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几乎都是拼配茶?从命名可见一二!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拼配普洱茶 普洱茶拼配 普洱茶拼配比例

拼配普洱茶。

20年前做普洱茶的原料基本上只有版纳产区、思茅产区也就是今天的普洱产区、临沧产区,其它产区的基本不涉及。中茶公司下属四大厂的产品都各有特色,勐海茶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及勐腊县两地,它涵盖了古六大茶山及新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只有一个景迈不在西双版纳,当然据说也有少部分的临沧料。当时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拼配料没有纯料,极少见到以山头来命名的产品,比如著名的7542(88青)就是拼配料,不仅是生茶如此,熟茶也更是如此。

到了2000年后,以山头命名的茶开始有少量的出现,比如易武、布朗之类。极少见到以寨子名命名的,其中著名的大白菜之类也没有用老班章来命名,绿大树也只用了易武而已,没有具体的寨名。同时也很少提及古树茶、大树茶这些概念。到了2003年后市场上才逐渐有了以寨子来命名的商品茶,但都较少。大部分茶的命名还是以春尖、春茶、七子饼之类,最多提及布朗、易武、南糯、悠乐之类大的山头或产区的名称。

顺便说一句:在2006年之前普洱茶基本上是不标注生产日期的,在2006强制进行QS认证之后才开始标注生产日期。当然下关厂的沱茶除外,这个下面会讲到。

下关茶厂是以沱茶而出名的,当然它还有一款响当当的产品——铁饼。下关茶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本地的无量山流域及临沧地区,据说也有少量来自思茅及版纳,这是因为它距离临沧很近。过去的交通运输不如现在发达,如果要将原料从版纳及思茅运输到下关从成本上看是非常高的,当时运输时间大概需要3-4天。下关茶至今都还保留着它一直以来都有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味——火烟味。火烟味的来历在过去的节目中有提到过,这里就不在重复。说起火烟味其实也不是下关厂的产品才有,勐海的部分产品中也有,只是似乎下关厂的味更明显一些而已。

另外,下关沱茶当中也拼配有少量的烘青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绿茶,估计是为了在喝新茶时提香才拼配进去的。因此才有了下关沱茶在90年代初就标注了出产日期。目前我可以看到找到的实物就是1990年出产的甲沱,它不仅标注了生产日期,还标注了保质期为36个月。这是普洱茶中一个特例,既有出产日期也有保质期,我分析可能是因为它的原料中拼有烘青才需要标注出产日期及保质期,这是因为绿茶是必须标注有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它有保质期,但实践证明它即使过了当年标明的保质期过了十年二十年,它依旧可以饮用,并且和其它产家的产品一样,也是越存越好喝。当然具体的理化指标我没有测试过,也没有查到相关的数据这。

下关厂最为著名的产品有一个叫销法沱,是一款熟茶,开始生产是1975年试制,1976年开始出口。所谓销法沱其实就是当时出口法国及欧洲的产品,它曾经获过许多奖项。它的规格有三种,250克100克及5克。下关茶厂还有一个以茶著名人物命名的,生产于1986年,产量非常低,有两种说法:有一种是100斤,一种是100公斤。无论是从哪一个来看它都是非常稀有的,在2005年复产过一批,现在这个茶也是价值不菲。就说复产的。如果是86年的据说十几万一坨,那个沱茶都是锁在保险柜里边的。

cy316.cOm扩展阅读

普洱拼配本始拼配的普洱茶好吗?


