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出好茶三大基本要素 好茶、好器、好水的选择

发布时间 : 2019-12-19
好茶叶 好茶叶没有茶垢 茶末一般是好茶叶的吗

【www.cy316.com - 好茶叶】

泡茶在于懂得茶的色、香、味,每一环节的背后是属于茶叶生长的过程,以及在天、地、人因素影响下,而展现出茶叶的生命之美。鲁迅先生曾道:“喝茶、特别是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如何能泡一壶好茶?必须要掌握泡茶的三大基本要素:茶叶、茶具、水的选择。

1. 选好茶

要选择品饮者喜欢且适合其口味的茶叶,才是基本的要则。从习惯来讲,有些人爱喝铁观音,有些人爱喝正山小种,还有一些人爱喝花茶、绿茶、武夷岩茶等,而且还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人文条件有关,没法说谁好谁坏,可以选自己爱喝的茶叶。

如何挑选喜欢的口味呢?资深品茶师王栎鑫告诉记者,从香味与韵味两方面着手,因为茶的万种风情多半来自茶香。好的茶叶,芳香馥郁,令人身心舒畅,精神愉悦。喜欢喝清香的茶友,乌龙茶系与绿茶系都是不错的选择;喜欢浓郁的香气,就可试试冻顶乌龙茶;想喝韵味,就不可错过铁观音茶的观音韵、武夷岩茶的岩韵。  

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2. 选好器  

古代茶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

泡茶用具的质地对泡茶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壶具的种类有茶壶、盖碗、盖杯。材质可分陶器、瓷器与玻璃杯。茶具首推紫砂茶壶和瓷器茶具,日常喝茶用的最多的可能是玻璃杯了,还有一些不锈钢的、搪瓷的、纸质的等。由于日常工作较忙,所以往往一杯茶要分几次喝,中间往往会盖上盖子防灰尘,这样回头来再喝茶就不是味了。冲泡铁观音、大红袍时可以考虑用紫砂壶或者紫砂杯,由于透气性好,所以茶不容易变味;冲泡红茶可考虑用玻璃茶具,散热快,茶不容易变味,还可以观赏亮艳的汤色。

3. 选好水  

水为茶之母,了解水质是泡好茶第一个要件,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茶汤品质的好坏,水质不好就难以展现出茶叶的特性以及色、香、味。水质分软水、硬水,所谓软水就是喝起来很顺喉、爽口;硬水就是滑动不良,刺激喉舌。目前水又可分为泉水、井水、自来水等八种。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用上等山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用自来水最常见。业内人士建议,如果要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为好。同时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分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Cy316.com延伸阅读

好水才能出好茶


说到冲泡,不能不说到水。冲泡茶不能离开水,这是不易的道理。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无色透明的水是没有区别的,以为什么样的水冲泡茶都差不多。这种以为是错的。我们肉眼只能分辨水的颜色,以及透明度。很多人也只是看一下水是否无色透明,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误以为是一样的,连水有没有杂味都没有搞清,有些水虽然肉眼看无色透明,但由于水源和装水器皿(二次污染)是有杂味的。杂味可分为味觉和嗅觉。

如果用了貌似无色透明而有杂味的水冲泡茶,是没有办法冲泡出香醇的茶的。所以我们冲泡茶之前,最好先闻一闻,喝一喝所用的水有没有杂味。如果,再细致一点,可以感受一下水,涩不涩,滑不滑,细不细,活不活,酸碱度?

要冲泡出上好的茶,除了上好的茶叶,上好的水是必不可少的。茶是一种文化,既然是文化就有它的丰富性,我们不能因为它繁复,而不去追求它。很多人,觉得茶叶复杂,明明是同一款茶叶,有时很好喝,很迷人,有时又很一般,没什么吸引人之处,是因为没有把水搞清楚。同一款茶,同等条件,必须用同等的水,才有同等的效果。爱茶的人,必须了解水,弄懂水,明白水;反过来说,只有了解水,弄懂水,明白水,才能冲泡出上好的茶,令人着迷的茶。才会爱上茶。再好的CD,如果没有好的音响,也演绎不出高质素的音质。再好的茶叶,没有好的水,也冲泡不出上好的茶。这是必须的。

品茶的基本要素品茶的基本要素


四品

品五感。调动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用心去品味、欣赏茶,即:

耳品——注意听主人(或茶艺表演者)的介绍;

目品——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汤色等;

鼻品——用鼻子闻茶香;

口品——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

心品——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

品火功

品茶的加工工艺是老火、足火还是生青,是否有日晒味。

品滋味

这时应让茶汤在口腔内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分接触,品茶味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

