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伊朗茶俗

发布时间 : 2020-07-24
茶文化背景下茶具的发展历史 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茶俗 下火的花茶

茶文化背景下茶具的发展历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化视野下的伊朗茶俗”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想了解《文化视野下的伊朗茶俗》知识吗,丰富的《文化视野下的伊朗茶俗》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茶叶传到伊朗的时间距今约1000年,但伊朗开始种茶的历史不长,在19世纪末叶才有了茶树的栽种。到20世纪50年代,伊朗里海南岸才陆续出现茶园,多为家庭经营的分散茶园。虽然发展过程颇多曲折,但是伊朗茶叶市场总的趋势是一直向前发展的。

伊朗的茶叶产量和进口量同步增加,近年来,伊朗每年的茶叶消费已上升至10万吨左右。大宗茶叶由国内生产,其余部分则从印度、中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口。

促进伊朗人喝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原因。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教是禁酒的,《古兰经》和“圣训”都认为酒“使人失去礼智,彼此怨恨,是罪恶之源”。哈里发欧麦尔当政期间(公元634年至644年)曾三令五申下令禁止饮酒、酿酒,甚至下令砍掉所有的葡萄树,连带葡萄图案的装饰也要抹掉。时至今日,虽然世界上有些伊斯兰教徒已开禁,但在伊朗酗酒、酿酒或走私酒,一经发现,轻者坐牢,重者死刑。而茶不像酒那样会使人迷失本性,所以伊朗人只要有空就会喝茶。伊朗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伊朗饮茶的特点和长盛不衰。许多伊朗人每天非茶不欢,而每天喝茶的次数也多得惊人,一天十五六杯茶是最起码的。

伊朗人尤其喜爱红茶,而他们品茗的方法十分独特,体现了伊朗特有的品茗习俗。它既不属于清饮,也不是西亚、欧洲那种与其他食品相结合的调饮文化系统,而是别致的“含糖吸茗”。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品茶方式。新沏出的红茶略苦微涩,西方人一般加牛奶,而伊朗人从不加奶,只加方糖,而且用法特别。红艳的红茶端来后不是细细品味,更不是牛饮,而是拿块特制的方糖直接放在口中,含着吸茶。糖块融化的快慢决定茶水的甜度,用这种饮茶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茶水的甜、涩、香等各种口味。而且,伊朗人还要求,但凡是送到客人面前的茶必须是琥珀色的纯茶水,杯子里不能含有茶叶渣滓。

伊朗人品茗对茶的器具也有相当的要求,香茗配好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伊朗人的茶杯是玲珑剔透的玻璃杯,并且玻璃杯也是红色的,这样杯色与汤色相映成趣,艳丽别致。伊朗人在饮茶时候,通常配置一把长颈水烟壶,可以一个人独用也可以几个人共用。水烟是一种比卷烟、早烟相对环保型的烟,许多有害气体经过水会被过滤掉,口感也会好些。边品茶边抽水烟,再欣赏着大自然的风景,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雅趣。

喝茶不仅健康,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伊朗喜欢以茶代酒款待来客,因为他们认为茶是一种美好的物品,是精神的象征,是崇尚文明的表现,更是一种美德。茶宴、茶会、茶艺、茶话等都属于客来敬茶的范畴,主人通过茶作为媒介可以为客人洗尘、致敬、叙旧、同乐、祝福。伊朗人常在工余闲暇,或往茶室一坐,或在沙发上一躺,沏上一壶好茶,悠然自得地细吸慢斟。此时饮者会感觉香郁味醇,醒脑提神,忘却了一天的烦恼。

伊朗的茶室风格各异,其中最有情调的茶馆是室外茶室,里面种着树木、花草,有的还设有中央喷泉。这种茶馆叫花园宾馆,夏天时生意很红火,人们可以在里面边喝茶边乘凉。泡茶的在室内,喝茶在室外。在伊朗的室外茶室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能够在品茗的同时与山水林木相依相偎,人、自然和饮茶环境融为一体,这恰恰体现了伊朗人饮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红色玲珑剔透的玻璃杯盛着红艳的茶水,旁边放着一把茶壶,一支长颈水烟壶,代表饮茶形式、器物的和谐统一。其实这也正是中国古代茶文化追求的品茗意境,即人与自然的相契和谐,中国明代的大部分茶画都是反映山水林木和宇宙间广阔天地的作品。繁忙之余,步入茶馆,沏上一杯红茶,看壁上字画,观杯中汤色,亦浓亦淡,如酽如醉;赏手中茶具之别致,或古朴大方,或精巧玲珑,香雾缭缭,云气袅袅;细吸慢饮,悠悠回味,只觉齿颊留香,清香扑鼻。

伊朗甚至还有很多茶室是由一些浴室改装来的,每个大堂中间是一方清泉,周围分出若干区域,每个小区自成体系,就是相互独立的小包间。这些建筑风格一般都沿袭古式,看不尽的雕梁画栋,在这些地方品茶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古色古香的伊斯兰风情。伊朗是个具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政府很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所以在当地可以看到很多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茶馆。这些茶馆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其饮茶器具、内外装饰、服务员服装等都还原历史,坐在其中品茶就好像回到了波斯古文明时代。

本文《文化视野下的伊朗茶俗》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cy316.com延伸阅读

婚礼茶俗:聘妇先“下茶”


