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采摘与炒制的传统制作工艺(精)

发布时间 : 2019-12-14
绿茶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 青茶的制作工艺

【www.cy316.com - 绿茶制作工艺】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碧螺春采摘与炒制的传统制作工艺(精)”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碧螺春采摘与炒制的传统制作工艺(精)”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采摘挑剔与加工炒制

最早对碧螺春茶采制工艺较为系统记载的是清末民国初朱琛写的《洞庭东山物产考》(公元1916年):“茶有明前雨前之名,因摘叶之迟早而分粗细也。采茶以黎明,用指爪掐嫩芽,不以手揉,置筐中覆以湿巾,防其枯焦。回家拣去枝梗,又分嫩尖一叶二叶,或嫩尖连一叶为一旗一枪。随拣随放,做法用净锅入叶约四五两,先用文火,次微旺,两手入锅,急急炒转,以半熟为度,过热则焦散而香散,不足则香气未透,炒起入瓷盆中,从旁以扇扇之,否则色黄香减矣。

碧螺春有白毛,他茶无之。碧螺春较龙井等为香,然味薄,瀹之不过二次,饮之有清凉醒酒、解睡之功。”wWw.CY316.COm

从上述资料看,采摘时间从清明至谷雨,采摘标准从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一叶,采后要拣剔,然后入锅手工炒制,方法与现在大体相仿。

揉、沥汁、搓团、焙干五道工序。其中沥汁工序是:当紧握茶叶能挤出茶汁时,起锅放在布袋里,浸入清水中选漂,挤去茶汁,俗称“沥汁”。

经沥汁工序制成的碧螺春条索纤细,外形美观,能卖出较好价格。

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华东分公司在苏州设立支公司,负责茶叶业务。

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山成立供销合作社,开展茶叶收购业务,并实行茶叶干评、湿评结合的评茶讣价方法。沥汁后茶叶因滋味淡薄,得不到好价,再加上当地农业部门的宣传教育,就改掉了沥汁这道工序。1980年,江苏省茶叶学会“碧螺春品质风格研究组”集中省内茶叶战线的各方专家,会同当地制茶能手和基层干部参加,总结整理形成了现行的碧螺春采制技术。

鲜叶的采摘与挑剔

洞庭山茶农认为,抓好碧螺春茶的早采、嫩采、采净是提高全年碧螺春品质的重要手段。茶园中有5%茶芽新梢达到一芽一叶初展标准时,就要按标准采摘,只有头一批采净,以后茶树上生长的新梢才会长短均匀。如不及时早采、采净,茶树上萌发新梢就大小长短不一,茶农称为“乱”,“树上乱难采,采下乱难拣”,品质会受影响。

茶农一般从清晨上山采茶,11时左右结束。采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新梢,从采摘部位手心、食指稍微用力将新梢折断。不能掐采(会使茶梗变红)。采摘时要求,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冻伤芽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洞庭山茶农用特制小竹篮(当地称为“钩篮”)盛茶。每个熟练的采茶妇女半天也只能采茶青500克左右。

采后鲜叶放在室内洁净的竹筐内,薄摊2厘米左右。室内要保持空气凉爽通风。

下午,茶农对鲜叶进行拣剔,把鲜叶摊在桌上,通过人工将芽叶逐一过堂,拣去鱼叶、鳞片、老叶、嫩茶籽、空心芽、紫色芽。达到芽叶长短、大小、嫩度一致。对鲜叶原料的要求是:高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要芽长于叶,芽叶长1.5~2厘米;中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为主,芽叶长2~3厘米;低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二叶为主,芽叶长3厘米左右。碧螺春茶的拣剔费工时,一般从鲜叶下山到拣剔成“净坯”,需4~5小时,这也可视为鲜叶摊晾的过程。黄昏至夜晚是当地炒制碧螺春茶的时间,鲜叶不能隔夜。