品韵味

清代大才子袁枚曾讲:“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像含着一朵鲜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吞下去时还要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我们要带着对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欣赏到好茶“香、清、甘、活”,妙不可言的韵味。

三看

一看干茶的外观形状,即看是芽茶,还是叶茶;是珠茶,还是条索茶;以及干茶的色泽、质地、均匀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

二看茶汤的色泽,即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

三看叶底,即看冲泡后充分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匀齐、完整,有无花杂、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乌龙茶还要看是否“绿叶红镶边”。

三闻

即干闻、热闻、冷闻。

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

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纯正、清淡、平和等表现形式。

冷闻是指温度降低后再闻茶盖或杯底留香,这时可闻到在高温时,因茶叶芳香物质大量挥发而掩盖了的其他气味。

茶汤的颜色会因为加工过程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论是什么颜色,好茶的茶汤必须清澈且要有一定的亮度,汤色要明亮清晰。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三回味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脏六腑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好水出好茶,还要讲究水温


一壶好茶少不了好水的搭配。

林语堂说,只要有一壶茶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他更是罗列出十条“茶经”,其中有“烹茶的艺术一半在于择水,山泉为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难怪有茶友感叹,“同样的茶叶,用不同的水冲泡,味道为什么会不同呢?”其实,沏出好茶,除了泡茶的技艺外,心情的好坏、环境的优劣、器皿的选择都会影响茶的品味,而影响茶口感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水的选择。

烹茶的艺术在于选水

俗话说“茶为父,水为母”,水与茶的关系总是相得益彰。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明人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曾说,茶的品质有好有坏,“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其宜,虽好也不好”。清人张大复甚至把水品放在茶品之上,他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这些经典的品茶论水之句,换作现代评茶专家的话来说,就是“当优质的香茶遇到了口感生硬含有杂质的水,茶很难用其淡雅和回味去掩盖水的青涩。只有甘甜的好水和优质的香茶相遇,茶水的味道才会登峰造极”。

古人烹茶选水有四要素

水在品茶中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择水、论水、评水,从古时起便成为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归纳起来,历代论水的主要标准不外乎二个方面:水质和水味。最早提出评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他在《大观茶论》中提出,“水以清、轻、甘、冽为美。清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国家评茶师、国家茶艺师张婉婷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古人烹茶的讲究经由后人发展为了“清、轻、甘、冽、活”五项标准。所谓的“活”,就是要求水“有源有流”,不是静止水。“活水”也是对“死水”而言,所谓“流水不腐”,在活动的水中细菌不易滋生,同时活水若有自然污染可化解清除,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适口。

泡绿茶黑茶水温有别

想泡好茶,不能只重选水,还要知道泡茶水温也有讲究。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由此可见,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而泡茶水温大忌则为“水老”、“水嫩”,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张婉婷表示,泡饮乌龙茶、黑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老,则必须用100℃的开水冲泡。

未沸滚的水,古人则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张婉婷表示,绿茶、白茶、黄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保留较好。”

好茶配好水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可见用什么水泡茶,对茶的冲泡及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是茶叶滋味和内含有益成分的载体,茶的色、香、味和各种营养保健物质,都要溶于水后,才能供人享用。而且水能直接影响茶质,清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情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好茶必须配以好水。

水质,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明人许次纾《茶疏》中就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那么什么样的水才是好水,什么样的水适合配好茶呢,听听古人和现代人怎么说?

古人的看法:

最早提出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他在《大观茶论》中写道:“水以清、轻、甘、冽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后人在他提出的“清、轻、甘、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活”字。

古人多选用天然的活水,最好是泉水、山溪水;无污染的雨水、雪水其次;接着是清洁的江、河、湖、深井中的活水及净化的自来水,切不可使用池塘死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是说用不同的水,冲泡茶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有佳茗配美泉,才能体现出茶的真味。

现代人的看法:

认为“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才称得上宜茶美水。

其一,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其二,水体要轻,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比重最轻,故被御封为“天下第一泉”。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0.1ppm时,茶汤发暗,滋味变淡;铝含量超过0.2ppm时,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铅离子达到1ppm时,茶汤味涩而苦,且有毒性,所以水以轻为美。

其三,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所谓水甘,即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泡上好红茶,好器配好茶


在我国,大多数人饮红茶以清饮为主,红茶里不添加任何其他食材,品其真香和本味。但是喜欢喝茶的人,对泡茶的器具非常讲究。不同的茶,用来冲泡的茶具也大相径庭。想要冲泡一杯上佳红茶,还得选择适合的茶具。