当下大家都在探讨拼配的正当性与必然性,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这场激烈的探讨的结果尚未可知,但是这场争论背后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我国的茶人的品饮水平有了长足了进步。

十多年前,中国茶人的品饮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在那个时代,懂茶的人太少了,许多刚始喝茶的人甚至连生熟茶都分不清。在信息真空的情况下,大家无奈只能在磕磕绊绊中艰难前行。只能凭着自己对普洱茶的一腔热血,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去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去喝。个中的辛酸只有茶人自己能够体会,付出的代价也无法用金钱衡量。

所幸的是,付出终有回报,十余年来,认真事茶的人都积累了深厚的底蕴,普遍形成了自己自信淡然的风格。如果想用雨水茶,谷花茶,台地茶当成古树春茶去蒙骗这样一个训练有素的茶人,那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在全中国范围内,据我粗略估计,能在盲喝状态下准确分辨内江六山加外江九山之毛料者,应当不下于一万人。这一万多人的精英茶人队伍,形成了新时代下拼配茶的主力消费和生产队伍。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品饮和实践,各个山头毛料的特性与变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对于茶品质量的需求。唯有强强联合,祛粗取精,互补不足,才有可能创造出超越当下所有山头单纯毛料所不能及的茶品。在当下的普洱茶语境下,拼配茶方往往是优秀茶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精英茶人对更高层次茶品追求的一种体现。

那些你以为的纯料普洱茶,其实都是拼配


社会复杂,大家喜欢纯粹,所以,延伸到茶叶上,大家喜欢纯料。

所谓纯料,大意是指某个茶区的毛料,严格一点,是指某个山头,再严格一点指某个山头的古树毛料,有再苛刻的,那就是单株了。

所谓单株,大概就是文人想象的结果,与茶叶品质无关,与文艺倒是相关的。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纯料单株可以理解,大家被欺骗怕了,大家被同质化弄怕了,做一点个性化的东西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说纯粹到茶叶等级从里到外都一样,则是典型的书呆子读历史书的结果。

民国时期,茶区出了一件官司,有人掺假,假的原因为二,第一不是该茶区的茶,第二,里外不一。第一个假当然应该打,不是云南茶冒充云南茶,不是易武茶冒充易武茶,当然应该打假。

那么,第二种假,里外不一是不是就是不好的茶了呢?也就是今日市场理解的一口料,一口料有二意,一是指一个山头的料,一个是指茶饼用料不仅仅是一个山头,而且是里外都是一个等级。

一个山头的“一口料”可以成立,等级拼配也是拼配。第二种一口料则未必合理。

如果我们阅读典籍,会知道清朝有个阮福写了篇普洱茶记,文中即记录有“改造茶”的工艺。其曰“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当然,文中也提及贡茶,贡茶用芽尖制作而成,当然里外一致。如果按芽尖来分析,大概历史上就有山头纯料的概念了。

但是,是不是茶叶制作真是如此呢?

茶叶制作的过程,一采摘,采摘的标准不同,有一芽一叶,有一芽二三叶,杀青,揉捻,晒制。我写的过程简单,其实制作过程复杂许多。

国内茶区广大,采摘习惯不一,从而导致采摘标准不一。

比如,浙江茶区习惯“细嫩采”,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而云南茶区则采用“开面采”。

甚至同一茶区都可能用不同的采摘标准,比如版纳大渡岗茶区由于采用无性繁殖的单一性状品种,发芽时段较为统一,形状好看,则多采用一芽二叶的采摘标准。而易武茶区而多为一芽三、四叶的采摘标准。

这就是晒青毛茶的制作工艺,毛茶初制的结果是。。。。毛茶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由于杀青,揉捻,干燥,搬运的过程都可能产生损伤,这就有了损耗。再说明白一点,里面会产生大碎中碎小碎等茶末。

这样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肥有瘦,有梗有末的茶叶,仅仅是从美观的角度也无法把它们直接揉捏成团,做成产品。

也就是说,毛茶必须分筛,分出等级。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如此。无论是普洱茶还是乌龙茶都是如此。

