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饮茶的方式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全自动饮茶机 茶叶的介绍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发明饮茶的方式介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发明饮茶的方式介绍”相关知识!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1.祭品:

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

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

“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

“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小编推荐

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方式介绍


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方式,是将茶煮成羹汤而饮。煮茶,或加冷水,或加热水,煮至沸腾,乃至百沸。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仅限于王公朝士。晋以后,饮茶进人中下层社会。

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此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中及文人士大夫、宗教徒,可谓社会各个阶层普遍饮茶。饮茶成一时风尚。

文人士大夫饮茶风气很盛。张载、左思、杜育、陆纳、谢安、桓温、刘琨、王濛、褚裒、王肃、刘镐等文人士大夫均喜饮茶。茶,作为风流雅尚而被士人广泛接受。

晋惠帝蒙难初返洛阳时,侍从以“瓦盂盛茶”供惠帝饮用,可知惠帝日常生活中应当饮茶。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记》载:“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莽。”在温山建御茶园,茶叶专供皇室。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提神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静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中国的饮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诞生地。道教徒很早就接触到茶,并在实践中视茶为成道的“仙药”。道教徒炼丹服药,以求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于是茶成为道教徒的首选之药。在茶从食用、药用向饮用的转变中,道教发挥了重要作用。道教徒崇尚饮茶,其对饮茶功效的宣扬,提高了茶的地位.促进了饮茶的广泛传播和饮茶习俗的形成。

   同期的佛教徒也以茶资修行,以茶待客,同时,平民阶层的饮茶也越来越普遍。

中国的饮茶方式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以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其实聚饮亦很有趣,主要有茶宴、茶会、茶话会等方式。

在宋代有点送茶和斗茶、分茶游戏。公众茶事设施主要有茶摊、茶室、茶馆。独饮·对饮·品饮·聚饮独饮、对饮、品饮、聚饮是饮茶的4种方式。杯茶独酌,慰孤独,益神思,得茶之神韵。寒夜与友对饮,促膝相谈,可得茶之趣。"茶三酒四",品茶以三人同桌为佳,可领略茶之美味。

张源于1595年前后著的《茶录》叙饮茶体会和心得,顾大曲序说: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这位"隐士"无所事事,深山苦读,若不是以"独饮自娱",他能坚持30年么?恐怕不能。古代文人常常是以书为友、以茶为伴,"琴棋书画"后应添一字:"茶"。正因为文人的广泛参与,历千余年之久,使茶事具浓厚文化色彩。

月下窗前,独自品茗,慰孤独,益神思,可得茶之神韵,但毕竟没有对饮富茶趣。心有所得,总想说道说道,说给月听?说给影听?那要饮酒,饮得酩酊大醉,以便恍兮惚兮,进入虚幻,生发狂想。茶却是"现实主义"饮料,越喝越清醒,虚与实,阴与阳,一清二楚,决然不会将界限模糊。

若是严寒的冬夜,拥炉独饮,虽可领悟茶之神韵,但终究有些冷清。此刻,有故人不期而至,不由喜出望外,然后促膝而坐,共同煮水煎茗,室外大雪纷飞,屋内炉火跳跃,釜中茶汤鼓浪,白气袅袅,香味四溢,此情可入诗,此景可入画。宋代诗人杜来的《寒夜》就表现了雪夜对饮的茶趣。原诗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作者把"寒夜茶"和"窗前月"、"雪中梅"视为同等的雅事。寒夜与友共饮佳茗,正符合明人冯可宾在《岕茶笺》中提出的"茶宜"之"无事"、"佳客"、"幽坐"、"吟诗"、"精舍"、"会心"、"赏鉴"等项。若仅为止渴而饮,便没了情趣。文人正是借品茗薰陶自己,怡养从容雅致、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

三人为众,三人一块饮茶正合"品"字之义。"品"字字形是三个"口"字组成的,正说明三人聚饮是最佳组合。独饮太清冷,对饮虽有情趣,二人促膝相谈,如同唱二人转,不是你说就是我唱,没个喘息时刻,但三人共饮就添了许多热烈气氛,摆开龙门阵话题如小溪流淌,不会戛然中断,相对而言,也多了些闲适和轻松,那茶自然就更有味!

