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黄大茶是什么茶?产地在哪里

发布时间 : 2020-02-27
茶叶主要产地在哪里 陕青茶产地是哪里 大茶是什么茶

茶叶主要产地在哪里。

霍山黄大茶又名皖西黄大茶,是中国名茶,历史来源悠久,自明朝便已有记载。其成品主要经过炒茶、初烘、堆积、烘焙等工序制作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那么,皖西黄大茶是什么茶?产地在哪里?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皖西黄大茶是什么茶?产地在哪里

皖西黄大茶属于黄茶,是黄茶当中的一个品种。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等地,其中以霍山县火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佳。

产地环境:

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东西贯通,大革命时期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人口37万,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5个村、17个社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其中以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诸佛庵等地所产的黄大茶品质最佳,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云雾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达到76%以上,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4.5-6左右,生态条件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皖西黄大茶制作工艺

皖西黄大茶加工技术加工工序为炒茶、初烘、堆积、烘焙。

1、炒茶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连续操作。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破坏酶的活性;二青锅主要起初步揉条和继续杀青的作用;熟锅主要是进一步做条。炒茶锅都采用普通饭锅,按倾斜25。~30。砌成相连的三口锅炒茶灶。

炒茶都使用竹丝扎成的炒茶扫把,长约1米,竹丝一端分散直径约为10厘米。所不同的是炒法,当地茶农总结为“生锅要旋,二锅带劲,熟锅要钻”,另外锅温也有所不同。生锅锅温为180℃~200℃,投叶250~500克,两手支起炒茶扫把在锅中旋转炒拌,使叶子随着扫把旋转翻动,受热均匀,此即“满锅旋”。

同时注意旋转要快,用力要匀,并不断翻转抖扬,散发水蒸气。炒3~5分钟,叶质柔软、叶色暗绿时,可扫入二青锅内继续炒制。二青锅锅温略低于生锅。进入二青锅后,及时用炒茶扫把将叶子困住在锅中旋转,转圈要大,用力也较生锅大,即“带把劲”,使叶子顺着炒把转,而不能赶着叶子转,否则满锅飞,起不到揉捻作用。

然后再加上炒揉,用力逐渐加大,做紧条形,通过多次炒揉,当叶片皱缩成条、茶叶黏着叶面、有黏手感时,可扫人熟锅继续做形。熟锅温度更低,为130℃~150℃,炒茶方法基本同二青锅。所不同的是增加了旋转搓揉,使叶子吞吐于竹丝扫把问,即“钻把子”。如此炒揉、搓揉连续不断进行,待炒到条索紧细、发出茶香、达三四成干时,便可出锅,进行初烘。

2、初烘

炒后立即高温快速烘焙,温度为120℃左右,投叶量为每烘笼2~2.5千克,每2~3分钟翻烘一次,烘约30分钟,达七八成干,茶梗折之能断,即为适度。这样就可下烘堆积或者直接交售给茶站,由茶站统一堆积。

3、堆积

下烘后将茶叶趁热装篓或堆积于圈席内,稍加压紧,高约1米,放置在高燥的烘房内,利用烘房的热促进蒸变。堆积时间长短可视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大小及其黄变程度而定,一般要求5~7天。茶站对收来的茶叶,先进行拉小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堆积时间相对长一点。堆积到叶色黄变,香气透露,即为适度,可开堆进行烘焙。

4、烘焙

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黄变和内质的转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焦香味。烘焙是采用栎炭明火,温度为130。C~150。C,每烘笼投叶约12.5千克,两人抬笼,仅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翻叶要轻快而匀,防止断碎和茶末落入火中产生烟味。火功要高,烘得足,这样色香味才能得到充分提升,时间为40~60分钟,待茶梗折之即断,梗心呈菊状,茶梗显露金色光泽,芽叶上霜,焦香明显,即可下烘,趁热踩篓包装。

皖西黄大茶有何特点?

皖西黄大茶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又具有浓裂的老火香(俗称锅耙香)。著名的品种有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小编推荐

皖西黄大茶三大产地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所产。与上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过去也曾有少量生产。品质最佳者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1、霍山县大化坪

日前,霍山县大化坪镇亨大茶叶有限公司选送的大化坪黄芽茶在北京老舍茶馆举办的奥运五环茶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2008年奥运五环茶,并被指定作为外国运动员及驻中国使馆专用礼品茶。

此次五环茶专家评审团由中国农科院茶研所、国家茶叶质检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省茶叶协会、福建农业大学、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众多茶界专家、教授组成,对选自全国各地的茶样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选。