加工炒制

洞庭碧螺春由茶农全程手工炒制而成,其工序可分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特点是“手不离锅,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伞过程35~40分钟。制茶灶使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燃料为松枝及修剪下来的果、茶树枝。现在也有用电及液化气的。

高温杀青

锅温150℃~180℃,锅心初见白时,投入鲜叶500~600克。青叶存锅中发出微微响声,用双手或单手反复抛抖。抛闷结合,先抛后闷,多透少闷。做到捞净、抖撒、杀透、杀匀。时间3~4分钟,达到叶质柔软,略有黏性。叶片暗绿,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失重约二成。

热揉成形

锅温降到65℃~75℃时,用双手或单手将叶沿锅壁盘旋揉转,使叶团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

揉转3~4转,解块(抖撒叶子),以蒸发水分,防止结团。

用力随水分蒸发而逐渐加重,如开始用力太大,茶汁沾在锅壁上,结成锅巴,又易使芽尖断碎,影响品质。至叶不粘手,卷成条形,时间15~16分钟,失重约五成半。

搓团显毫

搓团显毫是形成碧螺春外条索卷曲和茸毛显露的关键步骤。锅温降至55℃~60℃,一锅揉坯分成几团,即将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后放在锅内定型,冉搓第二团,第二团搓好后与第一团一道解块抖散。

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团方向一致,用力要匀,注意轻一重一轻的原则。开始时水分尚多,用力搓团又不易结块时,要用力大一些,以形成卷曲形,随着水分减少,果胶质变性,可塑性降低,用力减轻,如用力过大易断碎脱毫,搓团后失重七成。时间约12~15分钟。

文火干燥

锅温50℃~60℃,将搓团后茶叶在锅中轻轻翻动,达到有触手感时,将茶叶均匀摊在浩净纸上,放锅中再烘一下,即可起锅。历时约5~6分钟。茶叶含水量7%~7.5%。

cY316.com延伸阅读

碧螺春的传统制作工艺来自原产地的正宗制法


大家都知道,制茶做茶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行业,环境差、工资低,但是对技艺的要求又高,因此,很多茶叶的制作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2010年,碧螺春茶传统制作技艺被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这正宗的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呢?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鲜叶拣剔

拣剔标准:芽叶长短大小整齐,均匀一致。特一级和特二级基本都在一级一叶及一芽一叶初展以上,一级多为一芽二叶,二级和三级就相对粗老一些。

拣剔方法:采回的鲜叶要“头头过堂”(当地话),剔除鱼叶、老叶、“抢标”和其他杂质。并将拣好的芽叶薄摊在阴凉处。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高温杀青

投叶量:鲜叶250克。

锅温:200~220℃(有些认为180-200℃),细嫩鲜叶温度稍低,粗老则稍高。

时间:3~4分钟。

手法:双手或单手反复旋转抖炒,动作轻快。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热揉成形

锅温:65~75。

时间:10~15分钟。

手法:双手或单手按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盘旋,使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和自转(公转比较容易,自转有难度,也并不是所有炒茶工都能掌握,能自转的比单单公转的品质要好),揉叶连揉边从手掌边散落,不使揉叶成团,开始旋三四转即抖散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要点:保持小火,加温热揉;边揉边解决,以散发叶内水分。先轻后重,用力均匀。先轻揉4">~5分钟,以后重揉6~8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

锅温:55~60℃。

时间:12~15分钟。

手法:一臂撑着锅台(一般用抹布或毛巾作垫,因为这个力道很大),将揉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为避免茶叶接触手心的瞬间烫手,就是把抓起的那把茶叶折在手掌中,使刚才接触锅壁的茶叶被折在搓团的当中,这样避免锅壁的高温茶叶直接碰手心。这个用文字很难描述,估计茶友也很难理解。我查了一些资料也都没有提到这个“小动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本地人。建议茶友们现场来我们这里参观),顺一个方向搓,每搓4~5转解块一次,要轮番清底,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

