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昌宁县古树茶资源分布特点介绍分类有那些特点

发布时间 : 2019-12-04
凤庆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古树晒红茶口感特点 黑茶特点

凤庆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甲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6.7%,年平均气温15℃C,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湿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包洪茶。箐茶于1981年发现在着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包洪茶属大理茶种类,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的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大理茶、稀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腾子茶分布在漭水大竹林大丫口、右甸新城瓦谷箐等地,发芽早,最大植株高860厘米,树幅700厘米×800厘米,树干基部直径约100厘米,芽叶茸毛多,叶深绿,春节可采茶祭祖。昌宁大茶分布在漭水黄家寨、黄家大洼、作房管等地约10余亩。树高800~1000厘米,树幅500厘米×600厘米,晌径55厘米,超大叶型,什深绿,强隆起,芽茸毛多。大理茶系中的右甸石佛山古茶树群落,在《茶树原产和》一书中已有记载距县城5千米左右的右甸镇新华村石供山,海拔2080米,平均气温15℃左右。牛长的古茶树分别以1、2、3、4编号,最大的一株编与为1号,其树冠大,分枝多,且分枝部位低,叶呈柳叶型,当地人称为“叶青”。纵为2号的一株属乔木里,树干直立,叶早桶圆型,品种属大叶种。编号为3号的和2号一样,弓为4号的即为《茶树原产地》一书中所记载的。

1号古茶树,为大理茶亚系中叶种。树高1484厘米,基部直径135厘米,基部周长382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30厘米,分枝5杈,一级分枝最大直径50厘米:二级分枝高度153厘米分枝10杈,最大直径119米,树幅为1180厘米×1066米。

2号古茶树,树高1186厘米,基部周长2415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06厘米,分枝5杈,取大直径为38厘米;二级分枝高度84厘米,树幅730厘米×730耳米。

3号古茶树,树高1176厘米,基部月长132厘米,一级分枝最大围径88厘米,一级分枝高度38厘米,树幅700厘米×700厘米。

4号古茶树,树高820厘米,其部周长118厘米,分枝较密,新梢叶质柔软,叶面有光泽。

5号古茶树,树高13.3米,幅6.30米,干径8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0厘米×4.7厘米。主要形态特征:Ⅱ长桶圆形,叶面平,做叶主脉微红。花径平均4.8米,花瓣9~11片,子房多毛,柱头5裂,果呈扁球形,果径3.0厘米,适宜制绿茶。

cY316.com延伸阅读

红河州绿春县古树茶资源分布特点介绍那些地方特点


绿春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绿春县野生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黄莲山的西南部海拔1450米处,距玛玉村约10千米黄莲山中,生长着野生茶树群落三处,两处于60年代毁于刀耕火种,目前看得到的仅是再生支。其中一处有两株,较大的一株高17米,树幅10米左右,1959年创办玛玉茶场,茶叶科技人员剪取其枝条作无性繁殖,共繁殖3亩,此野生茶树年代久远,树干已空,密蜂于树干中筑果。1961年,当地村民为取蜜而将主干砍伐,仅留下根部的再生枝一株,1993年经实地考查,再生枝树高12.5米,分枝较少,树幅7米。

绿春境内不仅有野生大茶树,而且有众多的古茶园。玛玉村既是野生茶分布地区,也是绿春县产茶最早,古茶园分布最多的地方,据绿春县志记载,绿春玛玉制茶始于清雍正年间的1728年,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在玛玉村百年以上茶园有150余亩,1993年前都是搭竹梯采摘,1994年台刈后养蓬采摘,如今仍生机勃勃,其中有60余株树龄在270余年,直径28~32厘米,树高2~4米(人工限高),绿春的玛玉茶就是野生茶和古老茶园繁殖起来的。

