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阳县进行低产茶园改造

发布时间 : 2019-12-17
雨花茶园 御茶园花茶 中茶黑茶园

雨花茶园。

农业局党总支书记亲临茶园指导改造

农户积极投放改造

元阳县现有茶园面积3.5万亩,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群体混合品种,经过多年的采摘,茶树已逐年退化,其产量、产值逐年降低,经济效益比较差,加上这两年茶叶市场比较低迷,茶农管理茶园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茶树未老先衰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的茶树都到了必须改造的地步。因此,元阳县茶技站结合部门的工作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提出了夏季改造的茶园技改措施,改造以示范为重点,待茶农接受后再推广。今年的茶园夏季改造以新街镇的哈尼青山茶厂、水卜龙茶厂和牛角寨乡的良心寨茶厂为改造示范点,改造面积500亩。

六月份春茶大量采摘,茶树基本不发芽,以内部营养生长为主,是最佳改造时期。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茶树进行改造:保留离地面20—40cm的主干枝,剪去上部分枝条,清理地角枝、细枝、病枝和地衣苔藓;深挖茶地,重施有机肥,适当施追肥,每亩施有机肥料2000kg,追肥100kg。茶树通过改造:一是人工消灭茶树病虫害,减少有机农药;二是保证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六月份改造后的茶园,八、九月份就可以适当的采摘鲜叶,而且鲜叶质量很好,也不影响第二年的春茶生产,第二年春茶产量比上一年可提高10%左右,第三年可提高20%的产量,而且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项技术属于新技术、新经验,为元阳县的低产茶园改造提供了新的途径。

小编推荐

永德县12大茶园,你知道几个?


【引言】之前,山头茶喝大家分享了永德县的忙肺茶山,详见《临沧四小龙之永德忙肺》。今天,大家分享的是几个永德县比较典型的古茶园,悄悄问一句,你知道几个?

这个茶园主要是野生型古茶,主要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干河,药地河,四十八道河等地的原始常绿生态森林中,茶树树围在40厘米以上株数有25~30万株,树围在80~200厘米以上的株数达5~10万株,茶树特征;茶树第一层分支较高,约4~7米。树冠半开无规则,老叶子暗绿色且光亮,芽孢红绿镶嵌,无绒毛,芽肥大。永德大雪山曼来古茶园为云南大叶乔木型古茶,该茶园地分布在海拔2100米高山中,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气温15.7度,雨季为5~9月。

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为云南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大约有800多亩。该茶园地处海拔约有2000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气温16.3度,雨季5~9月。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雪山保护区旁边,距今天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品种特征;树姿半展开,分布高较密,叶长椭圆型,叶平均长约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绿,叶面隆起。采摘期为3月中旬~11月下旬。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忙肺大叶种是省级群体良种。原产于忙肺村。采用茶叶籽育苗方法由人工种植形成,现在已经利用面积为960亩。该茶园海拔1500米,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气温18度。茶园东南角有森林数千亩,植被丰富,生态良好,是云南大叶种最适宜种植区域之一。茶园距今约有80年左右。该品种特征;树姿半展开,分支密,叶长椭圆形,叶长13厘米,宽约6厘米,叶色绿,叶面隆起,一芽二叶茶多酚含量34%。咖啡碱4.1%,水浸出物45%。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为1486亩,该茶园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气温15.8度。植被丰富,生态良好,距今大约有60年左右。该茶叶长椭圆型,叶长为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叶面隆起,叶质柔软,叶脉12-14对。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约为2213亩,该茶园海拔为1900米,降水量1600毫米,平均气温16度。与党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距今约有70年的历史。叶长椭圆型,叶长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身背卷。叶质柔软。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有800多亩。该茶园海拔2000多米,年降水量1600毫米,气温16.5度,雨季5~9月。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距今有60多年。叶长15.8厘米,宽6.1厘米。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为800多亩。海拔大约有1900米,年降水量1700毫米,平均气温17.1度。距今大约有70多年。叶长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脉12~14对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鸣凤山大叶种是省级群体良种,原产为永德明朗岩岸山鸣凤山村,采用茶籽育苗由人工种植形成,面积约有800亩,该茶园地处1900米的高山中,降水量1400毫米,气温16.8度,是党梨山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有90多年的历史。该茶园四周森林主要分布有松树,西南桦等树种。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采用茶资育苗方法由人工种植形成,海拔2000多米,降水量1400毫米,平均气温16.8度,面积1600亩,距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四周有茂密的森林,植被丰富。

