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茶到十年陈,普洱茶都经历了什么?_普洱茶

发布时间 : 2020-04-07
普洱茶新茶 普洱茶普洱茶 十年普洱茶

【www.cy316.com - 普洱茶新茶】

普洱茶的魅力除了风情万种之外,还在于它在时间长河里的奇妙变化。越陈越香必须要有两个正确的起点:原料工艺好,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不但存多久都不会好喝,倒是可能存出变质茶、霉烂茶。

随着时间的陈化,生普会慢慢沉淀,外放的性格渐渐变成收敛的内劲,包在貌似柔滑的茶汤中,随之而来的是“四两拨千斤”般的,看似绵绵的十足茶气。

熟普会更加温和,不只是干茶变得乌润有光泽,汤也变得稠滑偏糯,甜感明显,完全褪去了初时的燥,成为纯粹的醇厚稳定。

新制的普洱

个性突出

新茶个性突出,优缺点一目了然,生普水汽初褪,茶性较为寒凉,刺激性较强,若是熟普,则堆味重,性燥热。这个时候喝它,主要是为了试茶,也是尝鲜,决定一款茶适不适合后期存储。此时生普与熟普的区别也很明显:

新制生普以灰绿、墨绿色为主,汤色一般是金黄色、橙黄色或者淡黄色这类黄色系色调,口感与绿茶较为接近,相对来讲苦涩味会重一些。

新制熟普为深褐色或褐红色,汤色呈现出红色、酒红色、深红色,乃至暗褐色,滋味一般甘滑醇和,显得更为绵甜。

三年以后

稳定陈化

经过三年的存放以后,生普开始进入稳定陈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生普,内含的多酚类、咖啡碱等物质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不断氧化,体现在茶汤颜色上,就呈现出浅黄、深黄、金黄的色泽。通常来说,茶汤颜色会随着生普年份的增长而加深,从黄色逐渐进入橙红的阶段。

熟普的堆味也褪得差不多了,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可细品其味,感受时光带给它的缓慢变化,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

到了七年以后,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

有年份的生普与熟普更相似

但永远不会相同

在仓储得当的基础上,存放时间超过十年的普洱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开始呈现出迷人的风味:汤色加深,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香气纯粹,甜滑细腻,饱满丰润。这样的老茶,喝到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

生普和熟普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没有经过人工发酵。

人工发酵与自然陈化的机理有所不同,虽然陈化的结果看上去似乎是相近的,然而茶叶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普洱生茶和熟茶俨然成为两种不同的品类。

时间或许拉近了生与熟的距离,却无法改变其内在的基因。长期陈化以后和熟普的外观、汤色也会更接近,但是它依然是生茶,永远也不会变成熟茶。

光阴炼普洱

岁月知茶味

对于有年份的普洱茶而言,沏的是岁月,品的是芬芳,每一片叶子,经过采摘、制作、存放、冲泡,和热爱它的人们,在如梭的光阴岁月里,彼此融汇、成就、至于圆满。

cY316.com延伸阅读

从新茶到陈茶普洱茶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主要是如何


普洱茶的魅力除了风情万种之外,还在于它在时间长河里的奇妙变化。越陈越香必须要有两个正确的起点:原料工艺好,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不但存多久都不会好喝,倒是可能存出变质茶、霉烂茶。

随着时间的陈化,生普会慢慢沉淀,外放的性格渐渐变成收敛的内劲,包在貌似柔滑的茶汤中,随之而来的是四两拨千斤般的,看似绵绵的十足茶气。

熟普会更加温和,不只是干茶变得乌润有光泽,汤也变得稠滑偏糯,甜感明显,完全褪去了初时的燥,成为纯粹的醇厚稳定。

一、新制的普洱个性突出

新茶个性突出,优缺点一目了然,生普水汽初褪,茶性较为寒凉,刺激性较强,若是熟普,则堆味重,性燥热。这个时候喝它,主要是为了试茶,也是尝鲜,决定一款茶适不适合后期存储。

此时生普与熟普的区别也很明显:新制生普以灰绿、墨绿色为主,汤色一般是金黄色、橙黄色或者淡黄色这类黄色系色调,口感与绿茶较为接近,相对来讲苦涩味会重一些。

新制熟普为深褐色或褐红色,汤色呈现出红色、酒红色、深红色,乃至暗褐色,滋味一般甘滑醇和,显得更为绵甜。

二、三年以后稳定陈化

经过三年的存放以后,生普开始进入稳定陈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生普,内含的多酚类、咖啡碱等物质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不断氧化,体现在茶汤颜色上,就呈现出浅黄、深黄、金黄的色泽。通常来说,茶汤颜色会随着生普年份的增长而加深,从黄色逐渐进入橙红的阶段。

