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是不是越久喝越好?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年份越久越好吗 黑茶越久越好 红茶年限越久越好喝

【www.cy316.com - 普洱茶年份越久越好吗】

普洱茶膏是不是越久喝越好?普洱茶属于古董级别的,很多人都应该知道,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久,喝起来的口感就会更好,但是普洱茶膏是不是也如此呢?下面去了解一下。

普洱茶属于越放陈旧越好的茶类,因此现今有人以标榜普洱的年限为荣,追求年限长久的普洱茶,普洱茶这就涉及到如何辨别普洱茶陈期,以下的方法仅供普洱茶爱好者参考:

1、1950年之前:这个时期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2、1950年~1968年:所谓“印级茶品”,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1968年之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久越好,但是对于普洱茶膏而言,却不是这样子的,普洱茶膏有一定的保质期,若是超过了保质期,人们一旦喝下,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危害发生,因此,小编在此提醒,不要认为与普洱茶有关的茶类都可以存放较长时间饮用。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真的是越久越好吗?


在普洱茶收藏界,普洱茶越陈越好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很多人收藏普洱茶,几乎将年代当成了判断其收藏价值的唯一标尺,这也成为普洱茶被大量收藏、囤积的原因。那么,普洱茶真的是越久越好吗?

事实上,并非所有普洱茶都越陈越好,只有高品质的茶才能越陈越香。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原因:

普洱茶的原料,普洱茶所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茶,而其他大多数茶,多采用的是中小叶种茶,因此,普洱茶内所含的物质,相较于其他大多数茶更为丰富一些。

其次,和其他茶相比,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是不同的。普洱毛茶的加工,采用的是晒干工艺,即茶坯要在阳光的作用下缓慢干燥,而其他茶的干燥过程,通常以炒干和烘干为主。除此之外,我们知道普洱茶是有生熟之分的,其中的熟普洱在加工过程中还特有一项渥堆的工序,在渥堆时,茶坯会在微生物和湿热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变化复杂,其多酚类大致可分三部分: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残留儿茶素);水溶性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非水溶性的转化物。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从而使茶汤收敛性和苦涩味明显降低,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从而形成了普洱茶滋味醇厚,汤色红褐。茶黄素是汤色“亮”和重要成分,茶红素是汤色红的主要成分,茶褐素是汤色“暗”的主要原因。

普洱茶的香气是普洱茶的原料品种,加工工艺和云南的独特生态气候所致。普洱茶水浸出物质含量是随着年代的增加的。综上所述,就有了“新茶便宜陈香贵”的市场规律,即人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有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铁律”以后,很多茶商和茶友就陷入了一些误区,以为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以为普洱茶可以无限的存放,以为品质不好的普洱茶经过存放以后会变成好茶。

首先,只有品质上好的头等茶,才有收藏价值,才能经过很好的陈化以后成为“古董”;

其次,普洱茶也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存放,并且随着无限制的时间越变越好。普洱茶和其他茶叶相比是一种特别耐藏的茶,经过一定的时间存放,由于普洱茶的后熟作用普洱茶的品质会随着存放年限的延长而提高。但普洱茶并不是因该几十年无限制的存放下去。

普洱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存放过程中后发酵形成的,一定时间后普洱生产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趋向与理想化,但是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存放,这也必然降低其品质。

如果品质达到至优的普洱茶,仍一味的无限期地存放,必然使其茶叶中的有益陈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故在普洱茶的存放过程中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新的生茶可以存放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而对于发酵过的“熟茶”不需要几十年,一般2~3年的存放就能升到较好的品质风味了。

越陈越好也是有一定的的前提条件,普洱茶的储存环境、茶的本质真性、陈放的年限都对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同样的茶如果存放环境和条件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其价值也就不可同日而语。好的普洱茶,即使是新茶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很好的品质,香气、喉韵等,就会很明显的优于“大路货”,即便新茶会略有生青味,苦涩味,也不会表现出难喝。而如果原本就是原料低劣的茶,就算藏上一百年也不会有任何的价值提升,这越陈越好的说法也就没法实现了。