要点:锅温依次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要低。中期要提高温度,促使毫毛充分显露。后期要降温。用力轻→重→轻。开始水分尚多,需轻搓。中期需要用力搓,以达到毫毛显露。后期宜轻揉。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文火干燥

锅温:50~55℃。

时间:6~7分钟。

手法: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微微翻动或轻团几次,达到有刺手感时,即茶叶均匀摊于纸上,放在锅里在烘一下(纸上烘这步骤基本可以忽略,只有认为干度不够者建议这样做),即可起锅。

程度:茶叶有刺手感觉,成茶水分6%~7%。

六安瓜片传统制作工艺——火中历练显真功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笔者来到齐头山一位农户家,喝了一道地地道道的瓜片,果然香气扑鼻。清新四溢。屋内很快被茶香笼罩。这曾萦绕过紫禁城的茶香,如今却停驻在这黛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内,平淡含香,绵柔的滋味千年不绝。

当我将瓜片凑近嘴边的霎那,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大明王朝那霍霍的、阴阴的杀气。想到大明深宫中那幽婉的叹息,这一切,都被这一片含香的小叶子见证着,或许是对历史的嘲弄,或许也是瓜片的福气。

因此,作为一个见证者,即使把它放在粗瓷的大碗中,它也能映照出那千年的日月。发出有别于功名利禄的淡雅香气,就凭这一点,这茶,就值得你与它一起去修炼。

采摘:去芽去梗纯手工

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一般的茶叶不同。它是中国绿茶中唯一去芽去梗的茶。时间上,一般要等到“开面”。即要等到茶树长到一芽三四片叶时才能采摘。因此,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

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原来将片茶分为三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为“瓜片”,品质较优;再后进入梅雨季节,鲜叶粗老,品质较差,称为“梅片”。

即使在同一时间采摘的茶叶,也还要通过“扳片”的手续,即:将每一枝芽叶上的叶片与嫩芽、枝梗分开。扳片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是独一无二、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通过这道工序,既可以摘取叶片、分开老嫩、除杂支劣、保持品质纯一卫生,又可通过扳片起萎凋作用,利于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及蛋白质、醣类物质转化,提高成茶滋味和香气。

六安瓜片在采摘上一律依靠人工,机械化的采摘技术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采摘时,阴山与阳山要分开采,阳山由于地气较暖,茶叶成熟较早,所以采摘的时间要比阴山早一个星期左右。鲜叶经扳片后,将嫩叶(主要是鲜嫩的壮叶)分离出来炒制茶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做副产品处理。

炒制:舞蹈着的瓜片

六安瓜片炒制分生锅、熟锅、毛火、小火、老火5道工序。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情减少,老一点的叶片适当增加一些,以在锅内能够自由转动为宜。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的作用,炒制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内的叶片扫入熟锅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成条形,含水量在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需要竹制的烘笼,栎树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烘至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片、漂叶、红筋、老叶,保证质量整齐划一,并要摊凉10小时左右。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1天进行,即对已经烘过的茶叶再烘一次,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过高,达60~80摄氏度即可,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老火是瓜片成形、显霜、发香的关键程序,也是六安瓜片炒制过程中最为壮观和别致的工序。“炭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罩即提,两三副烘篮,交替进行,一抬一步,边烘边翻,节奏紧扣,配合默契,犹如舞蹈一般。”描绘的就是六安瓜片拉老火时的情景。拉老火是对茶叶最后一次的烘焙。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拉老火时,木炭需要旺烧均匀,放在火盆里排挤整齐,此时,往往是火焰冲天,屋内热浪滚滚。每笼投叶3~4公斤,由2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分钟后,即抬下来翻一下茶,然后再把烘笼抬上,如此边烘边翻。为了充分利用炭火,拉老火时,一般都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熟练的茶工们可以同时照顾4~5只烘笼。拉老火时,每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工一天要走10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方可下烘。趁着茶叶还是滚烫的。即时装进茶桶中,分层压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詹罗九在考察六安瓜片的采摘与烘焙工序后指出:六安瓜片的采摘技艺和加工工艺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之一绝,可以作为中国制茶技术一最,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碧螺春绿茶功效与作用,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碧螺春含有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所以喝碧螺春你的好处非常的多,具体如下!