玛玉茶,以产于玛玉村而得名,人工栽培型茶树性状特征为:乔木、直立状、树冠紧奏、叶形特大,最长29厘米,宽14厘米,芽叶肥壮、叶片硕大、叶面隆起有光泽,叶缘锯齿深,叶质柔软,色深绿,白毫特显,抗寒性弱面抗病虫性较强,内含物丰富,据测定咖啡因97%,茶多酚28.74%,氨基酸2.29%,儿茶素总量163.32毫克/克,水浸出物48.3%。品质特征为:条索壮实,墨绿油润,白毫特显,汤色绿亮,滋味浓醇,回味甘长,香高馥郁,具有典型的熟板栗香,耐冲泡而杯不起垢日前,绿春县境内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2株,树龄250年以上人工栽培的古茶树50余株百年以上茶园两片,共150亩,绿春的玛玉茶都是由野生茶树和古老茶园繁育而得,已在当地繁育达三千余亩,异地引种繁育不计其数。其中一株树高10米,树幅5米,干径64.7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22.0厘米x8.2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长椭圆形,叶面隆起,叶齿浅稀,叶脉多达17对,子房有毛,柱头3~4裂,适宣制绿茶。

云南省玉溪市、昭通市古茶树资源分布特点介绍那些地方特点


玉溪市古茶树资源

分布玉溪市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元江、新平等县元江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5.4米,树幅3.4米,干径56.0厘米,叶片长宽13.5厘米×5.9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平、叶齿锐浅、主脉黄色、芽叶毛多花萼有毛,花径6.1厘米,花瓣白带绿色,8~10片,子房多毛,柱头4~5深裂。果大,果径5.1厘米。利用情况适宜制青茶。新平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5米,树幅5米,干径54.1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5.8厘米×72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微隆,叶尖尾尖,叶齿稀浅有乳头状。芽叶有毛,花萼毛多,花径6厘米,花瓣9~12片,白带黄色。子房毛多,柱头4~5裂。利用情况,适制绿茶。

昭通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昭通市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盐津、镇雄等县。盐津县老林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4.0米,树幅2.5米,十径35.0厘米,树形小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1.9厘米×5.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微隆,叶齿浅稀,芽叶毛多,花瓣8片,白带微红,子房有毛,柱头3裂。利用情况,适制绿茶镇雄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8.7米,树幅7.1米,干径42.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3.4厘米×7.2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长椭圆形,叶尖尾尖,叶齿浅稀。芽叶毛多。花径4.6厘米,花瓣8~9片,子房无毛,柱头3浅裂。利用情况,适制青茶。第十一节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贞山西部。州内地形复杂,河川沟谷纵横,山坝交错,海拔高差悬殊,最大的山坝高差3200米,气候垂直差异大,形成北热带。

云南古茶树资源概况: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四)


云南古茶资源分布在红土高原海拔1200~2500m的滇南、滇西南边沿,澜沧江中下游及其水系支流流域,山脉为怒山、云岭的无量山、哀牢山及其余脉,北回归线横穿南北,属于低纬度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质古老,因受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地层皱折,构成山脉纵横,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地貌,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位于河口县境内的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m,两地直线距离900公里,高低相差6000多米。这些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印度洋、太平洋季风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无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干季和雨季却很明显,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寒、温、热三带兼备,具有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特征。古茶树资源就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之中,布朗、佤、德昂、哈尼、彝、傣、拉祜、基诺等少数民族也聚居在这些地区,他们为古茶树的发现、驯化、栽培、加工饮用做出了贡献。

历经几亿年自然变迁的云南红土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齐全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品种资源,成为世界茶树原生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受到国人的重视和世界茶界的关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种植物47个种和4个变种中,云南就有35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26个种为云南特有种。大叶种品种资源又称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基因库,是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孕育了大批优良茶树品种。以云南大叶茶种茶叶生产加工普洱茶、绿茶、红茶等古茶的普洱市澜沧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墨江县、宁洱县、孟连县、西盟县、思茅区;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临沧市双江县、沧源县、云县、凤庆县;文山州西畴县、广南县、马关县;红河州绿春县、建水县、元阳县、金平县、屏边县;保山市昌宁县;德宏州梁河县、潞西市。以上区域的古茶树资源共分布4个茶系23个茶种和2个变种。