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采用茶资育苗由人工种植形成,面积约800亩,该茶园海拔约为1500多米,降水量1400毫米,气温16.8度。大约有80年的历史。

采用茶资育苗的方法由人工栽培形成,面积约800亩,该茶园海拔1700多米,降水量1400多毫米,平均气温18度。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采用茶资育苗的方法由人工栽培形成,面积大约有800多亩,该茶园海拔2000多米,年降水1400毫米,气温16.8度。距今有100多年。周围是茂密的森林。

云南永德县银竹茶叶公司发展之路


在巍峨的大雪山脚下,云雾缭绕的彝乡之中,有一片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万亩茶园。一个充满蓬勃生机的生产企业就坐落在这片茶园中,他就是有名的———永德县银竹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银竹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永德县最大规模的标准化民营制茶企业。公司年产蒸绿茶和300多吨,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37万余元。被永德县县委、政府列为永德县制茶加工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以产品创新为主题,强化品牌意识,开拓市场空间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还是农民的字太久租赁了原破产的乌木龙乡集体茶厂,开始投资建设发展,创办乌木龙银竹茶厂。建厂初期,资金短缺、技术匮乏、设备落后,字太久确立了“稳固企业,服务茶农,奉献社会,以质求生,科学发展”的宗旨,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乌木龙乡拥有大量优质茶叶资源的优势,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同时,制定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产品原料、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在他的带领下,银竹茶厂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不断攀升。

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生产流程、逐道工序质量包干。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产品,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标准及质量管理条件,加强质检,强化物耗管理,降本增效。2004年公司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S认证。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迄今未发生一起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消费倾销和投诉。公司所生产的银竹蒸绿茶、等十余个系列产品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强化公司内部的管理,是保证公司正常运作的基础,是加快实现企业效益的根本保证。公司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解决好队伍管理、培训和素质提高,逐步形成一个素质高、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群体。公司实现办公自动化,推行网上销售、质量监管、成本核算,做到信息渠道网络化、办公系统自动化、质量控制程序化,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

抓市场营销,拓展营销渠道,提高企业效益

公司根据自身产品质量特性及市场营销需求,强化了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力度,进行科学明晰的品牌定位,保持品牌形象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成长性,从原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包装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加强市场销售品牌展示,通过茶博会和茶叶节等途经,积极宣传银竹系列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在立足本地专卖店基础上,投入国内、国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公司先后在昆明、大理、广州、深圳、河南、东北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完善了销售网点。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信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使银竹系列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扩大了产品的销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致富思源,回馈社会,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

在企业与茶农的关系上,字太久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和茶农是鱼水关系,茶农是水,企业是鱼;水可以无鱼,但鱼离不开水。”他带领公司团队想茶农之所想,急茶农之所急,切实保护好茶农的切身利益,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茶农的信心,促进了乌木龙乡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茶叶市场变化莫测,茶价忽涨忽跌,很容易导致制茶企业的亏损,挫伤茶农的生产积极性。银竹公司一班人认真分析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律性,狠抓茶叶基地建设和茶农的技术培训,走“低谷打基础高峰求效益”的路子。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公司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加强茶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狠抓低产茶园改造,建设精品、高效茶园,打造生态茶园,打品牌战略,增加茶农收入,推动茶叶产业向标准化发展。几年来,公司共投入资金11.62万元,复修茶区公路7公里、新修公路1公里;购买1台重修剪机、4台轻修剪机,完成轻修茶园402亩、重修茶园150亩、深修茶园380亩,完成有机茶园转换1092亩;发放有机肥420多吨。在抓好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他们还深入到农户家中、茶园地头现场,共培训茶农3.6万多人次。

公司坚持“奉献于事业、造福于人民、回报于社会”的理念,积极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多年来公司资助特困生、贫困户、弱势群体、残疾人事业及希望工程等,累计捐款达50多万元。