说到这里,有的茶友可能就会问:什么是“大路货”?很简单,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2014年之后市面上十几块钱能够买到的普洱茶,其价值也就是十几块,通俗来说这类茶就属于“大路货”。这样的茶原料肯定不会是古树茶,也不会是大树茶,因为相同重量下,仅仅这些原料价格就不止十几块。十几块钱的茶原料一般多为种植面积较广,产量较高的台地茶,而且未必是台地茶中品质偏上的,如果再加之后期的制作、运输等一系列的成本核算,那么这类普洱茶的真实价值可想而知。

总之,真正的好茶,无需通过岁月去证明,好就是好,且会越来越好越陈越香,如果一开始就不是好茶,就不要指望在岁月的沉淀中越陈越香了。

普洱茶保存方法 陈放越久越好


普洱茶保存方法

一、流通的空气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何仕华说,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普洱茶挂置在阳台上,这样放置的茶,茶气都给吹走、茶味都给吹散了,饮用起来感觉淡然无味。所以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另外,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因此,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或其他有生活异味或工业异味的环境里。

二、恒定的温度

普洱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不用刻意地人为创造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就好了,最好是长年保持在摄氏20—30度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什么时候,普洱茶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

三、适度的湿度

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何仕华说,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

普洱茶要不要洗茶(醒茶)?茶叶是不是越鲜越好?


普洱茶由哪些花色品种?

普洱茶在历史上又有所谓毛尖、芽茶、女儿茶之称。清张泓在《滇南新语》记载:“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

19世纪上半叶,普洱贡茶的花色有八种。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装茶膏共八色。”贡茶数量66666斤,取意为六六大顺之意。

历史上的传统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产区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青毛茶压制成各种形状规格的紧压茶,到了20世纪初,普洱茶是蒸制后以竹箬成团裹的竹篓装大宗茶,主要是指晒青茶及其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砖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

清代除贡品团茶外,民间生产销售的普洱茶还有普洱散茶、七子饼茶、沱茶、紧茶等。因此可以认为,清代的普洱茶形态以多样化,除部分芽茶,毛尖等晒青散茶外,多数是以晒青茶为原料进行蒸压成形的紧压茶。

目前生产的普洱茶有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种。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树筒形、屏风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和天然有机茶?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15毫克/公斤。生产绿色食品茶的生产单位,必须经申报,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批准,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制订相应的标准,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上市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并在产品包装上标识出“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茶叶是不是越鲜越好?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喝茶需要注意的事情不少,如果饮茶不当一样会影响身体健康。快到了春茶上市的时候,人们在品茶时往往追求品新茶,许多人喜欢买新炒的茶叶,其实不然。

所谓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投几批鲜叶加工后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这个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其实,认为茶叶越新鲜就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肠胃黏膜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要不要洗茶(醒茶)?

“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另,洗茶也称醒茶,让尘封已久的普洱茶从沉睡中醒来,让整个茶体浸润到水,才能将茶质释放出原汁原香。(参考文献:蒋文中教授《普洱茶文化百科》,

普洱茶是不是越陈越好?高山茶与平地茶有何区别


高山茶与平地茶有何区别

几乎是所有的爱茶人都知道,高山出好茶。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前者的香气特别高,滋味特别浓。茶树原生于我国西南部湿润多雨的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茶树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茶树生态环境的不同,它集中表现为:

(1)气候。首先,海拔高度和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因此,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叶原料,其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茶叶中不少芳香物质也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

其次,海拔2000米以内的高山,雨量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林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含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是有利的。另外,生长在高山的茶树与平地相比,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加,使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而红、黄光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

(2)土壤。山地茶园,特别是高山茶园与平地茶园相比。土壤的物理组成和化学成分水平不一样。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谈到:“其地,上看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高山茶园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以致茶树生长健壮,茶树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物质丰富。平地茶园多属红壤粘土,不但土壤粘重,结构差,而且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含量低,因此茶树生长往往较差,尤其是茶叶香气和滋味不及高山茶好。

(3)植被。高山与平地相比,前者的树木比后者为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于调节空气温度,增加地面覆盖度,从而改善茶园温湿条件和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更主要的是高山茶园的光照达到了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高山茶园由于被树木所荫蔽,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对改善绿茶品质十分有利。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

高山茶芽叶肥壮,节间长,颜色绿,茸毛多。经过加工而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浓厚,耐冲泡。

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经加工而成的茶叶,条索较细瘦,身骨较轻,香气稍低,滋味和淡。

普洱茶新茶的称呼及品质有哪些?

