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化黑茶的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 : 2020-09-23
茶文化背景下茶具的发展历史 茶与茶文化的背景 茶文化的形成背景

茶文化背景下茶具的发展历史。

安化黑茶的文化背景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茶马》,真实记录了黑茶在中国古代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日前,黑茶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黑茶之乡——湖南益阳安化县的千?(下同)茶及茯砖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作为中国特有的茶类——黑茶,几经沉浮,终於走出湮没於历史云烟的茶马古道,再度散发出馥郁浓香。

安化黑茶,其色如铁,汤如琥珀,芳香异常;入口,先涩、後甘、再醇。细啜,既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洒脱。不管是一个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热闹,都可自这一杯水意盎然里品出百味人生

黑茶是中国特有的一大茶类,湖南占据了其中60%以上的产量。而湖南的黑茶,绝大部分产自益阳安化。

安化出茶,历史悠久,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安化古称梅山,位於湖南中部,境内峰峦迭起,云雾弥漫,溪流纵横,资江从西南到东北贯穿全境。宋神宗熙宁五年建县时就有“惟茶甲於诸州县,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记载。 

安化在明代前期,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改蒸青(水煮)为杀青(锅炒),除掉青叶气,制成滋味更醇和、带有独特松烟香的黑茶,深受西北少数民族的欢迎。 

湖南黑茶专家周奎介绍说,当时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遂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自此,“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源源不断地沿茶马古道运往天山南北、宁青蒙藏,进而远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乃至欧洲。茶马古道上不绝如缕地飘香,恰也见证了中国数百年的茶马治边政策。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 

明万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被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之“官茶”,当地茶业由此进入空前兴旺时期。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资江的两岸,有茶叶专业镇8个,茶号300余家。每逢制茶季节,陕、甘、宁、晋等地区的茶商,便蜂拥而至,打造了“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中国茶业历史奇观。 

作为边销茶,安化黑茶曾行遍万水千山。茶商行经的每个重要集镇,亦氤氲过安化黑茶的香味和色泽。直至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皆由安化黑茶供应。

关於安化黑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在古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茶叶被淋湿了,茶商心里很难过,扔掉又可惜。他们到了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那里死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到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人。结果奇迹发生,村民们的痢疾全好了。传说道出了安化黑茶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正是这无意中的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形成了黑茶“後发酵”的独特制作工艺

「世界茶王」千?茶故?「??之?」

??於江南?的洞市老街是安化茶?古道的起?。昔日的人?鼎沸、??成群,而今只有青石街面依?。

街口兀自矗立著一幢建於清朝同治年?的?家祠堂。?面?出有?奏的踩茶?子。??身?力?的茶工,正在利用木?、?板的作用力?反作用力收?篾箍。?是千?茶?作中的一道重要工序—「踩」。?座??多年的祠堂,如今是老字?利源隆茶?的一?作坊。而流?140年的「千?花卷茶」,至今仍是出自?正手工?,且?安化?有。

用竹篾包?富古?美

千?花卷茶(因以花白梗黑茶?原料,用花格竹篾包?,茶??竹篾完成捆?後收成的花箍,俗?「三花」而得此名),以老秤?量重千?,?合36.25公斤。?外?上看,它是一???1.5米、中?直??0.2米的茶柱,以民?常?的棕、篾捆?而成,外面再套上一?布袋,凸?出原始古?的自然之美。

?23道工序需?55天

利源隆?在的?家人??告??者,「千?茶」的?作是?繁重的?力活,工???,技?要求高,全程共有23道工序,需10多?人共同完成。?成後,?得放在露天?日?夜露,使其自然?酵,??持?55天。WWw.CY316.cOm

?史料??,清道光元年以前,?了迎合上流?族的需要以及方便??,茶商?用上等黑茶原料,?成?柱形(高?60公分,中?直??14公分)的百?茶?售,??了花卷茶成型和?售的先河。至清朝同治年?,在安化江南??的?商「三合公」茶?,聘??姓技工,在百?茶的基?上,加大茶量至千?,?多次??後踩?成功。自此,千?茶?百?茶合?花卷茶??於茶?古道。

