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铁观音茶王 “异类”陈家星

发布时间 : 2019-12-17
山楂铁观音茶 铁观音青茶 铁观音属于什么茶

山楂铁观音茶。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陈家星做到了。

2015年11月9日,他夺得了2005年安溪铁观音神州行茶王赛“铁观音金奖茶王”。在此之前,安溪铁观音茶王都是本地人获得。这次,不是安溪人的陈家星是个例外,成了“异类”。

此时,陈家星入茶行刚刚近三年。三年的时间很短,一棵茶树都还不是太成熟,更何况是一“株”茶王?

半路出家

但是,这个“茶王”很不容易。陈家星回想起2年多的做茶经历,淡淡地说了一句话:付出可能比谁都大。

陈家星进入茶叶这个行当是个缘分。用他的话说,当年的他,和茶是搭不上钩的,他年轻,爱唱歌爱跳舞爱喝酒,开夜总会开迪斯科。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让他戒了烟,改为喝茶,于是2000年他四处搜罗好茶,和朋友斗茶,甚至跑到安溪感德寻访老茶师,探寻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茶,连自己的公司都不管了。很多朋友们笑话他说“不务正业”、“简直是疯了”。

从酒到茶,这似乎是一个小小的转变,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心境的变化,一种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

正是这种变化,陈家星终于“叶落归根”,注定要和茶叶相伴终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安溪红心茶厂的徐旭日厂长。徐对他说,既然这么喜欢茶,为何不自己做茶呢,留一些好茶,其他的卖给消费者?这对陈家星是一个极大的触动,是啊,如果能够为了爱好做事业,赚钱可能少点,但却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

2012年12月11日,这一天陈家星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他走了一条寂寞但又艰辛的道路。陈家星说,茶叶其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行业,茶就像人的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它每年有两季,茶叶都不同,都必须全身心应对。是啊,年年人同茶不同,这才是一个茶人最大的乐趣了。

是日,陈家星入行。其名“清品”。

异类茶王

三年的时间很长,经历的风霜很多,但陈家星却一路走过来了,走到了茶王面前,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陈家星第一年的生意就做亏了,原来投的200万元差不多血本无归。他说,原因是当时的市场上人们把“清”的口味认为是“淡”,把“浊”认为是“浓”,这对他是个极大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的茶叶是好东西,但就是没人知道,很是受伤。他对我们说,当时内心就是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受;而且当时家里开始反对,连一些很要好的朋友也冷眼相对。这种近乎悲伤的孤独和寂寞深深如井,连陈家星自己都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但是,陈家星还是坚持下来了。2013年6月,他狠下心,把其他公司的业务统统丢给家里人,自己一个人到安溪感德,投资300万办了一个茶厂。然后一头钻进了茶乡的乡间地头、钻进了老茶农老茶工的家里、钻进了茶叶研制人员的研究室,征求各路茶农、茶工等的意见和建议。他说,如果没做成功,真的就对不起自己。

茶香弥漫。2013年底,陈家星参加当年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获了个优质奖。之后,桂冠越来越多——福建3.15直通车“品牌信用单位”、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交流茶王赛“指定用茶”、上海国际茶王赛“金奖”和“金奖茶王”等等,一直到2005年安溪铁观音神州行茶王赛系列活动中荣获“铁观音金奖茶王”的荣誉称号。这么多年来,他是第一个非安溪的人获得这项殊荣,他成了一个例外。

现在的陈家星还准备在安溪引资2000万再办一个茶厂,两年内要做成茶叶粗加工示范厂;陈家星还要给这个茶厂引进各种设备,比如要有恒温的中央空调,要有自动晒青的设备,要改变茶叶靠天吃饭的现状;而且陈家星这个厂就要盖在山上,一来为了保持稳定品质,让采摘的茶青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加工的流程;二来是为了背水一战,因为谁都知道,山上的厂子如果不做茶叶了就只能荒废了。

对于自己为何做茶,陈家星只说了四个字:无心插柳。这句话他还有三个字没说,但他确实也做到了。

我独“清品”

在很多人的眼中,陈家星“胸无大志”,因为直到现在他还只守着一厂一店,而且只守着一种安溪铁观音。

在泉州市区,陈家星的“清品茶行”不是特别显眼,不大,位置也不是很好,但陈家星就这么“窝”着。他说也有很多人想加盟清品,但他却不敢接受。他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茶叶质量不稳定,盲目扩张只会害了自己。在他眼中,质量是骨骼,品牌是肌肉,而产品文化是灵魂。现在“清品”很小,品牌也不出名,而且这三年其实也没赚到什么钱,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不敢奢求将“清品”做成全国最大的茶叶企业,我只求能将“清品”做成泉州百年老店,这样就对得起自己了。

