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普洱茶的审评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普洱茶 普洱茶 普洱茶的熟茶

普洱茶普洱茶。

冲泡,运用不同的投量;不同的冲泡茶的器具,水冲撞茶叶不同的力度和速度;以及不同的水温和浸泡时间,及其不同的组合,可冲泡出不同口感的茶。

如果掌握该茶的茶性,还可以避开该茶的缺点,把该茶的优点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冲泡出最适合最可口的口感。审评,则是使用相同的投茶量;相同的器具;水冲撞茶叶的力度和速度亦相同;相同的水温;相同的浸泡时间,对一款或以上的茶叶评判或比对。cy316.COm

市场上有专门的审评杯售卖,一套审评杯包括一个盖杯(杯口带凹位,方便倒茶汤),一个汤碗,一个汤匙。一套十多块钱。一般称3克茶放入盖杯,用大开水迅速倒入盖杯,冲撞茶叶至杯满,盖好杯盖,浸泡3分钟,把茶汤倒入汤碗。打开杯盖可以闻香和看茶底,汤碗可看茶汤的汤色,汤匙用来试口感,一次性完成对茶色,香,味的评判,操作简单快捷、方便。还可对两款或以上的茶的比对,评判,多少款茶,就用多少套审评杯,定量茶,同水温,同时间浸泡。

在相同条件下,有助于我们较客观地比对那款茶的优劣。我们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茶,跟不熟的茶比对;可以用知道价格的跟不知价格的比对,这样性价比就出来了。还可以不同品种的比对,这样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口感的茶。很多朋友说,喝茶喜欢简单,随意,喝茶不就是图个清心,清雅吗?何必搞得那么复杂呢?搞得那么复杂不是违背了喝茶的初衷吗?我们说,喝茶的心境,跟学懂茶的过程是两回事。

茶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要学懂它当然是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相当困难和复杂的。不懂茶,随便喝茶,是糊涂喝茶;学懂茶,随意喝茶,是由聪明变糊涂喝茶,是两回事,不在一个层次上。不懂茶的人不见得他喝茶的心境有很高;懂茶的人也不见得他喝茶的心境一定不高。懂不懂茶跟心境没有多大关系的。反而觉得这倒给了一些不努力追求的人的一个借口。如果这个借口成立的话,茶就真的是简单了,甚至可以回到原始了。但相信茶会朝着文明,文化,发扬光大的方向走的,这也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这是远大的理想,有点不着实际的,说实际的,把茶说得更清晰,透切,明白,让更多人更容易,方便地学懂茶却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小编推荐

细说普洱茶的“苦”


细说普洱茶的“苦”:苦与甜是一个对立,苦通常与哭、难受相连;甜通常与笑、舒服相连。小孩哭,大人会给块糖小孩吃,小孩转哭为笑。我们最初尝到苦,大概是小孩子时刚开始吃药,难受。之后,小孩看见药未吃就先哭。小孩虽还没有苦的概念,但看见药就害怕,所以先哭起来。长大渐渐辨别了药的苦,吃到其他东西有类似于药的苦,就有了苦的概念了。苦是令人难受的,但有些时候又必须要去面对的。为了鼓励人们勇敢地去面对“苦”,乐观地接受“苦”,就有了:苦口良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人们大多注意苦过后的结果,很少去品味苦,和认真仔细去分辨苦。因为,人们总希望苦尽快过,好的快来。对苦不太愿意去留意,所以很多人以为所有的苦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苦是多种多样的,苦也有好和不好之分;也有舒服和难受之分。

举个例子:苦瓜,又称凉瓜。小孩子是不吃的,因为小孩吃到苦瓜有一种苦,就以为是吃药那种苦,于是他就不接受吃,害怕吃。大人爱吃苦瓜,因为他吃着吃着,觉得吃苦瓜,是苦凉的,甘凉的,吃了舒服。很多人照着吃,只不过没有反思其中的道理而已。人的味蕾除了可以尝出“味”来,还与大脑神经相通,遇到好的,它畅开接受,表现出舒服;遇到不好的,它收敛,抗拒,表现出难受。这就是苦瓜虽苦,但很多人爱吃的原故了。

茶之中的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分辨出苦的好和不好,舒服和难受,大概也就可以分辨出茶的优和劣了。