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滕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滕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保山已发现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liensis和滇缅茶种C.ill2w2diensis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2ss2mie2和茶种C.sinc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一、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湿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包洪茶。箐茶于1981年发现在耈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cm。包洪茶属大理茶种类,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的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大理茶、腾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腾子茶分布在漭水大竹林大丫口、右甸新城瓦谷箐等地,发芽早,最大植株高860厘米,树幅700厘米×800厘米,树干基部直径约100厘米,芽叶茸毛多,叶深绿,春节可采茶祭祖。昌宁大茶分布在漭水黄家寨、黄家大洼、碓房箐等地约10余亩。树高800~1000厘米,树幅500厘米×600厘米,胸径55厘米,超大叶型,叶深绿,强隆起,芽茸毛多。大理茶系中的右甸石佛山古茶树群落,在《茶树原产地》一书中已有记栽。

距县城5公里左右的右甸镇新华村石佛山,海拔2080米,平均气温15℃左右。生长的古茶树分别以1、2、3、4编号。最大的一株编号为1号,其树冠大,分枝多,且分枝部位低,叶呈柳叶型,当地人称为“柳叶青”。编为2号的一株属乔木型,树干直立,叶呈椭圆型,品种属大叶种。编号为3号的和2号一样,编号为4号的即为《茶树原产地》一书中所记载的。

1号古茶树为大理茶亚系中叶种。树高1484厘米,基部直径135厘米,基部周长382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30厘米,分枝5杈,一级分枝最大直径50厘米;二级分枝高度153厘米,分枝10杈,最大直径119厘米,树幅为1180厘米×1066厘米。

2号古茶树,树高1186厘米,基部周长245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06厘米,分枝5杈,最大直径为38厘米;二级分枝高度84厘米,树幅730厘米×730厘米。

3号古茶树,树高1176厘米,基部周长132厘米,一级分枝最大围径88厘米,一级分枝高度38厘米,树幅700厘米×700厘米。

4号古茶树,树高820厘米,基部周长118厘米,分枝较密,新梢叶质柔软,叶面有光泽。

5号古茶树,树高13.3米,树幅6.30米,干径8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3.0厘米×4.7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长椭圆形,叶面平,嫩叶主脉微红。花径平均4.8厘米,花瓣9~11片,子房多毛,柱头5裂,果呈扁球形,果径3.0cm,适宜制绿茶。

二、龙陵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龙陵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8.2米,树幅5.8米,干径12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3.3厘米×6.6厘米,叶椭圆形,叶厚有光泽,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稀少。花大,平均花径5.8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

三、腾冲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腾冲县野生古茶树,其中一株树高7.7米,对幅2.5米,干径29.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7.5厘米×6.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质厚,叶色深绿。芽毛稀少,芽色微紫,平均花径4.8厘米。子房有毛,柱头5裂。

大理州云龙县古茶树资源分布特点介绍那些地方位置


云龙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云龙县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民国8年(1919年)县令段韬由顺宁(今凤庆)购运茶籽100斤,发交实业员长及三区实业员分别试验。县城(在今宝丰)试验场久未发芽,旧州、汤涧则己栽活二三百株,有发达之希望。”目前已发现几百棵古茶树,占地面积达200余亩,多为生长上百年历史的古茶树群落,古茶树胸径达20厘米的约有200株,最大的胸径达0.54米,树高5.06米,树幅直径5米。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横断山脉上功果桥镇的汤涧村、核桃坪村、金河村、汤邓村及旧州村等地,呈单株或群落状分布。云龙县的古茶树分布广泛,充分反映了云龙各民族栽培和利用茶叶的悠久历史。

核桃坪古茶树2号:位于云龙县功果镇核桃坪村委会,海拔2270米。经纬度99°12'59″~25°3846。栽培型。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5.06米,树幅5米×4.4米干径30厘米,基部干径54厘米,最低分枝高0.22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多毛。大叶,叶长宽12.0厘米×4.4厘米,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脉9~11对,叶齿锐、中、浅。