茶,又叫茗,它既是饮料,又是吉祥物。

古代认为茶的功能很神奇,传说有一种仙茶名为大茗,生长在丹丘,能得而饮之的人即可羽化而登仙。古代有一个余姚人叫虞洪,他进山采茶时遇到一个手牵扯三头青牛的道士,道士把虞洪带到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善于饮茶,很早就想见见你了。这座山中有大茗,你可以采摘回去。饮茶后千万不要把瓯中剩下的茶末倒掉。虞洪大喜过望,马上回家做好准备,然后带领家人进山,果然采得大茗仙茶。

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是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该书从采茶、制作到包装都有详细的描写,就连用什么水泡茶、用什么茶具饮茶也有研究,据说煎茶法是他发明的,故后来陆羽被奉为茶神。唐以后专门经营茶叶的店铺都供奉陆羽,当交易成功时,常以茶来祭祀这位茶神。

因种茶树必然会生子,但不能移植,移植了子就不再生,因此茶有专一和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常被用于婚姻嫁娶的礼仪中。按传统风俗,男家聘妇必然以茶为聘礼,这种聘礼叫下茶,而女子家接受聘礼叫受茶。以茶为聘礼,是希望受聘的女子不再动摇,结婚后早生贵子。《红楼梦》中,王熙凤曾跟林黛玉开玩笑说: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妇?就是借茶礼的风俗来说话。直到现在,有些地方男家给女家的聘礼中往往还有茶在里面。

“俗”文化:茶俗、婚俗、温汤浴


旧志载:“武宁为县,僻在万山中……其俗淳朴,其民力本。”乡风纯正,民俗淳厚,凡待人接物、婚嫁寿丧、节日喜庆,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

茶俗:香茶一杯迎客来

凡是到过武宁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只要你进了门,主人必先奉茶一杯。茶有菊花茶、芝麻豆子茶、炒米茶、玉芦茶、薯砣茶等等。

泡茶用的菊花既非供观赏的盆菊,也非药用杭菊,而是植于田边地畔茶园篱下的“茶菊”。寒露或霜降期间,菊花盛开,农人将菊花采至家中,掐去花蒂,揉碎花瓣,洗净晾干,以盐渍之,装入罐中压紧封口,数日后便可用泡茶,储藏经年不坏。菊花茶有以单一的菊花入茶的,也有拌有多种佐料,较为普遍的是以桔皮冼净晾干,剪成细粒,再以芝麻相杂,与菊花一同盐渍储存,冲泡后杯中橙红与青白相间,色味俱全。

炒米茶俗称“米炮茶”,以糯米浸泡晾干,放入大锅内爆炒,加熟黄豆拌和,饮时用温开水冲泡,放糖或放盐,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行旅客商或外出求学多以此作干粮。平时家中也多有储备,尤以春节前后为最,多以此茶待客。

薯砣茶为武宁特有。秋冬时节,山背人把地里红薯收回家,洗净切成小小四方块,或是鲜薯砣,或是晒干蒸熟又晒干储藏的干薯砣。煮熟后撒上熟芝麻、花生米,碗面上飘着几片茶叶,味道特别,乡风独醇,是山背人待客的头道茶。

婚俗:大红花轿娶新娘

俗称结婚为红喜事,除大操大办外,整个过程如纳采行聘、择吉迎娶、拜堂成礼,均须按祖传的规矩办事。男女双方经月下红媒牵线,男方将议定聘礼择日送至女方,互换生庚八字,称行聘、纳聘,一经行聘,终身已定,不能改变。行聘后,由男方选择迎娶日期,附礼送至女家,女家回贴应允。届期,新郎伴随花轿到女家迎亲,富裕之家请人出一上联贴于轿门,由女方对出下联。新娘上轿由其兄背上轿,不能踩娘家土地,并由其兄弟伴送。上轿前娘家女客集于房中,与新娘一道边劝边哭,谓之哭嫁。吉时一到,举行拜堂,先跪拜天地祖先,继拜父母亲戚长辈,受拜者赐与红包,夫妻交拜后酒筵正式开席。

三日回门,必备礼物。在娘家夫妻不能同床,分开就寝。感情深者或农村正值农忙季节,住宿一晚即归。

汤池浴:温泉水滑别样情

九宫山下有一处温泉,水汽蒸腾,热浪翻滚,清人傅燮鼎曾赞曰:“乾坤造化炉,水火神仙气;丹灶冷陶姚,山阳泉自沸。”该温泉主要分为两处,相距300余米,上面的泉池叫上汤,下面的泉池叫下汤。当地人不论季节时令,均以洗温泉浴为赏心乐事,流传下种种风情乡俗。

上汤大汤池,有四五十平方米,水质清滢,水温适宜,特别适合洗浴。每日傍晚,山里人吃过晚饭,男人手拎一条大浴巾,慢悠悠踱至汤边。女人则携子扶幼,挎篮衣裳,紧随其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满汤的人头,满屋的喧哗。捣衣声,笑骂声,混成一片。

日韩茶俗的文化特点介绍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因为气候、土地、生活习惯等传统文化的不同,饮茶的文化也就不尽相同,下面为大家介绍日韩茶俗的文化特点。

日韩茶俗文化特点

韩国的“饮食茶”

不要总认为韩国人喜欢吃泡面泡菜,茶也是他们的至爱,但他们大都喜欢饮食茶,喝红茶或者绿茶的韩国人不多,韩国人主张医食同源,故形成了独特的饮食茶,例如人参加蜂蜜的人参茶、生姜茶、桂皮茶、枸杞茶、木瓜茶等等。