茶壶:陶瓷壶、紫砂壶、盖碗

讲究喝茶品质的茶客,一般会选择陶瓷壶、紫砂壶或是盖碗冲泡红茶。其中,白瓷壶为首选。

喝着茶,养着心,是大多人选择喝茶的原因。当你看到指尖在茶壶间跳舞,感受心情自然沉淀时,或许,我们喝的不是茶,而是感受着一种安定。

在这3款茶壶中,小编推荐盖碗和紫砂壶,无论从冲泡体验,还是冲泡口感品质上,比较适合大多数的普通家庭。

烧水具:随手泡、铁壶、玻璃壶、陶壶

随手泡,就是电水壶,是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烧水茶器,方便省时,又干净!若是对泡茶有讲究的茶客,铁壶和陶壶也是不错的选择,即使相对耗费时间,但也别具风味!

在4款烧水具中,从实用性上看,随手泡适合的人群更加广泛,家家都可备一款随手泡;从营造冲泡的氛围上来看,铁壶、陶壶是很好的选择!

茶杯:白瓷茶杯、紫砂茶杯、玻璃茶杯

茶杯,又叫品茗杯,用来品茶及观赏茶的汤色。

白瓷品茗杯,素雅纯净。品质上佳的白瓷品茗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具有相当的光泽感。用白瓷茶杯盛装茶汤,可以呈现茶汤原始的汤色,及内质。

紫砂茶杯,其用泥有很多种,市面上常见的是朱泥、紫砂泥。其共性是颗粒细小,结构致密,传热缓慢,保温性强,且提握抚摸不会感到烫手。对常喝茶人,使用紫砂茶杯,能够对纤纤细手有很好的保护。

玻璃茶杯,透明材质,也可以很好查看其汤色,及茶汤透亮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用玻璃茶杯来喝茶。

这3中品茗杯,各有特色,如果是常喝朋友在一起喝茶,就可以选择白瓷、紫砂茶杯,喝喝茶聊聊天,既舒心有有品;若是自家人喝喝茶,玻璃杯也不是太坏的选择。总之,按照自己需求选择品茗杯,就是最好的选择。

总结:茶壶、烧水具、茶杯是冲泡的红茶的基本茶具,在泡茶的过程中,选择哪一种的茶具,影响着您冲泡的效果和最终的口感。若您是一位喝茶有讲究的茶客,瓷质或者紫砂质地是很好选择,若您只是简单的喝喝茶,可以选择实用简单的茶具。

好茶与好水的故事


中国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是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判断。

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六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

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浑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

第一道用沸水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

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饮用。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的淡了就延长一点,觉的浓了就缩短一点。泡茶时间的长短与茶叶原料老嫩和饮用方法密切有关。

如压制茶中的砖茶、紧茶,一般都是煮后喝,时间可长一些,10分钟,直至几个小时均可。泡乌龙茶比一般红绿茶需时要稍长,因为乌龙茶原料的成熟度比一般的红茶绿茶为老,叶汁浸出也慢些;但泡名优绿茶因为原料极嫩,冲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高温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才能促进保持清汤绿叶和香鲜味美的特色。

总之,泡茶时间长短要饮茶而异,以茶汁浸出,而又不损害其色香味为度,这就是最合适的时间。

好茶也需好方法才能煮出好茶香


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之第一式:

选水

陆羽老早在茶经里写过,选择煮茶的水,首选山泉,第二是江心的水,第三是井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茶经.五之煮》

陆羽先生的时代,没有自来水。

否则,他一定会摒弃它。

自来水,含有各种人工的化学成分,用于泡茶,实在是万般无奈的选择。

但若不想在用水上面浪费太多的金钱,那用自来水煮茶,也是实惠之举。

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之第二式:

选壶

壶的形状,选择便于投茶和便于出水的,便可以了。

但壶的材质,请远离紫砂。

一来紫砂吸香,二来现今上好的紫砂泥料稀缺,选择起来比较困难。万一不慎买到赝品,真是伤心又伤身。

最好的选择,是品质好的玻璃壶。既能透过玻璃,看到茶叶在壶中载沉载浮的美景,又不会吸香吸味,保留着茶叶原始本真的味道。

能保证喝到天然去雕饰的茶汤。

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之第三式:

水量

用水量,直接影响着最终煮出的茶汤的口感,故十分重要。

一只600毫升的玻璃壶,正常一次装330到400毫升的水便可以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能装多,装多了水一开,茶汤会溢出来好吗?

