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夏季湿气重,怎样饮茶更健康?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湿气重绿茶 湿气重喝花茶 湿气重喝绿茶

湿气重绿茶。

你知道湿气重喝什么茶好吗?夏季雨水比较多,所以在这个季节的潮湿气候容易加重体内的湿气,如果能喝点茶来调理一下身体就最好了。

1、什么是湿气呢?

说到湿气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上厕所,会发现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净,有时候还便秘,这就是典型的湿气重,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

中医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极难祛除。人如果春夏淋雨涉水或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就会通过呼吸道、皮肤毛孔等入侵体内,在各个脏腑组织之中“安营扎寨”,并“长期居住”。

2、绿茶,除湿气最好

绿茶是最常见的一类茶,我国有许多名茶都是绿茶。夏天喝绿茶能消暑降温。绿茶味略苦性寒,还有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

夏天喝绿茶清鲜爽口,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夏天喝绿茶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

因为绿茶不发酵,不发酵就是没有经过氧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鲜叶的原始味道,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

因此,湿气重的人不妨多喝绿茶,像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都是味道不错的绿茶。

绿茶性寒,所以不宜多饮和长饮,体质一旦有所改善,就要选择饮用其它茶类。

最好饭后一小时泡上3g左右的茶,一边享受饭后的悠闲时光一边让茶香散布周围。

3、脾胃不好,可饮乌龙茶

湿气重的人多数脾胃功能不太好,这时可以选择乌龙茶等温性滋胃的茶来喝,虽然除湿效果不如绿茶,但是长喝还是有效果的。

如果喜爱花茶的清新滋味,也可以饮用茉莉花茶,因为花茶用绿茶做底,利尿效果也不错。

4、想养胃的人,不妨喝点普洱熟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生茶性微凉可去火,但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大,而熟茶相对要温和些。

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如果想祛湿的同时也养胃,温和的普洱熟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5、夏日闲来一杯柑普茶,清肺又去燥

《本草目》记载,陈皮有理气燥湿之功,兼具疏肝润肺之效。这也是热气频发的岭南地区长期推崇新会陈皮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青柑皮富含挥发油及柠檬烯,而这两种内含物质对于化痰止咳等肝脾内脏症状有积极的调理作用,所以祛热养脏可以多喝柑普茶。

青柑、普洱一相逢,可以健脾养胃、化痰止咳、美容养颜。干燥炎热天里的肺部及皮肤等不适部位,一杯柑普茶,足以解忧。

把柑普放到壶里,煮着来喝。茶汤醇厚,汤感细腻,汤底的那一叠青翠,是大自然的气息。在难遇好天气的时节,闻着沁香的柑果清香,喝上一口,身心也放松了下来。

6、多喝凉茶也可去湿气

另外,可以向广东地处的居民一样,多喝去湿气的凉茶。

其原料为薏米、淮山、茯苓、百合、白术、野菊花、生地、赤芍、金银花等,民间用木棉花、鸡蛋花煲茶也有一定去湿功效,但木棉花在煲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以防重金属污染。

此外,生活中注意穿衣保暖,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加强体育锻炼,宜少吃苦瓜、通心菜等寒性食物。

cy316.Com精选阅读

剩茶水妙用,生活更健康!


茶渣可以二次利用,那么剩茶水或者隔夜茶我们又该如何利用呢?

一、消除口臭

茶中含有精油类成分,气味芳香,清晨刷牙前后或饭后,含漱几口隔夜茶,可使口气清新,经常用茶漱口可消除口臭

二、护发

用隔夜茶洗头,还有生发和消除头屑的功效。而且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并且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

三、增长睫毛

隔夜茶是不宜饮用的,不过,早上洗完脸以后,可以用棉签蘸上隔夜茶水沾湿眼睫毛,可以让眼睫毛长的更长。

四、去黑眼圈

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冻约15分钟,然后用一小块化妆棉浸在茶中,再把它敷在眼皮上,可减轻黑眼圈的明显程度。

五、家具除异味

新买的木质家具,往往有刺鼻的油漆味,用茶水擦洗几遍,其异味自会消退,比清洁剂效果好。而且不会有化学物质残留,不影响人体健康!

