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包装上的通风储存还要误导多少人?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储存 储存普洱茶 普洱茶的储存

普洱茶储存。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茶为神、水为体、汤为色、味为骨、香为魂。

水漂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最响亮的广告词。

纵观绝大多数的普洱茶外包装上,在存储这一栏都会莫名其妙的印上通风。

我们应该知道,通风环境在严重阻碍普洱茶中后期的优质陈化。很不幸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厂家的普洱茶外包装上,却都标注了储存环境是通风,并没有注明在什么条件下可使用通风,误导了茶友认为普洱茶储存需要全程通风。

通风,普洱茶在外包装上的所谓通风环境中长期储存,误人至深!

普洱茶的香气

普洱茶生茶是自然发酵。在新茶发酵最初阶段,香气多以樟香、荷香、兰香等为主。

普洱新茶的自身香气形成与茶树生长环境的负氧离子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上多有文说到发酵进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樟香、荷香和兰香,这是不对的。樟香、兰香与荷香基本是普洱新茶初始发酵期具有的自身香气,普洱茶这些自身香气会随着普洱茶的陈化进程逐渐消失,转而逐步形成一级级的陈化香,也就是我们说的陈香。

普洱茶的初香、花香、蜜香、果香、菌香等,基本都会在三四年时间内完全消失,但这些初香会成为普洱茶陈化过程形成陈香的重要组成基础。

普洱茶陈香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包括了生物、化学和混合等,是庞大的活性生态体系平衡的多次打破和重建。

普洱茶从飘起的花香,逐步转为果香(水果类)进而进化为实香(木本或坚果类果实)。当发酵转入深度时,会显现出明显的枣香或果糖香;当发酵达到成熟并趋于稳定时,会出现药香。

普洱茶陈香的形成机理

在这里不能给出对应多少年份会出现的香气类型,是因为存储环境的不同、茶叶拼配的不同等都会影响普洱茶的初始香与陈化香的生成,这很难形成一个具体时间表。

欲得到一款陈香四溢、味醇滋厚的普洱好茶,其基础条件必须包括茶树的品种和龄、树的生长环境、叶的采摘时节、师傅的制茶技术、成品的仓储环境(温度、湿度、混杂)和陈化时间等。

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越陈越香,霉茶不会越陈越香,毒地生长出来的茶也不会越陈越香,使用绿茶工艺也不应该会越陈越香或大打折扣,应该不会有多人喜欢喝三年以上的绿茶。

我们知道因红茶、青茶、黑茶或普洱熟茶等在制作初期就工艺不同,锁定了普洱茶陈化初期阶段的重要物质基础。

制作普洱茶时借鉴或采用上面任何一种所谓的工艺改良,在以后的陈化就会从一个残缺不全的物质基础上形成变化,导致最终的茶品成为不伦不类的非普洱茶产品。

普洱茶的陈化,不单局限在感官所感应到的内容。至关重要的是茶叶内含物质在合适仓储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所得到的改变和提升。

普洱茶陈香的形成是一个繁杂庞大的体系,目前尚缺少详实科学的实验室数据,其微生物升级及陈香形成机理还有待与以后的纵深研究才有可能解决。

普洱茶陈化初期降解与合成

需要有氧环境

普洱茶香气的生成与茶类高温提香不同,普洱茶是通过生物酶降解产生芳香类物质的过程。

茶叶细胞液泡在揉捻时破裂,内含的儿茶素迅速被氧化。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作用下,被分解为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下产生两种主要的色素基团:茶红素和茶黄素。

多酚氧化酶主要作用于儿茶素继而产生茶黄素,过氧化物酶主要产生茶红素。

普洱茶第二个阶段陈化

需要厌氧发酵

普洱茶陈香与高温提香截然不同,下面是普洱茶陈香形成的变化示例。

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

在厌氧环境下,陈化过程中各种物质经过复杂庞大的合成系统,产生了微生物继而转化为对应的酶,酶又转化为脂类物质,脂又转化为芳香类物质。整个过程是一个忌高温,这是普洱茶所独有的陈化机理。

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茶红素形成的机理,得到以下的茶色素演化路径为: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因茶红素极不稳定,随既向茶褐素转化。因此在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成了霉化过程,所以有烘焙提香制茶工艺的茶不能久存。

普洱茶陈化前期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陈化到中后期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在茶褐素后又再析出了茶红素。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优质陈化普洱老茶汤色

通风是厌氧环境吗?