现在很多茶行开始兼卖其他茶叶,比如云南普洱茶等等,但陈家星坚决只做铁观音。他说,他只喝铁观音,因为铁观音才会做茶,如果是普洱茶,只要收藏够多就可以天天喝,根本不会去做茶;而且他还喜欢有生命的东西,铁观音是有生命的,而且它的生命极其短暂,只有半年,所以是最珍贵,也最有挑战性;每年都需要深刻了解每一季茶叶的脾气和性格,才能真正地制作出好茶,这才是铁观音的真正魅力所在。

在陈家星看来,茶的最高境界便是“清”;清品茶行的最高境界便是要做成一个百年老店;最后,我问他,你会一辈子做茶吗?他说:会。而或许这便是一个茶王最“清”的愿望,一个茶人最高的境界。

在陈家星的茶行里,有两块天然的石头,一块上面是“清”字,一块是“品”字;黑色、不起眼,静静地摆在那里。

人们都说海枯石烂,才能证明矢志不渝的理想。这两块石头,或许正是陈家星作为一个茶人的寄托吧。

编辑推荐

从铁观音斗茶到茶王赛


“斗茶”,亦称“茗战”,即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始创于唐末福建茶区民间。其技巧性强,趣味性浓,从中可以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调节方法,为生活增添乐趣,因而很快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加以发展。因此,斗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

一、唐五代斗茶萌发于福建

唐代,随着禅教在北方盛行,饮茶开始兴起。陆羽《茶经》云:“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问,以为比屋之饮。”《封氏闻见记》亦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此时,上层社会品茶已有定序,成为一种道艺。唐人品茶,重品沫、品色、品位。晚唐五代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此法较煎茶法简便易行,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人宋后“点茶”大为盛行。唐人冯贽《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日茗战,说明晚唐闽人开始有了斗茶的习俗。

二、宋代斗茶从福建传播至全国

宋代“点茶”广为流行,“斗茶”时尚兴起,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斗茶”先斗色,再斗汤,在统治阶层和文人士大夫阶层最为流行,也为富商斗奢比富提供了机会。徽宗皇帝亦常与臣属斗茶,并著《大观茶论》。宋唐庚《斗茶记》云:“政和三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寄于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饮茶有了一种超乎自然使用价值的新文化内涵。

斗茶之风盛极一时,与北宋的北苑贡茶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北苑茶的生产目的就是“以供玉食,备赐予”,为了满足皇帝、皇室和高官显贵的需求,官府不计成本,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制生产各种茶叶精品。当时一些权贵为博得帝王的欢心,每逢新茶时节,重金收买各种名优茶进贡,促使斗茶风行。这一时期,以茶为题材的故事、茶诗、茶歌、茶学专著非常之多,如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下“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斗茶情景。苏辙《和子瞻煎茶》有“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的是福建人的斗茶之风。苏东坡曾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许多文人赋诗盛赞北苑茶,士大夫更是把闽中的北苑茶视为不可多得的佳茗,奇货可居。从福建掀起的斗茶风在北宋中期以后逐渐向北方传播,并很快风靡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中及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

三、元代斗茶成为民间习俗

至元代,上层社会的饮茶,沿袭宋俗,但元代画家赵孟顺《斗茶图》局部斗茶之风已渐渐退出宫廷和上流社会。斗茶已然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了。元代画家赵孟颊(1254_一1322年)有幅名画《斗茶图》,该画是茶画中的传神之作,画面上四茶贩在树荫下作‘茗战”(斗茶)。人人身边备有茶炉、茶壶、茶碗和茶盏等饮茶用具,轻便的挑担有圆有方,随时随地可烹茶比试。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神态自若,其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人杯中之态,另两人站立在一旁注视。斗茶者把自制的茶叶拿出来比试,展现了宋代民间茶叶买卖和斗茶的情景。从画面看,参与斗茶的袒胸露臂者有之,足穿草鞋身背雨伞者有之,这些都是平民百姓,绝非文人墨客。说明斗茶活动宋元时期已深人民间。

作为当时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和拥有特殊政治地位的泉州,不仅“梯航万国……四海舶商,诸番琛贡”,国内外各种高档奢侈品全部汇集于此,而且还是国内外“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其繁华程度“号为天下最”。元代在泉州的权贵、社会名流、文人墨客斗茶兴致极高,斗茶成为评比茶叶质量高低的一种富有刺激性又有趣味的活动。曾经左右过泉州港命运的铁腕人物、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的兄长蒲寿宬,