碧螺春的功效

1、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总而言之,碧螺春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碧螺春非常值得品鉴!

碧螺春新茶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正值春季新茶上市,我们来看看碧螺春新茶是如何制作的吧?

要制作出上好的碧螺春新茶,要从茶叶的采摘开始抓起。碧螺春茶采摘特点为,采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高。鲜叶采回后,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嫩茶,及不符合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一般上午5-9时采摘,9-15时拣剔,晚上进行炒制,制作过程分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工序。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杀青。在平锅或斜锅内进行,锅温约190℃。炒时以抖为主,双手翻动,要求撩得净,抖得散,杀熟杀透,焖抖结合。杀青时间为3~5分钟。一般来说,碧螺春新茶芽质柔软,青臭气转为略有清香,失去原有光泽,即已杀青适度。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揉捻。当杀青适度后,即在原锅内进行揉炒,锅温降至70℃左右,采用抖、炒、揉3种手法交替进行。随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锅温也必须逐渐降低。炒揉时,手握茶叶松紧适度,当茶叶达到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它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和茸毫披满的关键过程,此时锅温降至45℃,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历时约15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烘干。用轻搓、轻揉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达到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用文火慢慢烘至足干,锅温约30℃,足干叶水分含量在7%左右。

碧螺春新茶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就逐渐形成了。茶叶的好坏与每个步骤的制作都紧密相关。制作好的碧螺春新茶,在第二三天就可包装上市,所以春茶新鲜不仅在于茶鲜叶的新鲜,还有制作后刚出炉的那种新鲜。

湄潭翠芽制作工艺,湄潭翠芽炒制技术考究!


湄潭翠芽原名湄江茶,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湄潭翠芽炒制技术考究,既吸取了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方法,又有其独特之处。

湄潭翠芽的制作工艺

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二炒、摊凉、辉锅等五道工序。采用双手在电炒铁锅内进行。主要手法有抖、带、搭、扣、拓、抓、拉、推、磨、压十种。各种手法视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等情况灵活变换,因势呵成。

1、采摘

手采法中国传统的采摘法,各地方法很多,常因湄潭翠芽树龄、树势和茶类对鲜叶原料嫩度要求不同而不同。手采法的特点是:采摘精细,批次多,采期长,产量高,质量好,适于高档茶,特别是名茶的采摘。因此,尽管手采法工效低,费工大,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2、杀青

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初步做形。当锅温105-125℃,投入200-300克摊放叶。开始采用抖、带手势。当散发部分水分,叶质柔软,降低锅温至70℃左右,采用搭、带、抖、拉、拓手势,边拉扣理条,边拓,并结合抖、带、搭手法。用力由轻到重,将芽叶拉直、搭平、拓紧。当杀青叶含水量达60%左右,茶香显露,茶条平伏,即可起锅。特级、1级翠片杀青过程历时10-11分钟,2-3级翠片历时16-17分钟。

杀青叶摊放在双层白纸垫底的簸盘内摊凉散热,使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便于二炒。摊凉时间50分钟左右。

3、二炒

目的是继续做形和失水。当锅温60-70℃,投入300-400克摊凉叶,先用抓、抖、拓手势。当茶叶转软,有热手感时,换用拉、带、拓、推、磨手法,最后用推、磨为主的手势,将茶叶推直、磨光、磨平。当锅内发出沙沙响声,起锅摊凉。历时约15-20分钟。

