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红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 2019-12-17
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茶的起源与发展 斯里兰卡红茶起源

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英德红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英德红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英德地处南亚热带过渡地区,是全国优质的茶叶商品生产区域和全国20个大型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红茶之乡”。在国内外,只要人们一提起茶,便会把茶与英德联系在一起。哪么,英德茶叶生产和饮用始于何时?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有何成就?所取得成就其发展动力是什么?本人从事茶叶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40余年,对英德茶叶产饮历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现代英德茶业发展的成就和动力亦较为了解。为此,特撰写此文为英德茶业留下一些参考资料。

一、英德茶叶产饮历史于何时

据英德考古发现表明,英德在10万年前或更早年代就已有人类活动,7千年至1万年2千年间不但开始训化饲养食草类动物和制作粗陶,而且已经开始栽培水稻,它说明英德先民们 已从采集渔猎经济转变为锄耕农业经济时期,原始农业已经开始了。

中国茶叶历史资料显示,中国西南部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巴蜀是中国茶业与茶文化的摇篮。秦汉统一中国以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尤其是茶的种植、加工、饮用习俗首先向东部和南部渐次传播开来,在秦汉统一中国不久,茶的栽培、加工、饮用习俗就由巴蜀传播到湘、粤、赣毗邻地区。据《岭南古邑——英德》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英德境内,置浈阳、浛二县,隶属桂阳郡。其后,中原大批军政文职人员进入英德,他们在进入英德同时,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习俗和农业技术。据《英德县人民政府志》记载:公元前111年中原人茨充任桂阳太守时,获悉当地乡民不懂种植桑麻,不知织布缝衣、做鞋,便教民种桑养蚕和种植麻等来织布缝衣做鞋,把中原文化、习俗和农业技术传播给英德先民。东汉时,英德属荆州政区,中原的文化、习俗和农业技术已在这里广泛传播,深入到千家万户,那时英德人可能已开始饮用一种药用植物代用茶——苦丁茶。据《桐君录》记载:“南方有瓜卢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夜不眠。……而交广重,客来先设,乃加茸。”《英德县志》记载:“登,一名皋卢,产观音山。叶大如掌,以片叶入壶,色味俱足,多反苦涩,治咽喉之症。”据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教授考证,瓜卢即皋卢,为现今苦丁茶。本人亦曾引证大量史料证明,瓜卢即现今苦丁茶。苦丁茶为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植物学名为Iiex kudingcha C J Tseng,其产品为茶药两用植物代用茶。据调查,英德市现有百年以上大苦丁茶树178株,占目前全国已发现苦丁茶大树资源的2/3,并经专家们审定为优良品种。全国目前已发现4个品种9个系,即英德种木朗品系、宝晶宫品系、望埠品系、参味品系、大埔品系、浸潭品系等7个系和海南种保亭品系、广西大新品系、龙州品系等。茶叶界不少学者认为《桐君录》成书于东汉,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朱自振研究员认为应在南北朝。因此,英德至迟在南北朝就已开始饮用苦丁茶了。

那么,英德茶业生产饮用茶叶又始于何时?据中国农业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等编著的《世界茶业100年》称,英德茶业始于唐代,是唐代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是宋元时期广东11个产茶县之一,到明代是广东27个产茶县之一,到鸦片战争前是广东省70个产茶县之一,是鸦片战争后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据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圣陆羽著《茶经·八之出》中记载:“岭南,生福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韶州于唐代就已产茶,而且品质优良,与《世界茶业100年》中的研究吻合。《英德县志·物产篇·茶类》中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六祖,名慧能,生于638年,卒于713年,为唐代名僧,禅宗南派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他于唐仪凤二年到广东曲江县南华寺传经,著有《六祖法宝坛经》,成为禅宗的“宗经”。英德西华山建有寺庙,离南华寺只有几十公里,六祖到西华山植茶符合佛僧在寺庙附近种茶的史实。