显然,通风绝对不是普洱茶中后期所需要的厌氧环境。

所以通风环境,绝对不符合普洱茶中后期陈化过程中各类益生菌所必需的低氧条件。

茶叶中大量的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类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导致大量具备营养价值的活性衍生物出现。

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一直存在着降解、分解与新物质合成转化,并持续保持物质活性存在于茶叶形态中。

普洱茶在长期厌氧发酵阶段,茶多酚指标迅速衰减,在茶多酚衰减过程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没有让普洱茶走向霉变,这要归功与缺氧环境有效阻止了霉化形成。

前发酵茶与后发酵茶www.Cy316.COM

陈化的不同结果

前发酵茶是经过了人工提香工艺的干预,让茶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失去活性。直观他们的外形色彩,基本就可以分辨出来。也正是因为工艺不同,让我们从茶品色泽上一目了然的定义了中国六大茶。

普洱熟茶以及六堡茶也被划分到了黑茶大类中,唯独普洱生茶一直没有准确的归类,或许他真的会成为中国的第七大茶类。

传统工艺的白茶,因为几乎没有人工干预,其叶内细胞几乎都是完整的,其活性也是最好的,但是因为他没有因被揉捻而细胞破壁,这些活性基本也就被锁在了其所处的空间环境形成微发酵。

灭活的绿茶、重发酵的黑茶、红茶、乌龙茶等,虽然经过了细胞破壁工序,因工艺对活性的前期锁定,让其后期的陈化之路比较狭窄。

唯独普洱茶使用了晒青工艺,加大、保留了茶叶的内体活性,这让其后续的陈化有了更宽、更多的变化方向。

普洱茶的香气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时间沉积,普洱茶会依据自身的基础产生各类的有续变化。

普洱茶外包装上的通风储存

定义可以休矣

新茶,适当通风是散去他们的异杂青气,在初期就需要阻止这些异杂气参与陈化;在中、后期普洱茶存储时需择时通风而非全程通风,通风主要是散去陈化过程中,那些微生物新陈代谢时所聚集不适合下一步优质陈化或非我们喜好的物质气味。

在保障合适的温、湿度、防晒、洁净、适当通风的存仓环境下,普洱茶整桶储存比单饼好,整件储存比单筒好。让同一批次的普洱茶形成一个小生态互通、增厚陈化效果的存储环境,是茶友们需要注意的内容。

cY316.com延伸阅读

多少人理解错了普洱茶的喉韵?


喝普洱茶,我们不仅要喝它的香气、苦涩、回甜,也要喝它的质感和冲击力,会喝茶、喝懂茶,才是对好茶的不辜负。很多茶友都在问:究竟什么是普洱茶的喉韵,怎么听别人描述时,总感觉非常玄妙?普洱茶的喉韵,真的有那么“深”不可测吗?

喉韵

茶叶中的某些内含物质,会对我们的口腔造成甜感,甜感表现在口腔,我们称为回甜,当甘润的感觉到了喉结以及喉结往下的部位,我们就称之为回甘。当茶汤穿喉而过的时候,依然可以有甜感,穿的越深,强度越强,我们就说这款茶喉韵越好。

有喉韵的茶就是古树吗?

当古树茶越来越受到茶友的追捧和喜爱时,一些商家会告诉消费者:我这款茶喝起来有喉韵,只有古树茶才能喝到喉韵。这样的言论靠谱吗?

在新茶期间,记住,重点是新茶期,通过喉韵,有90%的把握可以试出小树和古树的差别,但不是所有有喉韵的树都是古树。小树茶的喉韵,在新茶期,凸显的并不明显,但是当我们把小树茶储存2~3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品饮,它的喉韵很明显,但是深度不够。

所以说,在新茶期间,同片茶区的茶叶,喉韵是判断树龄大小的一个关键,但也并非唯一因素,茶汤入口的质感、韵感,以及苦涩协调感、回甘回甜的持久性,还有自己喝茶的经验,都是分辨古树茶和小树茶的标准,存放2~3年后的小树茶和古树茶,更不能仅仅通过喉韵来判断了。

包装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普洱茶还要用竹箬包装?


导读

茶叶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异味,杂味,如果存放不当,稍一疏忽,好茶变“茶渣”,实在是一件不快的事。因此,需要为茶提供一个干燥,通风,透气,避光,隔异味的储存空间,正好竹箬能起到这些作用。

茶叶究竟有没有保质期?想必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但是其实茶叶的保质期也是要分情况来看待的。

比如说普通茶叶店里面售卖的散装茶叶,它就是没有保质期的,因为这些散装茶叶,不同的茶叶可能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出厂时间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保质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本也没有办法标注保质期的。

但另外一种包装的茶叶,一般都会标注保质期。

因为这些包装的茶叶会拿到外国去出口,或者拿到本国的一些超市售卖,如果不标注保质期的话,那么这样的茶叶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也根本不会让没有标注保质期的茶叶拿到货架上去售卖。

越陈的茶就越香?

其实这个也是要分情况的,有些茶叶是新茶比较好喝,而有些茶叶则是保存的时间也长越好喝。

比如说“茶中国宝”西湖龙井,这种茶对保存条件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是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得比较好,所以刚刚摘下来的西湖龙井最好赶紧放进冷冻室,像西湖龙井这种茶的话,它也是有保质期的,最好是摘下就尽快饮用比较好。

而云南普洱而不一样,云南普洱茶就是存放的时间越长,茶香就越浓,茶的口感也就会越好,也越贵。

为什么普洱茶用竹箬包装?

在过去科技发展比较慢的时代,我们容易理解普洱茶用竹箬包装,可现在技术发展的很快,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包装,为什么普洱茶还是原封不动呢?仅仅是为了好看,美观吗?有没有其它的好处呢?