只不过,历史上的分类比较简单,现在的分级更为复杂。

比如,李副一先生曾经记录建国前普洱茶的级别分为:春尖、黑条、二水、粗茶、谷花茶这四个等级。

李拂一在《佛海茶叶概况》(佛海即今勐海)一文中记录:产茶时期,起自国历三月尾至九月或十月止,每年有六七个月之采摘期。在三月尾和四月初采摘者,曰“春茶”,曰“白尖”,以概系白毛嫩芽之故。过此所生产者曰“黑条”,色泽黑润,质重而色味浓厚,为制造“圆茶”、“砖茶”之主要成分。黑条之后曰“二水茶”,又曰“二盖”,叶大质粗,叶色黑黄相间。二水之后曰“粗茶”,概系黄色老叶,不复有黑条间杂其内,品质最为粗下,专供制藏销紧茶包心之用。九月初再生一次之白毛嫩芽曰“谷花茶”,盖其时正当谷禾扬花之季,当地人民称稻曰谷子,因此遂名其时所产之白毛嫩芽为“谷花茶”或“谷花尖”,品质次于春尖,叶色则反较春尖为光华漂亮,不易变黑,通常用作圆茶之盖面。

现在的普洱茶级别分为:分为十一级,逢双设样。

如果是仅仅是挑芽头来做茶,皇帝的贡品倒是可以满足的。然而要散卖民间,各级不等的茶就必然是拼配。

也就是说,要成为商品茶,仅仅就是美观,也要拼配。

当然,还有为了口感拼配,比如有些茶苦底不够,为了今后转化出醇味,必须拼入一定量的苦底毛料,有些茶香气不够,则需拼入一定量的香味高扬的毛料,比如历史上的下关沱茶,就必须是凤庆茶和勐库茶拼配而成,一取其香味,一取其滋味,以做到茶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消费者的口感。

说白了,拼配是指技术,纯料是指原料,这是两码事。

也可以说,大家喝到的各种纯料茶都是拼配茶。

普洱茶拼配:区别对待普洱茶的拼配掺假普洱茶拼配:区别对待普洱茶的拼配掺假


在普洱茶生产领域,纯料和拼配之争由来已久。事实上,这种争论之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原因还在于“拼配”一词极易引起误会,常与掺假、造假联系在一起。那何为“掺假”?何为“拼配”呢?

从理论上看,这两个问题很好区分,只是到了实际中,掺假者善于伪装,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导致普洱茶市场的混乱。而消费者并非都是专家,在屡屡受骗之后,对此类现象就变得十分敏感,“拼配”一词的意思也就自然面目全非了。

实际上,“拼配”是普洱茶制作工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大有学问。早在1799年的《滇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其中“改造茶”指的就是拼配过的普洱茶成品。原勐海茶厂厂长兼总工程师邹炳良先生与国际普洱茶鉴评专家卢国龄女士均认为,“拼配”技艺贯穿于整个普洱茶的生产过程,是其原料复制、加工的归宿。普洱茶产品质量的优劣,原料使用价值的高低,都是通过“拼配”体现出来的。

牟取暴利的掺假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只求商业效益的乱拼配我们绝不推崇。但正宗的配方就是制作好茶的保证,传统的“拼配”值得发扬。

普洱茶的拼配:究竟哪些茶需要拼配呢?


普洱茶的拼配是因为原料有品质缺陷,拼配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滋味和口感的和谐,茶气和茶性的和谐,使同一批茶叶的色、香、味、型统一,达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可以做大同一种产品产量。

拼配茶一般是大茶厂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纯料是很少的,很难做出大规模产品,很多大厂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拼配茶。在日常喝茶时,有可能再喝普洱熟茶会发现一些生茶的底料,这就是普洱熟茶制作拼配工艺里常见的一种手法。

通过拼配技术在口感上做了一定的改善,但许多的老茶友都在呼吁厂家:我需要纯正的南糯山韵、易武山韵、景迈山韵等,至于价格可以谈,但千万别拼配。因为一旦拼配,辩别纯正的各大名山山韵无从谈起,就好像乌龙茶迷品武夷山天心岩所产大红袍时,制造商拼配上其它武夷山脚下所产的水仙或其它岩茶,这时大红袍的岩韵将不复存在;产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的世界十大名茶冻顶乌龙,如若制造商在制作时拼配上阿里山茶叶或其它山的茶叶那将导致冻顶乌龙的冻顶山山韵被破坏或荡然无存。诸如此类,茶迷的伤心是难免的。

人无魂,不能立于世;

茶无韵,不能出珍品。

浅谈普洱茶的传统拼配和现代拼配?