熟普的堆味也褪得差不多了,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可细品其味,感受时光带给它的缓慢变化,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

到了七年以后,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

三、有年份的生普与熟普更相似但永远不会相同

在仓储得当的基础上,存放时间超过十年的普洱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开始呈现出迷人的风味:汤色加深,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香气纯粹,甜滑细腻,饱满丰润。这样的老茶,喝到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

四、生普和熟普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没有经过人工发酵。

人工发酵与自然陈化的机理有所不同,虽然陈化的结果看上去似乎是相近的,然而茶叶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普洱生茶和熟茶俨然成为两种不同的品类。

时间或许拉近了生与熟的距离,却无法改变其内在的基因。长期陈化以后和熟普的外观、汤色也会更接近,但是它依然是生茶,永远也不会变成熟茶。

五、光阴炼普洱,岁月知茶味

对于有年份的普洱茶而言,沏的是岁月,品的是芬芳,每一片叶子,经过采摘、制作、存放、冲泡,和热爱它的人们,在如梭的光阴岁月里,彼此融汇、成就、至于圆满。

普洱茶,从疯狂到崩盘用了十年


与传统的“喝茶要新鲜”的观念不同,香港回归后,精明的内地茶商发现香港人更偏爱越陈越香的云南普洱茶。在东南亚,许多华人的茶庄里也经营普洱茶,而且生意火爆。彼时,普洱茶在内地却还是冷门产品。

普洱茶成为游资追捧的对象并非没有道理。普洱茶生长条件独特,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生长时间长,产量却有限。此外,由于生产商相对分散和闭塞,普洱茶价格被严重低估。2004年,买一公斤铁观音、乌龙茶的价格,可以买10公斤以上的普洱茶。

来自广东、香港和台湾的三股力量,将股市的招数用到了茶市。茶厂和经销商联合坐庄,稀缺的普洱茶因此从普通消费品不动声色地成为茶商的赚钱工具。

炒作路线有着十分周密的计划:2000年前后,进入大陆的港台茶商首先雇佣大批收茶人前往云南各城市的茶厂、茶庄甚至边远村寨收购老茶,收购成本非常低,最初两年每公斤的收购价甚至不超过10元。三年左右,云南大部分的陈年老茶被收购殆尽,每个庄家至少拥有数百吨存货,市场七成以上都被庄家控制。

垄断资源后,庄家介入云南茶厂的并购重组,牢牢控制了上游生产厂家。稀缺性和不断高企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散户入市,但庄家却有条不紊地逐步出货。随着炒作资金的撤离,茶市迅速崩盘,跟风进入的散户、企业和茶农都成了这场游戏的牺牲品。

喝了十年普洱茶,真的不懂!


夜深人静,家人都睡了,独个喝茶看帖,深有感概!

回想这些年喝茶的点滴,百般滋味。借清心论坛胡言乱语,望多包涵。

记得刚接触普洱,还是背着书包上高中。一年春节到一茶叶店闲逛,喝了老板几杯普洱,缘来如此。

记得那个年代很少人喝普洱。大行其道的是铁观音、绿茶、红茶、单枞等。应为那时候很多人对普洱的概念是老人茶,老人才喝的。也很单纯地觉得普洱就是那种黑黑的,有种霉味的茶。那个年代,买几百块的铁观音送1饼7572,呵呵,经典吧。当时新的7542和7572就卖十来块,批发可能就是八块左右。

从十来块一饼的7572,到几十块一沱的92、93下关甲沱,到125一饼的92小方砖,两百多的02班章熟......

这些年,茶买了不少,喝了不少,认识的朋友也不少。也有幸喝过些经典的茶,好像八十年代的竹筒茶、八十年代末再生产的文革砖、88青饼、几款广云贡、八十年代中的下关沱、九十年代初的银毫沱、花园沱、吉幸沱......那时候这些好东西喝了不少,都是厂里面送的样板,让我们一帮茶友学习的教材,没卖的。