最有意思的就是韩国每年5月25日举行的茶文化祝祭,其主要内容有韩国茶道协会的传统茶礼表演,如成人茶礼和高丽五行茶礼以及新罗茶礼、陆羽品茶汤法等。

日本以绿茶为主

日本人喝的则大多为绿茶,但日本人泡绿茶的方式与中国不同,日本人通常是抓一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水后马上就倒,每杯倒一点,轮番几次,令茶汤浓淡均匀。

除了绿茶外,日本人还喝樱花茶、大麦茶、紫苏茶、梅花茶等,但其实这些实际上不能算茶,就像中国的菊花茶,只能当是保健饮料而已。据说,现在日本的年轻人也开始喜欢喝中国茶。

以上就是日韩茶俗的文化特点。

茶与佛家文化(下)


佛教对茶文化事业的贡献

在历史上,佛教对茶和茶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饮茶之风佛教认为茶德精神,是与禅学相通和相融的,所以,提倡禅宗修炼时饮茶。佛教信徒遍及整个中国;加之僧人行遍天下,对饮茶的传播和号召力,比一般人更见效,速度更快,为饮茶很快普及到民间做出了贡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从此转向仿效,遂成风俗。说的是由于佛教的推动,使当时初不多饮的北方,也开始饮茶成风。

2、创造了饮茶意境佛教不仅提倡饮茶,而且还创造了饮茶意境,把饮茶与禅宗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诗僧皎然(约720─约789),是茶圣陆羽的挚友,自称谢灵运十世孙。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这里,皎然把饮茶过程中的静心、自悟贯彻到禅宗思想中去,使饮茶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神韵和精神寄托。所以说,饮茶便得道,可以涤昏寐、破烦恼、清我神,这样就把饮茶与佛教的大彻大悟联结起来了,使饮茶提高到一种新境界。所以得道,意谓僧侣虔诚苦心清修获得或成就了某种思想、功德或事业。

杭州的净慈寺,始建于五代。历史上寺僧提倡以茶悟性,因此颇多茶艺高手。宋时,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时,于元佑四年十二月卄七日到北山葛岭寿星寺小叙。南山净慈寺南屏谦师闻讯前去拜会,并亲自为苏氏点茶。东坡深知谦师点茶有道,品饮后更觉谦师茶艺高明。于是,当场作诗一首。一开始便称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接尾还说:先王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苏东坡还在诗中特别注明: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知于心,应之于手,非可言传学到者。对谦师茶艺,敬佩不已。事隔几年,苏氏再作诗《又赠老谦》。烹茶达到如此境界,实出僧侣之手。烹茶三昧手的典故,也一直为今人津津乐道。

3、最早提出茶道概念世上第一个提出茶道这一概念的唐代长兴抒山妙喜寺住持皎然,他与茶圣陆羽是忘年之交,是一个爱茶诗僧。在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最后说到三饮便得道时。对这个道,皎然又作何解释呢?皎然说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说茶道的含义,非常深奥。若要揭开它的全貌,只有神仙丹丘子知道。但在这里,却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发展史上,诗僧皎然第一个提出了茶道这个概念,比日本茶道之说要早600多年。如今说到茶道时,许多人认为出自日本人之口,其实它是地道的中国产物。

4、发展茶叶生产俗语说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佛教崇茶、尚茶,更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用亲手栽制的茶与诗人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它便是庐山云雾茶的前身。

唐时,有许多名茶出自寺院。当时浙江普陀山的僧人广植茶树,创制了着名的普陀佛茶。杭州灵隐、天竺两寺种的茶,这便是如今西湖龙井茶的最早产地。

宋代,贡茶产地福建建溪,其地从南唐开始便是佛教盛地。建茶的兴起,应是包括南唐僧人在内的历代僧侣努力的结果,才引起宋代朝廷的注意。又如福建武夷山天心观僧人栽制的大红袍,安徽九华山寺院僧人栽制的九华毛峰,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僧人栽制的罗汉茶等,无一不与僧侣有关。特别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历史名茶,或多或少地印有佛教的踪迹。

5、传播茶事文化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佛教对茶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茶的向外传播,更是功不可灭。

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随着天台宗、华严宗的往来,饮茶之风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据《东国通鉴》载,在唐时,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大廉),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全罗道之智异山。公元十二世纪,高丽的松应寺、宝林寺等着名寺院积极提倡饮茶,使饮茶之风很快普及到朝鲜民间。

中国茶传入日本,一般认为始于汉代,但有文字记载的是唐代,第一个从中国学习茶事的是日本来华学佛的高僧最澄。他于公元805年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佛后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近江(今滋贺县境内)的台麓山。接着日本高僧海空也几度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也带去饼茶和茶籽,他们都为中国茶种传到日本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最先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回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南浦绍明和在浙江万年寺学佛的荣西禅师。他们回国后,都将中国的饮茶之道,在日本寺院和民间广为宣传。高僧荣西还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宣传饮茶好处,使日本饮茶之风很快地普及开来。

次年(805),日本高僧空海又来华学佛,回国时(806),也经宁波出海回国,再次带去茶种,种于日本京都高山寺等地。此后,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六年(815)四月,巡幸近江,经过梵释寺时,该寺高僧、遣唐使永忠,亲手煮茶奉献,天皇赐予御冠。天皇巡幸后,下令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贡品。从此,日本茶叶生产才开始发展起来。