何谓普洱茶的拼配?

相对于拼配,不得不提纯料,不同茶品种类对纯料要求不同,普洱茶因为多为群体种(多变异),茶区范围区域广、制程较不统一规范,所以要求纯料标准较低,不可与其他茶类的纯料要求做对比。故所谓普洱茶拼配,是指“不同茶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制程”,只要符合以上任何一种状况就属于拼配。

传统拼配:

1.季节拼配(春雨秋):春茶拼配秋茶为增加口感、降低成本与量产;拼入雨水茶为降低成本与量产。

2.台地古树拼配:降低成本、量产需求、增加口感、稳定批次品质。

3.级数拼配(盖面、包心):降低成本与增加美观。

4.年份拼配:稳定品质、增加口感、量产。

现代拼配:

因每年气候、地质、采摘、制程等因素影响,现代纯料在质、香、韵等都有其缺憾,难出现相对完美。相同拼配概念,现代拼配的宗旨在提升茶质与口感,而不为降低成本与量产。以致在拼配时,以互补口感不足、增加香气、韵底为主,而不出现冲突状况(薄、锁、杂、酸),与传统拼配有相当差异。

目前能坚持现代拼配的商家已越来越少,把增加口感的前提放到最后,只为量产和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拼配越来越多,在茫茫茶品中选一款珍品已越来越不易,且行且珍惜。

普洱茶之拼配


无拼配普洱茶简单的说是原材料百分之百是原地茶。在加工过程中,不拼配、添加原地以外的任何材料。例如:来自南糯山的材料在加工中决不允许拼配、勾兑其它台地茶等其它产区的材料。以确保广大茶友在品茗过程中能领略和感受到高保真的南糯山山韵。而六大古茶山和其它名山要求依然如此,哪怕是龙井、铁观音,如若要感受和体会它们的高保真韵味,同样容不得一丁点原地以外材料的拼配,这个是从茶友品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加工问题的,但从评茶的角度来看拼配这个问题,可以淡化很多,因为在评茶中除了铁观音和武夷岩茶讲究韵味之外,其它茶类在评茶过程中,只讲究到滋味而不讲究韵味,但作为茶友来说,他的最高要求是要感受高保真的茶韵。

拼配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降低制茶成本,扩大出口量而生产的一种适合外国人品饮习惯的茶叶,比如:浙江平水珠茶、云南普洱茶、市面上销售的大红袍拼配茶。外国人饮茶无什么韵味的追求,只满足口感上的需要,故拼配茶很受欢迎。而茶叶的审评,外国专家对审评茶叶也只讲究滋味,而全然不顾韵味,所以在国外茶叶审评通常采用加奶审评法,包括著名于世的某大品牌红茶也只能在袋泡茶上进行制作销售,而这种便捷的袋泡茶原料全部来自各产区茶叶拼配,在国内市场已不再流行,且被市场淘汰。

历史上云南个别大型茶厂在制作加工普洱茶时采用一定拼配技术,这有利于降低成本及出口创汇。当然,口感上通过拼配技术也能达到一定的改善,但作为铁杆茶迷来讲,他们几乎用衷求的语气呼吁厂家。我需要纯正的南糯山韵、易武山韵、景迈山韵等,至于价格可以谈,但千万别拼配。因为一旦拼配,辩别纯正的各大名山山韵无从谈起,就好像乌龙茶迷品武夷山天心岩所产大红袍时,制造商拼配上其它武夷山脚下所产的水仙或其它岩茶,这时大红袍的岩韵将不复存在;产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的世界十大名茶冻顶乌龙,如若制造商在制作时拼配上阿里山茶叶或其它山的茶叶那将导致冻顶乌龙的冻顶山山韵被破坏或荡然无存。诸如此类,茶迷的伤心是难免的。话又说回来,笔者无意贬低拼配茶,我也坚信百年同庆号普洱饼绝无拼配。拼配茶也有拼配得较好的滋味及口感。因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都是拼配茶,消费者购买时请选择拼配技术较好的品牌。