每年春天二月下旬直到十月止都是普洱茶的采摘时间。春茶的采摘依时间的早晚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俗称“二水”,然后才是秋茶(又称为“谷花”)的采摘。茶叶采摘时间不同,品质也不同。一般以“春尖”“谷花”品质最好。

春茶清香爽口为上品,夏茶味浓而不苦,秋茶则香中带苦,苦后回甜,值得细品。

真正高级的普洱茶都以“春尖”为主体制成。

怎样区分普洱茶的原料和成品?

我们真正喝到的普洱茶是经过加工精制的成品茶,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只能称为毛茶,即原料。所有的毛茶均集中到茶厂去加工。加工前,专家会视其水分及茶梗的多少将茶计分为十个等级和三个等外级,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拼配比例压制成各种成品普洱茶。

普洱茶是不是越陈越好?

普洱茶越陈越好?实际上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区分生茶和熟茶。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老茶一般以生茶为主。有些不法茶商用低价散茶在高温高湿下做发水普洱茶,这样的茶把茶叶过分发酵,并且助长昆虫、细菌的孳生。

其次,要辨别普洱的储藏位置。干仓指茶叶在温度确保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湿仓是指茶商为了获取利润,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加速陈化。干仓普洱茶条索紧结,发酵均匀,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湿仓则颜色暗淡无光泽,表面披白霜或有霉菌。

普洱茶的年份是最难掌握的,年份越长越好只能对普洱生茶而言,普洱熟茶在制作上发酵已经停止了,毫无年份可言,年份只能减退它的碱味和熟味,茶叶质量并没有提高。(参考文献——蒋文中教授《普洱茶文化百科》,

如何辨别普洱茶的年份?普洱茶年份越久越好吗?


普洱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年份与历史痕迹。普洱茶无需特殊技巧整理茶品(如烘焙),年份与价值有间接关系;而越陈越香多数茶人已经能体会,能在茶品上留下历史见证,是其它茶品无法做到的,而这一点正是辨识普洱茶年份的一个重要关键。

1、外包纸质与印刷

尽管科技日新月异,每一年代的纸张与印色却无可取代。加上纸张与印色经历时间的风化,其特殊性更加无法仿冒。

2、内飞纸质与印刷

与外包纸质与印刷相同,但更加特殊的是内飞镶嵌在茶品内,在一般情形下不能抽换,这也成为辨识的主要条件之一。

3、模具

石模、铁模、木模等等,在每一个年代都有其特殊外观与制程,对茶品陈化也深具影响。此亦为辨识辅助条件。

4、茶菁使用与拼配

每一年代因时代背景不同,会使用不同茶区茶菁与拼配手法,与压制模具综合判断,亦可做辨识的辅助条件。

5、茶菁外观

经过时间陈化,在一定范围内,茶菁外观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转变,比如色泽、光泽、松紧度,以及触感。此为重要主观条件。

6、茶菁香气

相同的,不同的茶种、茶区、茶菁与年份陈化,会有不同的茶菁香气。此亦为重要主观条件。

7、汤色

在了解生熟茶与入仓茶的辨识后,汤色的色泽、光泽、透亮度等等亦是辨识的辅助条件。

8、叶底

从叶底可以观察茶区茶种、制程、仓储,甚至茶质优劣多少都能做初步判断,加以综合即可判断陈化速度,此为重要经验法则。

9、仓储

从原件、筒身、外装纸外观,与茶干颜色、汤色、叶底、香味等等,可辨识仓储环境后来推测年份。比如广东、广西仓储均在1996年后才出现。将茶品在两广仓储后一段时间,才改放香港仓储的这样手法,则是2001年以后才出现。2001年以后香港传统仓储大量消失,完整传统香港仓储多为2001年以前茶品。