其实早年普洱茶或入京进贡或远途贸易,跋涉耗时,颠簸崎岖,风霜雨露,要经受层层考验,这就需要有结实,防潮,避光的外包装。同时普洱茶是需要呼吸和后发酵的,要与空气有一定接触,不能密闭封死,因此普洱茶的包装材料除了结实,还要透气,竹箬包装便应运而生,竹箬因为取材方便的缘故,成为普洱茶包装的不二之选。

竹箬就是竹笋退下的外皮,学名竹箬也叫笋壳。较结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用来包裹普洱茶,不会发生化学渗透,又能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破坏,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后发酵。被竹箬长时间包裹的茶叶,在冲泡时还能散发出淡淡的竹香。竹箬包装既能起到保护茶叶的作用,还方便运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云南西双版纳等茶区自古就盛产竹箬。从很早以前,当地的茶农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竹箬包装生产出来的茶叶。

茶叶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异味,杂味,如果存放不当,稍一疏忽,好茶变“茶渣”,实在是一件不快的事。因此,需要为茶提供一个干燥,通风,透气,避光,隔异味的储存空间,正好竹箬能起到这些作用。除此之外,竹箬也帮普洱茶穿上一层保护衣。干竹箬因为内部孔隙多而且大,像活性炭一样有过滤杂味,确保清纯的效果,因而包装的茶叶能相对的保存得更好。

这种传统包装在普洱茶陈化阶段创造了无杂味的环境,确保了茶品清醇,长时间被竹箬包裹着的茶叶,在冲泡时甚至还会散发出淡淡的竹香,别有一番滋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出口标准的限制,竹箬包装被认为不够卫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普洱茶的外包装都改成了纸盒,但近几年来,竹箬包装的价值越发受到重视,回归传统的包装样式反倒成了产品的亮点。

竹箬包装因为能形成一个稳定温度,湿度,遮光度和气密性的空间,更能够确保茶品滋味的纯正,给普洱茶转化提供了一个温床,因此又被称为会呼吸的包装。

如今,精美大气的包装层出不穷,将普洱茶包装得更加高档奢侈,但传统竹箬包装,即环保又美观,是最接地气的包装方式。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质朴的竹箬更能引起茶人们的共鸣,也许这就是竹箬包装在今天依旧受欢迎的原因。要说普洱茶最初为什么要用竹箬包装的原因,其实就是就地取材,方便快捷。

存储普洱茶需要注意些什么?多少人存的普洱茶输给这两个字


说到普洱茶的存放条件,相信很多茶友都能朗朗上口。可,为什么你家的普洱茶没别人存得好呢?普洱茶的存放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仅仅是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就好了?如果你做不到这点,估计你家的普洱茶也会秒变“废品”。

在日常的普洱茶存储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茶友们忘记了生熟分开。

我们都知道要避异味,却忘了,对于生茶而言,熟茶的味道也是一种异味。一旦生熟混在一块,香气也会混为一体,生不生熟不熟的味道,贻笑大方。

我想很多茶友也是极其简单的,没有将普洱茶的存放细致化,才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普洱茶的存放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区别在于是否用心对待了。

在和茶友沟通的时候,还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误以为普洱茶怎么放都能越陈越香。事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普洱茶没存好,是不会越存越香的。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普洱茶为什么会越存越香?普洱茶越存越香是能量释放过程中的香味沉积。在茶叶的内含物质中,香味物质属于挥发性物质,其释放会较明显,会比较容易感知到。

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普洱茶是不会越存越香呢?

在这里,就以散茶和紧压茶作为例子。

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为散茶。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等紧压茶。

把一定数量的散茶和饼茶,放在同一个空间。再隔一段时间去看,你会发现,散茶的香气快跑光了,而饼茶身上的香气变得浓郁起来。通过这个小小实验,就能告诉我们,长时间被压制的茶叶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而使得其有更好的口感,有利于收藏。

某大师说,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而是越存越香。就是这个道理。普洱茶想要越存越香,除了要避光,控制温度湿度之外,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密封才好。要不然,茶身上的香气会跑光的。

为什么某些老班章普洱茶包装上会写着“三爬”?


有网友私信小普,为什么某些老班章普洱茶包装上会写着“三爬”?“三爬”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爬”老班章,希望以下的内容对你有帮助。

首先,“三爬”是什么意思?“三爬”,其实是一个人名。这个人就是曾经的班章村村长。班章村有这么多任村长,为何他的名字能成为班章茶的一个标志呢?

这就要从十几年前说起。2007年普洱茶市场突然崩盘,整个普洱茶市场步入了寒冰期。普洱茶是茶农的主要收入,喝粥吃饭就看它了。

普洱茶市场不景气,茶农的日子就会很难过,这时为村长的三爬村长主动挡起重任,外出寻找销路,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他遇见了广东汕头人陈升河(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的介入,每年都推出一系列老班章古树茶产品,由于企业资金雄厚,推广力度大,使老班章茶迅速在市场赢得了很高的地位。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老班章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茶农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而且老班章村还成为了普洱茶第一村。三爬村长也随着声名鹊起。因此就出现了三爬老班章,即三爬村长签名的老班章。

那现在市面上的三爬老班章为什么这么便宜?