《衡州图经》记载:“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据广东省农业厅方金福高工考证,广东于西汉以前就已产茶用茶,西汉末年己有少量茶叶销往南洋诸国,而广东人工种茶则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据查,现今英德前身之一的浛洸县,曾于公元507年置衡州,《衡州图经》所载是指衡州地区的山谷里已栽植茶树。另据《英州众乐亭记》记载:“唐人元杰偕寺僧智捷,开东岭洞谷为名并序,刻绝壁间。涵晖谷、陵烟嶂、飞霞岭、岛、煮茗台、寒翠亭,皆唐人遗迹。”众乐亭建在英德市区南郊风景胜地南山,为英州知州方希觉于宋绍圣元年建成,《英州众乐亭记》由宋英州州守李修撰文刻于南山摩崖。元杰,字长夫,河南人,其兄元昭肃于唐元和十一年任浈阳县令,元杰偕寺僧智捷探访其兄,游南山果业寺,撰文《浈阳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并刻于南山摩崖,《英州众乐亭记》所记述的就是这一件事。《英州众乐亭记》中记载的涵晖谷、煮茗台等六景均为唐代南山风景景观。煮茗台建筑在南山北山腰,为游人登山途中煮茗饮茶的地方。而在众乐亭左侧约6米处的崖壁上镌刻有唐人元杰手书的“煮茗台”三个字,每个字24厘米见方,直书楷体阴刻,在石刻“煮茗台”三个字的左下侧镌刻着南宋高宗建炎三年时任英州知州汪任以“煮茗台”为题的题诗一首:“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漩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公元1097年,左朝奉大夫新提点两浙路刑事朱伯虎在游南山至煮茗台煮茗饮茶时,对煮茗台赞不绝口,诗兴大发,赋诗一首:“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环观叠幛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佳景直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使君贤雅强行乐,皆向东山羡谢安。”从以上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描绘出当时煮茗台周边是溪流潺潺,泉水甘洌,树木葱茏,翠竹繁茂,花草飘香,鸟蝉齐鸣,风景幽雅的风景胜地中品茗的好地方。在这种环境之下,真可以使叹茶之人进入“尘心为之洁,浊目为之清,愚思为之朗,胸廓为之开,烦恼困惑被融释”的境界,怎么不使人为之陶醉呢?宋诗中的“南国诧”,“诧”是古代茶的别名,“羡谢安”,谢安是晋时卫将军,特别钟爱饮茶。诗中反映了当时英德已十分普及饮茶。宋仁宗时期著名文学家梅尧臣在任英州别驾时曾以《山茶》为题赋诗一首:“南国有嘉树,华茗玉杯。曾无冬春致,常冒雪霜开”。南宋英州知州汪任在《南山六十韵并小序》一诗中叙述右丞蔡公:“于此或煮茗,江心汲澄澜。”明人孙钰在《寒翠亭》一诗中有:“嶂暗翠微排两阵,茗留香积憩禅居”。王大用亦有:“山中日月闲花鸟,洞里乾坤辞玉壶”诗句;清人张人和亦有“煮茗涵晖谷,鸣弦众乐亭”诗句;杨照亦有“壶中长日月,槛外集帆墙。始识山川美,临风瓣香”诗句;龚百朋的“品泉宜静夜,茗碗更谁同”诗句;袁树的“方将定心魂,煮茗邀侪友”诗句;以及周华林的“煎茶行院供谈笑,耿耿园林晕画栏”等茶与茶文化诗句,反映了当时英德人饮茶之风十分兴盛。

《英德县志》还记载:“赤朱山茶、石莲乡蓝山茶、阿婆嶂岭茶、溪头乡黄岭茶、鹤子乡浮云山茶皆奇品……又有名葫芦茶,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能消暑解毒,治小儿疥疮。”《英德县续志》又记载:“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色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其余黄金山、水边、黎洞、黄寨等处所产远不为逮。……..五朗嶂产茶,气味清绝。观音山,旧名,亦产茶。”还说:“近闻闽客在近地乌泥坑教人制造绿茶,矫揉造作,殊失本来面目。”《重修英德县志》记载有贡茶数量:“叶茶七十斤七两,国朝,芽茶一十四斤五两。”从以上史料可知,英德至清代时茶业生产仍十分兴盛,而且产地众多、品质优良,还出贡茶呢!以上史料还印证了《世界茶业100年》中英德茶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广东茶业生产中的位置。

客家擂茶与擂茶粥起源于汉代湘粤赣边区,至今仍在广大客家民系中流传,它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颗活化石,也是我国茶文化中一朵奇葩。流行于英德客家人中饮用擂茶和食用擂茶粥的习俗,反映了古代饮食遗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德悠久的饮茶史。目前,英德茶趣园把品饮擂茶与食用擂茶粥作为饮食文化和茶文化传统介绍给广大游客,使游客在品饮擂茶和食用擂茶粥时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广东电视台还把它拍摄成电视资料片。

综上所述,英德茶叶产饮历史应始于南北朝,而唐代英德茶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饮茶之风已很普及,宋元明清长盛不衰。

二、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成就

(一)发展概况

从清末至民国,英德茶叶生产处于低潮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茶园面积只有42.66公颂,产量仅3000公斤。1949年10月9日英德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开发荒坡地已成为新的热潮。此时国家在英德兴办了一批国营农场,农场创办初期主要种植玉米、花生、甘蔗、木薯、黄烟等经济作物,由于这些作物大多种植在新开发的荒坡上,土壤肥力低,大部分生长不良,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广东省人民政府亦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茶业”的方针,无偿投资垦复和新建茶园,兴办茶厂。1952年中南局农林部从云南调入小量云南大叶种茶子分别在鹤山县和华南农学院栽种,表现良好。随后以广东省农业厅副总技师罗溥鍒教授等一批茶叶专家先后考察了英德众多坡地后认为,英德极为适宜发展茶叶生产。1955年广东省农业厅从云南调来云南大叶种茶籽在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试种大叶茶成功,三年间共发展茶园856公颂。在此同时,茶叶科技工作者又在茶叶加工上进行了艰苦探索,1959年试制成功“英德红茶”。由于“英红”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得到了国内外茶业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它展示了英德发展茶业生产的广阔前景。1964年英德红茶出口英国,享誉英伦,随后出口欧美各国市场。1959年省农业厅、公安厅联合投资在英德坑口咀组建了广东省茶叶试验站,开展了茶树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树病防治,茶叶土化、生化、气象等方面研究,并在引进大叶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红碎茶工艺技术等研究成果较为突出。1963年广东省委、韶关地委根据英德实际,指示英德县委主攻大片荒坡地,大力发展茶叶生产。1964年英德县各公社开始大面积种茶,当年发展新茶园937公颂。1966年英德被广东省外贸局定为广东省茶叶出口生产基地,农民种茶积极性更加高涨,至1971年发展新茶园达到第一次高峰,茶园面积达到3900公颂,总产达到2611.8吨。1974年英德被列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因而再一次掀起种茶高潮,至1977年茶园面积达到4454.8公颂,而产量至1985年达到3168.15吨。1986年12月国家5部委批准英德为“国家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英德第三次掀起了种茶高潮,至1990年茶园面积达到5544公颂,茶叶产量达到4375吨,这是英德茶叶生产辉煌的年份。