宋时,最先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回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圣一国师,还有南浦绍明,以及在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学佛的荣西禅师。他们都是经明州(宁波)回国后,将中国的饮茶之道,在日本寺院和民间传播开来的。高僧荣西还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宣传饮茶好处。加之荣西高足明惠的积极推广,使日本饮茶之风很快普及开来。

还有日本高僧道元,到宁波天童寺学法,后回日本静冈静牧之原巿的大圆觉寺修行,并将从四明山带去的茶种,播种于静冈牧之原一带。如今,静冈已成为日本最主要产茶区,其地所产的静冈茶始祖,就出自宁波天童寺周边的四明山区。

对佛茶的认识

何为佛茶,尚无统一认识。只有透过事物现象,方能看出事物本质。为此,综合相关资料,认为佛茶需符合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茶与佛教的缘由茶与佛教结缘,如上所说,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活需要和尚家风以茶悟性沟通神灵。但这几个阶段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更是由前因后果的。它步步深入的结果,便是茶禅一味,即茶理与佛性是相通的。

2、何谓佛茶凡能称得上是佛茶的,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凡佛茶,应是隶属寺院所有,僧侣培育采制的茶;(2)凡是佛茶,应是心灵上的养生、修心、悟性之物;(3)凡是佛茶,应是蕴含佛法意境,确保它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有机茶。

其结果是:佛意天成,茶是可以大彻大悟的。

3、佛茶的意境凡称得上是佛茶的,应该说这种茶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却隐藏在饮茶心中,虽不能言,却是能意回的。这就是:

(1)凡是佛茶,应体现出一种意念:相信有佛意蕴含其中。

(2)凡是佛茶,对僧侣而言,此是悟性之物,充分体现和的境界,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

(3)凡是佛茶,饮茶有利修性养生,饮茶有利于保佑平安。

总之,佛茶:应是佛门所有,能保持洁净(清洁化生产),还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悟性、保平安)。有了这种茶,能使净和力的境界,为其它茶所无法达到。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茶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更加可贵!

宋元茶文化(下)


现在的茶馆在南宋时被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粱录》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顾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当时称此为挂牌儿。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的专是五好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会人会聚行老,时称市买。

再有一些茶肆,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着名的如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一种称为花茶坊的茶楼,楼上专门安置妓女诱客,这些茶肆名为茶坊,实为色情场所。

绣茶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很精美,共有百夸,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斗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在蔡襄的《茶录》中已有完整的记述。

茶色: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丹能损茶味。

斗茶对器具的要求也很高。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汤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的话,那么分茶就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宋代陶谷在《清异录》中这样描述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

杨万里的诗作《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中也详细地记述了分茶的种种妙境。诗中称: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

当然,有的时候独自一人,用分茶来排遣一下心中的郁结,并不刻意追求其中的诗文画面,心绪随着碧云悠悠,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诗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指的就是这种分茶排忧之法。

元代的茶饮和茶文化南宋时期,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继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的北方金人统治区域中,却相对冷落。

公元1227年,蒙古军攻取西夏,1234年,又联合南宋又灭掉了金国,接着征服了吐蕃、大理和交趾后,于1264年把统治中心从和林(今内蒙和林格尔)迁至燕京(今北京),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1276年攻克临安,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元代统治者虽非汉族,在统一过程中也有不少伤农行为,但于此同时也推行过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编印《农桑辑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别二部书《农书》和《农桑撮要》中,都把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作为重要内容来介绍。这表明元朝统治者对茶业还是支持和倡导的。

元代茶饮中,除了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贡茶仍然延用团饼之外,在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产生,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

在用茶上,不管团茶或散茶,大多碾为茶末来饮用,如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七律七首中,对茶叶的碾、杵、煎有形象的描写,如玉杵和去舂素月,金刀带雨煎黄芽;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玉屑三瓯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

在茶叶饮用时,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似乎已经相当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集中地记述了当时的各种茶饮。

与加料茶饮相比,汉族文人们的清饮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蒙古族色目人对汉人有很强的歧视性和排斥性,不少汉族文人对元代统治者有种本能的反抗性,在元代统治者下,不少人采取了洁身自好的归隐生活方式,与统治者采取不合作态度。有的虽为朝廷命官,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在饮茶方式上他们也与之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钟情于幽雅的环境。

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他的许多诗句也毫无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万籁寂无闻,晓看平阶展素菌。茗碗纵寒终有韵,梅花虽冷自知春

南朝古寺惠山前,裹茗来寻第一泉。贪恋君思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我尝游惠山,泉味胜牛乳。梦想寒月泉,携茶就泉煮。

又如赵原《陆羽烹茶图》,其画风古朴,题诗清新。诗曰: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再如倪云林题《龙门茶屋图》诗云:龙门秋月影,茶屋白云泉。不与世人赏,瑶草自年年。上有天池水,松风舞沦涟。何当蹑飞凫,去采池中莲。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

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当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耶律楚材,他有诗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云南哈尼族的茶俗文化


有学者经过调查后指出,哈尼族是世界上最先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哈尼族种茶饮茶有深厚的文化根源。

哈尼族祭茶 哈尼族在每年初春举行的全寨性的祭祀活动“甫玛突”节,有一个对茶树的祭拜仪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的方式告诉茶树神已经是春天了,赶快从冬眠中醒来吧,祈求茶树多发芽。届时,主持祭祀的摩匹率众跪在一棵选定的古茶树下,不断诵经祈祷,神秘而又严肃。仪式过后,方可上茶园采摘茶叶。