拼配茶是大多数人的享受,而无拼配茶是少数人的享受。因为,无拼配最大的缺点就是产量上不了规模,不利于茶产业的规模化。拼配茶也可以说是先天性的“鸡尾茶”,而后天性的鸡尾茶是指在冲泡原地茶过程中添加异地茶或不同茶类的茶。总之,喝拼配茶只能感受到它的滋味(口感),而不能上升到感受其韵味,而茶叶的价格差异在于韵味,俗话说:“人无魂,不能立于世;茶无韵,不能出珍品。”

无拼配茶最大的优点是能让茶友品尝到高保真的普洱茶韵,而这是从品茶及茶艺的角度来看待的,跟茶叶审评似乎无多大关系。茶叶审评通常采用八因子或五因子(即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审评法。而从茶艺及品茗方面来讲,茶叶证明究“五美”,即形、色、香、味、韵,而韵是品茗的最高境界,要感受和体悟茶韵,必然采自“天籁”,即名山所产天然无拼配鲜叶精制而成的名茶,否则将不知所韵。

拼配无拼配各取所需,就像是选取玉、石,A货、B货、C货,而A货相当于茶叶中的名山无拼配茶,价格永远是昂贵的,数量是有限的。无拼配普洱茶及拼配普洱茶,你可按自己兴趣进行选购,市面上有大量较好的品牌可供选择,你自己做主吧!

普洱茶拼配概念


纯料与拼配,是茶界碰撞比较多的话题。其实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因为原料的复杂性,纯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在其余的生产中都广泛使用了拼配技术,很多优秀的古董茶,老陈茶都是配方普洱茶。

拼配是茶叶精制加工厂毛茶验收定级,精制加工,半成品拼配三大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的优劣,原料的使用价值发挥得如何,通过拼配体现出来;通过拼配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符合贸易样,成交样;通过拼配才能做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才能以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拼配的技术要领

普洱茶体形粗壮肥实,不像红茶、绿茶那样苗条紧细,拼配时除应注意运用常规的拼配技术达到拼配的目的外,还要注意扬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之长,凸托出普洱散茶粗壮肥实的外形风格和内质风味,使产品别具一格,称雄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普洱散茶的拼配技术要领可归纳为12个字:即“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

“扬长避短”主要是指发挥云南大叶种粗壮肥实、苗锋完整的产品风格,使原料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因为,每一个厂的产品,由于原料的特点和所采用的工艺不同,都有长处和短处。且各茶区之间、同一茶区范围内不同时间地点的茶,它的香气、滋味和外形的塑造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长处和短处,拼配前要把各茶区的在制品分开,春、夏、秋茶分开,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尽量发挥长处,克服短处,以长盖短,突出自己产品的风格。

“显优隐次”主要是指半成品品质的“优”、“次”调剂。因为半成品品质都是单机筛号茶,由于原料的地区之别、级差之别、季节之别、山区和坝区之别,发酵程度轻重、好次之别、各筛号茶又有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之别,其品质有高有低,有优有次,对其中某一筛号茶来说,用茶叶审评八项因子全面衡量,可能某几项因子较好,具有这几项因子的优势,另几项因子较次,成为劣势,拼配时要尽量把筛号茶的优势显现出来。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劣势茶的拼配比例,使成品茶显现出优点,隐去缺点。

“高低平衡”就是以标准样或贸易样、成交样为依据,把品质高的调低,低的调高,使之平衡。高低平衡贯穿整个拼配的始终,各级半成品品质高与低,以及成品茶八项因子的高与低达到了平衡,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普洱茶为何要拼配?