真正的老班章茶现在价格不菲,单单毛料,可能就要你一个月的工资。

如果是放在很久以前,老班章这个价格是很正常的,因为2000年那个时候,普洱茶几十块钱一饼是极其常见的事情。若是放在现在,只能说买这个茶风险很大。因为老班章茶太有名了,市场上发仿冒品实在太多了。

普洱茶仓储通风学问大:普洱茶仓储方式


人在屋子里呆久了,会想走到窗边打开一扇窗,深深吸进一口新鲜空气。感受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然后立刻觉得神清气爽,心情愉悦。人是这样;茶,也是这样。养普专栏第一讲就给您说说茶仓通风的门道。

通风可以有效避免仓味的产生

茶仓里的普洱茶在后发酵阶段会不断排出一些代谢物“气息”,这种代谢物“气息”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及时把它排放出去。有些普洱茶仓没有这种意识,任凭这种“气息”累积。时间长了,在温湿度的辅助作用下,杂味就产生了,甚至还会演变成霉味。这种杂味就是市场上所谓的“仓味”。

为了避免茶叶产生“仓味”,我们在日常打理茶仓时,尤其要注意通风。只有为茶仓适时通风才能让茶叶一直充满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和活性酶带来的。当然这就会对茶仓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有一个很高的要求。比如生态茶仓就要求周围的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并且茶仓要远离气味污染源。

通风有利于茶仓顺应四季变化

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其内含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有益微生物菌群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的过程。

通风可以更换掉茶仓里含氧量不足的空气,并带来因季节不同而种类不同的活性酶,从而使得茶叶后发酵所需的有益微生物种类更多,后发酵变得更富层次,口感滋味更为丰富饱满。

所以好的仓储要根据环境、气候和茶仓需求去严格把控通风,使普洱茶得以接触四季变换的自然气息。

通风可以调节茶仓温湿度

通风同时也是调节茶仓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手段。以夏季为例,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外界的温度比仓内低,而湿度则相差不大,这个时候通风就相当于降温。

贮藏普洱茶温度的合理范围是20℃至33℃,湿度范围是50%至75%。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就会影响普洱茶的陈化,也不能让普洱茶健康发酵以实现越陈越香的效果!

通风小贴士

不同地区的茶仓通风还要考虑风向。以东莞为例,刮北风和东北风的天气,空气干燥清爽比较适合通风;而刮南风的天气,风中会夹带太多的湿气而不适合通风。

有些地区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梅雨季节或者空气湿度过高时,应暂时密封茶仓门窗,减少出入茶仓次数,预防茶品吸收湿气而受潮。

遵循茶的生命规律,通过合理的通风技术,为茶叶输送活力,保证茶叶品质持续正向增长,是通风的终极目的。茶,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仓贮亦当归于生态,归于自然。

普洱茶包装


普洱茶按不同的品种、销路和对象,有不同的包装,有藏销茶包装,紧压茶包装,出口普洱茶包装和国内销茶包装,由思茅茶商制卖给藏人大宗的茶,每蓝装十五筒,两蓝为一担称“平担”与“圆茶”、“砖茶”的装法相同,只是蓝形长或方,或大或小,肖有不同而已,而取到面甸再转运西藏的“紧茶”,行运低印光之后,必须再加麻包,并且打明标记牌号,才能送交船运,也有在中途如景东或瑞丽等地即须加逢麻包的,待军运加嶙崩之后,还须再用牛羊兽皮之类加包,才能运入西藏,这种包装费用非常的高。

昔日自1967年前,以竹蓝筐内视笋叶包装,每斤毛重30公斤,绳索封扎,挂宝标记,1967年景谷茶厂等改制砖片紧后,分为内外包装,内屑为小包装,装入小包装,每件内装24小包,以绳子直道,横二道封口,贴附标签,件重30公斤,1980年,改为硬纸箱包装,而出口包装规格分为:袋装和盒装两种,1985年以前用麻袋包装,随后改为编丝袋包装,每袋30-40公斤。盒装系用纸版制成,每小盒为100克。大箱内衬塑袋,每箱16公斤,外刷唆头、茶号、单位名称、规格等。

内销茶包装依各品种而定,小包装按各种花色定额装盒,外用透明玻璃装盒,大包装用专用纸盒,内衬塑料薄膜,定额装盒,外于塑料袋捆扎二道,标名茶号、品名、净重、单位名称、批号。每件重量统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少量名优茶作为礼品,采用金属制造茶盒包装,大宗产品仍用麻袋。棉布包袋。八十年代后,大部采用无毒塑料食品袋和纸箱包装。而名优茶采用彩色塑料包装袋、彩印纸盒、金属茶盒、土陶、竹、木工艺美术纸品包装,形式多样。