哈尼族采茶制茶 在采茶时,哈尼族尽量做到两叶一心,保证了茶叶产品的质量,这种茶叶制成成品后,茶毛微白,叶心相拥,是上等精茶,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山村里的哈尼人家都用土办法制茶,他们把当天采回来的茶叶晾一个小时左右,烧旺火,把铁锅烧得通红后把茶叶投进锅中,不停地翻炒搅拌,同时渐渐减弱火势。这样杀青的茶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茶的新鲜度和茶叶所含的各种养分。杀青后,用手不停地搓揉,揉得越多越好。而后再用微火把茶叶烘干即可。这种茶叶泡出的茶水鲜绿透澈,清香四溢,耐泡耐渴。

哈尼族煮茶喝茶 煨酽茶,以土锅煨煮酽茶饮用,是哈尼族最古老的饮茶方式。将土质陶罐洗净烘干,抓适量的茶叶放入陶罐中,把陶罐置于熊熊燃烧的火塘边烘烤一段时间,烤至茶叶散发出诱人的阵阵清香时,将清水舀入罐中,再把陶罐置于火塘边煨煮。煨煮时间可长可短,既可煨煮片刻即饮用,也可煨煮1—2小时甚至更长,但以煮至罐中水剩一半时的色泽和口感最佳。正宗的哈尼族煨酽茶茶水色泽深黄带紫,味苦涩,兼有一股浓烈的烟熏味。“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清阮福《普洱茶记》),说的就是哈尼煨酽茶。

土锅茶是哈尼族的待客茶,一般均以精茶位原料。用清水将土锅洗涮干净,舀入清水,将土锅架到火塘边的锅桩石或铁三角架上,烧开锅中的清泉水,在滚沸的开水中加入精制茶叶,煨煮三五分钟后即可倒入杯中饮用。土锅茶水色泽金黄、幽香绵长、品味高雅。

青竹茶是哈尼族在山里劳动时常喝的饮茶方式。砍来竹筒,一端留节。竹筒里倒入适量清水,架在火塘架上烧煮,同时用火把茶叶慢慢烤至焦黄后投入竹筒中,再煮沸竹筒里的水,就烧成了青竹茶。青竹茶的汤色清绿中带黄,有竹与茶的清香味,慢慢品茗,清爽津甜。

哈尼族茶歌 哈尼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时候,烧起火塘,煮上煨酽茶,人们围坐在一起,就开始唱民族的创世古歌、迁徙史实等,其中茶歌也是他们经常唱的,唯一不同的只是茶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唱,别的如创世古歌、迁徙史诗等则不行。哈尼族的茶歌一般有“种茶歌”、“采茶歌”、“饮茶歌”、“情茶歌”等。哈尼族的茶歌唱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哈尼族茶疗 哈尼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用茶来作医疗保健,比如在眼睛感到疲倦时,他们会抓来一大把茶叶,取一个茶缸用沸水浸泡,把双眼移至缸口,让蒸腾上升的茶水热气不断熏眼睛,反复数次,眼睛的疲倦和痛感就会减轻,疗效明显。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出热痱子,将茶叶、生姜、葱等用热水浸泡后给孩子洗澡,亦可治疗热痒子等等。

哈尼族介绍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现有人口1253195人。

中国的饮茶文化(下)


清末西藏喇嘛教大型茶会至少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4000人一同饮茶,二是茶釜巨大。

古人认为饮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前三句正确,最后一句有失公允,应改为"多人得利",得些啥利呢?一利止渴,二利小憩,三利社交,四利获取信息。当今政界、商界、实业界乃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聚饮,茶是当今社会的"公关饮料"。就是今之文人生活在今之信息时代,要作文就必须进入公众社会,聚饮是了解当今社会芸芸众生现状的好场所,若一味效古人"月下独饮",纵饮得飘飘欲仙,亦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与时代隔膜便干涸了创作源泉,便无文可作了。点送茶分茶斗茶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茶道向民间性、娱乐性发展。点送茶是民间茶俗,分茶、斗茶是茶艺游戏。较之唐代,宋代茶事更多文化内涵。就古代茶事而言,唐代讲俭朴,明代务实,惟宋代花哨。宋人吴自牧着《梦梁录》卷十六《茶肆》中说: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请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这段文字记叙了南宋时代都城临安(杭州)的民间茶俗。文中讲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提茶瓶者。茶瓶是宋代盛茶用具,蔡襄《茶录》云: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茶瓶有嘴有柄,较之唐代的鍑和碗进了一步。点茶就是往茶汤里冲入开水,同时用"茶筅""击拂",即用竹刷子搅动浓稠的茶汤,要求汤面泛花而茶盏边壁不留水痕。提着茶瓶穿梭在巷陌街坊大概送的是点好了的茶,而不是开水,因为宋人是煎水不煎茶,水烧至"连珠"便要投入茶末,再烧一会儿,至"鼓浪"时即成"茶膏",然后注入开水,即可饮用。提茶瓶者沿门施茶,让街坊邻里无须自己操劳,便可马上享受品茗之趣。在宋代烹茶并不那么容易,有茶有水还得有闲,才可能耐着性操作茶事。沿门送茶这风俗很美,丰富了社区文化,定会受到市民们的欢迎,就如同今之市民欢迎快餐食品一般。提茶瓶是七十二行中之一行,职业侍茶人,是否无偿服务?无从考证。