多人聚饮(指三人以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如茶宴、茶会、茶馆、茶摊。特别是茶馆,南来的,北往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张王李赵,五方杂处,茶人为解渴而来,又解渴而去,似无茶道之可言!但较之闹市通衢,较之商店市场,较之餐馆酒家,这里乃是清静之所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五知己共一茶桌,仍可闹中取静吸饮佳茗,获得轻松闲适的精神享受。

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八小时之外寻一可心茶馆,约一二良友,叫上一壶好茶,边饮边聊,躺在竹椅上跷脚架码,神经顿时轻松,觉得十分惬意。人虽多,但各人头上一方天,谁不妨碍谁。若是饮酒,划拳行令,噪声聒耳,一旦醉酒失态,发难斗殴,不仅妨碍公共秩序,也有损个人健康。要建设一个文明城市,聚众饮酒不可,聚众饮茶该大力提倡。聚饮就品茶言虽不如独饮、对饮、品饮,但因茶德高尚,是文明饮料,其益处又非聚众饮酒所可比拟。

古人认为饮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前三句正确,最后一句有失公允,应改为"多人得利",得些啥利呢?一利止渴,二利小憩,三利社交,四利获取信息。当今政界、商界、实业界乃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聚饮,茶是当今社会的"公关饮料"。就是今之文人生活在今之信息时代,要作文就必须进入公众社会,聚饮是了解当今社会芸芸众生现状的好场所,若一味效古人"月下独饮",纵饮得飘飘欲仙,亦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与时代隔膜便干涸了创作源泉,便无文可作了。

荷兰的饮茶方式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

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茶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茶很快的风行了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来,主人会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礼节接待。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马上会打开漂亮精致的茶叶盒,取出各种茶叶,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凭他们挑选自己爱好的茶叶,放进瓷制的小茶壶中冲泡,每人一壶。早期的荷兰人饮茶时不用杯子,而用碟子,当茶沏好以后,客人自己将茶汤倒入到碟子里,喝茶时必须发出“啧啧”的声响表示了对女主人和茶叶的赞美。

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欲望的增长,饮茶之风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些贵妇人,迷恋喝茶,终日陶醉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弃家不顾,引起人们的侧目,在18世纪初上演的喜剧《茶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写照。这出戏更加助长了欧洲各国人民的饮茶风气。

到17世纪下半期,茶叶输入量骤增,茶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到1734年,荷兰茶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

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已不如住昔,但饮茶之风依然存在,本地人爱饮佐以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而旅居荷兰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冽、味浓的薄荷绿茶,而在几千家的中国餐馆中,则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饮茶方式的演变历史


茶叶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后,对它的利用方式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化,才进展到如今天这种开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式。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仅仅是把茶叶当作药物。这与《神农本草》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相吻合的。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区的群众当作药用。那时人们从野生的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其汁水,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这样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涩,因此那时称茶为苦荼。

至迟到秦汉时,人们创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烧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这种在茶中加入调料的饮法,在我国的部分民族和地区中沿习至今,如傣族饮的烤茶,就是在铛罐中冲泡茶叶后,加入椒、姜、桂、盐、香糯竹等调和而成。

到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大盛,当时人们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这种压成团饼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茶饼的表面上分别压有龙凤图案,称为龙团凤饼。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细筛,置于盏杯之中,然后冲入沸水,这就是所谓的研膏团茶点茶法。当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还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茶宴的内容大致先由主持人亲自调茶或亲自指挥、监督调茶,以示对客人的敬意,然后献茶,接茶,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茶过三巡之后,便评论茶的品第,称颂主人道德,以及赏景叙情、行文做诗等等。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龙团凤饼劳民伤财,于是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所说的芽茶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散茶叶了。从此以后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条形散茶,使饮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样的饮茶方式使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人们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艺术。这种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除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部分人饮用即冲即饮的速溶茶,或为了治病保健的需要,饮用含茶或不含茶的保健茶外,饮茶的方式、方法自明朝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中国的饮茶方式(下)