叶背主脉中毛核桃坪古茶树5号:位于云龙县功果镇核桃坪村委会白石岭,海拔2244米。经纬度99°14'36″~25°°3856。栽培型。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7.2米,树幅4.7米×4.7米,干径21厘米,基部十干径45厘米,最低分枝高0.22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多毛。大叶,叶长宽11.9厘米×5.6厘米,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脉8~11对,叶齿锐、中、浅。叶背主脉中毛。

汤润村古茶树2号:位于云龙县功果镇汤润村委会月亮坪,海拔1794.3米。经纬度99°1252″~25°40°45”。栽培型。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7米,树幅3.2米×3.2米,干径33厘米,基部干径40厘米,最低分枝高0.25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少毛。中叶,叶长宽10.4厘米×3.8厘米,叶形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脉6~10对,叶齿形态锯齿形。叶背主脉少毛。金河村古茶树2号:位于云龙县功果镇金河村委会,海拔2226米。经纬度99°13'13~25°3815″,栽培型。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6.9米,树幅5.5米5.2米,干径30厘米,基部干径37厘米,最低分枝高0.68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多毛。大叶,叶长宽12.9厘米×5.4厘米,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脉10~12对,叶齿锐、中、浅。叶背主脉中毛。

无量山茶树资源的分布特点


唐朝学者樊绰于864年在其所著《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夷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的最早最可靠记载,“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

无量山茶树资源的特点十分鲜明:一是无量山茶树从野生型、自然杂交演化到现代群体品种,每一个演化形态的茶树都能找到相应茶树植株,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茶树品种资源演化的自然博物馆。二是无量山野生茶树群落分布面积大,在海拔1600米至2800米之间的带面均能找到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基部干围在1.5米到2.9米之间。野生大茶树随处可见,是证明无量山是世界茶树发源地的有力证据。三是人工栽培的大茶树,分布广,株数多。从普查的96株样株看,直径在0.3米以上的古茶树在景东80%的村子里都能找到,多的几百株,少的几十株,十分普遍,是景东无量山生长利用茶的无声证明。唐朝学者樊绰于864年在其所著《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夷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的最早最可靠记载,“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这段文字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讲茶出自“银生城界诸山”,即景东城附近一定范围的各山,应该是景东城西边的无量山、东边的哀牢山各地。南宋李石《继博物志》“茶出银生诸山”,却没有“城界”二字,这“诸山”二字,应是银生辖区的所有山区,既今天思茅、西双版纳各地。很多作者把唐朝樊绰的“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与南宋李石的“茶出银生诸山”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二是当时的茶叶生产粗放、均为散茶;三是烹茶技术独特,吃茶考究。直至元朝,随着当时中央政府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团茶加工方法逐步传到普洱茶区。至元末明初,中原茶文化在明太祖的诣意下形成了团改散的巨大变革,而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因其消费群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和长距离运输的需要更快发展。到了明代,普洱茶因在今普洱县城集散而得名,制作工艺为“蒸而因之”,清代,普洱名声大震,成了京师争购品饮的名茶,成了云南人进献皇帝的贡品。

勐海县古树茶资源分布


西双版纳州现有古茶园82234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之中。其中:勐海县古茶园面积最大,有46216亩,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的37个村寨;勐腊县有古茶园面积27793亩,主要分布于该县北部的象明、曼腊、易武三个乡的46个村寨;景洪市古茶园面积较少,有8225亩,分布于基诺、勐龙、勐旺、景洪四个乡镇的17个村寨。

古茶园大都分布在经济较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半山区乡,分布区域内居住的民族主要有汉、基诺、布朗、傣、哈尼、彝族、拉祜等。古茶园分布面积较大的乡镇有:格朗和乡15000亩,象明乡9721亩,布朗山乡9505亩,易武乡8279亩,勐混镇8010亩,勐龙镇5170亩,基诺山乡2900亩。全州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西双版纳州古茶园分布面广。

古茶园分布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红壤、砖红壤.pH值在4~6.5之间,茶园中大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古茶园海拔分布从。760米到2060米,海拔高差较大,有1300米。最低海拔在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海拔是勐海县勐遮镇、巴达乡、打洛镇交界处曼摞黑山。