单独一个或几个角度观点与依据,都无法准确评断茶品整体概况,只从视角或单纯茶品都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对茶品年份及产区的判断需要时间与经验积累,更需要天赋与坚持。

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是不是解读


邹家驹会长的第一次会会面是在6月月25日,他刚从大连结束《正确认识生茶》的授课回到昆明。除了奉上抽着请他指正之外,主要想请他详细谈谈上任半月即向省加快推进茶叶和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出《云南茶叶产业发展建议》的具体想法。也许是交浅言深的缘故,虽然他很健谈,而我总觉言犹未尽。

6月底,应第14届深圳春季茶博会主办方华巨臣公司的邀请,去了鹏城。流连期间,关于各级政府不要为老茶、山头、古树、站台、生茶不是普洱茶的讨论在网络上进一步发酵。点赞者有之,责难者亦有之,更多的是不解。7月5日回到昆明后,得知昆明电视台《盛世典藏》栏目组织了各省茶友,邀请会长开讲释疑。赶紧报了名,在台下老老实实当学生,并蒙他同意,录了音,现将邹会长的一些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生茶就是直接用未经陈化的晒青绿茶制作的茶品而生普则是陈化后的生茶。前者较后者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以自然氧化为主的发酵过程。7月初虞富莲教授在昆明授课,明确表示:这里的古树茶是讲未经过自然陈化的晒青茶,也就是俗称的普洱生茶。从专业角度来说,未经过自然陈化的晒青茶不能称普洱茶。问题是生茶与生普之间的数据标准缺位。

反对生茶入《标》,主要是从其生产工艺的现状而非历史文化角度。《标准》中的生茶和熟茶,前者是未经过自然陈化的绿茶;后者是微生物发酵的茶品。普洱茶定义为后发酵茶,却夹带了一个没有经过微生物发酵或自然陈化的生茶,这是用一个《标准》来规制两种不同的东西。不提倡直接饮用生茶,是因为采用日晒方式干燥的生茶酚类物质含量太高。以我从业40年来对消费者的观察,加上对国内外茶叶历史的认知以及国外最新生物化学研究结果,认识到不宜直接饮用晒青绿茶。

绿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制作工序是:杀青→揉捻→干燥。因干燥方式不同,分为晒青、炒青和烘青。世界上都把绿茶定义为不发酵茶。生茶仅经历杀青→揉捻→干燥过程,没有经发酵(包括白然陈化),压制成紧压茶后,理化性质也没有改变,自然归于绿茶。生茶入《标》,会误导消费者直接饮用晒青绿茶。

今天为普洱茶定标准,类别划分是基础。普洱茶之所以不同于绿茶,在于它的后发酵。历史上普洱地名茶指向晒青绿茶,如沿用下去,忽视今天的变化存在,用不着重新制定标准,直接归入绿茶就行了。晒青绿茶有着清晰的标准。我们是在为今天和明天定标准,不是为昨天定标准。晒青绿茶(生茶)发展演化出发酵或自然陈化的普洱茶,属性已经不同了。

今天的标准,是类别划分,是数据、生化成分变化后的划分。明代以前没有现在以晒青绿茶后发酵来做属性定义的普洱茶,道理如同明代以前没有红茶一样容易理解。云南晒青绿茶经后发酵演化出普洱茶,使晒青绿茶具有一种特殊的二重性:在绿茶市场上是成品;在发酵茶市场上还只是原料。晒青绿茶的重性造成一些人思维混乱,他们营造了一个既可容纳不发酵茶又可容纳发酵茶的同市场体。实为晒青绿茶的生茶冒名顶替,淹没了普洱茶的后发酵演化过程和发展历史。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概念两种定义,有如用一个规则同时裁判足球和篮球两种比赛,最终导致足球可用手、篮球可用脚的混乱局面。

许多人没有生茶和生普的概念区分。我反对生茶入《标》,是反对没有自然陈化的晒青绿茶入《标》,并不反对理化指标已经变化的生普入《标》。2003年制定的标准有个缺陷,生茶和生普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标准界定。