提茶瓶者沿门点送茶在"朔望日"显得最为重要,朔日是农历每月初一,望日是农历每月十五,是早晚三炷香祭祀家神的日子,茶在西周时代曾作祭祀品,南宋临安的百姓们或许以茶代酒,是否古风犹存?待考。提茶瓶者点送茶遇上本街婚丧之事还起着"往来传语"作用,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载: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邓之诚的注解云:提茶瓶即是趁赴充茶酒人。寻常月旦望,每日与人传语往还,或许集人情分子。看来提茶瓶者利用点送茶之机,在本社区内传递信息,如某家老人去世,某家少壮夭折,某家嫁女,某家娶媳,某家做寿,某家乔迁这些社区大事全靠提茶瓶人"传语往还",有时还当"分子头",歙钱集体送礼。提茶瓶者点送茶不仅给千家万户送了茶,还送去茶之精神:致清导和。于联络感情、和衷共济大有裨益。

上面所提到的东京,即今之开封,时为北宋都城。说明提茶瓶点送茶早在北宋就已有之。

点送茶另一方式是"龊茶",送茶人是"街司衙兵百司人",身份不高贵,但比寻常百姓是楼上铺晒席--高出一篾片。就因为有那么小小一点权势,他们便可借点送茶之机,敲街市商贾的竹杠。和尚道士也点送茶,以广结善缘,沽名钓誉,并借机张罗"生意"(为人办法事),以此作进身之阶。

在南宋大酒楼还有另一种点送茶。食客登楼就座,便有跑堂的"提瓶献茗",待以上礼,别具一格的是盏中加入时令鲜花,以增茶香,称之为"点花茶"。

点送茶是茶道与民俗的结合,颇富民间色彩。宋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浮浪子弟一方面继承唐代的品饮艺术,但另一方面却抛弃了唐代茶道基本精神,将饮茶变成了玩茶,分茶、斗茶便是他们百无聊赖的创造。

分茶游戏始于北宋末年,蔡京着《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一件事: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徽宗皇帝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宴会之上徽宗露了一手:令近侍取茶具,亲自煮水煎茶,注汤击拂,其手法妙在不同于一般点茶,盏面乳白色,幻化出"疏星朗月"图象。

这便是古怪刁钻的分茶游戏。要求击拂后盏面的汤纹水脉的线条、多彩的茶汤色调、富变化的袅袅热气,经茶人臆想,组合成一幅幅朦胧画面,状若山水云雾,状若花鸟虫鱼,状若林荫草舍称之为"水丹青"。据说僧人福全最擅此道,他甚至能将茶汤幻成一句诗,若同时点四盏,便得四句诗,并连贯成一首绝句。这位分茶能手颇有名气,常有施主请求他表演,以一饱眼福。福全骄矜自咏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尽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这位僧人自视甚高,竟不把茶神陆羽往眼里瞧。社会风气如此,也难怪这位和尚自吹自擂。

宋代诗人咏分茶游戏的诗句有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矮低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杨万里的《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写的最生动传神,诗曰: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声,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人不满足于实实在在的煮水、击拂,而将茶事升华为一种奇特的不可思议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从茶事中"分"出一个未载入艺术史册的艺术门类。显上人就是当时颇有造诣的"分茶艺术家",巧手击拂,竟在盏面形成这样的画面:高天行云,飘飘浮浮,游离不定;万木萧索,江影幻变,不可捉摸。倾瓶点茶,线条潇洒,盏面又如现狂草,字体雄健遒劲。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茶画",有如今之抽象画,却昙花一现;有如今之朦胧诗,却无法印成铅字。宋人游戏人生并不足取,但他们对艺术的灵性令人佩服。或许他们缺乏唐代艺术家的大气派,但丰富的想象力及细腻的艺术感觉并不逊于前人。

分茶或许过于雅奥,在宋代并不普及。蔚为全社会风尚的是斗茶。

斗茶又叫"茗战"、"点茶"、"点试",是茶事中的"兢技项目"。主要比赛煎茶、点茶和击拂之后的效果:一比茶汤表面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汤花面以鲜白为上,象白米粥冷凝成块后表面的形态和色泽为佳,称之为"冷粥面"。茶末在茶汤面分布均匀,形成"粥面粟纹";二比汤花与盏内壁相接处有无水痕。汤花紧贴盏壁而散退叫"咬盏",不佳;汤在散退后在盏壁留下水痕的叫"云脚涣乱",亦不佳。两条标准以第二条为最重要。比赛规则一般是三局二胜,谁水痕先出现便叫输了"一水"。苏东坡有诗云:"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谁争先。"另有附加标准,是比较茶汤的色、香、味。色尚纯白、青白、灰白、黄白次之。为了便于较色,茶盏流行色以黑为佳,普遍使用的是黑色兔毫建盏。

描写斗茶的诗作如北宋晁冲之的"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一方面慨叹世风日下,一方面又欲罢不能而随波逐流,在《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写道:"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大文豪苏东坡倒乐此不疲,《西江月》一词吟道: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经苏东坡这么一美化,斗茶倒成颇有诗意的雅事。

斗茶源于前朝,兴于宋代,究其原因:一由于宋代城市经济发达,丰裕的物质生活刺激了人们对茶艺的进一步探索,于是茶道社会化、大众化,并成为一门娱乐艺术。斗茶传入日本,日本僧人去其游戏人生的一面,赋予庄重严肃的主题。重新设计近乎罗嗦的程序,从而改造成今之日本茶道。在本书前面已论及。再者,宋代政治不重开放,而重"内修",治国的重心着眼于国门内之事。虽有外患内乱,大部分时间是"太平年月"。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安而忘危,连皇帝宋徽宗也有闲心着《大观茶论》,以品茶为乐,何况一般庶民百姓?所以,当时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下至浮浪歌儿、市井小民,无不以斗茶为能事。