普洱茶审评


普洱茶的审评主要干看外形和湿评内质,而各种散茶和紧压茶的审评标准各有不同

一、散茶

1、看外形是指观看普洱茶的外形包括看茶叶的条索、色泽、匀整、净度

1)条索:以紧结、肥壮、重实的为好,条索松泡、身骨轻的为差。

2)色泽: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普洱茶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黑中泛红的颜色。

3)匀整(或整碎):要求茶叶均匀完整的为上品。

4)净度:指茶叶的洁净程度以及含梗量等。以少梗不带其他异杂物为佳。

2、湿评开汤,内质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项因子。

1)香气:比香气的纯度、陈香的持久性及高低。以陈香馥郁或陈香浓郁为正常,有酸味、异味、杂味为差。

2)滋味:比滋味的醇和、顺滑程度、浓度及回味。以入口顺滑、醇浓、回甘、生津的为好。

3)汤色:熟茶以红浓明亮、红亮剔透(似琥珀色)为好;生茶随着年份变化而呈现黄绿色、浅栗色、深栗色;汤色暗、浑浊较差。比汤色的深、浅、亮、暗、浊、透的程度。

4)叶底:以柔软、肥嫩、褐红、有光泽、匀齐一致为好;色泽花杂、暗淡无光泽(或碳化呈黑色)叶底硬,或用手指触摸如泥状均为较差。

二、紧压茶(茶饼、沱茶、砖茶,或其他各种外形的茶)

1、看外形是指观看普洱茶的外形包括看茶叶的条索、色泽、匀整、洒面、松紧净度

1)条索:看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一般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若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2)色泽: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普洱熟茶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黑中泛红的颜色。普洱生茶因年份的不同而呈现不一样的颜色,渐渐的由墨绿、黄绿转变为黄褐色。

3)匀整:对照标准样,比形态是否端正、棱角(边缘)是否整齐、光滑,模纹是否清晰,厚薄大小是否一致。

4)洒面:有洒面的茶,洒面应分布均匀,包心不外露,不起层落面。

5)松紧:普洱紧压茶要求松紧适度,过松、过紧都不符合要求。

6)净度:指茶叶的洁净程度以及含梗量等。以少梗不带其他异杂物为佳。

2、湿评内质内质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项因子。

1)香气: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它异味;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长短指香气的持久性。以陈香馥郁或陈香浓郁为正常,有酸味、异味、杂味为差。

2)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映出来的色泽,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栽培条件、贮藏等而变化。熟茶以红浓明亮、红亮剔透(似琥珀色)为好;生茶随着年份变化而呈现黄绿色、浅栗色、深栗色;汤色暗、浑浊较差。比汤色的深、浅、亮、暗、浊、透的程度。

3)滋味:是指茶汤的口感醇和、顺滑程度、浓度及回味。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好的熟茶入口顺滑、醇浓、回甘、生津。生茶入口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敛性。

4)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熟茶以柔软、肥嫩、褐红、有光泽、匀齐一致为好;色泽花杂、暗淡无光泽(或碳化呈黑色)叶底硬,或用手指触摸如泥状均为较差。生茶以嫩芽叶含量多,质地柔软,色泽明亮均匀一致。好茶叶的叶底表现明亮、细嫩、厚实、稍卷;差的叶底表现暗、粗老、单薄、摊张等。

细说普洱茶的转化


最近,我们因为很认真、细致地品试比对了许多款茶的缘故,有相同年份,不同的茶;有相同的茶,不同年份的;有古树、台地的;有纯料,拼配的;有生态,不生态的。得出了一些结论和观点,提供给茶友参考和验证。新茶(生茶)的生味、新味,常说的草青味,这些味道大概是人不太喜欢和接受的,它经过陈放可以去掉,什么时间去掉要视茶质,制作工艺而定,指在同等的仓储条件下(干仓)。古树茶,柴火铁锅炒茶杀青,晒干,石磨压制的茶要比台地茶,机器杀青,烘干,机器压制的茶要快去掉上说的草青味。当然上说的两种情况,其中的许多条件还有一个很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最为典型的两种情况,所得出的总论。如果其中的条件变了,组合变了,总论也会变,但可以用上说的两种情况,类推其他组合的变化。作为普通茶友是很难知道组合中各因素的实际情况的,只有造茶人才是最清楚的。但反过来,如果茶友能品试出茶的转化,就可以推断茶的茶质和制作工艺了。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虽然很难,我们说出来,起码能给茶友一个指引。普洱生茶干仓存放,会去掉生味、新味、草青味,去掉这些味所需的时间,会因茶而异,上文所述,条件不同,时间就不一样,以我们的经验所及,有的一、二年,有的二、三年,有的四、五年,存放五年后的茶草青味基本是没有了,总的来说就是一至五年可以去掉草青味。草青味去掉,继续陈放下去,会出一种木质的陈香,这有别于湿仓茶的发霉草席味的“陈香”。干仓茶木质的陈香是比较怡人的,要出这种香要7—10年,也是因茶而异,之后陈放下去,这种香会越来越明显。这种香很多人喜欢,也很能迷人,干净的印级茶就相似这种味,俗说的“印”味。我们这里说仅仅是相似而已,大家千万别误会,因为有些茶也许永远也到不了干净印级茶的级数。普洱茶陈放下去,甜度会提高,茶叶是纤维木质,应该是酶、菌、醇的关系,它转化是甜不是糖,所以不腻。甜而不腻都是人所喜欢,接受,爱好的。从以上所说的,人不喜欢、不接受的新味、生味、草青味去掉,陈化出人喜欢、接受的木质陈香,木糖醇甜味,任何普洱茶经过干仓陈放都会提升质素,都会比原来要好,也就是说都有陈放价值。它的木质陈香和甜度提高都