新中国成立以前,销往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圆茶,都有一个发酵的过程,香港的茶客因此称之为红汤茶。20世纪50年代初,云南紧压茶生产陷入停顿,只有少量散茶运港,香港的茶商从越南、泰国等地购进毛茶,拼和云南茶进行渥堆发酵试验。70年代中期,省茶业公司生产的熟普洱茶出口香港,短短的几年时间,年销量达到4000吨,几乎一统香港茶市。香港绿茶市场几乎消失殆尽,被后发酵的普洱茶颠覆了。

普洱茶在香港的热销,使得世界上食用发酵食品最多的国家法国也开始销售普洱茶。1977年,一位60多岁的法国老人弗瑞德·甘普尔在香港发现了来自云南的普洱沱茶,第一次就订购了1.2吨试销法国。1986年,法国医学界发布了云南普洱沱茶的临床实验结果,法新社进行了跟踪报道。40年来,普洱沱茶一直行销法国城乡,深受消费者喜爱。

主推熟茶,这是发展方向问题。中茶公司出口,90%是熟茶,生茶(历史上出口都叫青茶、青饼)比例不超过10%。在港澳市场,青茶、青饼不能直接饮用,数量一多市场就乱了。今天的普洱茶市场不就是生茶多了,喝不下去,滞积如山?多少被忽悠的收藏者和商家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也做生茶,但存放相当长段时间以后才出售。茶客急着要出货,我告诉他先存放一段时间,让茶品有个陈化的过程,不要直接饮用新茶。我自己首选喝熟茶,我知道国内外关于普洱茶促进健康方面的硏究成果都指向熟茶。绿茶语境下的中国红茶已经失去了世界话语权,后发酵普洱茶要避免陷入绿茶语境而不能自拔。

我们云南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叶茶资源,加之云南茶区开发得比较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外销和侨销,所以国内的茶业界对云南茶研究得比较交少一点。拿我们]云南三个国家审(认)定的有性系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和勐海大叶茶来说,茶多酚含量分别是33.8%、30.2%和32.8%;二个国家审(认)定的无性系品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茶多酚含量高达35.0%和36.1%。

而同为国家审(认)定的中叶类无性系品种龙井43,茶多酚含量仅18.5%;浙江省审(认)定的中叶类无性系品种安吉白茶,茶多酚含量低至10.7%,仅为大叶十茶的1/3。茶叶加工讲究适制性,龙井、安吉白茶多酚类含量低,制成不发酵的绿茶;铁观音、水仙多酚类含量22%~25%,制成半发酵的青茶;云南茶的历史是一部发酵茶的发展史,我想,它的未来也终将由发酵茶创造。

美国农业部做过实验,饮用1杯(用中小叶茶制成的)绿茶,摄入的类黄酮等于5杯红酒,或9个苹果,大叶茶晒青绿茶就更不用说了。这么大量的抗氧化剂进入人体内,长期下去身体能受得了吗?庆幸的是,人体里的系统会尽量维持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稳定,一旦抗氧化剂摄入量过多,系统会将血液中多余的抗氧化剂过滤到尿液中排出。不良的后果是,由于身体长期处于亚失水状态,可能会造成皮肤晦暗,肠道干燥便秘,引发胰腺功能紊乱,并给女性造成生理困扰。

中国是绿茶国度,倡导茶为国饮,却有一些人不喝茶。印度流行发酵的红茶,男女老少皆饮,因此患癌率极低。他们]不说,却做到了我们没有做到的。《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或许预见不到,微生物发酵普洱茶将引领中国茶走上复兴之路。

普洱茶,越老越好吗?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独有的一个特质,也是一个专有性极强的概念。在我国所有食品标准里面,包括酒类,只有普洱茶是唯一的在存储期上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储存”的食品。

所以,越陈越香也就成为了普洱茶的专有名词。当然,越陈越香也正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所在。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体架构中的一环,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机理的另一种语言表述。

“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最后—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或再造的关键。

很多人或许对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都嗤之以鼻,认为“越陈越香”仅仅是普洱茶市场的营销行为。