六、防晒

皮肤被太阳晒伤,可用毛巾蘸隔夜茶轻轻擦拭。因为鞣酸对皮肤有收敛作用,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也有抗辐射作用。

除了以上几个效用,隔夜茶还具有抗氧化、止血、止痒、固齿等功效!

谷雨时节:如何饮茶更养胃?如何


古籍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时节,一方面,温和的天气,增多的雨水将会促进谷类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气候转化比较强烈,人们要注意自身的养生保健。

针对这一时节的天气特点,我们需要在一下三个方面多加注意:

第一,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可谷雨时节却是脾的旺盛时期,所以大家在进行养生保健时应多做些体育运动,并可适当进补,但不宜过。

第二,谷雨时节肝肾处于衰弱状态中,所以应注意加强对肝肾的保养。

第三,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中。

在上述三方面,第三点是重中之重。因为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以便身体能够适应夏季的变化。而不注意饮食,就容易使肠胃受损,导致胃肠疾病趁虚而入。正因如此,这一时期也是胃肠病的易发期。

对此,大家可以通过饮用适当的茶品来调养肠胃。根据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普洱茶熟茶经发酵后,产生大量的衍生物质,有利于人体胃肠道的吸附。饮用平和的普洱熟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熟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熟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同时,熟茶还兼具有帮助消化和减肥的功效,对于这一时期不小心过量饮食者,可谓量身定制的茶饮,因此,谷雨时节,合理饮用普洱熟茶,是达到养胃护胃目的的最佳选择。

酒后是不宜饮茶,更忌饮浓茶


酒后是不宜饮,更忌饮浓茶。酒逢知己千杯少,醉了方知乾坤大。人们兴致未尽时往往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醉酒后许多人会喝上几杯浓茶以解酒。其实,喝浓茶非但不能解酒,还如同火上浇油,正所谓:借茶解酒酒更浓。

这是为什么呢?

酒,首先会直接损伤胃粘膜,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发生胃出血。而浓茶对胃粘膜也会产生一定的刺激性,诱发胃醛分泌,所以喝浓茶对酒后损伤胃粘膜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酒精能使血液流动加快,血管扩张,而且对心脏有很大的兴奋作用,使心跳加速。茶中的茶碱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双管齐下,更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医学研究揭示,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这样的:当酒精被消化道吸收之后,90%以上被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酒后饮茶时,茶中的茶碱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利尿作用。

这时,酒精被转化为乙醛而尚未被转化为乙酸,更未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就从肾脏排出。由于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因而会危害健康。

由此可见,酒后是不宜饮茶的。可喝点醋、果汁或糖水,吃些水果。

这个夏天怎样喝普洱茶更养生?


盛夏,不断升高的气温让人焦躁不安,雨水带来的潮湿空气又让人湿热难耐,困顿无神。所以,盛夏季节,既要调养身体,祛除燥热,又要调整身心,怡情安神,才可安然度过漫长的夏天。除了健康清淡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外,每天一杯普洱茶,也是这个炎热夏季的明智选择。

这个夏天怎样喝普洱茶更养生?夏季以普洱茶养生,我们可掌握一些有益原则:宜细水长流,三伏时可每天饮用,每次饮茶的量要充分,缓慢而长久发汗即可。虽然每个人体质不同,但老熟茶茶性温和细腻,阳虚体寒和体热之人,可通过适量饮用达到养生的效果。在饮用老熟茶调理的过程中,要慎食寒凉之物,以确保体内湿寒之气不再加重。下面再说说夏天喝普洱茶的好处。