普洱茶的审评术语


1、条形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一般多为高档普洱散茶和高档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结:卷紧而结实,有锋苗。多为大叶种生熟普洱毛茶,中档小叶种红,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实:嫩度比紧结稍差,但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尚能卷紧,但身骨稍感轻飘,多为7级左右的普洱茶青形状。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身骨轻飘,多为下档茶的形状。

挺直: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弯曲:不直,呈钩状或弓状,与钩曲同义。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与茸毛显露同义。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茶身轻重。

2、普洱生茶色泽

深绿: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深绿泛乌,有光泽,与乌绿同义。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青绿绿中带青。

黄绿:经绿为主。黄中泛绿。

露黄: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片。

枯黄:色黄而枯燥。

3、普洱熟茶色泽

乌润:色黑而润,稍有活力。

乌黑:色黑而褐,有光泽。

栗褐:色似熟栗壳色,褐中带深棕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4、净度

匀净:老嫩整齐,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花杂:以不同嫩度的老嫩茶和片,末,梗等混杂在一起。

含梗:茶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老茶梗。

筋皮:嫩茎和梗揉碎的皮。

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碎茶中含量较多。

5、普洱生茶香气

清高:清香高而持久。

清香:清鲜爽快。

纯正:茶香较低,纯净正常。以适用于普洱茶熟茶香气。

粗气:粗老叶的气息。一般陈年生茶所具有的味道。

青臭气: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一般生饼新茶多有的味道。

6、普洱熟茶香气

鲜甜:鲜爽带甜感。以适中于滋味。

甜和:香气虽不高。但有甜感。

果香:类似某种鲜果香。好的普洱茶有桂圆香味,糯香。

7、汤色

普洱生茶汤色

黄绿:以经为主,绿中稍带黄的汤色。

绿黄:经黄为主,黄中稍带绿的汤色。

浅黄:物质欠丰富,汤色黄而浅。

莹黄:汤色晶透,无杂质。一般多是5年以茶的生茶所具的汤色。

黄红:汤色显酒红色,莹透无杂质。陈年的普洱生茶所具的汤色。当然湿仓茶也会这样,但茶底不净,有刺鼻霉味,汤色混浊。

普洱熟茶汤色

红艳:鲜艳明亮,油面厚而艳,是茶汤中物制质丰富。普洱茶品质好的表现。

红亮:红而透明光亮。

红明:红而透明,亮度次于红亮。

深红:红较深。

浅红:泛红色,深度不足,多为陈年熟茶,发酵过重的汤色。

8、滋味

回甘: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醇厚:茶味纯正浓厚。有刺激性。

浓醇: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醉厚强。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醉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9、叶底

细嫩:芽和细嫩叶含量多,叶质嫩软,用于高档普洱生茶。

柔软:芽叶嫩度好,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无弹性,不易松起。

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大叶乔木所具有的品质。

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摊张:叶张摊开,叶质较硬。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有弹性。

匀:老嫩,大小,厚薄,整碎等均匀一致。

细说麻黑普洱茶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易武几大山头出产的茶料历来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睐,而“麻黑”又是易武茶中最具韵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几大产区的茶来说,不论从品质还是产量来说“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茶品。

