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送茶叶

发布时间 : 2020-06-19
花茶送杯子 送红茶 送客户送雨花茶还是碧螺春

花茶送杯子。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蔡元培送茶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蔡元培送茶叶》内容,感谢阅读!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茶叶可以清心,茶叶能解毒去疴。

1916年12月,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因十分佩服胡适的才华,蔡元培将当时在美国留学的胡适聘为北大教授。

从一名留学生到中国“第一学府”的教授,且月薪260元,比最高的只差20元,由此胡适感到压力很大。第二天就要登台讲课,他一点儿信心也没有!

正在忐忑之际,蔡元培来到了他家,怕冷落了客人,他不停地说着话,蔡元培只顾饮茶听着。

“校长专程前来,为何什么也不说?”胡适想问问,没待开口,校长已起身告辞。

到了门外,蔡元培忽然停住,说:“我聘你到北大来,就是信任你!”说完便走了。想到胡适明天就要讲课,心细的蔡元培是来给他打气鼓劲的。见胡适口若悬河,状态还不错,也就没说什么。胡适明白校长的来意后,眼睛顿时湿润了。他要送送校长,被蔡元培阻止了。胡适回到屋内,将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又认真温习了一遍。

由于蔡元培的细心呵护,胡适的自我努力,他在北大很快站稳脚跟。到校第二个月,学校就将他的月薪增到280元。

1918年,胡适编著《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元培亲自为其作序,并大力推荐,胡适由此一举成名。

蔡元培对胡适的提携帮助,以及胡适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他们说:为什么一个年轻人一进来就能领到高薪?何以“猖狂激进”的胡适能如此目中无人?甚或有人说,胡适浸淫西学,有可能外表是中国人的皮,心却变成外国人的瓤儿。很多人直接找到蔡校长,提醒他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为胡适蛊惑”,以免失节。

不久,蔡元培给对胡适不满的人每人送了包茶叶,却没有给胡适,那些人可高兴坏了。一天,有人想就送茶叶的事证实蔡元培已疏远了胡适,蔡元培却说:“胡适的肚子是干净的,一心办学为民。而你们个个妒火中烧,一肚子歪点子、脏思想,茶叶能清肠胃,送你们茶叶是帮你们解解毒。”

胡适后来被人们誉为“旧学邃密”且“新知深沉”,北大因胡适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

人如茶叶一样,要有一颗草木的自然本真之心。正因为蔡元培的自然本真,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带给学界一缕清新之风。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蔡元培送茶叶》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经网扩展阅读

裴迪《送童子下山》茶诗品鉴


【送童子下山】 裴迪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详解】

金乔觉初到九华山时,环境十分险恶,条件十分艰苦,金率领僧徒垦荒开地,将带来的种子如黄粒稻、金地茶等播种于九华山上。至唐代中叶,九华山被辟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香火兴起。至明代,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形成金地藏、文殊师利、普贤王、观世音四大菩萨道场圣地,九华佛茶也成为僧家珍爱、世人喜爱的优质名茶。从此诗中“瓶添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的句子,可以看出金地藏对茶的喜好及茶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

地藏,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佛经说,他是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现身六道,救渡天上以至地狱一切众生的菩萨,认为他像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故名。

皎然,字清昼,本姓谢,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人。唐代著名诗僧,有《皎然集》。

送茶礼要注意 避免送错被笑话


随着人们对茶的喜爱,在送礼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送茶礼。为此,我们精挑细选了八款饱含心意又特别的茶礼品,从茶叶到茶具到茶点到茶的配件一应俱全,当然送茶礼要多注意,避免送错被笑话。或许正为此发愁的你在看完此篇的刹那就会有了好主意。

一、人情的茶碗和驯壶

茶碗源于唐、宋而兴于明,在当时用茶碗品茶,是人们日常生活里俗事之美的一种仪式。茶碗里的茶香飘起,像清晨的阳光照耀山林、淙淙溪水畔的松林在风中飒飒轻响,一切关于自然的美好想象都在此体现。

都说如果能明白人生的享乐之碗是这么小,就会对大自然的赐予心怀感动,而能把握事物短暂的美好就不得不说是人生最大的智慧。而驯壶则更具有辩证的人生哲学,是人驯壶还是壶驯人?紫砂的茶壶一向以来非茶道高段位者不敢碰,更需要理解和缘分。

所以,为自己挚爱的人定制一只茶碗和驯壶吧,乳白色的茶碗莹润而轻透,朴拙的青花淡淡地晕染,紫砂壶则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光辉,大美在无声中体现。宛如时装的高级定制,茶具的定制也悄然兴起,与批量生产的茶具相比,更用心也更独一无二,有时候时尚便体现在生活的细节处。