随后由于茶叶生产经营体制的转变与外贸经营机制的改革,茶园被下放给村或家庭或承包给私人生产经营,而外贸茶叶收购计划被取消,一向以集约规模经营的茶场改变为分散生产经营,一向以生产出口红碎茶为主渠道的英德茶区只得转产绿茶和其它茶类。这一时期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下降,特别是国营茶场亏损严重,茶叶生产经营积极性严重伤,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连年下降,至1995年底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至3875.73公颂和3599吨;至2000年底茶园面积下降至2326公颂,产量跌至2479吨。为扭转下滑的被动局面,英德市委、市政府已制定以改造老茶园与发展高香型新茶园为重点,采用嫁接与改植换种相结合的农艺技术措施,发展高香型茶树良种,促进茶园整体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建所在英德市的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适应新时期茶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大力选育和推广优良茶树新品种,更新改造老茶园,发展无性系新良种茶园,另一方面创制了以英红九号为主要品牌的众多茶叶新品种,在创名牌与品牌上下功夫,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经济效益,为振兴英德茶业作出了榜样。市茶树良种场、英华茶场、英红华侨茶场以及我市部分农户也纷纷建立无性系优良品种新茶园。同时,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名牌闯市场,以科技创效益,以产业化为保证,达到英德茶叶的高产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经营目的,为再创英德茶业的辉煌进行不懈努力,振兴英德茶业露出了曙光。

(二)资源丰富的优良茶树品种

英德茶区已选育出高产高质高效低耗型红茶良种英红一号、英红九号和花香型红茶品种秀红、五岭红以及黄叶水仙、黑叶水仙、英洲一号、白毛二号等和引进繁育黄枝香、玉兰香、米兰香、茉莉香、桂花香、姜花香、山茄香、肉桂香、桃仁香、通天香等10大香型单枞系列以及金萱、翠玉、白叶单枞、黄、八仙茶、梅占、上梅洲、乐昌白毛、凌云白毫、福云6号、阿萨姆、越南大叶、云南大叶、凤凰水仙等40余个具有英德特色、高产高质高效低耗、制优率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而茶树品种资源圃保存的茶树种质资源500余份,它为英德实现多茶类生产经营结构和优良的茶叶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多彩的茶类生产结构,品质优良的茶叶品质

经“八五”至“九五”期间的茶类生产结构的调整,英德已初步形成了以生产名优红绿茶为主,名优青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为辅,名优苦丁茶、野菊花、野藤茶、保健茶、液体茶、荔枝红茶、袋泡茶、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保鲜剂、除臭剂等多茶类一起上,初加工、深加工全面发展,具有英德特色的茶叶生产经营新格局。

英德红茶为英德茶区主要茶类,主要生产碎红、条红、金毫红茶、英红九号、乌龙红茶、秀红、苦丁红茶、荔枝红茶和袋泡红茶等主要品种。英德红茶以“浓强鲜爽香”品质特点而畅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世界上饮用红茶数量多,茶叶品质优而著称的英国选为“皇室用茶”。英德红茶自1959年创制以来,其优良品质一直被人们所称颂,它被茶界誉为“后起之秀”,与祁红、滇红等被列为中国三大出口红茶。英红自1980年参加各种评比活动以来至1997年底已38次,获得国际、国家、部、省的金质、银质、优质、名茶奖;近年新创金毫红茶被称为“金美人”,亦5次被评为广东省名茶。特级、一级英德荔枝红茶近几年还出口日本国。

英德绿茶是仅次于英德红茶的又一大宗茶类,现有大叶绿茶、高香绿茶、银毫绿茶、绒螺、毛尖、毛峰、雨花茶、碧螺春、清明碧绿、袋泡绿茶等品种,英德绿茶因采用优良的茶树品种,科学的加工工艺技术,形成独特的品质风格,产品14次获得国家、部、省的多种奖励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新创银毫绿茶被称为“白玉仙子”,并以其满披白毫,滋味醇香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大叶种绿茶姣姣者,多次被评为广东省优质产品。新创高香翠玉绿茶以其外形紧秀,内质花果香突出且高长而深受日本和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而近年创制的绒螺、银毫、金毫、毛尖、雨花茶更受顾客青睐。

英德青茶为英德近几年引进一批高香型茶树良种而生产的新茶类,现主要有单枞、黄金桂、金萱、翠玉、岩背乌龙、英州一号、英德香茶、苦丁乌茶、灵芝乌龙、胶股兰乌龙、降脂乌龙、润喉乌龙、鸿雁乌龙、袋泡乌龙、品常春乌龙茶等品种花色。英德青茶以其浓郁的自然花香而崭露头角,1996年首次参评就一举夺魁,被评为广东省优质茶。1997年春节前推出的礼品茶—英德香茶—上市就受到消费者欢迎,展示了英德发展乌龙茶的前景,打破了英德不能生产乌龙茶的断言。

英德白茶主要有白牡丹和寿眉两个品种,主要销往港澳台。英德白牡丹外形芽叶完整,芽毫银白,叶张完整垂卷,色泽灰绿带黄;内质香气显毫香浓鲜或显清茶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浅黄或杏黄淡亮,叶底黄红明亮。英德寿眉外形叶张完整,形态自然,色泽灰绿黄,香气清鲜纯正,滋味清甘鲜醇,汤色浅黄淡亮,叶底黄明。

英德黄茶为大叶青茶,主供出口,是制作高级出口普洱茶的优质原料。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肥壮显毫,芽叶完整,色泽青润;内质香气清鲜纯正,滋味浓醇回甘,汤色深黄或橙黄明亮,叶底淡黄柔软。