公司和产品先后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定为“有机茶产品生产企业”;云南省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临沧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企业”等光荣称号。总经理字太久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优秀党员致富能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县政协表彰为“优秀政协委员”。同时,还当选为临沧市、永德县政协委员;当选临沧市和永德县工商联副会长。

云南大理南涧县30年种茶历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到云南代表团看望时提出:“云南要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省委书记秦光荣根据总书记要求,号召全省要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业。

2012年3月29日,《大理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铁军率记者到南涧县采访茶叶产业,并深入公郎镇斯须乐村采访茶叶种植大户李进侯。将制作专题报道《30年种茶历程》――南涧县发展高原高生态特色农业产业情况,届时在《云南电视台》、《大理电视台》播出。

南涧县委政府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富民主导支柱产业来抓,1992年就出台了《南涧县茶叶产业化发展意见》。通过扶持发展,2011年全县茶叶面积达10.6万亩,产量379万公斤,茶叶总产值1.8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8000多万元。茶叶成为富民增收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南涧县是山区农业县,90%以上耕地面积都分布在高原山区。茶园分布在海拔1700-2400米之间的无量山间,环境植被好,气候条件最适宜茶树生长。施农家肥不打农药,茶叶味香气足,氨基酸含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11年全县有9.16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认证,6000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茶叶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成为南涧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

南涧茶叶产业完全符合高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

云南南涧县着力开发无公害生态茶


南涧县多数茶园分布在高海拔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无公害茶叶产品优势。近年来,结合市场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需求不断增大的实际,南涧县狠抓生态茶园建设,着力开发优质无公害茶叶。

一是扩建良种繁育基地,发展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从2002年开始,该县按标准对原茶树良种场进行

了改扩建,扩建了良种苗圃,增强了无性系良种茶苗的繁育能力。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标准扶持茶场、茶农新建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2002年至2007

年,全县新建无性良种生态茶园19949亩。二是按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标准,分期分批改造转化老茶园。南涧县有老茶园6万多亩,大部分茶园管理水平较低。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条将老茶园改造转化为优质丰产生态茶园的技术,5年来共改造低产茶园29200亩,转化老茶园1万多亩。三是大力宣传和推广

茶叶无公害生产。通过召开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茶场、茶农宣传无公害生产知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无公害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申报

无公害生产认证。目前,全县已有30000多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茶叶生产产地认证,已有6家企业18个产品通过生产认证,生产的无公害茶叶产品达到

77.5万公斤。同时,全县所有茶叶企业根据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要求进行了技改,14家企业通过了“QS”认证。

通过大力开发无公害茶叶产品,南涧茶叶受到外地客商的好评和赞誉,广大农户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出现了罗伯克、斯须乐、大平地、范家庄、官地、小米

地等一批茶叶专业村,涌现出许多茶叶年收入上万元的种茶大户,如公郎镇小米地村冉应富、冉应平两户去年茶叶生产收入就达到30万元以上。

云南景洪大渡岗茶园被认定为世界最大连片茶园


在27日举行的“世界最大连片茶园”记录认证活动,云南景洪市大渡岗连片茶园以65246亩的面积,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英国世界纪录认证公司认定为“世界最大连片茶园”,并颁发证书。

作为景洪市茶叶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乡镇,和云南省主要产茶区之一,大渡岗茶叶规模生产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全乡茶叶生产形成了以云南西双版纳国营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15175亩茶园为核心,以农村农户和其他茶叶经营企业茶园为支撑,总规模达76850亩,年茶叶总产量6180吨的主要产茶区。如今的大渡岗茶园山山相连、路路相通、片片相接,四周被原始森林环抱。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云、山、雾、茶、路、村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致。大渡岗乡也因此荣获了“中国茶叶第一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中国美丽田园”和“中国美丽茶园”等殊荣。

据悉,景洪市现代茶园28.89万亩,树龄100年以上古茶树古茶园1.78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是继橡胶之后的第二大产业。大渡岗“世界最大连片茶园”的成功申报,是景洪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茶品牌一次有益尝试。对大渡岗乡围绕“绿色、有机、康养、体验”的发展思路,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大力推广茶树放养、茶园套种经济林木技术,全力推进绿色食品研发、有机食品认证,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功能,致力打造成中国最大的茶叶、旅游、养生三产融合示范区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加速茶园良种化 发展云南名优茶