中医药中不同药材之间依照君臣佐使的关系进行合理配伍,成就了可以祛病护命的良方。普洱茶的拼配,亦与食药材配伍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洱茶的所谓山头纯料,无论多“纯”,都有其自身缺点——比如冰岛茶区的茶品以口感香甜清香著称,但同时又有口感较窄,两颊感觉略空,口感层次感欠缺的缺点;勐宋茶区的茶品在勐海茶区中以香气高扬、茶质饱满著称,但又具有舌根苦味难化的明显缺陷;知名的班章茶区茶质厚重,但口腔刺激感较强,香气靠后,口腔前段不明显,单纯古树纯料品饮时饱满度欠佳。

这些缺点恰恰才是辨识山头时更为可靠的依据。对纯料的了解恰恰是拼配的机理。在了解毛料缺点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毛料的互补来扬长避短,是拼配的最基本需求。茶叶的拼配并非是想象中的简单的加减法。不同茶品之间的互相影响往往是非线性的,类似于两款优质毛料拼配后品感反而不佳的“1+1<2”的案例在茶品拼配中并不鲜见。

制茶者在了解原料特点(特别是缺点)后,从各种原料中选择合适的品类与配比,来达成“1+1>2”的结果,方才是普洱茶优质拼配的目的所在。而这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对茶品强大而精微的把控能力。对此相信每个关注经典普洱茶品以及石昆牧老师在茶山拼配工作的茶友都会有所了解。

普洱茶拼配常见问答


有茶友询问了有关普洱茶的拼配问题,有代表性,可能是许多茶友关注的,简要做些回答,希望对茶友有用。问题太多,一会也讲不完,试粗浅回答几点。

1、问:“在喝台地茶纯料的时候,也偿试不同的地方原料一起混起来喝,喝出两种香的,感觉这不是拼配,只能说是混搭”

回答:也是拼配,毛茶拼毛茶而已。“混搭”的问题,茶的拼配,有相乘效应,也有相减效应,两个特征优秀的好茶配搭,可能由于相减效应而不堪入口,比如,南糯与布朗之搭配。

2、问:如果想学习简单的拼配,李老师有什么意见呢?历史上的拼配技术或者说配方是不是都是保密的?

回答:由于工艺不同,拼配或配方方案也不同,大厂有其固有的工艺与拼配方法。另外一类常见的拼配,基于不同地域或山头原料的拼配,所谓毛茶拼毛茶,然后再精制的方案。

历史上的拼配,是据山头、级别以及时令的,比如,明前、明后以及秋茶的综合利用,老字号(易武老字号、沱茶“永昌祥”等)制茶拼配方案,有史料可以查到的。现代精制厂则分级用料,更规范明细,筛分后再拼配,标准化,稳定性更好。

3、问:听过很多人说拼配,大致就是说拼配就像炒一盘菜,要分主菜、配菜、盐、味精、酱油....等等,说得很形像,但放到茶叶上的感觉,就很难理解那些是要素了?不过,我的感觉是,拼配应该有自己的规矩,有基本的常识才不容易出错,再深层的东西只能自己感悟。

回答:茶之拼配,角度很多,核心仍为外形、内质的八相因子,外形:条索、色泽、嫩度、整碎,内质:滋味、香气、汤色、叶底。普洱茶来说,条索、色泽、嫩度、整碎相宜,滋味香气为主要诉求,浓强鲜丰富为佳,当然,也可有其他的追求,回味持久、鲜灵有韵,也是不错的选择。

4、问:“是不是原料的产地和初制技术是不是影响拼配的主要指标?或者说是配方才是最关键的指标?”

回答:原料的产地和初制技术是形成毛茶品质特征的关键,毛茶的外形、内质特征是精制与拼配的基础。配方是建立在这些特征上的,所以,熟悉毛茶是学习拼配的基础。

普洱熟茶的拼配解析


普洱熟茶的复兴,让越来越多的茶友喜欢上了熟茶,而普洱熟茶都讲拼配。在熟茶拼配里,技术是重要支撑。

【纯料与拼配关系】

在没有明确界定下,“纯料”的意义非常丰富,同一个山头不同季节出产的茶放在一起也可以称为纯料。而“一口料”通常指的是紧压茶的外部和内部使用相同的原料,原料本身可能就是拼配所得。拼配是专业制茶技艺之一,与纯料比并无优劣可言。有人喜欢纯料的个性风格,有人喜欢拼配带来的协调均衡与稳定,拼配与纯料两者之间各有市场也各有千秋,从而不具可比性。