因为,当他们把从茶店老板或者泡茶人那里听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后,发现,这些知识并没有使得自己手里的普洱茶变得越陈越香,所以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普洱茶本身的品质上面。

其实这些知识并非无用,只是这些所谓的“知识”有的过于片面,有的则比较单一,缺乏专业性。所以当大规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就自然的把越陈越香理解为市场销售行为。

事实上,自有茶以来,以绿茶为主流的中国饮茶风尚,向来追求的都是新鲜自然的茶。比起来,从明代至今,文献记述寥若晨星,但却不绝如缕的老茶风尚,直到今时方为世人普遍所知。

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这也是上面所讲,很多没能让自己手里的茶越陈越香的一个因素。

普洱茶存储陈化的本质,是普洱茶不断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由此带来的内含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一系列过程。变化的规律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越陈越浓越香一定是有条件的。

通过存储陈化,使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

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化合物氧化,产生挥发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陈茶气味的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趋于醇和。

所以,并不是说市面上所有的普洱茶都适合用来存储陈化,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除了需要适宜的存储环境外,还需要茶叶本身的品质上佳才行,当然,好的工艺制程也是决定普洱茶最终成败的关键一环。

还有一点,越陈也是有时间概念的,不能说五六十年了,还要越陈越好。其实老也要有一个标准,建议二十年左右为限。

再有就是如果本身茶不好,想通过存储来越存越好,那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了,因为茶没有答应你,我未来会更好。因为越存越好,是因为有些茶的不良口感或者说内含物质,需要通过时间来转化和发酵,才会越存越好。

野茶是不是普洱茶?


目前许多人购买普洱茶一味的追求野,而且市场上标有野生的茶,价格也畸高,这是很不理性的行为。

为了让大家对野生茶有个清醒的认识,俺翻阅不少资料,对野生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在这里就把俺的心得汇报给茶友们,以免再花冤枉银子买野茶。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问题:普洱茶的概念可以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加工好的茶叶,它可以是晒青毛茶,生茶或熟茶等可以直接饮用的茶;

其二:是茶树,云南地区适制普洱茶叶的植物学范畴的茶树。

其次再说说该文的主题:植物学范畴的普洱茶以及野茶是不是普洱茶?

野茶有两种,野生型茶和野放型茶,这两种茶树表现出的植物学性状不同。

野生茶和栽培茶,是对茶树种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环境表述的一个定义。所以,从茶树分类学角度来理解和诠释,“野茶”不是茶,不是人类几千年来所饮用的“茶”。它未通过人工驯化而并不适宜饮用,有的甚至还有微毒。据记载,1973年云南省曾经生产过一批紧茶销藏,由于其中拼配了野生茶,产品进藏后藏民反应饮用后出现血压不稳、头晕、拉肚子等不良症状,说明野生茶中含有一些不利于人体的成分。在西双版纳等古茶区的茶农,他们就没有饮用野生茶的历史,现在也不喝野茶。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少量能饮用的野生茶,就片面地认为所有的野生茶都能饮用。

野生茶有两个重要的价值;一、它是证明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的重要可行性依据之一。二、可以利用其遗传因素在茶叶育种方面进行研究。野生茶作为一种宝贵的种质资源,应当得到保护。现在有部分茶商为了利益炒作野生茶,导致茶农过度采摘野生茶,这对野生茶种质资源其实是一种损害。

原云南省茶科所所长张顺高说:所谓野生茶是指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是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饮用的“茶”,在植物分类学里,被列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茶组被统一命名为“Camelliaslnensis(L)OKtze”,为全世界所采纳。茶组里有37个茶种,目前世界各国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组里的一个“种”,其染体多为二倍体(2n=30)。科学意义上的“野茶”,是农学里“茶系”以外的近缘茶树植物,没有经过人工驯化栽培的。它们不是人类广泛利用和饮用的“茶”。能否饮用,需待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只有经过人工驯化的茶,才能安全的饮用,真正的野茶是不宜饮用的,因为有毒。所以大家要走出野的误区,不是么什么野味都好。其实只要是云南茶区的生态茶,品质都很好,当年风行满清朝野的古六大茶山的各类贡茶,在当时也就是台地茶(因为那时也才种下去几年),关键是西双版纳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等综合因素决定了茶的品质,而不是其他。

普洱茶是不是有机茶?