适合人群:精致生活、爱茶、爱瓷器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已到一定程度的人。

心意体现:可以根据对方的性格和喜好来选择杯子的花纹和茶壶的形状。

二、茶宠

说是茶宠不如说是给喝茶增添乐趣的小玩偶。一般的茶宠都用紫砂材质做成,因为紫砂有灵气并通人性,跟随主人的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发出一致的气场来。关于茶宠,只要用心挑选就能有别致的款式。

刚买来的时候会是很新的紫砂色,或红或紫或偏白,表面微微起砂,感觉到的是一种未开化的气息。带回家养在茶台上,每天喝茶的时候也给它喝一口,在把玩中摩挲,天长日久的滋润,它的色泽也会慢慢地释放出来,不是油亮的光,而是含蓄柔和的哑光色,表面的不平被磨去,手感也越发圆润。

其实养茶宠的乐趣在于自己的参与,像种花一样,浇水剪枝事无巨细,等到开花的一刹那,你将会得到所有的满足。在每天的茶水滋养中,我们都充满着内心的期待和心意,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它宛如有了生命一般的时候,心中会是何等的欣喜。

适合人群:有雅兴并能持之以恒的人。

心意体现:有些人喜欢动物的造型,有些人喜欢静物,最能体现你对朋友的了解程度。

三、锡制茶叶罐

用瓷制的茶叶罐不稀奇,因为谁都知道瓷无色无味之余,也不像紫砂会吸茶叶的味道,所以用它来做茶叶罐是最保险的选择,可是你也许不知道,有一种材质的茶叶罐比起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锡。

古时候的人喜欢用锡来净化水质使味道更加清甜,锡对人体无毒无害,性喜凉。一般来说金属都会有种所谓的金属味,可是锡却偏偏没有,也许就是天赐予我们的良品。用锡制成的茶叶罐因为自身的材质,密封性相对其他来说更强,而且因为罐身比较厚实,罐颈高,温度恒定,保鲜的功能就更胜一筹。

好茶叶需要好的茶叶罐来储存,尤其是娇嫩的绿茶,对保鲜的要求更高,若是用不好的茶叶罐,营养和味道都会流失,也容易变质,对于好茶,不得不说是个浪费,这也是爱茶之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但要注意的是,尽管锡制茶叶罐和绿茶能配合得天衣无缝,但却不适合普洱等重发酵的茶叶,因为它们需要与空气接触才能更好地发酵和体现自身价值,放储在锡制茶叶罐中反而弄巧成拙。除此之外,锡罐绝佳的保鲜密封功能,也使它非常适合保存咖啡豆或雪茄。

适合人群:喜欢喝绿茶或轻发酵茶的人。

心意体现:放传统茶叶的还是选择传统图案的茶叶罐比较好,在感觉上也更加搭配一些。

四、茶叶

既然是关于茶最直接的礼物,就要再精心一些选择别样的好礼。说得再多,茶也只是那茶,但茶叶的背后有没有故事,有没有用心才是我们现在要关心的重点。时下流行的个性定制茶具也开始在茶叶上慢慢体现,少量生产的茶叶不仅能保证质量,也能让自己独特的品位在这些细节中体现。

找一个有口碑的茶园,精选每一片被雨露滋润的茶叶,用最合适的方法对待制作,再封存在保鲜的茶叶袋子中,用散发着自然气息的牛皮纸袋装好,静静等待有缘人来打开,相信这一刻的对话会充满了人情。老枞、大红袍,想到的茶叶都可以概括在内,只不过茶叶江湖的水太深,找一个靠谱的机构来帮助完成茶叶定制很关键。

适合人群:喝茶高段位,懂茶并爱惜茶叶的人。

心意体现:可以类似Tastingmenu一样选择在茶盒中搭配不同的小份茶叶,既能在开封后短时间内喝完一种茶,省去储存的麻烦,也能品尝到更多的好滋味。

五、便携茶盒

相信每一个喝茶的人都会希望能有一套方便携带的茶具,要求不高,但起码要小巧灵活,虽然小但喝茶所需要的基本物件却一样都不能落下。打磨圆润的木制双层盒子盖在一起的时候,加上同样木制的手把,特别像古代极富生活气息的食盒。