时到今天,这个晚上,喝着自己早年收下的几饼烂茶,每一口都是一个年月的片断,每一口都是美好的回忆。还记得那时候有个宏愿,就是把6大茶山的样品都收齐,能遇到的“好茶”都买一点留样。哈哈,什么6座山、金芽、野生、乔木、宫廷、生的熟的、干的湿的、砖的饼的沱的散的,加起来就十来二十种了。好了,能买都买了,没钱买也喝过了。好样的,气还没喘过来,钱包扁扁的,又来什么荷香、青樟香、野樟香、兰香、蜜香、木香......不够吗?还有紫芽、紫鹃......还不够?老树、栽培种几号......够了!轻发酵、重发酵、半生熟熟......真的够了?多给你看看几个山几个寨。消化不了了吧?还有纯料、拼配、销台、销法、老字号、东南亚的......崩溃了吧?茶力、茶气、水路、回甘、回甜、回涩......想学?想试?想拥有?乖乖把钱包里所有的都奉献吧。不过有一点可是真实的:别妄想弄懂!

喝了十年,今天问问自己:你懂普洱吗?

老老实实地告诉自己:我不懂!

我读园艺学,到今天我真的怀疑自己的毕业证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野生什么叫栽培,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老树什么叫新苗。

喝一口茶,我告诉自己,不用想。因为我不是植物学家,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农艺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评茶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茶艺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地理学家,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

在喝一口茶,我告诉自己:我还是有味觉的。

又喝一口,我告诉自己:我的记忆还在,这是7542,这是甲沱,这是大勐海厂,这是大下关厂,这是大昆明厂。

迷糊之中,我告诉自己:我要相信传统,我要相信老厂,我要相信我是个普通人。

最后,我终于懂了:我要休息了,天亮了。

十年普洱和五年普洱哪个更好喝?存放十年的普洱茶好喝吗?


你好,对于普洱茶来说,十年和五年的口感相差还是挺大的。刚做出来两三个月的新茶,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香气高亢四溢,这个时候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品新茶更像“尝鲜”,茶性太烈,伤胃,体质偏弱的茶友不宜多饮,更适合于收藏一些,待岁月打磨几年后再品。

五至七年的时候,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高温蒸压打乱的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褪,此时品,可品出一款茶的真性情,这个时期的茶,胃不好的人也不适宜多饮,可每周饮一两次,饭后一小时饮较好,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接近十年后,普洱茶的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养胃健胃功效明显,。

如果是接近二十年的茶,香气淳厚,可能有珍贵的药香、樟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尤其保健功效无可比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于降三高和养胃健胃等有较好功效,这样的老茶,能喝到就赶紧多喝点,这喝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学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应该去尝试,感受其中的变化,自己存的茶,最好每隔一两年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

十年普洱和五年普洱哪个更好喝?还要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没有绝对的答案,多喝,问问自己的嘴巴和心,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普洱味道。

普洱茶仓储经验谈:三十年之陈期口感,人生有多少三十年


普洱茶讲究年份,因其茶质丰富,制程特别,萎凋——杀青——揉捻——晒青,没有破坏其内质活性,有越陈越香之美,所以如何存放好手中的普洱茶,让它的美好能在岁月里升华,并在不远的未来展示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普洱茶友们在存茶,其实普洱茶商也在存茶,就是一个量的问题,一方多点一方少点,如何放好普洱茶,使之越陈越香的品质能一直延续下去,正是我们要去研究的,所以笔者当作为一个普洱茶爱好者,也是茶业从业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知道的和了解的信息作一个总结跟大家分享。

(一)目前市场上的四类普洱茶仓储环境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市场的茶仓有四个大的仓储状态,诸位朋友可以以此作为对比进行参考。

(二)普洱茶茶仓存放之难

在与身边茶商探讨仓储之余,大家都在感叹普洱茶仓储之难,最难是在于温湿度之控制。而普洱茶的转化却恰恰需要一定的温湿度。因普洱茶的茶料等级,压制形态不同,所需的温湿度也略有不同。

每一年的自然气候都不一样,尤其在盛行普洱茶的广东地区,每年三四月份的“回南天”,墙面、地面都挂着水滴,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接近百分之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存好普洱茶品,让它们有个合适的转化环境,十分之困难。特别是从夏天起,南方的台风开始携带着大量雨水席卷而来,常常三四天都是雨天,有时仓库进水都要跑去仓库排水。这些都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只是尽量的找适合的存放地点,并且尽量的控制温湿度之变化。

