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红袍”之谜

发布时间 : 2020-03-09
红茶大红袍 大红袍红茶 大红袍茶树

红茶大红袍。

自古以来,武夷山;大红袍;就以它奇妙悠远的韵味和独特的岩骨花香被尊为之王、万茶之尊,引得多少爱茶人梦寐以求,赋诗吟唱。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战乱火毁,文献缺失,;大红袍;与武夷山的船棺一样,都披着一层神秘玄妙的面纱,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以及民间认识众说纷纭,使其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说来惭愧,笔者曾供职武夷山市八载有余,却也没有弄通弄懂;大红袍;。今年,时逢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百岁生日,笔者编写《张天福的武夷茶缘》一书,作为献给这位老茶人百岁生日的礼物。于是怀着揭开;大红袍;母树之谜,探究;大红袍;身世的愿望,笔者查阅有关历史文献以及相关人士的文章,采访了多位茶人,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终于理出两条线索来揭开这个谜底。一是揭开;大红袍;母树之谜;二是揭开;大红袍;身世之谜。尽管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但来源依据确实可靠,相信基本能还原出;大红袍;的本来面目。故写此文,以飨读者。

;大红袍;母树之谜

笔者在武夷山市工作时就听到对;大红袍;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大红袍即极品肉桂;二是说大红袍是几个名丛搭配而制的混合香型的茶;三是说奇丹单丛即大红袍。当时听了就觉得晕乎乎的,实在不知所以然。去年在网上又看到一篇文章,对;大红袍;母树真假之谜也有三种说法:一是根据陈舜年等著的《武夷山的茶与风景》一书《上篇·茶》有记载大红袍有正副之分。;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依据书中这句话,文章作者这样诠释:;为了保护‘正大红袍’茶树,僧人故意在‘副大红袍’茶树附近刻上‘大红袍’三字,以转移游人的视线。因为‘副大红袍’长在较高的地方,游人不易采摘。僧人这样刻意地‘掉包’实属无奈之举。但此举既可以保护‘正大红袍’茶树,无意中也大大提高了‘副大红袍’茶树的名气,延续了‘大红袍’的品种和品牌。;这种推测,总觉得不够可靠。因为武夷山宋代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却看不到明代僧人所刻的;大红袍;。二是根据作者访问张天福老先生,张老说原来的;大红袍;茶树在距离现在;大红袍;不远的地方,就在一个大岩壁下的路边,树丛也将近一米,上面有水滴从数丈高的岩壁上滴下,终年不干,正好滴在茶树上,茶叶非常茂盛,可是在五十年代就死了。这种说法显然有漏洞,既然这株;大红袍;长得茂盛,又有水源,怎么会死掉呢?再说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正本;大红袍;也不止一处。三是民间说法,说的是人们把;正大红袍;改称为;大红梅;,以混淆视听,更好的保护;大红袍;。据1951年担任;大红袍;母树所在地天心村土地改革小组组长,现已八十高龄的傅志美老人的回忆,确有其事。现在;大红袍;附近是有一丛大茶树叫做;大红梅;,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枯死了。如此说法与第二种说法十分相似,亦应存疑。

带着有关;大红袍;母树之谜,笔者决定找陈德华先生去,陈德华何许人也?

陈德华;;中国茶叶学会会员,武夷山著名的茶人,1963年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市茶科所工作,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武夷科研工作,曾任武夷山市茶科所袍母树过去我在武夷山市工作时听过三种说法,近期在网上又看到三种说法,你以为如何?;

他说:;大红袍是最好的武夷,大红袍就是大红袍。那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张天福老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人,他强烈的事业心,对科学执著的追求,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远是我的楷模。去年6月,张老写信给我,说看到我写的《武夷大红袍二三事》一文,让他想起1981年在省茶科所评茶时,很凑巧地将大红袍与肉桂排列在一起,难道大红袍和肉桂品质风格上确有其相近之处吗?张老又谈到5月间,有友人来舍喝茶,他泡武夷山茶人刘宝顺的2005年大红袍与肉桂各二杯,也难分得出是哪一种,你认为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吗?;说到这里陈德华先生停顿下来,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其实大红袍就是大红袍,也就是现在三丛大红袍的第2株就是大红袍母树正本。我在《武夷大红袍二三事》中写过1962年中国茶科所派员来武夷山九龙窠剪枝正本大红袍,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也派员到九龙窠剪枝大红袍带回福安繁育,2005年我到中国茶科所和省茶科所看过他们剪枝培育的大红袍,与母树在茶树、树型、叶型上都是一样的,与肉桂茶树比较则完全不一样。再则,从萌发期来看,肉桂一般在每年5月10日左右就可采摘,而大红袍要迟5到7天。此外,正本大红袍在岩韵上与肉桂也是有区别的。;