千?茶根?不同需求,分成天、地、人、和四?品?,最盛?年??量?1282.5?(折合成千?花卷茶?35000多支),成?茶?古道上?之?愧的名茶。?今又以茶身之大、?量之重、包?之特殊,被?做「世界茶王」。

1958年,以?械??生?出的花?茶?生,?得到市??可,?作?度大、效率低的千?茶?之??。而脚踩茶是一千多年来祖辈传承下来的绝活,经由脚力踩出的茶更干更紧致,直至本世?初,由於海外市?的徵?,?一原?地在益?安化山?的奇珍才得以在重出江湖,??靡??及?南?市?。正因如此,目前珍藏於全世界的?年千?茶屈指可?。在北京故?博物?和台?故?博物院,百年千?茶均是「??之?」,?不可再得的珍品。

茶经网小编推荐

2020安化黑茶收藏:怎样存放安化黑茶?


怎样存放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中最为特殊的一大茶类中的一个茶品,它与日月同在,与环境共生,它需要在自然环境下缓慢氧化,品质不断升华.

1.存放条件

a.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极速氧化,产生日晒味,长时间不能消失

b.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时适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但水份不能过高,否则易霉变,特别是梅雨季节),可加快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益生菌的代谢提供水份和氧气.切忌用塑料袋,铝箔袋包装,可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较好的包装材料包装储存

c.开阔忌异味.茶叶极具吸附性,决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

2.存放时间.国家标准规定:黑茶在清洁,防潮,无异味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一般认为砖茶存放10至15年,千两茶10至15年,散茶5至10年,其经济,品饮价值较高,高档原料制作的精品茶存放1至2年即有较好的口感.目前市场有一部分茶砖紧压过度虽有观赏性但饮用不方便且存放更需要时间才可获得好的口感。

2020湖南黑茶的文化之旅


湖南黑茶:益阳黑茶的文化之旅

雷越毅刘益希

茶,是内敛且包容的,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也有“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的优雅情怀。不管是一个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热闹,都可以自这一杯水意葱茏里品出一个百味人生。茶,也是很中国的,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继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在诸多产茶名地中,湖南益阳安化黑茶是国家注册认可的三大县域品牌茶(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的一种。在国家评定的21个优良茶叶种里就有安化云台山茶叶。

弥漫在悠久历史中的茶香

益阳地处北纬25°-30°的茶叶优势产业带——雪峰山脉、资水沿岸,常年云雾缭绕,是我国独特的宜茶区域。对于益阳安化种植茶叶的有利条件,史料有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事实上,益阳种茶有上千年的历史记载,有家家户户种茶、制茶的传统习惯。

据唐代杨烨《膳夫经手录》?公元856年 就有安化“渠江薄片茶”之记载。益阳市的安化县是古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起始地之一,明清时期有茶行数百家,“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现在尚有百年茶行、茶亭、茶书、茶碑、茶钟、茶马古道驿站、茶工具、茶歌、茶瑶、茶戏、茶电影等流传至今。

益阳黑茶的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极为悠久,安化的渠江薄片茶与蒙顶山茶一样,唐朝就进入朝廷成为贡茶。益阳境内的云台山、芙蓉山、香炉山,历史上都是朝廷和官府指定的贡茶山。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早已被古人津津乐道,载入史册。唐朝人杨烨写的《膳夫经手录》有“潭州茶有(益)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的记载,其中还提到渠江薄片茶经襄阳到长安。

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录》列举了当时全国的几种贡茶,其中就有安化“芙蓉仙茶”。当时朝廷对安化的评价为:唯茶甲诸州县。宋朝因而在安化还设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易场)。到了元朝,安化芙蓉茶、云雾茶在朝廷很有名气。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就点了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清朝后,又加了散黑茶“安化天尖”为贡茶。

明清时期,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40%,四川20%,广西15%,云南15%,湖北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红茶70万箱。湖南省70%-80%的茶产在安化。朝廷几度在龙塘寨驻几千“茶商军”,拿黑茶去西北换胡马。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里感慨:“黑茶一何美?羌马亦何殊?”