因此而衍生的仓储费用,温湿度控制费用也是茶商的一大成本支出,尤其在如今城市的电费还分为商业用电、生活用电,成本之重可见一斑。请参看图1-2。

而之前大盛的香港港仓,要入仓存放出市场认同的适度“入仓茶品”,也是极为困难,因为香港地方狭小,仓租沉重,仓库还特别小,所以茶仓的存放技巧十分关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香港茶商都懂得入仓。在九十年代末,在香港回归的情况下,对香港茶市造成冲击,加上大陆开始加大普洱茶产量,而且大陆市场对普洱茶品的消费能力的提升,供港普洱茶品的降低,港人移民也使部分香港老字号茶楼关门大吉,此间由广东商及台湾的普洱茶商与普洱茶收藏家纷纷前往香港炒底。

(三)关于一年中普洱茶品的最佳转化期的探讨

在与身边茶商探讨的时间,大家都认同在一年四季的自然气候变化中,有一个自然气候时间段是普洱茶转化的最佳时间点,这样是普洱茶在一年转化中最剧烈的时候:夏季至秋季。

进入每年的夏季,通风状态下,自然气候之高温高湿,是生普洱茶品一年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时间段,茶品的内质在温度和湿度的双重影响下,开始了剧烈的转化,此时间如人在上学,开始学到知识并成长,使普洱茶品之苦涩慢慢消磨去,颇似香港茶仓“入仓”之效。而之后的秋季,通风状态下,自然之高温低湿,高温则将之前的转化环境延续,而低湿而减弱其活性,使之慢慢恢复茶叶静止的状态,不再高速变化,使之更为醇滑,则如香港茶仓“退仓”之效。请参看图1-2与图1-3。

而每年之夜晚状态下,温度与湿度都降低,普洱茶的转化速度是相对最慢了,这样普洱茶的转化期就只剩半年,而半年里会遇上雨天之阴雨天气,这个时期,又使普洱茶的转化也可能走向另一极端(霉变),所以茶友茶商都非常注意防护,尽量低温低湿,又使普洱茶转化时间减少,只剩一二个月的最佳转化期,这需要多少年来转化,才能达到所需的陈香。

之前香港传统仓的普洱茶入仓理念是:让普洱茶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类似每年夏季的最佳入仓期,存放一年即可有五年或六年陈放期之效果。然后转入类似每年秋季的最佳退仓期,以此为一个周期,能达到陈放一年有三年之转化。

因人生苦短,一饼普洱茶品,需十年时间,即可达到三十年之陈期口感,人生有多少三十年。而且现今市场上基本所有的茶商茶友都认可的普洱印级茶品,普洱号级茶品都是经过港仓,至今之口感已臻化境。

十年陈化的普洱茶是什么样的老茶陈化


这是一个看颜值的年代,但有时高颜值带来的效果可能是相反的。十几年前,店里有一款十年陈化的普洱青沱,有个客人说,“这个茶的汤色还是深金黄色,茶味还有涩味,年份肯定没有十年。我买的十年的茶没有涩味,茶汤很滑,颜色呈红色。你们店的人长得漂亮,所以骗人。”好吧,高颜值带来的效果原来如此。我知道他的茶是进过仓加速陈化过的茶,一般称“湿仓茶”。但我没有办法说服他,因为我接触普洱茶的资历也只有几年。

十几年下来,我们存放和跟进的十年陈化以上的茶品有上百种,手中现存的样品也有几十种。每年品鉴跟进这些茶的养成,我清楚地知道了十年普洱茶自然存放的变化,也可以用茶品很肯定地告诉这位茶友十年普洱生茶是怎样的滋味和汤色。

不过,他自己存放的茶也有十年了,相信他已经明白当年漂亮的姑凉没有骗他。

十年的普洱生茶,如果是正常自然仓储,汤色呈深金黄色。青味已经完全去掉,涩味会因为茶质本身而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如果一定要有个指标的话,大概会弱去一半吧。滋味一般是呈蜜香味。新茶烈性刮胃的特性已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偏温暖的感觉。

市面上现在可以找到很多知名品牌陈化十年的茶,中等品质的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一饼,高端品在2000元到10000元一饼这样的水平,特别品可能价格更高。

从第十年开始,茶的变化开始比较激烈,滋味不稳定,甚至会有杂味出现,这个现象在中低端茶上比较明显,而高端茶品本身滋味清晰纯净,所以不会这么明显。随后,就会有淡淡的类似药香的香气出现,两年后逐渐稳定下来,茶汤明显在粘稠感上加强,体感上会有更温暖的表现,茶力弱的人也更加容易接受了。这时,茶汤呈红黄色,如果茶量大,或者闷泡时间久一点,茶汤出现红色。

茶,是一种饮品,单单靠资料的学习是很难准确知道茶的滋味和变化,这需要品饮实践。现在很多茶庄都有免费品试,建议茶友多去坐坐,真实的感受比较会更有效果。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尽量选择知名品牌作为起点,多喝少买,这样不容易被带到坑里。