云南是茶叶的故乡,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和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云南人民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良种,加速茶园良种化,为发展该省名优茶,提高商品茶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种质资源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有37个种、3个变种,而云南就分布有31个种、2个变种,占世界已有茶组植物种数的82.5%,且有24个种和1个变种是云南独有的。1在该省 广袤的高原、谷地、丘陵上生长着单株或成片的不同类型的古老大茶树,如野生型的巴达大茶树, 栽培型的 南糯山大茶树,过渡型的帮崴大茶树以及集中连片的景迈古茶园等。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还建立了占地30亩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圃,现已入圃保存的材料有680多份。这些都为良种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二、地域资源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属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地区域。西北有横断山和云岭,东北有乌蒙山和大凉山,整个地势北和东北高,东南和西南低,形成了天然的北有高山阻挡南下寒流袭击,南有开阔的箕形地势。充分承受着南面印度洋的湿热季风,自然造成境内高温、湿润、静风的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5~18C,年积温4000~8000C,年日照时数1501~2433小时,年降雨量1000~1500mm,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土壤分为红壤、黄壤、砖红壤,pH值为4~6,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生长。自古高山出好茶,就是因为高山气候温和而稳定,日照短而多雾,土壤有机质丰富而排水好,使得茶叶嫩度好、茸毛多、芽叶积累的内含物丰富之故。云南的亚热带山区,森林覆盖面大,土壤肥沃,涵养水分丰富,冬春温暖湿润,特别是早春气温回升快,使得茶树发芽早,2月底3月初便开采早春茶,有的地方甚至更早,象巴达茶场今年2月初就开始采制春茶。因此,春茶上市早、效益高。

三、名优茶与良种

名优茶的基本属性是“优质”,它要求成品茶外形美观,香高持久,滋味醇爽,回味好,有的甚至要求有独特的风味。这些品质上的要求,就使得原料首先必须优质,其次才是加工技术的精湛。鲜叶品质不好,再有多高的加工技术,也难制出质量上乘的产品来。因此,鲜叶的品质是制名优茶的关键。良种则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有的还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特别是无性系良种,在遗传学上可视为一个“纯子”,即植株个体之间无差异。它具有发芽整齐、嫩度一致、芽叶大小均匀、色泽一致等整齐化的生物学特性,既便于采摘,又便于机制,机械制作也易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用无性系良种所加工的名优茶,造型整齐美观,茸毫显露,色泽润,叶底嫩匀鲜亮,外观和内质俱佳,体现了无性系良种的品质优势,卖价也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广东省用群体品种制成的乌龙茶售价每千克40元,而用无性系岭头单丛制成的乌龙茶每千克售价可达100~200元。用无性系英红9号制金毫茶、银毫茶,亩产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如云南省思茅良种场用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制的绿茶“云长风”色泽润绿显毫,香气清高,汤色绿中带黄,回味甘,叶底嫩匀,每千克售价可达100~200元,而用一般群体品种“云南大叶种”制的绿茶,每千克售价只20~40元。因此,良种制名优茶,名优茶出效益,这种关系是任何生产要素所不能替代的。目前,云南省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2个,省级无性系良种8个,还有众多的地方良种和优质单株,为发展该省名优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四、加速茶园良种化,保证名优茶的发展

近年,云南省名优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2%以上,产值占全省茶叶总产值的20%以上。名优茶的开发,不仅可以增加茶农的收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还可有效地缓解大宗茶效益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茶叶总体效益的稳步提高。?

为保证名优茶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加大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力度,扩大其种植面积。有了大面积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机制名优茶才容易上规模、上批量。由于芽叶萌发时间迟早不一,早期萌发的芽叶小、嫩度好,名优茶档次高,后期采制的芽叶大,档次低,而同一档次成茶颜色、形状、大小是一致的,容易与用群体茶树品种鲜叶所制茶叶相区别,防止假冒,以利于维护品牌,保持名优茶的长远效益。