安化黑茶产量极大,明清时期,产量一度占中国五大产黑茶省总产量的30%左右;益阳还出产“世界茶王”——千两茶。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曾至贤在所著的紧压茶著作《方圆之缘》中,用专门章节介绍千两茶,称其“单品最大、包装绝妙,朴实而奇巧,口味独具一格,是台湾故宫的镇院之宝”。

1920年,安化小淹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茶叶专门学校和茶叶科研机构“湖南茶叶讲习所”,从安化的茶山里也走出了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1939年2月,湖南省茶作组改组为湖南茶业管理处,直辖于省建设厅,总处设于益阳,把办事处设在长沙和安化东坪。1944年,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银行及西北民生实业公司集资建安化茶叶公司于汉口,设安化砖茶厂于安化白沙溪,压制黑砖茶。1946年7月,湖南省政府常委会决议,设湖南制茶厂于安化江南坪,并将安化茶场转为研究单位,这年安化压制黑茶砖577575片(合1155.15吨)运往西北销售,后来俗称边销茶。边销茶是国家特殊供应商品,是我国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必需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对边销茶的生产、经营高度重视,一直采取计划管理、定点生产、指导调拨、国家定价的办法来加强边销茶的产销管理,以确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通向新时代的茶马古道

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看到茶产业的广阔前景,时任市委书记的蒋作斌提出,要大力发展黑茶产业,专门成立了市茶叶工作领导小组、市茶叶产业协会和市茶叶局。要依托文化、地理、品质、工贸、品牌、交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把黑茶产业打造成年产值过30亿元的富民强市大产业,并在提高黑茶科技含量、拓展黑茶营销市场、发展黑茶文化、加强黑茶质量监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引领下,益阳已编制茶产业发展规划,举办了六大茶技、茶艺培训,培训各类茶业人才5000名。千两茶、茯砖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安化千两茶、茯砖茶证明商标申报原产地和黑茶研究所三项申报工作。规划了茶叶交易市场、茶叶旅游公园、安化茶马古道,以及茶叶旅游重点项目建设、2400亩茶叶良种扦插基地建设、雪峰山脉、库区周边、资水两岸的38个重点乡镇良种茶叶基地建设等五大工程建设。在长沙组织了“军民迎八一,将军品黑茶”活动;组织承办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召开的全国边销茶(黑茶)年会;在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推出了益阳黑茶专题节目……

时代造就益阳黑茶,给了它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阳光雨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摄脂饮奶越来越多,饮用黑茶成为必需的保健方式。著名的微生物学家王志伟曾在日本研究微生物18年,称益阳茯砖茶是世界最神奇的健康饮品,具有不可限量的科研价值。在2007年国际茶叶大会高端论坛上,湖南农大博导、国内著名茶学家刘仲华教授面向全球茶叶精英作了题为《湖南黑茶:人类健康的新希望》的演讲,称千两茶和茯砖茶对降脂降糖有显著效果,对人体新陈代谢、控制体重非常有帮助。

老树新芽,今天古老的黑茶产业,在生生不息的变幻中破茧化蝶,成为明天的朝阳产业。

在悠长的岁月里坚定前行、默默奉献,在最近两年吹响号角、奋发图强,益阳黑茶就像一块千年不语的和氏璧,经过慧眼的甄别和巧匠的琢磨,注定要呈现迷人的魅力。前不久,于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益阳黑茶势超云南普洱,独领风骚,一举夺得四块金牌,其中三个金奖产品来自安化。再次证明了蒋作斌说的那句话——“安化黑茶,中国独有,中国黑茶,安化独尊。”同时也得到了我国权威的黑茶专家施兆鹏和刘仲华等教授的赞同。

黑茶文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并把其影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

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在十九世纪,红茶天下就是安化的天下。英国伦敦、俄国莫斯科,80%的红茶来自安化。没有安化字样的茶,价钱至少要低一个档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通商口岸后,广东人与英国人的红茶生意大增,不少广商直接到安化黄沙坪开茶号,称为“广庄”。俄罗斯人也到汉口开茶叶贸易公司,只接收安化红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安化红茶靠百年声名,毫无疑义被一致认定为金奖。茅台酒是被故意打破后,才引起轰动得到金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国际金奖。