普洱茶加工工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生到现在,加工工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而茶叶的加工过程往往决定了现在的普洱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关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代《蛮书》。“无采造法”,没有具体的方法,和一些调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现在还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凉拌茶这道菜。真正出现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准确年代是在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里。在1382年,明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也是没有系统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在当时明代驻军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点。1664年,《物理小识》记载的“蒸而成团”,已经是明确的工艺,“团”所指的是紧压的物块,包括饼、沱等都属于“团”。再过了接近100年,在历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炒茶工艺已经出现,且普洱茶的名称在1825年已经出现在了正史的记载中,阮福的《普洱茶记》写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经历了200年,从“蒸而成团”到“蒸炒并存”的阶段。再经过大概100年的时间,出现了和现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艺,炒后变软,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业概况》,已经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艺说得非常清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我们也发现了当时所说的泼水茶。实际上,普洱茶的制作历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艺,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和存茶的历史非常接近。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队进驻后把下属的所有茶厂,全部统一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50年代统一了加工工艺之后,就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部分,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工艺,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五个环节。初制方法为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铁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就是现在的云南晒青毛茶,当时叫“滇青”;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分,精制是毛茶经筛、簸、捡,剔去片、梗、茶末,进行分级。总体来说,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目前能找到的专业级别的资料记载,是1950年出版的由黄崇焘先生所著的《制茶学》。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首先云南紧压茶的制造是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的,在第30章,共分为四节,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圆茶的制造和藏销紧茶的制造。那么在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样的制造工艺?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统一的工艺是一致的,即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必须注意的是杀青时的锅温,锅要烧到发红时再投叶,这就是当时的杀青工艺。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关、凤庆的沱茶工艺和配方,都和原有资料记载的很接近。圆茶七子饼的制造,由青毛茶作为原料蒸压,和现在完全一致。特别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产量2000余担,而镇越县(易武)占了1500担,四分之三的茶叶是镇越县生产的。藏销紧茶的制造和七子饼有本质的区别,原料先进行拼配,然后剔拣→切茶→潮水(关键工艺)→称茶→蒸揉→发汗,潮水和现在的熟茶工艺非常像,但是过程很短,只有3天左右;发汗的过程,在茶业统称发酵的过程。与生茶漫长的制茶史相比,熟茶的制作历史并不算太长。熟茶最早的雏形是泼水茶,50年代后期,中茶广东公司出口茶叶到香港时开始使用潮水做旧工艺;60年代从云南调拨毛茶拼配,到其他区域泼水做旧后出口;70年代初期,中茶云南省公司取得了进出口权,了解消费需求后,派员广东观摩学习,在1975年统一了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至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70年代后期,出现了后发酵的概念,为了做区分,出口普洱熟茶被特指为“普洱茶”。所以到现在,普洱熟茶工艺定型其实不过40多年时间。众所周知,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了解加工工艺的演变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推断出,目前能够拿到手的,一些相对来说储存的比较好的标的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加工工艺制作的。1996年,是云南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关键节点。云南茶行业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公司——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说明云南的茶厂有了某种自主销售的权利。也可以这样说,1995年以前,所有的生茶,使用的都是统一的工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杀青→揉捻→日光干燥,包括压制的工艺都是统一的。对于所有的厂家来说,都需要严格的接受这样的加工工艺,每个茶厂都会对应的有一套标准样,省公司也设定了审评科室,专门针对原料,对是否能达到标准样的品质,是否是合适的品种进行审评。1995年以前的加工工艺完全是一致的,1996年,在勐库区域的原料供应商率先自主为省公司提供成品,销售端的茶商也可以指定需要哪个地区的茶叶。以勐库大叶种为原料压制而成的普洱茶为例,最明显的问题是苦涩度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中期,根据茶商需求,很多茶厂引入闷黄工艺,在揉捻后会堆放一段时间再干燥,即前发酵。采用了闷黄工艺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时期的优势显而易见,溶出稳定、入口回甜(非回甘),适口性更好,茶香更突出等等不一而论。与此相应,加入了闷黄工艺的普洱茶,由于醇化的基础已经被改变,没有了越陈越香的基础,即便后期仓储环境再好,也无法实现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根据茶商需求,易武地区开始出现鲜叶萎凋工艺。从勐海到勐库,晒青毛茶出现了干燥之前的发酵工艺,通常以萎凋和闷黄两种工艺为主,统称前发酵。2004年后,其他茶类的加工工艺,摇青、轻揉捻、长炒青、闷黄、渥红、烘干提香等,相继被不同的普洱茶厂家引入,甚至被奉为特定工艺秘而不宣。在2001年前后,碳酸饮料、咖啡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造成茶行业全面大崩盘,普洱茶行业也难以幸免,几乎所有的茶叶都卖不出去。2003年、2004年,绝大多数的云南茶厂都陷入了面临倒闭的困境,包括普洱茶集团、大益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茶厂都在谋求改制,卖给了有能力去经营茶叶的企业,其中就包括下关、勐海茶厂、滇红集团、普洱茶集团。随着更多民营企业的进入,很快地盘活了普洱茶市场,短短两年时间之内,从2004年到2006年,普洱茶市场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普洱茶也逐渐丢失了很多茶叶加工的基本概念,不会再像原有的理念一样去加工,很多的东西都丢失掉了,并且会在后续更加剧烈。2007年和2014年的普洱茶行业危机,又出现了很多活跃的热点,普洱茶的新品越来越多、层出不穷,造成了茶叶加工的基本概念几乎完全丧失。强调区域(冰岛、班章、易武等),忽视品种(易武绿芽茶、勐海大叶羽毛茶、勐库大叶原生种等);强调树龄(百年、千年大树古树),忽视栽培采摘(茶树生长是否处于成熟期、每年是否有固定的采摘期限、不控制单株出芽率等等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完全被忽视),等等现象便成为行业内存在的显著问题。盲目跟从市场商业热点,生产上本来由审评指导生产,变成了进货商指导生产(我要这个茶叶香一点、我要这个茶叶没那么苦、我要这个茶叶好看一点别那么细等等。市场想要什么样的普洱茶,就做什么样的普洱茶),任意改变普洱茶加工基本工艺等等现象,在普洱茶行业屡见不鲜。