二炒叶经30-40分钟摊凉回潮,用簸扬去轻片,6孔筛割去碎末。

4、辉锅

目的是定形、干燥。当锅温50℃左右,投入250-300克二炒摊凉叶,先采用抓、抖手势,后用拉、推、磨、压手势,将茶叶贴紧锅壁,往返磨擦,尽量将茶叶磨光压平。当茶叶将达足干时,动作应轻巧,轻抓、轻磨、轻推,使外形扁平光滑,茸毫隐藏稀见,含水量4%左右,手一触即断,一捻即为粉末,起锅摊凉。筛分整形,簸去黄片、鱼叶、老叶,筛去碎末及其他夹杂物,分级归堆,包装贮藏,严防受潮。

制作好的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碧螺春属于什么绿茶,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众所周知,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是一种得到众多人喜欢的茶叶,那大家知道碧螺春属于什么茶叶吗?不知道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羽毛遍及,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淡绿亮堂,滋味幽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共同的花果香,首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而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喝碧螺春的好处

1、预防动脉硬化

饮用碧螺春可以吸收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这两种物质都是天然抗氧化成分,而且具有活血化瘀的重要功效。它们被人体吸收以后,能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而且能预防血脂血压升高,它对中老年高的动脉硬化也有良好预防作用。

2、消炎杀菌

碧螺春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大量的天然鞣酸,这两种物质都是天然抗菌消炎成分,它们进入人体以后,能把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消灭,而且能抑制人体内细菌繁殖,可以防止它们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预防肥胖

碧螺春中含有的叶酸,咖啡碱,以及泛酸和芳香类物质都能加派人体内脂肪的分解与代谢,能让它们转化成水,随大小便排出体外,同时它还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可以防止血脂升高,这些都是它能预防肥胖的重要因素。

4、保护牙齿

碧螺春能保护牙齿,它能让人体吸收丰富的氟离子,也能吸收一些微量元素钙,这两种物质会在人类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可以减少刺激性物质对牙齿的腐蚀和伤害。

5、清新口气

碧螺春中含有的芳香类物质和天然消炎杀菌成分,在进入口腔以后,能消灭口腔中的细菌,去除口腔异味,能在预防口腔炎症的同时起到清新口气去除口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得,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属于绿茶中的炒青绿茶!

碧螺春制作工艺流程,碧螺春的制作有哪些步骤?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是一种品质很高的茶叶,制作主要是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具体如下!

碧螺春的制作方法

1、采摘

在碧螺春的采摘时期,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拣剔

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茶叶要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不炒隔夜茶。

3、炒制

炒制过程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多道工序,“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这些工序要在同一口锅内一气呵成,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不同的温度。

碧螺春的采摘标准

1、在采摘西山碧螺春的时候先要指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采摘标准。这样才能够更确保西山碧螺春的鲜叶质量。

2、采摘西山碧螺春的人员禁止涂抹香水等,防止西山碧螺春不被污染。需注意的是采摘的时候手指要往上折断,而不是用指甲掐。

3、用来装放西山碧螺春的容易必须要清洁干净,最好选择那些通风性比较好的竹编或者篓筐。

喝碧螺春的好处

1、减压降脂

碧螺春茶叶中含有的成分能够调节人体中脂肪的代谢情况,加快脂肪胆固醇的分解,降低人体对其的吸收情况,达到降脂减肥功效。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成分,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心脑血管平衡,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疾病。

2、利尿

碧螺春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另外,利用茶水加糖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防龋齿

碧螺春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4、提神益思

常饮碧螺春有提神益思的好处,从而能够有效缓解疲劳、增进思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这句话,就是睡前不宜饮茶。

5、抗菌抗癌

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将蛋白质凝固,这样就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日常有饮茶习惯的人,患癌症的概率会比较的低。

综上所述,碧螺春是一种没有被任何污染最天然的茶叶。被人们誉为世上最健康的饮品之一。西山碧螺春在制作过程中相当的严格,不管是对于采摘还是制作都有着很高的标准!