西双版纳州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既有野生型古茶树,也有栽培型古茶树;既有大叶种古茶树,也有小叶种古茶树;树型有高大乔木的,也有小乔木的;有树高23米以上的,也有1米以下的;叶形有大叶的,也有小叶的;有圆叶的,也有长叶的;芽叶色泽有绿的,也有微紫的;叶腋色泽有绿的,也有红的等等。

西双版纳州古茶资源分布特点是:

(一)现存的古茶树资源绝大部分是栽培型的,野生型古茶树仅有零星分布。

(二)栽培型古茶树中,绝大部分为大叶种,仅在勐腊县象明乡、景洪市勐旺乡有部分小叶种茶园或单株。

(三)从树型来看,勐腊县古茶树多为乔木型,勐海县和景洪市古茶树多为小乔木型。如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委会杨家寨森林中生长着一株高为23.5米的大茶树,可谌称为至今世界所发现的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中最高的大茶树。所发现的古茶树资源,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丰富,为世人所属目,它是生物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云南德宏州古荼树资源分布地区及茶树特点介绍那些地区特点


德宏州古荼树资源分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贡山西部。州内地形复杂,河川沟谷纵横,山坝交错,海拔高差悬殊,最大的山坝高差3200米,气恢垂直差异大,形成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西部气候类型,这种气侯非常适宜于古茶树的繁衍生长,形成了高黎贡山山脉的古茶树群落高黎贡山山脉古茶树群落覆盖德宏州全境。日前发现树龄200年以上的有23株,最大的是梁河县大厂乡赵老地荷花村一株野生型古茶树,直径131厘米,树龄约700年。其次是潞西市江东乡仙人洞村河边寨的一株栽型古茶树,直径85厘米,树龄约600年。在德宏州境内,古茶树种质资源卡高,共中属秃房茶系的大叶种应属国内独有。

陇川县弄巴乡观音山红芽茶,不同于一般的红芽茶,水浸物含量比一股茶种都高。德宏州的古茶同分布在盈江的勐弄乡,芒市勐戛镇否菜塘村,三台山储冬瓜村,瑞丽市弄岛乡雷允村,多数是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濮人后代德品族种植的芒市古茶树资源芒市古茶树资源中,花拉厂大茶树树高9米,树幅4.7米,千径65.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3.1厘米×5.4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微隆起,平均花径3.7厘米,花瓣8~9片,子房有毛,柱头4裂。利用情况,适制绿茶二、梁河县古茶树资源梁河县古茶树资源中,大山茶树高10米,树6米,十径7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4.3厘米×4.9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长椭圆形,叶片微隆,叶尖尾尖,花11片,子房有毛,花柱长2.6厘米,柱头5裂,果径3.4厘米,种径1.4厘米。利用情况适制绿茶。

云南野生茶及古树茶资源分布概况


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古茶园共有14片,达21.21万亩,保存的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类型齐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树32棵,占全国的43%,证明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茶科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云南的15个地(州)61个产茶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征集到材料410份,标本339份,发现野生大茶树198处[3]。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迄今已保存野生型茶树资源206份。云南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树分布简介如下:

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分布

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茶较集中的产地之一。据初步调查,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万亩。

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区地带。广泛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其中最著名为南糯山古茶园,面积近15000亩,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干直径在0.2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其中著名的有“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曼喷龙大茶树,勐腊县的落水洞大茶树、苏湖大茶树、曼松大茶树等。

保山市古茶树分布

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

临沧地区古茶树分布

临沧地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1981年,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组成的茶树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地区6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采集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野生茶树标本23份,近缘标本4份。

思茅地区古茶树分布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县的九甲千家寨龙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东桃子箐一带,景谷县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县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连县的腊福黑山,澜沧县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县的困六山、小高厂,墨江县的苍莆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多集中分布于小吊水头河头龙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属于野生大茶树群落;1991年,澜沧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经专家鉴定,树龄1000年左右;澜沧县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米-5米之间,基部直径0.2米以上,株距2米-4米。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潞西县的勐嘎野茶、瑞丽县的弄岛野茶、梁河县的大厂大山茶、陇川野茶;红河州:元阳县的胜村野茶、金平县的铜厂苦茶、文山州:广南县的革佣野茶、马关县的八寨涩茶、麻栗坡县的金厂大树茶等等。