什么是普洱茶的陈韵?什么是普洱茶的陈韵?


邓时海说:“在数百种中国茶类中,普洱茶是最能代表我国文化和艺术的茶品。它除了有古老传统团茶的古朴粗糙外型,最可贵是普洱茶有着那份古意盎然的陈韵。”

对于喝普洱茶有经验的茶友来说应该是能够品味普洱茶的了,因为品味普洱茶陈韵的知识和经验,是一门独有的学问,无法从品尝其他茶种的经验移转得来,所以显得格外困难而深奥。

普洱茶的陈韵没有一个具体标准,完全靠经验感觉。品酒师手中并没有年份陈化标准,靠酒含在口中,减轻呼吸,凝神静气,来感觉酒的陈韵年期。品味普洱茶陈韵也一样,全靠品茗者的口感经验,无法以记录资料表达,也无法举例而联想转移得来。每一种食物的陈化历程,都会有其层次性的独特口感,这些独特口感,就是陈化韵味。

学习认识体会普洱茶陈韵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品尝,最好有前辈从旁提示指导,从不同年代陈期的茶汤中,去寻找不同年份的陈韵感觉。陈韵只能体会不能言传,如果一定要用言语文字表达,只能做笼统概括的说法,也只限有经验者听了才会引起一些共鸣。比如说太青了,不够旧;或者说太新了,不够老;或者说太燥了,不够陈。其实从青旧、新老、燥陈的排列,已初步表明了一些陈韵的层次概念。如果能从陈韵引起共鸣、领会,激起思古之幽情,引发历史之震撼,那么越是陈旧的普洱茶就越能激起更强烈美感震撼,也就越陈越香了!

一位新进的品茗普洱茶者,在学习陈韵时,首先要将陈韵、老味(熟普洱茶经长期陈化后所形成的沉木气味)和霉味分出来。以粗略的感官反应来说,这三方面的感觉几乎都一样。有商人将熟茶加以湿仓催化,是外型显得十分古老且味觉好像十分陈旧,所以标上了百年普洱或远古普洱,以吸引消费者。反正一般的普洱茶爱好者,对真正的陈韵、老味或霉味,没有特别的鉴别功力,而混为一谈,大家也都接受当做好普洱茶来品尝了。

真正的陈韵、老味或霉味是有区别的,一旦在这三者之间品尝出其差异时,自然就会独钟余陈韵,而对其他的茶汤却产生出强烈的抗拒和反感。对陈韵,从认知的层面,进而有了好感,也渐渐形成了美感,这也就是养成品茗普洱茶陈韵的过程和层次了。对陈韵的鉴赏是不断的品尝和体会,从经验中自我领悟出来的!

