此时主人还是会说“请喝茶”,即便他给你端上的甚至是一杯白开水。

这就涉及到我们日常习惯的问题了,“喝茶”如今通常是指喝“白开水或者用茶叶、树叶等其他材料冲泡的汤水”,此“喝茶”与我们喝的六大茶类的茶还是有区别的。

说到底,它们的区别是从生物学分类的角度进行划分的。生物学分类的级别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它们之间互为从属关系。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的茶叶,在生物学的分类对应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侧膜胎座目、山茶科、山茶属、茶”,所以这是从生物学分类上就规定好了的。

其他的树叶或者植物的花、果所冲泡的汤水,虽然也可以叫“茶”,但本质上还是和茶叶不属于同一个物种,我们更习惯将这类茶称之为“非茶之茶”。这些非茶之茶也是很容易和平时我们喝的茶搞混的,下面小懂就为大家介绍几种较难分辨出来的:

杜仲茶

杜仲和茶一样,都是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只不过它是杜仲目、杜仲科、杜仲属。杜仲又叫做“丝连皮”、“思仲”等,属于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稀少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被我国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的二级珍贵保护树种。

杜仲茶是以植物杜仲的叶子为原料,经传统茶叶加工及中药饮片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杜仲叶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叶柄较短。叶质较脆,用手一搓就很容易破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味道微苦。

银杏茶

银杏是裸子植物门、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树又被称为“白果树”、“长青树”、“夫妻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冰川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

银杏树叶呈扇形,有细长的叶柄,两面淡绿色,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

银杏茶利用银杏树的叶子生产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饮用,能增强人体体力,提高免疫功能。

苦丁茶

苦丁茶和茶叶同门、纲,属于管花目、冬青科、冬青属、大叶冬青。苦丁茶主要分为大叶冬青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

大叶冬青苦丁茶,属于常绿乔木,因为它的汤水清香可口,回味甘甜,又被称作“甜茶叶”。它的种类又可分为长叶种、卯叶种、小叶种。其树生于阴湿的山谷杂木林中或溪边,高可达数米,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树叶较厚,有革质感,边缘锯齿稀疏锐利,两面均无毛,叶柄较粗。

小叶苦丁茶外形紧细均匀,色泽润绿,汤色碧绿,俗称“青山绿水”,清香四溢,滋味微苦,回味甘甜,耐冲泡,叶底鲜绿。苦丁茶的制作和茶叶相似,也经过了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艺。

绞股蓝茶

绞股蓝又叫“乌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葡萄科植物乌敛梅在形态上很相似。绞股蓝叶色墨绿,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叶子边缘有锯齿。

绞股蓝茶采摘绞股蓝嫩叶和嫩芽,经由现代中药加工工艺与古法炒茶工艺相结合炮制而成,茶汤碧绿,稍带清香、微苦,入喉回甘。

亲们,上面的这几种“非茶之茶”,是不是和茶叶很像?日常生活中,这些茶一般多作为保健茶而被人们饮用,其实将这些列举出来,不是要比较它们和茶叶孰高孰低,只是作为一个喝茶的茶友,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必要的,毕竟经常接触,可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