1、保健驱寒

普洱熟茶“性温驱寒”,三伏时,机体内虚外实,体表的虚热掩盖了脏腑的真寒,特别适合饮用茶气渗透力好的老普洱熟茶,从而祛除内寒,达到温补的效果。而老普洱熟茶,酶和益生菌随时光流逝逐渐优化,茶气的渗透力增强,香气和滋味也更加沉稳丰富。在三伏时令,不仅满足了口感需求,更达到很好的温补效果。

2、解渴

普洱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溶果胶质、芳香物质等丰富,比起白开水,更能刺激口腔粘膜,促进唾液分泌。炎热天气,口渴难耐时,没有什么比来几杯普洱茶更能生津止渴的了。

3、清热降温

一杯热力十足的普洱茶,能促进人体排汗,从而借助汗水蒸发来散热,带走体内热量。热茶中的咖啡碱等成分还能刺激肾脏、促进排泄,汗水蒸发多点,加快人体散热,会让人感觉更舒畅。

4、减肥

六月不减肥,七月徒伤悲。普洱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能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提高新陈代谢、减少脂肪细胞堆积等作用。一杯普洱茶在手,今夏赘肉全赶走。

5、解腻助消化

炎热的夏天,大家普遍食欲不振,饮食稍不注意卫生,就会引发消化道疾病。常年饮用普洱茶,能消食解腻,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功能,提高肠道免疫能力。

6、静心怡神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消耗加大,心火旺盛之下,人容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普洱茶内含有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能清醒头脑、提神养神。

饮茶要健康,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喝茶可以降血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积压糖分过多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答谢紊乱。

临床实验已经证明,茶叶中(特别是绿茶叶中)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能够促进糖分的代谢作用,天生性糖尿病患者可常饮绿茶为辅助疗法,而常饮绿茶也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为什么喝茶能降脂减肥?

茶叶中能降低血液中三甘油酸酯的含量,茶叶中具有降脂作用的物质主要有茶多酚、茶多糖和咖啡因。茶多酚主要抑制细胞中的胆固醇合成并加强胆固醇通过肝脏的排泄速度;咖啡因则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大血管的有效直径,促进脂肪的分解提高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而茶叶中的叶绿素可以抑制胃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饮茶

对于心动过速的心病患者以及心、肾功能减退的病人来说,一般不宜喝浓茶,最好饮用淡茶即可,并且每次饮用的茶水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肾的负担。

对于心动过缓的心病患者、或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初期的病人,可以经常饮用一些绿茶,对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增加毛细血管弹性以及增强血液抗凝性都会有一定的好处。

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饮茶吗?

糖尿病患者的病状是血糖高、口干口渴、乏力。实验表明,饮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能的功效。

糖尿病患者一般宜饮用绿茶,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保持足够的浓度。

夏秋季节更替时,应该如何喝茶更健康?


导读:夏秋季节更替过渡时期,因为气候的突然变化,我们的身体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如气温会突然下降,人体的免疫功能进入一个抑制阶段,抵抗力会下降,容易生病。而中医理论中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出于养生保健考虑这一时期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饮茶作为最常见的养生保健饮料,这一时期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本期就为茶友解析:如何顺应夏秋季节更替,合理饮茶养生。

夏秋季节更替时虽然已经是秋天,但气温依旧偏高,甚至会出现不亚于酷暑时节的回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所以这一时期喝茶仍旧是以消暑祛热为主。

不过与夏季酷暑不同,这一时期白天属于夏季的暑热还未消尽,而夜晚属于秋季的秋寒已经开始显露,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昼夜温差大,白天热、夜晚冷,所以虽然同是消暑祛热这一时期却与夏季不同,下面详细为茶友解析。

1、白天应该喝茶性偏凉但不寒的茶类

如上所述夏秋过渡时期,白天暑热尚未消尽,甚至会有燥热的“秋老虎”,并且这一时期与潮湿炎热的夏季白天不同,秋季降雨减少气候是偏向干燥的燥热,并且这一时期夜间已经开始偏冷,饮食上应该尽量避免寒性较重的食物。