目前,我国茶树良种推广还未全面普及,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面积只占茶园总面积的16%。云南省茶园总面积240多万亩,开采茶园面积200多万亩,两者均居全国第一,总产量却居全国第三,为7万多t,平均亩产35kg,低于全国平均亩产47kg的水平。云南省有国家投资建成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以及地区良种繁育场,但繁育的种苗毕竟有限,推广力度不够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所占的比重还非常低。要想提高茶叶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除了加大技术力量进行低产茶园的改造,加强肥培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改植换种,大面积推广无性系良种的种植。虽然云南省有很多性状优良的有性群体品种,但随着茶叶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有性系品种群体内良莠不齐,性状混杂,生产力低,效益差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名优茶产品的不断开发,大宗茶品质的不断提高,无性系良种的选用更是日益突出,当然品质的保证还与加工制作、包装管理、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有关,但品种是根本,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种植,才能保证名优茶的发展和大宗茶品质的提高,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未来茶树良种展望

良种的“良”是相对而言的,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的有性群体品种,由于群体内个体性状参差不齐,整体来说良种的种性不能很好的表现,在生产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已经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现有的良种,虽然数量不少,但结构还不太合理,大多以产量为主,缺乏品质优异的品种,抗性特强的就更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馆的建立,茶艺的兴起,茶文化在神州大地的弘扬,人们从日常生活的饮茶到休闲养身的品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今后的良种选育更要注重品质的优良。下个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对自我保健、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追求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都要求茶树的种植、制作、包装等各个环节都无公害、无污染。茶树良种抗性强,特别是抗病虫害能力强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已知的茶树病害已达138种,虫害达200多种。因此,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符合环保的要求,也符合我们自身健康的要求。当然病虫害的防治除了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外,还可配合其他的防治措施,但良种由产量高向品质优到抗性强的过渡是一个趋势。

云南普洱茶园茶与野生茶树的区别


农药滥用的情形,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级。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欧盟特别将农药残留量检验标准向下修正至原来二分之一。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间,为提升产能在精制茶厂附近产茶区有喷洒农药与化肥。但随着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加上成本问题,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无农药残留问题,对日本与法国等欧盟检验标准严格国家,销售量也能每年稳定成长中,农药残留的问题对普洱茶而言并不容易发生。十几年来笔者也曾主动检验普洱茶多次,都未曾发现有农药残留。去年八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公布十个中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抽检结果,云南省茶叶残留量最低;据了解,有农药残留的样本为高成本高利润的红茶与绿茶类。除官方说明的原因,如生态良好、为茶树原生地受保护等等,所以不施化肥农药;笔者深入了解分析后发现还有几个主要原因:

1.当地茶区多处山区交通不便,农药化肥难以送达。

2.云南茶区面积十分广阔,产量远多于目前的需要量,不需藉洒药增加产能。

3.许多茶农与采茶人、茶贩为少数民族,经济能力不佳,当地普洱茶青毛茶收价格相当低廉,茶园多采粗耕野放,洒农药化肥不符合经济成本。

中国官方于1951年设立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现保存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607份,为中国第一个茶叶数据库,也收集全世界所发现的现有茶种。另于1985年成立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厂,作为云南大叶茶良种繁殖推广中心。精心培育云抗10号、14号为国家级优良品种,长叶白毫、云梅、云抗43号等为省级良种,近几年推广至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等主要茶区。做普洱茶的适合品种,以茶的内涵物中作为氧化、聚合反应基质的茶多酚与氨基酸越多者,保留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也越多的较适合。除了上述之外,易武绿芽茶、元江糯茶、云选9号、矮丰等也被许多精制厂视为适合品种。

以目前历史上记载的普洱茶区共48处之多,遍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地区。古代产区六大茶山集中于现今景洪市与孟腊县;明清全盛时期扩展到景东、景谷、墨江、江城、下关、临沧、保山等十多个县市,这是现今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区域;从河域来看,可发现分布于大理以下怒江与澜沧江流域的部分,甚至一直延伸到越南寮国等,而这些东南半岛国家,在边境地带也采收许多栽培型野生茶卖到西双版那地区。云南野生大茶树从型态特征的成长阶段性来看,可分为野生型与栽培型两种。

野生型茶树主要特征为:以大乔木为多数、少部分为小乔木,树姿直立高耸。嫩叶少银毫或无毫,叶缘有稀钝齿,叶长10~20cm,叶距较远。粗制成毛茶其叶色墨绿,叶身肥厚。品种多属大理茶、后轴茶等。