1952年,苏联科学院院士、茶叶专家贝可夫率茶叶专家组到安化考察茶叶。1985年,日本茶叶会长松下智率队到安化看茶,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制茶的故乡》。

安化茶的尊荣,除了它数百年畅行天下,经久不衰,具有高贵的名门“血统”之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它的品质有着极好的药效保健功能。现代人追求养生保健,渴望延缓衰老,而安化茶恰恰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茶中的多酚类、茶色素、茶皂素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和无机元素类,对人体都有极好的保健作用。而黑茶的主体性功能成分是多糖类化合物,可以调节人体内的糖代谢,能防治糖尿病,抗衰老、抗癌变、抗血凝、血栓,降低血脂、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

安化黑茶蕴含的有益元素远远优于各地同类茶品,今年以来,安化黑茶一直以高价雄踞于市,就是最好的验证。西欧诸国很多茶家则称赞安化黑茶是“益寿美颜的神茶”,这大概是他们几经甄选、比较之后的有感而发。近几年,日本专家还在茯砖茶中提炼出了一种比黄金还贵重的保健品,更使安化黑茶添了一层神秘和尊贵的色彩。

益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市茶业协会会长徐耀辉介绍,外省、外国客人绝大多数以前从未接触过益阳黑茶,品饮后往往会说:益阳黑茶比普洱茶好喝,在汤色、香醇、回甘、耐泡等诸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他们讲解安化茶的历史后,客人往往啧啧称奇,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博士说:“茶文化的精髓是和谐,黑茶历久弥香的特性是中国人和为贵的民族品格的完美体现,益阳市大力发展黑茶确实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

日本中国茶普及协会会长北岛勇说:“日本国民有‘喜新厌旧’的倾向,持续增长30年的中国茶市场出现了一时的停滞。日本下一波中国茶的消费热潮将以黑茶作为动力,我们很关注益阳的黑茶。”

美国茶叶协会、理事会和特色茶学会主席JosePhp·Simrany说:“作为美国人,我很荣幸能够品饮到这么神秘、这么奇妙的茶。我们正在学习品味独具特色的茶,而这神奇的茶全世界只有益阳有,美国人肯定喜欢。”这位典型的山姆大叔还表现出特有的激情,握紧拳头喊:“Let’smakeithappen(让我们去实现它)!”

益阳茶厂副厂长蔡明发介绍,东欧、西欧、北美、中非等国家的茶商参观其展厅的不少于500人次,连印度的AlanddinAIAzad,波兰的DonataPawLiKowska等茶商也踊跃与他们签约。“益阳黑茶走向世界的机遇真的来了,就看我们能否把握住。”

临风一啜回味长,一杯香茗千载情。古道驼铃记载多少艰辛,寄托无限希望,今朝科技创新秉传统,黑茶喜获国际茶坛金奖。

蒋作斌曾在安化考察时指出,要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全面系统地做好茶文化的挖掘、整理、提升,利用影视、歌曲、节会等形式,大力弘扬安化茶产业、茶文化。打造“世界茶都”,益阳要用文化造势。

安化正在申报“安化黑茶原产地保护”,这意味着“千年茶乡”又向“世界茶都”迈进了一大步。

2020安化黑茶的储存方法


安化黑茶的储存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保健,安化黑茶,这种有千年历史的神秘之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为特殊的一种茶类,它与日月同在,与环境共生,其它茶忌氧化、忌潮湿,而黑茶却在自然环境中品质不断得到升华。黑茶的储存方法,怎样存放安化黑茶?也成为许多黑茶爱好者关心的问题。

“买来老茶存新茶,存有新茶喝老茶”是黑茶爱好者的基本消费方式。一般来说,现在做的嫩度很好的茶,放上5年以后,滋味就比较醇和甘甜了,当然,新茶也能喝,但味道和老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前的老茶因原料更精一些,没有10年的时间,其味不醇。黑茶加工好以后,就靠自然陈化了,因此,黑茶的储存就显得比较重要。从目前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储存质量来看,西北干燥,茶叶变化慢,但茶叶香气高。湖南地方滋味变化较快,香气不如西北地方的。广东地区滋味变化更快,但香气似欠纯。西藏地方可能与海拔高度有关,似嫌陈化过程中氧气不足,茶叶有苦涩味,值得进一步研究。储存黑茶应注意三个条件:

1、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急速氧化,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学成分,如日晒味,长时间不得消失。

2、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时可适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水分不能过高,否则容易产生霉变),加速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微生物代谢提供水分和氧气,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可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较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储存。

3、开阔忌异味。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异性,不能与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宜放在开阔而通风的环境中。

黑茶存放过程中,只要砖片本身的含水量达到出厂标准,而空气湿度不是过高,哪怕时间再长也不会霉变(茶砖中具有的优势菌抑制了其他菌的产生的缘故),但历时三、五十年的陈年老砖茶可能会在砖片表面寄生一层“茶虫”,“茶虫”并不可怕,是茶叶陈化的结果,虫与菌共生也许利于陈化的进程。事实证明,带有虫屎的陈年老茶对身体并无害处。

黑茶的储存方法,怎样存放安化黑茶?---怡清源安化黑茶,陈年茯砖

2020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的创制


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的创制

50年代的“安化千两茶”饼。1983年,白沙溪茶厂生产的“安化千两茶”。

安化黑茶以量多、质好、价廉、适销“四大优势”主宰西北“引茶”市场。最盛时从安化输出的“引茶”达4000余吨。引茶分“陕引”、“甘引”两种。“陕引”指茶商向陕西官方纳税认领的引票来安化采购的黑茶。“甘引”是茶商向甘肃官方纳税认领的引票来安化采办的色黄较粗黑茶。一般“陕引”占1/4,运晋、陕、察(察哈尔)、绥(绥远)等省销售;“甘引”则运陕西的泾阳压成茯砖,转兰州市场销售。但是引包体积庞大,包内疏松,长途运输,占用车(马车)船多,运费开支大,销售成本增多;且篾篓笨重,起卸不便,又易破损受潮,引起茶叶霉变。清道光元年(1820年),陕西茶商驻益阳的代表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等物换购,因资金不多,进货较少,人称“滚包商”。采办的茶叶经去杂、筛分、蒸、揉、干后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为小圆柱形,叫“筒子茶”,又叫“花卷茶”,每支重100两,称“安化百两茶”,又称“道光安化百两茶”。“安化百两茶”运输方便,市场又很畅销。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山西茶商“三和茶号”与江南边江裕盛泉茶行的刘姓兄弟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安化千两茶,选用较佳的“陕引”原料,增重为每支1000两(老秆16两为一斤),制成花卷茶,别名“安化千两茶”,又称“同治安化千两茶”。外形篾篓花纹古朴秀雅,内贴棕片、蓼叶,茶中融入竹香、棕香和蓼叶香,为土生土长的地方特色。曾有人用水试浸花卷茶七年茶心不湿。现在安化千两茶美称“世界茶王”,不少人不知它本名“安化花卷茶”。继边江、江南坪、小淹之后,鸦雀坪、唐家观、黄沙坪桥口、酉州、东坪等处相继制造,盛时经营安化千两茶的厂商达三十余家,年产3万~4万支,主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河北及察哈尔一带。因体积小、重实,驼马运输方便,耐贮藏,在一定时期内越陈越好,很受销区欢迎。