所以茶类选择上,就不能如夏季一般选择茶性偏寒的茶如绿茶、新白茶、新生茶,而应该选择茶性相对柔和一些的,比寒性刺激性弱一些的凉性的茶类,如经过一段时间存储的茶性由寒转凉的普洱生茶,如2012古树春茶《高山韵》如今茶性由寒转凉,品饮时汤质温润饱满,滋味清甜柔和,更多《高山韵》详细信息可在微号: 中询问,另外也可适当品饮黄茶。

2、夜晚应该喝茶性偏温但不热的茶类

夏秋过渡时期,夜晚气温已经开始降低变冷,但还不到寒冷的程度,而白天还在燥热所以茶性偏热的茶类,在这一时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秋老虎”出现时过多的饮用茶性偏热的茶类,容易燥火内郁而肝火虚盛,造成身体上火。

并且这一时期天气转凉,是慢性肝病并发感染的高峰期。研究发现,秋季肝病复发的高峰期比春季持续时间更长,复发人数也更多,特别是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甚至乙型肝炎的重叠感染都多发生在这个季节。所以秋季应该更加注重对肝脏的养护与保健。

因此,茶品选择时,应该选择茶性温和但不偏热的茶类,如茶性温和的柑普茶、半发酵的青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并且秋季天气干燥应该多补充水分,所以品饮时茶汤应该相对清淡一些,更有利于水分的补充。如果在品饮时碰到其他问题,或者对于茶叶养生保健有更多见解,欢迎添加微号: 交流。

季节更替时期气候变化剧烈,是疾病高发期,尤其是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的中老年人更需要多加注意,顺应季节更替、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科学的饮茶能达到较好的温养身体的作用,同时再科学的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更利于身体保健。

理性的收藏可以让普洱茶发展更健康


过来十年,普洱茶文化的宣传走进了很多误区。

一是普洱茶被“贵族化”,都去讲什么皇帝、贵族、名流等如何收藏、品饮。

二是把个别现象普遍化,一饼普洱老茶今天卖得2万元,明天哪一款茶卖了几万元,让普通消费者虽然知道普洱茶,而远离普洱茶。我在全国很多城市问过的哥和一般工人同样的问题:“知道普洱茶吗?”回答:“知道,普洱茶名气那么大,谁不知道。”但当我再问道:“喝普洱茶吗?”回答却是“普洱茶是有钱人喝的,我们喝不起”。

三是过分宣传功效化,茶叶是大健康产品,不同的茶叶健康功效有所不同。茶叶就是用来喝的,首先是解渴,其次喝着舒服、愉悦,然后是有丰富的茶文化,最后才是健康功效。

四是普洱茶“降解残留”的作用被忽视。目前全球种植的茶叶、粮食等农作物,除了少部分有机食品外,不使用化肥、农药是不可能,难免有一定的农药残留。国家批准使用的化肥、农药的残留在一定时间内是能够降解的。普洱茶存放6—7年后残留量会得到有效降解,普洱市某企业基地生产的普洱茶产品要出口欧盟,用当年生产的产品送检,按欧盟标准进行检测结论是几个农残指标超标,不能出口,但用存放了6年的普洱茶送检则通过了检测。有的普洱茶加工知名企业并没有什么基地,一般理解有机食品要从基地进行认证,但这些企业同样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这也就是普洱茶具有降解残留的作用帮的忙。

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投资贮存的价值和功能。正常投资贮存普洱茶年增值约15—20%,也就是说4-5年投资收益要翻一番。设想一下,现在收购5000元/公斤的高价晒青普洱,加工成357克茶饼,每饼的价格为1800元,如果8年后翻两番,每饼的价格为5400元,有多少人会去购买呢?而去收购那些不被炒作价格每公斤200元左右的晒青普洱茶,加工成357克茶饼,每饼的价格为80元左右,如果8年后翻两番,每饼的价格为240元,普通消费者都能接受。