茶之一德是可联络感情,表达敬意,久而久之,这一品质演化为煎茶待客的习俗。

据传,宋神宗初年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光临某寺,老和尚不认识,冷淡地说声坐,吩咐小和尚一句茶;寒暄几句,见来人气度不凡,热情起来,招待升格,改口说声请坐,吩咐小和尚敬茶;苏东坡道明身份,老和尚热情加倍,招待再升格,忙说请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时老和尚索取墨宝,苏东坡借汤下面挥联讥之,联曰: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苏东坡将老和尚大大奚落一番,并留下这千古名联。说句公道话,老和尚于礼节上并无大错。佛门实乃清静之地,你来我往,对所有人一概待为上宾,敬奉香茶,大概谁也无此耐心,寺里也不会有那么多香茶。只是老和尚倒楣,撞在苏东坡手里,落下千古笑柄。

这副楹联也说明,在中国,待客以茶为上,若不想一视同仁,可在茶品上别亲疏贵贱。陌路之人,讨得一杯粗茶水,也算对方尽了地主之谊。

若约佳宾聚饮,茶宴是最好形式。

茶宴起于何时?有人认为,当上推至三国,吴主孙皓宴请满朝文武,对大臣韦曜开后门:密赐茶荈以当酒,以免迫于形势醉个半死。但这只是大型酒宴的小插曲,不算茶宴。

应当说,茶宴源于魏晋南北朝,兴于唐宋,《晋中兴书》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馐必具。乃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陆纳的侄儿俶因将茶宴擅自改为酒宴而挨了40大板,这说明陆纳以茶果待客已非一日,称之为素业必已坚持多年。《晋书》也有类似记载: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尊柈茶果而已。桓温是古代名臣,宴饮只备七盘茶果。陆羽主张茶道精行俭德,与桓温设茶宴的宗旨是一致的。

茶宴的正式记载见于中唐,《茶事拾遗》曾记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字仲义,吴兴人,天宝十年(751)进士,曾与赵莒一块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但不象竹林七贤那般狂饮,而是以茶代酒,所以能聚首畅谈,洗净尘心,在蝉鸣声中谈到夕阳西下。为记此盛事,写下一首《与赵莒茶宴》诗。

中唐时,湖州的紫笋和常州的阳羡茶同列为贡品,特别是顾渚的紫笋被陆羽评为仅次于蒙顶的天下第二名茶。每年早春采茶季节,湖、常二州太守在顾渚相聚,联合举办茶宴,邀集名流专家品茗,对新茶作出鉴定。有一年,白居易被邀请,因病未能躬逢盛会,最后写诗感叹其事,诗的题目是《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道是: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薄黄酒对病眠人。这次茶宴不仅为互通友好,还有经济合作性质。两州太守既都来自名茶之乡,为确保名茶声誉,提高贡茶品质,让龙心大悦,自有必要在一块切磋切磋。茶原产滇黔,名茶却多在江南,这与江南茶农及地方官的努力创名牌有关。茶宴虽为谋求友谊与合作而办,但并不枯燥乏味,可茶话--边品茗边闲聊,可歌舞助茶兴。如此盛况,难怪白居易以病卧北窗自叹。

还应提及的是中唐诗人吕温,山东泰安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是好友。他写过一篇《三月三日茶宴序》,文曰: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文人宴会上以茶代酒,标志着生活习俗的大改变。不用说,茶宴是中国文人的创造,创造者包括入仕的士和未入仕的士。这次茶宴选择的时间好,三月三日,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环境好,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红蕊拂衣,人已回归大自然。客亦佳,什么南阳邹子、高阳许侯,皆是鸿儒而非白丁。茶煎的好,茶具好,茶也喝出了神韵,不令人醉,微觉清思,正好言诗。这篇序比陆羽的《茶经》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茶道。