1985年11月,陈德华先生到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40周年所庆活动,私下向该所一位老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也就是这5株大红袍茶苗茁壮成长,承担着繁殖推广的任务,20多年来,繁育了大量苗木,使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不断扩大。

武夷山大红袍于上世纪60年代初就走出九龙窠,20多年后,绕了一个弯,又回到武夷山。回顾这段历史,面对大红袍母树的各种说法,陈德华先生真是感慨万千……

;大红袍;身世之谜

看完以上的文字,我们已经明确;大红袍;母树现在仍然实实在在地存在,纯种正本的大面积的大红袍也存在。;大红袍;无论从茶树的树型、叶型以及萌发期和品质、香型、岩韵都不同于肉桂、奇丹等其它茶品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现存的;大红袍;这株母树,是不是历史上最早被命名为;大红袍;的那株?这就有赖于茶叶科研人员做进一步研究工作,本文这节则要探究;大红袍;身世之谜。

在对于;大红袍;由来的传说中,有;状元报恩说;、;皇后治病说;、;县丞祭茶说;、;县长命名说;等几种说法,下面笔者想对几种说法逐个作个分析判断。

一是;皇后治病说;。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情理和逻辑。历史上离武夷山最近的京城是南宋的杭州城,试想当时的信息和交通条件,皇后得了;鼓胀病;,要用;大红袍;来消积治病,即使用快马,也要十天半个月,且一路上山高路陡,马能否跑这样的山路?可见,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二是;县丞祭茶说;。虽然自古以来武夷山就有祭茶的习俗,也是地方官员出来领头进行祭茶活动,但作为七品小官穿大红袍祭茶是不合乎古代官场严格的着装礼制,故这种说法也有些牵强了。

三是;县长命名说;。因为现在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摩崖石刻,是民国三十二年县长吴石仙书写,由天心村石匠所刻的,因此有人推算;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这种说法有点简单化。1921年蒋希召著的《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可见,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肯定有;大红袍;茶了。还有清朝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禄·杂述》卷四里写道:;……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建;,即指建宁府(现建瓯市),武夷山当时隶属建宁府管辖;;旗;,指的则是茶,古代新采茶芽状似旗、枪,古人常以;旗;、;枪;比着茶叶,按照;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也就是说;大红袍;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名扬天下了。足见,;县长命名说;不准确了。

四是;状元报恩说;。说的是明初有个福建籍举子雷镒赶考途经武夷山,中暑昏倒路旁,被天心寺僧人抬入寺中,以茶入药为其治病。举子病愈后赴京考上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说救他的乃是一株茶树,雷镒即以状元大红袍披盖此茶树,以表谢恩。这个故事不胫而走,从此,这株茶树就被人们称为;大红袍;。这种说法,最合情合理,也最令人信服。其理由是:

大红袍,顾名思义就是大红的袍服。我国服饰的发展史上,衣着大红色的袍服主要见于明朝,明朝洪武时期确立了基本的官服定制,朝廷明确规定;一至四品着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其中;绯;就是指大红色。刚中状元显然还没有品级,但状元地位特殊可着红袍,;大红袍;茶出现于明代比较合理。

《明史·胡潆传》记载明成祖广泛;颁御制诸书;敕封寺院宫观,受封的寺院宫观大都冠以;永乐;字号。朱棣为追杀建文帝,曾派胡潆遍访寺院宫观,胡潆到了武夷山时入驻天心寺,爱喝茶的胡潆听了;大红袍;的故事,便请旨敕封,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并正式册封九龙窠那株茶树为;大红袍;茶。清代释元贤著的佛教古籍《瑞岩实录·诗偈》中有胡潆的《夜宿天心》诗:

云浮山际掩禅院,

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不寒林影下,

红袍味里夜可无?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夜宿天心寺,彻夜品饮;大红袍;的情形,足以证明,尚在明初天心寺僧人就有;大红袍;一说,与;状元报恩说;十分吻合。综上所述,;状元报恩说;和其他说法相比,更具有史料性、文化性、逻辑性、合理性,其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人物均和有关史料记载相符合,顺理成章,令人信服。

行文至此,;大红袍;神秘的面纱已被揭开,;大红袍;的身世及;大红袍;母树真假之争都在世人眼前展示其;庐山真面目;了。

扩展阅读

大红袍的分类,可分为母树大红袍、正本大红袍!


名茶大红袍系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堪称国宝。大红袍“香幽而奇、味醇益清”,历史上极为稀有,年产不足500克,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才能品饮,民国时期和建国初都曾驻兵看守。上世纪80年代,经过科研人员攻关,大红袍无性繁育获得成功,并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性特征。那大红袍是怎么分类的呢?