安化千两茶制作工艺特殊,踩捆是一道关键工序,不仅体力消耗大,更需要一定技巧。安化千两茶畅销后,刘姓人家视踩制工艺为绝活,对外保密。订“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之规,从清同治年起,一直延续9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营白沙溪茶厂从边江招收刘用斌、刘雨瑞二人为正式职工,传授千两茶的制作技术,继续生产,当时仅生产40支;1957年生产1万多支。至1958年,在不改安化千两茶品质的前提下,压制花砖茶、安化千两茶因此停产。事隔25年之后的1983年,时任该厂主管业务的副厂长、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王炯南同志,为不使安化千两茶的独特工艺失传,组织人马重新恢复生产。但这时不仅职工的捆踩工艺已经生疏,篾工编出来的蔑篓如管乐队的大喇叭,费尽周折才寻访到编篓老艺人。这种篾篓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科学,用几根篾条能把粗重的茶卷捆紧。当年生产300余支。此后又中断14年,至1997年,为满足茶叶内外贸易日趋繁荣和对安化千两茶的需求,在当时任厂长的吴建利、副厂长刘新安、肖益平和王炯南等主持下,组织生产了300支,以后每年均有一定量的生产。从2005年以来发展很快,到目前止,县内生产经营安化千两茶的厂商已恢复到20来家,如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金真、久扬、利源隆、永泰福、边江、晋丰厚、天来香、德和缘、天植坊、富华、雾都等厂家。由白沙溪茶厂生产的安化千两茶在2006年的第三届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20安化黑茶发简史


安化黑茶发简史

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湖南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历史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炎帝神农氏,最后就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日的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证明在炎帝神农氏时代,湖南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至今炎陵县山上仍有野生茶树生长。

湖南黑茶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华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2009年,安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酉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溪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现在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2020至尊黑茶出安化


至尊黑茶出安化

“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所指的就是安化黑茶,它享有“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世界茶王”的美誉。在安化,诞生了世界第一支千两茶和我国第一块黑砖茶、第一块机制茯砖茶……安化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够成为“中国黑茶之乡”?现在,请让记者为您揭开安化的神秘面纱。

历史+自然造就至尊价值

湖南安化,旧隶属潭州故郡,安化是先有茶,后有县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五代毛文锡《茶谱》云“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渠江,即今安化渠江镇,渠江薄片,是当时的皇室贡品,也就是最早期的安化黑茶。明朝时安化向朝廷进献贡茶,史称“田保贡茶”。清朝设立“奉上严禁”的石碑,这充分见证了安化曾为古代皇家御用茶园的荣耀。

“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安化境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山脉延绵,云雾缭绕,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是茶树天造地设之家园。安化黑茶是采用湖南雪峰山脉茶区的大叶种群体品种为原料,制造工艺分杀青、初揉、沤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正是这种天时地利人和,使得安化茶叶品质优异,“三尖、三砖、一卷”黑茶系列产品享誉全球,千两茶与茯砖茶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属国家保护的二级机密。

独一无二的人文传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就了安化黑茶的顶级价值。

茶马古道传送“生命之饮”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1年),安化黑茶被定为贡茶,一直延续到清代。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作为朝廷与边疆少数民族以货易货的商品,还被朝廷正式定为运销西北的官茶。此后,安化黑茶主销西北茶市数百年。随着安化与西北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不断演进,安化茶马古道在“茶马互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化黑茶顺资江而下运往汉口,经河南、山西转销西北各地或经张家口发至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船舱马背”式茶马古道。这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万里茶路,造就了“大德诚、长裕川、永聚祥、巨盛川、大德兴”等一代名商,从古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西北少数民族主要以牛羊肉为主食,黑茶不仅能祛除肥腻,还能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所以深受欢迎。在当时,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往往要花上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运到,黑茶在运输途中也饱受“风餐露宿”,自身发酵进而形成独特的口味,也就有了如今闻名于世的安化黑茶。

自黑茶传入北方之后,中国西北民众素有“宁愿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个茶就是黑茶。“汉人饭饱肚,藏人茶饱肚”,日饮三五十杯,五至七升,继而“穷日尽夜,殆成风俗”,“不得茶,则困以病”。安化黑茶在数百年内,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必需生活品,是边区牧民的生命之饮。

选购提示

据传,现在千两茶、茯砖茶在贵州、浙江、安徽等地都有生产,同一个茶,其原料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加工,其品质风味就会有一定差异,所以记者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认准正宗原产地生产的黑茶,正宗的黑茶才有特定的功效。

饮茶提示

陈茶与新茶的茶性有所不同,陈茶性凉,新茶性暖。一般可选择夏饮陈茶,冬饮新茶。且不同茶类相互交替饮用,合理安排,既可体味不同茶类的口感和特征之美,又可对身体健康产生良好的效果。

安化黑茶的历史与文化,安化黑茶源于唐!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安化黑茶,是中华茶业的国宝,是中国茶叶的著名品牌,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品牌。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安化黑茶的历史与文化!