总之,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遗产。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古茶树遗产资源,1992年林业部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将野生茶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之一。

野生古茶树与栽培古茶树的区别野生古茶树

临沧地区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在双江县勐库帮骂雪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单甲大黑山、凤庆县山顶塘大山、临沧县发现了种群数量巨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积约12000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栽培古茶树

临沧地区驯化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典型的有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根颈干径1.59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2002年3月调查,现存有根颈干径0.30-0.60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

云南楚雄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地区及茶树特点介绍那些地方特点


楚雄州古茶树资源分布

楚雄州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楚雄、双柏、永平、南华等县、市。楚雄古茶树资源,其中株树高9.6米,树幅7.6米,干径81.9厘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4.7厘米×7.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卵圆形,叶面平有光泽,叶齿浅稀不明。花萼毛多,平均花径5.6厘米,花瓣11片,子房毛多,柱头4~5裂,花柱长1.6~2.0厘米。利用情况,适制青茶。双柏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1.5米,树幅9.7米,干径84.9厘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8.3厘米×77厘米。

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微隆,叶尖尾尖,叶齿稀浅,花萼有毛,平均花径5.4厘米,了房毛多,柱头3~4浅裂。利用情况,适制绿茶永平县占茶树资源,其中伟龙古茶树树高10米,树幅10米,干径107厘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叶片长宽12.4厘米×6.1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向隆起,叶齿锐浅,芽叶无毛平均花径5.2厘米,花瓣8~12片。了房毛多,柱头5裂,果径3.8厘米。利川情况,适制绿茶南华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5.1米,树幅4.6米,干径40.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4.2厘米×5.1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平,叶齿浅稀。花萼毛多。花特大、最大花径8.6厘米,平均7.1厘米,花瓣白色质厚,11~13片。子房毛多柱头5)裂,花柱长1.7~2.2厘米。利用情况,近制青茶,味苦涩。

详解云南保山昌宁、龙陵、腾冲三县古茶树资源分布概况


保山古茶树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茶叶品种及年产量、保山市内昌宁县古树茶资源、龙陵县古树茶资源、腾冲县古树茶资源以及茶区各茶树的简介。

1.茶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

地处云南省西部,地势北高南低而南贯穿,澜沧江通过东部,在云南四个主要产茶区中,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雨量最少、辖区保山市、昌宁、腾冲、龙陵、施甸等地,都有大面积的茶叶生产。保山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云南“滇红”及普洱茶的重要产地,1986至1987年,昌宁、腾冲、龙陵三县被列为全国首批优秀茶基地县和国家出口红茶商品基地县。先全市有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15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2.茶树面积和茶叶品种及年产量

2005年末,保山茶叶面积35.42万亩,产量1396.5万公斤,产值2亿元,农民茶叶收入1.6亿元。产量、产值、茶农收入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3%、76.3%和58%。涉茶人员6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茶农45万人。茶叶发展集中在全市25个主产茶乡镇,这些乡镇中40%的农民家庭收入来自茶叶。茶产业产值达全市生产总值的5.4%,成为该区的支柱型产业,现居云南省第四位。有茶叶初制加工企业560个,初精合一茶厂55个,茶叶精制生产线30条,初精制生产能力2500万公斤,初具茶叶产业化经营企业15个,有包括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等,近年来普洱茶及以生产普洱茶为原料的晒青绿茶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普洱茶生产企业达50多家,产量3000吨,普洱茶花色品种30多个。该区茶叶产品有50多个品牌及系列产品,其中35个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名优茶及优质产品称号,有17个茶叶品牌及花色品种获得无公害有机茶及绿色食品认证。清凉山、高黎贡山、尼诺、宁红等是该区著名的茶叶品牌。