【拼配,是“重组”与“融合”】

普洱茶的“拼配”涵盖六个方面:等级的拼配、原料区域的拼配、季节的拼配、年份的拼配、发酵度的拼配。一款拼配茶,可以是单一维度上的调和,也可以是多维度的调和,更多时候是各维度相辅相成,难以界定和明确划分。

茶叶会受到自然天气土壤雨量与加工温度水分的影响,各批次各地域的出产,都存在一定差异。即使同一个山头两棵树之间,都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茶叶芳香类物质含量的不同,还体现了内含物一些细微差别,最终体现在茶叶外形与内质的各方面。拼配师就是通过判断这种差异,再进行有效合理的“重组”与“融合”,从而创造一种更优秀稳定的普洱茶产品。

【原料为先,熟普的品质优化与再提高】

普洱茶的拼配是一项高超的技术,是建立在拼配者对原料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普洱茶品质再优化与再提高的过程。不能将任何的以次充好、甚至造假的出现归罪于普洱茶的拼配。保证原料的优质是首要的,想获得更好的茶品,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云南大叶种的茶品风格,以标准样或贸易样、成交样为依据,进行拼配的茶叶等级审定,使之符合拼配后的等级标准。

【拼配师,熟普拼配的灵魂人物】

熟普的拼配是一种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技术活,与拼配师个人对茶的判断与理解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理解,需要长时间的浸润积累与潜心专研。好的普洱茶都有着难以言说的魅力,这种魅力有先天、也有后天的。经过拼配师的选择、雕琢、弥补、尝试,不失其长,却补其短,让茶品更加温润协调,令人舒适。这种协调感是普洱茶制作者常年经验总结和感悟中的智慧结晶,是高超的拼配技术结出的“硕果”。拼配这项传统技术,从古至今没有被“格式化”和“模式化”,更有赖于人的经验、心性与使用,是要看拼配师自然的了解,对茶性的领悟,对技艺的钻研。

【扬长避短,选料纯正和拼配技术是关键】

普洱茶的拼配注重的是茶叶内含物质的“优势互补”,从而得到更均衡的口感和更稳定的品质。真正的拼配,可以概括为12个字:“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要做到此并不容易,依赖于人的沉淀与格局,甚至是某种意义上茶与人的协同。

然而,现在市场环境中的某些“拼配”茶,并没有对茶叶精深的理解以及对产品准确把握,拼配未能实现品质提升的效果,更多只是概念的“混搭”。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消费者对普洱的拼配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失去信心,对于整个普洱茶市场的长远发展更为不利。作为茶企,要追求更大的价值,必定应选料纯正、技术精湛,以打造一款建立在自身基础上最出色的产品为目的。唯此,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普洱茶的拼配工艺


资讯:拼配,是普洱茶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过程,无论业内,还是业外,对拼配的理解差异都较大,在三醉斋、茶语清心等论坛里,经常产生很多争论,虽说,有争论是好事,但对初学者来说,就会有太多的认识“迷雾”了,因此,特著文表达一下我的拼配观点。

作为商品化的普洱茶,顾客自然要求一批茶要均匀一致,无论是外型上,还是滋味香气上,这也是对作为一个商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基本要求,才便于商业环节的分类、陈列、定价,是很有必要的。而原料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拼配的必然性,茶厂在投料出成品时,必须保持外观、内质上的一致。

广义上的拼配,也就是混合,从茶叶的采摘就开始了,摊晾、杀青、解块、揉捻、晒青、匀堆,每个过程都是一个混合的过程,广义上的拼配,客观存在,无讨论必要,本文不作论述。

狭义上的拼配,指不同时间(相隔较长,或季节变换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的混合、匀堆。