近年来,我国共有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6000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达500余吨(绿茶为主,部分红茶、乌龙茶等)。那么,普洱茶是不是有机茶?有没有残留农药?何为“有机茶”?第一类: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第二类: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第三类: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天然绿肥,采用生物或者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以自然农耕为主,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有机茶在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最完整的保留了茶的清香甘醇的特性。总而言之,有机茶是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或是一种无污染、接近天然的茶。普洱茶是什么茶?普洱茶是以云南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经后期发酵制作而成的散茶或紧压茶。其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永德。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域为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普洱茶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普洱茶树生长状态主要分成了两种:一种基本不修剪不矮化成乔木状生长,另一种修剪矮化成台阶状。前者就是人们常说的乔木茶,后者就是台地茶,两种茶用于制作普洱茶,其品质存在明显差异。这两种茶中,哪种是无污染、纯天然的?乔木茶生态环境好,茶树常与森林伴生,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利用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自我调节平衡,避免了使用农药。此外,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形成了腐殖层,为茶树提供丰富的养分,茶树不需施肥也能很好生长并保证茶树养分。显然,乔木茶是无污染、无添加、纯天然的,不需要人工看护,更不需要打农药,汇聚天地精华的结晶。因此,不会有农药的残留。台地茶也是如此?台地茶的特地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所以,台地茶很大可能会有农药残留。

普洱茶并非“越老越好”


不知为何,似乎所有的业内贤达、名嘴大师、完全不附加任何条件,毫无迟疑、用力鼓吹“越老越好,越陈越香”,这是一个环绕在我心中一直无法理解的问题,此时我有点茫然恍神,不知是思考逻辑错乱,还是因为这是一个大家都不知道,却又不可以说出的秘密。

一、强调“越老越好”是因为新茶品质并不好

长久以来,云南普洱茶一直都被认为必须陈仓后发酵才可以饮用,那是因为普洱茶舍弃了优质的高山大树茶作为原料,反而采用了苦涩味重、质量差的台地茶,甚至误用工序失当的烘青绿茶作为原料,因为它苦、因为它涩、因为茶质粗糙等等因素,所以才要通过时间逐渐达到修饰茶质的目的,并非普洱茶要陈仓后发酵,一定要“越老越好”。

“越老越好”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它一开始就质量不好,所以才需要强调越老越好,借助环境因子后发酵让品质变得更好,但如果一开始原料就很好,又或者只是少许不足,只需要经历短暂后发酵修饰就可以达到完美状态,不知我们还有什么动机,要再继续永无止境地后发酵。

二、普洱茶历史上并无老茶概念

事实上早期云南生产的普洱茶,都是以日常生活品饮为主要目的,并不是立足于希望久存后能高价出售。所以“越老越好”并非刻意为之的行为,它应该是特定的年代与环境所造成,是不经意所形成的结果,“越老越好”不应该轻率地建立在一开始。

三、“越老越好”已成为了茶商推销劣质茶的手法

就科学论证而言,“越老越好”相关条件并不够周全,这种说法应该清楚规范在什么等级的原料或在多少年份期限内有效视之,由于近代普洱茶生产对原料的选取,茶性多较为浓烈,如能经过适度发酵降解茶多酚修饰苦涩,实在有其必要。

“越老越好”并不是真的可以无限延伸,它必须在某些条件下方可成立,不应该变成茶商推销劣等茶的行销手法,也不是茶厂竭尽所能出清滞销库存的借口。

四、好茶无需“越老越好”

一昧推崇“越老越好”,难道新茶所表现出来的香气就是“歪香”?而老茶所呈现出来的松木香、杉木香、樟香、参香、枣香就是“正味”吗?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说法未曾在古老文献记载中,但为何现今社会有这种言论的出现呢?事实上科学验证显示,当茶叶制作完成后,不同的茶类会产生各种不同性质的芳香物质,但随着陈放时间越长,低沸点的芳香物质含量损耗越多,而原本既存在的芳香物质化学结构也会逐渐转变为萜烯类物质,如此而已。