栽培型野生茶树以灌木为多,少部分小乔木。树姿多开展或半开展,嫩叶多银毫,叶长6~15cm,叶革质或膜质,叶缘有细锐齿,叶距较远。粗制成毛茶其叶色黄绿,叶身较薄。品种多属普洱茶变种、白毛茶变种等。市面上多数真正野生茶多为此类。

经科学检验分析浸出物标准,野生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尤其脂型儿茶素)、茶氨酸等都较中小叶种或一般茶园茶高出甚多。在营养学上的角度来说,野生茶较茶园茶有其一定的优势。

详解云南保山昌宁、龙陵、腾冲三县古茶树资源分布概况


保山古茶树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茶叶品种及年产量、保山市内昌宁县古树茶资源、龙陵县古树茶资源、腾冲县古树茶资源以及茶区各茶树的简介。

1.茶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

地处云南省西部,地势北高南低而南贯穿,澜沧江通过东部,在云南四个主要产茶区中,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雨量最少、辖区保山市、昌宁、腾冲、龙陵、施甸等地,都有大面积的茶叶生产。保山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云南“滇红”及普洱茶的重要产地,1986至1987年,昌宁、腾冲、龙陵三县被列为全国首批优秀茶基地县和国家出口红茶商品基地县。先全市有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15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2.茶树面积和茶叶品种及年产量

2005年末,保山茶叶面积35.42万亩,产量1396.5万公斤,产值2亿元,农民茶叶收入1.6亿元。产量、产值、茶农收入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3%、76.3%和58%。涉茶人员6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茶农45万人。茶叶发展集中在全市25个主产茶乡镇,这些乡镇中40%的农民家庭收入来自茶叶。茶产业产值达全市生产总值的5.4%,成为该区的支柱型产业,现居云南省第四位。有茶叶初制加工企业560个,初精合一茶厂55个,茶叶精制生产线30条,初精制生产能力2500万公斤,初具茶叶产业化经营企业15个,有包括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等,近年来普洱茶及以生产普洱茶为原料的晒青绿茶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普洱茶生产企业达50多家,产量3000吨,普洱茶花色品种30多个。该区茶叶产品有50多个品牌及系列产品,其中35个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名优茶及优质产品称号,有17个茶叶品牌及花色品种获得无公害有机茶及绿色食品认证。清凉山、高黎贡山、尼诺、宁红等是该区著名的茶叶品牌。

A、昌宁县古树茶资源

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米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度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6.7%。昌宁县境内的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型古树茶,茶园主要有箐茶和包洪茶。箐茶与1981年发现在街水炉阿甘梁子原始森林内,一般树高700——800厘米。树幅300*500厘米,胸径8——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包洪茶属于大理茶种类,在大田坝乡和漭水镇相联界的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树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700厘米,胸径15厘米。栽培型古树茶、茶园主要品种有理茶、腾子茶盒昌宁大茶。

B、龙陵县古树茶资源

其中一株树高18.2米,树幅5.8米,干径123厘米,数型乔木,树资直立,叶片长宽13.3*6.6厘米,叶椭圆形,叶厚有光泽,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稀少。花大,平均花径5.8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

C、腾冲县古树茶资源

其中一株树高7.7米,对幅2.5米,干径29.3米,数型乔木,树资直立,叶片长宽17.5*6.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光滑、叶质厚,叶色深绿。芽毛稀少,芽色微紫,平均花径4.8厘米。子房有毛,柱头5裂。

3、茶区各茶山简介

(1)漭水镇沿江村羊圈坡野生古树树群。此地海拔2340米,古茶树群分布较集中,100多米地坎上有基部直径40多厘米以上大茶树20株,株距3米左右,属大理茶。

(2)漭水镇漭水村黄家寨栽培型古茶树群。此地海拔在1840米,古茶树群分布面积达100亩,其中较古老茶树400多株相对集中,树龄在500年以上。

(3)漭水镇沿江村茶山河保家洼子野生古茶树。此地海拔2348米,有野生“红裤茶”“报洪茶”群。

(4)温泉乡联席村破石头栽培型古茶树。此地属栽培型古茶树群,其中最大一株高5.8米,树幅5.1*5.4米,基部茎围2.6米,基部有四个分枝,小乔木批张型,叶色绿,茸毛多。属普洱茶,当地人称原(袁)头茶,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的见证之一。据国家“茶树种质资源系统鉴定评价”研究结果,该茶树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制茶品质优,香气高。