英德黑茶主要有普洱茶和茯砖茶两个品种,普洱茶为陈香型条形茶,主供出口和内销,加入菊花称菊普,品饮时既有茶的陈香又有花的鲜灵味。茯砖茶为边销茶,以发花优良而著称。

英德苦丁茶系采用冬青科冬青属苦丁种植物的幼嫩芽叶为原料制成的条形茶。现有袋装、盒装、袋泡装纯苦丁和加入茶或中药的苦丁保健茶以及苦丁含片,苦丁冲剂、瓶装茶水等。英德苦丁茶品质特点是条形茶条索紧结粗壮,重实均匀、叶张完整,色泽乌黑油润或绿润。内质香气清鲜,滋味浓厚鲜爽,具“参味”,饮后先苦后甘,甘甜凉爽,回甘持久,汤色淡黄或淡绿清澈,叶底深绿明亮;是一种茶药两用植物代用茶,对防治高血压、肥胖症和咽喉肿痛等有良效,是中国目前优质的苦丁茶品种。

英德野菊花茶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野黄菊的花,经选花、晾晒、蒸花、干燥、精选等加工工艺加工而成为商品花。英德野菊花花朵完整、无杂质、花色金黄鲜艳、香气清香浓郁、滋味微苦、回甘,水分含量在5%以下,是一种具有镇静除烦、散风清热、解除疮毒、平肝明目、祛痰镇咳、理气止血、消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的野生植物代用茶。英德市野菊花资源丰富,目前年加工产量30吨左右作为商品销售。今后可利用英德丰富的野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英德野藤茶又称白茶、瘌痢茶,属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葡萄多年生藤本植物,开发利用主要为其幼嫩茎叶。英德野藤茶在民间饮用历史悠久,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藤本植物代用茶。英德市野藤茶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英德市大多以白茶商品进行销售,年产量20吨左右。

近几年英德还利用低档茶和茶副产品生产茶多酚、保鲜剂、除臭剂和利用茶子榨油、生产洗发剂等,今后还应在茶叶及其副产品的深加工上下功夫,从整体上提高茶业经济效益。

(四)茶园建设与茶区分布具有现代特点

英德茶区按照“统一规划、连片集中、分户或茶队种植管理、集中加工销售”的原则发展茶叶生产。茶园建设实行“系统工程,长远考虑;综合规划,合理布局;陡坡造林,缓坡种茶;道路纵横,沟渠成网;路沟相通,纵横有序;园地建设,连片集中;茶行平行,保持水土;茶果间作,改善品质;深垦茶沟,施足基肥,良种壮苗,规格种植;密植矮化,科学管理;速成丰产,优质高效”的措施,从而创建了一批高产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茶园。

英德茶园分布在27个镇,但主要集中在英中与英东。目前全市有一个省级茶叶研究所、8个国营、27个镇办、115个管理区办,6000余个家庭办茶场,分为英东、英中、英西北、英西南4个茶区:较具规模的有英红、省茶科所、红星、英华、黄陂、军马、沙农、茶良、茶果、大湾、青坑、石牯塘、石灰铺、岩背、白沙、桥头、鱼湾等茶场。

(五)茶叶加工能力超过5000吨

为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随着新茶园的建立和茶园的投产,各国营茶场、各镇(公社)茶场先后建立了年产红碎茶250吨以上的大中型茶厂8座,年产红绿茶25吨以上、250吨以下中型茶厂10座,年产红绿茶25吨以下的小型茶厂4座;拥有初制、精制、小包装、深加工等各种茶机1000余台,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吨,目前较具规模的茶厂有红旗、红桥、红卫、红光、红星、黄陂、军马、茶科所、英德、英华、茶良、茶果、大湾、青坑、石牯塘、石灰铺、岩背等茶厂。英红红旗茶厂于1986年实现初制机械联装,1988年又实现精制机械联装;英华茶厂1996年实现杀青工序连续机械化:1999年省茶科所实现燃油杀青并建立名优茶、保健茶加工车间,增加了生产量,降低了生产品成本,提高了品质,增长了经济效益。

(六)茶叶科研、服务、贸易机构健全,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英德茶业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区。为适应英德茶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茶叶科研、服务、贸易机构。

广东省农业院茶叶研究所为省级科研机构,建所在英德,创办于1959年,前身为“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1965年3月改建为“中南茶叶科学研究所”,1973年10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把该所划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并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该所创建40年来取得了科研成果35项,国家专利3项,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及技术项目总结,为英德茶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英德市茶叶局创办于1965年4月,为市人民政府茶叶业务技术管理职能部门,随着英德茶叶生产经济技术的发展,先后建立了茶叶公司、茶叶技术推广服务站、茶叶经济技术开发中心、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茶叶发展公司、香茶开发有限公司、茶厂等单位,开展茶叶应用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新产品开发、高新科技实施、茶叶加工、贸易、茶树良种繁育、示范、茶叶生产资料的组织供应等,成为英德市茶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英德市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其前身为英德县茶叶局创办的茶树苗圃场,体制多次变更,直至1987年1月才又物归原主,由茶果场划归回茶叶局管辖,1994年3月英德撤县设市更名为现名。该场现由国家农业部定点,广东省农业厅与英德市人民政府合办,是一个以茶树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为主要任务的科研事业单位。目前已建立品种园、母本园、示范园、试验园、苗圃园、生产园等15公顷,拥有国内外茶树良种40余个,苗木繁育能力300万株。1998年5月又与市茶叶局、旅游局联合开办了全国第一家旅游观光茶园—茶趣园。