众人聚饮最好的佐茶法是闲谈,写《茶疏》的明人许次忬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只有品茗才配清言雄辩。若是饮酒,那只能说酒话,酒乱神思,必然会走火入魔,失去理智,不合逻辑,乱说乱道。而茶益神思,边饮边谈颇相宜,严肃可也,轻松可也。在中国有茶余饭后一说,即指说些无关宏旨的轶闻趣事让人轻松轻松。英国饮午后茶就喜欢闲聊,所以小说家费尔丁说:爱情与流言是调茶最好的糖。朋友相交,有事相商,或想一块聊聊,便以到我家喝茶相邀。

茶宴重在宴请,茶话重在清谈,茶会则是一种社交性集会。

诗人钱起《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诗曰: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料。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诗人尝到了茶会的甜头,一边品茗,一边畅谈文学。茶好景亦好,景助茶兴。从此往后,文人雅集以茶代酒,不复醉流霞。

宋代亦有茶会。朱彧(y)《萍洲可谈》卷一云:太学生每路有茶会,轮日于讲堂集茶,无不毕至者,因以询问乡里消息。此类茶会具同乡会性质,以茶结同乡之缘,叙同乡之谊,互通家乡消息。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社会)一节中说:更有城东城北善友道者,建茶汤会,遇诸山寺院建会设斋,又神圣诞日,取缘设茶汤供众。寺院作斋会,富户以茶汤助缘,名叫茶汤会,实则相当今之基金会,寺院以助茶汤为由募集资金,以供宗教活动的日常用度。要几个茶汤钱比地方青皮恶少无端勒索讨几个酒钱不知文明多少倍,因之茶有十德,茶的形象美好,所以宋代给官吏的兼职工资叫茶汤钱,给侍者的小费也叫茶汤钱。

此后,中国茶会走出国门,并被西化。本书第二章里曾列举古巴茶会,再看看英人茶会的实际情形。张德彝《使英杂记》载:茶会、跳舞会之盛,每年由三月至六月中旬止。此俗由来最古,欧罗巴、亚美里加二洲各国率皆为之。凡人家店肆,平时大厅敞房以备盛会,若以为公事之不可无也。西人性好奢华,凡富贵喜交结者,皆乐为之。一人子女,待其长成,虽无力,亦必勉强支应,设会结交,以便子女得友相与往来。则男可访女,女可觅男,嫁聚咸赖于此。因男女细心访察,各得所愿,则意洽情投,鲜有作秋扇之歌者。每会所费,少者百余镑,多者至六、七百镑,合银二千四、五百两。此俗最古也不会早于16世纪。1607年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运去绿茶,此时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10年转运欧洲,1650年饮茶风气传到英国咖啡馆。1657年英国一家咖啡馆进口绿茶售价为每镑6-10英镑。当时在英国办茶会不会比酒会省钱。茶会在中国是文人雅事,以清谈和吟诗为主要内容,英国人接过去则变成了跳舞和婚姻,这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过在中国,茶与婚姻一直有联系,至今还有把婚姻聘礼称为茶礼或下茶。茶会虽已英国化,但茶道基本宗旨并没变化,以茶结友本是茶之一德。

茶会最壮观的大概还是清末西藏喀温巴穆大喇嘛庙的僧人茶会,4000人出席,喝了8000杯。

由茶会、茶话演变而成茶话会,其释义是: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就是饮茶清谈。茶话会以其简朴无华而风行全国。佳节来临,中共中央领导人备清茶一杯,请各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共祝良辰,互表心愿,促成党内外大团结的新局面,共创四化大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中国茶道引入政治生活,倡廉反腐,带了个好头。于是茶话会取代了酒会,用于方方面面:共商国是,招待外宾,庆贺佳节,学术讨论,开业庆典,签约奠基,表彰先进,送旧迎新诸如此类,纯洁了社会风气,节约了巨额开支。此风传入国外,受到广泛的欢迎,被誉为茶杯和茶壶精神。这足以说明,纵使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宇宙时代,中国茶道仍是人类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的饮茶方式(中)


三人为众,三人一块饮茶正合品字之义。品字字形是三个口字组成的,正说明三人聚饮是最佳组合。独饮太清冷,对饮虽有情趣,二人促膝相谈,如同唱二人转,不是你说就是我唱,没个喘息时刻,但三人共饮就添了许多热烈气氛,摆开龙门阵话题如小溪流淌,不会戛然中断,相对而言,也多了些闲适和轻松,那茶自然就更有味!