过去的拼配,主要指狭义上的拼配,从刚开始只考虑外形、级别之间的合理搭配,到更多的考虑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之间的合理搭配,好的拼配,可以使内质稳定、外形基本一致,对于成批量的大规模生产,很有必要。

固体物质的混合本来就很难,比液体、气体混合难度大多了,很难混合均应,作为茶叶,就更难了,要保证条索的长度,又要混合均匀,每次匀堆,就会产生很多短碎,所以,拼配的次数,是要严格限制的,尽量少为佳。

拼配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物理过程,但要做好,需要很多实践经验,拼配的核心思想就是:适当搭配,取长补短,稳定品质,是一种“折衷主义”。普洱茶感官审评的八个因素: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是拼配的关键指标。普洱茶原料来源广泛,参差不齐,不拼配,就无法做出所要的成品。过去的拼配,从用于大规模的熟茶生产,到用于生茶的生产,也经历了一个阶段。

普洱茶的拼配揭秘


有许多新茶友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普洱茶要用拼配技术,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其实,拼配是茶叶精制加工厂毛茶验收定级,精制加工,半成品拼配三大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的优劣,原料的使用价值发挥得如何,通过拼配体现出来;通过拼配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符合贸易样,成交样;通过拼配才能做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才能以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普洱茶体形粗壮肥实,不像红茶、绿茶那样苗条紧细,拼配时除应注意运用常规的拼配技术达到拼配的目的外,还要注意扬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之长,凸托出普洱散茶粗壮肥实的外形风格和内质风味,使产品别具一格,称雄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普洱散茶的拼配技术要领可归纳为12个字:即“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

所谓“扬长避短”主要是指发挥云南大叶种粗壮肥实、苗锋完整的产品风格,使原料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因为,每一个厂的产品,由于原料的特点和所采用的工艺不同,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某厂生产的普洱茶,他的原料来自多个茶区的春、夏、秋茶,从总体上讲,春茶生产出来的精制茶身骨重实,滋味浓醇,而夏、秋茶生产出来的精制茶身骨轻,梗长条泡,净度差,滋味欠浓,且各茶区之间、同一茶区范围内不同时间地点的茶,它的香气、滋味和外形的塑造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长处和短处,拼配前要把各茶区的在制品分开,春、夏、秋茶分开,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尽量发挥长处,克服短处,以长盖短,突出自己产品的风格。

所谓“显优隐次”主要是指半成品品质的“优”、“次”调剂。因为半成品品质都是单机筛号茶,由于原料的地区之别、级差之别、季节之别、山区和坝区之别,发酵程度轻重、好次之别、各筛号茶又有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之别,其品质有高有低,有优有次,对其中某一筛号茶来说,用茶叶审评八项因子全面衡量,可能某几项因子较好,具有这几项因子的优势,另几项因子较次,成为劣势,拼配时要尽量把筛号茶的优势显现出来。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劣势茶的拼配比例,使成品茶显现出优点,隐去缺点。如用某一茶区原料生产的7级3号普洱茶,条索松扁,多梗含片,但汤色红浓,滋味醇厚,拼配时可选用另一茶区条索紧实的大号茶或该地区上一级的大号茶做面张,拼入下一级的中下段茶,这样外形的缺陷就被“隐去”,内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所谓“高低平衡”就是以标准样或贸易样、成交样为依据,把品质高的调低,低的调高,使之平衡。同级各筛号茶,由于茶区不同,季节不同,山坝区不同,加工来路不同(本身路、圆身路、轻身路),拣剔净度不同,品质参差不一,需要平衡。并且普洱茶的初制(渥堆)由于受温度、湿度、空气、海拔、水质、茶叶含水量、原料储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在发酵过程尚未用仪器、电脑控制的今天,发酵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忽轻忽重,品质忽好忽次,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批与一批不一样的情况,有的会造成滋味上的干差万别,更需要平衡。高低平衡贯穿整个拼配的始终,各级半成品品质高与低,以及成品茶八项因子的高与低达到了平衡,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文字

《普洱老茶几乎都是拼配茶?从命名可见一二!》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拼配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