A、昌宁县古树茶资源

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米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度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6.7%。昌宁县境内的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型古树茶,茶园主要有箐茶和包洪茶。箐茶与1981年发现在街水炉阿甘梁子原始森林内,一般树高700——800厘米。树幅300*500厘米,胸径8——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包洪茶属于大理茶种类,在大田坝乡和漭水镇相联界的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树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700厘米,胸径15厘米。栽培型古树茶、茶园主要品种有理茶、腾子茶盒昌宁大茶。

B、龙陵县古树茶资源

其中一株树高18.2米,树幅5.8米,干径123厘米,数型乔木,树资直立,叶片长宽13.3*6.6厘米,叶椭圆形,叶厚有光泽,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稀少。花大,平均花径5.8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

C、腾冲县古树茶资源

其中一株树高7.7米,对幅2.5米,干径29.3米,数型乔木,树资直立,叶片长宽17.5*6.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光滑、叶质厚,叶色深绿。芽毛稀少,芽色微紫,平均花径4.8厘米。子房有毛,柱头5裂。

3、茶区各茶山简介

(1)漭水镇沿江村羊圈坡野生古树树群。此地海拔2340米,古茶树群分布较集中,100多米地坎上有基部直径40多厘米以上大茶树20株,株距3米左右,属大理茶。

(2)漭水镇漭水村黄家寨栽培型古茶树群。此地海拔在1840米,古茶树群分布面积达100亩,其中较古老茶树400多株相对集中,树龄在500年以上。

(3)漭水镇沿江村茶山河保家洼子野生古茶树。此地海拔2348米,有野生“红裤茶”“报洪茶”群。

(4)温泉乡联席村破石头栽培型古茶树。此地属栽培型古茶树群,其中最大一株高5.8米,树幅5.1*5.4米,基部茎围2.6米,基部有四个分枝,小乔木批张型,叶色绿,茸毛多。属普洱茶,当地人称原(袁)头茶,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的见证之一。据国家“茶树种质资源系统鉴定评价”研究结果,该茶树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制茶品质优,香气高。

(5)石佛山古茶树群。田园镇新华村石佛山海拔2140米,古茶树群分布面积较大,其中有较大古茶树5株,最大一株茶树当地俗称“柳叶青”,基部茎围3.03米,树高14.8米,树幅6*8.4米,1997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刘勤晋教授到实地考证该茶树属大理茶亚系栽培型古茶树,树龄在1000年以上。

(6)温泉乡联席村芭蕉林野生古茶树群。此地古茶树群分布面积较大,茶树基部直径60厘米以上的大茶树有1000株以上,其中最大茶树高15米,基部茎围2.85米,树幅6*6米,属于大理茶。

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茶叶品质特点介绍口感如何那些地方


古茶资源茶叶品质好,关键是云南大叶种品种好,云南大叶种的生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七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好、海拔高、气侯、环境好。加之古茶树鲜叶采摘、鲜叶的运输、茶叶初制加工、精制加工、卫生、成品包装出厂都十分讲究,倍受消费者青睐古树茶叶笔者经多年的研究及感宫市评,即采用八项因子的外形、内质开汤审评。树龄在百年、八白年、千年乔木古茶与灌木茶叶对比,滋味基本相似,又各有其长。但古茶品质计传统普洱茶、现代普洱茶香高味浓醇,不是那么苦涩,回甘快,回甜好。

一、澜沧县景迈古茶

景边占茶制的传统普茶(青饼)品质外形、条素松紧适度、显毫、油润、匀整、稍有嫩茎。内质清香、浓(杯底兰否),滋味厚,浓爽口、苦深较轻,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有芽。

二、双江县古茶

双江县占茶树茶叶是适制红茶的优良品种,制出的红茶(红条茶、红碎茶)香高味浓、汤云色红艳、滋味鲜爽、叶底红亮、条索粗壮、油润、金亳显露,亦可制绿茶和普洱茶。化学成份:蒸青样含茶多酚25%,水出物48%。

三、景谷县小景谷古茶

小景谷茶区(包括苦竹山、文山、那曼寨),古茶品质,制普洱茶小景谷古萘是最好的其外形:条索松紧适度、芽、叶肥壮、显毫、黄油润:内质:香气兰香(杯底留香),汤色绿树黄而明亮,滋味醇和、甜、回甘好,叶底绿明亮、嫩有老根化学成份:茶多酚24%、水浸出物46.9%。