在其《心泉学诗稿》多首咏茶诗里,体现了泉州饮茶之风。茶坊、茶肆等是当时市民阶层进行社会交往、充实文化生活的场所。

四、明清安溪斗茶风行

安溪“茶王赛”可上溯于明清,是宋元民间“斗茶”传统风俗的文化遗存。明时,安溪境内大部分地区遍植茶树,在茶叶日益商品化的进程中,茶农种茶制茶积极性高涨,制作技艺进一步提升,名茶纷纷问世,品茗、斗茶开始流行于乡村邻里。“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的发明,给安溪茶业注入活力和发展空间。

清雍正、乾隆年间,安溪茶农发现并培育了名茶铁观音,道光十年至光绪六年(1830__1880年),乌龙茶良种如本山、毛蟹、黄金桂、梅占、大叶乌龙等品种在安溪也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铁观音的生产逐步形成规模,茶农对品质的讲究越来越多。每逢新茶登场之时,茶农们挑选自制的上好茶叶,自带炭火、茶器和山泉水,兴致勃勃地聚集到一起。现场生火煮水冲泡,一溜十几个、数十个排成一行,进行斗形、斗色、斗香、斗味,由茶师轮流品鉴所有参赛者泡制的香茗,评出高低,场面十分热闹。茶农个个是行家,通过一次次斗茶,互相泡饮、交流切磋,有助于提高制茶行业的水平,增添生活情趣。源自民间自发的斗茶成为茶乡的习俗,有的家族或乡村甚至组织互相评比。到后来,民间斗茶逐步演化成茶叶优质赛和“茶王赛”。

五、清末民初安溪铁观音屡获殊荣

清末民初,斗茶逐渐发展为各类名茶的茶王赛。茶王赛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有民间赛,也有官方赛,还有境外主销区举办的各种茶评赛。安溪铁观音产品素来畅销台港澳和东南亚市场,20世纪初,安溪铁观音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举办的茶评赛中,屡获殊荣。如:民国5年(1916年),安溪人王西配制的“万寿桃牌”铁观音在台湾举办的茶叶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一名。民国34年(1945年),安溪人王联丹配制的“泰山峰牌”铁观音在新加坡摘取“茶王”桂冠。1950年,安溪王登记茶庄配制的“碧天峰牌”铁观音在泰国获特等奖。安溪铁观音茶、安溪茶商屡获殊荣,为安溪铁观音在海外树立了品牌。时至今日,安溪铁观音仍然是许多东南亚华侨心目中的最爱。

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茶王赛及其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叶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安溪铁观音从之前的基本上外销转为一部分在国内销售,从而激发了茶农、茶商、茶工、茶官的积极性,制茶技艺得到不断普及,茶叶品质获得迅速提高,内销市场逐步扩大,安溪茶业出现了崛起的新态势。对此,安溪县委、县政府把茶王赛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对茶王赛的主题、内涵、机制等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走出县门、实地比赛的形式,使茶王赛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安溪的茶王赛也逐步发展成为由村、镇、县统一组织的大型赛事。每逢茶王赛之际,制茶高手和经营厂家选送精品参赛,茶赛主办方聘请著名茶师作为主评。经过品鉴角逐,当场评出本季、本地区及各个品种的“茶王”,对获奖者颁发奖牌和奖金,给予鼓励,有的还敲锣打鼓把“茶王”迎送回家,选为‘茶王”被制茶人视作一种无尚的荣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溪的茶王赛逐步走出安溪。1996年11月,安溪四大名茶茶王赛在广州举行;1998年11月,安溪茶王赛在上海隆重举行;1999年春秋两季,安溪铁观音茶王邀请赛北上北京、

南下香港分别在两地举行。每到一地,新闻记者争相采访,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刮起浓烈的“铁观音”旋风,进一步增进了各地对安溪铁观音的认识与了解,极大地提高了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和身价,拓展内外销市场,促进安溪茶叶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茶王赛的形式更加丰富,与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表演、茶王拍卖会、产品展销会结合起来,全面展示安溪铁观音及茶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茶王赛奖金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邀请在场的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大大地激发了茶农的参赛积极性。

2000年,安溪的茶王赛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是年6月,铁观音的发源地西坪镇在汕头举行茶王鉴赏会,广邀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茶商出席。茶王赛活动形式新颖,一改过去由专家评委评定茶王的方式,改由与会嘉宾投票民主评选,评审过程保密,经过多轮评判,最终产生铁观音茶王;并以“西坪茶王不拍卖,共邀茶友来品尝”为主题,以现场抽奖赠送茶王的方式,让各界茶人共享茶王的珍贵。同年圣诞节期间,“2000年澳门西坪铁观音品评会”在澳门万豪轩大酒楼举行,品评会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进行,澳门茶艺协会同台举行乌龙茶知识有奖知识竞答活动,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安溪铁观音的认识与了解。