通过以上的介绍后,大家都知道普洱茶包装这一知识有所了解了吧。

普洱熟茶的陈香与醇香不是包装上写的那么简单


前日一位云南德宏做了十多年的朋友到家里聊茶,算是长辈。自己特意找出07年普洱熟茶教学标准样招待,此茶是当年王霞茶厂王霞亲自发堆子。也是特别为云南农大和茶叶流通协会培训教学提供的茶。现在自己保存的少量,只有当时的三个不同等级。挑选了一个经过筛检招待老茶友,喝过之后前辈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收货颇多,惭愧接触了这么几年,直到前日才体会到我什么资深的老茶客对十几年的老茶情有独钟,更有甚者不惜重金寻更有年份的老茶。

和老茶友的学习中自己明确了陈香与醇香概念(陈香与醇香字面上只是我们个人理解的叫法,不代表专业学术的叫法),对应是普洱茶传统熟茶工艺和09年前后新的熟茶工艺。之后自己又查阅了相关资料,肯定了自己对这次学习的认识。我个人觉得自己接触的年轻茶友和年轻的普洱茶从业者未必都弄清楚这个问题。

新工艺(醇香)为了短期内容易入口,加重了发酵纯程度,制成的成品,就基本可以上市出售,口感更纯和,少了刚接触或没接触过熟茶的的消费者不习惯的刮口和苦涩。解决了新茶友入门难的问题。但与发酵稍轻些的传统技术相比陈化后的茶气和韵味是根本的区别。老的传统工艺(陈香)发酵后制成的成品,还带有茶本身的苦涩和茶气,入门自然形成了困难,传统工艺熟茶成品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仓储自然转化才可以出售。

那么问题来了,资深茶友为什么还要追老的传统工艺?大约2007-2009年后随着市场的扩大,按老工艺的方法,价低原料不能满足毛料价格攀升和产量增加的需求。发酵制熟茶生产周期必定更不上市场需求,所以为了推广普洱茶为大众所接受,大的茶企业开始寻求或缩短周期,短期内能让熟茶可以到达普通消费者口中。应该是2009年前后市场已经向新工艺敞开大门。对于新工艺不仅解决了入门和周期的问题,也解决毛茶库存堆积的情况,加速了茶叶的消耗。

传统工艺发酵程度轻,保留了一部分内含物,预留了后期转化的空间。老工艺的新茶3-5年自然陈化以后才算初见端倪,多了新工艺熟茶没有的茶气和底蕴,仍然保留有些许的香气(具其他观点;新工艺茶入口好,不代表后期转化更好。除了茶的底子好,还有工艺。因为在重发酵,后期转化空间有限)。传统工艺这才是熟茶越陈越香的秘密。同理也侧面印证了湿仓控制加快茶叶转化的道理。

现在市场和网络是销售的茶品陈香与醇香也仅仅是字眼的不同,甚至是卖茶的和一些厂家都没有弄清楚文字后面所代表的意义,就更不用说买的消费者含糊不清。当然这篇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什么外包装上有保存期限?


许多人会抱着疑问,普洱茶是一种饮品,为何普洱茶不会过期、不会变坏?像常见的绿茶,铁观音都有保质期?反而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美称。也有人说,从传统意义上的茶叶,也是没有保质期的,只是茶叶能吸收异味和水气,致使茶叶内质发生“化学变化”,改变了其味道,就会变坏。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不宜选购。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或者普洱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茶性变得较温和无刺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不刺激胃,据说还能养生、助气、补气,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辨别普洱茶年份的方法、看茶叶外观:新普洱茶外观颜色较新鲜,带有白毫,且味道浓烈;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后;茶叶外观会呈枣红色,白毫也转成黄褐色。区别包装纸颜色: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因而纸质略黄,因此你可以从纸质手工布纹及印色之老化程度着手,这只能作为参考,非绝对依据,因为可能有些不肖商人会利用这种心理,以陈黄的包装纸掉包次级品。

看懂茶品年份: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

看懂普洱茶年份:普洱茶价钱、等级、茶叶的存放年份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块普洱茶砖叫价可以从100元到1000元,主要是因为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说法,所以商家动则20年、30年,甚至于说是50年、60年的珍品、贡品,价格更是炒上了天,其实普洱茶的年份并无有效的方法辩认,而且如果保存不当也会影响茶叶品质,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多比较。

普洱茶品鉴:别让传统说法误导你


传统的影响茶叶品质的说法中有很多说法是可以商榷的,有的是将适用于江浙、闽赣地区的说法用于在云南乔木老树茶区,有的是属于臆断性的、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这些说法会误导消费者,不利于茶叶行业的发展。故在此举几例加以辨析。

明前茶好

明前茶好,这要看具体情况。这是很多茶书、茶叶广告、茶叶包装上比较喜欢标榜的文字,为的是说明这个茶是采制于清明节前的好茶,受此理念的影响很多人在收云南乔木老树茶时也追求明前,在茶叶宣传和包装上也会强调是明前,这其实是对云南乔木老树茶区情况不了解的表现。

在云南的古茶山,受气候的影响,古茶的发芽时间前后差别很大,有的年份有的茶山要到4月下旬才发芽,很多古茶山是小茶树先发芽,大茶树后发芽,很多时候明前收到的只是小茶树的茶。