英德市还建立了茶叶进出口公司,茶叶公司和茶叶贸易类公司10余家,茶叶门市铺遍及城乡各地,形成了强大的茶叶销售网络。

英德市现有茶机厂2间,可制造红茶、绿茶、乌龙茶、袋泡茶等茶类大中小型系列茶机,不少机种为国内首创,转子机系列产品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两间茶机厂为英德茶叶扬名中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英德茶叶科研人员努力攻关,承担了各级科研项目和各项应用技术、实用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产品的研究,获得了近500项国际、国家、省、院、市、县的科研成果,为茶业的健康发展和走在前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英德市茶文化方兴未艾,展示了英德茶业走向新世纪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九五”期间,我市一是确定以茶花为市花;二是设计塑注了一座“采茶姑娘”大型铜像,计划在英德火车站广场耸立,迎接各方客人到英德来领略“红茶之乡”的人情风貌;三是在新城区把一条道路命名为“茶园路”,在东城区将一条南北走向的大且长大道以纪念一位对英德茶叶情有独钟的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名字命名的“杨万里大道”,与西城区英洲大道以对应;四是兴建一座英德一流的“茶苑酒店”;五是计划兴建一座“南中国茶城”,茶城包括茶叶博物馆、旅游茶馆、百茶园、茶艺研究中心及茶叶一条街等;六是开辟中国第一家旅游观光茶园—茶趣园,近段时间在市区又开辟了英德第一家茶艺馆,在省茶科所坑口咀基地又开辟了茶叶世界,建立了广东省茶艺培训班,形成了观光、旅游、品茶、购茶一条龙服务的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七是出版英德旅游文化系列丛书《英德茶叶》一书;八是茶叶旅游文化茶产品琳琅满目;九是饮茶、品茶之风已在广大城乡形成。客家茶文化、客家擂茶与擂茶粥文化得到进一步总结、提高推广。

三、现代英德茶业发展的动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茶业生产。1958年毛主席在视察安徽省舒茶人民公社时就曾向全国人民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在视察浙江龙井茶区时指出:“茶叶要多发展些”、“茶叶本身就是绿化,既美观,又是经济作物,再好也没有了。”李先念副总理曾作出批示:“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条件是好的。我想决不弱于印度,应当而且可以使茶叶生产大发展、大增产。”朱德委员长曾题词:“大力发展蚕桑、茶叶、水果生产,满足国内人民生活和出口需要。”华国锋任总理时曾指出:“茶叶生产要有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全国茶叶有个发展规划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对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全国茶叶生产大发展。

英德茶业生产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支持。1965年10月,朱德委员长在视察广东返回北京途中,在英德站朱委员长乘坐的专列上接见了英德县委主要领导人时说:“陈老总嘱咐我转告英德同志,英德茶叶要加快发展,因为世界很需要,尤其是英国人很喜欢英德红茶。他还嘱咐我转告英德同志,一定要把英德茶叶搞上去,要搞出名堂来。”传达陈老总意见后,朱老总指示英德同志:“英红被外国人称为后起之秀,为我们的国家争了光,这是你们的功劳,连我们也争光嘛!你们呢?要把茶叶搞得好上加好。茶叶搞上去了,人民生活也改善了。再说,也莫让陈老总在国际友人面前为难嘛!你们要好好干,有什么困难请找省委,我已对他们说好,省委是很重视的。”

英德茶业生产的发展倾注了省、地、县各级领导的大量心血。当时任中南局书记的陶铸对英德茶业生产关怀备至,曾于1963年和1964年先后两次到英德视察。1963年来英德视察时指出:“种茶如摇钱树,采茶好比发工资。”指示英德“要把茶叶建成公园与花园。绿化好祖国南大门,要办好茶叶基地。”提出“英德第一步种茶10万亩”的发展规划。他亲自帮助英德解决种茶资金、茶种、技术力量等问题,还亲自给云南省委写信,打电话,请求对方支持英德茶种。1964年陶铸书记再次视察英德,陶书记视察了英德茶场大面积高产茶园样板后指示要提高茶叶单产、总产,创制优质红碎茶出口到国际茶叶市场才有竟争力,请你们进行研究。并提出“要把英德建成培养茶叶人才基地、茶叶科研基地、出口红茶生产基地。”要求英德一定要建成10万亩基地茶园。为达到上述要求,他指示成立“中南茶叶研究所”,兴办“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将“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英德茶场”,还为这三个单位挥毫题名。陶书记两次视察英德,对推动英德茶业生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987年—1988年英德建立国家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时,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郭荣昌副书记亲临英德视察,对英德基地建设规模、年度发展规划、资金安排等作了许多重要指示,还亲自写信给云南西双版纳州州长,请求支援英德茶种,并经常过问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广东省人民政府贸工农生产体系领导小组积极帮助解决基地建设中的资金和困难,为英德建设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基地作出了贡献。

省外经委从其它款项中抽出200万元资金支持英德发展新茶园。韶关地委主要领导亲自带工作组到英德调查研究,拟订发展规划,帮助解决资金400万元。省财政厅、省科委、省外经委、省农委、省农业厅、省计委、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华南农业大学、省茶叶研究所以及清远市委、市政府、英德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单位都给予了鼎力支持,使英德茶叶基地建设如期进行。