为了进一步激发茶农制出好茶,提高外商购销和开发安溪茶叶的积极性,安溪县政府组织了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参办协办铁观音茶王赛,把海内外客商吸引到安溪,或交流茶艺,或作茶叶经贸,或回乡投资开发茶叶资源。1986年西坪镇松岩村举办新加坡的“魏氏首届铁观音茶王赛”,1992年10月西坪镇松岩村举办了第二届铁观音茶王赛。自1993年以来,安溪在厦门、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和香港等地成功举办了多场茶王赛。1993年秋天,泉州评出的铁观音茶王,以500克1万元拍卖被抢购。1995年5月茶王拍卖价500克5.8万元。1996年毛蟹茶王拍卖价500克7.2万元,500克铁观音茶王拍卖价16万元。1998年11月在上海评出的铁观音茶王100克拍卖价4万元,相当于500克20万元。1999年在北京的铁观音茶王100克以7万元的价位拍出。2001年在广州的铁观音茶王身价高达100克12万元。2002年在南京、香港评出的铁观音茶王100克拍卖价分别为3.2万元和12.8万元。安溪本土的茶王赛活动也连年不断。2000年12月在安溪成功举办了“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铁观音乌龙茶节’’活动,2001年12月举办了“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特别是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由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国家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泉其乐融融。这股斗茶之风,已开始在福建的其他地方,乃至广东、上海等地流行起来。安溪茶王赛事活动持续举行,茶王赛结合了茶艺、茶歌、茶舞表演、文艺踩街、茶王拍卖会、产品展销会以及安溪铁观音定点企业授匾等内容,展现出明显的积极作用:

(1)全面地展示了安溪县铁观音乌龙茶茶文化的风采,大大地提高了安溪的知名度;

(2)促进安溪茶农认真钻研茶园管理技术、制茶技术和茶叶审评技术,推动全民涉茶技术水平的提高,让广大消费者喝上更香、更醇、更好的铁观音茶。

(3)有效地改变茶农的小农意识和狭窄的观念,提高市场经济价值观,使广大茶农敢于走出家门,搞活茶叶流通经营,促进了铁观音茶叶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

(4)弘扬敢于科技创新的时代精神。安溪茶农为适应内销市场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研创了铁观音茶低温轻发酵工艺,引领新的品饮风尚,使市场销售和效;益大幅上升。

(5)带动安溪旅游业和整个茶产业链的发展,以茶联谊、以赛促销取得丰硕成果。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安溪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广大茶农、茶商、茶官的共同努力下,铁观音茶王赛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从内容和形式都赋予时代的特色,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安溪茶叶生产的发展、品质的提高,并极大地展现了安溪茶乡的时代风采。铁观音茶王赛已经成为安溪最为精彩的茶俗。

什么是陈香型铁观音?存放几年以上才能算陈香铁观音?


「茶学院」2016年1月2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并于2016年4月26日正式实施。该修改单中主要增加了“陈香型铁观音”的定义和感官指标,陈香型铁观音从此有了正式的“身份证”。

1、陈香型铁观音标准定义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中,陈香型铁观音的定义是:以铁观音毛茶为原料,经过拣梗、筛分、拼配、烘焙、贮存五年以上等独特工艺制成的具有陈香品质特征的铁观音产品。

陈香型铁观音的国家标准主要包含了两个要素:一个是以铁观音毛茶为原料,强调陈香型铁观音原料的纯正性,以毛蟹、本山、黄金桂等茶树鲜叶制成的茶叶不具备成为陈香型铁观音的条件。二是存放时间必须大于五年,强调陈香型铁观音的存放时间,避免市场的混乱。

2、陈香型铁观音品质特征

喝过普洱茶的人容易理解“陈香”的概念,而铁观音中的“陈香”又如何分辨呢?

从国家标准的感官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陈香型铁观音具备如下品质特征: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净度佳,匀整度高,汤色深红清澈,陈香浓郁,滋味醇和回甘,音韵显,叶底乌褐软亮。换言之,陈香型铁观音和目前常见的清香型铁观音有着明显的差别,更加接近于焙火的武夷岩茶。

3、陈香型铁观音功效

随着国家标准的制定,人们不禁要问,陈香型铁观音除了独特的品质特征以外,有着怎样的品饮价值与功效呢?

据了解,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的推出,和安溪人长期存老茶的习惯紧密相关:当地人素有存储铁观音的习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存放了一定年份的铁观音具有消炎祛火、消食去腻、调理肠胃等功效。

除此之外,品饮价值巨大、受到老茶客们的热捧,市场持续火热,也成为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的制定的重要助推因素。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的推出,是对茶叶细分领域的一次梳理,是对铁观音市场的一次规范,避免了因为缺乏标准而引发混乱的现象。独特的品质特征、品饮价值以及功效使得陈香型铁观音有机会成为消费市场追捧的“新宠”,令人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