海拔高茶好

不一定海拔高茶就好。这个理念是受“高山云雾出好茶”说法的影响,“高山云雾出好茶”说法比较适合用于江浙、闽赣地区。那些地方的总体海拔本来就不高,所以好茶要生长在高山,但在普洱茶产区就不适用,因为云南的海拔本来就高。在实际的实践中,云南的古茶园以海拔在1400米到1700米左右的茶的品质最好,很多名茶山海拔都在这个范围。如班章、景迈、南糯山、贺开、娜卡、困鹿山、冰岛等。而海拔太高的茶往往会茶味偏淡。

各类茶的发酵说

传统的茶叶定义中把红茶定义为全发酵茶、乌龙茶定义为半发酵茶、普洱生茶定义为后发酵茶、普洱熟茶和黑茶定义为发酵茶。这其中普洱熟茶和黑茶定义为发酵茶是对的,因为它们都是微生物作用的产物,但是把红茶定义为全发酵茶、乌龙茶定义为半发酵茶、普洱生茶定义为后发酵茶是错的。出错的原因是过去把外界微生物对动植物的发酵作用和动植物细胞中的酶的内促作用混淆了。过去把酶称为酵素,认为酶促作用也是发酵。

由于外界微生物作用和内部酶促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作用,因此发酵和酶促不可混为一谈。红茶的红变是靠茶叶细胞内部的酶促完成的,乌龙茶的做青也是酶促的过程,普洱生茶的后期变化也要靠酶促。红茶、乌龙茶、普洱生茶品质的形成不但不是微生物发酵,而且还要防止有微生物参与发酵。所谓的微生物发酵,说通俗一点,就是微生物作用于动植物,让其腐烂变质,完成动植物的物质能量分解与释放的过程。

以普洱茶来说,普洱茶生茶在存放过程中如果有微生物参与发酵,重的会长霉变质,轻的会变味,而且一定都不会越存越香。

樟香、木香好

樟香、木香好并不绝对。在品鉴老普洱茶的说法中,有的认为老普洱茶有樟香、木香是最好最高级的。其实所谓的樟香、木香,其实是茶叶的内含物质已经大量分解释放,已经接近分解完毕,在沸水的高温作用下茶叶的木质纤维所发出的气味。它只能说明这个茶的内含物已经基本分解完,并不能说明这个茶在分解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也不能说明这个茶是否发生过霉变或者是否进过湿仓等等,更不能以此说明这个茶一定有几十年、上百年。

回甘生津就一定是好茶

这种说法也不一定。由于一些误导性的宣传,使人们产生一种认识,认为好的老茶和古树茶都是回甘好、生津好的。反之如果回甘、生津不好的茶就不是好茶,或者不是老茶,不是纯正老树茶。这些说法有误导性。

所谓回甘生津是物质的滋味对人的口腔中的味蕾刺激的反映,刺激越强反映越激烈。如果放几粒花椒到嘴里一分钟,那生津才叫厉害。所以苦涩重的台地茶也会回甘生津好。当然回甘生津好的确也是品饮茶的一种美妙感受。

红汤是好普洱茶、老普洱茶的重要标志

以此为标准进行判定其实并没有道理。红汤只能说明茶叶发生了变化,不能说明变化的原因、方法、时间、好坏。轻发酵茶、湿仓茶也会有很好的红汤,人为的发酵可以很快就让茶红变。

高温泡茶说

这要辩证地看。水温是受泡茶所在地的水的沸点决定,而沸点又受海拔决定。一般而言,冲泡绿茶、普洱茶生茶中的新茶时不是水温越高越好。水温高容易将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很快泡出来,茶就不好喝,如果将水温控制在90℃以下泡茶,就可以控制茶的苦涩度。但泡老普洱茶和渥堆熟茶则需要高温将茶的香味泡出来。

所以要泡出一泡好喝的茶,要注意控制水温,还要知道泡茶所在地的水的沸点温度。

拼配可以得到更好的品质滋味

拼配不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品质滋味。在过去的大茶厂中,使用拼配工艺是为了保证某一品系的产品有统一的口感滋味。比如勐海茶厂的7542,勐海茶厂当年收料很广很杂,需要用一个固定的配方保证每一批7542都有同样的口感滋味。而现在有的厂家宣传说可以用不同山头老树茶拼配得到更好的口感滋味,其实这倒不一定。拼配后的口感滋味是不是真的好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但厂家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成本倒是可以肯定的。

拼配后的老树茶失去了原来的各山头特征,一方面让消费者失去了不同山头韵的体验,另一方面山头特征失去后也给鉴别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如果拼入了台地茶、小树茶、便宜的老树茶等都比较难鉴别出来。

苦涩重就是茶气好

苦涩重并不见得茶气好。苦涩重只能说明这个茶的内含物质中表现为苦涩的物质含量比较大,或者表现为苦涩的物质容易泡出来。其实很多古树茶的苦涩并不重,反而是很多台地茶的苦涩会很重。茶气是茶叶中内含物质多少的一种表现。内含物质越丰富茶气就越好,一般而言古树茶的树龄老,吸收的能量多所以茶气也就更好。