现代普洱茶如果能在一开始就严选苦涩度低、茶质内容丰富具有收敛性的滇青作为原料,严格控管正确的传统工序,相信如此制成的新茶,自然茶香韵味俱全,可能无需后发酵或者短暂三五年后发酵修饰即可符合期待。

五、普洱茶后发酵需要面对与突破的问题

1、到底陈仓后发酵到什么程度,才是我们心中的好茶。2、到底陈仓后发酵到什么品质内容才是大家公认的极品。3、如何将茶品保存在最佳状态,4、如何避免因错误的观念,而错失了普洱茶品饮的最佳赏味期,最后沦落为客厅的装饰品,或者是旧物箱中的杂物。以上才是我们日后该面对与突破的!

结束语:

普洱茶并不能真正无限累积,越老越好,总之,老茶非好,好茶也不一定非要老。

普洱茶,越陈越好吗?


普洱生茶的保存方式?饮用与熟普洱有啥区别?

普洱生茶保存需注意的是:避光、通风、不和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保存、不要接触地面、湿度适中(50%左右)。

普洱生茶属于绿茶类里面的晒青绿茶类,鲜叶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十分丰富,对人的消化系统刺激性大。饮用时一要注意不要空腹喝,二要注意如果消化系统不是太健康,适量即可。

据说普洱茶能储存5年,10年,N年,是越陈越好吗?最长有多少年的呢?

茶品鉴专家刘军贤:在1979年云南省普洱茶出口加工座谈会上制定的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中,提出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论。这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普洱茶越陈越好的理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无限期的陈放下去,应该视茶叶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时间。否则,时间过长,必然会使茶叶中所含的各项有益物质逐渐被分解氧化。就像现存的最早的清末普洱供茶,虽然还可以喝,但已经属于是带颜色的水而已了。

朋友送的普洱茶,有8年了,没敢喝,您看还能喝吗?为什么不用茶叶桶,而是用布包装呢?是不是会有土了?会不会坏了?这个茶保存得很好,品质也很好,不但能喝,还很好喝!如果这个茶当初是装在茶叶桶中送给您的,可以说一定没有现在的品质好。因为普洱茶的继续转化是需要空气和一定的温湿度的,用布包着可以让这个茶很好的和空气接触,而如果放在茶叶桶里,就会将茶和空气隔离开,反而转化的慢。

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


前言普洱因茶味清新,能解腻消食,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与龙井、毛尖、碧螺春等新茶更受追捧不同,普洱茶素有“做新茶,喝旧茶”的传统,被认为越陈越香。但从食品安全角度看,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

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等工序制成,茶性较烈,汤色绿黄清亮,有强烈的苦涩味。

如果将生茶在环境合适的仓储环境中陈化三五年,发生氧化、聚合、分解、降解等一系列复杂反应,产生大量的有益菌群,多酚慢慢氧化掉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增加,它才开始变得陈香、醇厚。

普洱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项渥[wò]堆工艺,利用人工快速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汤色红浓明亮,口感醇厚回甘。

生茶由于没有经过人工快速发酵处理,耐储藏性更好,具有陈化生香的风味特点,并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茶叶的色、香、味、品质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普洱茶的最佳保质期

普洱茶的最佳保质期只有10年左右,“越陈越香”这个概念只在保质期内适用。

如果储存不当,最佳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品质才会朝更好的方向转化。

如果起初质量未达标,或者后期储存不当,不论存放多久品质都不会好。

储存普洱茶十分讲究,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霉变。

要想品味普洱茶的陈香,应将其存放在20℃~30℃、湿度小于75%、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并且要隔绝有异味的食物,防止普洱茶吸味。

如果普洱茶的纸包上有水渍,茶饼起白霜、有霉点或有霉味,冲泡后茶汤不清亮,可能已经变质,建议不要喝了。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普洱茶膏是不是越久喝越好?》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年份越久越好吗”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