四、宁洱县困鹿山古茶

困鹿山古茶制作的晒青毛茶,外形条索泡松、显毫、色洋黄油润:内质清香、滋味浓醇,回甘持久,涩不强,生津,汤色黄绿,叶底嫩梗,绿而明亮。

五、勐腊县易武古茶

易武山茶具有传统普洱茶陈化较快的特点。外形条索松泡不紧,芽条索肥状,油润、嫩茶梗长:内质香气清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苦涩较轻,回甘快、回甜好、爽口,叶底绿明亮、嫩梗。化学成份:茶多酚29%、水浸出物48%。

六、勐海县南糯山古茶

南糯山古茶品质,晒青毛茶外形条索松紧适度、条索长、油润、嫩根:内质香气嫩香、杯底带留香(花香味),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甜、苦涩弱、回甘快。

七、勐海县布朗山古茶

布朗山古茶区包括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寨子古茶树粗大古老,与森林伴生,生态环境好,晒青毛茶品质好、茶气足。外形:条索松、肥壮、油润、嫩梗长:内质香气清香尚浓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苦涩特重,回甘快,叶底绿嫩、嫩梗。

昌宁红茶何以甲天下?昌宁古树茶有什么特点


身临滇西高原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地方,身临仙境。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澜沧江奔腾不息,婉若游龙腾云翔,划开高原分两旁。于是怒山顶上无边光景,云岭腰间万紫千红!而他们,又似两条浑然天成的臂膀!

昌宁,这个千年茶乡,如同从天而降的少女,就落在这两条臂膀的交汇处,成了滇西高原的掌上明珠!

天地间飘来一条江,飘过云之端,飘过我家乡……耳旁似乎又想起这首昌宁人家喻户晓的歌谣!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物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就在这个大理、临沧、保山的交界处;这个横断山脉南延的部分,孕育出了“甲天下”的红茶——昌宁红茶!

昌宁隶属保山,此地山高谷深,雾霭沉沉,之温差小,湿度大,降雨充沛,漫射光多,为昌宁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昌宁红茶,香气高扬馥郁,口感饱满甘甜,饮于口而悦于心,品质之卓越,当世罕见!在中国红茶中独占鳌头,在世界红茶当中亦深受青睐,此世界级红茶非浪得虚名!

昌宁境内有古树2500多亩,其所涉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种植时间之久,千年茶乡,名副其实!

据相关资料统计,昌宁境内境内的,古茶树,野生茶树分布较为广泛,且大都生长在海拔1400-2300米之间,其中野生古茶6片1101亩,1006株,古茶树399.1亩,10599株,古茶园100片2158亩,37837株。试问,又有哪一颗古茶树没有见证过历史的变迁!

据相关史料记载,昌宁县有文字记载的种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据史料记载,有官绅在碧云寺种茶,产一种名叫“碧云仙茶”的极品茶。这种茶是极其罕见的“藤条茶”。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在唐定国先生编著的《新编保山风物志》中如此叙述:“藤茶嫩叶呈红色,加工时先将鲜叶煎炒,然后轻揉、晒干,再将干茶用纱布包裹着,置于糯米饭上熏蒸,而后在木模上压制成块状,晾干……正宗的碧云仙茶,汤色青翠透亮,经久耐泡,回味悠长,但产量极微,价格昂贵,非富豪显宦是享用不起的。

而今的昌宁红茶名声在外,其茶条索紧结匀整,内质丰富,香气高扬,馥郁隽永,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油润,鲜活灵动。饮之润于口且悦于心。

而至于,为何称“昌宁红茶甲天下”,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正如昌宁红茶的驰名中外!除了浑然天成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然还少不了源远流长的茶历史!一块天然的璞玉,需要时间的打磨,一款好茶的问世,同样需要世代的更迭,若无先人费劲移山心力,岂有今人坐拥硕果累累?

《保山市昌宁县古树茶资源分布特点介绍分类有那些特点》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凤庆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