普洱茶存放要通风透气加湿

这是种错误的做法。普洱茶存放要通风透气加湿的观点是受传统的发酵说影响而形成的做法。通风透气加湿后存放的普洱茶,很容易让微生物繁殖产生发酵。普洱茶生茶发生了发酵,茶叶就会变质,就会快速的失去香甜。它只会让普洱茶变红加快,无法保存普洱茶的茶香,尤其是古树茶。在香甜快速失去后古树茶的特征也会失去。要保证普洱茶的特征和香甜,尤其想要得到越存越香的普洱茶存茶一定不能通风透气加湿。

山泉水泡茶好

这也不一定。泡茶水好与不好的关键是要看能不能把茶里好的口感滋味泡出来。山泉水一般都含有比较多的矿物质,有的矿物质可以和茶叶中的内含物质相容,让茶的口感滋味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有的矿物质却会同茶叶中的物质相冲突,让茶的口感滋味变得不好。其实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大量的纯净水售卖,选用纯净水是最能将茶的原味和真味泡出来的。

普洱茶储存方法_普洱茶的储存方法


我们过去曾讨论过一些茶叶存储技巧,但我们也注意到存储方式与标准存在差异,包括普洱茶的储存方法。

普洱茶储存方法

虽然气密密封对于您的普通茶很重要,但这不是储存您的普洱茶的最佳方式。请记住,普洱茶在其生产过程中经历了发酵,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茶,已经为老化做好准备,就像一款好酒。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会发现按其年份和生产地区销售和销售的产品(年份表明其成熟度,该地区告诉我们其特性)。

那么如何做你存储一个普洱茶?您需要考虑几件事情。

任何茶,包括普洱茶,都对周围环境敏感

你想对茶附近的气味保持警惕。如果你在附近保留柑橘类水果,你的茶最终会吸收一些柑橘般的香气。同样适用于大蒜和洋葱,清洁剂,汽车尾气,鲜花和香料。

该地区是否有陈腐和潮湿的味道?如果是这样,你存储的pu erh最终会闻到并尝到同样的味道!它闻起来像松树还是雪松?如果您的尿液开始具有尖锐的木质味道,请不要感到惊讶。将你的塑料存放在塑料中?你猜怎么着?是的。塑料香精。

如果你想要你的茶的风味特征发光,你真的需要远离这些类型的东西,同时存储它并彻底检查存储区域本身的强烈,不良气味。否则,您可能会永久性地影响茶的味道!

湿度是一件好事

我们有时认为水分是敌人,通常它是。我们绝对不希望在我们的普通茶周围有任何水分。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普洱只是与众不同。它准备好了,等你老去吧!

如果没有湿度,你的化妆品就不会老化得足够快,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茶叶上的水分,因为这会导致霉菌生长和有趣的,不良的味道。这意味着您希望将您的产品存放在潮湿的地方,同时保护它免受水的侵害。为此,我们建议将其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包装中,甚至是老化的盒子中。

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技术,湿度计是从大多数家装店购买的廉价设备,可以告诉你空气中有多少湿度。普洱茶储存推荐一个平均湿度为60-85%的房间。

传统上,普洱茶以钳子的形式储存。一个钳子通常包含五或七个用竹皮包裹的蛋糕。这是我们首选的方法,如果你想储存一个老化或晚年消费的普洱茶。

某些标准存储规则仍然适用

将茶叶暴露在任何阳光下都是一个很大的茶叶储存。阳光会增加茶叶的氧化速度,使其味道变差。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我们的普洱!虽然暴露在阳光下的绿茶会显示出微弱或陈旧的味道,但是味道会变得越来越苦,摧毁其中的一些哦,如此美味的果味,复杂的味道,我们来享受。

同样,我们也想观察存储区域的温度。如果它太冷,它会减缓老化过程,但如果它太热,我们会鼓励错误的微生物生长,给我们的不良口味,如堆肥,或者更糟糕的是,穿袜子。呸!

事实证明,理想的温度与理想的湿度水平并没有太大差别。想一想:65-85°F(20-30°C)。

那么你应该多久老化一次

这取决于你在寻找什么。现在可以享受普洱茶,但每年和适当的存储,新口味在于,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甜,更复杂。有人会说5年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但其他人会争论10年,15年,甚至20年或更长时间!这只是普洱茶野生世界的一部分,它引起了如此多的游戏和实验,比任何其他种类的茶更多。

普洱茶:普洱茶包装


普洱茶按不同的品种、销路和对象,有不同的包装,有藏销茶包装,紧压茶包装,出口普洱茶包装和国内销茶包装,由思茅茶商制卖给藏人大宗的茶,每蓝装十五筒,两蓝为一担称“平担”与”圆茶”、“砖茶”的装法相同,只是蓝形长或方,或大或小,肖有不同而已,而取到面甸再转运西藏的”紧茶”,行运低印光之后,必须再加麻包,并且打明标记牌号,才能送交船运,也有在中途如景东或瑞丽等地即须加逢麻包的,待军运加嶙崩之后,还须再用牛羊兽皮之类加包,才能运入西藏,这种包装费用非常的高。