点送茶、分茶、斗茶在宋代兴盛,风光了二、三百年。宋亡于元,蒙古族入主中原,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虽未能取代中原的农业文化,但已如洪水猛兽在中原大地冲击扫荡一番。蒙古人也要饮茶,但那因为吃了牛羊肉片,要用熬煮得发苦的茶汁化食去腥膻,并不解茶道,对斗茶之类的游戏更不感冒。皇帝忽必烈不欣赏,茶道自然遭到冷落。到明朝烹茶由煎茶变成冲茶,斗茶之类游戏随之消逝。茶宴茶话茶会以上三者皆由"煎茶待客"演化而成的聚饮方式。茶宴源于魏晋,兴于唐代,重在宴请;茶话是品茗清谈,重在一个"谈"字,或叫"闲聊";茶会是以茶聚会,重在社交;茶话会是后二者的结合,今已风行全国,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茶之一德是可联络感情,表达敬意,久而久之,这一品质演化为煎茶待客的习俗。

据传,宋神宗初年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光临某寺,老和尚不认识,冷淡地说声"坐",吩咐小和尚一句"茶";寒暄几句,见来人气度不凡,热情起来,招待升格,改口说声"请坐",吩咐小和尚"敬茶";苏东坡道明身份,老和尚热情加倍,招待再升格,忙说"请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时老和尚索取墨宝,苏东坡借汤下面挥联讥之,联曰: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苏东坡将老和尚大大奚落一番,并留下这千古名联。说句公道话,老和尚于礼节上并无大错。佛门实乃清静之地,你来我往,对所有人一概待为上宾,敬奉香茶,大概谁也无此耐心,寺里也不会有那么多香茶。只是老和尚倒楣,撞在苏东坡手里,落下千古笑柄。

这副楹联也说明,在中国,待客以茶为上,若不想一视同仁,可在茶品上别亲疏贵贱。陌路之人,讨得一杯粗茶水,也算对方尽了地主之谊。

若约佳宾聚饮,茶宴是最好形式。

茶宴起于何时?有人认为,当上推至三国,吴主孙皓宴请满朝文武,对大臣韦曜"开后门":"密赐茶荈以当酒",以免迫于形势醉个半死。但这只是大型酒宴的小插曲,不算茶宴。

应当说,茶宴源于魏晋南北朝,兴于唐宋,《晋中兴书》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馐必具。乃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陆纳的侄儿俶因将"茶宴"擅自改为"酒宴"而挨了40大板,这说明陆纳以茶果待客已非一日,称之为"素业"必已坚持多年。《晋书》也有类似记载: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尊柈茶果而已。桓温是古代名臣,"宴饮"只备七盘茶果。陆羽主张茶道"精行俭德",与桓温设茶宴的宗旨是一致的。

茶宴的正式记载见于中唐,《茶事拾遗》曾记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字仲义,吴兴人,天宝十年(751)进士,曾与赵莒一块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但不象"竹林七贤"那般狂饮,而是以茶代酒,所以能聚首畅谈,洗净尘心,在蝉鸣声中谈到夕阳西下。为记此盛事,写下一首《与赵莒茶宴》诗。

中唐时,湖州的紫笋和常州的阳羡茶同列为贡品,特别是顾渚的紫笋被陆羽评为仅次于蒙顶的天下第二名茶。每年早春采茶季节,湖、常二州太守在顾渚相聚,联合举办茶宴,邀集名流专家品茗,对新茶作出鉴定。有一年,白居易被邀请,因病未能躬逢盛会,最后写诗感叹其事,诗的题目是《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道是: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薄黄酒对病眠人。这次茶宴不仅为互通友好,还有经济合作性质。两州太守既都来自名茶之乡,为确保名茶声誉,提高贡茶品质,让龙心大悦,自有必要在一块切磋切磋。茶原产滇黔,名茶却多在江南,这与江南茶农及地方官的努力创名牌有关。茶宴虽为谋求友谊与合作而办,但并不枯燥乏味,可茶话--边品茗边闲聊,可歌舞助茶兴。如此盛况,难怪白居易以病卧北窗自叹。

还应提及的是中唐诗人吕温,山东泰安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是好友。他写过一篇《三月三日茶宴序》,文曰: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文人宴会上以茶代酒,标志着生活习俗的大改变。不用说,茶宴是中国文人的创造,创造者包括入仕的士和未入仕的士。这次茶宴选择的时间好,三月三日,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环境好,"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红蕊拂衣",人已回归大自然。客亦佳,什么"南阳邹子"、"高阳许侯",皆是鸿儒而非白丁。茶煎的好,茶具好,茶也喝出了神韵,"不令人醉,微觉清思",正好"言诗"。这篇序比陆羽的《茶经》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茶道。

众人聚饮最好的佐茶法是闲谈,写《茶疏》的明人许次忬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只有品茗才配"清言雄辩"。若是饮酒,那只能说"酒话",酒乱神思,必然会走火入魔,失去理智,不合逻辑,乱说乱道。而茶益神思,边饮边谈颇相宜,严肃可也,轻松可也。在中国有"茶余饭后"一说,即指说些无关宏旨的轶闻趣事让人轻松轻松。英国饮午后茶就喜欢闲聊,所以小说家费尔丁说:"爱情与流言是调茶最好的糖"。朋友相交,有事相商,或想一块聊聊,便以"到我家喝茶"相邀。