安化黑茶的历史与文化

源于唐

关于安化黑茶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公元856年,唐代《膳夫经手录》中记载渠江薄片列入“多为贵者”,“有油,苦梗……唯江陵,襄阳数十里皆食之”。五代毛文锡《茶谱》中云"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这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

兴于宋

安化茶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唯茶甲诸州县",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安化因茶设县。

公元1088年,朝廷在县境设立博易场,运入米盐布帛换取安化茶叶。南宋时期,朝廷加强对茶盐的管制,公元1175年以黎虎将、赖文政为首,组建两支"茶商军",护运安化黑茶。荆湖路安抚使在安化龙塘设寨,派兵把守,控制安化黑茶的水陆运输。由此可见,安化黑茶在宋朝是多么兴盛。

贡于明

公元1391年起,明朝采办的贡茶中,安化年贡"芽茶茶22斤,每年谷雨前,在大桥、仙溪、九渡水、龙溪等"四保"由县长监督采制,史称"四保贡茶"。

《明史·食货志》记载,16世纪中下叶,由于安化黑茶发展迅猛,已有取代汉、川茶在西北市场中的地位之势,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被朝廷定为官茶。

盛于清

明未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纵贯中国,连接欧亚。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兴办茶庄、茶号、茶行,最盛时资江沿岸茶行、茶号达300多家,呈现"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

火于今

安化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安化)茶产业稳步发展,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新建茶园35万亩,实现茶叶加工量8.2万吨、综合产值180亿元、税收3亿元。

安化荣获2018年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安化黑茶”被省政府认定为湖南品牌农产品三大公用品牌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日益富强,源自神农氏的一片神奇树叶,开启了新时代的新征程。如今,安化黑茶已经传遍全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饮品。

2020湖南黑茶:感动世界的安化黑茶


湖南黑茶:感动世界的安化黑茶

这是黑茶故乡——安化梦寐难求的荣光,2008,北京奥运,熊熊圣火,第一次在黑茶的故乡、在茶叶制成的火炬上点燃。

2007年10月14日下午2点30分,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城,“奥运倒计时300天,迎奥运茶火炬传递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六支分别用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制压而成的茶火炬熊熊燃起,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百余年历史中,首次使用茶叶来制作的迎奥运火炬。

最终由百年老字号、湖南安化晋丰厚茶行制作的迎奥运茶火炬,每套为六支,分别以西湖龙井、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福鼎大白茶、君山银针和安化晋丰厚茶行独创的金花千两茶为原料加工而成,分别代表中国的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共六大茶叶品种。茶火炬每支长72厘米;上端直径为8.8厘米;下端直径为4厘米,重3.3公斤。茶胎上部凹现“茶火炬”三个字。茶火炬的外包装上仿照北京奥运火炬的祥云图案,意在吉祥;下部套用红色,代表喜庆。外包装分别标有创意、策划和制作单位名称。也蕴蓄着中国千百万茶人迎接绿色奥运的喜悦之心。经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检查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2007年10月14日下午14时30分,奥运茶火炬经唐山抵达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来自湖南、河北、陕西、山西、云南、北京等省市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数千名茶产业界代表,齐聚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城,满怀欣喜,迎接奥运茶火炬的到来。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赞扬安化晋丰厚茶行制作的茶火炬,称它是中国茶叶和奥林匹克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通过奥运推向全世界的载体,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一个标志,他还风趣地说:“日本人办奥运向世界人民推出了‘寿司’;韩国人办奥运让世界人民吃上了泡菜;咱们中国人办奥运,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就是这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民族特色的茶叶。”

迎奥运茶火炬从创意、制作到传递进京,充分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中国黑茶精湛的压制技艺,表达了中国茶人对2008北京奥运盛会的渴望和支持,迎奥运茶火炬必将在奥林匹克史册中留下中国安化茶叶独有的芳香。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2020安化黑茶的文化背景》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