这个麻黑,是狭义的麻黑,麻黑村公所下面的麻黑寨,这个地方的茶,是我们狭义下的麻黑。麻黑村公所辖荒田村、曼秀村、三丘田、陈家凹子、落水洞、麻黑一、二村、大柒树、刮风寨一、二村等10个村民小组。大家看下麻黑村公所下的寨子,都是非常有名的茶区,一个村公所覆盖了我们所能想到的著名易武茶:麻黑茶、刮风寨茶、落水洞、大柒树这个可以列为第一档;曼秀村、三丘田、陈家凹这个可以列为第二档;荒田村盛产台地茶,而台地茶在易武台地茶里,毫无疑问,排名第一。

麻黑村有古茶园2400亩、新式茶园5100多亩。

其中新式茶园的茶,即我们传统说来的小树茶,请注意,我们在这里说的小树茶,并非台地茶。这些茶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1950年代种植的,所以说,算老树茶,也并不冤枉。当然,也有些近年种植的茶,总体的情况,麻黑的茶是混着卖的,能够收到多纯的古树茶,全靠收茶者自己的人脉以及功力。在寨子里,没有人会跟你说台地茶,小树茶的事,全部对外统一,一样的茶,一样的价格。所以,如果你相信市场经济,不相信什么神话的话,麻黑的平均水平,茶已经很不错了,与其你相信更高的价格可以获得更好地茶,不如相信,看茶水平更高你会获得更好的原料。

在麻黑,超过100年的树的确很多,看根部,很粗的根部,但也可以看到,几十年的,十几年的茶树,麻黑茶的声誉在最近几年有所下降,跟新茶园的成长有关系。

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普洱茶的审评名词


审评名词

芽头:未发育成茎叶的嫩尖,质地柔软。

茎:尚未木质化的嫩梢。

梗:着生芽叶的已显木质化的茎。

筋:脱去叶肉的叶柄、叶脉部分。

条:条状茎、梗、叶。

碎:呈颗粒状细而短的断碎芽叶。

夹片:呈折叠状的扁片。

单张:单瓣叶子。

片:片状叶。

末:细小呈砂粒状或粉末状。

朴:叶质稍粗老,呈折叠状的扁片块。(粗茶梗大茶叶)

红梗:梗子呈红色。

红筋:叶脉呈红色。

红叶:叶片呈红色。

渥红:鲜叶堆放中,叶温升高而红变。

丝瓜瓤:渥堆过度,叶质腐烂,只留下叶脉的网络,形成丝瓜瓤。

麻梗:隔年老梗,粗老梗,麻白色。

剥皮梗:在揉捻过程中,脱了皮的梗。

绿苔:指新梢的绿色嫩梗。

上段:筛摇后,上层较轻、松、长大的茶叶。也称面装或面张。

中段:筛摇后,集中在中层较细紧、重实的茶叶。也称腰档。

下段:筛摇后,沉积于底层细小的碎茶片末。也称下身或下盘。

细说普洱茶的嗅觉


我们这里所说的(嗅觉)感觉,不是主观的,至少主观成份很少。好的东西大概都是共通的。没有理由,看上去不干净、暗哑、无光泽的茶叶,会是好茶。美少女,看上去,肤色红润,有光泽,白里透红。不施脂粉,更显得自然美,或说施了脂粉,反而掩盖了她的自然美。肤色红润,有光泽,白里透红是她的健康外在表现;健康是肤色红润,有光泽,白里透红的内在体现,两者是相互对应的。只有健康才会肤色红润,有光泽,白里透红;肤色红润,有光泽,白里透红,必须是健康的,内外因素加起来,才构成她的美。

茶叶也一样,整洁,油亮,有光泽,是好茶质的外在表现,两者是互为对应的。这篇我们从嗅觉方面,讲它的对应;讲挑选好茶。闻茶,先闻它有没有杂味,异味,霉味,如果有,这饼茶基本可以作废了。再闻它有没有香气,如果没有香气,这个茶大概算不了什么好茶。有香气,还要分别香气是怎样的,是粗、俗、飘扬、不自然的;还是幽、细、清、沉稳、自然的,前者是不好的,后者是好的。

我们可以先闻茶饼,再开汤,闻盖碗,公杯,茶底,茶汤。它的气味是一致的,只不过开汤表现的更明显,更得到证实。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很多人闻香,只是用鼻子嗅一下,所以,更细致,具体的就分辨不出来了。有些气味,要旁边人提醒,闻多几个才闻得到。不是说这些人嗅觉有问题,而是闻的方法有问题。闻香,应该先把心静下来,鼻子对着茶叶,慢慢地吸气,用肺部、丹田吸气,停顿一下,用心去感觉。