你十年前收藏的普洱茶,现在升值了吗?


“爷爷藏茶,孙子卖茶”,就是说普洱茶陈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上,就可以卖个非常不错的价钱,说的也就是普洱茶特有的年份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老茶是过去市场的库存,老茶消费是当前市场的需求。现在的普洱茶消费人群相比10年前,增加了10多倍以上。那么库存的老茶想不升值都难。自2006年以后,市场上的普洱茶品几乎都是供大于求的。否则就不会有大量的老茶存在于这个市场当中,因为普洱茶消费人群一直在稳定增长,老茶的价格随之跟着上升。

现在买哪种茶?购买当年出品的新茶最为实惠。新茶价格不高,只要茶品质优,储存环境适当,随着年份增长,味道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好。

遇见好的茶,最好买一筒加上一饼(‘一筒’,普洱茶常规计量单位,通常是357g/饼,一提7饼),一提用来收藏,一饼用来品饮。若是再有条件,可以买下一件或几件收藏。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贮藏过程必须与空气接触,要存放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让其自然缓慢陈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味。家庭存放,最佳存放环境为书房,湿度和温度适中,通风良好,避免日光照射。忌存放于厨房或者餐厅、储藏室等有油烟或异味污染的环境。

对于普洱茶升值笔者修远有不一样的看法,普洱茶茶再怎么名贵也就是一种饮品,需理性消费。不能因为今天收藏了一批茶叶,就期望着十年以后喝银行存款一样,能成为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喝茶更多的在于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乐趣,竟因为以藏普洱茶能致富的人是少数。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饼倾心的茶,你若懂茶,茶不负你!

普洱茶还有“陈色”?“陈色”是什么?


跟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听到“陈色”这个词,也是一脸白痴样,普洱茶还有“陈色”?“陈色”是什么?

陈色是一种经过陈化后所产生出来的韵味,比如我们观看一片茶的颜色,直觉会告诉我们,那是新鲜色感,或是陈旧的感觉。在普洱茶领域中,它的陈色也一样是可以品尝出的。但如果要享受陈色所给予的感性美,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但普洱茶又是一项极具魅力与变化的茶类,对于如何鉴别普洱茶的陈色,是没有一定标准的,仅靠经验和感觉,就像品酒,陈韵年期全靠经验和口感。

品味和体会普洱茶的陈韵,最好的办法便是“喝”,不断的锻炼味觉系统,寻找不同年份的陈色感觉。陈色只能意味很难言传,如果一定要用词汇进行描述,那只能概括为:“太青”“太新”“太燥”等。

如果能从陈色中引起共鸣,得到领会,激发思古之情,那么越是陈旧的普洱茶就越能激起更强烈的心灵之美的震撼,你就能感觉到什么是越陈越香了!

普洱茶之所以魅力无穷,正是因其变化不定,从而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喝普洱茶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时间段喝普洱茶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更遑论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其“陈色”也是变化多端。

普洱茶: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


近年来,茶市场上的“陈茶热”一浪高过一浪,而其中更以普洱茶为代表。在对其效用和升值可能的高调宣传下,普洱茶身价倍增,在顾客眼中,普洱茶也逐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上周末,记者在马连道御茶园等地采访了解到,普洱茶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却并非如宣传中那样神秘。

外形上看,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和一般的散装茶叶外形上区别不大,但为了运输方便,多以紧压的方式运出云南,紧压茶分为茶饼、砖茶、沱茶、柱茶、金瓜茶、人头茶等。北京市场上多见的以茶饼、茶砖、沱茶为主。

从种类上看,普洱茶分为生茶、熟茶两大系,一般将生茶归类到”绿茶”;熟茶归类到“黑茶”。由于熟茶在具有降血压、血脂、防癌等功效的同时,不但不会影响睡眠,还能起到一定的安神作用,因此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从发酵程度上看,熟茶是指毛茶经过”渥堆”工序,即通过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阶段,可提早饮用。而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而完全依自然转化而成。由于加工简单、转化慢,在3-5年之后,价格会被同品质的熟茶拉开,相对便宜不少。

普洱散茶多以嫩度划分等级,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边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边松,叶际边缘模糊。一般大益产的普洱茶较好。