炒绿茶的含义是什么,以及炒绿茶的制作工艺简介!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对炒绿茶知之甚少,但事实上,炒绿茶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且有很多种炒绿茶,所以让我们给你介绍一些炒绿茶。炒绿茶属于绿茶

烤绿茶因其炒制的干燥方法而得名。根据它们的外观,它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长炸绿、圆炸绿和平炸绿。长炒青看起来像眉毛,也叫眉茶。圆炒青的形状像颗粒,也被称为珍珠茶。扁炒绿茶也叫扁茶。

烤绿茶的品质特征

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结紧、色泽绿润、香味高持久、味道浓郁、汤色和叶底黄亮。圆炒青具有外观圆而紧的品质特点,如珠粒、香气高、口感强、耐泡等。平煎绿色成品是平的,光滑可口,如西湖龙井。

烤绿茶的制备工艺

1.杀青

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2.旋转

揉捻的目的是减小体积,为炒制成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适当破坏叶片组织,使茶汁易于浸泡,耐冲泡。

3.把…弄干

有许多干燥方法,有些用烘干机或干燥笼,有些用锅,有些用鼓。

油炸绿茶的分类

1、长炒青

长炒青看起来像眉毛,也叫眉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结紧、色泽绿润、香味高持久、味道浓郁、汤色和叶底黄亮。主要包括珍美、宫Xi、玉茶、珍美、秀美等。

①罕见的眉毛

这根细绳又细又紧又直,或者它的形状像一位美丽女士的眉毛。它的颜色是绿色,潮湿和结霜。它的香气浓郁而新鲜。它的味道又浓又凉。它的汤色和叶底是绿色、黄色和明亮的。

(2)龚Xi

这是一种圆茶,炒青时间长,精制后称为龚喜。形状颗粒与珍珠茶相似,圆叶底部仍然嫩而均匀。

(3)雨茶

龙茶最初是从珍珠茶中分离出来的,现在雨茶大多是从眉茶中获得的。其形状薄、短、紧、绿色均匀、香气纯正、口感浓郁、汤色黄绿、叶底嫩而均匀。

2、炒青圆

圆炒青的形状像颗粒,也被称为珍珠茶。形状像珠子一样又圆又紧,香味浓郁,不起泡。由于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平炒青、全港柏慧和永西霍青等。

平超清:产于浙江省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历史上,毛茶主要集中在绍兴市坪水镇,精制而成。成品茶呈圆形,像珍珠一样紧紧打结,所以被称为“平竹水茶”或“平陆茶”和“平潮绿茶”。

3.在平盘中煸制

成品平整光滑,味道鲜美。根据产地和制作方法,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和大方。

(1)龙井茶

它也被称为西湖龙井。新鲜的叶子很容易采摘,需要花蕾和叶子均匀开花。高级龙井茶做工特别精细,具有“绿色芬芳”的味道。口感甜美,形态美观”的品质特征。

(2)信号枪

它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和邻近的余杭、富阳、萧山等县。

③、大方

产于安徽省歙县及邻近的浙江省临安、淳安地区,歙县的老朱大方最为著名。扁炒绿茶也叫扁茶。

4.其他分类

嫩烤绿指的是用细芽和叶子加工而成的烤绿绿茶。作为特种绿茶的主要类别,它大多是历史名茶。所有采摘嫩芽和嫩叶加工而成的烤绿茶都是嫩烤绿,因产量小、品质独特、原料稀有而被称为特种烤绿。

总而言之,烤绿茶被称为烤绿茶,因为它是在干燥过程中干燥的。根据茶叶的形状,烤绿茶主要分为三种:长烤绿茶、圆烤绿茶和扁烤绿茶。

碧螺春是绿茶么?简述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那碧螺春是绿茶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碧螺春是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总的来说,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碧螺春属于绿茶,是绿茶中的炒青绿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