多人聚饮(指三人以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如茶宴、茶会、茶馆、茶摊。特别是茶馆,南来的,北往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张王李赵,五方杂处,茶人为解渴而来,又解渴而去,似无茶道之可言!但较之闹市通衢,较之商店市场,较之餐馆酒家,这里乃是清静之所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五知己共一茶桌,仍可闹中取静吸饮佳茗,获得轻松闲适的精神享受。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八小时之外寻一可心茶馆,约一二良友,叫上一壶好茶,边饮边聊,躺在竹椅上跷脚架码,神经顿时轻松,觉得十分惬意。人虽多,但各人头上一方天,谁不妨碍谁。若是饮酒,划拳行令,噪声聒耳,一旦醉酒失态,发难斗殴,不仅妨碍公共秩序,也有损个人健康。要建设一个文明城市,聚众饮酒不可,聚众饮茶该大力提倡。聚饮就品茶言虽不如独饮、对饮、品饮,但因茶德高尚,是文明饮料,其益处又非聚众饮酒所可比拟。

聚饮规模最壮观的大概是清末西藏喇嘛教的一次茶会。在喀温巴穆大喇嘛庙举办了一次茶会,聚集四方僧众4000余人,巡礼和尚用茶款待全体僧众。行茶仪式是:喇嘛排列成行,披法衣静坐,神态庄严,年轻僧人抬出茶釜煮茶,待水滚沸时投入优质砖茶,此茶已碾碎,价值是5块砖茶值1两银子;待茶熬煮得香浓时,由年轻僧人酌茶,并分施给众僧;施主拜伏在地,大唱赞美歌;巡礼和尚的茶中加添点心或牛酪,并一同用茶。礼成。

这次茶会据说每人饮了两杯茶,共8000杯,费银50两。此事见于咸丰二年(1852)葡萄牙教士忽克所著《中国西藏旅行记》。类似记载还见于英国军人查理鲍尔写的《西藏人民》一书。

清末西藏喇嘛教大型茶会至少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4000人一同饮茶,二是茶釜巨大。

古人认为饮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前三句正确,最后一句有失公允,应改为多人得利,得些啥利呢?一利止渴,二利小憩,三利社交,四利获取信息。当今政界、商界、实业界乃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聚饮,茶是当今社会的公关饮料。就是今之文人生活在今之信息时代,要作文就必须进入公众社会,聚饮是了解当今社会芸芸众生现状的好场所,若一味效古人月下独饮,纵饮得飘飘欲仙,亦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与时代隔膜便干涸了创作源泉,便无文可作了。点送茶分茶斗茶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茶道向民间性、娱乐性发展。点送茶是民间茶俗,分茶、斗茶是茶艺游戏。较之唐代,宋代茶事更多文化内涵。就古代茶事而言,唐代讲俭朴,明代务实,惟宋代花哨。宋人吴自牧著《梦梁录》卷十六《茶肆》中说: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请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这段文字记叙了南宋时代都城临安(杭州)的民间茶俗。文中讲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提茶瓶者。茶瓶是宋代盛茶用具,蔡襄《茶录》云: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茶瓶有嘴有柄,较之唐代的鍑和碗进了一步。点茶就是往茶汤里冲入开水,同时用茶筅击拂,即用竹刷子搅动浓稠的茶汤,要求汤面泛花而茶盏边壁不留水痕。提着茶瓶穿梭在巷陌街坊大概送的是点好了的茶,而不是开水,因为宋人是煎水不煎茶,水烧至连珠便要投入茶末,再烧一会儿,至鼓浪时即成茶膏,然后注入开水,即可饮用。提茶瓶者沿门施茶,让街坊邻里无须自己操劳,便可马上享受品茗之趣。在宋代烹茶并不那么容易,有茶有水还得有闲,才可能耐着性操作茶事。沿门送茶这风俗很美,丰富了社区文化,定会受到市民们的欢迎,就如同今之市民欢迎快餐食品一般。提茶瓶是七十二行中之一行,职业侍茶人,是否无偿服务?无从考证。