大红袍的分类

大红袍可分为母树大红袍、正本大红袍(亦称纯种大红袍或无性系大红袍)、商品大红袍和冒牌大红袍等四个类型。其中母树大红袍过去是武夷山市政府用于高端接待的专用茶,由政府主要领导严格掌管,企业不可能有。2006年以后为了涵养母树,母树大红袍已停采,所以市场上不可能有。

正本大红袍自1985年11月17日陈德华先生从福建省茶科所引回武夷山后,近年来茶农们一直在热心推广,种植面积正在逐年递增,但是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上的需求,所以价格不菲。

商品大红袍实际上是一种拼配大红袍。1985年陈德华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从近茶科所生产的一万多斤精制茶中,挑选出当年最好的肉桂、水仙、奇种、名丛等拼出了第一批商品“大红袍”,其后,拼配的方法在武夷山市广为推广,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合格的商品大红袍应当是厂家用最高规格的武夷岩茶精心拼配出来的。

另外,一些急功近利的不良商贩,把各种品种、各种等级的岩茶,甚至武夷山市之外生产的条索形乌龙茶,都冒充大红袍来牟取暴利,其结果,“假作真时真亦假”,使得广大爱茶人真假难辨,只好望茶兴叹。那大红袍该如何鉴别呢?

大红袍的真假的鉴别方法

1、干看评外形

干看评外形是大红袍如何选购的一个方法。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的优质茶;凡香气低、气味不正的就是粗老茶,或者是劣质茶。

看茶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整碎等。凡色泽匀正、嫩度高,条索或颗粒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如果条形茶条索松散,叶脉突出,叶表粗老,色泽不一,身骨轻飘,片、末、老叶多;圆形松树颗粒松泡,大小不一,色泽花杂,都算不得好茶。

2、湿看识内质

所谓湿看,就是泡茶或沏茶。湿看更直观更切身感受到茶叶品质的好坏。湿看选购大红袍也是大红袍如何选购的一个重要方法。湿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2、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3、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4、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茶无贵贱,以真为上”。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且确确实实是大红袍,那么闻香能让你心旷神怡,品饮能使你舌下生津、满口回甘的茶便是好茶。要相信自己的味觉、嗅觉和心灵的感受,最适合自己口感,最契合自己心灵的茶即是最好的茶,千万不要被一些商家编造的故事所迷惑。

大红袍的价格,大红袍辨别好坏


什么是大红袍?大红袍只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几颗老树在那,现在市场的大红袍,说来都是大红袍的后代,也就是无性繁殖出来的,大多是大家拼配大红袍。大红袍里面包括了:水仙,肉挂,奇兰等等。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大红袍是武夷岩茶。没了。

然后说说大红袍的功效吧,其实茶类的功效都差不多,所以也没什么好多说的,就是武夷岩茶叶就是大红袍多了一个养胃的功能,适合老人多喝,不会伤胃,但也要适量哈,因人而异。

现在跟大家讲讲大红袍的价格吧,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大红袍市场被炒作的让大家都觉的大红袍多么的贵,以至于不敢去染指。其实,一般我们喝的大红袍,可以再三百左右,差不多就行,我们也不去追求质量太好的,好的大红袍那感觉,真的很好喝,不管去汤色,香味,条索,都是一流的,待会跟大家说说怎么样看大红袍的好坏。从我在武夷山喝的好茶当中,最贵的大红袍差不多在三千左右,所以太高的茶叶可能是虚高,当也有可能质量真的够硬,这个需要大家自己去辨别了。

最重要环节来了,就是跟大家讲讲怎么品茗和辨别大红袍的好坏哈。

第一步:首先在泡茶时,先把杯底用开水烫下,然后放茶叶,这也是和武夷岩茶茶艺的一步,然后轻轻的左右摇晃两下,接着闻香,好的茶叶,香气一定要足,但是不是那种腻的香哈。

第二步:用98度的开始冲泡茶叶,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汤色是不是均匀的出现颜色,质量一般的茶叶有时会出现明显的分隔色哈,这也可以用来辨别红茶。

第三步:看汤色,好的茶叶,颜色均匀剔透,没有杂质,很亮的感觉。

第四步:现在就是开始品茗了,茶叶有点苦涩才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持久,一般是入口后不久就没了,如何入口不久后还苦、涩,说明茶叶不怎么好。接着看你的两腮是不是觉的很空,也就是说是不是觉的两腮被催眠了,觉的嘴巴里面的空间在慢慢变大的感觉,如果有,说明茶叶很好。然后就是回甘了,好的茶叶回甘快,而且持久。

第五步:看茶叶的耐泡度了,好的茶叶真的可以达到10泡以上还韵味十足,颜色基本上变化不大。不然就看前三泡,好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颜色。

第六步:看杯底的茶叶,做工的好的大红袍茶叶,条索很活,就像是面条似的,柔。而且颜色很均匀,大小差不多大。

差不多就是这些感受了,说真的,不在武夷山而且不熟悉的话,一般是喝不到好茶的,我很幸福,基本上现在每天都有喝到好茶,最贵的是一泡100多的茶,哈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