不止外形讨人喜欢,它的功能也实在不能小看,打开来的第一层中空木盒可以当茶托,也可以是洗茶、洗杯倒水的承载体。第二层木盒是装杯壶的,因为瓷器易碎,所以在四壁和隔断都有很安全的保护垫,一只茶壶、一个茶叶罐、一个茶海、两只茶杯刚好装满。随时随地都可以一杯清茶赏风论月不再是美好的想象,春夏之间,花荫下摆开茶席,是多么风雅和时尚的一件事情。

适合人群:经常和朋友相约外出喝茶的人。

心意体现:有心人会再帮茶盒配好茶具。

茶艺师,绝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


茶艺师,绝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茶艺师,茶文化的传播者,而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茶艺师是一个综合素养要求高的职业。在优雅的品茗环境,一低头,一举杯,举手投足间都是优雅。如果有客人对茶文化不是很了解,茶艺师就应该给他们详细的讲解,包括各种茶的特点、口味、产地等,并且还要负责泡好茶,然后告诉客人,为什么要用这样器皿、这样的水温、这样的程序来泡这种茶,让客人喝了茶,也懂了茶。有些客人不仅仅是来喝茶,还为了解茶和茶文化的知识。

合格茶艺师应有的素质:

1、首先,要懂茶,掌握丰富的茶知识。比如茶的品种、各类茶的主要生产场地、特性,懂得如何来鉴别茶,对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有一定了解。

2、其次,在懂茶的基础上要泡好茶,掌握泡茶的技艺。泡好一杯茶并非易事,要懂得如何选茶、择器、置水,要掌握好茶与水的比例、泡茶时间和浸泡程度。懂得了这些知识之后,还须用心去泡,因为茶汤的颜色、香气与滋味、口感,完全可能因为不同泡茶者的技法和感觉而不同。如果不是用心去钻研,而是按部就班地机械操作,很难泡好茶。

3、再次,要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所了解,唐诗宋词、书法绘画,了解了一些古代文化,再来理解茶文化,就能够触类旁通。

4、最后,茶艺师多少需要懂得一些插花的技巧、花语及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最好再懂得一门外语,可以与其他国家的茶文化爱好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可以向海外人士介绍中国的茶文化。

很多时候,茶叶只是一种载体,对于茶艺师来说,要能够运用好背景、服饰、配乐、演说等,来烘托出一种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切地感受茶、了解茶,让人们在浮躁、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到宁静、淡泊的氛围。茶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养。

作为职业茶艺师,在陶冶情操的同时,难免会关注薪酬问题。在茶淘玩家,茶艺师不仅仅是泡茶,也不仅仅是卖茶,她更像是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传播者。在这个整合了多种资源的平台上,茶艺师的薪酬,soeasy!

皎然《饮茶歌送郑容》古诗全诗赏析


饮茶歌送郑容(皎然 唐诗)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皎然,中国唐代僧人、诗人。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自称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幼负异才,生性与佛道相合,早年即倾心佛理,成年后就削发为僧。从灵隐寺戒坛守直律师受戒,于毗尼道,尤所留心。后又“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及中年,又专意于禅,“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曾与灵彻、陆羽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为莫逆之交。皎然出家后,始终不忘吟诗。赞宁《高僧传》称赞他“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皎然常以诗会友,与同时代的许多文人学者如于、颜真卿、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等,都过从甚密。湖州刺史颜真卿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也曾邀请皎然参加。著作有《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今不见传,另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等传世。

点茶、送茶与斗茶的历史演变


点送茶是茶道与民俗的结合,颇富民间色彩。宋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浮浪子弟一方面继承唐代的品饮艺术,但另一方面却抛弃了唐代茶道基本精神,将饮茶变成了玩茶,分茶、斗茶便是他们百无聊赖的创造。

提茶瓶者沿门点送茶在"朔望日"显得最为重要,朔日是农历每月初一,望日是农历每月十五,是早晚三炷香祭祀家神的日子,茶在西周时代曾作祭祀品,南宋临安的百姓们或许以茶代酒,是否古风犹存?待考。提茶瓶者点送茶遇上本街婚丧之事还起着"往来传语"作用,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载: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邓之诚的注解云:提茶瓶即是趁赴充茶酒人。寻常月旦望,每日与人传语往还,或许集人情分子。看来提茶瓶者利用点送茶之机,在本社区内传递信息,如某家老人去世,某家少壮夭折,某家嫁女,某家娶媳,某家做寿,某家乔迁……这些社区大事全靠提茶瓶人"传语往还",有时还当"分子头",歙钱集体送礼。提茶瓶者点送茶不仅给千家万户送了茶,还送去茶之精神:致清导和。于联络感情、和衷共济大有裨益。