提茶瓶者沿门点送茶在朔望日显得最为重要,朔日是农历每月初一,望日是农历每月十五,是早晚三炷香祭祀家神的日子,茶在西周时代曾作祭祀品,南宋临安的百姓们或许以茶代酒,是否古风犹存?待考。提茶瓶者点送茶遇上本街婚丧之事还起着往来传语作用,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载: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邓之诚的注解云:提茶瓶即是趁赴充茶酒人。寻常月旦望,每日与人传语往还,或许集人

情分子。看来提茶瓶者利用点送茶之机,在本社区内传递信息,如某家老人去世,某家少壮夭折,某家嫁女,某家娶媳,某家做寿,某家乔迁这些社区大事全靠提茶瓶人传语往还,有时还当分子头,歙钱集体送礼。提茶瓶者点送茶不仅给千家万户送了茶,还送去茶之精神:致清导和。于联络感情、和衷共济大有裨益。

上面所提到的东京,即今之开封,时为北宋都城。说明提茶瓶点送茶早在北宋就已有之。

点送茶另一方式是龊茶,送茶人是街司衙兵百司人,身份不高贵,但比寻常百姓是楼上铺晒席--高出一篾片。就因为有那么小小一点权势,他们便可借点送茶之机,敲街市商贾的竹杠。和尚道士也点送茶,以广结善缘,沽名钓誉,并借机张罗生意(为人办法事),以此作进身之阶。

在南宋大酒楼还有另一种点送茶。食客登楼就座,便有跑堂的提瓶献茗,待以上礼,别具一格的是盏中加入时令鲜花,以增茶香,称之为点花茶。

点送茶是茶道与民俗的结合,颇富民间色彩。宋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浮浪子弟一方面继承唐代的品饮艺术,但另一方面却抛弃了唐代茶道基本精神,将饮茶变成了玩茶,分茶、斗茶便是他们百无聊赖的创造。

分茶游戏始于北宋末年,蔡京著《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一件事: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徽宗皇帝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宴会之上徽宗露了一手:令近侍取茶具,亲自煮水煎茶,注汤击拂,其手法妙在不同于一般点茶,盏面乳白色,幻化出疏星朗月图象。

这便是古怪刁钻的分茶游戏。要求击拂后盏面的汤纹水脉的线条、多彩的茶汤色调、富变化的袅袅热气,经茶人臆想,组合成一幅幅朦胧画面,状若山水云雾,状若花鸟虫鱼,状若林荫草舍称之为水丹青。据说僧人福全最擅此道,他甚至能将茶汤幻成一句诗,若同时点四盏,便得四句诗,并连贯成一首绝句。这位分茶能手颇有名气,常有施主请求他表演,以一饱眼福。福全骄矜自咏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尽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这位僧人自视甚高,竟不把茶神陆羽往眼里瞧。社会风气如此,也难怪这位和尚自吹自擂。

宋代诗人咏分茶游戏的诗句有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矮低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杨万里的《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写的最生动传神,诗曰: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声,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人不满足于实实在在的煮水、击拂,而将茶事升华为一种奇特的不可思议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从茶事中分出一个未载入艺术史册的艺术门类。显上人就是当时颇有造诣的分茶艺术家,巧手击拂,竟在盏面形成这样的画面:高天行云,飘飘浮浮,游离不定;万木萧索,江影幻变,不可捉摸。倾瓶点茶,线条潇洒,盏面又如现狂草,字体雄健遒劲。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茶画,有如今之抽象画,却昙花一现;有如今之朦胧诗,却无法印成铅字。宋人游戏人生并不足取,但他们对艺术的灵性令人佩服。或许他们缺乏唐代艺术家的大气派,但丰富的想象力及细腻的艺术感觉并不逊于前人。