我们说,好的香气应该是幽、细、清、沉稳、自然的,这些都是跟好茶质相对应的。更好的香气入水,茶汤一入口,上颚会感觉到香气。停口,表现为口齿留香。

细说普洱茶中的“津”


津,有湿、润的意思。口腔、咽喉的粘膜要保持湿、润,才能达到正常生理功能。

津的反面是渴,表现出的反应是,干、枯。口腔干、枯的原因有:一、缺水;二、唾液分泌失去平衡,堵塞了,其中一,吃了过咸,或过刺激的食物,或是过多的酱料,味精之类,或一些收敛性的不良食物;二,生病了。口腔干、枯就是通常所说的口渴,反应出的需要就是喝水。喝水,大多数人会觉得寡、淡,而且水越喝得多,越会觉得寡、淡,严重的有反胃感觉。有某些情况,喝水并不能解渴,例如,吃味精过多时,因为,这时并不是体渴,而是,口腔表层细胞收缩,收敛,令唾液分泌不出来,造成的干、枯,这时,需要打开,令其开扬,唾液分泌畅顺。这种情况,喝茶就最好了。

很多时候,口渴并不是体渴,又能喝得多,又可以经常喝,又不寡、淡,又好喝,唯有茶。这也是茶被誉为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原因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能生津解渴的,有些茶,越喝越渴,要不停地喝。唯有好的,生态的茶才能生津,反过来有说能生津、解渴的才是好茶。这就回到了茶的原点,最基本的功能——生津、解渴。判断一个茶是否生津,解渴方法很简单,就是喝了之后,停下来静心的感受一下,如果原来是干、枯变得湿、润了;原来是湿、润的,不会变为干、枯,而是继续湿、润,或更湿、润,证明该茶是生津的。好的茶,只要喝一小杯就能解渴、生津,因为,它真的有这个功能。生津、解渴是茶的最基本功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说其他更高一级的东西。如果,一个茶喝了口干,越喝越渴,再说其他都是废的。搞清这个对“茶”很重要,对喝茶的人很重要。

细说普洱茶中的“甜”


细说普洱茶中的“甜”:人最初接触甜的时候,大概是大人给块糖我们吃,问我们好不好吃?甜不甜?于是我们慢慢地就有了甜的概念了,觉得吃糖就甜,想甜就吃块糖。以后吃到有吃糖的感觉,就感觉是甜了。

一般人很少再去追问,纯的甜是怎样的?怎样的甜才是好的?我们平常所吃的糖果都添加了不同色、香、味进去,以丰富人们的口感,当时吃会觉得又香又甜又好味。停下来会有反酸,涩、干的感觉,但大部分人不会注意到停下来的感觉,只注意吃时候的感觉。中国文字是象形字,甜等于舌加甘(甜=舌+甘),很形象地表达了甜的涵义,就是舌甘。好的甜,应该是不腻的,不会反酸的,回甘的。

所谓不腻,甜不会在口腔长时间停留,如果嘴里的甜不散就会有不舒服,腻的感觉;反酸,主要指,舌面后半部分,甜过以后有酸的感觉;回甘,是指甜过后,感觉甘。我有幸吃过纯生态的甘蔗,是清甜、滋润,回甘的,令人记忆、令人回味。跟市场上的甘蔗会有一个对比,一个反差。甜是茶的组成部分,或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甜是人需要和喜爱的,对甜的认识,有利于对茶的品鉴。

细说普洱茶物语


六大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倚邦茶山、曼撒茶山、蛮砖茶山、攸乐茶山,为云南古代六大茶山

内飞:1950年之前的“古董茶”内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印级茶: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干仓:指通风、干燥及清洁的普洱茶存放仓库,其存放的普洱茶叶为自然发酵,发酵期较长。

湿仓:通常指放置普洱茶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的时间和速度。

号级茶饼:为辨别茶饼、茶叶年代、级别、生产厂的编号,如:8582饼为(前两位数85为85年出品,第三位数8为8级茶,最后一位数2为勐海茶厂的代号),茶厂代号:1、昆明茶厂,2、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

铁饼:压制得比较厚实、坚硬的茶饼叫铁饼,和相应的“火烧饼”等同为工艺流程上的名称。

中茶牌:茶饼的外纸正面标志为8个“中”字围绕着“茶”字,为中国土产畜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商标。

大益饼: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商标,“大”字中间有个反白色的“益”字,根据不同级别和年限分有不同颜色的商标,如“红印”“蓝印”“黄印”等。

细说普洱茶的生活妙用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普洱茶来说,我们都是直接将其冲泡后,然后饮用的。普洱茶除了直接饮用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妙用的,一起瞧瞧多样的普洱茶的生活妙用吧!