普洱茶未来消费市场定位走大众化路线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符合中央的八项规定和有关政策的,这个观点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我也提到过。我个人预测,到2020年全国普洱茶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年实际消费量可能超过10万吨。普洱人工发酵熟茶、“湿仓”茶的消费量增长不会明显,将迎来一个贮藏了6—14年的“陈普”和一饼(357克)价格在500元以下的大众普洱为消费主流的普洱时代

夏季饮茶养生指南:祛湿解暑,常饮清爽茶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中暑的症状。原因是盛夏之时,外界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体内暑湿集聚,阻遏人体气机运行,导致感觉不适。此时,应顺应季节,服用中国药膳研究会所发布的第一批技术标准药膳品种——清爽茶,可起到清热除湿、解暑透气、降浊消脂的功效。

清爽茶的配方组成为荷叶(干者3克,鲜者10克)、生山楂5克、普洱茶2克。荷叶性寒,味苦、涩,推荐产于湖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道地药材。中医认为,荷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主治暑热烦渴、暑湿泄泻、水气浮肿及多种属热的出血症等病证。现代药学研究认为,荷叶具有降压、扩血管、降血脂、消肿、减肥等作用。

生山楂别名山里红、红果,推荐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的道地药材。其性微温,味酸、甘,功能为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主治饮食积滞(肉积)、痰饮、痞满、泻痢、疝气痛,以及产后腹痛、恶露不尽或痛经、小儿乳食停滞等证。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山楂可促进脂肪消化,对胃肠功能有一定调整作用;可强心、降血压和抗心律失常,并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还有抗氧化、抑菌等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腹泻、菌痢、高脂血症、心绞痛、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

黑茶推荐用云南普洱茶。其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均可。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制作方法:将荷叶洗净,切成细丝;生山楂洗净切丝备用。将荷叶丝、生山楂丝、普洱茶放入茶壶中,冲入少量沸水,摇晃数次,迅速倒掉沸水,以洗茶。将90℃~100℃沸水冲入壶中,盖上盖子,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待茶水将尽,再冲入沸水浸泡续饮。最好用紫砂带盖容器冲泡。此茶可服用1个月以上。如果有效,可持续服用2~3个月。

适用人群:超重或肥胖人群。表现为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证见肥胖、脘腹胀满、便秘、轻度水肿等脾虚痰湿者。无病者,不定时饮用,能健身益寿。禁忌人群:脾胃虚而无积滞者、便溏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饮用。

生普或熟普哪种普洱茶更健康?


俗话说:“夏喝生普,冬饮熟普。”因为夏天燥热,人容易上火,而普洱生茶有清热解毒、解暑解腻的功效;冬天寒冷,普洱熟茶茶性温和醇厚,茶所含的益菌群有暖体养胃的功效。有茶友问:对于健康而言,是喝生茶好还是熟茶好?咱们今天就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普洱生茶和熟茶,哪个更利于健康。

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是鲜叶采摘之后未经过人工发酵,以自然的方式存放,晒青毛茶之后再把茶叶压制成饼、砖等形状,又或者有些茶农还以散装的形式储存。

生茶较之熟茶而言,茶内所含茶多酚和咖啡碱等元素丰富,故而茶味浓厚,汤感醇和,口感个性鲜明,滋味富足,但是生茶往往刺激性较强!尤其新茶,新茶应该自然存放一段时间之后,让茶中的茶多酚元素和咖啡碱元素进一步转化,这样能更好的发挥普洱茶的香气喉韵,十年以上的老生茶入口即化,滋味愈发浓重,但是对胃部的刺激性变弱!