分茶或许过于雅奥,在宋代并不普及。蔚为全社会风尚的是斗茶。

斗茶又叫茗战、点茶、点试,是茶事中的兢技项目。主要比赛煎茶、点茶和击拂之后的效果:一比茶汤表面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汤花面以鲜白为上,象白米粥冷凝成块后表面的形态和色泽为佳,称之为冷粥面。茶末在茶汤面分布均匀,形成粥面粟纹;二比汤花与盏内壁相接处有无水痕。汤花紧贴盏壁而散退叫咬盏,不佳;汤在散退后在盏壁留下水痕的叫云脚涣乱,亦不佳。两条标准以第二条为最重要。比赛规则一般是三局二胜,谁水痕先出现便叫输了一水。苏东坡有诗云: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谁争先。另有附加标准,是比较茶汤的色、香、味。色尚纯白、青白、灰白、黄白次之。为了便于较色,茶盏流行色以黑为佳,普遍使用的是黑色兔毫建盏。

描写斗茶的诗作如北宋晁冲之的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一方面慨叹世风日下,一方面又欲罢不能而随波逐流,在《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写道: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大文豪苏东坡倒乐此不疲,《西江月》一词吟道: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经苏东坡这么一美化,斗茶倒成颇有诗意的雅事。

斗茶源于前朝,兴于宋代,究其原因:一由于宋代城市经济发达,丰裕的物质生活刺激了人们对茶艺的进一步探索,于是茶道社会化、大众化,并成为一门娱乐艺术。斗茶传入日本,日本僧人去其游戏人生的一面,赋予庄重严肃的主题。重新设计近乎罗嗦的程序,从而改造成今之日本茶道。在本书前面已论及。再者,宋代政治不重开放,而重内修,治国的重心着眼于国门内之事。虽有外患内乱,大部分时间是太平年月。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安而忘危,连皇帝宋徽宗也有闲心著《大观茶论》,以品茶为乐,何况一般庶民百姓?所以,当时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下至浮浪歌儿、市井小民,无不以斗茶为能事。

点送茶、分茶、斗茶在宋代兴盛,风光了二、三百年。宋亡于元,蒙古族入主中原,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虽未能取代中原的农业文化,但已如洪水猛兽在中原大地冲击扫荡一番。蒙古人也要饮茶,但那因为吃了牛羊肉片,要用熬煮得发苦的茶汁化食去腥膻,并不解茶道,对斗茶之类的游戏更不感冒。皇帝忽必烈不欣赏,茶道自然遭到冷落。到明朝烹茶由煎茶变成冲茶,斗茶之类游戏随之消逝。茶宴茶话茶会以上三者皆由煎茶待客演化而成的聚饮方式。茶宴源于魏晋,兴于唐代,重在宴请;茶话是品茗清谈,重在一个谈字,或叫闲聊;茶会是以茶聚会,重在社交;茶话会是后二者的结合,今已风行全国,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荷兰饮茶方式历史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

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

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很快的风行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来,主人会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礼节接待。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马上会打开漂亮精致的茶盒,取出各种茶,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凭他们挑选自己爱好的茶,放进瓷制的小中冲泡,每人一杯。早期的荷兰人饮茶时不用杯子,而用碟子。当沏好以后,客人自己将茶汤倒入到碟子里,喝时必须发出啧啧的声响,表示对女主人的赞美。

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欲望的增长,饮茶之风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些贵妇人,迷恋喝茶,终日陶醉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弃家不顾,引起人们的侧目。在18世纪初上演的喜剧《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写照。这出戏更加助长了欧洲各国人民的饮茶风气。

到17世纪下半期,输入量骤增,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到1734年,荷兰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

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已不如住昔,但饮茶之风依然存在,本地人爱饮茶佐以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而旅居荷兰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冽、味浓的薄荷绿茶;而在几千家的中国餐馆中,则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中国的饮茶方式(上)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以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其实聚饮亦很有趣,主要有茶宴、茶会、茶话会等方式。在宋代有点送茶和斗茶、分茶游戏。公众茶事设施主要有茶摊、茶室、茶馆。独饮对饮品饮聚饮独饮、对饮、品饮、聚饮是饮茶的4种方式。杯茶独酌,慰孤独,益神思,得茶之神韵。寒夜与友对饮,促膝相谈,可得茶之趣。茶三酒四,品茶以三人同桌为佳,可领略茶之美味。