(5)石佛山古茶树群。田园镇新华村石佛山海拔2140米,古茶树群分布面积较大,其中有较大古茶树5株,最大一株茶树当地俗称“柳叶青”,基部茎围3.03米,树高14.8米,树幅6*8.4米,1997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刘勤晋教授到实地考证该茶树属大理茶亚系栽培型古茶树,树龄在1000年以上。

(6)温泉乡联席村芭蕉林野生古茶树群。此地古茶树群分布面积较大,茶树基部直径60厘米以上的大茶树有1000株以上,其中最大茶树高15米,基部茎围2.85米,树幅6*6米,属于大理茶。

云南古茶树资源概况:大理南涧县古茶树资源分布(六)


南涧县古茶树资源的90%以上分布在无量山山脉,与现代茶园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现已查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无量山镇、宝华镇、碧溪乡、公郎镇、小湾东镇、拥翠乡6个乡镇24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点)有古茶树的分布,其中无量山镇的保台、可保2个村委会古茶树分布地点属于哀牢山山脉,但也毗邻无量山,其它22个村委会的古茶树分布地点都属于无量山山脉。可见,无量山自古以来都是南涧茶叶生产的重点区域,茶出无量并非妄言。

南涧古茶树在植物学分类上有大理茶、普洱茶、德宏茶、白毛茶等。本书介绍的138株古茶树,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鉴定属大理茶13份、普洱茶88份、德宏茶23份、白毛茶7份、名待定的有7份。大理茶为野生茶,主要分布在无量山原始森林及其周边自然村的房前屋后和地埂上,既有自然生长的,也有早期人工栽培的。普洱茶、德宏茶、白毛茶属于人工栽培的,多数生长在田园地埂和村寨附近;未能定名的可能是大理茶与普洱茶的自然杂交类型。

南涧古茶树在海拔1700米~2602米之间均有分布,1700米~1800米之间分布有6株,1800米~2300米之间分布有127株,2400米~2700米之间分布有5株。目前海拔最低的是箐脑2号古茶树1722米,海拔最高的是茶园中山3号古茶树2602米。

古茶树多数呈现出零星分布状态,数量从数株、数十株、数百株、数千株不等。分布数千株有4个古茶树居群,宝华镇无量村委会杨梅树—大箐—老卜苴古茶树居群有2285株,其中大箐860株、杨梅树425株、老卜苴1000株;无量山镇德安村委会山花古茶树居群有古茶树1033株,保平村委会黄草坝古茶树居群和阿几苴古茶树居群,估计在1500~2000株左右。分布数百株的有7个,无量山镇有和平村委会山背后古茶树居群,德安村委会有阿比庄、箐脑,芹麻箐古茶树居群共4个;碧溪乡有回龙山村委会回龙山古茶树居群;公郎镇有中山村委会大岔路古茶树居群;小湾东镇有龙门村委会龙华古茶树居群。芹麻箐古茶树居群主要是大理茶种,数量大约在300~400株左右,回龙山古茶树居群有古茶树254株。

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打造“古茶第一镇”


勐腊县易武乡坚持弘扬“以茶致富、以茶兴乡”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易武乡茶马古道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扩大的知名度,努力打造“古茶第一镇”旅游品牌形象。

乡党委乡政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茶马步行街石板路、乡党政办公楼附属工程、主街道绿化亮化、街道排水沟整治、临街商铺和民房建设等工程,使全乡6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通水、通路、通电率达100%,广播、电视、电话覆盖率达100%。

易武乡还积极探索投资建设新模式,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在农产品加工业、茶饮民俗旅游业、饮食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建设,提高旅游小镇接待能力,提升旅游小镇形象。目前,片区内有旅店19家、餐饮服务16家,日接待能力达1000余人次。