生茶熟茶?一泡即知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仅从外观分辨普洱茶的好坏,难度较大。现在在马连道的御茶园等诸多茶叶经销点都设有品茶的业务。消费者如果选择购买某一款茶,可以提前试喝,这也为鉴别普洱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均需用滚开的水冲泡,在喝之前第一泡要先洗茶,从第二泡开始饮起。熟普洱茶的颜色黑红,不透明,喝起来似乎有些中药味,但十分醇厚,喝到七八泡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同头几泡有着明显的区别,嗓子可以感觉到甜味的回甘。一般普洱茶都可以喝10泡左右,一般,5年以上的熟普洱茶冲泡后的颜色虽然深,但相对更透一些。

生普洱茶的味道则与熟普洱茶完全不同,第二泡生普洱茶喝在嘴里的变化极为丰富,首先苦涩给予舌头极大的刺激,当咽下去之后,苦味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茶香。如果是17年的生普洱茶,应该在茶叶底还能看到鲜、活的绿色,茶汤较轻。消费误区

超过年限,逐渐”炭化”

虽然存放时间的长短会对茶叶的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时间并非没有限制。生茶由于发酵时间长,所以,保存年限在七八十年左右,而熟茶由于经过了“渥堆”发酵,保存年限在四五十年左右,超过了年限,生茶和熟茶都会逐渐”炭化”,相当于死亡。

时间越长,发酵越慢

普洱茶的定价主要受销售环节的影响,鉴别不得当,高价买来的茶饼也可能会是低档茶饼。业内专家表示,高档普洱茶的茶叶应是上等的毛茶,内外一致无拼配,再加上合理的发酵条件,主要是其自然发酵的过程,即口感、汤色、香气等综合内质的一种转化过程。尤其是10年以上的老茶饼,因为时间越长,发酵速度越慢,和两三年的茶饼也难以区分。

锡纸包装,不利发酵

目前,在北京的各大茶庄基本上以茶饼销售为主,其中以“七子饼”最受欢迎,”七子饼”每块净重375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而沱茶每个净重100克或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砖茶则以250克—1000克居多。一些锡箔纸包装的沱茶虽然外观好看,但却不透气,阻碍了茶叶自身的发酵。

普洱茶没有便携的真空小包装,也没有合适的茶叶罐能容纳。因此市面上的包装多为绵纸包装。

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因而纸质略黄,一些老茶饼内会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俗称”内飞”,也是识别的方式之一。

喝普洱茶所要经历的阶段


【香甜就是好茶】

初入普洱茶世界的人,往往都认为又香又甜的才是好茶。因为香甜的普洱茶是很容易让不喝茶叶的人接触的。但对于普洱茶来说,仅有香甜的茶肯定不是好茶。因为他们忽略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普洱茶带给人体头部的感受(口腔、喉咙等)。一个是普洱茶带给整个人从心情到身体的感受。忽略了这两个东西,基本上也就把普洱茶当作有点味道的水在喝吧。

这也就是你拿同一产区不同树龄的茶品给他说,他绝对会说是树龄小的茶好喝。如果通过一些手法制成的小树茶,更是他们的至爱。随着喝的茶慢慢多了,他们的口味不在满足当前,随着尝试的茶样多了。他们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当然,喝普洱茶的人都是一路交着学费过来的。就算有人指导你,也还是要交学费的。

【好茶就是难找】

随着喝的普洱茶越来越多,就会进入一个迷糊期,而这个迷糊期就是好茶难找。其实在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的时代,要找到一款好茶相对还是容易的,但我们往往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好好坏坏给你10款茶,你今天喝着这个好喝,明天喝着那个好喝,后天喝着又是另外一个好喝。而这种下去,你在10款茶中也找不到你认为好喝的,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从而你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茶不好。

常此下去,你慢慢地忘记是什么概念的茶,是什么山头的茶,是什么工艺的茶。你在交了很多学费之后,在你自己的身体和感觉中形成一种本能。在一看一闻一喝之中,大概的价位和品质已经自动形成了。这时你对于好茶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别人跟你不同你还会争辩。

【好茶就是好喝】

度过了普洱茶的迷糊期,这时的你就会像古人说的“大道化简”,喝茶一切从简,不太在意别人的话语,也不太在意茶品的价位和名气等。在意的是喝的茶能否带来一种心情和身体上的舒适感。而达到这两种情况的茶就是好茶。这时候喝的茶进入身体,本能已经会告诉你什么是好茶,并不需要去跟别人解释什么。也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什么。

当一个喝茶10多年的老茶客真心给茶的点评是“好喝”时,千万别以为他是忽悠你的。当然,“礼貌”性的说好喝时,你也要听得懂。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从新茶到十年陈,普洱茶都经历了什么?_普洱茶》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从新茶到十年陈,普洱茶都经历了什么?_普洱茶》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新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