上面所提到的东京,即今之开封,时为北宋都城。说明提茶瓶点送茶早在北宋就已有之。

点送茶另一方式是"龊茶",送茶人是"街司衙兵百司人",身份不高贵,但比寻常百姓是楼上铺晒席--高出一篾片。就因为有那么小小一点权势,他们便可借点送茶之机,敲街市商贾的竹杠。和尚道士也点送茶,以广结善缘,沽名钓誉,并借机张罗"生意"(为人办法事),以此作进身之阶。

在南宋大酒楼还有另一种点送茶。食客登楼就座,便有跑堂的"提瓶献茗",待以上礼,别具一格的是盏中加入时令鲜花,以增茶香,称之为"点花茶"。

分茶游戏始于北宋末年,蔡京著《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一件事: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徽宗皇帝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宴会之上徽宗露了一手:令近侍取茶具,亲自煮水煎茶,注汤击拂,其手法妙在不同于一般点茶,盏面乳白色,幻化出"疏星朗月"图象。

这便是古怪刁钻的分茶游戏。要求击拂后盏面的汤纹水脉的线条、多彩的茶汤色调、富变化的袅袅热气,经茶人臆想,组合成一幅幅朦胧画面,状若山水云雾,状若花鸟虫鱼,状若林荫草舍……称之为"水丹青"。据说僧人福全最擅此道,他甚至能将茶汤幻成一句诗,若同时点四盏,便得四句诗,并连贯成一首绝句。这位分茶能手颇有名气,常有施主请求他表演,以一饱眼福。福全骄矜自咏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尽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这位僧人自视甚高,竟不把茶神陆羽往眼里瞧。社会风气如此,也难怪这位和尚自吹自擂。

宋代诗人咏分茶游戏的诗句有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矮低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杨万里的《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写的最生动传神,诗曰: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声,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人不满足于实实在在的煮水、击拂,而将茶事升华为一种奇特的不可思议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从茶事中"分"出一个未载入艺术史册的艺术门类。显上人就是当时颇有造诣的"分茶艺术家",巧手击拂,竟在盏面形成这样的画面:高天行云,飘飘浮浮,游离不定;万木萧索,江影幻变,不可捉摸。倾瓶点茶,线条潇洒,盏面又如现狂草,字体雄健遒劲。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茶画",有如今之抽象画,却昙花一现;有如今之朦胧诗,却无法印成铅字。宋人游戏人生并不足取,但他们对艺术的灵性令人佩服。或许他们缺乏唐代艺术家的大气派,但丰富的想象力及细腻的艺术感觉并不逊于前人。

分茶或许过于雅奥,在宋代并不普及。蔚为全社会风尚的是斗茶。

斗茶又叫"茗战"、"点茶"、"点试",是茶事中的"兢技项目"。主要比赛煎茶、点茶和击拂之后的效果:一比茶汤表面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汤花面以鲜白为上,象白米粥冷凝成块后表面的形态和色泽为佳,称之为"冷粥面"。茶末在茶汤面分布均匀,形成"粥面粟纹";二比汤花与盏内壁相接处有无水痕。汤花紧贴盏壁而散退叫"咬盏",不佳;汤在散退后在盏壁留下水痕的叫"云脚涣乱",亦不佳。两条标准以第二条为最重要。比赛规则一般是三局二胜,谁水痕先出现便叫输了"一水"。苏东坡有诗云:"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谁争先。"另有附加标准,是比较茶汤的色、香、味。色尚纯白、青白、灰白、黄白次之。为了便于较色,茶盏流行色以黑为佳,普遍使用的是黑色兔毫建盏。

描写斗茶的诗作如北宋晁冲之的"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一方面慨叹世风日下,一方面又欲罢不能而随波逐流,在《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写道:"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大文豪苏东坡倒乐此不疲,《西江月》一词吟道: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经苏东坡这么一美化,斗茶倒成颇有诗意的雅事。

斗茶源于前朝,兴于宋代,究其原因:一由于宋代城市经济发达,丰裕的物质生活刺激了人们对茶艺的进一步探索,于是茶道社会化、大众化,并成为一门娱乐艺术。斗茶传入日本,日本僧人去其游戏人生的一面,赋予庄重严肃的主题。重新设计近乎罗嗦的程序,从而改造成今之日本茶道。在本书前面已论及。再者,宋代政治不重开放,而重"内修",治国的重心着眼于国门内之事。虽有外患内乱,大部分时间是"太平年月"。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安而忘危,连皇帝宋徽宗也有闲心著《大观茶论》,以品茶为乐,何况一般庶民百姓?所以,当时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下至浮浪歌儿、市井小民,无不以斗茶为能事。