国家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总站、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不少领导和茶叶专家如高鳞益、黄继仁、王达、程启坤、俞永明、姚国坤、白坤元、吴洵、李名君、虞富连、葛铁钧、杨亚军、阮建云、伍炳华、林智、庄晚芳、张堂恒、方辉遂等都曾前来英德视察、讲学、项目合作、检查工作等,为英德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引进、试种云南大叶种过程中,广东省农业厅副总技师罗溥鍒教授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深入英德茶区调查研究,采用营养杯育苗、茶园深耕施肥、茶树分段修剪、茶园间作遮阴树等技术措施,及时解决了育苗、茶树速成丰产、高产优质等问题,对英德茶业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还有省农业厅罗泽君副厅长,陈栋处长,方金福高农,黄雄美处长、郑如钦科长;华南农业大学陈国本、丁俊之、郭带英、王登良、郑永球、谢振伦、戴素贤、李斌、王汉生等教授专家以及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等都为英德茶业创立辉煌作出了贡献。

英德市各级党组织、政府、业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是英德茶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市(县)委、政府在历次茶叶生产发展和基地建设中,制定政策,落实措施,组建班子,调配技术人员,解决资金、种苗、肥料、物资等,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出谋划策,身先士卒,高瞻远瞩,为英德茶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英德茶业科技工作者更是身先士卒,亲历亲为,象腊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英德茶业健康顺利地发展,为英德茶业的辉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广大干部群众在茶叶生产第一线,出钱出力,流血流汗,艰苦奋斗,为英德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又为争取茶叶出口权,兴建茶文化硬件设施,振兴英德茶业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英德茶业在新世纪更加辉煌奠定了基础。

英德茶叶生产的发展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曾先后有英国、美国、印度、前苏联、新西兰、加拿大、菲律宾、伊拉克、肯尼亚、澳大利亚、瑞士、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茶叶专家前来参观、考察、指导,对提高英德茶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cy316.cOm红茶扩展阅读

英德红茶的起源被称为“红茶之乡”


英德红茶的产地环境

正是所谓的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和名胜古迹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地域茶文化。英国和德国以生产红茶而闻名,被称为“红茶之乡”。在英国和德国生产的茶叶中,英国和德国红茶以其香味浓郁、耐冲击和泡沫、独特的天然乳香味而闻名,这与英国和德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英格兰和德国的领土是喀斯特地形,主要是丘陵和山地地貌,属于南亚季风气候。天然土壤柔软,肥力好,呈酸性,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茶区以起伏的山峰、绵延的河水和喀斯特地貌为特征,形成了洞穴深、水资源丰富的自然环境。

大大小小的茶馆建在开阔的山坡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7℃;年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少于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在4.5-5之间。

栽培茶树是以云南大叶水仙和凤凰水仙两个优良群体为基础,选用一芽、两叶和三叶为原料。通过适当的萎凋、揉捏、发酵、干燥、复制、选择等工艺精制而成。

英德红茶外形致密坚实,色泽油亮,外观细腻均匀,金毫外观,香气清新纯正,花香明显,味道浓郁甜美,汤色鲜红,金环明显,叶底柔软红色,特别是加奶后,茶汤棕黄华丽,味道浓郁清新,色、香、味俱佳,与云南红、祁宏相比独具风格。

英德红茶的起源,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面世!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又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论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代,是韶州三个产茶县(英德、曲江、仁化)之一。可见英德产茶历史之悠久。

明朝时,英德的土质茶已成朝廷贡品。在清朝,英德茶叶生产已普及民间并在十九世纪前中叶国际贸易兴盛一时。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6年,在中央的指示下,英德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红茶商品基地。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面世,正式开始由国家统购统销,收购出口国外。

我们现在品的红茶基本上都是条索形的,那时候生产的红茶其实大都是红碎茶,英德生产了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第二套标准样。而且那时候的红茶老百姓不是随意都能喝得到,基本上都是供出口的。英德红茶以其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香甜润,香气浓郁纯正等优异的品质,享誉中外,评价甚高。

英德红茶试制成功后,得到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原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等的高度重视,随后创办了“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成立了“中南茶叶研究所”,兴办了“广东茶叶技术学校”,设立了“广东省英德茶场”。60年代初,设置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茶叶专业职能部门--英德市(县)茶叶局。1986年底农业部等5部委批准英德建立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英德茶叶局作为业务技术部门,为英德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和大叶红碎茶商品生产出口基地做了许多扎实而有益的工作,为国家外汇创收取得了显著成绩。

英德拥有省级茶叶科研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身是1959年由广东省农业厅和省公安厅联合创办的“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经当时中南局书记陶铸的提议和批准,于1965年3月改建为“中南茶叶科学研究所”,至1973年10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把该所划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该所开展一系列茶叶科学研究,长期承担国家、省级的科研项目,建有华南地区最大、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茶树种质资源库,活体保存茶树资源达1213份,共取得科研成果和专利50多次,受权专利10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广东省乃至全国茶叶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泡沫红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泡沫红茶,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红了半天了。它具有“传统品味、现代追求”的空间布局,满足了现代社会年轻人追求新潮流的需求。它有一个干净的酒吧,快速和多样化的产品,从路边泡沫红茶到大型精细花园泡沫红茶店。它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它起源于台中,并已传播到台湾各地。甚至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加拿大的中国人也被广泛接受。它是如此迷人,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基于另一种茶文化。如今,它还通过许多运营商的投入和努力得到推广,并巧妙地与各种新变化相结合,给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泡沫红茶的盛况。

喝泡沫红茶之前,我对红茶很熟悉。

泡沫红茶自发展以来就已广为人知。槟榔摊后,它可以说是一种在台湾引起轰动的民族饮料。在熟悉泡沫红茶之前,什么是红茶?红茶是一种完全发酵的茶,在泡茶的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捏、发酵和干燥而成。它通常由红茶工厂制造,可分为三类:条纹红茶、碎红茶和碎红茶。其功能是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还可用于治疗腹胀、痢疾、肝胆热盛腹痛、肺胃虚火等。