茶宴重在宴请,茶话重在清谈,茶会则是一种社交性集会。

诗人钱起《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诗曰: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料。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诗人尝到了茶会的甜头,一边品茗,一边畅谈文学。茶好景亦好,景助茶兴。从此往后,文人雅集以茶代酒,"不复醉流霞"。

宋代亦有茶会。朱彧(y)《萍洲可谈》卷一云:太学生每路有茶会,轮日于讲堂集茶,无不毕至者,因以询问乡里消息。此类茶会具同乡会性质,以茶结同乡之缘,叙同乡之谊,互通家乡消息。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社会)一节中说:更有城东城北善友道者,建茶汤会,遇诸山寺院建会设斋,又神圣诞日,取缘设茶汤供众。寺院作斋会,富户以茶汤助缘,名叫茶汤会,实则相当今之"基金会",寺院以助茶汤为由募集资金,以供宗教活动的日常用度。要几个"茶汤钱"比地方青皮恶少无端勒索"讨几个酒钱"不知文明多少倍,因之茶有十德,茶的形象美好,所以宋代给官吏的兼职工资叫"茶汤钱",给侍者的小费也叫"茶汤钱"。

此后,中国茶会走出国门,并被西化。本书第二章里曾列举古巴茶会,再看看英人茶会的实际情形。张德彝《使英杂记》载:茶会、跳舞会之盛,每年由三月至六月中旬止。此俗由来最古,欧罗巴、亚美里加二洲各国率皆为之。凡人家店肆,平时大厅敞房以备盛会,若以为公事之不可无也。西人性好奢华,凡富贵喜交结者,皆乐为之。一人子女,待其长成,虽无力,亦必勉强支应,设会结交,以便子女得友相与往来。则男可访女,女可觅男,嫁聚咸赖于此。因男女细心访察,各得所愿,则意洽情投,鲜有作秋扇之歌者。每会所费,少者百余镑,多者至六、七百镑,合银二千四、五百两。此俗"最古"也不会早于16世纪。1607年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运去绿茶,此时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10年转运欧洲,1650年饮茶风气传到英国咖啡馆。1657年英国一家咖啡馆进口绿茶售价为每镑6-10英镑。当时在英国办茶会不会比酒会省钱。茶会在中国是文人雅事,以清谈和吟诗为主要内容,英国人接过去则变成了跳舞和婚姻,这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过在中国,茶与婚姻一直有联系,至今还有把婚姻聘礼称为"茶礼"或"下茶"。茶会虽已英国化,但茶道基本宗旨并没变化,以茶结友本是茶之一德。

茶会最壮观的大概还是清末西藏喀温巴穆大喇嘛庙的僧人茶会,4000人出席,喝了8000杯。

由茶会、茶话演变而成茶话会,其释义是: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就是饮茶清谈。茶话会以其简朴无华而风行全国。佳节来临,中共中央领导人备清茶一杯,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共祝良辰,互表心愿,促成党内外大团结的新局面,共创四化大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中国茶道引入政治生活,倡廉反腐,带了个好头。于是茶话会取代了酒会,用于方方面面:共商国是,招待外宾,庆贺佳节,学术讨论,开业庆典,签约奠基,表彰先进,送旧迎新诸如此类,纯洁了社会风气,节约了巨额开支。此风传入国外,受到广泛的欢迎,被誉为"茶杯和茶壶精神"。这足以说明,纵使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宇宙时代,中国茶道仍是人类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妙趣横生的汕头茶俗文化


自古以来,茶就是中国人最主要的饮品之一,而这种对茶的喜爱之度在汕头体现的尤为突出。在汕头,人们把茶叶称为茶米,可见茶作为一种饮品,在汕头人心中已成为饮食起居不可或缺的食粮。汕头人爱喝茶,汕头的黑米多过白米,这早已是名扬海内外的潮汕民俗,成为汕头独具特色的记忆点。但凡来汕旅游参观的人,返程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汕头话一定是食、食、食茶。

汕头是工夫茶的故乡,几乎每家都嗜茶。汕头的大街小巷,茶米铺星罗棋布。可见汕头人对茶的嗜好已到了很高的程度。在这种浓厚的饮茶氛围下,汕头孕育出了其独特的饮茶风格和名俗。其中茶联当属汕头茶文化中的典型。笔者深入到汕头地区了解到澄海莲下一个叫做灰窑头的地方有一间茶烟店,有一对联挂于铺面两侧:品茶悟人生,点烟口皮(作者注:这个口皮字,潮语,意为谈)世情对联内容现实直观,通俗易懂,寓意深长。另外,在汕头有个绿色茶庄的茶店,只有一格的面积,其对联是:客到小店品茶,绿色香茗味甘。茶联说出了茶店的特色,让人印象深刻。还有间珍香茗茶店,自称茶农世家,其对子是:自己的高山自己种,自己的好茶自己买。这口语化的表达,让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家门,朴实无华。

朴实而又勤劳勇敢的汕头人在这种浓厚的饮茶氛围中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茶联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深刻的体现出了汕头人朴实无华精神,是汕头人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每一对茶联中都能看到汕头人精神精华的浓缩。如今汕头的茶不仅吸引了广大中内外游客前往为之一品,其丰富多彩的茶名俗文化更是受到中内外游客的青睐,而这种独特的茶名俗文化也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