点送茶、分茶、斗茶在宋代兴盛,风光了二、三百年。宋亡于元,蒙古族入主中原,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虽未能取代中原的农业文化,但已如洪水猛兽在中原大地冲击扫荡一番。蒙古人也要饮茶,但那因为吃了牛羊肉片,要用熬煮得发苦的茶汁化食去腥膻,并不解茶道,对斗茶之类的游戏更不感冒。皇帝忽必烈不欣赏,茶道自然遭到冷落。到明朝烹茶由煎茶变成冲茶,斗茶之类游戏随之消逝。茶宴·茶话·茶会以上三者皆由"煎茶待客"演化而成的聚饮方式。茶宴源于魏晋,兴于唐代,重在宴请;茶话是品茗清谈,重在一个"谈"字,或叫"闲聊";茶会是以茶聚会,重在社交;茶话会是后二者的结合,今已风行全国,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送茶礼 不必追求外包装 要因人而异


一到节日送礼时,很多人会在这一特殊时期选择茶叶,而市面上的茶叶礼品五花八门,让人们挑的眼花缭乱。其实,送茶礼是有讲究的,不必追求外包装,要因人而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节日送礼,很多人都会追求上档次的礼物包装,这样送出去也会显得倍有面子。在此小编想说的是,如果送茶礼的话,没有必要追求外包装,因为市场上被“过度包装”的茶叶,其性价比绝对很低,因为这类送礼茶叶价位肯定很高,里面的茶叶也许就是普通的茶叶而已,根本没必要买这类的茶叶礼品。倒不如买一点偏小清新、精致风格的茶叶礼品,不仅精美、符合年轻化,而且性价比也是不错的。

对于节日买茶礼来说,一定要根据节气来定,这个时候如果送人一大罐的绿茶,这类的送礼茶叶价位肯定也不低,但是你买到的可能是夏秋茶或者是已经存放了快一年的陈茶,并不应景。倒是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冬季饮用的茶,比如熟普、乌龙、红茶等,即能体现节日的“红红火火”,在茶叶的保质期上也有一定的保障。

选任何礼物都必须因人而异,送茶礼也是一样的,年轻的女性朋友大多需要红茶的甜润、中年成功人士会更爱乌龙的韵味和普洱的霸气、老年人则更适合熟普和黑茶的温和,所以买茶送礼还需对症下药,因人而异。

茶叶的口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新茶友或者茶小白来说,普洱茶过于苦涩,难以接受,而对于老茶客来说,绿茶、红茶偏清淡。因此,在送茶礼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对方的茶龄和偏好,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送一些便携易冲泡的,经常喝茶的人士则可以选择普洱、乌龙这类深受老茶客喜爱的品种。

茶叶送礼本是一件好事,可别因为选错礼物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在送礼茶叶价位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茶叶。所以希望各位茶友在选茶礼的时候都要多多注意,让自己送出的茶礼体现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裴迪《饮茶歌送郑容》茶诗作品释义讲解


【饮茶歌送郑容】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释义】

铛(chēng),温器,金铛,指茶铛。

缃(xiāng),浅黄色。

祛(qū),除去。

忧栗,即忧慄,犹忧惧。

香炉,山名,又名香炉峰,在庐山之北。

虎溪,水名,在江西庐山下。

【详解】

佛教讲究戒、定、慧。戒忌荤腥,烟酒不宜,而视茶为圣洁之物;定、慧则为坐禅,茶有驱睡的功效,更是必不可少。因此,郑板桥有一副妙联:“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诗僧皎然是陆羽的好友,喜饮茶,善品茶。此诗中“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是赞颂茶祛病健身、荡胸涤烦的功效。

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茶诗作品欣赏


皇甫冉

(714—767),字茂政,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十五年(756)进士,授无锡尉,大历初迁右补阙。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释义】

菉(lù),草名。

【详解】

唐时饮茶之风盛行,但开始时是一种不讲口味、解渴式的粗饮,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所言:“称茗饮者,必浑然以烹之,与夫瀹(yuè)蔬而啜者无异也。”意思是当时的人们将茶叶煮后,像喝菜汤一样饮用。陆羽为了改革这种粗放的茶饮方式,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深入茶区,在深山老林、幽谷古寺,比较茶叶品种属性,发展种茶制茶技术,并于公元780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此,人们将茶的粗饮方式改变为艺术品尝。此诗是皇甫冉避难阳羡山中时所作,真实地反映了陆羽历尽艰辛从事茶叶采摘与研究的过程。

皇甫曾,字季常,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定十七年(758)进士。官历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皇甫冉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