多人聚饮,办茶会、茶宴,以茶会友,亦可止渴、小憩、开展社交、获取信息,茶在此处又成为人见人爱的公关饮料。

饮茶方式若以人数多寡论,有独饮、对饮、品饮和聚饮几种。

独饮是何滋味?李白《月下独酌》写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酒未能使有醉仙之称的李白宁静淡泊,反刺激得发狂,竟为幻觉所驱使,与月与影对饮,且歌且舞。这便是酒道,酒是躁狂之物,能使人迷幻,失去常态。李白若是以茶代酒,月下独饮,会如此么?这决不会的。

中唐诗人卢仝写了一道《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腑习习清风生。唐代茶饼用模子做成方形、圆形、鸟形、掌形,还有薄片形,诗中所写就是贡贡茶之一种,月芽薄片形。阳羡茶是唐代名茶,赞颂阳羡茶的诗歌很多。阳羡即今之宜兴,宜兴以茶与紫瓯名闻古今中外。

《走笔》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茶诗,若要办茶诗大奖赛,金牌得主非此诗莫属。全诗31句,行文自然洒脱,一气呵成,将饮茶之快感写得透透彻彻。诗人睡梦正酣,见茶至而兴奋不已,感激不已。茶中自有一份真情,见茶如见朋友面。茶非平常物事,乃是感情的载体。茶中有王道: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王道又很霸道。但罪不在茶,茶是雅物。诗人反关上门,煎茶独饮,以喜悦的心情欣赏煮茶时蒸腾的水气,欣赏茶碗白色的汤面,并以高度灵敏的神经去感知饮茶的效果:一碗润了喉,二碗提了神,三碗来了文思,四碗宽了心胸,五碗轻了肌骨,六碗只觉手眼神通,七碗竟飘飘欲仙。饮茶之功用不仅仅是止渴生津,还是高级的精神享受:提神醒脑、启迪心智、致清导和其快感竟如登仙境。这便是茶中之道。茶使卢仝宁静淡泊、超凡脱俗,神游仙境;酒却使李白颠颠狂狂,罗曼谛克,醉入幻境。茶道与酒道对立而不统一,以茶代酒、饮茶解酲是茶道的胜利,终是茶道征服了酒道。

张源于1595年前后著的《茶录》叙饮茶体会和心得,顾大曲序说: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这位隐士无所事事,深山苦读,若不是以独饮自娱,他能坚持30年么?恐怕不能。古代文人常常是以书为友、以茶为伴,琴棋书画后应添一字:茶。正因为文人的广泛参与,历千余年之久,使茶事具浓厚文化色彩。

陆游的《夜汲井水煮茶》、杨万里《舟泊吴江》,都是写汲水自然茶的情趣,同时表现各自的情怀。

月下窗前,独自品茗,慰孤独,益神思,可得茶之神韵,但毕竟没有对饮富茶趣。心有所得,总想说道说道,说给月听?说给影听?那要饮酒,饮得酩酊大醉,以便恍兮惚兮,进入虚幻,生发狂想。茶却是现实主义饮料,越喝越清醒,虚与实,阴与阳,一清二楚,决然不会将界限模糊。

若是严寒的冬夜,拥炉独饮,虽可领悟茶之神韵,但终究有些冷清。此刻,有故人不期而至,不由喜出望外,然后促膝而坐,共同煮水煎茗,室外大雪纷飞,屋内炉火跳跃,釜中茶汤鼓浪,白气袅袅,香味四溢,此情可入诗,此景可入画。宋代诗人杜来的《寒夜》就表现了雪夜对饮的茶趣。原诗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作者把寒夜茶和窗前月、雪中梅视为同等的雅事。寒夜与友共饮佳茗,正符合明人冯可宾在《岕茶笺》中提出的茶宜之无事、佳客、幽坐、吟诗、精舍、会心、赏鉴等项。若仅为止渴而饮,便没了情趣。文人正是借品茗薰陶自己,怡养从容雅致、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