普洱生茶有清理肠道、降脂降压、提神的功效。但普洱生茶不适合失眠、感冒发热、肠胃欠佳的人。这类人群应该适当或者尽量少品饮普洱生茶。

新生普由于营养成分未经转化,性属清凉,有清热、解毒、消暑、消食、止渴生津等功效,因此适合中年人和青年人饮用。不少爱好普洱生茶的茶友们也因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把它视为夏天饮用的最佳茶叶。

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是指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让茶汤达到柔和软绵效果的普洱茶叶。经过多年的发展,普洱熟茶的发酵工艺已经很成熟,因此在口感上恒定性好。

一般来说,普洱熟茶条索成赭色,口感润滑纯和,滋润绵甜,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普洱熟茶主要营养有红茶素、黄茶素、茶褐素、维生素C和儿茶素等。经过发酵的普洱熟茶由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大多营养物质转化为了其他的营养,如维生素C会成倍增加,而这种营养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因此普洱熟茶属于大众茶,无论哪种体质、哪种年龄阶段的人群都适合喝。

发酵后的普洱茶含有大量的益菌群,益菌群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而且还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所以说长期喝普洱熟茶可以养胃。

失眠人群担心在晚上喝茶会因为咖啡因的缘故难以入睡,这时可以选择普洱熟茶。因为普洱熟茶中不含咖啡因,又是发酵茶,茶在发酵过程中咖啡因就被淡化了,所以晚上喝不会兴奋。

综上所述,对于健康而言,生茶熟茶各有优劣,各位茶友可依据本身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来品饮普洱茶产品。但大多数准备尝试普洱茶的茶友,可先从熟茶喝起。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工艺,茶叶自身寒凉的本性曾经消逝,汤色转为红浓,性格温和,老少咸宜,口感上也变得容易承受。

对刚开始接触普洱的人来说,熟茶是个温和的开头,不会像生茶的刺激感那么强,把刚结识普洱茶的人给吓住。生茶可作为平常喝熟茶之余的调剂,渐渐尝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品、找到适合自己的冲泡方法后,才能更好的理解生茶,进而爱上生茶。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三)


接作者上文《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二)》。在茶疗的文献中,被引用较多的是张仲景的“茶治脓血甚效”,这纯粹是后人的穿凿附会,子虚乌有。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里,我始终查不到对茶的任何记载。茶治热毒下痢的方子,出自唐代著名妇产科专家昝殷的《食医心境》,其中记载:“以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这段记载的出处,也并非是很多人认为的孟诜的《食疗本草》。对于痢疾,中医认为是内伤饮食不洁、外感湿热疫毒所致。因此,茶的苦寒燥湿、泻火、解毒、杀菌等综合作用,对于痢疾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昝殷的这个处方,为后世的姜茶配合治疗痢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从东汉一直到公元659年的盛唐,苏敬主持编纂的官修《唐本草》,丰富并增加了茶叶的药效,他们并没有机械地把《神农本草经》的“苦菜”和茶叶混为一谈,而是很严谨地把茶叶列为木部上品,把“苦菜”列为菜部的卷下,由此可知,《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苦菜”并非是指茶叶。这也是除陆羽之外的更有力的证据之一。

《唐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典,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也是中古时期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里程碑。据《唐本草》记载:“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唐本草》对饮茶的建议是:“作饮,加茱萸、葱、姜良。”这为唐代煮茶、煎茶时,添加辛温的调料以平衡茶的苦寒,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之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写道:“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孟诜对茶的认识,与《唐本草》比较,增加了清热利大肠、治疗便秘以及兴奋提神的功效。孟诜记载的制茶“当日成者良”,一直影响到近代。这也是古人不接受红汤茶的根本所在。

公元739年,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新修本草》与《食疗本草》的基础上,对茶的认知又增加了重要的观点。他在《本草拾遗》写道:“茗、苦茶: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之宜热,冷即聚痰。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陈藏器首次提出了茶“去人脂”的减肥功效。尤其是他的饮茶宜热的观点,值得借鉴,令人深思。饮茶宜热,当然也不能过热。我们知道,茶汤刚刚倾出的温度,一般为85℃左右。人体的食道粘膜比较脆弱,对温度不太敏感,其最高耐受温度为50℃~60℃。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常饮65℃以上饮品(如咖啡、茶等),反复烫伤食道粘膜,可能会引发食道癌。因此,健康合理的饮茶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0℃为宜。