全乡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为农民群众和各类农村经济组织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共投资64万元在全乡6个村委设立农民服务室,建设了6个边境党支部活动室、12个乡村级农村党员书屋、6个党员活动场所,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实施蚕豆田、丁家寨上寨、曼点河下寨和丁家寨4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引导成立2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组织引领村民发展的新路子。在21个村寨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20万元建设曼乃村委会“茶叶加工厂”和纳么田村委会“民族特色风味餐厅”,进一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随着易武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该乡吸引了大量商家来投资,到易武参观古茶园的游客不断增多,易武茶乡焕发出勃勃生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


(2009年2月27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9年5月27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2009年7月24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决定2009年7月27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公告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全文

第一条为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古茶树,是指分布于自治县内百年以上野生型茶树、邦崴过渡型茶树王和景迈、芒景千年古茶园及其他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

第三条古茶树的保护范围由自治县人民政府划定,明确四至界线,设立保护标志和设施。

第四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古茶树实行加强保护、合理利用的方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第五条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古茶树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对有代表性的古茶树实行挂牌保护。

第六条自治县的工商、公安、国土资源、环保、农业、水利、旅游、交通、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

古茶树所在地的乡(镇)、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古茶树保护管理资金,专款专用。

资金主要来源为:

(一)县级财政拨款;

(二)社会捐赠和其它资金。

第八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保护古茶树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古茶树知识,提高公民保护古茶树的意识。

第九条自治县人民政府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支持科研单位对古茶树进行科学研究。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古茶树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为古茶树资源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古茶树病虫害防治和分类管理等技术指导,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第十一条对景迈、芒景古茶树上衍生的特有药材“螃蟹脚”,实行单数年采摘,严禁在双数年采摘、收购、加工和出售。

第十二条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对古茶树折枝、挖根、剔剥树皮;

(二)盗伐树木、毁林开垦;

(三)搭棚、建房、挖沙、取土;

(四)砍树取蜂、采摘果实、采集药材;

(五)丢弃废物、倾倒垃圾;

(六)施用化肥和农药;

(七)毁坏古茶树保护标志和保护设施;

(八)猎捕野生动物等。

第十三条对在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十一条规定的,没收实物,可以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没收实物,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盗伐林木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砍伐林木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毁林开垦的,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并处100以上1000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没收实物,可以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十二条第(七)项规定的,责令限期修复或者赔偿损失,可以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十二条第(八)项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有关部门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搭棚、建房的,由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拆除,可以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挖沙、取土的,由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

(二)违反第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由自治县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以并处1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二条第(六)项规定的,由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1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条例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经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由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第十九条本条例由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茶园地开垦后还需要对土壤进行什么样的管理条件怎么做如何


保护梯壁

建立稀级园除开垦时注意质量外后梯壁的维护和巩固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梯壁护不好,就会失去保水保肥作用,维护梯级茶园应做到以下几点新构筑的泥土梯若筑梯时土壤的水分含量低,应在雨后上壤硝湿时继续锤紧梯壁,梯壁陡度尚不足60°的,应加以修整为60-70m〃斜度,以免梯壁占地面积过多,梯面相对缩小新筑梯壁未形成覆盖层时易崩塌,雨后要及时检查,发现塌及时修补。雨季前要全而检修水利系统,防止冲毁茶园梯壁上的草可刈割,不可用头铲,应在梯壁上种植葡匐性的和多年生绿肥如毛蔓豆爪哇葛藤、蝴蝶豆、危地马拉草等,对巩固梯壁有显着效果。

改良土壤

园地开垦时,士上:壤经过耕翻和挖翻,除了种植沟的土较为疏松肥沃外行间均为心土。开垦后改良土壤,加速表上熟化,显得十分重要,头年冬季或当年春季开垦的茶地,移栽前可在春季播种一季短期作物,以豆科作物如花生、黄豆、饭豆等较好,或种植夏季绿肥大叶猪屎豆、太阳麻、巴西苜蓿等:间作物以穴播为宜,位置距茶行种植沟20厘米梯级茶园离梯面外缘20厘米种植,间作物必须另行施肥,种植沟的肥土不能翻挖,更不必全园深耕,以免种植沟肥土流失。在茶苗定植后,结合间作物的种植和管理逐步浅耕。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云南元阳县进行低产茶园改造》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雨花茶园”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