2、漫水河镇

漫水河镇境内峰峦叠嶂、山高林密、河道蜿蜒,生态条件优越。这里有药百合基地、蚕桑基地、有机茶基地、毛竹基地以及各类用材林、经济林、灌木林、疏林等广阔的农林资源;有蕴藏量大、开采前景广阔的花岗岩、河铁矿等矿产资源;有百合、天麻、石斛、灵芝、茯苓、杜仲等分布林间的中药材资源;还有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黄芽茶、高山蔬菜、泡辣椒、百合粉、葛粉、漫水河小河鱼、野生苦丁、橡粉等有机绿色食品。众多的物产资源使漫水河镇成为一座自然生态宝库。

3、金寨县燕子河

燕子河镇位于金寨县东南部,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262个村民组,总人口25300人。工农业总产值达2.1亿元,人均纯收入1600余元。燕子河镇处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9省道纵贯南北,燕天公路穿境而过,是进入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必经之地,也是通往上海、南京、武汉的交通要道。

皖西黄大茶的产地


皖西黄大茶的产地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皖西黄大茶是中国名茶,属于黄茶类。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皖西黄大茶产地介绍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所产。与上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过去也曾有少量生产。品质最佳者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皖西黄大茶的品质特点

黄大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

当地人俗称黄大茶:“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这是茶文化中运用夸张手法之一例,生动形象。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中国诸多茶类中确实少见,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它说明制造黄大茶的鲜叶原料长势好,梗长叶肥,内含物丰富。前些年一些茶区也仿制黄大茶,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故而难以“鱼目混珠”。

皖西黄大茶属于是什么茶?


皖西黄大茶,又叫做霍山黄大茶,为中国名茶,主要产地的话,是集中在安徽省霍山县、金寨县、大安县、岳西县等;其中以霍山火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佳。那么,皖西黄大茶属于是什么茶呢?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的介绍。

皖西黄大茶,属于是一种黄茶类,是经过了焖黄工序的中国黄茶,主要特点是“叶黄汤黄”。 皖西黄大茶是一种历史名茶,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了;茶叶的加工方式和绿茶的相似,只是中间多了一道焖黄的工艺,茶叶经过炒茶、初烘、堆积、烘焙等工序加工制作的。

1、萎凋

可采用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无论是用哪种方式萎凋,鲜叶应该均匀的摊放在竹席上,厚度为15-20里面;嫩叶摊放要薄厚恰当,老叶可恰当厚摊。

2、杀青

杀青这一个步骤是很关键的,对茶叶的质量有很好的决定性作用;杀青方式,可采用手艺、机械杀青。

3、揉捻

一般采用中、小型揉捻机;要求条索紧实,又坚持峰苗、显毫;揉捻程度不宜太重。

4、焖堆

是黄茶制作的重要工序;把揉捻叶装在竹箩中,厚度30-40厘米摆布,放在避风、比较湿润的地方上,必要时用湿布盖好;这样的话可以保存鲜叶的湿润;叶温的话控制在35度作用;室温的话在25度以下,焖对时间大概需要4-5小时;室内温度在28度的时候,3小时即可。

5、干燥

分毛火和足火干燥,毛火温度在110-120度;时间的话需要12-15分钟,烘干之7成半干的时候,摊凉1小时;足火温度90度摆布,烘干至足,即下烘摊凉,及时装袋。

皖西黄大茶为一种轻度发酵茶,各品质特征都偏向于绿茶,香气清爽、口感醇厚,滋味浓郁,鲜美,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健康佳饮。茶叶中所含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糖、纤维素、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成分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并且还可以帮助肺部解毒,有杀菌消炎的效果。

皖西黄大茶的茶性为凉性,鲜爽适口,香气逼人,非常适合在夏天饮用;夏天饮用皖西黄大茶,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抗辐射的效果,对于肌肤的美容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哦。

皖西黄大茶概述


皖西黄大茶是中国名茶,属于黄茶类。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产地: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所产。与上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过去也曾有少量生产。品质最佳者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特点: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

采摘:黄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春茶要到立夏前后才开采,春茶采3~4批,夏茶采1~2批。鲜叶原料比较粗老,但要求茶树长势好,叶大梗长,一个新梢上长4~5片叶子以上,才能制出质量好的黄大茶。这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粗放茶叶采摘技术,但“木已成舟”,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的传统采摘制度和要求。采回的鲜叶,及时摊放于清洁的场所,以防红变。当天采的鲜叶应当天制完。

工艺: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功效:提神助消化、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性质清寒。

黄茶的种类:沩山白毛尖、君山银针、北港毛尖、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霍山黄芽、鹿苑毛尖、皖西黄大茶、温州黄汤、掌顶黄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