饮茶宜热无灼灼,同样也需寒无沧沧,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医食忌理论。以茶汤之热来平衡茶的寒性,畅发茶香,去性存用,方能得茶之妙。如果常饮冷茶,会使湿气在体内积聚,容易造成痰湿体质。李时珍曾高度评价陈藏器:“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陈藏器,这位八世纪最伟大的药物学家,其对健康饮茶方式的忠告,在今天听来,仍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

关于“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一对茶的重要论断,诸多传说都认为是语出陈藏器,我详细查阅过他的《本草拾遗》,遗憾的是,在原著中没有找到该段论述。查阅不到,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原著曾有十卷,早已不知佚于何时。而我们今天读到的《本草拾遗》,是近代才从《医心方》《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古籍中搜理出来的。

《茶与健康》静清和:茶性寒凉是本质,点击下文速读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二)


上接《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一)》一文。如果说在遗失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关于“得荼而解毒”的确切记载,那么,唐代陆羽在《茶经·之事》一章中,不可能不去引用这一重要论断。鉴于此,他在《茶经·之饮》中只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陆羽在表述茶的功效时,也只引用了最早的《神农食经》的记载:“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可见,陆羽著书立说、修史治学,对文献的引用和取舍,是非常严谨缜密的。

陆羽《茶经》认为的,茶“发乎神农氏”,这一观点,我是赞同并认可的。在农耕刚刚萌芽的神农时代,古老而聪敏的先民们,在寻觅到的一切能够果腹的食物时,在比较试吃和遴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茶的存在,期间,误吃有害植物或食物中毒的可能性,都非常之大。那究竟谁是真正的神农氏呢?个人以为,一定是试吃在第一线,并随时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劳苦大众们。其后,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食疗经验和心得体会,然后冠以神农或者更伟大的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之崇高。《淮南子》说得好:“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万病之药首唯茶

在清代以前的《神农本草经》中,虽然没有收录“茶”,也没有“茶解七十二毒”的记载,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茶能解毒的正确性。我们知道,茶之滋味的苦,决定了茶的寒性。茶能解毒,首先体现在茶能以寒胜热,可以祛除热毒;咖啡碱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速率。其次,茶是碱性的,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第三,茶能杀菌、消炎、抗辐射,可以通过沉淀作用,祛除体内的铅、铬、汞等重金属的毒害。

在远古时代以及中医传统中,曾经药、毒不分。西汉以前,将“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故《周礼·天官冢宰》中,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古人意识里“毒”,是广义的,旨在说明药物的偏性程度。药之所偏谓之毒,并非我们今天所讲的、有毒害作用的狭义的“毒”。《黄帝内经》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的记载。明代张景岳《类经》也讲:“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病在阴阳偏胜耳。”“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

“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基本可视为古人最早对茶叶功效的认知,也是经陆羽《茶经》确认过的最早记载。茶宜常饮,使茶汤的药理成分,在人体内长期保持适当的稳定的有效浓度,就是“荼茗久服”的意义。只有久服,茶的保健和药理作用才会见效。持之以恒,待以时日,茶叶中富含的钾,会使肌肉有力;咖啡碱等物质会使血液循环增强,并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令人有力”。而生物碱的兴奋作用、茶氨酸的镇静作用以及芳香物质的醒神作用等等,协同共济,使茶表现出良好的旷心怡神、四体同泰的“悦志”的功效。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人最早对茶的认知,并没有涉及更为深刻的药用,仍仅停留在体验式的愉悦感受层面。

东汉末年,华佗在《食论》中认为:“苦荼久食,益意思。”华佗强调的也是久服,从此以后,茶的药用滥觞肇迹。茶的苦,主要是咖啡碱的滋味,常饮苦寒泻火。心主神志,心火清则头目明,提神醒脑。特别是茶氨酸,降压安神,有促进大脑功能和神经生长的良效。二者一阴一阳,相互抑制,共同构成阴阳平衡的两个方面。二者协同促进思考,改善记忆,故能“益意思”。一阴一阳之谓道,咖啡碱与茶氨酸二气相感,构成了茶之大道的物质基础。