早在100年前,台湾就在红茶种植中使用小叶种子制作红茶,但质量和口感都不够好。为了提高日本占领时期红茶的质量,茶树品种繁多。阿萨姆卡是一种大叶种,于民国十四年从印度引进,在南投县鱼塘和水中推广。大叶种红茶色泽鲜红清澈,香气醇厚甘甜,口感浓郁。另外,普利地区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阿萨姆卡。因此,该地区生产的红茶可以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大叶种阿萨姆红茶相媲美。2006年,南投县政府命名日月滩红茶,以加强红茶在这里的推广。目前,只有400公顷的茶园生产红茶。还有农林公司和东邦红茶公司生产的日月红茶,它们已经将红茶转化为罐装冰红茶、泡沫红茶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非常受欢迎。

泡沫红茶的起源

泡沫红茶起源于台中,有大量的茶店,口味丰富多样。在制备方法中,泡泡茶用鸡尾酒茶具将传统红茶、绿茶或乌龙茶与各种果汁和香料混合,然后左右摇动,制成各种风味的泡沫系列。

目前,出售泡沫红茶的商店在台中的大街和冷巷几乎随处可见。至于它的崛起,是在四维街。泡沫红茶的早期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在整个四维街,只有一家洋县茶叶公司经营惨淡。然而,泡泡茶(珍珠的名字,因为它的新奇和独特,已经取代了粉红圈的刻板印象。)是这家老茶馆的伟大发明。后来,宣布开始后,许多同事相继参加了会议。结果,以泡沫红茶和泡沫茶为号召的商业活动突然形成。

这里店面的特点,都注重创新,随时开发新创意,从整个茶街的变化中,你可以闻到味道。突破墙壁的公共汽车前面可以看到创意。后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装饰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化妆品照亮了整条街。因此,提出新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已成为运营商的一项重要任务。

泡沫红茶

泡沫红茶已经在台湾和世界其他国家流行起来。据统计,自1993年上海第一家泡沫红茶成立以来,现在估计至少有500多家,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只有几年,但却显示出桂林泡沫红茶的一个分支。以上海黑珍珠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就原材料而言,无论是泡沫红茶所需的各种材料,还是吧台所需的设备和杯子等。,已经可以随时使用。该产品已从单一品种的黑色珍珠粉增加到目前的500多个品种。最初依赖进口,到目前为止,80%以上的产品是自己生产的。除了占据上海70%的市场份额外,他们还在中国大陆十多个省市设有经销商,甚至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市场不断扩大,泡沫红茶在内地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

此外,泡沫红茶在西方也很受欢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不仅年轻的中国学生放学后在泡沫红茶店喝泡泡茶,白人也越来越接受这种新饮料,甚至比中国人更喜欢它。美国纽约中国城的圣山茶馆(Saints Mountain Tea House)可以以每杯3-4美元的价格,饮用从台湾进口的珍珠锥制成的泡沫红茶。红茶、绿茶、调味奶茶、椰子汁茶、杏仁茶等有多种口味。更明显的是,泡沫红茶已经成为东西方的一种流行饮料。

泡沫红茶可以制成各种口味的泡沫系列,每种都有自己的口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红茶起源,简述红茶的历史发展过程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叶种类,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在中国茶叶种类不同,起源也不同,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红茶的起源吧!

红茶的起源时间

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红茶的起源地点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6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菁,又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菁,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嗅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山小种也称星村小种,是红茶发源地。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在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著的《植物种类》,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二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红茶的种类

1、工夫红茶

中国特有的红茶,比如祁门工夫、滇红工夫等等。其“工夫”两字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加工的时候较别种红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冲泡的时候要用充裕的时间慢慢品味。

2、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同时也是其它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都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它分为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均原产于武夷山地区。

3、红碎茶

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用红碎茶通过机器加工即成国际CTC红茶,这种茶最适合做调味茶、冰红茶和奶茶。

综上所得,红茶在中国起源时间虽然不像绿茶一样比较早,但是因为红茶在后期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具备很多的功效,使得红茶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青睐,所以红茶是一种品质特别高的茶叶!

英德红茶与祁门红茶的特点


很多人喜欢红茶,毕竟它滋味醇和、性温,不挑季节、不挑人。在红茶的世界里,英德红茶和祁门红茶是比较受欢迎的茶,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英德红茶特点:

正宗英德红茶的外形颜色光泽乌黑油润乌润,颗粒均匀结实,茶叶细嫩匀整,茶叶上的金圈明显,泡茶后叶底柔软红亮。英德红茶的香气高,味道浓烈,甘美怡神,人喝了只觉清心爽口。不论是送礼还是自己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英德红茶是创建于1959年,英德红茶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英德红茶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英德红茶创制以来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是世界红茶销售中心,也是红茶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国著名红茶纷纷拥入,英德红茶进入英国市场后,很快受到英国人的青睐。据1969年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电文称: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电文获悉:“英国皇室喜爱英德红茶,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英红”是与“祁红”、“滇红”并列的中国三大红茶之一。

祁门红茶特点: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祁门红茶的内质清芳并且有着蜜糖香,有些祁门红茶还能喝出兰花香或者果香来,滋味干爽浓厚,有着醇而不腻的特征,汤色红艳明亮,叶底也表现出红亮的特质。如果欣赏红茶的清香,可以清饮,如果嫌太多单调了,可以加奶或者加糖饮用。