1、入菜。普洱茶口感纯厚,可以消除食物的油腻感,最适合搭配肉类。比如茶皇鸽和普洱排骨。

2、止腹灵。旅途中吃了不卫生的东西会引起腹泻。这时冲泡普洱茶饮服,对防治腹泻有一定疗效。

3、晕车药。半杯普洱茶加入两勺酱油拌匀饮服,对防治晕车有明显作用。

4、洗头液。旅途中的奔波极易使头发干枯憔悴。用普洱茶洗发,可使头发柔顺光亮。

5、晒后修复霜。旅途中皮肤若被烈日晒伤,用凉普洱茶涂抹在红患处,可减缓、消失皮肤灼热疼痛感。

6、清凉油。将普洱茶叶用嘴嚼烂敷在被蜂蜇虫咬的红肿处,有消肿、止痒、止痛的作用。7、明目液。若旅途中引起花粉过敏性眼炎,或者晨起时有目赤头痛、眼屎多、流泪、血丝、结膜炎等症状,以普洱茶洗眼可得到有效缓解。

8、除臭剂。咀嚼茶叶或用浓茶漱口,可消除口中异味。

9、将肉放入浓度5%普洱茶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冷藏/冷冻。肉类的保鲜效果不仅更好,而且不易腐烂变质。

9、戒烟。须借助吸烟来提神的人,不妨以普洱茶代烟。

10、轻度烫、烧伤,用普洱茶涂抹伤处,不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还可以防止液体渗出,有利于伤口愈合。

11、因寒冷干燥致手脚开裂或生冻疮时,将少量普洱茶茶叶嚼碎敷在裂处,用纱布或胶布包好,裂口会很快愈合。

12、坚持每晚用普洱茶洗脚,可治愈脚气。13、普洱茶漱口,止痒除臭,更可治疗口腔炎、舌痛、牙龈出血等口疾,还有固齿作用。

14、用残普洱茶叶放在其中煮数分钟,便可去除,器皿中若残留有鱼腥味或葱味,

15、用残普洱茶叶擦洗有油腻的锅碗、木竹制品,可使其更光亮清洁。

16、把残普洱茶叶晒干,铺撒在潮湿处,可以驱潮去湿。

17、把残普洱茶叶撒在地毯上,再用吸尘器吸去或扫去,茶叶能够带走很多不容易清洁的微尘。

18、普洱茶叶泡水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19、普洱茶叶晒干后在厕所里燃熏,可以消除异味、驱蚊蝇。

20、用隔夜普洱茶洗澡,可以去皮痒、辅助治疗皮肤病。

21、将残普洱茶叶洗净晒干后,装入枕套做枕芯。枕之非常柔软,又去头火。对失眠症人士有辅助疗效。长期用此枕,还可疏风清热,防止眩晕头疼。(但是这种茶叶枕容易受潮,要经常晾晒)。

细说普洱茶中的“甘”


细说普洱茶中的“甘”:酸、甜、苦、辣、咸为五味,甘不在五味之内,甘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口腔里的味蕾可以尝出五种味道,但五种味道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如果某种味道长时间停留,口腔都是不舒服的,也会破坏味蕾的感应,令味蕾变得迟钝。所以,什么味道在口腔不化,都是不好的。不化:有不变,停留的意思。

那么,味道过后,变为什么,化为什么好呢?就是甘,常说回甘。甘不是味道,何以证明呢?水是无色无味的,但喝新鲜优质水,会甘甜的感觉。甘应该是一种感觉,口腔神经细胞的感觉。那种感觉是开扬的、舒畅的,有像甜但不腻,有像凉但不是冷、冻,薄荷的,清新的感觉。茶,准确地说上好的茶,很能迷人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回甘。甜而不腻,苦后能化且甘,是好茶的特征。

越好的茶,回甘越快越强越持久,极好的,苦能瞬间消失,即时回甘,而且甘能充盈整个口腔,直达咽喉。修道练功的人,除了从早到晚练功,还要非常注意饮食,才能达到口腔甘甜生津。但俗世之人,又那有那份功夫呢?还是喝杯好茶罢了。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细说普洱茶的审评》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