昔日自1967年前,以竹蓝筐内视笋叶包装,每斤毛重30公斤,绳索封扎,挂宝标记,1967年景谷茶厂等改制砖片紧后,分为内外包装,内屑为小包装,装入小包装,每件内装24小包,以绳子直道,横二道封口,贴附标签,件重30公斤,1980年,改为硬纸箱包装,而出口包装规格分为:袋装和盒装两种,1985年以前用麻袋包装,随后改为编丝袋包装,每袋30—40公斤。盒装系用纸版制成,每小盒为100克。大箱内衬塑袋,每箱16公斤,外刷唆头、茶号、单位名称、规格等。

内销茶包装依各品种而定,小包装按各种花色定额装盒,外用透明玻璃装盒,大包装用专用纸盒,内衬塑料薄膜,定额装盒,外于塑料袋捆扎二道,标名茶号、品名、净重、单位名称、批号。每件重量统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少量名优茶作为礼品,采用金属制造茶盒包装,大宗产品仍用麻袋。棉布包袋。八十年代后,大部采用无毒塑料食品袋和纸箱包装。而名优茶采用彩色塑料包装袋、彩印纸盒、金属茶盒、土陶、竹、木工艺美术纸品包装,形式多样。

茶饼包装上的红印和蓝印是什么意思?


八中茶

中国茶业公司于1951年9月14日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商号:8071,同年通知全国直属茶叶公司统一使用。商标设计为“外八中红字,内绿茶字”。称“八中茶”,有着“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寓意。

印级茶

印级茶就是因其包装纸上印有不同颜色的“茶”字(“八中茶”商标)得名,有红印、蓝印和黄印等。

这些印级称谓并不是茶品的本来名称或型号,而是很多老茶客、老茶友为了便于区别茶品,根据印着“八中茶”的“茶”字颜色来命名。

它是继“中茶牌”商标正式注册完成后,普洱茶进入计划经济国营茶厂生产的一个时代产物。

印级分类

1、红印

外包纸“八中茶”之“茶”字为红色印刷,整个外包纸均为红色,称之“红印”。

为目前印级茶品中价格最高,使用勐海茶区古树、野放茶青壮叶,造就厚质香气口感。

坊间红印之外包纸有数种,但应只有薄油纸包装是为20世纪50年代末期茶品,无光粗面棉纸类均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新包装,又或者根本是后期茶品。

2、无纸红印

早年被坊间称为1942年茶品,后根据“八中茶”设计与注册时间为证,它其实还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所生产。

据了解,红印无包装纸原因,应与香港早年仓储及销售习惯有关,推测为蓄意将包装纸剥除以利放仓与销售。香气口感不下于有纸红印。

但是目前很多人常用“无纸蓝印”或部分“无纸八中黄印”替代,饼模茶质上虽有差异,没有经验却很难辨识真伪。

3、甲、乙级蓝印

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的茶品。外包纸“八中茶”之“茶”字为绿色。下端原印刷有“甲级”、“乙级”字样,后在上面用人工盖印蓝色方形印色,称之“甲级蓝印”、“乙级蓝印”。

使用勐海茶区古树、野放茶,茶菁级数较红印茶细嫩,导致香气口感与汤质不如红印茶,价格是红印茶的一半。

甲级蓝印”、“乙级蓝印”并非独立包装,时与“大字绿印”、“小字绿印”混合简装。

4、大字绿印

与甲、乙级蓝印相同包装,没有印刷上“甲级”、“乙级”,也没有人工蓝色盖印。

基本上这四种蓝、绿印香气口感十分接近,若有些细微区别,应该与仓储及个别状态有关。

蓝、绿印较之红印与蓝印铁饼,在外包纸与年份上较无争议。

5、小字绿印

外包纸印刷为美术字体,与蓝印铁饼相同。在四款蓝、绿印中,数量最少,包装、茶质香气口感与其他三款差异不大。

6、蓝印铁饼(绿印铁饼)

因多数早期蓝印铁饼茶品外包纸与内飞“茶”字为蓝色印刷,故称“蓝印铁饼”;又因包装印刷版本与“小字绿印”相同,故又称“绿印铁饼”。

此茶品为目前年份最为争议之茶品之一,目前坊间版本有十余种以上。

从原料、饼模、外包内飞纸质印刷判断,此茶生产年代时间最长、版本最多,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都有生产,尤以纸筒装蓝印铁饼应为最后一批。

7、黄印圆茶

一种黄色“茶”字的普洱茶品,被称为“黄印圆茶”。这种黄印圆茶数量不多,而且根据饼身大小分为“大黄印”和“小黄印”。

黄印圆茶是茶厂为了促销茶品、增加商品流通所制造的普洱茶品,是现今七子普洱饼茶的前身,也是“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

在普洱命名方式上,一直以来,都是在改变的,从最早的号茶,印级茶,到后来的七子饼,到现在的以茶山山头命名方式,都是代表着普洱茶的一个发展历程与特点。所以对于普洱茶名,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而不是盲目追随。

《普洱茶包装上的通风储存还要误导多少人?》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储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