而且一次性装太多,如果人数少于4个人,一下子喝不完,等要喝的时候,茶汤又冷掉,只能重新烧开。

如此反复烧开的水,喝了对身体健康不利。

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之第四式:

投茶量

如果说水量是一壶老白茶煮得好不好喝的先决条件,那么,投茶量,就是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的必要条件。

正常600毫升的壶,加了400毫升的水,那茶叶只需要2.5到3克就行。

多了,就苦了。

少了,没有茶味,香气也出不来。

如同东家之子,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

刚刚好最难得。

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之第五式:

时间

俺娘在单位煮老白茶,跟熬中药似的,烧开了之后,再小火煨20分钟。

煮出来那叫一个浓。

而且茶汤里没有香气了——全在空气里呢。

满屋子整个楼道都是药香。

搞得只要她一煮茶,整个科室的人都闻香而来。

她还在那里纳闷,为什么我一煮茶就一堆人过来喝?难道他们在我办公室安了监控?

后来这个梗被我和我爸笑了好久。

其实,煮老白茶,虽然有药香,但它毕竟不是药,它是茶。

所以,煮老白茶的时间,以烧开为宜。

苏东坡说烧水,要控制好时间,也就是控制好温度。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试院煎茶》

(画外音:老苏真是爱喝茶啊,去当监考官,还不忘煮茶、赏茶。)

玻璃壶就有这个好处,能看到水沸的程度。

刚开始,壶底只是冒起米粒大小的小泡泡,过一会儿,泡泡变大,像螃蟹的眼睛,再过一会儿,泡泡更大,像鱼的眼睛。

这时候,水还没沸,但就可以投茶了。

茶叶刚投完,正好水全沸,关火,拿起壶,放到桌子上。

揭开盖子,让茶香飘荡在空气里,萦绕整个房间,慢慢包围着自己。

等凉到80度,就可以关公巡城,分杯喝了。

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之第六式:

母汤

所谓的母汤,是指老白茶第一次煮好之后的茶汤。

母汤是鲜汁,最鲜爽最纯正的。

陆羽说,母汤可以另外倒出来,做茶的魂,与每一次煮的茶汤勾兑着喝。

村姑陈觉得这样太麻烦了。

于是,做为现代人的我们,可以改良啊。

第一次煮沸,把壶端离炉子,待凉到80度左右后,把母汤倒入茶海,但注意控制量,只倒一半。

等倒出的一半茶汤,全部喝完后,再往玻璃壶里仍然存在的一半母汤里,注入热水,烧开。

这第二次煮沸的茶汤,仍然只倒出一半,留一半在壶中,做为第三次茶的母汤。

如此,直到第四次,茶汤彻底没味道之后,可以全部倒干净茶汤,换新的茶叶重新煮。

这样煮白茶,好处在于茶汤的浓度很均匀。

每一次都只比上一次淡一些。如果不用这种方式,那就可能遭遇第一次很香,第二次很浓,第三次就没味道了的窘境。

正如开篇所说,煮茶是一件极风雅的事。

老苏60多岁被贬到台海,自知大限将至,有可能回不来了,也不可能再东山再起。

这个天性乐观豁达的诗人,仍然在大半夜里煮茶喝。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深秋的夜里,独坐一隅,屋子里有暖暖的瓜皮灯笼。

老苏去江心打水,然后碾茶成粉。滚热的江水冲到茶粉里,搅拌着,碗里泛起白色的泡沫。

靠窗坐着,听着窗外风刮过树梢的声音,吃着热热的茶。当然,此时的茶,早已不及当初喝过的龙团和凤雪,也许只是普通的货色。

但老苏仍喝得津津有味。

家里没什么粮食了,到夜里总是半饥半饿的。这三碗热茶喝下去,肠胃立刻闹起罢工。

他想象着,还是在几年前的惠州。朝云还在,正安静在一边缝补衣服。

他对朝云说,今夜就别睡了吧,我们坐会儿,听听这夜里的更漏声。

我这一生,也值了,当过大学士,也当过农民。风光过,也坐过牢。我跟老王斗了半辈子,谁知道最后是他救了我。

好茶,我喝过。花酒,也吃过。诗词歌赋,写了这么多。

人都说,我最好的作品,是赤壁赋。

其实,我最得意的作品,是写给你的那两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喃喃地,老苏睡着了。

若是几年前,朝云会默默起身,给他盖上被子,把他放平躺着,吹了蜡烛,她也睡了。

然而,老苏一觉睡醒,发觉自己歪了一夜,脖子酸痛,而朝云,早已葬在了遥远的惠州,再也不会半夜给自己盖被子了。

人世间的幸福,无非就是这样平凡的琐事。

我给你写一首诗,而我睡着的时候,你给我盖上被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