两者都有不同之处,但是要说谁好的话,可能需要茶友们的来定义,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选择的茶叶也是不一样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红茶的起源与品种


红茶的文化要从红茶的起源开始说起。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茶文化当中的主要茶品。红茶的产地主要有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亚、印度尼西亚等。

红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比绿茶多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因此,红茶的茶叶呈黑色,或黑色中参杂着嫩芽的橙黄色;茶汤呈深红色;香气扑鼻;由于少了苦涩味,因而味道更香甜、醇厚。

红茶与绿茶不同,绿茶会随着时间而失去味道,但红茶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味道不变,因此能适应长途运输。这也许是红茶传到西方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中国,红茶可分为

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及外山小种。

工夫红茶:包括滇红工夫、坦洋工夫红茶、祁门工夫红茶、白琳工夫红茶。

红碎茶

小种红茶当中最知名的是正山小种(也称拉普山小种)。而工夫红茶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

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红茶,单一的红茶是以茶的产地命名的,如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阿萨姆邦。世界上的名茶主要包括:

阿萨姆红茶(印度:阿萨姆邦)

大吉岭红茶(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

锡兰高地红茶(斯里兰卡)

尼尔吉利红茶(印度:尼尔吉利邦及泰米尔纳德邦)

台茶8号、台茶18号、台茶21号红茶(台湾南投县鱼池乡)

蜜香红茶-台湾

祁门红茶(中国)

南亚红茶中,以印度西孟加拉的大吉岭红茶最为上等。另外,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的品质也相当优秀。最好的锡兰红茶,冲泡出来的茶色是深红色的。在西方茶文化中,通常在红茶内加入砂糖或奶一起饮用,但中国人喝红茶时则因传统习惯影响,而认为喝茶不该加糖。

中国是红茶的原产地,中国知名名茶有:

正山小种-福建

闽红(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福建

祁红-安徽

滇红-云南

英德红茶-广东

除了单一品种的红茶以外,还有混合调配茶(blendedtea)和混合调味茶(flavouredtea)。混合茶是把不同品种红茶的搭配起来制成的。

混合调味茶是在红茶中加入水果、花、香草的香味制成的,如加入了佛手柑香味的英国的伯爵茶,加入了荔枝香味的中国岭南的荔枝红茶等等。混合调配茶则是将不同产区的茶叶为基础混合调配出的独特风味的茶。最知名、历史悠久的混合调配茶为英国早餐茶,各个品牌之口味有不同,适合搭配牛奶。

红茶早在明朝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大约至今十六个世纪之前的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地区就有所产生,那是不叫红茶而称为正山小种。经过历史长河不断的演变发展现金红茶已经红遍全世界每个角落,成为世界性的茶叶饮品,红茶在每年茶叶销售量中占据百分之七十。

红茶也与绿茶及其他茶叶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采摘的茶树与品种归根来说基本不同,但是其采摘及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的不同,继而造就出今世的红茶文化盛世。

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很多人觉得那是中老年人才开始做的事。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养生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去做了,不要等到身体已经是亚健康的时候,你才想到去开始养生,那时已经晚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养生的方法之一——喝茶。尤其是英德红茶。下面就来看看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还有那些吧。

1、抗氧化

英德红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是能够有助于抵抗老化的。人体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的话,就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就十分容易老化,也会使我们的细胞受伤。英德红茶中的儿茶素是能显著的提高SOD的活性的,能够清除自由基。

3、降血脂

在对动物的实验中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还能够降低动物血浆中的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它还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对我们人体的实验表明,它能抑制我们血小板的凝集、还能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英德红茶里的黄酮醇类,能预防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

英德红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的作用活化蛋白质的激酶以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从而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5、防龋齿、清口臭

英德红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是可以抑制生龋菌的作用的,能够减少我们的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里的单宁酸,有杀菌得作用,能阻止食物得渣屑去繁殖细菌,所以有效防止口臭得作用。

看完之后大家小编介绍的英德红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记得不要空腹去喝茶哦,那样对胃不好,尤其是不吃早饭的人喝茶的话,胃是受不了的。

英德红茶功效与作用_红茶


想了解《英德红茶功效与作用》知识吗,丰富的《英德红茶功效与作用》内容等你来看!

英德红茶具有抗老化功效!英德红茶属于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年平均气温20.7℃,年平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少于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碱度在4.5-5之间。英德红茶建立于1959年,在1964年加工工艺几本书定形,并通过中央政府四部【财政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评定。英德红茶外型紧结重实,颜色光亮鲜嫩,冲调后茶汤颜色艳红光亮,金圈显著;香味浓厚鲜纯,味道醇正甜润,叶底绵软洪亮。据研究,英德红茶中的儿茶素对一些导致人类疾病的细菌有抑制作用,而且不损害肠道有益菌的繁殖,因此英德红茶具有调节肠道的作用。

1.英德红茶中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衰老。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如果过氧化物,它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使人容易衰老,还会造成细胞损伤。而英德红茶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能合理消除产能过剩氧自由基,阻拦氧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因而,常喝英德红茶有耐老化、美容美体的作用。

2.英德红茶含有茶碱和咖啡因,通过多种作用激活蛋白激酶和甘油三酯脂肪酶,减少脂肪细胞的积累,从而达到减肥的特殊功能。

3.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英德红茶可以帮助改善消化不良,如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定期饮用英德红茶可以缓解疾病。

4.英德红茶含有氟和儿茶素,其中儿茶素具有抑制致龋细菌的作用,从而减少牙菌斑和牙周炎的发生。

关于本文《英德红茶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