《茶与健康》静清和:茶性寒凉是本质,点击下文速读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十一)


从《封氏闻见记》的记载能够看出,降魔师及其弟子,在北方寺庙传承的是煮茶。在涉及陆羽时,封演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煮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由此可见,封演是能够分清楚煮茶与煎茶的明显区别的。而湖州杼山妙喜寺的住持皎然,从其诗文描述能够清晰看出,他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北方寺庙的煮茶,已经是很明确的煎茶了。至此,还不好判定,陆羽在煎茶技法的形成过程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传承了皎然的教诲与心得?否则,皎然不会对陆羽有“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的批评之语。

陆羽推崇和宣扬煎茶的贡献,在于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煎茶工艺,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并把饮茶从亦食亦药的煮茶技法中剥离出来,上升到不受辅料滋味影响的高洁清饮,一举使茶成为“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的泓然清流。西晋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张孟阳在成都喝的一定是煎茶,否则,煮出的羹饮、茗粥,香气滋味驳杂,又怎会芬芳“冠六清”呢?

煮茶煎茶各千秋

陆羽在《茶经》的煎茶技法中,规范了二十四器,把煮茶中添加的葱、姜、枣、薄荷、橘皮、茱萸等调剂品,从茶饮中剥离出去,只保留了一味盐的存在。把过去的“煮之百沸”,精减为目辨的煎之“三沸”,有效降低了茶汤的浓度和久煮造成的苦涩滋味,使茶的真香得以纯洁,使茶的滋味变得更加单纯和清雅。

陆羽视过去的煮茶,为“斯沟渠间弃水耳”。如果仅仅站在茶的品饮角度来看,陆羽的观点或许是对的,茶的表达要纯粹,要展现出茶本身的真香真味。但是,如果从医疗和保健角度思忖,陆羽的上述观点,似乎有些失之偏颇。首先,我们要看到,茶的利用和发展,是从食用到药用,由食药并用再发展到广泛的食用阶段。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意识到茶的寒性,可能会对不同体质的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在日常的饮用中,加入了一些辛温的调料,尤其是葱的微温通中、姜的温中散寒、薄荷的清利头目、橘皮的燥湿化痰、茱萸的暖肝温胃,这些辅料相互协同,综合作用于人体,可有效抑制长期过量饮茶造成的痰湿、偏寒等副作用,这其中,蕴含着祖先们高超的生存智慧和对食药属性阴阳平衡的把握。姜、茶的天作之合,一阴一阳,寒热平衡,直到今天,仍是医疗、保健中祛除湿邪、暑邪、寒邪的经典配伍。其次,在茶中添加淀粉、薯蓣等煮成茗粥,可有效减少茶对胃肠的刺激,尤其适于体质虚弱、低血糖的人群。

《隋书》曾记载,隋文帝杨坚罹患脑病,经常头痛,后遇一僧人告之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隋文帝有病乱投医,依之煮茶饮用,果然奏效。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于是,隋人竞相采制饮用,举国上下,饮茶蔚然成风。《隋书》说:“由是竞采,天下始知茶。”隋文帝以身试茶,治愈了顽疾,这一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饮茶医疗广告,对茶的推广普及以及唐代茶文化高峰的孕育,其影响力度之大、之深,可想而知。

在上文中,我们要注意到一个“煮”字。隋文帝的饮茶伊始,是被动的,是有强烈的目的性的。茶能治愈他的顽固头痛,个人以为,是茶汤中的茱萸、薄荷等起了主导作用,茶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查阅中药的功效我们知道,茱萸和薄荷,均是治疗各类头疼病的主要药物。张仲景《伤寒论》里的吴茱萸汤,是后世治疗多种顽固头痛的经验良方,对治疗胃寒、慢性胃炎等也有显著疗效。

《茶与健康》静清和:茶性寒凉是本质,点击下文速读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酷热夏季湿气重,怎样饮茶更健康?》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